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时间:2023-04-07 03:39:05 作者:哈妮克孜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哈妮克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案

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预设目标:

1. 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 初步学会用看问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预设过程:

一. 揭题解题:

1. 出示课题,指名读。

2. 什么是“密林”?(茂密的树林)

什么是“怪客”?(奇怪的客人)

那课题的意思是什么?

3.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密林怪客是谁?怪客是怎样发现的'?怪客干了什么怪事情?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二. 粗读课文:

1.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查。

3. 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纠错。

4. 多音字教学:扎什么是“驻扎”;落什么是“落后”

5. 联系上下文理解“潜伏、侦察、一拥而上、温顺、思念、叫唤”等词语意思。

6.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 理清脉络:

1.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顺序)

2. 你能按:出现怪物→发现怪物→喂养小猴→怪客致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 全班反馈:1‖2--6‖7--8‖9‖

4. 再读课文。

四. 巩固作业 :

1. 完成一分册1、2两题;

2. 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

篇2:《密林怪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台完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复述

篇3: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教案示例

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教案示例

1.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初步学会用看问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预设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指名读。

2.什么是密林?(茂密的树林)

什么是怪客?(奇怪的客人)

那课题的意思是什么?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密林怪客是谁?怪客是怎样发现的?怪客干了什么怪事情?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二.粗读课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查。

3.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纠错。

4.多音字教学:扎什么是驻扎;落什么是落后

5.联系上下文理解潜伏、侦察、一拥而上、温顺、思念、叫唤等词语意思。

6.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

1.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顺序)

2.你能按:出现怪物→发现怪物→喂养小猴→怪客致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全班反馈:1‖2--6‖7--8‖9‖

4.再读课文。

四.巩固作业:

1.完成一分册1、2两题;

2.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

篇4:《密林怪客》第二课时

陆建龙

设计观念:

1. 力求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2.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3. 教学主干清晰,支脉丰实;

4. 扎实、朴实、创新相结合;

5. 重视教学即时生成和互动;

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 教师“平等中首席”体现;

8. 感悟积累运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等几线同时穿插进行;

9.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0. 问题任务驱动,从问题走入走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预设目标:

1.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左顾右盼、津津有味”等成语意思;

2.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猴子的“野性”和“人性”;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教学预设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读成语:不翼而飞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指名→注意纠音“一、不的变调”→如果我们在写“翼”是要注意什么?)

二. 精读课文:

1. 读课题,“怪课”是指什么?假如我在课题的前面加一个( ),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呢?(稍停)

2.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证明你的观点。

3. 生自由读课文。

4. 小组合作交流:我们交流有两个目的,如果你有观点了,经过交流后你会有更多的观点;如果你还没有观点,那你经过交流后或许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

三. 交流反馈:

1. 过渡;现在有观点的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 全班交流:

板块一:(机灵敏捷)的密林怪客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幻灯:领头的是只老公猴。它睁着两只火眼,左顾右盼,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便先跳上竹架,其他的.猴子跟着一拥而上。咣当一声,锅盖被掀开了,猴子抓着,抢着,吃得津津有味。

(2)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不要急于表达,你不妨再仔细读读。

(3)都读懂了吗?什么叫“左顾右盼”?你能做动作表示吗?什么叫“津津有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津津有味”的感觉?

(要求说出各个方面)

(4)陆老师也能说说吗?刚才同学们说得津津有味,那现在你能津津有味地读读这段话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学生评价→全班读

(5)从这段话能看出密林怪客的机灵敏捷,那其他地方也能看出这点吗?说说为什么?

战士们一跃而起,猛虎似的向竹架围去。可是,还没有等人接近,那机灵的猴子飞一般地逃向竹林深处。

板块二:(知恩图报)的密林怪客

(1)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幻灯:

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三连驻地周围跳着、嚷着,原来是来向战士们表示感谢哩!这群密林怪客要感谢战士们?战士们当时是怎样护理喂养受伤的小猴子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反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背着药箱赶来了,为它上药、包扎。这句话你能读正确流利吗?

(4) 假如老师在这句话中加几个括号,请你想象当时战士们护理小猴子得到情景,想想可以填什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 )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 )背着药箱赶来了,( )为它上药、包扎。

(5) 反馈。

(6) 小结:原来野性难驯的小猴子受到了战士们这样的精心呵护,难怪有灵性的它们要来感激战士们了。现在你觉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7) 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反馈评价(朗读的技巧)→全班朗读。

篇5:《密林怪客》第二课时

(1) 除了这两个观点,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吗?生讲,师点拨,生把观点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老师观点:这是一群“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密林怪客”。

(2) 教师.总结:学习语文就这样,你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有不同的答案。

→我建议请你们为自己成功的学习鼓掌。

(3) 同学们的这些观点在黑板上都写对了吗?全班读,发现错误马上指出纠正。

四. 质疑问难:

1. 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你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讲、教师点拨。

2. 你们学了课文后还有其他问题,这样的学习很好,希望你们做进一步地研究。

五. 巩固练习:

1. 出示作业(见下),教师讲解:请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你最喜欢做的星级题目;一星级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自由确定写的遍数。

2. 生练习。全班反馈。

六. 板书设计:

篇6:《密林怪客》优秀教学设计

《密林怪客》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台完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 :复述

篇7:课文《密林怪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理解12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各写一个句子。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读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围绕提出的问题读课文。最后想想,用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4个,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飞”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和新词。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出示课题:17密林怪客

什么是“密林”?什么是“怪客”?

2、读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密林怪客”是指谁?

②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③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情的结果怎样?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思想以上问题。

二、学生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想想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写上问号。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重点指导:潜、侦、缩、蹲、梭记字形,重点指导:缩、津、窜、逮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好长句。

3、比一比,组词。

炊踪()帽()驻()

吹()窜()冒()住()

4、完成作业 本第1题。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按“出现怪客――发现怪客――喂养怪客――怪客致谢”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2、讨论,较对。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第四段:第9自然段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和新词。

2、完成作业 本第2 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左顾右盼”、“一跃而起”、“津津有味”等词语的意思。

2、感受边防战士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深入阅读全文。完成有关作业 。

教学难点 :

感受边防战士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怪事发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

2、讨论交流。

怪事发生在密林深处的边防军驻地。

板书:接连几天都奇怪不翼而飞

3、读句子,说说“不翼而飞”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段。

默读课文第2段,按照“潜伏侦察、发现怪客、围捕怪客”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1、学习“潜伏侦察”部分。(第2、3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划出表现们潜伏侦察工作非常艰苦的词语或句子。

②讨论。板书:戴防蚊帽、耐心、潜伏

③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吗?(战士侦查怪客工作非常艰苦。)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学习“发现怪客”部分内容。

①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

②讨论,板书:睁、左顾右盼、跳、一拥而上、掀开、抓着、抢着

③读读句子,说说“一拥而上、左顾右盼”的意思。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竹架上的饭不见的原因。

3、学习“围捕怪客”部分内容。

①指名读第6自然段。划出描写战士们动作的'词语。

②说说“一跃而起”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特点?

③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划出表现战士们精心喂养小猴子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回答,读读这些词语和句子,体会战士们对小猴子爱护之情。

4、除了喂养、护理小猴子,战士们对小猴子的爱护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把小猴子送回了竹林。)

5、读读本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段,思考: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战士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出示句子:看到这情景,战士们乐得脸上像盛开的山茶花。

“这情景”是指什么?

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用了比喻,把战士们脸比作了山茶花,使句子更生动,表现了战士的高兴、激动的心情。)

五、复述课文。

1、理清复述要点:

出现怪事地点怪事

发现怪客侦察怪客出现

喂养怪客喂养护理

引来怪客感谢

2、学生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4、同桌互相说。

六、完成作业 本作业 。

篇8: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观念:

1. 力求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2.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3. 教学主干清晰,支脉丰实;

4. 扎实、朴实、创新相结合;

5. 重视教学即时生成和互动;

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 教师“平等中首席”体现;

8. 感悟积累运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等几线同时穿插进行;

9.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0. 问题任务驱动,从问题走入走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预设目标:

1.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左顾右盼、津津有味”等成语意思;

2.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猴子的“野性”和“人性”;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教学预设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读成语:不翼而飞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指名→注意纠音“一、不的变调”→如果我们在写“翼”是要注意什么?)

二. 精读课文:

1. 读课题,“怪课”是指什么?假如我在课题的前面加一个(  ),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呢?(稍停)

2.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证明你的观点。

3. 生自由读课文。

4. 小组合作交流:我们交流有两个目的,如果你有观点了,经过交流后你会有更多的观点;如果你还没有观点,那你经过交流后或许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

三. 交流反馈:

1. 过渡;现在有观点的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 全班交流:

板块一:(机灵敏捷)的密林怪客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幻灯:领头的是只老公猴。它睁着两只火眼,左顾右盼,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便先跳上竹架,其他的猴子跟着一拥而上。咣当一声,锅盖被掀开了,猴子抓着,抢着,吃得津津有味。

(2)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不要急于表达,你不妨再仔细读读。

(3)都读懂了吗?什么叫“左顾右盼”?你能做动作表示吗?什么叫“津津有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津津有味”的感觉?

(要求说出各个方面)

(4)陆老师也能说说吗?刚才同学们说得津津有味,那现在你能津津有味地读读这段话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学生评价→全班读

(5)从这段话能看出密林怪客的机灵敏捷,那其他地方也能看出这点吗?说说为什么?

战士们一跃而起,猛虎似的向竹架围去。可是,还没有等人接近,那机灵的猴子飞一般地逃向竹林深处。

板块二:(知恩图报)的密林怪客

(1)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幻灯:

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三连驻地周围跳着、嚷着,原来是来向战士们表示感谢哩!这群密林怪客要感谢战士们?战士们当时是怎样护理喂养受伤的小猴子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反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背着药箱赶来了,为它上药、包扎。这句话你能读正确流利吗?

(4) 假如老师在这句话中加几个括号,请你想象当时战士们护理小猴子得到情景,想想可以填什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  )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  )背着药箱赶来了,(  )为它上药、包扎。

(5) 反馈。

(6) 小结:原来野性难驯的小猴子受到了战士们这样的精心呵护,难怪有灵性的它们要来感激战士们了。现在你觉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7) 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反馈评价(朗读的技巧)→全班朗读。

板块三:(……)的密林怪客

(1) 除了这两个观点,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吗?生讲,师点拨,生把观点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老师观点:这是一群“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密林怪客”。

(2) 教师总结:学习语文就这样,你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有不同的答案。

→我建议请你们为自己成功的学习鼓掌。

(3) 同学们的这些观点在黑板上都写对了吗?全班读,发现错误马上指出纠正。

四. 质疑问难:

1. 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你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讲、教师点拨。

2. 你们学了课文后还有其他问题,这样的学习很好,希望你们做进一步地研究。

五. 巩固练习:

1. 出示作业(见下),教师讲解:请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你最喜欢做的星级题目;一星级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自由确定写的遍数。

2. 生练习。全班反馈。

六. 板书设计:

密林怪客

机灵敏捷的 不翼而飞 一跃而起 眼疾手快

知恩图报的 左顾右盼 一拥而上 津津有味

…………

练习设计:

密林怪客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抄写词语:不翼而飞左顾右盼眼疾手快

造句:用“津津有味”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A有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请把问题写下来。

篇9: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道德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观看《神笔马良》的动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故事中你知道马良神笔有什么特点吗?故事里他都画了些什么?

2、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板题。(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有一个小姑娘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并且写了《假如》这首诗,我们来听听她用这支笔画了些什么。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把它读通读顺为止。

反馈:

⑴ 请小老师带领拼读生字,指名直接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⑵ 指名读词,齐读词。

3、小声自由读文,边读边比较一下这四个小节,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作者每个小节的开头都用了这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来读一读这句。(齐读)

4、马良的笔神奇吗?如果你感觉到了它的神奇,请你读出来听听好吗?接读课文。谁最喜欢读第一段?当他读时,其他小朋友干什么呀?对,听一听,这些小朋友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了吗?(接下来请同学用双手把书压住)

5、整合练说,拓展延伸,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师:通过读课文,你能把课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连起来说一说吗?(出示填空:课文里的小朋友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要给;还要给。)

〖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小作者为什么要有这只神笔,他想干什么?作者真是有爱心的人,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一小节。在你读他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现在你们就是小树,请问:被寒冷的北风猛烈吹刮的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被大雪冰冻的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叹息是什么意思,视机解决)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瘦弱的小树,你在叹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指名说

4、好可怜啊!我想要帮它,你呢?那我们为它画一个太阳吧,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指导读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画面),睁开眼睛,师旁白:红红的太阳高挂在天空,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生接,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6、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读出来?指名读

那我们一起把心里话读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度:别忘了,还有小鸟和西西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呢。你最想去西西那儿还是小鸟那儿?去吧,读出你心里的想法。一边读一边去想,好像他们就在你身边一样。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自由感悟读二、三小节。(找小伙伴一起读)

2、谁最想帮助小鸟,指名读第二小节,读的怎样?谁还想帮助小鸟?(3~5)

3、谁最想帮助西西,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吗?视机出示两长句:

⑴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指名读,哪里读得好?(一定、好腿、还给、健康)还有谁想读?你读的`真好,我代表残疾的西西谢谢你。

⑵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老师想读,可以吗?你们认真体会。你觉得没有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哪些词语?(只、望)有了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为什么?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4、我们来一起有感情读读第三小节,让西西感受到我们和作者对他的爱!

过渡:假如有一天,马良的神笔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想用它干什么呢?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小组内练说──派代表说

3、图片演示,再练说。

四、小结

你我都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让我们的心融在一起,共同描绘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吧。配乐齐读整首诗(时间多,可以让学生背下来)。

五、扩展

课后请用你手中这支神奇的笔把你想画的画出来,想写的写下来。

篇10:《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欣赏《神笔马良》的连环画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神笔马良的故事我们听过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出示马良的图)

生:………

师:是呀!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了好多东西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想有一支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姑娘她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课件出示小姑娘图)听!她要用这支笔画做些什么。(听课文录音)

生:听录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下的这首诗歌吧──假如(出示题目)

生:读题

二、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歌呢?(想)

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把诗歌读通

想一想,小作者想用神笔去帮助谁?

反馈:读了诗歌,你知道了小作者想去帮助谁呢?

生:小树、小鸟、西西(板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一段

1、(出示小树图) 看图说话:

师:在寒冷的冬天,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独自站在外边,吹着呼呼的北风,他会怎么样呢?

生说说小树的动作,表情,心情

(出示句子,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随文教学生字“缩”

指导朗读(配上动作)

…………

2、多么可怜的小树啊,你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怎么帮?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

3、闭上眼睛,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

4、读到这里,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我们把我们的心里话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小树得到我们的帮助,长成了大树,成了鸟儿们的家,看!鸟窝里的小鸟儿在干什么呀?(课件出示小鸟图)

四、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二段

生:(看图说话)

师:听!(听录音:小鸟的哭泣声:我们的妈妈怎么还没来呀!呜呜^^^^我好饿啊^^^妈妈你快回来吧!)

…………

朗读指导(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

师:此时的鸟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

理解:“遥远”“寻食”

随文教学“遥、寻、食”

想像说:鸟妈妈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呢?

生:…………

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啊,善良的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画出来的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了,鸟妈妈也不用飞那么远了,那么辛苦了,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此时,小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比赛读

…………

过渡: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事物还有好多好多,让我们下节课再去讨论再去想办法帮助吧!

现在,让我们把小作者美好的心愿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愿现来说一说吧!(齐读一,二段)

五、生字巩固

我们刚刚交的几个生字朋友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生字),他们头上的蝴蝶结飞了,小朋友!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1、(课件演示)(字与音节家连起来)

2、生字宝宝们都找回了各自美丽的蝴蝶结,他们好高兴啊!让我们再叫一叫他们吧!(齐读)

师:现在你们应该成了好朋友了吧!

3、与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好朋友的?

4、让我们来开着火车与他们做游戏吧!(开火车认读)

过渡:假如我们小朋友手中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写出一手美丽大方的字!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看成是马良的神笔吧,看看这节课上我们要写下哪几个字!(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六、书写指导

1、读“良,食”,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并扩词。

3、观察字形,及要注意的。

4、写。

篇11: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

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第一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读悟结合,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2.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示课题:假如)

二.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圈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标标有几小节。

2把你喜欢的、最想读的一节诗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带领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谁愿意把你读的最好的一节诗歌读给大家听?

二、随机学习,朗读感悟

(一)第一节:出示内容

1.学生读之后,问:他哪里读得好,谁来夸夸他?

2.学习缩:谁来拼音,读准确这个字。

3.理解缩轻轻叹息

师:课文中谁着身子呀?现在开始你就是寒风中的这棵小树

出示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他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哪些小树扮得好,老师来采访几棵小树。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全体小树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指导读)

4.学习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阳光、温暖、帮助、关心)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那该多么好呀!

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她是怎么帮助小树的?自己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我们知道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

),帮助(

)。

指名说,师板书(画太阳

帮助小树)

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你实现了愿望,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师:小女孩听了你的话心里一定(很开心)。让我们读读这一节吧。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看见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

还有谁想来读读其它几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谁来夸夸他。

2.这一节中还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认一认。

寻、食、泣

指名读,注意读准食,

3.小朋友你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二小节读一读。

4.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谷粒帮助小鸟)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小节哪些小朋友喜欢读。指名读。评一评。

2.学习多音字:还

这一节中藏着一个特别的字,你发现了吗?重点学习:多音字还①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②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好腿帮助西西)

三、课堂小结,感知升华,。

小女孩非常希望拥有一支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词语

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急着想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读生字,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齐读。

小朋友真能干,这些生字宝宝把音节藏起来了,你还认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当小老师找朋友领读,同桌找朋友。

老师也有一些词语,谁会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写良、食

送走了词语朋友,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想请大家写一写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良食)问: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

那我们就赶快试着写一写吧.

板书:

23

假如

画太阳

帮助小树

画谷粒

帮助小鸟

画好腿

帮助西西

篇12:《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写好本课的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准 备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2. 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练读。

(1) 画出生字词,正音。

(2) 画出长句子,多读,读通。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相机指导。

第1段:优秀、援藏、干部

第2段:拉萨市、失去、孤儿、抚养

第3段:请求、献血、答应

第4段:感动

3. 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6.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是什么事?

三、教学生字词

孔、优、助、汉、秀、营、费

(1) 指名读生字,正音。

(2) 指导分析字形。

(3) 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节中的长句,尤其是第二句三个人名学生读时,很饶口一定要指导读通顺。

[《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3:《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老李ABC

一、揭题,《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二、范读课文,思考。

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三、检查,反馈。

1、学习生字新词。

肾炎 歌咏 撅着嘴 冤枉

(朗读,“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

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妈妈一件什么事?

3、齐读:写“我”那当老师的妈妈为了一位学生,冒雨赶回家里取一件蓝制服,又匆匆赶住学校一件事。

4、指导分段。

(1)哪几小节直接写妈妈?

(2)按妈妈在不在场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1)想办法读好我和妈妈的对话。

(2)用线划出直接写出了妈妈的品质的一段话。

2、理解句子:

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演出呢?”

(1)齐读句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妈妈答应谁一件什么事?

(3)“失信”是什么意思?妈妈有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回来的?

3、说话练习:

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门口,突然,妈妈看到( ),想起( )。她停住了脚步,心想:( ),于是,她( )。

4、“我”同意不同意?

5、出示句子: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冤枉路?在这句话中找找。

6、比较句子: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7、你支持谁的理由:小玲为什么这么说,说说理由。妈妈说这句话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斜)

体会“斜”的含义,感情朗读。

8、理解句子:“妈妈取出蓝制服塞进提包,转身就走。”

师:把“塞”改成“放”行不行?

师:妈妈为什么而急?

朗读指导。

9、指导朗读妈妈的.其它语言。

(1)自读。

(2)指名读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

五、总结,练习。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人?

2、望着妈妈远去,小玲心里又想说什么?

我倚在门边,望着( )。心里又是( ),又是( ),想起( ),我真想对妈妈说:“( )”。

3、把小玲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篇14:《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元通中心小学 郜惠娟

教学目标:

1. 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第”4个字。

2. 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 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课件、2. 自制的动物图片3、头饰两个(狮子、猫头鹰)。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种动物?(我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动物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真会思考,那么答案在哪里?想读吗?读课文之前,请听好要求:(出示要求,师读)

一、初读识字。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把生字宝宝都吸引来了呢!你们认识他们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读------ 指明当小老师-----说记字方法-----写字(之 第)

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又躲到词语里去了,你会读吗?

2、去拼音读词语。

小组比赛读。

你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行吗?

3、出示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指名说(随机贴图: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

齐说名字。

二、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1、这些动物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借助老师给你的提示,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课件出示填空)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命令大家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袋鼠)命令大家跟它一样(跳着走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小猴子)却让动物们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三、精读第一段

1、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吧! 出示段落: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2、板书:万兽之王--万兽之王,是什么意思呢?(生:大王、首领,全部的动物都要听他的命令,一万只野兽的大王)哇,那一定很(威风、神气,严肃)

3、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什么?(理解轮流、新首领)

狮子是万兽之王,多威风呀,自己试试看,怎样读好这句话? 从模仿的学生中挑出最好者授予狮子图片扮演狮子。

狮子大王还有消息要宣布呢!(出示句子)

现在我宣布:第一个星期由猫头鹰来当“万兽之王”。

四、精读第二段

1、如果你是猫头鹰,听到这个命令,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兴奋、激动、开心)

打开课本:读读第二段,找一找第二段中哪两个词可以看出猫头鹰当时的心情。(神气极了、立刻)加点“神气极了”---就是很神气很神气, 立刻 -----近义词 马上

出示第二段: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2、出示图片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看看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吧!谁来说说(张开翅膀,挺起胸膛,眼睛瞪得大大的,头抬得高高的)真是(出示:神气极了)

3、谁来很神气很神气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出最好者授予猫头鹰图片)

4、假如你就是森林里的一种动物, 猫头鹰大王让你们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出示问题)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5、小动物们你们在热烈地讨论着猫头鹰大王的命令可不可行,意见很多,各有各的想法,第二段中哪个词形容我们刚才的讨论?找出来加点。(板书)

6、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发表意见

7、很多动物都认为不行,可是能不执行吗命令吗?为什么?(因为猫头鹰是万兽之王)(出示句子)指名读----

理解“不得不服从” 你为什么把“不得不服从”读得特别响?

理解“只有”:还有哪个词可以看出动物们很无奈,没有选择的余地?

齐读

8、一天两天三天……终于熬过了一个星期,动物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有什么话想说?

大家都在说很辛苦,互相诉苦,就叫做----叫苦连天(板书)

9、猫头鹰当万兽之王的这个星期动物非常辛苦,都叫苦连天,全体起立,拿起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本第二自然段。

好不容易熬下来了,动物们多想休息一下呀,你们要休息吗?(不要)那好,我们一起去过关吧!

过关练习:

第一关:我会说

第二关:开火车读生字

总结:

第二个上任的是谁?他又会给小动物们带来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狮子 万兽之王

猫头鹰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袋鼠

小猴子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篇15:《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铭”的特点,掌握相关的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这儿有一座破旧简陋的房子,它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但是它却成就了一千古名篇《陋室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它夺目的光彩。 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刘禹锡我们并不陌生,前面我们学过他的一首七言绝句《秋词》。大家齐背。这首诗我们读出了他对秋日独特的感受,更认识了他特立独行的形象。那么这篇文章又如何腾空出世呢?看屏幕做了解。指名学生朗读。

三、看题目,作理解。 出示课件

陋室:简陋的房子。铭:古代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四、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一) 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 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课件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齐读,读出节奏 出示课件

(二)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1.解释重点词语 出示课件

2.同桌配合讲出课文大意。

(三)三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怀,文章主旨。

1.思考:文章开头从何写起?(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这样写? 读一读,体会其用意。

2.思考:作者身居之陋室,到底怎样呢?找出描写陋室的.句子,说出写了哪几方面?

(1)环境幽雅(景)

(2)交往高雅(人)

(3)情趣淡雅(事)

这样看来,陋室不能算是陋室,全因主人的品德高尚罢了。全因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啊。

3、文章最后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意何在?

这是自比古代圣贤,表明自己也有先贤的志趣和抱负。

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肯定强调陋室不陋,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更加突出“惟吾德馨”。

五、托物言志的写法:

至此,我们明白了作者向我们展示自己的陋室,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是要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呀。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六、最后让我们怀着对作者的敬仰之情再读课文。

七、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

主人德馨(主旨)

陋室 环境幽雅 不陋

交往高雅

情趣淡雅

托物 言志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蜘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林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小学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密林怪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