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松之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彩线连彩点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彩线连彩点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彩线连彩点教案设计
彩线连彩点教案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工具:
1、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笔、色彩笔等工具。
2、教师准备同样的丰富材料,并准备各种欣赏的范例图片。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学生欣赏,感受。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想。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
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学生欣赏归纳,大胆归纳,表达自己的感受。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学生感受同龄人运用点和线的组合。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学生参与老师的讲解。并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归纳。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欣赏。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理。
篇2:《彩线连彩点》教案
教学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1、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在涂绕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意愿,大胆地涂绕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线条变化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油画棒或彩笔,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激发兴趣。
1、小时候,你们在墙上涂画过吗?
2、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吗?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小朋友们尽情的涂,有可能老师还会表扬你呢?
4、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上来涂,其余同学在纸上涂。
5、你觉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导学
1、观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画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试一试,请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比一比,看一看,打开课本欣赏。
A、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B、看了这些画,你认为还可以涂绕出什么?
C、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涂绕。
(表扬大胆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布置作业
1、小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画,小小组自己确定主题。
2、学生大胆用线创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重点是指导胆小的学生。
六、点评
你认为谁画得好?好在哪里?
篇3:《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彩线连彩点》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授课群体是刚刚才踏进学校大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因此会给课中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难以预想的困难,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有效、合理且实用,学生没有不配合你的理由,于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这一切入点上,而且必须把对教学内容地学习贯穿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常规当中,因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十分注重怎样把学生灵活机动地掌控在有效学习且节奏紧凑的时间空间内。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集中较短,且天真浪漫,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体现了此设计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均短小精干,学练结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最高效的学习。
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例之一。“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习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教学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学生在观看“点”的变形舞一环节中,背景音乐音量太小,本来打算让学生放松心情去学习的,结果由于音乐感染力的不够而未能让孩子们的情绪完全释放开来,成为对后面教学和师生互动环节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孩子们在情绪上的跟进不是十分理想。通过此课教学,进一步让我感受到了要把美术课上好让学生得到美感熏陶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如果把美术课仅仅上成技术课或是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我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推敲如何才能在每一节课中体现出美术“审美育人,传播文化”的主题思想,为进一步切实提高自己课中质量而努力。
篇4:《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彩点连彩线》一课属造型表现课,“点”和“线”的概念虽然很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一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点和线的概念。要让学生对点和线有直观的认识,又要让点线组合成为一幅作品,其实并不是很容易。我们必须要费点心思。
1、音乐导入,让学生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提示学生用点和线来表现。教师从学生作品引出点和线的概念。
2、接着回忆在生活中,你能找到那些点?教学生观察生活。
3、用点点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很多点排列就能形成线的感觉。
4、用接力的方法画画。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前三排同学画点,接着往后三排同学画线,可以用各种工具在纸上涂涂画画,要求要画出不同大小、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点和线,画完后传给下一排的同学直到老师喊停为止。看那个小组画的快,画的与众不同。请同学们感受一下线条描绘了一个什么形象,他的心情怎样?感受点和线的魅力。
5、利用课件展示,展示人物的起伏等点和线的感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课堂和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篇5:《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彩线连彩点》是一堂有意思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以及创意的能力。它属于一年级的课程。上本堂课的时候,我出示多种工具绘画出各种点、线、面;再出示多幅有这些点、线、面构成的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开始忙碌快乐的创作。
本课每班我用两节课的时间结束课程,第一节以讲授,讨论,欣赏为主;第二节课以活动,创作,评论为主。讲授、欣赏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生活中所存在的点、线、面。增加了孩子们的想象丰富。本课主要是观察与造型、游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活动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像来进行造型。《彩线连彩点》这节课的定位就是,让学生认识点和线,并利用点和线进行创作。由儿童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景想出来的。在这种活动中,儿童能获得快乐,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本课的学习要求就是用彩点和彩线组织一幅图画。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选用观察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点和线的组成,这些点和线的存在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亲自尝试了解点和线的相互转化;然后再欣赏艺术作品中点和线,体验点,线构成的乐趣。我认为一年级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我借助一些具象的物体来一点点引导学生认识非具象的事物,用点、线、面自由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通过欣赏,了解线的粗细,长短。点的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
这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自己的设计,老是想着自己下一步怎样说,等着学生说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的答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性差。在课前要对自己的`设计熟记于心,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在与学生交流中,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教师的点评不是对学生回答的重复,而是起到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作用。
篇6:《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教完这节课,我感觉压力特大,主要原因我不是专业美术教师,对这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功底不厚,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加上一年级孩子们年龄小,绘画基础薄落,这些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教学的课堂理念,把教学环节设计得有效、合理且实用,学生没有不配合你的理由,于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这一切入点上,而且必须把对教学内容地学习贯穿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常规当中,因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十分注重怎样把学生灵活机动地掌控在有效学习且节奏紧凑的时间空间内。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集中较短,且天真浪漫,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体现了此设计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均短小精干,学练结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最高效的学习。
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例之一。“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习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给我最深的启发是美术课的教学要遵循自主、开放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篇7:课文《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授课群体是刚刚才踏进学校大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因此会给课中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难以预想的困难,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有效、合理且实用,学生没有不配合你的理由,于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这一切入点上,而且必须把对教学内容地学习贯穿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常规当中,因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十分注重怎样把学生灵活机动地掌控在有效学习且节奏紧凑的时间空间内。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集中较短,且天真浪漫,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体现了此设计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均短小精干,学练结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最高效的学习。
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例之一。“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习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篇8:小学美术彩线连彩点说课稿精选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篇9:《彩线连彩点》的美术教学反思
《彩线连彩点》的美术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授课群体是刚刚才踏进学校大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因此会给课中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难以预想的困难,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有效、合理且实用,学生没有不配合你的理由,于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这一切入点上,而且必须把对教学内容地学习贯穿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常规当中,因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十分注重怎样把学生灵活机动地掌控在有效学习且节奏紧凑的时间空间内。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集中较短,且天真浪漫,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体现了此设计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均短小精干,学练结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最高效的学习。
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例之一。“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习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篇10:一年级彩线连彩点数学教学反思
“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的学生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既要让学生对点和线有直观的认识,又要让点线组合成为抽象画,为此我颇费了一些心思。
首先在学生思维训练方面,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受约定俗成的影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禁锢了想象的翅膀,有些班级没有板书引导作画,结果学生作业没有很好的进行点和线的组合,不知道如何去组合,只是简单把点、线陈列到纸上。发现问题后,我及时对课程进行了修正。
在欣赏画作时,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点和线的组合成为不同的画,相同的点和线也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每一种组合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简单说就是:画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让学生在点和线的基础知识认识上发散思维,想象力得到发挥后,老师再以板书范画引导,就容易让学生达到教材要求了。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能根据作业要求点线组合成一幅画,有些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对点和线进行陈列,而有些学生把画画成了具象画。
其次,重难点的把握。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点和线,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图片和实物相结合。首先让学生自己涂画一个点,再对点进行变形,让学生认识了,点不仅是一个点,是小的痕迹。点,是千变万化,各种各样。
线,让学生和老师用细电线直接折出想要形状,形象直观。
点和线的结合则通过欣赏画作,大胆想象,老师板书引导作画,学生自主作画的过程,有效的完成了。
最后,教无定法。孩子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但也要有所想,没有基础的想象是不科学的。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合理科学的处理,才是明智之举。
篇11:小学一年级美术《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美术《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身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同学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和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工具:
1、同学准备蜡笔、水彩笔、色彩笔等工具。
2、教师准备同样的丰富资料,并准备各种欣赏的范例图片。
学习领域:造型表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同学欣赏,感受。
说一说自身的感受。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鼓励同学大胆的说出自身的感想。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
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同学欣赏归纳,大胆归纳,表达自身的感受。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同学感受同龄人运用点和线的组合。
三、造型和表示
1、请同学考虑: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示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示哪些东西?
——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来说说自身的'想法。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示自身想表示的画面。
——同学四人一小组合作。
采用单线、涂色和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示自身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同学参与老师的讲解。并随时提出自身的疑问和想法,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归纳。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协助同学理解。
——引导同学有针对性的欣赏。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同学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示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同学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示好的同学进行褒扬和鼓励。
4、组织同学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理。
篇12:中班美术《彩点彩线拉拉手》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彩点彩线拉拉手》是小班省编教材《欢欢喜喜过六、一》主题生成的一节三级主题综合活动课。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点和线空间感知比较薄弱,所以在主题不断的生成和延伸中,我选择设计此活动。在进行活动开展中,我结合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创新课题的要求,依据“纲要”的精神,通过科研活动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对教学活动有所认识和提升,于是根据本班幼儿的水平特点,在选择内容上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活动设计中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用肢体来初步体验连点和连线,并让幼儿在动手连线和连点上,发展了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体验到了幼儿之间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肢体来体验连点和连线。 2、幼儿动手连线,发展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及动手的能力。 3、体验幼儿合作快乐,培养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玩彩线游戏。
活动难点:动手连点线,培养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彩色圆点若干,画纸人手一张,彩笔人手一套、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 二、游戏活动:彩点、彩线做游戏 1、幼儿游戏:“找朋友”激发兴趣。 2、踩点点:幼儿随音乐旋律做各种动作,音乐停止幼儿快速找到彩点站好。(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3、玩彩线:幼儿用肢体来体验彩点彩点拉拉手、彩点彩点碰脚、彩点彩点碰碰头。 三、幼儿欣赏世界美术大师米罗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四、彩点彩线拉拉手:幼儿动手用笔给彩点彩线连上并说出连上圆点像什么。 五、展示讲评作品 1、幼儿自由讲评作品 2、互相讲评作品。 六、幼儿手拉手随音乐自然下课。
活动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我结合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创新课题的要求,依据“纲要”的精神,通过科研活动的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对教学活动有所认识和提升,于是根据本班幼儿的水平特点,在选择内容上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活动中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用肢体来初步体验连点和连线,并让幼儿在动手连线和连点上,发展了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体验到了幼儿之间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 彩成语
★ 彩妆广告语
★ 彩铅教学计划
★ 玩彩泥作文
★ 四季风彩作文
★ 彩龟王子作文
★ 《连根树》读后感
彩线连彩点教案设计(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