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3 09:08:59 作者:菊豆豆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菊豆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字盘、生字卡。

主要板书:识字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 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 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4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 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2. 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

(1)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1. 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2. 指导书写: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3. 学生练习。

六. 课堂练习

1. 选字填空。

辩 辫 辨 瓣

(1).你能分( )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2).这朵菊花的花( )又细又长。

(3).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 )论起来。

(4).陈凡走路是小( )儿一甩一甩的。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

二.读背儿歌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 指导“蛋”的写法。

3. 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 描红、仿影。

四.练习

1. 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 选字填空。

哪 那 圆 园 袋 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 )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 )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 )里玩了半天。

(4).( )( )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

篇2: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识字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蛇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

3、听示范朗读。 -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抑嫡飧龀捎锏囊馑际恰… 我能讲夷芙这个故事…… -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 4

一、教学目标:

1比鲜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蹦苷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背醪礁兄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理解成语的意思。

难点:

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理解成语的意思。

2、分清 “彰”和“障”等字形读准字音 。

三、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 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想)看看你们谁的耳朵听的最清楚,听完后请你说说老师讲的故事里有哪个成语。讲《一叶鄣目 不见泰山》谁找到了这个故事中说的成语了?

2、听完故事,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谁愿意说一说?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成语动画,请你们看完后,想一想动画片里介绍了哪个语,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或者有什么感想想说一说.(播放动画片)谁愿意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什么。

4、(简介成语的特点。)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像“拔苗助长”。但是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二)初步朗读“识字4”,请你边读边想想这些成语的意思。

1毕衷谑蹲炙闹芯陀幸恍┏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识字4”中的成语,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还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 。

2毕衷谇胪学们听录音机读一读,(师范读)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读准确。(放录音)刚才听过录音,相信你们已经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现在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读一读。

3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带读。

读完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者你知道了什么?

(4老师上周已经布置了作业,现在谁愿意把他找到的成语故事和成语意思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他讲,看看你找到的成语意思和他的是不是一样,不一样的地方你还可以补充.还可以讲一讲成语故事.同学相互交流,有误的马上给予指导.)

5刚才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成语以及关于成语的意思和故事,现在看看你能不能把这课的生字读准确。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谁能试着组词,再带着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6请你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老师有一个办法想告诉大家,我用“减一减”的方法,9(板书 村)把村庄的“村”减去左边的“木字旁”,就是“寸”。(板书:村-寸)。那么,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谁能够分清“彰”和“障”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去注意的吗?

7指导书写 拔 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 ******** 发

补 你有 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8通过刚才很多同学想出的好办法,我们可以记住这些生字,下面谁愿意试试再读一读这些词语,如果她读得准确就请大家和她一起读。

(三)加强记忆,反复出示成语。

(1)谁愿意试一试把成语补充完整。请你大声地说出来,要求正确,把成语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 补充完整 : 尺有所-- 寸有所--

(2) 现在请你连一连,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

连线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四)资料交流

老师上周已经请同学收集了一些成语,和一些成语故事现在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把他收集来的成语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也可以把收集来的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可以说说成语故事或者成语的意思?

(1毖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也收集了很多成语,等到中午的时候你还可以再说一说。)

(1) 刚才我们听了这么多成语故事和成语现在你能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收获吗?

(2)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成语,现在就请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吧!老师读前面的成语,全班同学对后面的。(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现在请左边的三组读前面的成语,右边的三组对出后面的成语。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五)课外阅读指导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的成语,如果有时间,课下你可以

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成语动画的网站,可以帮助你们学习。

www.dragonhub.com/clswf/chengyu/cl6.htm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识字四教学设计

识字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字盘、生字卡。

主要板书:识字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4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2.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

(1).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学写生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2.指导书写: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3.学生练习。

六.课堂练习

1.选字填空。

辩 辫 辨 瓣

(1).你能分( )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

(2).这朵菊花的花( )又细又长。

(3).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 )论起来。

(4).陈凡走路是小( )儿一甩一甩的'。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

二.读背儿歌

1.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男女生分读。

3.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指导蛋的写法。

3.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描红、仿影。

四.练习

1.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选字填空。

哪 那 圆 园 袋 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 )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 )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 )里玩了半天。

(4).( )( )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篇5:识字四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设计:

《识字4》在引导孩子明白四种偏旁部首的演变同时,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晴空 温暖 晾晒”、“寒冷 冻结 冰雪”两组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做到读词语、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体察。借助多媒体感受“东海 黄河 长江”等词语所传达的意象,通过诵读再现意象,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的壮美。

一、识偏旁的演化及“日”字旁与古文字“日”与太阳形状的联系。

1、师出示“日“字旁演变图。引导孩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2、生自主识读“晴空 温暖 晾晒”,师结合读指导读准字音。

3、引导发现:这组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是“木”字旁?

4、诵读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晴空”明丽壮美,春季“温暖”的感受。

(2)诵读词串,感受万里无云的'温暖,及小朋友在太阳下洗衣服晾晒时的情景。

二、同法引导孩子认识“目字旁、两点水旁、三点水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词语的内在联系。重点引导诵读感受,做到披文入情。如:

“眼睛 瞄准 眺望”边读边做动作感受。

“寒冷 冻结 冰雪”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东海 黄河 长江”借助多媒体感受。

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个词语的意象丰富起来,让孩子在边读边想象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感。

三、指导写字。

篇6: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研究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识字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游戏中识字,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感知儿歌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励他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

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

2.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出示儿歌)

3.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师相应点评学生的自读:这个小朋友划得多轻、多仔细啊,老师奖励你一个蝴蝶贴纸。/这个同学读得很认真,老师也要奖励你一个小

动物。/这位同学把书端得很正,坐姿也很端正,老师也要奖励你!??)

4.(1)师:读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好,1、2、3!生:坐端正。

(2)师: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

(3)师: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读书的情况,请同学们来拼读这些词语。

师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读得也很准确!奖励你一个小蝌蚪!我发现这几个同学学得非常认真,也奖励你们一个小蝌蚪!

5.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1)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能够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确!老师要大家增加难度了,去掉这些词语的拼音,你会认吗?(出示去拼音的动物名)

(2)师:让我们开个小火车去认认这些词语吧!小火车哪里开?生:这里开!师:小火车请坐得最端正、举手最漂亮的小组开!好,小火车请这组开!师评价:这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掌声送给他们!/这组小火车开的有点慢,哪个小火车能开得又快又好?小火车,请你们来开! 评价:开得真不错,掌声送给这小组。

6.认识“虫字旁”,学习形声字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小动物啊,它们就是由虫字旁和我们熟悉的字所组成的!

(2)点击虫、斗,师:虫加斗组成???生:虫加斗组成蝌蚪的蚪。师评价:真聪明!奖励你一个小动物贴。

(3)点击虫、马,师:虫加马组成?生:蚂蚁的蚂。师评价:回答得真棒,奖励你一个贴纸。看来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已经很熟练了。(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认识小动物;利用多种认读词语的方式,激发兴趣的同时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掌握,并使其学会根据形声字的虫字旁认生字!)

7.做找朋友游戏,把图片和名称贴到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了解句意。

1.过渡语:瞧,我们不仅会读、会认词语,还认识了虫字旁的小动物呢!那夏天里的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做些什么呢,再读课文,和同桌说一说?

2.(1)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师相机将图片,地点,做什么贴在黑板上。)

(1)师:是啊,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课文给展示到了黑板上。现在,让我们合作读读儿歌。看着大屏幕,老师读动物名,男同学读动物的活动地点,女同学读动物的活动。看看我们合作得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开始!

师:蜻蜓?男生:半空? 女生:展翅飞

师:蝴蝶?

(2)师:现在我们换一换,男同学读动物名,女同学读地点,老师来读动物的活动。开始吧!

(3)同桌合作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一个问一个答,如:蜻蜓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内容的大意,并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扩展训练,续编儿歌

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仿照书上的样子说一说。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欢蜻蜓、很喜欢蝌蚪、很喜欢??

(设计意图:游戏使学生在课中得到调整,重新聚集精神上课;同时,在猜一猜、想一想环节时,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

(五)、猜谜语,写字指导

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出个谜语,猜猜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打一动物)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生:蚂蚁。

师:你们真聪明,一会儿就猜出来了!可爱的小蚂蚁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书签。猜猜看它在哪里?真聪明,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但是,小蚂蚁给大家出了一个任务,请你们将“蚂、蚁”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写这两个字吧!

1.出示“蚂、蚁”课件。师:同学们先来观察这两个字,他们是什么结构?你觉得哪个地方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2、注意“蚁”字的右边“义”的笔顺是“点—撇—捺”。

2.师:边看老师来写蚂、蚁这两个字,边伸出手指书空。

4.师:下面,你们自己也来练习吧,把蚂、蚁两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书签上的田字格中,看看谁的书签做得最漂亮!开始吧!(教师巡视指导。)

5.评议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写生字,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同时使枯燥的写字变得有趣极了,孩子们便能更好地学会写字!)

(六)唱儿歌,总结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学了字,认了词,还学会了背课文呢!接下来,让我们用《闪闪的星星》来唱文中的儿歌吧!

(设计意图:以唱儿歌的方式来结束课文,使孩子们充满了兴趣!更增加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熟记程度!)

六、板书设计

识字 4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食粮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篇7: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

识字四

一、教学目标

1比鲜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蹦苷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背醪礁兄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五: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1背鍪尽笆蹲4”中的成语。

2碧示范朗读。

3毖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1毖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2鼻胩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四)读词识字

1弊杂衫识粒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弊栽付粒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背鍪咀挚ǎ学生认读。

4毙∽楹献魇都巧字。

5敝傅级寥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五)课外阅读指导

1倍帘咀楹竺娴目挝模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2闭页捎锕适露烈欢粒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备聪吧字

读生字卡片,排火车读

2崩识量挝

(二)毙醋种傅肌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三)实践活动

1倍脸捎锕适拢积累几个喜欢的成语。

2卑驯究蔚某捎锖妥约涸诳瓮庹业某捎镒龀煽ㄆ,互相交流。

13 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集体讨论

五、课前准备:

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

青蛙图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

小鸟图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2)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说大话”换词练习。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小鸟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2)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有感情地读句子。

(3)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 沙漠 礼堂 森林

出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4)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①出示玩具熊猫和苹果,练习说话。

②启发学生说说熟悉的人和物。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大?谁说得对?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①学生使用学具,教师演示课件。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

③说话练习: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成语故事

(1)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2)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板书:坐井观天

青蛙:只有井口那么大 错

小鸟:天大得很呢对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朗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

(1) 学生观察,看看哪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2) 教师范写,学生看并书空。

(3)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评价鼓励

三、实践活动: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成语,并说说从中收到的启发。

14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会用“每天、可爱”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

说明的道理。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三、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生字卡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

2、学习生字词“葫芦”。

二、初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1、自学。

2、检查。①。抽读生字卡。②。指读,正音。③。齐读。

三、再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标出课文自然段。

2、分段指读, 师生评价。

四、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五、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送卡片游戏。

2、齐读词语。

二、阅读理解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2、出示投影片1。指名说: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什么样?

(具体说说藤、叶、花、果实的样子)

3、指导朗读。

①。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出示投影片: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由读、指读、齐读)

②。用“可爱”造句。

③。引读:种葫芦的人也非常喜欢小葫芦,所以他每天都—————— ④。“每天”什么意思?用“每天”造句。

三、阅读理解二——四段。

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 结果怎样呢?

1、范读课文2——4段。

2、提问: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你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出示投影片4。说说小葫芦什么样子,种葫芦的人什么样子?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

3、自学2、3段课文。

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全都落了?

①、自由朗读2、3段。

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生了蚜虫是怎么想的?

篇8:语文识字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研究课教案

执教:邝佩莲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识字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游戏中识字,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感知成语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励他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吸铁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

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

(1)(蚂蚁图)师:这是……?生:蚂蚁 师:它正趴着汲取树枝的水分呢!

(2)(蚯蚓图)师:瞧,这只小动物的身体弯弯曲曲的,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它是……?生:蚯蚓 师:你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呀!让我们继续和其他小动物打招呼吧!

(3)(蝌蚪图)师:在我们面前游来游去的是一群……?生:小蝌蚪 师:是啊,它们见到了你们,游得多欢快呀!

(4)(蜘蛛图)师:看,这是一只大大的`……?生:蜘蛛 师:你们看,蜘蛛的脚可真多啊,又细又长!真有点吓人!

(5)(蜻蜓图)师:咦,看看这只立在尖角上的动物,它是……?生:蜻蜓 师:看到这幅图,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生共说)

(6)(蝴蝶图)师:这是……?生:蝴蝶 师:蝴蝶翩翩起舞,在花间……?生:采蜜/捉迷藏……

2.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出示儿歌)

3.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师相应点评学生的自读:这个小朋友划得多轻、多仔细啊,老师奖励你一个蝴蝶贴纸。/这个同学读得很认真,老师也要奖励你一个小动物。/这位同学把书端得很正,坐姿也很端正,老师也要奖励你!……)

4.(1)师:读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好,1、2、3!生:坐端正。

(2)师: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

(3)A师: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读书的情况,请同学们来拼读这些词语。(指名一行一行的读)你先来拼读第一行的词语,读对了,同学们跟读一遍!“蜻蜓、蝴蝶” 师评价:你这个小老师读得真好,奖励你一个小动物贴!这个同学学得很认真,老师也要奖励你!

B师:接下来,再请同学拼读第二行的词语“蚯蚓、蚂蚁” 师评价:你真像一个小老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同时奖励你一个蝴蝶贴纸!

C师:最后一行,小小老师谁来当?好,请你来拼读“蝌蚪、蜘蛛” 师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读得也很准确!奖励你一个小蝌蚪!我发现这几个同学学得非常认真,也奖励你们一个小蝌蚪!

5.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1)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能够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确!老师要大家增加难度了,去掉这些词语的拼音,你会认吗?(出示去拼音的动物名)

(2)师:让我们开个小火车去认认这些词语吧!小火车哪里开?生:这里开!师:小火车请坐得最端正、举手最漂亮的小组开!好,小火车请这组开!师评价:这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掌声送给他们!/这组小火车开的有点慢,哪个小火车能开得又快又好?小火车,请你们来开! 评价:开得真不错,掌声送给这小组。

6.认识“虫字旁”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吗?指名答:它们都一个虫字旁。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点击课件中出示所有的字中的“虫字旁”均变成红色。)

(2)师:那你们知道这些虫子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吗?请你说。 指名回答:都和昆虫有关! 师总结: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或和虫子有关。

7.(点击课件)(1)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小动物啊,它们就是由虫字旁和我们熟悉的字所组成的!看,大屏幕上虫子旁和我们会认的字相连了起来。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用虫字旁和会认得字组成新的字吗?

(2)点击虫、斗,师:虫加斗组成……?生:虫加斗组成蝌蚪的蚪。师评价:真聪明!奖励你一个小动物贴。

(3)点击虫、马,师:虫加马组成?生:蚂蚁的蚂。师评价:回答得真棒,奖励你一个贴纸。看来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已经很熟练了。(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认识小动物;利用多种认读词语的方式,激发兴趣的同时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掌握,并使其学会根据形声字的虫字旁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句意。

1.过渡语:瞧,我们不仅会读、会认词语,还认识了虫字旁的小动物呢!那夏天里的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做些什么呢?师:课本中的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这些小动物的事!现在,老师来读读课文,请大家认真看书,用心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再次出示儿歌)

2.(1)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我知道了蜻蜓半空展翅飞。(师相机将蜻蜓图片贴在黑板上。)师继续问这个学生:你知道,蜻蜓是在哪里?生:半空中。(是相机贴地点名)师:做什么?生:展翅飞。(师贴活动卡片)

(2)师:点击课件:看到大屏幕上,请你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做什么?按照老师刚才的样子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蝴蝶在花间捉迷藏!…… (师相机在课件上和黑板上出示剩

下的动物名、地点、活动) 师评价:同学们说得真好,学得真像,奖励你们小动物贴。

3.过渡语 师:同学们,你们瞧,仔细看看黑板和大屏幕,再对照我们的课文,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个和我们的课文很像。

(1)师:是啊,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课文给展示到了黑板上。现在,让我们合作读读儿歌。看着大屏幕,老师读动物名,男同学读动物的活动地点,女同学读动物的活动。看看我们合作得怎么样。做好了准备吗?开始!

师:蜻蜓…男生:半空… 女生:展翅飞

师:蝴蝶…

(2)师:现在我们换一换,男同学读动物名,女同学读地点,老师来读动物的活动。开始吧!

师评价:同学们的合作能力真高,老师和你们合作得很愉快!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内容的大意,并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做游戏,巩固课文内容

1.过度语师:接下来我们让放松放松,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吧!

2.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让同学们和它一起展翅飞!大家来表演表演,做一做展翅飞的动作!(出示课件:小蜻蜓飞来了)

3.指名表演并给予奖励!师:请你来演一演小蜻蜓,边做边说“蜻蜓半空展翅飞”。恩,你表演得很好,看,你这只小蜻蜓啊,也展开翅膀飞到了花丛中了!(点击课件)奖励你一个蜻蜓贴纸!

师:还有那只小蜻蜓想要展翅飞的?请你来!哦,你也张开了翅膀,飞了起来!(点击课件,出现蜻蜓)

4.师: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叫展翅飞吗?生:就是张开翅膀飞!师:没错,就是打开、张开翅膀!让我们一起展翅飞吧!(指导背诵

篇9:人教版 下册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 字 四

第二课时

浙江桐乡第一实验小学(314500) 叶丽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是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来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挂图)

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由在干什么呢?

(蜘蛛在忙着结网,蚯蚓在土里造宫殿….)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见过)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你是在哪里见过的呀?

二、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这些小动物,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先自己读读?(愿意)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借助拼音,问问同桌….)

师:你们说得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们就先读读,读准字音,这首儿歌就在书 第97页。

2、请生读课文:

师:请你先把书放好,谁能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听?(请一小组的学生,一人读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他们字音读准了吗?开始吧!

三、再读课文:

师:第一遍读,就能把字音读这么准,真棒!这回,我们再读读儿歌,拿起笔来,用括号在儿歌中画出小动物的名字。等你同桌小伙伴也画完了,就请你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他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清楚了吗?开始吧!

(生边读边画)

师:现在请你大声地告诉我们,你画出了哪些词来?(生回答所画出的名字)一样的举手。

四、认读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

师:你们真棒!现在小动物们被你们从儿歌中叫出来了,那你们还认识他们的名字吗?快把书放好!看,小动物们都从儿歌中跑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的名字吧!

出示:(打乱顺序)

qing ting

蜻 蜓 ke dou

蝌 蚪

zhi zhu ma yi

蜘 蛛 蚂 蚁

qiu yin hu die

蚯 蚓 蝴 蝶

教师点生词,学生朗读。请生带读,全班跟读。

2、认读不带拼音生词: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那你还认识他们吗?再仔细看看,发现什么了?(拼音没有了。)

男女生比赛读不带拼音生词。

3、认读排好顺序的生词:

师:真了不起!这回,小动物们站好了整齐的队伍,你们看,还认识他们吗?(认识)真的呀?谁认识?认识的同学请你起立!你们可真是自信的孩子啊!(齐读排好顺序的生词)

蜻蜓 蚂蚁

蝴蝶 蝌蚪

蚯蚓 蜘蛛

4、交流难认的词:

师:在这些词中,有哪个词你还有一点点不认识呢?你就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帮你吧!

( 生说认为较难的词,另一学生帮忙读音)

师: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现在请你问问你的同桌,当经过你们两个人的努力,全都认识了,那就请你们坐端正吧!

5、图文结合认字:

师:我这里有小动物的名片(出示打印的“蝴蝶”、“蚯蚓”等六张名片)

师:我这里有小动物的照(出示打印的“蝴蝶”、“蚯蚓”等六张彩色图片)

做“动物找朋友”的游戏。把动物的名字与图片相对应贴在黑板上。

6、认读形声字:

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名字,准备好了吗?

师:这回请你睁大小眼睛仔细看看了,你发现了什么吗?

(都有“虫”字旁。)从一个形声字分析入手:“蜻”,左边表示意思,右边表示读音。

师:这个“虫”字旁与这些字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昆虫)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就叫做--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形声字,只要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了。

四、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写“蚂”“蚁”

2、出示三个书写不很规范的“蚂”字,请学生评论。

3、范写,书空、描红、书写

[人教版 下册 识字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识字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5个字。

2、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二、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能够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三、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对联,鞭炮,窗花,一家人吃年夜饭等图案。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看到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叫忙年?

(2)都忙些什么?

3、带着问题读读儿歌,看看你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二)自读儿歌,自学生字。

1、学生读儿歌,圈出生字。

2、小组内进行你说我找的游戏,由小组长说出一个字的读音,其他同学从自己的生字小卡片中找到这个字,再读一读,看谁听得准,找得准,读得准。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反馈生字读音时教师可采用多种认读方法,如个人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等,认读生字要与认读词语、句子结合起来。

如:腊八粥―粥,你还喝过什么粥?

豆腐―腐,“豆腐”这个词语中“腐”要读得轻一些。你吃过豆腐吗?

酒肉―酒,你都知道什么酒?

蒸馒头―蒸、馒。

熬一宿―宿,你知道“宿”的另一个读音吗?

扭一扭―扭。

2、导语:把生字放回到儿歌里,这些生字你还会读吗?让我们再读一读儿歌吧?边读边想一想,刚才你提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

3、请学生说一说春节前几天人们在忙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可能会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请学生补充,但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找到语句,能正确朗读上,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而不要求学生找全人们在忙什么。

(四)联系生活,指导朗读。

1、请学生想一想,你家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家人都忙些什么?

2、快过春节了,你会忙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就要过春节了,你一定很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儿歌。

4、边拍手边读儿歌。

(五)作业。

1、读儿歌。

2、查查资料,说一说人们过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

将课下查找的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进行交流。

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查资料的作业要求不可太高,学生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做资料,可以问问家长,把了解的情况做资料。资料可以是图片、照片、也可是语言的描述。

资料的交流重点是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二)巩固生字词语。

1、指名读儿歌,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后请学生评议。

2、出示词语,在读词语中巩固汉字读音。

(三)自主记字。

请学生说说要记住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忆,学生的记忆方法也许并不太合理,或不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选优,提高记字效率。

(四)指导书写。

1、分类指导。

(1)请学生观察x个字,让学生说一说,要写好这些字该注意什么?

如:

“酒”:别忘了写一短横。

“扭”:注意右边的笔顺。

(2)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认真观察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3)反馈、纠正。

2、重点指导。

(1)教师重点指导“酒”、“初”。

(2)学生练习书写。

(3)反馈纠正,注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范字,对比发现自己的字哪儿写得好,哪儿还要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3、练习书写其他汉字。

篇11:《识字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比较,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三、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卡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是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来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挂图)

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想不想跟它们成为朋友?你瞧,它们带着生字宝宝来了!

(二)认识生字

谁先来读读它们的生字宝宝?(找2人读)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读读。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宝宝,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哪位同学也想试试,来领大家读一读?(找2人)

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同学们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哪位同学起来说说?(有很多字都带有虫字旁)

你们发现了吗?

那这么多带虫字旁的字,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跟你同桌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总结:谁认识蜻蜓,你是怎样认识的?(蜻蜓的蜻,右边是青,所以读起来跟青同音)

这个方法好不好?掌声鼓励

那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学的字里,除了蜻是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字也能这样记呢?(蜓、蝴、蚂、蚁、运、蝌、蚪、蚯、蚓)

这么多呢!那我们今天学生字可方便多了,这种认字方法你学会了吗?

那么我们现在就剩下网了,网这个字我们怎么来记呢?(像鱼网的形状)

他说的好不好?咱们也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咱们再来一起读一读好吗?

同学们你们看,这样你会读吗? (去拼音读)

你们真棒,你们看,这样你会读吗?(去副字读)

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咱们做个游戏活动活动好吗?小火车开起来,(学生排着读)小火车开回来(学生倒着读回来)

我们的小火车顺利的到站了!我们胜利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给我们自己掌声鼓励一下。刚才我们动动我们的小嘴,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下面咱们一起来动动小手,完成第二个任务,有信心把它完成好吗?

(三)学习写字

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打印 贴在黑板上)前4个字大家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都带虫字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虫字旁比右边部分稍微小一些)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这里老师再给咱们同学一个友情提示:蚂蚁中蚁右边的义笔顺是蝌蚪中蚪右边的斗的笔顺是,你明白了吗?下面动动咱们的小手一起来描一描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最规范!

大家都写完了,咱们一起看看这几位同学的字,大家给评一下。

我们还剩下4个字,咱们小组一起先说一说你发现这些字应该怎样写,然后一起写一写,评一评好吗?咱们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规范的写出这4个字。评出今天的写字冠军!

请每个小组让你们小组写的最好的同学把自己的字带到前面来我们展示一下。

(总结点评)

大家觉得哪位同学的字最规范?那么他就是我们今天的写字冠军。

大家想不想也做冠军啊?

那就要向冠军学习,把字写好,拿出练习本来,认真地把每个字写3遍,然后小组评一下,自己组的写字冠军。

这节课上到这里,不论是读还是写,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冠军。

篇12:《识字四》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游戏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2、培养学生自我主动识字,能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

1、把生字表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们先浏览一下,明确意图。

2、出示本册生字,鼓励学生一起掌握他们。

3、说说你的方法。

复习:形近字识记法,会意识记法,分部件识记法等。

复习:构字方法: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

4、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结合我们学过的构字方法,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写得好。

二、扫除熟字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红笔把你认识的字圈出来,读一读,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然后在小组内汇报。

2、小组学习,相互补充,扩大熟字的认识范围。

3、过滤熟字:即出示生字表,由学生来读,强化记忆,把会写的字划掉。

三、重点识字

1、出示认知的二类字,(不会写的字),进行认写活动。

2、比一比,看谁读得多。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生读,互相更正,争取全部读完。

反馈形式:师抽查一人,作为小组代表出来比赛,参加“打靶识字”,(电脑屏幕两秒钟出示一字,生抢读。)评出“优秀合作小组”。

3、比一比,看谁会记字。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十分钟,把二类字分成四组,每组领一组生字,自能识记。

反馈形式:四组轮流向大家介绍本组字的记忆法,征求其他的好的记忆方法,参加“记字方法大比拼”活动,评出“记字王”四人。

4、比一比,看谁默得多。

活动形式:全班听写。

反馈形式:同座互批,评出“默写能手”四人。

四、巩固记忆

1、电脑游戏:蜜蜂采蜜(选择正确读音)

2、互动游戏:找出亲兄弟(辨别形近字,同音字)

3、口头游戏:我读你组词。

五、作业巩固

1、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写一写,记一记。

2、订正默写错误的字。

反思:

整体识字

整体识字的目的:

经过半年的思考,我对整体识字有了新的感受。整体识字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授之以渔”。通过短时间大量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生字的方式。同时,通过短时间内反复巩固识字方式,使识字方式成为一种识字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无意识习惯记忆,增加识字的数量,从而为大量阅读扫清障碍,为习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整体识字的要点:

一、短期内大量识记本学期生字。

二、在随文学习中巩固识字成果。

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展识记生字的范围。

整体识字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或者故事介绍中国汉字的组字特点

1、形声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65右。

2、会意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15%左右。

3、独体字,这是一种基础字,数量基本上不大。

4、象形字,这类字一般也是基础字居多,数量基本上不大。

5、新型汉字,这类汉字由于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使得构字方式不太明显。占有20%。

二、按照以上构字方式将生字表中的汉字分类。

三、在分好类的汉字中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已经会写的字标注出来。

因为整体识字这个方式我已经使用了一年了,所以不少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有习惯性识字能力。因此,本学期生字中有不少他们已经会写了。

四、在家尝试记忆,以读为主。

五、教师逐字讲解构字方式,学生补充,形式上灵活。如猜谜语,组字游戏,还偏旁组字游戏等,加强学生识字方式以及识字习惯的培养。

六、课堂上及时检查。

方法,我选择的是报听写。

效果:全班学生在短短两节课时间基本上音形意全部掌握百字以上。音掌握率达到95%以上。掌握最好的孩子,在全册175个生字组词(360字)中仅仅错了七个字。

七、针对出现错误较多的孩子,以及错误较多的汉字,进行个别指导。

错误率较高的汉字有:

瞻前顾后的瞻,放肆的肆,尾翼的翼几个书写比较复杂的字。

准备明天将几个错误率较高的字重新听写,并检查错误率较高的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篇13:《识字四》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场、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体会各个季节农民劳动的场景及景色的美丽,感受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多音字

了 (liǎo)了解 字考了(le)好成绩,乐得不得了(liǎo)。

(le)好了走了 歌得到了(le)表扬,不觉了(liǎo)不起。

正 (zhēng)正月 辨“正”只有在表示“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zhēng,

(zhèng)正在 析如,正月、新正;其余情况一般读zhèng。

场 (cháng)场院 例秋收结束了,农户们有的在场(cháng)院里打场(cháng),

(chǎng)场面 句有的在广场(chǎng)上晒谷子,一片热闹的景象。

近义词

辛苦――忙碌喜洋洋――乐滋滋

反义词

嫩――老肥――瘦忙――闲早――晚

晴――阴新――旧轻――重辛苦――轻松

词语解释

桑叶:桑树的叶子,是蚕的日常饲料。

农业: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耕作:用各种方法处理土壤的表层,使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耕、耙、锄等。

戴月光:文中指农民辛苦劳作,晚上月亮出来时才收工回家。

辛苦:身心劳苦。

新制棉衣:文中指新做好的棉衣。

笑盈盈:状态词。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笑盈盈”读xiàoyíngyíng。

互动探究

1这首儿歌描写了四季中的哪些代表性事物?

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桑叶、蚕桑、插秧、稻、谷、雪、新制棉衣。

2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农民耕作很辛苦?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3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这个比喻句是用“黄金”比喻“稻谷”

4为什么说“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因为一年的付出有了收获,稻谷丰收了,即使再辛苦,心里也是甜蜜的。

5文中有两个描写心情的ABB式词语,请写下来。

喜洋洋、笑盈盈。

方法百度

学写比喻句。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本文中“谷像黄金粒粒香”就是把谷子比喻成黄金,这样描写既形象又生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那么,怎样来写比喻句呢?

1.先找到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拿来比喻的事物应该是具体的,大家熟悉的。如“圆圆的月亮”与“盘子”的形状相似,都是圆圆的,盘子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所以就可以这样说:“圆圆的月亮像银盘。”

2.要注意,用来打比方的应该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如“明明长得像爸爸”就不是比喻句,因为明明和爸爸都是人。

3.比喻应该新鲜贴切,不落俗套。

篇14:《识字四》教案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识字四》。

一、说教材,明确地位

本组课文是教材八个专题中之一,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取了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开篇第一课《识字四》就精选了三组共十个成语,这既是对从《识字一》开始的成语系统积累的进一步延续,又对本组课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课按“学会取长补短”,“看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做事请不能急于求成”有联系地排列,给学生提供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从涉及的思想内容看,《识字四》在全组课文中具有统领作用;从呈现方式看,是帮助学生集中识字的好范本。

二、说学情,预设难点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收集和积累词语的能力,同时也有积累成语和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和愿望。本课的“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成语故事早已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了,但是,成语的引伸义大部分孩子并不清楚,有的甚至闻所未闻。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也结合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我的教学既要避免枯燥的成语说教,又要让学生明白和感知成语以小见大的语言魅力和背后所蕴涵的道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达到教学预期,我将采用开放式教学,课前引导学生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本课成语资料,对这些成语有初步认识、。课中以诵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成果,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从成语本义出发,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知引伸义。

三、说目标,确定重点

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情预设难点之后,我清楚地认识到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学习成语认识生字、巩固识字方法。因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初步了解本课成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积累成语的兴趣。

本课教学将安排两个课时,我重点说第一课时。

四、说流程,精心操作

这个课时,我安排的教学流程是:

1、听说结合,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3、学习生字,游戏巩固

4、续讲故事,示范引路

5、交流学习、合作理解

6、书写生字,学习评议

7、积累延伸,超越文本

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1、听说结合,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量衣尺上的一尺长和一寸长,利用多媒体扮演尺娃娃和寸娃娃的争论,尺娃娃说:“我比你更长。”寸娃娃说:“在量极小的东西的时候,你的用处就不如我了,而且在遇到更长的度量单位时,你就比不上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分析谁讲的话对,对在哪里?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并做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相互补充,才是对的。正如我们每个人,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接下来,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同时,在词语中提出“寸”,让学生记住。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有关成语结构这个知识点,以前,学生常见的是四字成语,我会让孩子们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以前学过的成语在结构上的异同,顺势引出除了四字成语还有八字成语和六字成语,也可以在此处做一个多字成语的补充和积累。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诵读是理解的基础。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的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初读课文时,老师先范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成语的韵律美。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的要求要明确,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接着,用指名读的方式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让几位同学分别读,其他的同学当当小评委:听一听,谁声音响亮;辨一辨,谁准确流利;说一说,你喜欢谁?为什么?一方面,为学生生字正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注意克服自己朗读中的问题。然后,设计多种游戏,如师生对口令读,分组打擂台读,男女生接龙读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针对个别难字,如“障”和“彰”,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做重点指导,请“小老师”帮忙记一记,引导学生换偏旁巧记生字。以此,来分散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3、学习生字,游戏巩固

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识字过程中,有必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梯度,分层次、分阶段地识字。在第二环节中,学生应该已经通过随文识字解决了大部分生字的认读,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集中识字。这一部分我将放手让学生自由小组学习,教师只做巡视、指导。小组学习中,组员互相抽认生字,碰到不会认的,一起想个办法记一记。这样,既可以为孩子们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又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难易取舍。接下来的反馈和巩固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用开火车练读字音,用“种子开花”练习组词,让学生由“会认”到“会用”。同时,在组词中又一次巩固生字,做到“字不离词”,使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完成识字。

4、续讲故事,示范引路

本课的难点在于对成语的初步理解。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每个成语头头是道的解释,而是通过自己的积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自读、自悟,进行初步感知。因此,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首先,对第一环节的故事进行续讲:“尺娃娃和寸娃娃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互相学习,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就叫做“取长补短”。联系实际,说说你今后要怎么做。教师小结:只有学会,你才能够更加出色,这就叫做——”学生能够很自然的想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最后齐读第一组成语,作为巩固。

5、交流学习、合作理解

有了上一环节的学习做为铺垫,接下来的时间,我充分给予学生交流和学习的空间。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说一说课前所收集的资料:你都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根据我对学情的把握,学生对大部分成语的本义能够理解,但可能对“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水到渠成”三个成语不太了解,而且,对成语的引伸义也无法理解,对此,我将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以创设情境、看图理解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以三个成语的理解以点带面,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两组成语的引伸义。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1)小组交流,说一说你知道的书上成语的意思。这一环节教师做巡视指导,把握学生掌握情况。

(2)全班交流,给孩子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3)借助图画,利用动作,理解成语。全班交流结束后,我采用看动画猜成语、看动画演示猜成语的方法,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成语的意思,理解部分难词。如:一个人通过竹管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的一点花纹,可以猜出“管中窥豹”;用一片叶子遮住眼睛,可以猜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等。这既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学生自我检查的过程。

(4、练读2、3组成语,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6、书写生字,学习评议

根据“课标”的要求,写好字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将写好生字作为另一个重点。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重视孩子的发现,让他们来提醒同学们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老师进行范写,为学生提供评议的样本,让学生学会对照课本进行观察评议,从而写好生字。

7.积累延伸,超越文本

“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教学的最后环节,我主要采用动口、动手的竞赛法,进行积累和延伸。

(1)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交流并积累在抄词本上

(2)课外阅读成语故事,评选“成语故事大王”。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最后说说自己的板书设计的想法:

(板书见小黑板)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篇15:《识字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二、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能够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三、教学重点

1、认识7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谣。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对联,鞭炮,窗花,一家人吃年夜饭等图案。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看到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叫忙年?

(2)都忙些什么?

3、带着问题读读儿歌,看看你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二)自读儿歌,自学生字。

1、学生读儿歌,圈出生字。

2、小组内进行你说我找的游戏,由小组长说出一个字的读音,其他同学从自己的生字小卡片中找到这个字,再读一读,看谁听得准,找得准,读得准。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反馈生字读音时教师可采用多种认读方法,如个人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等,认读生字要与认读词语、句子结合起来。

如:腊八粥—粥,你还喝过什么粥?

豆腐—腐,“豆腐”这个词语中“腐”要读得轻一些。你吃过豆腐吗?

酒肉—酒,你都知道什么酒?

蒸馒头—蒸、馒。

熬一宿—宿,你知道“宿”的另一个读音吗?

扭一扭—扭。

2、导语:把生字放回到儿歌里,这些生字你还会读吗?让我们再读一读儿歌吧?边读边想一想,刚才你提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

3、请学生说一说春节前几天人们在忙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可能会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可请学生补充,但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找到语句,能正确朗读上,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而不要求学生找全人们在忙什么。

(四)联系生活,指导朗读。

1、请学生想一想,你家过春节的时候,你的家人都忙些什么?

2、快过春节了,你会忙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就要过春节了,你一定很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儿歌。

4、边拍手边读儿歌。

(五)作业。

1、读儿歌。

2、查查资料,说一说人们过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学设计

识字教学设计

《识字4》教学设计

识字七教学设计

识字教案

一年级《识字七》教学设计

《识字比一比》的教学设计

《识字4》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

一年级识字《画》教学设计

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共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识字四 教案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