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24 03:40:23 作者:饼熊饼熊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饼熊饼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篇1: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上口琴课。

2、通过口琴吹奏,培养对口琴学习的兴趣。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吹奏《多年以前》第一排旋律,尽量找准音的位置,吹准音高。

4、尽量做到连贯和流畅。

教学重难:

快速找准位置,用平稳的气息吹准音高及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口琴一把。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基本训练:吹奏“1、2、3、4、5、6”和四条练习曲

1、准备

2、口型

3、吹奏

2/4 ||:1 2|3 — |3 2|1 —|1 2|1 2 |1 —:||

2/4 ||:1 2|3 4|4 —|4 4|3 3|2 2 |1 —:||

2/4 ||:1 2|3 4|5 —|5 5 |4 4|3 3|2 2:||

2/4 ||:1 2|3 4|5 6|6 5 |4 3|2 1|1 —:||

4、抽查:

三、复习吹奏《小星星》

四、教学《多年以前》

聆听

1、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2、跟唱歌曲;

3、教师有感情地弹奏,学生思考:歌曲体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4、教师介绍歌曲:

视唱

1、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处理第三乐句的节奏。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0|4 32|1 0|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5 43 2 。 5 |4 32 | 1 0 |5 43 2 。 5|4 32 | 1 0 |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2、学生唱曲谱:

3、随琴轻声唱歌词,表现力度和情绪。

学奏

1、教师示范吹奏全曲: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2)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

3)教师小结:

连贯和流畅,气息均匀,口琴滑动。节奏型:X XX|

2、跟老师一起学一学第一句:

试着快速找到音符“1”的位置,往左滑动口琴,吹准音;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逐个、小组、大组吹奏,评价。

5、齐吹:

6、展示与评价

五、教师小结:

六、作业布置:

1、洗口琴

2、将练习曲抄在本子上。

2、回家练习吹奏《小星星》和练习曲《多年以前》,每天20分

教学反思

在口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明确的要求:

一、学生的演奏姿势要正确,教师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吹奏时的嘴型要统一,切忌出现嘴唇与口琴接触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造成嘴唇破裂;过松就像金鱼吐泡泡一样,影响演奏的连贯流畅,影响气息的处理。以自然放松状态最佳。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聆听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积极投入的习惯;认真练习的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以保持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篇2: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各位老师,我们看看下面的多年以前教学设计吧!

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作者借用原民歌对“多年以前”的美好回忆,来烘托亲近自然的情绪。所填的歌词首先讲述多年以前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

2、认识四分休止符,并在歌曲学唱中体会。

3、通过歌曲《多年以前》的学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加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以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出示课件)

师朗读: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欢乐的歌唱

森林是它们可爱的家园

蓝天任它们自由飞翔

它们的歌声让人们久久留恋

二、参与活动

1、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留恋的歌声定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鸟动听的歌声。

(1)初听(听录音范唱)

(2)复听(让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

(出示课件――“0”的自我介绍)

(3)齐唱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可别忘了我们的新朋友――“0”(四分休止符),一定要把“0”表现出来。

2、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小鸟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因为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大片森林遭到了破坏,小鸟的家园也渐渐消失了。

(出示课件)

“鸟”:谁来救救我们?谁来救救我们的家园?

思考1:我们应该怎样帮助鸟儿呢?

思考2:到春天又将来临的时候,一定会是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的美好景象,到那个时候,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

师:老师也有话对鸟儿,大家听!

(1)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思考3: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达期盼鸟儿早日回家的心声?

(2)用亲切的声音齐唱歌曲第二段。

三、主题升华

1、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鸟儿听到了我们呼唤,它有话对我们说。

(出示课件)

“鸟”:谢谢大家!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家园。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2、出示课题――多年以前

师:刚才我们所学唱的歌曲,你能猜出它的歌名吗?

小结: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正如歌名一样,“小鸟无家可归”永远成为多年以前的事,让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篇3:多年以前教学反思

教学中有小鸟失去家园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的心马上为小小鸟担忧起来,学生自己开始想办法?怎么帮?从而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绿化。最后总结遇到困难要膺任而上。当然,本课设计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室的安排应做到更加情境化,头饰应做到人手一个,师生应当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用的办法: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三、多关注男同窗,多激励表扬进而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4:多年以前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三年级课,无论在导入,还是在全部课程环节中,我在充分懂得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抛弃旧观念,旧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师生谈话中了解歌曲内容,在游戏节奏中控制歌曲难点。然后创设情境,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绪丰盛的学生们到入到所创设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欲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进其自身发展。

果真此,模仿、儿歌、游戏贯穿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乐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积极、自动地参与,勇敢、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发明。学生的表现很杰出,真让我佩服他们的聪慧。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育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敬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游戏表演中,我以小鸟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游戏,坚持良好的交换,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发明协调民主的教学气氛。

篇5: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以前,我们老鼠是最高等的动物,是世界的主宰,而人类虽有庞大的身躯,却依然臣服与我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拜倒在我们的脚下,都对我们俯首称臣。我们很聪明,有灵敏的头脑,发明出了许多东西,世界上也只有我们“鼠语”这一种语言,我们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和现在你们人类一样有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和许多“实权派”的老鼠掌权,还有学校……一切应有尽有。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风气变差了:群体打架、贿赂成风、恐怖事件……时有发生,就拿过年来说说吧——

从腊月(即农历12月)开始,鼠民们就忙碌起来了。学校里放假了,于是这一个学期积攒的怨恨、不满、敌视都将释放出来。于是便有了许多打架斗殴的事件,而且出手狠毒,数量也很多。这可忙坏了我们的治安鼠员,它们“鼠不停蹄”地赶到这儿、赶到那儿,维持秩序。每年到这个时候,上面都要派些武警战士,来协助治安鼠员的治安工作,安定地方百姓。

我们鼠族统治世界时也有“拜年”这一“节目”。这本是亲友们之间相互来往的好日子,可有些鼠却利用这个机会来贿赂领导、“实权派”,还正大光明地说是“走亲串友”。这还不算,在拜年时我们的风俗是要给小孩子给“压岁钱”,于是这些鼠辈们就封又大又厚的红包给领导、“实权派”的孩子。甚至在孩子不在时直接将红包交给领导、“实权派”,社会不良风气顿时上涨,给领导、“实权派”们封红包竟成了一种时尚,比起了谁封的更多、谁封的更厚,这叫社会风气怎能好转?

在过年时,买炮竹的摊点就多了起来,鼠父母们领着孩子们抱回成捆成捆的鞭炮燃放。虽然我们张贴了“不许燃放鞭炮”的标语,可还是有鼠放。于是我们就罚款,可罚了之后照样放。就这样罚了放,放了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每年当地政府都会在一定的地方统一燃放烟花,可市民们依然要这样污染空气,政府为此伤透了脑筋。

我们为了过暖和年乱伐树木取暖;为了过快乐年我们举办各种耗费财力的活动……

我们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大自然惩罚了我们,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我们失去了聪明的脑袋,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你们人类主宰了地球,拥有了极高的智商,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可是,现如今,你们人类正在重复着我们的悲剧,但愿能够停止这一悲剧,让我们所有自然界的生物来年过个“幸福年”。

篇6: 多年以前散文

多年以前散文

不惑之年,锋芒和锐气在空气中变得稀薄,或者说平添了几分矫情的多愁善感,于是再写文字时,竟不由自主地爱加上一句───多年以前。

多年以前我无视阳光的存在,而今却时常打开窗子,也打开心窗,让阳光进来,享受着温馨的时光;多年以前我淡漠草长莺飞的大自然,而今却时常感受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的文字多了,竟分不清是怀旧还是退化。蓦然回首时,岁月仿佛已经流淌成一条河,宛如多年以前往河里打着石子一样,青春也一一投入到水中央,早早地混在沙砾中,被冲刷得不知东南西北了。因此,有时倒有点感谢那些多愁善感的回忆,起码能让一些多年以前的影像依稀可见。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的少年,深深地凝望着一个影子,痴痴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那些多年以前为她写的诗呢?不知道在哪片浪花下沉睡着呢。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痴迷着那一片小树林,多少梦想,长埋在其中。无端抛洒的`青涩的泪,不知道是被大地风干了,还是深刻在年轮的辙印中了。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的青年,用那对酒狂歌的豪迈,守着那红泥小火炉,晚来天近雪,能饮一杯无?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那个善良、质朴、正义、耿直的人,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如今的我,是他的蜕变,还是他的羽化,无从述说。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曾经面临着的一切苦难,在吐着毒热的烈火中迸发着刑天之吼。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在文字中颤抖地行走,在发贴回贴中憧憬着幸福;在文字中徜徉着奔放,在字里行间寻觅着知音知已。

于是,我看到多年以前,在老诗梦初识的那些好友,曾经傻傻的有意的无意的相遇,时隔多年,那些年共同缔造的美丽童话,我们还能重演吗?

………

我想,不知道哪一天,我会说另外一个词───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我也许会为一些事后悔,后悔多年以前没有勇敢地说一些话,没有勇敢地牵一下手,没有勇敢地放下自己浅薄的虚荣心。但是我想,今天肯定不会后悔,因为我在慢慢地懂得珍惜。我珍惜着家人带给我的安宁,我珍惜着我所爱的人与爱我的人,我珍惜着牵手也珍惜着放手,我珍惜着所有相遇相识相知的朋友,我珍惜一切───不管是多年以前的,还是多年以后的。

篇7:《多年以前》教案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跃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在“跳格子”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鸟头饰若干、音乐格子图一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听赏导入。

1、动一动

小朋友随《哩哩哩》的音乐律动(小鸟飞)进教室。

2、听一听,猜一猜

(播放多媒体动画歌曲《哩哩哩》。)

导语:欢迎小朋友来到音乐森林做客,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听,是哪些小鸟来了呢?

(生答。)

(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哩哩哩》中的鸟叫声。)

3、学一学

导语:小朋友们真聪明,那谁来学一学布谷鸟和百灵鸟的叫声呢?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欢快的情绪,请学生模仿布谷鸟、百灵鸟的叫声。)

4、边听边唱

导语:听,百灵鸟在跟我们说话呢!

(课件音:同学们,让我们做好朋友吧,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

(播放《哩哩哩》MTV,学生看课件,跟唱歌曲《哩哩哩》。)

二、参与游戏,学习新知

1、看一看

(课件音:布谷鸟叫声。)

导语:听,布谷鸟又在唧唧喳喳的说话呢!

(课件音: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一起来做游戏吧,看看谁最棒!)

(看课件:小鸟演示“跳格子”游戏,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那个格子里的音符,碰到休止符就不出声。)

2、玩一玩

导语:同学们可不能输给小鸟呀,自己也来试试吧!

(A、请学生上台在音乐格子中跳一跳,看谁最棒。B.看谁能跳出与别人不同的路线,请学生尝试跳新的路线。)

3、想一想

导语:同学们刚才玩跳格子游戏时,为什么有的格子没有唱出音符来呢?

(生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格子里的四分休止符。)

4、学一学

(多媒体动画:音乐格子中的“O”说:“小朋友们不认识我吧,我可不叫“零”,我的名字叫“四分休止符”,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在唱歌时遇到我,可千万别出声,要停一拍哟。)

(教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四分休止符,如摆头、拍肩、点头等,进一步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三、情境引导,学习歌曲

1、听一听

导语:小朋友们,大家都玩累了,一起去小鸟的家园休息吧!

(多媒体动画:歌曲《多年以前》音乐加朗诵,画面为森林深处,蓝天的.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2、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一段)

导语:小鸟的家园美不美呀?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树林和蓝天下翱翔的小鸟好吗?

(])出示歌曲曲谱,引导学生用“la”高兴地哼唱。

(2)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读后随琴演唱。

(3)师生接龙,看谁接得快。

3、听一听“朋友的烦恼”

(播放课件:同学们的歌声真美。我们现在的家漂亮吗?可是在很久以前,我们几乎失去了家园,由于你们人类砍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我们飞翔的天地越来越小,不仅我们鸟类无处容身,就连森林里其他的动物也快无家可归了。)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4、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二段)

(课件出示歌单,在曲谱上每一拍闪烁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大小随音乐的强弱而变化

(1)体验鸟儿失去家园的悲伤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并用“lu”再次带情绪哼唱。(2)感受渴望鸟儿归来的心情,依谱唱第二段歌词。

5、演唱全歌

导语:现在春天又来到了,到处是绿树成荫,花朵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并原地用身势动作和拍手拍肩等动作进行表演和伴奏。)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你们和小鸟成了好朋友,以后大家要更加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所有的小动物,

让大自然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开、快乐!

(学生随《多年以前》音乐边唱边“飞”出教室。)

篇8:多年以前反思总结

在教学中应该把歌曲和环保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对生活的感受溶入到音乐的理解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环境保护,我的责任。”让环保走进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尤其是对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 ,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此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更加精彩!

多年以前反思总结篇3

1、让自信在音乐课堂中开花、结果。

在音乐课堂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为学生上好音乐课。在本节课上,魏老师自信的面容,亲切的教态,

传神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儿童语言深深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从问题的设计到提问,从知识的讲解到歌曲的范唱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自信,才使学生

能快进入状态,使学生在整堂课上都沉浸在兴奋的学习中,从音乐体验中获得美的感受。

2、让自信心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孕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不可缺少的条件。魏老师在课堂中非常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活泼自如,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上没有嘲笑,没有指责,而且和老师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萌发了自信心。

3、让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增强

要使学生有大胆、自信的表现,不仅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多样的评价,更需要有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大胆地实践和自主表现的活动机会。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最后音乐剧的表演,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不管学生最后表演如何,效果怎样,至少学生愿意参与了,我想这就是一个飞跃。创造音乐,不仅仅是看结果,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过程,我觉得如果每位老师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越来越棒!

篇9:多年以前反思总结

魏艳红老师执教的是湘教版新编教材三年级歌曲《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它首先讲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魏老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下面我就对这一节课进行简单评议,不到之处请在座的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中以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创设情景氛围,牢牢把握住了三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爱听故事是小学低段孩子的共性,魏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采用故事的形式,把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融入故事情境中,使学习产生诱惑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故事——唱故事——演故事等不同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感受和体验音乐。并根据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创设了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

本节课一开始魏老师就扮演了一只可爱的受伤的小鸟,通过与同学们的对话交流,学生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这样的情景教学一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也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中以音乐性贯穿课堂始终,牢牢把握住了音乐课的本质特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这节课中,从师生之间的问候——小鸟对同学们的自白演唱——欣赏歌曲《多年以前》——歌曲《多年以前》的学习——音乐剧的表演,音乐无不贯穿其中,比如教师范唱时的优美歌声,学生学唱时的认真投入,歌曲表演时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情绪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使课堂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更加丰满完整,增添了音乐情趣,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篇10:多年以前反思总结

作为一节常规音乐课来说,是一节朴实而自然的音乐课,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我提出一个建议:

一、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音乐森林的美丽和神奇。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学生被吸引就会集中投入,多种感官同时加入,完成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画面和音乐的结合形象、生动的展示了美好的大自然,从而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使学生在后面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做好铺垫。

二、通过演唱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目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篇11:四年级音乐《多年以前》教学反思

歌曲《多年以前》是由美国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它首先讲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本节课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森林的森林和自由飞翔的小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多种感官同时加入,完成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歌曲的情绪,作者在歌曲中频繁的运用了力度记号,有“强”、“弱”、“渐强”“渐弱”,这些记号常常会被学生们忽视,导致歌曲学完后,力度记号的变化在歌曲中还是难以体现。因此在接触歌曲之前,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在后面的歌曲情绪处理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一系列森林遭人类破坏的画面,让学生跟直观的感受到环境的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损失。将学生设定于特定的意境中,使其产生震撼与共鸣。看完画面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回到歌曲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感受作者运用这些力度所要表现出来的歌曲情绪。最后将音乐和环保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篇12:音乐课教学设计

三、听赏《春雨沙沙》

1、初听全曲。

2、复听全曲。

生边听边欣赏《春雨沙沙》,边用抖动树叶或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并引导学生用动作参与表现。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我们不仅知道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也看到了色彩艳丽,生机盎然的春雨画面。放学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春雨的美景吧!播放音乐《春雨沙沙》。

篇13:音乐课教学设计

音乐课教学设计

课题:《前门情思--大碗茶》

授课年级:9年级

教学目标:

(一)对我国戏曲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能主动搜集并学唱戏曲音乐,。

(二)能够随音响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在体验并模仿京韵大鼓韵味的基础上,表现出远方游子归故里时的爱恋之情。通过学唱《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验模仿京味歌曲,声情并茂地演唱

教学内容:

一、赏析与导入

在《说唱脸谱》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说唱脸谱》这首歌是8年级学习过的歌曲,特别强调了语言的“京味”,这也是京剧唱腔的.一大特色。提问:这种歌曲有什么特点?是戏曲还是歌曲?跟我们以前欣赏过的京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

今天我们欣赏跟它风格相似的作品《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引入新音乐体裁--戏歌。将京剧和音乐、歌舞节目揉合在一起,对戏曲进行包装。

三、欣赏原唱,讨论: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学生自由讨论,老师补充。

四、歌曲演唱

1、学生先在录音的范唱中熟悉歌曲旋律,跟唱歌曲。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范唱,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跟随录音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演唱中体会并表达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祖祖辈辈对祖国故乡北京的无限爱恋之情。

五、课堂拓展:

1、欣赏另一首风格相似的歌曲《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的曲作者也是《前门情思--大碗茶》的作者姚明老师。

2、现代流行音乐中也溶进了不少传统戏曲成分,来宏扬民族文化,比如周杰伦歌曲《我的地盘》MV中的京剧表演;还有流行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北京一夜)中,运用花旦唱腔演绎;电视剧《大宅门》中的背景音效用京剧武场的锣鼓经等。这些,都起到了更加普及京剧作用。把京剧和现代元素嫁接,便于引导年轻人进入中国国粹的艺术殿堂来,给京剧做了个普及工作。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曲,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七、在信乐团演唱的《One night in Beijing》乐曲中结束本节课。

MSN(中国大学网)

篇14:音乐课教学设计

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听赏器乐曲《扬基歌》、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

《扬基歌》原本是一首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士兵自嘲的一首风趣歌曲,旋律轻快、活跃,后成为美国标志性的音乐。现欣赏的这首器乐曲是根据原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1、填护照。教师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好护照的第一页内容,并贴好照片(可用自制照片)。办完签证准备我们的北美洲之行。

2、听中唱。教师播放器乐曲《扬基歌》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完整倾听,第二遍请会唱的学生听着乐曲轻声跟唱主旋律。之后教师可以以导游的口气向同学们介绍美国。(资料附后)

3、听中动。教师播放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迪斯尼乐园:

游客走进迪尼斯乐园,就踏上了奇妙之旅:近看“睡公主城堡”,幻想一下睡在里面的公主样子;漫步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小镇大街”,时光仿佛倒流;在乐园里找到他们最心爱的迪斯尼人物,并与他们合照,一下子回到童年;在“探险世界”里亲身感受亚洲及非洲地区的原始森林旅程;在“明日世界”里尝试充满科幻奇谈及现实穿梭的太空幻想;在“幻想世界”里,那迷人的故事和永恒的国度,都生动的展现在你的面前;此外,你还会发现中世纪的城堡、银河系的山脉、会伐木和飞翔的大象…晚上住在迪斯尼好莱坞酒店里,感受30~40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的魅力。游客在乐园内亦可享用到亚洲各地的菜式。乐园内除了有中西式餐厅外,更有其它亚洲特色美食,包括点心、明炉烧味以及多种中国地道美食等。

二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充满美国乡土气息的抒情民歌,内容歌唱了对“牧场上的家”的无限恋情,音乐朴素深情,悠长气息的.乐句描绘了晴朗辽阔的牧场、甜美温馨的家及人们宽广的胸怀。

1、听中动。教师播放歌曲,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划出旋律线。

2、听中想。请学生听音乐划旋律线的同时,思考歌曲中哪几个乐句开头的旋律线像下面这样:

在下面画出与这不同的乐句的旋律线:

3、听中画。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根据旋律线用图式或色彩表示出歌曲的结构:

AABA

☆☆○☆

4、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牧场上的家》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学生随着音乐拍出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固定节奏型。

▲在前面反复听和做的过程中,旋律已印在学生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歌词后,直接演唱歌曲。并仔细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思。

▲歌曲中A乐句与B乐句的演唱要唱出mf与mp的力度对比。

▲歌曲中A乐句的最后一个音要唱够5拍,A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6拍。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歌曲速度,用高位置的混声来演唱《牧场上的家》,音色要圆润。最后全班深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5、欣赏合唱曲《牧场上的家》。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不同形式演唱的歌曲《牧场上的家》。简介合唱曲《牧场上的家》:

6、听中编。同学们自编歌词,尽情歌唱自己的家。如:“湖边的家”、“海边的家”、“湖南的家”、“上海的家”、“三口之家”等。

篇15:音乐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会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2、体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情绪;

活动准备

钢琴、小帽子,铃鼓、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哇哈哈》。了解音乐的节奏;

2、讲解歌词的内容: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

3、和老师一起演唱歌曲,男生、女生分辨别演唱;

4、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根据头饰请小朋友自由结伴成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小虾,拿一种图形藏在身上,大家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追逐,音乐停止小朋友立刻停止追跑,说出小朋友身上的图形是什么?像什么?两人相互交换角色,更换图形继续进行。如果说不出图形的名称,暂停游戏一次;

5、幼儿根据音乐自由表演游戏,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别人;

6、幼儿再次游戏,加深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课后评析:

小朋友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音准和节奏也有进步,对于课堂上的材料关注的比较多,纪律不是很好,特别是在自由表演的时候,有点吵闹。

口风琴课多年以前教案

音乐课《牧歌》教学设计

音乐课学期教学总结

音乐课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舞蹈以前的教学论文

以前怎么造句

多年工作经验 个人简历范文

做好小学音乐课教学心得

浅议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语言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锦集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