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泽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篇1: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不断变化中,自然而然的学唱歌曲
2、通过“摸鸟窝”和“找朋友”的游戏,感知歌曲的诙谐有趣
3、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找到一个新朋友’的游戏经验
物质准备:<<数鸟蛋>>分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见过鸟窝吗?在哪里见过?我会用身体做鸟窝,请你们看一看。”
二、教师边唱边玩“摸鸟窝”游戏,引导幼儿感知歌曲
师:我们身体还有哪里可以做鸟窝?
1、请幼儿找身体上的“鸟窝”,跟音乐玩“摸鸟窝”游戏
2、双人合作玩“摸鸟窝”游戏
三、感知学习数鸟蛋的节奏
师:鸟窝里到底有几个鸟蛋呢?请你猜一猜。
1、幼儿猜鸟蛋个数
2、完整欣赏歌曲第一段
师:有几个鸟蛋?我在数鸟蛋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3、引导幼儿练习数4个鸟蛋的节奏
4、完整欣赏歌曲第二段
师:这里有几个鸟蛋?节奏是什么样的?
5、再次倾听数六个鸟蛋的节奏并练习
四、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完整游戏
五、游戏“找朋友”,表现歌曲。
篇2: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喜鹊钻篱笆》教学反思
快乐游戏,快乐歌唱
--《喜鹊钻篱笆》教学反思
《喜鹊钻篱笆》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旋律节奏感强,歌词简单风趣,歌曲表现了孩子们游戏时无忧无虑、无比欢乐的心情,以及他们手拉手围城圆圈进行游戏时,同学们团结友爱、庆祝自己节日的情景。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感受彝族儿童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并相互团结的情感,我首先让他们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接着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并与傣族的音乐风格作比较,且向他们解释歌词的含义,接着继续聆听歌曲范唱,并要求孩子们小声跟唱,跟唱多遍后,跟着我的弹奏演唱歌曲,然后请学生们围城圆圈按节奏跟伴奏边唱边自然行走。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我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喜鹊钻篱笆”的游戏。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参照教材上的图片和我的示范,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但每个小组都有个别学生都被自己“捆绑”,教室里“热闹非凡”,看到这里,我只好分别参与到每个小组指导示范,不一会儿的功夫,每个小组都能够踏着音乐的节奏,通畅地完成了游戏。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还不肯离开,我只好让他们又一起玩了一遍,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急匆匆地离开了。
篇3:中班歌唱:理发师
设计意图:
《理发师》是一首欢快的民歌,歌曲描绘了理发师认真、愉快、忙碌的工作形象,反映了他们劳动时的快乐,和劳动后的喜悦。活动中我利用练声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部分内容。在与孩子的不断对话中,学习歌词,并借助ppt向幼儿呈现完整的歌曲内容,有效辅助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其中我还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发现“大小剪刀”“渐强记号”启发幼儿尝试歌曲的情感处理,以求达到提高幼儿的歌唱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看图谱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强弱、渐强渐弱。
3.体验理发师理发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图谱ppt、音乐、钢琴
经验准备:有理发的经验,了解理发店。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
“小朋友,你们去理发店理过发没?”
“那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听听理发师的剪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理理发吧!”
小结: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漂亮,真漂亮!
三、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说说歌词
(1) 学习第一句歌词
“我们一起去理发店看看吧!理发店里有谁?”(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让我们再加快速度说一说。”“他们在干嘛?” (2)学习第二句歌词
“头发还没有剪好,还要继续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学习第三、四句歌词
“头发剪好了,我的发型怎么样?”(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好看,真好看。)
“你们的头发剪好了吗?也来夸夸自己。”
(4)完整说歌词
理发师的工作真有趣,还有更多的客人要理发,我们也来做理发师,完整说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老师还能把理发师有趣的工作唱出来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a)初次演唱
“你们想做理发师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b)难点练习
“你觉得哪里还不太会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轻轻剪。”
“这边还有一个什么符号,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让我们有感情的一起再来唱一唱吧!”
四、师生互动,体验快乐
“ 小朋友终于学会当理发师了,那你想给谁理发呢?”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也理个发吧。
篇4:中班歌唱教案
中班歌唱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
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三、友情提示
l、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篇5:中班音乐歌唱游戏小动物捉迷藏教案
中班音乐歌唱游戏小动物捉迷藏教案
活动准备:
动物园主题相关经验、课件ppt、钢琴伴奏 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一起去旅游(熟悉歌曲旋律)
1、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好吗?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
二、我是小导游(学唱歌曲)
1、今天我是小导游,我们听听看,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先听到了什么动物又听到了什么动物呢?(老师范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呢?
我第一个参观了谁你们听到了吗?(幼儿回忆歌词)
小朋友们想再听一遍,那我们就来再听一遍。(老师再次范唱歌曲)
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排队的呢?(观看课件)你们愿意来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吗!导游是有专业性的,不能随便介绍,不能乱了顺序。(老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老虎狮子是住在一个房间,那唱的时候就要唱的短短的快快的。
河马孔雀也是在一起的。
三、小动物躲起来(尝试默唱的歌唱形式)
1、小动物们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藏一个找,用眼睛找。小动物们说今天我也要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是用眼睛去找,是用耳朵去找。
我们用耳朵去听一听,找一找,是哪个小动物躲起来了?
2、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3、你们能不能把大熊猫藏起来?
4、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大熊猫藏起来的?这样的歌唱方式我们叫做默唱。
来注意我唱歌时候的动作。其实我是在心里面唱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的唱,不发出声音的唱。
来再次试一下这种歌唱方式。
刚才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唱的?
四、用转盘的形式根据指向的小动物来默唱
1、小朋友们也都想来唱一下,小动物们也想机会均等,都想藏起来,我们就
用转盘决定把谁藏起来,这次要把啄木鸟藏起来,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
我们来唱一次试试。
2、转盘转到老虎和狮子了,谁想试试看把他们藏起来?单独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次
3、试试把长颈鹿藏起来吧。
篇6:中班数学游戏《数豌豆》活动教案
中班数学游戏《数豌豆》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在记录表上用多种方式记录豌豆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感受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豌豆荚若干、记录笔、小盒子、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认识豌豆。
师:你们看一看桌上的小盒子里有什么?豌豆荚是什么样的?(给幼儿观察)
师:豌豆荚里面藏的什么?(豌豆)
二、讨论记录豌豆数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盒子。
师:这是盒子,我剥的豌豆应该放进哪个盒子里?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讨论记录方法。
师:除了用点子记录表示豌豆的数量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三、操作活动:“数豌豆”,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也来剥一剥,数一数豆荚里有几里豌豆?每个豆荚里得数量一样吗?
四、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师:今天,你们今天剥的最多的是几粒?最少是几粒?
师:我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吃豌豆,就来数一数,看看还有没有比3粒更少的,比9粒更多的。
篇7:数游戏作文
“你又输了!你又输了!”这声音一声又一声地传了出来,我一次次被罚站,又一次次地回到了游戏。
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听我一一道来。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数字陷阱”。游戏规则是:从1到100的数字,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当报到3的倍数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只能拍手。如果犯规,就要被罚站,当另一个人罚站时,这个人就可以再上来。
游戏开始了,“1”“2”……刚开始还不错,可当报到“6”的时候,我又说了一遍“6”,还拍了一次手,自然是被淘汰出局了。我还一脸蒙圈呢!
游戏又开始了,我站在那里,心想一定会有人来罚站的。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上来还不到30秒,第二个人就来代替我的“职位”了。
我又开开心心地上场了,可是还不到10秒,我又下去了。今天我是怎么了?我站在那里,感觉天好像塌下来了一样,我把头转过去背对大家,不想再上场,因为我大概已经知道,我上去后可能还会再下来的。
后来,果然我再次上场后又下来了,我在那儿心想:不行,我要干扰他们!说干就干,当第三个人要接着报数时,我在他旁边说别的数字,他一不小心中了我的招,犯规下去了。
游戏结束了,因为我被罚的次数最多,所以我是“第一名”,现在想想,还很羞。
【数游戏作文(9篇)】
篇8: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四、活动四:找朋友
(一)出示图片:连一连
(二)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
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
五、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
(二)学生自编故事
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四)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
教案点评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
“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活动,极具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数学故事,针对数学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说明含义。这样一道题变成了一组题,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了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探究活动
夺金牌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
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 中班游戏教案
★ 抢数游戏教学设计
★ 数脚中班体育教案
★ 中班律动游戏教案
中班歌唱游戏《数鸟蛋》(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