“不爱吃苦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中班数学数物匹配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班数学数物匹配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中班数学数物匹配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巩固9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能进行相同物体数量的匹配。
2、学习补足物品数量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进行9以内数量物品的点数,学习相同物品数量匹配。
1、教师:这些花漂亮吗?有几种颜色的花?这些花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引导幼儿分别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朵?
3、花园里有这么多花,会吸引什么来这里呢?(蝴蝶和蜜蜂)
4、教师出示有7只蝴蝶的图片,请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白蝴蝶,白蝴蝶的数量和什么颜色的花一样多。
5、教师再出示8只花蝴蝶的图片,请幼儿数数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的数量和什么颜色的花一样多。
二、对照9以内的点卡,补足物品的数量。
1、教师出示有5只小蜜蜂的图片,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蜜蜂?黄颜色的花有几朵?还要再来几只小蜜蜂,就能让小蜜蜂和黄颜色的花的数量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3、教师出示9的点卡,教师: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点子?(9),我们把5只蜜蜂放在点子卡的下面,一个对着一个,再数一数还有几个点子下面没有蜜蜂,就是还缺少几只蜜蜂。
4、教师将9只小蜜蜂的图片放在一起,请幼儿点数,进一步确定小蜜蜂的数量和黄颜色的花数量一样多。
三、通过游戏巩固9以内数量物品的掌握。
1、游戏:看数字捶捶背。
玩法:两人一组,一人从1——9的数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张数字,看一看是数字几,然后就在另一位幼儿的背上捶几下,被捶的幼儿说出捶的次数,若与数字卡的数量相同,游戏成功,交换角色。
2、游戏:看数字捶捶背。
玩法:7——8为幼儿一组,把小椅子摆成小火车的样子,幼儿骑在小椅子上排成几列。每列最后面一位幼儿由一套1——9的数字卡,该幼儿任意抽取一张数字卡,数字卡是几,就给前面的小朋友捶几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认真计数被捶的次数,然后再给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样多的次数,一次传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儿,最前面一位幼儿大声地说出是数字几,看哪一组传得快。(要求数字卡不能让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时候力量要适当,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后看。)
篇2:中班数学数物匹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8,感知8以内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能动脑筋操作,按实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幼儿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感知8以内数字和数量的关系,按实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数字8
教师敲铃,幼儿数1—8,.出示数卡8,感知8的特征及实际意义。
二、游戏:
“看看拍拍”,练习5—8的数卡,并能进行动作匹配。
三、练习圈数字。
打开画册。指着第一幅小图提问: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应该把哪个数字全起来?
幼儿练习时,关注幼儿感知数量的方法,提示能力弱的幼儿可用点数的方法数清数量。
篇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按数取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按数取物
活动目标:
1、能按5以内指定数目取出相等的物体。
2、幼儿能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出等量物体。
3、能初步与同伴协商,分享材料。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超市。笑脸信封1-5,1-5的实物卡一套。
2、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内有点子卡。
3、按数取物的笑脸信封,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幼儿每人拎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点子卡。
教师:“小朋友们,一会儿我们要到大班哥哥姐姐的娃娃家去做客,我们先去超
市买点礼物好不好?每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买几个呢?看看你们篮子里
的点子卡是几,就买几个。”
2、幼儿到超市购物。按照点子卡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3、教师:“哥哥姐姐打来电话,说让你们给他们的笑脸信封带一点小卡片。我们
先看看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有几个。然后再给它找卡片朋友。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脸
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才能放进信封里面。”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脸数量放小卡片。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等量物体。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是几个,自己找了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物体有几个。
2、师生共同带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篇4:六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六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6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篇一:中班数学:数物结合89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8、9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准备:“数、点、物对应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小手拍拍》
小手准备,准备准备!
拍拍小手眨眨眼,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动动肩,拍拍小手小手放膝盖。
二、集体活动
课件:1、“熊妈妈为熊宝宝买了一些皮球,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买了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8)8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8个梨,8个圆点)
2、“熊爸爸想给熊宝宝买9个皮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再买几个,就是9个皮球?”它又给小熊买了1个皮球,请小朋友现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9)9可以表示什么?(9只蜜蜂,9个圆点)
3、操作活动
今天小熊都收到了爸爸妈妈送来的皮球,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玩“数、点、物对应板”点卡、数卡、实物三者结合,进一步提高幼儿口手一致按物点数的能力。)
物点和数卡要交朋友,数字宝宝要来介绍它们认识,我们来帮它们3个好朋友到小房子里休息一下吧!
三、游戏活动《我来说,你来做》
1、根据数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数字8、9,幼儿根据数字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捻指)。
2、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所做动作的次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拍铃鼓,幼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物结合:8、9,回家之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业纸》29—32页的活动。
6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篇三:中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篇5:中班数学教案设计参考
中班数学教案设计参考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6-10篇一:中班数学教案6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篇6:中班数学:数花瓣
活动目标:
1、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在游戏中探索数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并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
3、愿意用恰当的方式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萌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贴有4、5、6数字的花盆各一个。呈圆形排列的图片若干。
2、学具:自制(4、5、6、7片花瓣)的花朵人手一朵,4-7的数卡若干。作业纸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我喜欢的花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那你们数过花瓣吗?
2、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花瓣,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吗?
二、幼儿自主尝试数花瓣
1、师提出要求:请你从桌上选一朵花,然后数一数,你拿到的花有几片花瓣?(幼儿操作,自主探索)
2、请个别幼儿介绍:你的花有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3、师:你有跟他们不一样数的方法吗?怎么样才能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4、师小结:用一只手拿着一片花瓣,接着用另一只手从这片花瓣开始按顺序数下去。
三、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1、师演示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数花瓣:先找到一片花瓣,然后在这片花瓣上做个记号,你们想做什么记号呢?(教师演示做记号:?○↑……)然后从做记号的这片花瓣开始数,一片一片按顺序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一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师粘贴数字)
2、师交代要求:你会了吗?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花瓣上做个记号,再按顺序数一数,数完想想用数字几来表示,再找到数字把把数字贴在花心里。
3、幼儿操作:做记号、数花瓣、贴数字。
4、个别交流:你做了什么记号?你的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
四、送花朵回家——数字与圆点的匹配
1、师逐一指花盆,幼儿上来根据花瓣数量送花。
师:漂亮的花是属于花盆的,我们来送花朵回家好吗?来看看,你的花应该送到哪个花盆里(师列举4朵花瓣的花送到贴有四个圆点的花盆里)
2、师幼共同检查、纠错。
师:有没有小花回错家而在哭呢?下面请4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
五、幼儿操作活动——数藏在盘子、手链里的花瓣,并用竖线表示数量。
1、展示作业纸
师:花瓣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瞧,他们藏到了盘子里、手链里,看到花瓣宝宝了吗?请你用刚才做记号的方法数一数,盘子里的花瓣,手链里的花瓣,数出是几,然后用几根竖线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个别交流:你的盘子里藏了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你的手链里藏了几片花瓣?你做了什么记号?
六、拓展延伸——生活中这样数数的物体
1、展示各种圆形状实物:手链、花瓶上的花纹、桔子、铃鼓等)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做记号的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数花瓣,这样数才能不重复、不漏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数呢?
2、结束语:等一会,老师带你们去数一数大自然中的花瓣。
篇7:中班数学《数豆子》
活动目标:1. 认识数字“6”2. 在游戏中感受数豆子的乐趣、提高对数字意义的感受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若干、信封若干、豆子若干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①——小朋友们,现在是秋天了对不对,秋天啊,很多果实都成熟了,其中就有很多豆类,比如说黄豆,那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豆类?(问题答案设想:绿豆、红豆、黑豆、芸豆、蚕豆、豌豆、青豆; 偏题答案:土豆、痘痘、豆角、刀豆等)②——好,小朋友们都认识很多种豆类,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2.图片展示①——出示图片“黄豆” :谁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鼓励举手发言)…… 那上面有几颗黄豆呢?(逐颗数)……②——出示图片“绿豆” :那这张呢? 谁要上来数一下一共有几颗绿豆?③——出示图片“黑豆” :这张呢? 谁上来数一下?④——出示图片“红豆” :这张呢? 谁要上来数一下?⑤——出示图片“芸豆” :那看看这张图片呢,认不认识是什么豆?(设想1:幼儿回答是“红豆”,那么可以跟红豆比较说:“这种豆跟红豆长得很像,但不叫红豆,它的名字叫“芸豆”,小朋友们可以比较一下,红豆的颜色比较……鲜亮,芸豆的颜色比较……灰暗,对不对? 设想二:幼儿回答为芸豆,直接提出下一个问题)数一数有几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数)3.对“6”的认识①——请问小朋友们,上面有几颗黄豆?……几颗绿豆?……几颗黑豆?……几颗红豆?……几颗芸豆?……对,都是6颗,今天,老师让你们认识一个新的数字——“6”(出示数字图片“6”)②——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数字“6”长得像什么?(勺子等)4.游戏环节①——现在呢,老师手里有一些信封,你们看,每个信封上都写有不同的数字,然后在你们桌位上,老师都放有一些豆子,待会儿,老师发给你们每个人一个信封,然后你们就看一下信封上面写有什么数字,就往里面装多少豆子,比如信封上写着数字“5”,就往里面装5颗豆子,写有“6”就往里面装“6”颗豆子,如果有不会的,可以找老师帮忙,装好后就回来做好。 活动反思:
篇8:中班数学《数落叶》
中班数学《数落叶》
设计思路:
一、对活动选材的思考
进入主题“在秋天里”以后,孩子们逐步关注起秋天的季节特征,在散步时、在秋游活动中,他们会惊喜地发现树叶变黄了、变红了,数叶纷纷飘落了。与此同时,孩子们还非常喜欢捡树叶,通过同伴间的对比,他们发现树叶间的差别是那么的大、每个人捡到的树叶数量也各不相同。“落叶”成了近阶段我班的热门话题,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点,我在我们冰厂田幼儿园阳光课程的基础上生成了今天的计算活动。
二、各环节的活动预设
考虑到孩子们对落叶的喜爱之情,落叶成为了我贯穿今天整个活动的主要线索。我通过树叶的不同拼贴组合,运用落叶不同的形状,不断激起孩子们数数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
在各环节的设计上,我根据我班孩子对数的已有经验,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开展活动。考虑到这是主题背景上的数活动,因此在第一环节的处理上,我通过引导孩子们回忆并交流捡落叶时的快乐和发现,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表达对落叶喜爱之情和个体发现的平台。第二环节,是今天活动的主体部分,在点数落叶画“螃蟹”时,我预计孩子们运用最多的会是从一个局部往另一个局部数的方法,并在“大钳子”的部分运用了重叠贴的方法,想给孩子们积累数重叠叶面的方法。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运用较多的是从中间往四周数或从四周望中间数的方法,积累了这方面数数的经验,知道了数数要数得正确一定要数仔细,不能漏数,为更好的数第二幅落叶画打好了基础。第二幅落叶贴画中,既有对前一幅画中积累的数数方法的'运用,又加入了封闭式数数、接着往下数等新的数数方法。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一方面是基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用所积累的数数方法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我觉得数数的方法千差万别,通过游戏也能启发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探索、运用更多的数数好方法。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按一定顺序点数树叶,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对应。
2、乐意分享各种数数的方法,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
树叶贴画、落叶PPT、幼儿操作板、笔、数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落叶
提问:前几天,我们在幼儿园里捡了许多落叶,你在捡落叶时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或是新的发现吗?
(二)数美丽的落叶
◇树叶贴画
1、集体欣赏树叶画
导语: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把许多落叶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提问:落叶会变出一种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
2、个体尝试数树叶
要求:这幅“螃蟹画”中有几片树叶呢?请你仔细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可以
用数字卡片,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树叶有哪些方法?是否记录总数?
3、分享交流
提问:这幅树叶画“螃蟹”中有几片树叶呢?你是怎么数的?
重点:请幼儿上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互相试试别人的好方法)。
小结:原来数数的方法可多了,每种好方法你都可以试试,不过一定要仔细噢,千万不要漏了一片树叶宝宝。
4、老师的方法(可插入在幼儿的介绍中):老师刚才也数了,我有我的方法,按一定顺序来数树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落叶照片
1、集体欣赏树叶画PPT
提问:这回落叶变成了什么?
2、个体再次尝试数落叶
要求:画里每种图案用了几片落叶?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再来数一数,把总数分别记录在横线上。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落叶时的数数方法和记录,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3、分享交流
提问:这次你数到了几片树叶?是按什么顺序数的?(个别幼儿交流)
小结:数东西要数正确,可以找到一个起点,一片一片的数过去。也可以从左到右,也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数。
(三)我和落叶做游戏
要求:我们来个游戏“数落叶”,请你仔细数数图片上有几片树叶,并跑向贴有这个答案的地方。
游戏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点数情况,分享彼此点数方法。
延伸:在游戏区域中投放更多用树叶组合成的画面(可以有难易的差异,总数有多有少)
对活动现场的反思:
今天的活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首先,在数第二幅落叶贴画时,当孩子们已经数清楚每个小画面中落叶数量,开始数画面中落叶总数的时候,我预设给孩子们积累的是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部分我处理的过于着急,感觉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接着往下数,而不是通过孩子们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好方法。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时,孩子们都没有运用到这个数数的好办法。
此外,尝试计算教学后,我在追求自身回应清晰、有条理的同时,也一直追求活动的“趣味性”,今天的活动,也有这方面的思考。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很投入、很放松,在每个环节中都保持着热情,但活动的“热”度好像还欠缺一些,我想这与活动本身的设计是有关系的。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要更多地站在孩子们的需要上来思考各环节的设计。
老师的讲评:
今天其实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三个活动,看活动并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孩子的反映,从孩子的脸上、行为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很快乐,这就是活动的价值,像第一个活动,孩子们很快乐,这就不要再去追究橡皮有什么用,有什么价值了。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只要孩子在某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快乐,那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只要在活动中孩子是真心的关注活动,愉快的开展活动,那这个活动就是有价值的。无论是活动的策略也好,活动的设计也好,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一个活动中有主动学习的态度,能关注活动,这就是这个活动的价值所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得到了满足,。无论为小白兔制订菜谱、数出复杂的秋叶图、说出自己收集的东西,孩子们都得到了满足,获取了信息,这样孩子们就获得了自由、自主、放松。大家都说现在的教育活动是越来越难,作为老师要有一种设计活动的能力,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从90年代开始了,定义为有目的、有计划去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所以说如果幼儿在活动中有生动、活泼、主动的参与,这个活动就成功了。在活动中,我看到了老师的变化:
一、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了孩子,把孩子作为主体。
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教育,教学是什么?我教你,你学了什么?是知识体系的活动,教学是一种互动,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平等的活动。孩子是沟通、互动的主体,由于我们观念的突破,所以我们的孩子是很高兴的,从孩子活动中流露出的情感、情绪中可以看出这些。
二、突破了低幼阶段孩子应该学习的知识。
活动中我们看出,活动不仅仅是学科的知识、领域的知识,更是体验型知识、生活型知识为主,从学习到体验,从内容到方法进行转换,数学的数数是教会孩子方法,从目标里面中的乐意、体验、喜欢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的变化。从小班来说,神奇的橡皮擦,落脚点不是能够说出橡皮的名称,橡皮离孩子既近又远,橡皮能够擦掉铅笔的痕迹到用铅笔的时候是不强化橡皮擦擦掉铅笔,所以说到底是什么活动价值,活动价值在于落脚点的选择。“尝试”是核心目标,这个阶段“愿意动手、乐意开口”的孩子以后一定能够开窍,数落叶也是一种尝试,试着按一定顺序数,是一种交流,第三个活动也是一种共享,一种欣赏。
篇9: 中班数学《10以内的数物对应》
中班数学《10以内的数物对应》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字,进一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2、学习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3、发展幼儿听觉,提高倾听能力。
4、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洞洞板、棋子)鼓一个购物单人手一份篮子人手一个
情景环境布置(自选商场)
货架上的物品(剪刀、梳子、积木、雨伞、电话、铅笔、蜡笔......)
活动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又要和洞洞板做游戏了,请小朋友听音乐取学具。
指导语:请小朋友打开棋子盒盖,移动棋子盒,棋子图案面向洞洞板摆好。
2、复习认读数字1――10.
方法:请小朋友从棋子盒里取出数字棋子1――10,插在洞洞板最下面一行。
3、游戏“听声音插图案”。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听声音插图案》。老师敲铃鼓(老师要掌握好速度,不宜太快),请小朋友用心来数,不能发出声音,并按老师敲铃鼓的次数插上相应数量的棋子(如,老师敲了4次,小朋友就在洞洞板上插4个棋子,)并在数字棋子找出相应的`数字表示。听清楚了吗?
请小朋友拿出一撂红色(小猴子)图案的棋子,插在左下角的红色柱子上,左手握住棋子,准备好了吗?请仔细听,(老师刚才敲了几下)请在第一行按老师敲铃鼓的次数插上相应数量的棋图案和数字。开始:......请把剩下的棋子送回家。幼儿从第一行依次插(小猴子3只,小金鱼5只、小燕子7只)
(2)检查幼儿操作结果。(教师在演示板操作)
指导语:小朋友:
第一次老师敲了几下:(3下)我们就插3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3.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5下)我们就插5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5.
第二次老师敲了几下:(7下)我们就插7只小燕子棋子,再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它的数量呢?数字7.
检查一下,你插的对不对?你再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插的对不对(幼儿之间检查对错)。
(3)看数字插棋子。通过变变变,变出数字棋子
师:请小朋友将数字棋子放回最下面一行。好,小朋友们都做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把洞洞板上的棋子收起来,注意相同的图案放在一起。
教师通过变变变变的游戏,变出数字棋子。
咦,老师手里有什么?(棋子),它是数字几?(3)。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手里的数字,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棋子,插在相对应的棋子数量。开始:......,教师依次出示5、8、10.教师巡回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请小朋友把棋子收起来,盖上棋子盒盖,洞洞板玩累了,我们把洞洞板送回家好吗?
4、游戏:《快乐超市》
今天,李小多小朋友,请我们帮他买些东西,请小朋友看清要买的东西和数量,帮帮他,好吗?(自由活动:小朋友看清自己的数字,和数量支找和自己相对应的匹配。)
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师:好,现在,我们把东西送到李小多那里吧。
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用数字记录身边的事物,如今天来了多少小朋友,教室里有多少桌椅板凳等。
附加幼儿操作单说明: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中涌现出许多超市,孩子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到超市里,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我们就设计数物对应购物单教学游戏。
篇10:数学《数物接龙》反思
数学活动数物接龙是用游戏的方式将数物进行匹配接龙,在游戏的过程中继续感知7以内数、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本次活动中我先以集体活动导入,让幼儿尝试进行接龙。在孩子了解规则以后再进行游戏。但整节活动下来效果不甚理解,我最初想由孩子的“学”引出接龙的规则的目标也没达成,反而变成了教师的“教”。整节活动生硬、无趣。活动结束后,王老师和顾老师针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精彩的点子,共同帮助我找出不足,想出解决方法,从而促使我更快进步。在这节课以后我对教案进行了重新的反思,并把这节课重新上了一遍,这是这一次的重新上课,让我发现了孩子们聪明伶俐,也让我深深地反思。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上法,却给我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一个教师对教案的把握有多重要。
下面我就围绕这两次的课堂分别进行反思。
在第一次的活动过程从集体活动到个别操作,再到交流评价。在集体活动环节先出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一只瓢虫和数字三,目的是引出一只瓢虫和数字三数量不等,要数物匹配,进而进行数物匹配的接龙。但是在这一环节我没有预设到孩子已有的经验是1、2、3、4。。。的排序。这个时候孩子有的是按照数字排的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有的按照动物数量多少排的。他们没有理解这是一个数物匹配的游戏。正式因为这个导致了部分孩子在个别操作时乱排的现象。整个活动孩子兴趣不大。
在第二次的时候我采用了王老师说的的三部曲。1、幼儿个别操作,提取有效资源,引出数物接龙。2、数物接龙个人游戏。3、实际应用,数物接龙游戏多人一起玩。在这次的课上孩子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让我惊叹,孩子整节课兴致勃勃,游戏结束后意犹未尽。在实际应用环节,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份卡片,让他们两两玩或者多人玩。游戏开始我就欣喜地发现孩子其实能力不差,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他们自己商量通过石头剪刀布确定了谁先放,谁后放。上一节课上孩子是一个人玩,会的小朋友拍完了以后就开始无所事事,不会的小朋友就随便排排,而现在:
小许、小雨、小马三个人一组,小许放了一张以后,小雨顺利的接上去了,小马看了看桌上的卡片犹犹豫豫的抽出一张卡片摆上去。这时,小许叫了起来:“错了错了,不是这个。”小马赶紧拿起那张卡片,又在手上找卡片,不知道放哪张。小许:“你看看后面的数字呀,是数字几就找出上面有那么多只的小动物啊。”小马看了看桌子上的卡片,拿出一张卡片放上去。“对了,就是这个!”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小马渐渐掌握游戏方法,越玩越顺。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兵教小兵”的情节,而且效果还不错。我们都说有效的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时候我们害怕自己控制不了那个场景用师生互动代替了生生互动,以至于一节课活动方式单一,无趣。
在第一的活动中孩子接龙排的都是一条直线,而在第二次的活动多人游戏环节中中却出现了很多样本,有的排成蜗牛线形,有的排成了封闭的四边形,还有的排成了长城线形的。当我问他们怎么想起这么排的时候,有的回答说一起想起来的,有的说两个人一起玩太长了就转弯了。看,孩子的思维多开阔啊,这些都不是我们平时教出来的,而是孩子在自然、轻松、预约的状态下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平常总是说:“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是怎么才能真正的做到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还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的思考。
篇11: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
2、复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理解数的序列。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点卡,6和7的数字卡。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游戏“接着数”教师:现在请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数数,从1数到5,我先数,然后你们接着数。
2、复习5以内的数序。
(1)出示1-5数字点卡,随意摆放在黑板上。
(2)重新出示一套数字卡片,随意摆放在黑板上。
(3)小结:我们给数字排队,可以从小到大整整齐齐的排好,也可以从大到小整整齐齐的排好。
3、学习7以内的数的排序。
(1)出示数字卡6和7,复习认识数字6和7.
(2)学习排序。
(3)引导幼儿按照逆向的顺序进行排列。
4、小结。
给数字排队时,前后两个数字之间总是相差一个。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篇12: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水果
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水果
一、活动理念: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老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巩固5、6、7这三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形成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二、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2、理解操作规则,给实物卡片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3、能整齐地收拾活动材料。
三、活动准备:
1、教具:小猴头饰,各种果树、梨、苹果、柿子卡片若干。
2、学具:数物匹配接龙卡,添、去点子练习题,各种图形题。
四、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序:今天,小猴要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他的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1--7)
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游戏。
(二)、小猴摘水果(老师扮演小猴)
1、小猴家到了,他家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去参观,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呢?(出示果树)
2、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三)、给水果排队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从树上摘下水果送入盆中)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湓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
(四)、分水果
1、小猴很高兴,摘了那么多水果,他想分给大家,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要分给第一组的小朋友,第一组有几个小朋友?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 那一种水果分给他们,才是正好每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并操作,老师让水果与人数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并请幼儿说说为 什么分梨?
2、小猴还要把水果分给第二组小朋友,有几个小朋友?小猴该把哪种水果分给第二组小朋友?才正好是每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分柿子?
3、小猴还要把水果分给第三组的小朋友,有几个小朋友?小猴该把哪种水果分给第三组小朋友?才正好是每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分苹果?
(五)、分组练习
小猴很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要考考小朋友呢!
第一、二组:添、去点子
第二、四组:用数物匹配接龙卡玩接龙游戏
第五、六组:找最多的图形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图形,看看哪一种图形最多,给最多的一种图形印上相应的数字。
(六)、活动自我评析:
这一活动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地感知数群。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根据数量给物 体按顺序排队,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另外,我在此次活动中发现,在操作活动中,表扬能边操作边大声讲述的幼儿,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篇13:按数取物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按5以内指定数目取出相等的物体。
2.幼儿能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出等量物体。
3.能初步与同伴协商,分享材料。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超市。
2.笑脸信封1-5,1-5的实物卡一套。
3.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内有点子卡。
【活动过程】
一、按照点子卡购物
1.幼儿每人拎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点子卡。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带你么去超市购物好不好?你们想去吗?
每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买几个呢?
看看你们篮子里的点子卡是几,就买几个。
2.幼儿到超市购物。
按照点子卡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3.师:请你们看看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有几个?然后再给它找卡片朋友。
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脸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才能放进信封里面。”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脸数量放小卡片。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等量物体。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是几个,自己找了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物体有几个。
2.师生共同带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篇14:按数取物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数字1—7,能理解数字表示的意义。
2、能按7以内指定数字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胸饰:熊猫、小猴、小兔、小猫、小狗等,动物的食物图片
2、音乐磁带:《小鸟飞》
3、数字1—7,幼儿作业纸,贴纸:花儿
4、贴有数字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作客”复习数字1—7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个小客人。你们看,他们是谁呀?”
(2)小动物们边做动作边走进教室。动物与幼儿相互问好。
(3)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幼儿数一数。
(4)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谁是第1,谁是第2,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排排队。”
(5)小动物们从左到右排成一排。
(6)师:“小动物,你们看看,椅子上是几,就坐在那里。”
幼儿按座位号坐下。
2、给动物送礼物
(1)
老师:“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老师为它们准备了一些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呢?”
(2)
幼儿认识食物,一起数数每种食物的数量。
(3)
幼儿给动物送食物。鼓励幼儿说出礼貌用语。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把这些食物送给小动物吃。请你看清楚,并说一句话:我把什么东西送给谁吃。”
(4)问:“你为什么把小鱼送给猫吃?”“你为什么把肉骨头送给小狗吃?”……鼓励幼儿说出完整的话。
3、幼儿操作:按数取物
过渡语:小朋友们和小动物都很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作业,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1)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和小动物准备了一份作业纸,请你们根据提供的数字到盘子里取出贴纸,把贴纸贴到相应的方框里。”
(2)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
(3) 展示幼儿作业,相互评价同伴作业。
4、游戏:站图形
(1)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哪些图形?图形里是什么数字?”
(2) 老师讲解游戏要求:“请小朋友听到音乐响起,学小鸟飞,看清图形里的数字,数字是3,就在图形里站3个小朋友。”
(3) 音乐响起,幼儿游戏。音乐停,幼儿互相抱一抱。
(4) 游戏进行2—3遍。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和小动物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开心吗?(开心)我们一起到教室外做游戏吧!(小朋友们听音乐学小鸟飞到室外游戏。)
★ 用数学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数物匹配教案设计(共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