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耳朵眯着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捉迷藏》优秀教学设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捉迷藏》优秀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 目录
篇1:《捉迷藏》优秀教学设计
《捉迷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9个,能读准多音字“藏”,理解新词11个,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2.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组词成段,初步学会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解它的顺序。
难点: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几块矿石标本。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藏”。
2.按要求写出近义词。
3.认识课文第2、3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写成的段,初步学习这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二、听课文录音。
1、过渡。课文讲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录音。
2、提出任务。
(1)准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这样一件事。
(2)话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简介李四光。
1、按2(1)提示的句式说说课文的内容。
2、简介地质学家李四光。(参看《教学参考书》有关内容。)
四、学习课文生字。
(1)读准多音字。见《作业本》第1题。
(2)把下面的生字和它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diān diǎn jiàn zhàn
掂 溅
(1) 组词,再读一读。
①迷: ( )失 ( )路 ( )信 捉( )藏
②质: 地( ) 物( ) ( )量 品( )
③致: ( )敬 一( ) 专心( )志
(2)组词读所有的生字。
五、学习课文第2、3段。
1、梳理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段。
(2)哪几段写了李四光和女儿玲玲捉迷藏的事?
2、学习第2段。
(1)自读这一段,给句子编序号。
(2)指名按句接读,请大家注意句子的顺序。
(3)把下面的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走出来找爸爸。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玩得很高兴。
(4)认识按事情发展为顺序写的段。
① 了解什么叫“事情发展”,即事情开始时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是发生了变化,这就叫“事情发展”了。
② 体会“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发生的情况写在前面,后发生的情况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如,课文的第2段。
(5)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句而成的段的阅读方法。
① 看“学习提示”上的学法指导。
② 根据上面(3)的排列句子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课文后第1题。
3、学习课文第3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是不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 再读课文,说说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 师生对读。(老师提示顺序,生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词语。见《作业本》第2题。
2、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见《作业本》第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第2、3段,回顾单元训练目标。
2、学习课文第1段,进一步了解李四光,学习李四光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精神。
3、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字词。
2、各自准备听写。
3、听写课后第3题词语。
二、复习第2段。
1、读第2段,思考句子排列的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句成段,见《作业本》第6题。
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成的段该怎样学。
三、进一步学习第3段。
读这一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李四光研究石头专心致志?用“——”划出来。
1、读用——划出的句子。
2、从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3、理解词语,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4、看课文插图,说说李四光专心致志研究石头的情况。
5、讨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段该怎样学?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6、师生对读课文。(方法同前)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过渡。正因为李四光对研究石头这样专心,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学生说)地质学家。
2、读第1段。
3、说说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1) 李四光爷爷了不起,本事很大。
(2) 李四光爷爷能在地质学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研究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专注、刻苦的研究精神。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1、读全文,主义第2、3段的句子排列顺序,思考:课文主要写谁?
2、讨论思考题。明确课文主要是写李四光的。
3、写李四光的什么事?给正确的说法打 。(见课本P77,选择题)。
4、在课本P76,第4*的提示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第1段中哪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读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篇2:《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目标:
1、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在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竖笛吹奏指法,并以竖笛助学学会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重点:
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具过程:
一、复习演奏兴趣引路
1 、吹奏《闪烁的小星》、《小白船》
2 、吹奏演唱《顽皮的杜鹃》
二、进入情境,感受歌曲
1、玩游戏“捉迷藏”
2、理解歌词
3、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
x。 x x x
三、技趣融合相得益彰
师:还有很多附点藏在节奏里,让我们找一找吹一吹。
1、3/4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 ― ||
m s s s m s d l,s,l,l,l,d s m r
m s s s m s d l,l,s,l,d m r d d
师生对吹
2、3/4
x ― ― | x ― ― | x ― ― | x― ― |
l l s s
x ― ― | x ― ― | x ― ― | x― ― |
s,r s,d
四、和谐互动学唱新歌
1、听录音范唱
导入:四季宝宝还把大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
2 、用bong la两音哼唱
3 、师生对吹
4、唱谱
5、生念歌词
6、唱歌曲
7、歌曲处理: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明亮、有张力,情绪活泼、速度较快,前后段有对比、跳跃和连贯。
8、加打击乐
1、发乐器一起练习
2、小乐器伴奏
五、点明主题意犹未尽
师:快乐的游戏有那么多
《捉迷藏》说课江湾中心小学沈燕燕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是“快乐的游戏”。本单元知识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歌曲《捉迷藏》运用拟人化手段表现了“春” “夏”“秋”“冬”四个娃娃的顽皮、可爱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中较多的八分附点节奏,对于八分附点的正确表现是衬托歌曲的关键。学情分析:我这届四年级是从三年级上半学期开始学习竖笛的,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学习,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视谱、吹奏能力,f调能掌握从低音s到高音m的所有指法,但熟练程度,也因人而异。教学目标:首先是体验歌曲充满童真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重点是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第三点是在情境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竖笛指法,并以竖笛助学学会演唱歌曲。教学环节分析: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演奏、兴趣引路”,在这一环节,我不光让他们复习了竖笛的指法,小乐器的伴奏也是为下面的新歌服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进入情境感受歌曲,我设计了游戏捉迷藏,我的这一环节,设计简单,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高,他们在无形当中,感受了歌曲的意境,熟悉了歌曲旋律,并且巩固掌握了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感。在第三环节中,技趣融和、相得益彰。歌谱已经简化到最简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能力更高的学生,我在下一环节“和谐互动、学唱新歌”中,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吹奏更多的旋律。课的结尾,学生们拓展思维,快乐的游戏不止捉迷藏一种,让他们不止拘限于一堂课,有更多的发挥余地,这也是二期课改所要求的。
篇3:《捉迷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发现动物的不同特征,体验观察的乐趣,提高幼儿观察的细致性。
感知动物的排列,了解序列的初步知识,锻炼幼儿的记忆力。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找背影
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
出示图一,请幼儿辨认图片中的动物形象。
引导幼儿认识图片中的动物,学习用“X排第X个”来描述动物的位置。
捉迷藏
出示图二,找找看,谁藏起来了?(大河马)
出示图三、四,请幼儿找一找谁又藏起来了?
在捉迷藏游戏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帮助幼儿记忆动物的排列。
邀请小动物
出示图五,你能说说小动物都在哪个位置吗?
在教师帮助下,幼儿回忆动物的排列。
向孩子推荐图书。
小朋友觉得今天和小动物做游戏好玩吗。其实,这些都是这本图画书上的,如果你还想和小动物们玩,就去看看这本图画书,上面还有更多好玩的呢!
篇4:《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轻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捉迷藏》,能在音乐实践游戏中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唱准三拍子歌曲《捉迷藏》,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做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生:做过。
师:那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做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学生:“没有”
师:那今天咱们来上一节有趣的捉迷藏音乐课。
“同学们看,小地鼠藏起来了!”
师:你们玩过打地鼠的游戏吗?怎么玩?
生:当小地鼠出现的时候,小锤子用力打。
师:那我们用小拳头轻轻地敲一下桌子来模仿打地鼠的动作。
① 第一遍聆听:(只有一段旋律)
师:同学们仔细听,一会儿小地鼠会和着这样一段音乐有规律的出现……
(放音乐)
师:同学们感受到这段旋律是几拍子的?
生:三拍子。
② 第二遍聆听:(两段旋律,中间有间奏)
师:1、2、3、1、2、3……同学们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咱们再来听一遍。
(间奏时说)师:小地鼠就是和着这样的音乐出现的,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小地鼠是在第几拍出现的?
(放音乐,当强拍时出现小地鼠)
生:是在第一拍出现的……也就是在(强)拍出现。
③ 第三遍聆听:
师:那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调皮的小地鼠一下一下的出现,当小地鼠出现,用我们的小拳头做打地鼠的动作吧……
师:这次打地鼠游戏,同学们获得了胜利!在这段旋律中,还藏着两个调皮的小音符呢,你们仔细听,用心记一记,它们藏在哪一小节中?
生答……
师:那它们又是在第几拍出现的呢?
(第二第三拍出现……)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请你们在琴上找一找这两个音的位置吧。
(把手指2指和4指放在s和si上,不用吹出声音,和老师一起弹一弹)教师边指导边提醒学生注意1、2、3……
师:3拍子的乐曲,后两拍应该是……?
(弱弱的)
师:那我们演奏的时候,要注意轻轻的呼气,给这首优美的乐曲加上我们柔和的口风琴声……
① 师:那我们试着演奏一遍,注意没有伴奏的小节空出来。(不加音乐)
② 师:配合上面的旋律咱们再来演奏一遍?
③ 师:不错,同学们吹得很好,这一次,老师也要加入进来,和同学们配合一下,同学们还吹刚才的部分,没问题吧?(加音乐,老师加入r和l和弦)
师:老师吹的和同学们一样吗?
那同学们在琴上来找找这两个音的位置
(将大拇指放在r上,将3指放在l上,轻轻吹一吹)1、2、3
④ 师:加入了这个和弦,咱们来吹一吹。
⑤ 师:同学们吹出的声音真好听!(中间部分,教师演奏)老师又想加入进来了,中间还有四小节,老师来演奏,这次同学们在演奏的同时要仔细听,老师演奏的这部分和同学们演奏的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生:…………
师:这两组和弦,稍有点难度,看第一个音,它要吹几拍?
生:4拍,1、2、3、1
师:同学们来试一试?
(将3指放在d上,5指放在m上)
师:另一组旋律的节奏和刚才一组完全相同,
将2指放在si上,4指放在r上
⑴单吹这一组,1、2、3……
⑵连起来两组一起吹一吹1、2、3……
⑥ 师:让我们和着旋律完整的演奏一遍吧!
师:同学们都是最好的演奏家!你们的琴声真优美!刚刚这段旋律就是歌曲《捉迷藏》的旋律,听一听歌词中告诉我们是谁藏起来了?他们藏在了哪儿?(教师范唱)
(生回答)
师:一起来读一读歌词,注意第一、第二段歌词后半部分是一样的。
(教师首先范读歌名,轻声高位,学生齐读……)
师:和老师一起在心里唱一唱,这次注意听,为什么歌词中的这些字是红色的?
(附点音符稍长一点)
① 同学们试着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一遍。
师:怎么样?轻轻地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吧……
② 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
③ 同学们看,这几个音,是几拍子?(长音要演唱准确)再跟琴来一次,声音轻一点,表情?
④ 跟着歌曲的伴奏,我们完整的演唱一次,这一次,我们就是那几个可爱的小娃娃,听哪个小娃娃的歌声最动听……
师:美妙的歌声,在电子琴的伴奏下真是动听极了,如果加上同学们优美的口风琴声,歌曲将更加完美?谁愿意用你的口风琴给我们大家伴奏?
(找4、5个同学吹奏口风琴,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首歌曲《捉迷藏》,并且一起做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高兴吗?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一直开心快乐的学习、实践、创造。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小音乐家……这节音乐课咱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5:《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抗、强、鬼、沟、军、奖、晃、腰、臭、狠”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给”。
2、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三、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他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像于连一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
2、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
4、思考:
(1)强子是怎样带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
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
(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强、奖”“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准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h,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n,要读准确。
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ǐ,还有一个音读gě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
3、找难字,记字形。
(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看谁的办法好。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积累识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义:狠—很
换偏旁:沟—钩
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
(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
4、指导书写。
(1)生观察范字,发现书写规律及特点。
如:“抗、强、沟、腰、狠”——左右结构,偏旁在左,应根据“左窄右宽”的特点来写。
“奖、臭”——上下结构,书写时,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开来。
(2)全班书空“鬼”的笔画顺序。
5、熟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小组内互相抽读生字,相互正音。
2、把你认为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个。
3、把你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他的爱国之情。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2、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
三、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课件(有关词语、自学要求、重点句子)
五、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强子与敌人捉迷藏的经过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1)强子是怎样带着鬼子捉迷藏的?
(2)分别用“哈哈”和“哈哈”画出文中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强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再读课文,体会强子的内心活动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哪几段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
(2)用“哈哈”画出文中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语句,自由读一读,并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理解。
2、品读感悟。
(1)分句品读:指名读表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句子。如:
“在敌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着腰往里钻……什么也没有!”(课件出示)
1)自由读。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师范读,生练读。
(注意抓住描写强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词句)
(2)比较品读。(课件出示)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丢到地上。
1)强子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精读课文,再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鬼子的话应读出凶恶的语气;强子的话应读出机智勇敢的语气)
2、自由读课文,复述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重点围绕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经过)
3、人物评析。
小组内互相说说对强子的印象。(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四)拓展延伸,讲小英雄故事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院里的小朋友听。
2、班队活动: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篇6:《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随《捉迷藏》的音乐进行律动,师带生一起随三拍子音乐拍手,并晃动身体。
二、新歌教学
1、质疑引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让我们跟随好听的音乐和美丽的图片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吧~~(播放四季图片音乐)
师:刚才罗老师出示的这一组美丽的图片是关于什么的?(四季)
师:是的,正是我们一年当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师:在这四个季节里,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回答)
师:那你们说有一天这四个季节它们会不会碰到一起呢?
师:对了,他们永远也不会碰到一块,就象四个调皮的小娃娃在玩一种游戏,在捉迷藏呢!(板书)
问: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吧!(播放音乐)
设问:听了这首歌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
2、听范唱。“寻找四季”
(1)师:请同学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歌词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藏在哪里了?师范唱
(2)他们藏在哪儿?别着急说我们换个方式,用节奏的形式来回答吧~~
课件出示:( )的歌词 —————先读节奏,再读歌词
(3)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按小组来找出四季对应的歌词并读出每句歌词。
哪个小组先找就已哪个季节命名。
(4)设问:小娃娃让我转告大家,你们找到它们藏身的地方并且用节奏读出来可真棒,但是你们能听出四个小娃娃他们谁的音最高吗?
生:春娃娃
师: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娃娃是个顽皮的小娃娃,所以它唱得最响亮,那夏娃娃呢?
生:比春娃娃低一点点
师:很好,因为夏天十分炎热,人们都躲到草帽下去了,所以要比春天低一点点。秋娃娃呢?
生:更低一点
师:秋天到了树叶从枝头落下,秋风轻轻一吹它又飞舞起来,就像秋娃娃唱的这句歌词一样 ,有一个小尾巴。那么最低的是?
生:冬娃娃
师:冬天很多小动物都要冬眠了,所以要唱得很轻,不要打扰到它们。
让我们完整演唱这四个娃娃藏身的地方吧
4、完整学唱歌曲
(1)让我们完整的聆听音乐,学一学歌曲的前半部分~
提问:大家来看这里,我标记的是什么音符?(附点音符)这些音符有什么作用呢?聆听音乐
回答不上来没关系,来听老师用不同的节奏来唱两段歌曲,来听听他们有什么区别。(加了附点音符的唱出来有更活泼的感觉)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这节课的重点节奏型,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吧~(齐读或个别读)——学唱
附点是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这部分要加强巩固练习。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前半部分要唱跳跃,体现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的调皮样子。
师:在后半部分,你们想想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捉迷藏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
7、完整表演歌曲
学生边唱边表演,把学生的演唱热情推向高潮。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如:分组唱、师生接口唱等等。
三、加入口风琴
同学们都带来了口风琴,接下来让我们给这首好听的音乐加入伴奏吧好吗?
齐奏————分组唱+奏
四、拓展
孩子们,罗老师这里啊还有一首关于四季的歌曲,听一听,想一想:同样与四季有关,给你的感受一样么?
跟季节有关的乐曲还有很多,等待着各位小音乐家们去发现呢。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春天,是手中高高放飞的风筝;夏天,是那甘甜多汁的红瓤西瓜;秋天,是那秋风中如蝴蝶般飞舞的落叶;冬天,是那临寒独自开的梅花。还有更多更多,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歌唱!我们要学着给生活带来美,更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对吗?
教师小结,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关于四季的歌。
篇7:《捉迷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
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
(3)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13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师板书:16-8=(8) 10-8=2 2+6=8
3、尝试练习课本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算法
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四、发展练习(3页第3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捉迷藏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13-8=5
方法:(1)数 一根一根的减 (3)把15分成10和5
(2)把8分成3和5 10-8=2
13-3=10 2+3=5
10-5=5
(4)8+()=1313-8=5
教学反思:
十几减8是在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想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很难。列出15-8的算式后,学生的算法很多,整个探究空间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算法的交流中我让他们进行了对比,得出“破十法”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些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受到一部分学生的喜欢。在实际运用中,我要求不同的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加法口算比较熟练地学生我就允许他们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而那些口算速度比较慢我就让他们用“破十法”来计算。经过明确地要求后,学生一开始算时还是有些慢,但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已有了明显地提高。
篇8:小学《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3、尝试创编歌词,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4、通过学习歌曲,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较好地解决附点部分的节奏。
2、一字多音的演唱。
3、歌词即兴编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随《捉迷藏》的音乐进行律动,师带生一起随三拍子音乐拍手,并晃动身体。
(二)新歌教学。
1、质疑引趣,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娃娃的图画。
师:这四个娃娃代表了什么?
生: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师:在这四个季节里,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师:那你们说有一天它们会不会碰到一起呢?
师:对了,他们永远也不会碰到一块,就象四个调皮的小娃娃在玩游戏,在捉迷藏呢!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吧!
2、听范唱,教师带学生一起跟音乐表演。
课件演示《捉迷藏》课题,同时播放范唱。
3、“寻找四季”。
(1)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藏在哪里了?
(2)课件出示:打乱的歌词
(3)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按小组来找出四季对应的歌词并读出每句歌词。哪个小组先找就已哪个季节命名。
(4)老师分别唱出这四句歌词并请各小组模唱。
4、完整学唱歌曲。
(1)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分组唱后半部分。
(2)跟琴和老师学唱前半部分。
(3)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附点是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这部分要加强巩固练习。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前半部分要唱跳跃,体现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的调皮样子。
师:在后半部分,你们想想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捉迷藏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
7、完整表演歌曲。
学生边唱边表演,把学生的演唱热情推向高潮。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如:分组唱、师生接口唱等等。
(三)创编活动。
师:在这四个季节里,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你还会藏在哪些地方呢?(师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1、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2、学生分组表演所创作的歌曲。
(四)结束教学。
教师小结,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关于四季的'歌。
篇9:小学《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迷藏》。
2、编创歌曲《捉迷藏》。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2、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
(1)歌词“爱捉迷藏 来玩耍”、“秋天钻入谷堆堆”的正确演唱。
(2)歌词创编。
四、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殿堂,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
2、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新朋友,同学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生:想。
师:好,那老师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
3、出示季节图片。
师:它们的名字叫春娃娃、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是春夏秋冬4个好朋友,今天她们相约要来我们班做客了。
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炙热的、秋天是飘逸的、冬天是洁白,我们的家乡四季分明。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这4个好朋友有没有可能一起出现呢?
生:不可能。
师:是的,它们永远不会碰到一起,他们就象四个调皮的小娃娃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捉迷藏的游戏。
师: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
生:想。
师: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捉迷藏》。
4、进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四个调皮的娃娃藏到哪里去了?(播放范唱)
师:同学生们都听得仔细了吗?四个娃娃都藏到哪里去了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等一会儿要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吗?我们一起看看这四个调皮的娃娃藏在哪儿?
5、解决难点,按节奏念歌词。
( )藏在( )中, ( )躲到( )下,( )钻入( )堆, ( )缩进( )褂。
6、歌曲学唱。
师:同学们真厉害,都把这四个娃娃找出来了。同学们,这是一首多么生动活泼的歌曲呀,连歌词描写的都那样有趣,请同学们一起把歌词读一读。(把书翻到P35页)
生:读。
师:谁能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介绍歌曲强弱规律和节奏特点,突出强弱弱把圆舞曲的特点表现出来。
师:再次聆听,可以在书上画三角的方式或用点谱法熟悉曲调。
接下来,我们要学唱这首歌曲。
①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轻声哼唱。(注意附点音符)
②听唱法学习歌曲。
③学生跟伴奏演唱。
④针对学生唱错的小节,教师进行纠正唱。
⑤教师提出要求。(怎样表现捉迷藏时的心情呢?)
师:这遍同学把怎样表现捉迷藏时的心情唱出来,前半部分:轻轻地、蹑手蹑脚??所以歌曲的前半部分应唱得轻巧有弹性,后半部分:捉到后心情很开心??所以歌曲的后半部分应唱得热情洋溢。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学生按要求完整跟唱一遍
师: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同学们今天精彩的表现仿佛把老师带进了美丽的大自然,让我感受了四季美丽的景色,就让我们纵身于四季的怀抱之中,再一次来歌唱他们吧。
⑥用多种形式演唱。
六、编创活动。
1、教师引导。
师:春、夏、秋、冬四个调皮的娃娃爱捉迷藏,他们还会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出示春季风景图)
生:春天藏在蝴蝶中,春天藏在风筝里?
师:你能唱一唱吗?
师:就让我们展开各自的想象,想想春、夏、秋、冬除了藏在歌曲里的这些地方,还会藏在哪里呢?我们分组讨论。
2、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3、学生完整表演。
七、结束教学。
教师小结:你们的歌声仿佛把老师带进了大自然,让我感受到了四季美丽的景色,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
篇10:捉迷藏的教学设计
捉迷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2、熟悉3/4拍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认识3/4拍节奏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我们随一段好听的音乐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播放乐曲《捉迷藏》)。
2、再次欣赏
请同学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特点。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4、教师播放《捉迷藏》音乐,让学生小组讨论本首歌曲应该选择什么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好听吗?听出老师唱的内容了吗?没关系,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
2、再次听范唱
3、揭示课题,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是怎样捉迷藏的
4、教师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 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是谁在捉迷藏?)
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说歌词(解决节奏难点)
5、接龙游戏,读前半部分歌词
6、用“LU”模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7、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有感情的演唱
8、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9、歌曲处理
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三、创造表现
1、歌曲都会唱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展示给大家呢?(小组讨论)
2、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着欢快的音乐,一起走出教室跟大自然去捉迷藏吧!
篇11:课文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8个新词,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3、认识按事物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理清按失望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顺序。
难点:理解李四光研究石头的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
㈠、简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课题
⒈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
①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⒉揭题。
学习生字藏。藏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㈡、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
5、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教师投影新词,让学生合上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6、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
7、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㈢、学习第2自然段
1、自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在捉迷藏是,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
2、汇报交流:(开始他们完得真高兴,后来爸爸不见了。)
3、课文哪几句写他们玩得高兴?
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5、课文哪几句写爸爸不见了?
6、再次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7、小结:这段话是按捉迷藏这件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㈣、根据单元学习提示落实训练重点。
1、自读单元学习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习按这种顺序写的一短话?
2、汇报交流。
3、巩固迁移训练。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课外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并准备了一个纸板鼻子,叫我们蒙上眼睛给贴上。同学们按顺序一个一个蒙上眼睛,手拿着鼻子去贴,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还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最后一位同学上去贴,正好把鼻子贴正。游戏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①指名读要求。
②按要求指导自学。
③指导交流自学情况。
④教师强调学习方法。(略)
㈤、课堂小结
①完成作业 :作业 本上第六题。
②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
板书设计 :
13、捉迷藏
先写玩得很高兴 事情
后写爸爸不见了 发展
最后写玲玲去找爸爸 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结合课文具体了解李四光、介绍李四光,并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
3、能写出发觉、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
㈠、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你课外对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听吗?(及时表扬自己课外查找资料的同学)
师:我们学习的途径很多,课内外结合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好。请读读第一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李四光哪些方面?
㈡、学习第一小节。
1、读一读,介绍了哪几方面?(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对石头有研究、搞研究很专心)
2、重点读懂第二句话:
①可能换成什么词?
②从哪里看出他对石头有研究?
③你能用只要就说话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哪几个词在语气上要注意的,自己处理一下。
4、你能把自己课外了解的,和这三方面内容结合在一起介绍给大家听吗?
㈢、学习第三小节
师:李四光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
1、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大面积训练并板书)
(玲玲找不到爸爸,很不高兴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玲玲不生气了)
2、你能给专心致志换个近义词吗?李四光的专心致志表现在哪里?(学生自由看图、看文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㈣、小结: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四题)
2、师: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大面积训练说话)
㈤、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作业 。
板书设计 :
13、捉迷藏
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 对石头可有研究
研究石头会把什么事都忘了
篇12:《捉迷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捉迷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8个新词,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3、认识按事物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理清按失望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顺序。
难点:理解李四光研究石头的意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㈠、简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课题
⒈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
①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⒉揭题。
学习生字“藏”。“藏”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㈡、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
5、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教师投影新词,让学生合上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6、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
7、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㈢、学习第2自然段
1、自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在捉迷藏是,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
2、汇报交流:(开始他们完得真高兴,后来爸爸不见了。)
3、课文哪几句写他们玩得高兴?
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5、课文哪几句写爸爸不见了?
6、再次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7、小结:这段话是按捉迷藏这件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㈣、根据“单元学习提示”落实训练重点。
1、自读“单元学习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习按这种顺序写的一短话?
2、汇报交流。
3、巩固迁移训练。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课外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并准备了一个纸板鼻子,叫我们蒙上眼睛给贴上。同学们按顺序一个一个蒙上眼睛,手拿着“鼻子”去贴,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还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最后一位同学上去贴,正好把鼻子贴正。游戏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①指名读要求。
②按要求指导自学。
③指导交流自学情况。
④教师强调学习方法。(略)
㈤、课堂小结
①完成作业:作业本上第六题。
②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
篇13:捉迷藏优秀作文
今天下午我闲来无事,就下楼玩,刚到楼下,一阵微风迎面而来,就是爽啊!
但人没有昨天多,昨天人山人海,那场面,老壮观了!所以我们只好去寻找人来到小公园,看到几个人在荡秋千,我们使出三寸不烂之舌,才说服他们跟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真是欲哭无泪啊!
第一场是萌萌抓,我们躲,我偷偷摸摸的来到丰巢柜后面,可没想到是我刚躲好,萌萌就冲了上来,抓住了我,我太难了!没过几分钟,所有人都被抓住了,他们都被萌萌给骗了,哈哈哈
第二局开始,是蓝胖子抓,我和白胖子,萌萌,一起来到了地下室门口,蹲在楼梯里,静静的看着他们浪,就这样,我们像蹲茅坑一样,蹲那蹲了整整五分钟,白胖子耐不住性子,冲了出去,结果被刚过来的蓝胖子给抓了个现行,在蓝胖子的严刑逼供下,白胖子交代了我们的位置,蓝胖子就召集所有人进行包围,把我们一网打尽,我恨你,蓝胖子。
但我活到了最后一名,成为了全场MVP,玩完后,我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今天真开心!
篇14:捉迷藏优秀作文
在四月的田野里,油菜花开了,遍地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那时的油菜花正是最旺盛的时候,高的到我们孩子们的颈部,低的到小腿边。
看到这么多的油菜花,再加上从脸旁拂过的温暖的春风,我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油菜花地里捉迷藏。
我们定好了谁来抓后,便三步两步跨进油菜地,迎着春风悄无声息地在一行垄沟里跑着,还是时不时发出“啊”的声音。
抓的人来了,我便一小跳,跳进了一些比较茂密的油菜花丛里,其他藏的人也一跳,我也跟着一跳可被抓的人看见了,我看见他往我这儿走来,我屏息凝神盯着他,生怕被他看见,当他离我只有三四米时,有一个藏的人以为被发现了,自己出来了,抓的人就回头走远了,哈哈真是救了我一命啊。
我生怕再被抓到,便卧在那干硬的泥土上。过了许久抓的人大喊:“吃西瓜了!”我一站起来,抓的人就开心地手舞足蹈地说:“全抓到了!”
在这个四月的油菜花地里,有着春风,有着小树,有着那金黄的油菜花,也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 画风优秀教学设计
《捉迷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