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3-07-17 03:36:06 作者:洋芋子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洋芋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功率说课稿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功率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功率说课稿参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

难点: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

教具:电子拍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刻度尺,体重秤,时间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说教法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

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 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 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三)内化提高 实际应用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三)课堂小结 感悟收获: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这种启发、浓缩式的小结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使所学的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升华P20WWW1

六、板书设计

11.4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功率=功/时间 P=W/t (p=Fv)

4.单位:w、kw、Mw

单位换算

估测上数功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篇2:功率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

难点: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

教具:电子拍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刻度尺,体重秤,时间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三、说教法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四、说学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DD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三)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

11.4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功率=功/时间P=W/t(p=Fv)

4.单位:w、kw、Mw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篇3:功率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

A1000J5S

B1000J10S

C4000J1min

D6000J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单位:瓦特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篇4:物理《功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篇5:功和功率说课稿

功和功率说课稿

功和功率说课稿

功、功率是初中物理阶段的一个重点的内容,首先,功和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功的概念需要咬文嚼字并配合实际的例子学生才能理解掌握好,功是否掌握也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机械效率是否能够掌握好。其次,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因此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听了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这节课体现了生命课堂的理念,杨老师敢于放手,物理概念都由学生自己在复习资料上找到并划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这节课体现了杨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上课开始杨老师就建立了知识网络,并把部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而后面的内容让学生代表板书完成,构建知识网络进行复习使知识更加系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3、这节课杨老师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例如:杨老师在讲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时候,举出了生活中三个不做功的实例(①、有力无距、②、无力有距、③有力有距),这三个实例最容易出错,特别是第三个有力又有距。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复习了知识要点后,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或者构建了物理模型,最好是联系生活实际出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2、每个知识点复习后,巩固的题目最好是出现在投影或者黑板上,也或者是在复习资料上,用口头出题然后学生口头回答可能照顾不到反应较慢的一部分学生。

篇6:功率

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与瞬间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一个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通常将音乐功率标的很大,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

篇7:九年级物理《功率》的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功率》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篇8:电焊机功率

电焊机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

电焊机一般按输出电源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一种是直流电。他们利用电感的'原理,电感量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压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来使它们达到原子结合的目的。

篇9: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是指电源在单位时间内,电路元件上能量的最大变化量,是具有大小及正负的物理量,

最大功率

在这里特指最大输出功率。最大功率越大,电源所能负载的设备也就越多。

篇10:电热毯功率

在中国的北方的气候可以说是气候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十分的寒冷,在夏天家里面都会安装上空调,即使没有空调也会有电风扇的身影,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人们驱逐炎热带来一丝丝凉风,而在冬天电热毯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电热毯可以带给大家温暖,让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有的人就是矛盾的结合体,不同的电热毯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认为电热毯只是一个可以加热的工具的话你就错了,也正是因为功能的多样化便捷化让很多人摇摆不定,不知道选择那一款才是最正确的,其实不论选择什么样子的电热毯,最应该了解的就是电热毯的功率。电热毯选购窍

冬天里,面临刺骨严寒的天气,不少人都憧憬热炕头的舒服。现代生活中,火炕基本都没了,怎么才能再享受火炕的幸福呢?电热毯!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确,冬天里睡在电热毯上就犹如睡在热炕头上。电热毯在一些供暖不理想或者南方已经是必备的过冬用品了。那么怎样选购电热毯,下面就看看电热毯选购窍门吧。

1. 看标识,这是选购电热毯的前提,也是使用电热毯的安全保障。电热毯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或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有合格证以及“三C认证”。

2. 看功率,做到按需使用,既节能又有利身体健康。电热毯的功率并非越大越好,最好根据人数来决定,单人不宜超过60W,双人不宜超过120W。

3. 凭手感,识质量。质量好的电热毯手感平整、柔软,面料无漏针,内部电热线应排列整洁规则,无交叉重叠和打结现象。

4. 看外观。电源控制器应完整、光滑、无缺损,使用灵活,有清晰的开关标记,使用的电源线应为双层护套线。

5. 选质能节能型号。选择可自动控制的,省电、省事、安全可靠。

6. 选前要测试。通电时,褥内不应发出沙沙的声响;数分钟后,手触摸电热毯感觉有热量。

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外观的好看却不了解电热毯的实质,那么在使用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新闻就经常的报道,某用户再买了某种品牌的电热毯之后,家里面就发生了火灾,如果引起了火灾轻则是损坏一个电热毯,重则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篇11:峰值功率

峰值功率即P.P功率,将额定输出功率中的有效值电压,换算为峰值电压得出的功率,

峰值功率

因为峰值电压等于1.414倍有效值电压,所以峰值功率即等于2倍额定功率

篇12:音乐功率

音乐功率即MPO功率,在保持放大器电源无压降时,输入大动态的音乐信号,放大器所能输出的瞬时功率,

音乐功率

MPO输出功率一般为RMS额定功率的4-6倍。

篇13:《功率》教案

《功率》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1、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四、点评 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功率》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篇14:电热水器功率

很多人在选择电器的时候,一个注意的就是电器的功率,热水器也毫不例外。今天说的电热水器功率,其实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电热水器的功率其实相比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功率是可以节省很多的。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有接通天然气,所以只能使用传统的煤气式热水器和电热水器。

关于电热水器,很多人都认为它的功率比较大,但是相比煤气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使用电热水器是明智的选择。如果担心电热水器的功率问题的话,大家应该看看下面的一些介绍。

1.省时

:储水式电热水器在使用前要经过长时间的预热过程,在冬季使用一台功率3千瓦的80升的储水式电热水器,要等2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而即热式电热水器即开即热,随时都能洗澡,无须提前预热,可以节约用户宝贵的时间。

2.省电

: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功率看起来较大,但是比传统的储水式电热水器还要省电,这是因为虽然即热式热水器的额定功率达到5KW―8KW,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功率大并不等于耗能大(功率×时间=能量),与贮水式电热水器相比,即热式热水器以瞬间升温,无须等待,省时、省水、省空间、环保,水电隔离系统实现100%安全。关于即热式热水器耗能问题,有关专家曾专门在北京做过试验,40L保温较好的贮水式电热水器,一天24小时一点热水不用,也需耗电1.2度以上,并且天气越冷耗电量越大。与此相比,即热式热水器节水、节电,因而国家把这类产品划为节能产品。有关人士通过实际使用,发现即热式电热水器比贮水式电热水器节电40%-65%,所以是最省电的,因为其所用的时间最少。

3、省水

:如果预热了一储水罐热水您用不完,那就很浪费,如果不够用,那又很麻烦,这样它就既费水、又费电、更费钱。而用即热式热水器,您想用多少水就加热多少水,绝不浪费热水。

4、省心:

调温方便,水温恒定,不会越洗越冷。

5、省空间:

储水式电热水器都有庞大的储水罐,占用了宝贵的室内空间,影响室内装修的美观。还容易发生装满水的热水器罐从墙上掉下来砸伤人的事故。即热式热水器体积很小,而且精美、小巧、安装方便。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热水器功率的资料,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电热水器会更加了解。如果使用煤气式热水器的话,对支出来说肯定是上涨的,所以选择电热水器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如果大家担心功率的问题,可以听听销售人员的讲解。

篇15:电源功率

电源功率越小,机器所产生的热量就小,这样机器连续投影时间就长,

电源功率

为了使用安全,投影机里一般装有过热保护装置。

篇16:什么是功率

问题:什么是功率?功率是什么意思?

音箱音质的好坏和功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决定的是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感觉上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根据国际标准,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4年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其标示功率就是额定输出功率。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标出的是瞬间(峰值)功率,一般是额定功率的8倍左右。所以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要以额定功率为准。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音箱的功率由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功率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两者主要决定,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算出如果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100W的话,它实际能顺利带动的功放芯片的功率要在45W以下,所以通过算音箱变压器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也可以验证音箱的实际额定功率是否能达到标称值。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篇17:功率因子

这个数值通常介于0与1之间,而且其数值绝对不能大于1,它是W(实功率)与VA(虚功率)值之间的比数,而比数的高与低,比数越高则电器本身的效能越好,反之比数越低,则表示电器本身所消耗的能源越大,也就越耗电,

功率因子

功率 教案示例之二

高中物理《功率》教学设计

功与功率八年级教案

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一般格式

说课稿

说课稿范文

一种具有恒功率控制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燕子》说课稿(网友来稿)

幼儿教师说课稿

功率说课稿范文(精选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功率说课稿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