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

时间:2022-11-29 09:04:14 作者:花泽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花泽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希望您能喜欢!

篇1: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不断变化中,自然而然的学唱歌曲

2、通过“摸鸟窝”和“找朋友”的游戏,感知歌曲的诙谐有趣

3、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找到一个新朋友’的游戏经验

物质准备:<<数鸟蛋>>分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见过鸟窝吗?在哪里见过?我会用身体做鸟窝,请你们看一看。”

二、教师边唱边玩“摸鸟窝”游戏,引导幼儿感知歌曲

师:我们身体还有哪里可以做鸟窝?

1、请幼儿找身体上的“鸟窝”,跟音乐玩“摸鸟窝”游戏

2、双人合作玩“摸鸟窝”游戏

三、感知学习数鸟蛋的节奏

师:鸟窝里到底有几个鸟蛋呢?请你猜一猜。

1、幼儿猜鸟蛋个数

2、完整欣赏歌曲第一段

师:有几个鸟蛋?我在数鸟蛋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3、引导幼儿练习数4个鸟蛋的节奏

4、完整欣赏歌曲第二段

师:这里有几个鸟蛋?节奏是什么样的?

5、再次倾听数六个鸟蛋的节奏并练习

四、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完整游戏

五、游戏“找朋友”,表现歌曲。

篇2: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喜鹊钻篱笆》教学反思

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喜鹊钻篱笆》教学反思

《喜鹊钻篱笆》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旋律节奏感强,歌词简单风趣,歌曲表现了孩子们游戏时无忧无虑、无比欢乐的心情,以及他们手拉手围城圆圈进行游戏时,同学们团结友爱、庆祝自己节日的情景。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感受彝族儿童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并相互团结的情感,我首先让他们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接着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并与傣族的音乐风格作比较,且向他们解释歌词的含义,接着继续聆听歌曲范唱,并要求孩子们小声跟唱,跟唱多遍后,跟着我的弹奏演唱歌曲,然后请学生们围城圆圈按节奏跟伴奏边唱边自然行走。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喜鹊钻篱笆”的游戏。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参照教材上的图片和我的示范,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但每个小组都有个别学生都被自己“捆绑”,教室里“热闹非凡”,看到这里,我只好分别参与到每个小组指导示范,不一会儿的功夫,每个小组都能够踏着音乐的节奏,通畅地完成了游戏。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还不肯离开,我只好让他们又一起玩了一遍,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急匆匆地离开了。

篇3:中班歌唱:理发师

设计意图:

《理发师》是一首欢快的民歌,歌曲描绘了理发师认真、愉快、忙碌的工作形象,反映了他们劳动时的快乐,和劳动后的喜悦。活动中我利用练声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部分内容。在与孩子的不断对话中,学习歌词,并借助ppt向幼儿呈现完整的歌曲内容,有效辅助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其中我还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发现“大小剪刀”“渐强记号”启发幼儿尝试歌曲的情感处理,以求达到提高幼儿的歌唱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看图谱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强弱、渐强渐弱。

3.体验理发师理发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图谱ppt、音乐、钢琴

经验准备:有理发的经验,了解理发店。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

“小朋友,你们去理发店理过发没?”

“那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听听理发师的剪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理理发吧!”

小结: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漂亮,真漂亮!

三、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说说歌词

(1) 学习第一句歌词

“我们一起去理发店看看吧!理发店里有谁?”(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让我们再加快速度说一说。”“他们在干嘛?”    (2)学习第二句歌词

“头发还没有剪好,还要继续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学习第三、四句歌词

“头发剪好了,我的发型怎么样?”(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好看,真好看。)

“你们的头发剪好了吗?也来夸夸自己。”

(4)完整说歌词

理发师的工作真有趣,还有更多的客人要理发,我们也来做理发师,完整说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老师还能把理发师有趣的工作唱出来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a)初次演唱

“你们想做理发师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b)难点练习

“你觉得哪里还不太会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轻轻剪。”

“这边还有一个什么符号,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让我们有感情的一起再来唱一唱吧!”

四、师生互动,体验快乐

“ 小朋友终于学会当理发师了,那你想给谁理发呢?”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也理个发吧。

篇4:中班歌唱教案

中班歌唱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

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三、友情提示

l、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篇5:中班音乐歌唱游戏小动物捉迷藏教案

中班音乐歌唱游戏小动物捉迷藏教案

活动准备:

动物园主题相关经验、课件ppt、钢琴伴奏 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一起去旅游(熟悉歌曲旋律)

1、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好吗?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

二、我是小导游(学唱歌曲)

1、今天我是小导游,我们听听看,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先听到了什么动物又听到了什么动物呢?(老师范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呢?

我第一个参观了谁你们听到了吗?(幼儿回忆歌词)

小朋友们想再听一遍,那我们就来再听一遍。(老师再次范唱歌曲)

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排队的呢?(观看课件)你们愿意来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吗!导游是有专业性的,不能随便介绍,不能乱了顺序。(老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老虎狮子是住在一个房间,那唱的时候就要唱的短短的快快的。

河马孔雀也是在一起的。

三、小动物躲起来(尝试默唱的歌唱形式)

1、小动物们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藏一个找,用眼睛找。小动物们说今天我也要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是用眼睛去找,是用耳朵去找。

我们用耳朵去听一听,找一找,是哪个小动物躲起来了?

2、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3、你们能不能把大熊猫藏起来?

4、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大熊猫藏起来的?这样的歌唱方式我们叫做默唱。

来注意我唱歌时候的动作。其实我是在心里面唱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的唱,不发出声音的唱。

来再次试一下这种歌唱方式。

刚才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唱的?

四、用转盘的形式根据指向的小动物来默唱

1、小朋友们也都想来唱一下,小动物们也想机会均等,都想藏起来,我们就

用转盘决定把谁藏起来,这次要把啄木鸟藏起来,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

我们来唱一次试试。

2、转盘转到老虎和狮子了,谁想试试看把他们藏起来?单独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次

3、试试把长颈鹿藏起来吧。

篇6:中班数学游戏《数豌豆》活动教案

中班数学游戏《数豌豆》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在记录表上用多种方式记录豌豆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感受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豌豆荚若干、记录笔、小盒子、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认识豌豆。

师:你们看一看桌上的小盒子里有什么?豌豆荚是什么样的?(给幼儿观察)

师:豌豆荚里面藏的什么?(豌豆)

二、讨论记录豌豆数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盒子。

师:这是盒子,我剥的豌豆应该放进哪个盒子里?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讨论记录方法。

师:除了用点子记录表示豌豆的数量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三、操作活动:“数豌豆”,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也来剥一剥,数一数豆荚里有几里豌豆?每个豆荚里得数量一样吗?

四、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师:今天,你们今天剥的最多的是几粒?最少是几粒?

师:我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吃豌豆,就来数一数,看看还有没有比3粒更少的,比9粒更多的。

篇7:数游戏作文

“你又输了!你又输了!”这声音一声又一声地传了出来,我一次次被罚站,又一次次地回到了游戏。

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听我一一道来。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数字陷阱”。游戏规则是:从1到100的数字,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当报到3的倍数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只能拍手。如果犯规,就要被罚站,当另一个人罚站时,这个人就可以再上来。

游戏开始了,“1”“2”……刚开始还不错,可当报到“6”的时候,我又说了一遍“6”,还拍了一次手,自然是被淘汰出局了。我还一脸蒙圈呢!

游戏又开始了,我站在那里,心想一定会有人来罚站的。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上来还不到30秒,第二个人就来代替我的“职位”了。

我又开开心心地上场了,可是还不到10秒,我又下去了。今天我是怎么了?我站在那里,感觉天好像塌下来了一样,我把头转过去背对大家,不想再上场,因为我大概已经知道,我上去后可能还会再下来的。

后来,果然我再次上场后又下来了,我在那儿心想:不行,我要干扰他们!说干就干,当第三个人要接着报数时,我在他旁边说别的数字,他一不小心中了我的招,犯规下去了。

游戏结束了,因为我被罚的次数最多,所以我是“第一名”,现在想想,还很羞。

【数游戏作文(9篇)】

篇8: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四、活动四:找朋友

(一)出示图片:连一连

(二)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

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

五、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

(二)学生自编故事

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四)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

教案点评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

“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活动,极具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数学故事,针对数学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说明含义。这样一道题变成了一组题,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了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探究活动

夺金牌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

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中班游戏精选教案参考

中班游戏教案

抢数游戏教学设计

《快乐的猜数》游戏

歌唱活动谁是快递中班教案

中班数学数鸭子课件

数脚中班体育教案

中班律动游戏教案

中班游戏角色游戏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

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