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烟台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六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六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六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清长度和面积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小手帕。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对比不同
1、多媒体演示(或幻灯片):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周围围上篱笆。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继续演示:菜地的长是5米、宽是2米。
然后选取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多少?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问:求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实际上是求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厘米6厘米
12厘米6厘米
3、学生估计教科书封面的面积大致是多少?
4、学生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指什么?
周长和面积各是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下表:
周 长
面 积
含义
四条边的长度和
四条围成的面的大小
计算方法
(长+宽)×2
长×宽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二、综合练习
1、测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练习二十九的第1题。(学生做在教科书上)
3、练习二十九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二十九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5、练习二十九的第5题。学生先试做,然后启发学生想:地板革的大小与房间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篇2: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127页上的例题,“做一做”中题目和练习二十九的1—5题。
教学目的: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学习例题
(1)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形:
3厘米
4厘米
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它的周长和面积(随着生的指动,长方形周长的边闪动,面积变为红色)。
(2)再让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指名板演)。
(3)让生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个用什么计量单位。
(4)让生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生答,师板书: 周长 面积
含义 四条边的长度和 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计算方法 (长+宽)×2 长×宽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指一指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并说一说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3、练习二十九
第1题,让生自己填写,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掉了单位名称。
第2、3题,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4、5题,让生口答。
求面积和求周长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九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通过求周长和面积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九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做。
2、做练习二十九的第7题。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要注意了解一下周长和面积的单位名称是否写对了,对写的不对的,要找出原因。
3、做练习二十九的第8题。
要求一共收多少千克韭菜,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思考和解答的过程。
4、做练习二十九的第9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完后,请学生说一说思考和解答过程。
5、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0题。
二、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第11*、12*题和思考题。
篇3: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继续复习面积的计算,完成练习十九其余的题。
教学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这节课继续复习面积的计算。
二、基本题练习
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练习十九第13题
提问:计算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我们怎样来测量圆的`半径。指导学生利用“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这个知识,先测量圆的直径,并算出半径。
计算直角三形的面积要先测量什么数据。
让学生在书上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九第14题。
指导学生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另一种是把不规则图形看成大小接近的规则图形。
3、做练习十九第15题。
让学生计算后组织交流并列成表。
指导学生看表说出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11、12题。
篇4: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题
1.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再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5.鼓楼中心岛是半径1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小华量得一根树干的周长是75.36厘米,这根树干的横截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只羊栓在一块草地中央的树桩上,树桩到羊颈的绳长是3米。这只羊可以吃到多少平方米地面的草?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正确区分、理解、掌握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饭店招牌的平面图【图片招牌】.教师说明:小明家的饭店要开张了,需要制作一个招牌.招牌的底色要漆成白色,四周还要装饰一圈彩灯.要完成这些任务,小明要告诉工人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周长?
3.面积和周长是两个有着根本区别的数学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容易混淆,为了使大家正确区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我们今天就来对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纸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它的周长和面积,并用手摸一摸.利用手中的学具测量周长和面积.
2.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自己的方法.
(1)用线测量出周长,用面积单位测量出面积.
(2)用尺子测量出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
3.例1 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教师:现在已经知道了长和宽的数据,请完成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周长和面积又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分组讨论.
提纲: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下表.
长方形
正方形
意 义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相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分别指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计算饭店招牌的面积和周长.(单位:米)
3.填表.
图 形
边 长
周 长
面 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 分米
4.一块正方形地,边长是12米,面积是多少?如果在这块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新的收获?周长和面积有哪些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要给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铺地板革,要买多少地板革才能铺满地面?需要哪些条件?
篇6: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测试题
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
你选择的材料是号和()号;制成的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铁皮厚度不计)
4.下面五种形状的硬纸板各有2张。选择哪些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围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①长5厘米,宽4厘米;②边长2厘米;
③长5厘米,宽2厘米;④边长5厘米;
⑤长4厘米,宽2厘米。
5.一个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你能把它剪成五块,焊接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容器吗?(不许浪费),画出剪图,并算出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篇7: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测试题
关于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测试题
一、基础题
(一)、填空题
(1)小圆的半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是9厘米。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的比是(),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2)圆的`半径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圆的直径是13米,它的周长是()米。圆的周长是75.36分米,它的半径是()分米。
(3)要在底面半径是14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6厘米,需用铁丝()厘米。
(4)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二)、应用题。
(1)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厘米,如果每分转100周,一小时能行多少千米?(保留整千米数)
(2)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多少圈?
(3)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圈,要通过2512米的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4)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没用?
(5)一个半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提高题
1、在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62.8米,绕着这个水池修一条宽2米的水泥路。求路面的面积。
2、如下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阴影①的面积比阴影②的面积小23平方厘米,问BC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注:π取3)
3、如下图,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圆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2/5(五分之二),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篇8: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计算下题。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
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
3.144=12.56(米)
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
12.563.14=4(米)
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22=12.56(平方米)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r=12.56(23.14)=2(米)3.1422=12.56(平方米)
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结果保留整厘米数)
7、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它的周长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
(1)圆的半径都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长约是半径的6.28倍。()
(3)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2、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形铁板的半径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形的铁板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形铁板的周长是28.2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解题思路。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5米,小明围着它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2)在草地的木桩上栓着一只羊,绳长3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
多少平方米?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3,思考第4题。
篇9: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1、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如本课任务的确定,公式的推导、网络的`构建,教师均为学生提供提供了话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知识的学习成为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
2、注重了“知识的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是今后课改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还练习的设计,都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与生活同在。
3、注重了“呈现的多样化”,让学生高效、直观的学习。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图形卡片,有效的化难为易、突破难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方式表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显示了现代化手段的无可争辩的优势。图形的出示、面积公式的推导等,无不体现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篇10: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评课稿
对学生整理和复习不但要起到一个回顾知识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理和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引发知识的重新构建,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这堂课的重点,林老师就将其定位在学生复习整理的学法指导上。而事实证明,当学生通过自己整理得到的复习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愿意并且重视相互之间的学习。在学生自主探究整理复习的'方法之后,安排了一定量的相关练习。但是复习中的练习应定于哪里呢?我觉得应定位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性影响,灵活应用,挖掘提升。在教学设计中,林老师首先关注到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所以在练习中林老师先安排了一组根据直径和半径求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的热热身,也为后面的提高练习打下基础。之后为了让学生形成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深入考虑问题,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还可以提醒其他学生,避免发生类似错误。
本案例的练习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基本练习穿插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这一环节中进行。基本训练的安排林老师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内容的特点,要练在知识的重点上、难点处;二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练在薄弱处、疑惑中。如在学生复习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我林老师让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来并用字母表示,又用这个圆纸片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使知识落实到实处。在掌握了圆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回忆它的推导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我们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不但知识的梳理过程得到体现,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复习过程扎实紧凑,教师易于调控。第二层次是应用发展练习。此时练习的设计林老师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习题,而适当补充一些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此类习题,使学生在应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计算光明广场喷水池一周的长度和占地面积、青檀古树干横截面面积,设计东沙河治理绿化工程图并计算花坛和小路的面积,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获取的难道比会解答书本上的卫星天线、自动喷灌机要少吗?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各种常规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练,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只要我们教师能多些创新,复习课照样可以精彩纷呈。
篇11: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周长和面积》复习的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周长和面积》复习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去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主动参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掌握运用数学知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
1、同学们画面中的这个图形叫什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你还记得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吗?
2、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请拿出自己做的圆形纸片,在里面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同一圆或等圆)你还知道圆的那些知识?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对称图形?在这些对称图形中哪种图形的对称轴最少,哪种图形的对称轴最多?
4、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周长和面积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忆所学的.方法。
1、你是怎样求圆的周长?(量 公式)是指什么?你还了解圆周率的那些历史?
2、你是怎样知道圆面积的?(数方格 剪拼)
3、圆面积的推导实际用到了什么思想?(转化思想)
4、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出示课件)
5、求圆面积有几种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和面积。指名说算法。
7、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公式 单位)
三、指导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半径是 2厘米 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2)两个半圆一定能拼成一个圆。 ( )
(3)半圆形纸片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4)把半径 3厘米 的圆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 )
(5)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2、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
(2)运动场上为什么运动员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出示课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
林业部门需要测量一棵古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树干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径或直径,总不能把这棵千年古树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一个办法?
(4)一根长 4米 的绳子围了一圈后还剩 0.86米 ,请你算算树干横截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5)用篱笆靠墙围一个直径是 4米 的半圆形的养鸡场,求篱笆的长和占地的面积。
四、师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篇12: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与区别。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2、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
四、难点:公式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五、教学设计:
1、呈现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学过这些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如何用字母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平面图形。
2、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这六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相互说说,媒体演示推导过程:
长方形:s=ab
正方形:s=a2
平行四边形:S=ah
三角形: s= 1/2 ab
梯形: s= (a+b)h
圆: s=r2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公式为基础推导来的:
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 )和( )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 ),高相当于( ),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 ),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
4、练习:第97页做一做。
★ 已知周长求面积
★ 用数学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设计(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