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YHHH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读完课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真心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拼读生字,扫清朗读障碍。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声。
2、抽读识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其他字的意思随课文都比较好理解。
4、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三、灵活多样,助复习。
1、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2、玩词语接龙游戏。
四、做巩固练习。
1、读读下面词语。
2、选字填空。
五、试读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三、边读边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读这句话。
2、学习玩耍的“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3、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学习“是”字。“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2、学习什么的“么”、“呀”两个都读轻声。书写时注意“么”的第二笔和“牙”字的第二笔。
读这个自然段,从他笑眯眯的样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话,读懂了什么?
2、撇下是什么意思?
3、学习“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课既有来到的意思,又有离去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4、讨论: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认认真真,学写字。
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和“是”两个字,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在”字的第三笔“竖”,提醒学生不要忘写。要写“是”字时,先复习“足”字,对比观察两字的异同后再动笔书写。“走”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按正确笔顺来写。“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特点。“玩”字书写时要注意王字旁的写法。 “么”字的第二笔是“撇折”,提醒学生别写成“竖提”。
五、完成活动与练习。
1、“连线成字后,读一读。”
2、读一读
3、选字填空。
4、说一说。
篇2: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6个一类生字,会认12个二类生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朋友之间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相处融洽,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6个一类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背诵课文: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习三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8版块——《伙伴》,谁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级里你和谁是伙伴?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两组小动物——猫和狗,鸭和鹅,哪一组小动物是伙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课: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指读,齐读,男女生分句读。
2、学习生字。
它:上下结构,共5画,它们。
学习新笔画:横钩。领读,书空。
学习新部首:宝盖儿。领读,书空。
们:左右结构,共6画,我们、他们、你们。
单人旁儿是人字的变形,一般都表示与人有关的。如:你、他。“们”是个形声字,左表意,右表声。课文中“它们”指的是谁?(猫和狗)
朋:左右结构,共8画。朋友。谜语:两个月。
3、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指读、齐读一、二类生字。
(2)、猜字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后三个生字,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部首、笔画。
二、学习生字。
友:独体字,共4画,朋友、友谊、友好、友爱。书空
齐:上下结构,共6画,书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书空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
1、拍手背诵课文。齐读课文。
2、你喜欢猫和狗,还是鸭和鹅?为什么?
3、为什么猫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结:猫和狗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以才会吵起来。而同学们也是一样,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象小白鸭和小白鹅一样,成为好朋友。
四、齐读生字、指导书写。
作业:把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它朋友齐们巴
(它们)(朋友) (尾巴)
篇3: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开启诗
师:早安,亲爱的孩子们
生:早安,亲爱的王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
师: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朗诵,嚼成书本的芳香。
生: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粉笔的舞蹈,嚼成知识的芳香。
二、诵读复习诗《不应当只记得》:
1、师:孩子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帮助你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请心怀感恩地读:《不应当只记得》吧!
2、是啊,我们不应当只记得自己看到的,还应当记住我们看不到的。今天我们晨诵的新诗是钱万成写的《朋友》。
(齐读题目)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谁先来说一说你对朋友的理解?(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怎么样?)那么在诗人钱万成的眼中,朋友是怎样的呢?
(看幻灯片)
朋友
朋友不是人和影子
一个总是
要做另一个的随从
朋友不是两只鞋子
一只破了
另一只也会出洞
朋友是一群小马
放开四蹄
就想较一较脚力
朋友是一片小树
齐心合力
就能够抵挡风雨
朋友是两面镜子
站在一起
谁也不隐瞒谁的缺点
朋友是两颗星星
相携相伴
永远坦荡永远真诚
三、自由朗读新诗
2.诵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己,自由的大声朗读,
1.放开声音,大声的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把诗歌读通读准。
谁想为大家读一读?
其余的学生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重点指导朗读
(2)师生对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这首诗,这样吧!我们一人一段轮着读,第一段老师先读)
(3)男女生赛读。
(5)男女生轮读
四、感悟诗歌内涵
师:“在诗人钱万成的眼中,朋友是什么?
生:是小马。一片小树、两面镜子、两颗星星。
接着追问:“那么,在他眼中的朋友不是什么?”
生:不是影子,不是鞋子。”
师:“这怎么理解呢?
师:“人和影子能离开吗?”“人到哪里,影子到哪里。”:“人和影子是怎么在一起的?你的鞋子通常是怎么坏掉的?”
(这样他们明白了,人到哪里,影子就到哪里,没有自己。鞋子通常是一块儿坏的。这样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判断,比如他犯了错误,我也跟着去犯错误,不要因为对方而迷失自我。”)
我想说到这儿同学们又对朋友深有了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诗读一遍。幻灯片:(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
1、这首诗使你想起了自己的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们是影子朋友?鞋子朋友?还是小树朋友?镜子朋友?星星朋友?”
可同桌讨论后再回答。
2、谈起自己的朋友,同学们都很兴奋,都有好多的话要说,“想不想把这首诗歌送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同学们,你认为你和你朋友之间属于哪种,请选择适合的一小节或两小节送给他。(出示格式,学生自己练习送诗6—7人)
3、给好朋友送诗
4、给班级送诗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相处近六年了,在这六年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仿编了这首小诗,送给在座的每个同学,我们一起合作把这首诗读一读。
朋友
朋友不是人和影子
一个总是
要做另一个的随从
朋友不是两只鞋子
一只破了
另一只也会出洞
亲爱的同学们啊,
你们就是一群小马
放开四蹄
就想较一较脚力
亲爱的同学们啊,
你们就是一片小树
齐心合力
就能够抵挡风雨
六(4)班的同学们啊,
你们都是彼此的一面镜子
站在一起
谁也不隐瞒谁的缺点
六(4)班的同学们啊
你们就像是天上的星星
要相携相伴
永远坦荡永远真诚
如果你们有了悲伤
我会和你们一起掉眼泪
如果你们有了欢乐
我会和你们一起来庆贺
亲爱的孩子们啊
朋友就是要把关怀放在心里
把关注藏在心底
同学们关于朋友,你一定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一定还有独特的诗行,让我们也做小诗人,把你的独一无二想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吧。
篇4: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6个一类生字,会认12个二类生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朋友之间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相处融洽,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6个一类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背诵课文: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习三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8版块——《伙伴》,谁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级里你和谁是伙伴?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两组小动物——猫和狗,鸭和鹅,哪一组小动物是伙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课: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指读,齐读,男女生分句读。
2、学习生字。
它:上下结构,共5画,它们。
学习新笔画:横钩。领读, 书空。
学习新部首:宝盖儿。领读,书空。
们:左右结构,共6画,我们、他们、你们。
单人旁儿是人字的变形,一般都表示与人有关的。如:你、他。“们”是个形声字,左表意,右表声。课文中“它们”指的是谁?(猫和狗)
朋:左右结构,共8画。朋友。谜语:两个月。
3、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指读、齐读一、二类生字。
(2)、猜字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后三个生字,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部首、笔画。
二、学习生字。
友:独体字,共4画,朋友、友谊、友好、友爱。书空
齐:上下结构,共6画,书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书空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
1、拍手背诵课文。齐读课文。
2、你喜欢猫和狗,还是鸭和鹅?为什么?
3、为什么猫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结:猫和狗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以才会吵起来。而同学们也是一样,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象小白鸭和小白鹅一样,成为好朋友。
四、齐读生字、指导书写。
作业:把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它 朋 友 齐 们 巴
(它们)(朋友) (尾巴)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犀、黛、沼”等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能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自然美景图片。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学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宗白华去体会不同时期他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
二、初读课文,初建对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作者不同时期描写的自然美景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深入精读,寻访作者笔下云、风、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时候、少年时、青年时究竟以什么自然风景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四、再读全文,颂大自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作者对这些美景所引发的感受和怎样的想象。
五、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2.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六、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 )。天上的流云,一会变成( ),一会变成( )。
有一天我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 )云、( )云、( )云( )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七、实践活动
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句段。
篇6: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知识: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丹柯为了拯救大家而牺牲自己的爱心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有关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朗读课文体会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
教具:课件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今天我们来共同读一篇伟大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畅。
2、小组合作读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
3、小组汇报读文情况及问题。
三、精读体会:
1、丹柯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大家遇到了什么危险?
2、你对“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是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气力浪费在悲哀和恐惧上呢?走,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段话怎样理解的。
3、“因为在他的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力量和火一样的光芒”中“坚定的力量”是什么?“火一样的光芒”又是指什么?
4、找出人们对丹柯愤怒、不满的句子。讨论该怎样读呢?
(随机指导朗读)
5、面对人们的质问、怀疑、愤怒,丹柯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体会丹柯处境的艰难、他的勇敢和坚强。)
6、最后,丹柯怎样拯救族人的,你有什么感想呢?
四、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哪些人物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五、积累内化: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读一读。
篇7: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等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2、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丹柯的敬佩和崇拜之情。学习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指名阅读。
师引导学生按自学指导的要求自学本课,时间8分钟。(给学生充足时间自学,以学生为主) 小组内交流3分钟
四、汇报点拨
1、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师适当点拨,指导朗读(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
2、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师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阅读和习作紧密结合,为习作课做铺垫)
五、小结
布置作业。
篇8: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遥远的恐龙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几千万年前恐龙世界的样子。我预想孩子们一定会对这篇课文感兴趣,他们的世界中对恐龙既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又有一种陌生感,因为恐龙,原本不存在他们的真实记忆中,有的也只是孩子们从图画书或是动画片中看到的,正是由于记忆中的“熟悉与陌生”也才导致孩子们对这节课兴趣倍增。
在讲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选择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恐龙介绍给同学们,他们不仅能结合文章中的文字进行详细地介绍,而且还能结合恐龙的画面发挥想象,如:冠龙,有的学生说,别看它很高大,可是它不吃小动物,让我感觉很亲切;还有的同学说,我喜欢这种恐龙,它看上去很可爱儿还很温柔,又如,暴龙,孩子们说到了,它看上去很凶猛,而且它爪子很尖,感觉很可怕;也有学生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说,要是暴龙不吃小动物就好了,他也就会同样喜欢暴龙了,听到了孩子们从心底中表达的真实感受,我感觉到了他们那颗善良纯真的心灵,但我却又引导:同学们,老师知道了你们都希望暴龙也充满善良,只吃植物不吃小动物,但是,暴龙的生活习性就是吃肉,那是它生存的本能,这就像小羊小马要吃草,而大灰狼吃肉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无法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在拓展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恐龙资料给大家介绍自己都知道哪些种类的恐龙,很多学生都带来自己的恐龙图书跃跃欲试想要介绍,但令我吃惊的是,我班的王莹同学,她带了两只小巧的恐龙模型,当我让她到教室前面展示模型的时候,她居然能滔滔不绝地将手里的两只小恐龙的详细资料介绍给同学们,诸如,恐龙的类别、样子、身长、高度、体重以及属于食草还是食肉都一一介绍了出来,有的还能用比较的方法让同学们进行直观的想象,比如,她说到了其中一种叫做“翼龙”的恐龙,说这种龙三辆公共汽车那样长,这样一来,她手里那只仅仅有几厘米的小恐龙一下子就让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噢,原来这只恐龙有这样长啊!”王莹同学讲得很投入,我也发现孩子们听得很是津津有味,此时不知为什么,我心底突然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还没有学生懂得多,于是,我便对同学们说:“老师从心底里佩服王莹,因为她真的是懂得很多知识,老师也要向她学习呢,希望同学们呀,也要多读书,懂得更多的知识,争取像王莹这样能把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中,并且能有机会不看书就能给同学们介绍。”后来,我又让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手里的恐龙图画,并结合文字给大家介绍,同时我又补充了一些有关每种恐龙的一些数字资料,使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和预想到的一样,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及其浓烈,尽管原本计划一课时的授课任务,此时竟然用了两课时却依然感觉意犹未尽。
这一课,内容丰富、充实,学生兴趣较高,是我比较满意的。不足的地方就是,介绍恐龙只凭借图片和简单的数字资料还是比较抽象,所以我建议学生回家看《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当然如果有机会要是能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
篇9: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2.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
1.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2.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教学难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金丝猴资料、图片
课时:1课时
教学理念:
给学生完全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表格、质疑等形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到动物园中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猴,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种猴,它叫——金丝猴。
在读课文之前,你想了解金丝猴什么?(困)
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
(争取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读完以后看看课后认读字的音,争取记住读音。)
2、标出自然段(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标得准确)
3、同桌互相读(检查语句是否读通顺,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回答问题(根据黑板上学生的提问进行朗读解答)
2、默读课文,文中标划,口头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3、说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板书设计:
16、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课后反思:文中的很多词语虽然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在预习时比较认真,从学生的读书情况来看,预习的效果较好。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0: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认读本课中的8个认读字以及所带的词语;
2.学生能够通过填表格式学习方式归纳、概括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方式
3.学生能够巩固“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树立布局谋篇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品读和搜集资料感受“金丝猴为什么成为国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金丝猴以及其它动物的的可爱、珍贵,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提高用简练的语句回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提出质疑。
2、开展小调查:你们去动物园的时候最爱看什么动物?为什么?
3、指名交流,抓住说喜欢猴子的同学出示金丝猴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对猴金丝猴的了解。
4、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5、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6、结合课题质疑,问题归类。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流利。,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2)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检查读书情况。
(1) 出示词语读一读。
比较 金丝猴 面颊 腹部 乳白色 缕缕金丝 披散 赠送 设立
耀眼 夺目 高雅华贵 惧怕 酷暑 忍耐 拒绝 率领 机构 猛禽
逃之夭夭 机警 大肆 砍伐 濒临灭绝 珍稀动物
(2)指个别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大家评议,纠正字音。
(3)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第1自然段:写金丝猴外形漂亮。
第2自然段:写金丝猴的生活方式:活动、吃实物。
第3自然段:写金丝猴的生活的方式。
第4自然段:写金丝猴是我国的珍稀动物,要加以保护。
(4)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光彩夺目 :课文中写金丝猴的什么光彩夺目。
严寒酷暑:金丝猴在严寒酷暑中的表现怎么样。
忍耐 濒临(近义词) 担任(造句)
灭绝:什么意思。
砍伐:课文中写的是谁砍伐什么。
(5)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对金丝猴有哪些了解。
(6)师生共同归纳,设计表格如下。
3、深入学习,品读全文。
(1)交流、分组,对金丝猴的哪一方面感兴趣就分成一小组,最多以四人一组。
(2)出示自学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①读喜欢的自然段,想一想。
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用“——”标出。
②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课文内外的知识均可)。
③练习朗读重点语句,准备全班“交流对抗赛”。
(3)全班交流: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A:明确全班共分为两大组,每一大组里包含各个小组。
B:对抗交流,老师给两组评分。
①要求:结合自选的一个内容,围绕“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一话题开展讨论。 ②逐一围绕同一个话题(样子、生活习性、生活方式任选一内容均可)开始交流,两大组之间的同学一对一补充交流(先交流课文中的内容,再交流课外资料,由老师调控)。
4、深入学习,精讲交流。
(1)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金丝猴的样子非常漂亮”(略讲)
A.指名结合第一自然段内容介绍金丝猴的样子(要求介绍有顺序,板书:漂亮)。
B.对比哪句话写得好。
①这些柔软的金色丝样的毛,长的有一二十厘米,披散下来,显得那么高贵。
②这些柔软的金色丝样的毛,长的有一二十厘米,披散下来,仿佛是一件光彩夺目的金色斗篷,显得那么高贵。(板书:高贵)
C.体会读第二句话,感受金丝猴长得是多么漂亮、高贵。
(2)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金丝猴惧怕酷暑而能忍耐严寒”一段。(略讲)
①指名交流。
②师生补充金丝猴生活习性方面的课外资料,了解金丝猴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③理解“惧怕”的意思。
④指导读。
A.“金丝猴惧怕酷暑而能忍耐严寒”。(板书:忍耐严寒)
B.“它们吃起东西来,老爱吧唧嘴,好像吃得特别香甜。”
(3)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金丝猴以家庭方式结群生活”。(重点讲)
①指名交流(板书:组织严密、天敌多,遇害少)
②根据学情分别指导读本课重点语句(“组织严密”、“天敌多”、“遇害少” 三句),体会金丝猴群因为团结、机警带来的安全生活;
③出示两张图片对比:猴群努力维持的安全生活与人类破坏的危险同在,师读本自然段后半部分,学生交流搜集的保护金丝猴的资料感受金丝猴“无处安家”、“濒临灭绝”的处境。
④指两名学生对比读本自然段:再一次感受金丝猴团结和谐幸福的生活被人破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结论总结
1、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全文,思考问题:因为( ),所以被称为国宝。
多年来人类对金丝猴的栖息地过度开发利用,使它们的家园面目全非,我国特有的美丽动物也岌岌可危。我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然,但不是自然主义者,不希望再回到原始生活中去。我们所追求的是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这正是当今世界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同学们,快快加入保护中华国宝——金丝猴的行列中来吧!
四、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小鸟很轻巧,它站在树上随风飘动,可有意思了。( )
(2)对小麻雀来说,猎狗是个强大的对手。( )
2、填写恰当的词语。
(1)金丝猴( )酷暑而能忍耐严寒。
(2)由于有些人大量捕捉,金丝猴已经( )。
五、作业布置
从“样子、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方面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16、国宝金丝猴
外形漂亮
珍稀动物
生活方式
加以保护
篇11: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1、说说你所了解的报告文学或特写:
(简单根据字面猜也行,不必要求准确的答案。)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特写是截取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2、你认为写成一篇好的报告文学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①、收集素材(采访)。
②整理、筛选素材。
③写作。
3让我们沿着作者的足迹先做第一步。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①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②作者采访到了哪些人?问了什么问题?得到的回答是什么?
要求陈述时由两人组合模仿采访现场一问一答进行。
例:
作者:请问袁教练,你说“不能把运动员的性格的棱角都磨平了”,你能说说招娣性格上有哪些“棱角”吗?
袁教练:招娣她挺泼辣的,虽然平时脾气冲一点,但是比赛的时候她真是拼得出、顶得住。那种豁出去的劲头不但给自己的队友巨大的鼓舞,也能让对手望而生畏呢。
明确:
①可采访招娣:了解她的理想,分析她不怕苦、为国拼搏的性格。谈她对教练、对训练的看法,分析她对教练又怨又敬的心理。
②可采访袁教练:了解招娣的野劲(顽强拼搏)、愣劲(倔强、不甘认输)、邪劲(超乎寻常的劲头),谈他对招娣采取的训练策略:激将法。
③采访队友:
⑴招娣平日表现,对她的评价(介绍插叙的内容)。
⑵对这样的训练的看法(为国苦练)。
⑶对教练的评价、看法(了解队员、平易近人、严格冷静)。
总之:通过这些访谈能基本掌握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其间穿插对“腴、畔、瘸、峻、瘫、侥、窖、邪”等字的读音、写法、意思的掌握。最后根据时间情况向学生简介此届女排取得的骄人战绩
补:获得辉煌的“五连冠”,即:1981年11月,中国队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七战七捷的佳绩,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
1982年9月,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秘鲁进行。中国队以9战8胜的战绩,第二次夺得世界冠军。
1984年8月7日,中国女排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以3比0战胜美国队,实现“三连冠”。
1985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7战全胜的成绩,第四次荣膺冠军。
1986年9月,中国队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以八战八胜的佳绩,第五次夺得世界冠军。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设想了作者采访的内容,那我想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除了我们在课本中找到的这些材料之外,作者还会看到什么?了解到什么呢?
可以有女排一天训练的时间、内容、强度;可以有她们的饮食状况、伤病状况、业余生活等等。
2、现在我们作者的手里笔记本、录音带已经有一大堆了,脑海里也装满了他所看到的训练场面了,那么该进入第二步:构思、整理素材了。把可用的材料挑选出来,还要安排好它们的详略。那就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做这项工作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作者所做的安排是否符合这一原则呢?
明确:
选材方面:①相对平时的训练是本职任务来说,加练是招娣主动要求的,是她为国拼搏奋斗的表现。
②插叙的3件事是介绍招娣不甘落后的性格的,她在一次比一次严重的伤病困挠下,依然不放弃排球,相对健康的训练来说,更能体现她为国争光的坚强意志。
③、写教练和队友是对招娣进行烘托和补充。
详略方面:①、加练的内容是文章所截取的一个典型片断,要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精神世界,所以必须详写。而且因为是作者所见,能够具体描绘。
②、插叙的内容只是为了介绍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再加上是听他人的叙述,距离时间长,所以略写。
③教练与队友是起烘托和补充作用,所以也略写。
构思:①、顺序:按时间顺序叙事,展现二走三练的情节,其间安排插叙,一方面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一方面也使文章波澜起伏。
②、手法: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在对教练和队友的描写中进一步塑造招娣的人物形象,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3、文章的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好了,接下来作者要做的就是用生花妙笔把这些设想变成铅字了,这时他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明确:①锤炼语言。可利用课后练习三、四两道题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生动。
②、修辞的合理应用。
如“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比喻的修辞表现了教练的坚定、沉着、严格要求的训练作风。
“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招娣冷静下来后一动不动的情景,展现了她的“理智、倔强、好胜”
小结:本堂课通过对作者写作时选材、构思、用笔的分析,让我们不但对文章主人公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写作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作业:
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招娣练球的感
篇12: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背景资料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出示)
同学们,中国女排在世界上的赛事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他们付出多少辛苦你知道吗?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女排其中的一名成员——陈招娣的故事,她是如何苦练的。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谈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通课文后,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研读重点,感受陈招娣的训练吃苦耐劳的顽强拼搏的品质
1、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女排训练辛苦的句子,围绕课文后的第一个思考题来进行。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感动的场面,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先自己体会,再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课文最后九个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
(1)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怎么读,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2)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
(3)教师范读。
四、整体回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在笔记本上简要地写一写自己了解的陈招娣。
五、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要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
2、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招娣迈动了脚步了。不过,她___往前走,___来个向后转,步子___猛,动作___冲。
3、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典型事迹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面。
六、实践活动
1、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演一演。
2、课外阅读女排在赛场上拼搏的其他故事。
七、作业
抄写本文佳句。在练习册中自选两道题。
篇1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二、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四)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五)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六)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七)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