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0 03:36:18 作者:q63112646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q6311264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分组练习)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2.集体反馈: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2)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

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

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预设2 简便运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追问及学生介绍计算的过程突破难点。借助298是这一数据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方法,渗透简算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

3.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预设1 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预设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 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2)归纳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准确,让学生感知加法检验的意义,让学生选择一种验算方法,通过验算,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P38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9第5题的“啄木鸟治病”。

(3)完成教材P39第6题的“找朋友”。

2.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P40的`第8题的“解决问题”。

(2)下面7个△都代表同一个数,想一想,△代表的是哪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啄木鸟治病”“找朋友”等多形式的基本练习,巩固算法,形成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做到算用结合,体现计算的价值,通过“填数”的练习,在巩固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回顾梳理,促进内化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回顾学习例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如“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该怎样解决,下节课继续研究。

篇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法指导: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并总结规律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探究新知。

探究过程

一、知识准备

同学们,咱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课件出示复习题)

1. 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87+99= 76+84=

2. 估算

38+60 599+800 900+101

二、导学过程

跟我的答案一样的举手。同学们真棒!全都做对了,都是计算高手诶。所以,我有信心大家一定能学好“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1.估算

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种 两栖类 284种)

师:通过大屏幕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我想知道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么列式?谁来说说?

师:对,用376+284,大家看看这两个加数,与前面加法中的加数有什么区别?对,都是三位数,而前面学的都是两位数加法。

师:谁能猜猜这道算式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哦,对了,还记得前面我们猜想结果时采用的是什么办法吗?对,估算!嗯。谁说说前面我们是怎样估算的?对,把这些数字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那么,这一题又该怎样估算呢?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说说,再自己进行估算。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76最接近400,所以把376看成400,284最接近300,所以把284看成300,因此,376+284≈700也就是说我国这两种动物大约共有700种。哦,看样子你还有不同的做法,嗯,把376看成380,把284看成280,所以376+284≈660大约有660种)。哎呀,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写估算结果时都要注意一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对,用约等号连接。

2.笔算

同学们,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那么这两种动物究竟一共有多少种呢?如果想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对,笔算。

师:你认为这道算式的竖式应该怎样写?又应该怎样计算?

(对,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哦,你还知道,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诶,你怎么知道的?(哦,前面做两位数加法笔算时,就是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这一题只不过是多一位数,所以算法肯定一样。嗯,你实在是了不起,能利用前面学的知识推断新知识,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你们还等什么,赶快拿起笔来,列竖式计算这道题吧。

师:好,大家都做好了。可我还不太会,你们愿意教教我吗?(师边板演计算过程,边强调算理,特别强调不能忘记加进位1。)

师:老师跟你们算的一样吗?那你们也表扬一下老师啊!

师:谢谢大家。谁能说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算的?谁再说说最容易出错的是什么地方?对,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分层训练,达标检测

1.我是计算小能手

476+286= 578+165= 395+455= 563+249=

184+367= 217+688= 96+ 627= 746+187=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会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了。老师为了奖励大家,准备了一些智慧果,想要吗?只要你算对了里面的题目,这个智慧果就属于你啦!

2.火眼金睛

459 537

+287 +276

638 803

四、总结全课,全面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一题

篇3: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箄理,掌握计筭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迲续进位的加法题。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3.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谈活导入

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2、交流问题

预设: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该湿池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二、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箅方法

完整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值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这道题同学们会用什么方法计算?

445+298

估算结果并交流

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445+298大约等于750

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并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十位上4加9等于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简便运算的方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因为看作300多加丁2,所以后面要再咸2.

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为什么估箅得出的结果与精算结果不一样?

2.探究验算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交流方法

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笄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反馈交流

提问:百位上的数相加也满十了,怎么办?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笔算万以内的加法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酲大家注意的?

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三、练习拓展

1.基本练习

啄木鸟治病39页第5题

补充练习

找朋友39页第6题

2.拓展练习

课本40页第10题

四、总结回顾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汁算进位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39页第2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位加法了,并且会正确验算了,学生在这节课中敢于表现自己,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4: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八5、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课

导入课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38+91=329659+306=965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验算。

预期效果:生活要有目标有方向,学习也一样,要有目标。

你们有信心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最出色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探究计算方法

任务呈现: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自主学习:

1、估算结果并交流

展示:

(1)445最接近450,298最接近300,因此,445+298≈750也就是说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大约共有750种。

(2)把445看成400,把298看成300,所以445+298≈700。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大约共有700种

自主学习:

2、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展示交流:

小组汇报方法:

(1)列竖式计算。

445

+298

733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5+8=13,在个位上写3,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在十位上写4,并向进位进1,;百位上4+2+1=7,在百位上写7。

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2)简便运算的方法。

445+298

=445+300-2

=745-2

=743

学生说想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因为看作300多加了2,所以后面要再减2。

任务二:探究验算方法

任务呈现: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么?

自主学习:交流方法。

展示交流:

(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学生集体在练习本上算,指名板演。

298

+445

733

(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教师归纳计算方法: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2)反馈交流。

重点讲评第3题,提问:百位上的数相加也满十了,怎么办?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啄木鸟治病(教科书第39页第5题)

(2)找朋友(教科书第39页第6题)

学生独立作业后,请学生说一说,在寻找两个数相加得1000时,有什么好办法?

2、结果反馈: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3、反思交流:同学们,你的收获大吗?把你的收获让大家分享一下吧。

篇5: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列算式。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口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

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

追问: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口算?

3、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 4 5

+  2 9 8

(     )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

板书:

4  4  5

+  21   91  8

7 4  3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

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9  8

+  41   41  5

7 4  3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3-8题.

2、笔算并验算

348+564      457+293       881+139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743

4   4  5

+ 21    91  8

7   4  3

篇6: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课题:

莞师附小   庄文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1、  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思路: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  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

76+84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 练习   1、书本 P18做一做 →质疑→小结

2、书本 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 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学生完成后 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屏幕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 “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 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             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5、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加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屏幕上出现课本18页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并说明书上的估算更加接近准确数,在以后的估算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3、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4、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5、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6、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7、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三、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3、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四、作业布置:练习五第1题。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 976+284=1260

376                                   976

+ 284   +284

680                                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小结:作为计算题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就能掌握。在教案设计的时候: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步骤讲出来。我一 共             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进行练习(例题、拓展例题、做一做选一题)。

(2)小结计算方法,设计了三个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习题完成后、例题和拓展题后、全课小结时)。

(3)练习设计了多种形式(基础的竖式计算:做一做、提高题的改错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在每次的汇报学习中都让学生讲如何才能做到又对又快。

篇7:《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三、教学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了解有关湿地及湿地动物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激活经验

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47+61 51+49

2.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出主题图。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

……

3.引入新课。

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①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②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了多个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图中搜寻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

(三)利用旧知,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预设1:200+100=300,70+20=90,1+2=3,300+90+3=393。

预设2: 1+2=3,70+20=90,200+100=300,300+90+3=393。

预设3: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1)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笔算方法。

重点交流:十位上7+3=10,十位上该怎样写?百位上是2还是3?为什么?

(3)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百位上2+9=11,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4)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例1和例2中的三道例题中,其中一个加数都是271,另一个加数发生了改变,就出现了不进位、一次进位等不同的情况,构成了三位数加法教学的一个整体,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3.回顾梳理,归纳总结

(1)小组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对比交流: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法则相比,发现了什么?(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

(3)小结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万以内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

2.完成P37的“做一做”。

3.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4.练习八的第3题。

每层练习都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板书,让学生找出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题,让学生应用所总结的计算法则完成具体计算,进一步巩固法则,培养计算能力。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3题,进一步巩固算法,同时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避免或减少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篇8: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另外,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巩固练习时设计了“夺红旗”比赛、“争当小医生”等游戏,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根据例题教学后,有的学生能融会贯通,有的学生基本学会的情况,还设计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种题型,因人而异,速度快的学生两项都做,速度慢的学生可以只做必做题。

在教学时,我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强调。但课堂练习交上来一看,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计算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顿时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教材上的练习少,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在课堂上得由老师扶着做,在家里得由家长扶着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因此,每天光课本和配套练习的作业都让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第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在读题的问题上。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马马虎虎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第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们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的,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勉强还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们做题时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来的1”等要点。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要点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估算错误等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计算过程中以前怎么错的现在还是这么错的,特别是在对向前进 “1”的处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

篇9: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今天上了一节《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研讨课,作为一名刚上岗的年轻教师,虽然感到有些紧张,但是能得到那么多老教师的听课指导,真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为此,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力求在课堂上能够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课后认真进行一下反思很有必要。

一、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处理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领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巩固练习时设计了让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过程,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根据例题教学后,有的学生能融会贯通,有的学生基本学会的情况,还设计了改错题。纠正有个别学生容易犯错的忘记进1或加1的情况,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课后经过研讨交流,得到了几位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也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表达。这是我犯的一个新教师普遍容易犯的毛病,生怕学生听不懂、弄不清,往往讲得过多,学生表达的机会与时间不多,这就造成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学习过程中没弄懂的问题也被掩盖了起来。同时,齐答的形式过多也会造成上述问题。所以,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交流、多表达就非常重要。而教师要尽量退居后台,更多的是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引领与指导。

2、评价方式与方法要改进,且要有始有终。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但评价也要有策略,也要进行设计,随意的评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本节课开始虽然采用了让学生分组竞赛进行练习的方式,但练习后竞赛活动的后续评价没有跟上,对各组的表现没有具体的评价结果,这就造成了学生后续学习兴趣的降低。同时,评价鼓励形式太单一,效果没达到最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准备尝试用分组记星的方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运用,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3、要改进教法与学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班级人数太多,部分学生往往被忽略,同时,教学方式太单一,也不容易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老教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很值得我学习,如可以让程度好、做题快的学生,检查与指导同桌有困难的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让板演的学生讲一讲思路,其他同学作为评判员找一找问题;互相交换评一评;实物展台利用起来展示学生的练习情况等。

4、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处理细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教师讲过了学生就理解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问学生会了吗?学生很肯定地回答:“会了!”但一练习或检测,往往出现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往往忽略,关注的是表面化的结果,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如验算的格式,动笔时发现不知道怎么去做;另外,学生会把讲的内容教条化地去用,一点说不到就易出错,如进位时为防止漏加就记了一个“1”,学生就会认为不记“1”就是错的等等。所以,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要多听听老教师的意见,他们在教学中遇到过各种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听多学就会少走弯路。本次讲课后的交流,受益匪浅,我会不断努力,力争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尽快成为一名出色的数学老师。

篇10:《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算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减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中笔算减法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了连续退位。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笔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他们尝试说完整的计算过程,从而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

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就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多次说十位的计算过程,果然效果大不相同。

篇11:三年级《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评课稿

三年级《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评课稿

听了侯老师的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后,我认为本堂课侯老师达到了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促成了课程的.有效建构。对新课程理念领会是深刻的,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法把握得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钱先让学生进行了笔算热身赛,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只进位一次的加法,规范了笔算的,从而为这节课学习连续进位加做好了准备。

二、重视课的引入,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长治湿地公园图片,介绍了其中的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自然引入了今天的新知。同时在介绍长治湿地公园图片时,教师还向学生渗透了爱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不忘保护它们。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先思考、操作、说一说你的想法或者方法,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后说一说你的方法、学生板演、独立完成、展示成果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结论,同时又运用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整个课堂更加有效,更加高效。

四、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去听,教师说:“你要当好小听众,还要当好小记者。”这些话都激励学生去认真听别的学生说。

建议:

1、让孩子笔算的机会还是有点少。

2、课件上的数字有点小,后面的同学看的不太清楚。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认为本堂课难点是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位,要让学生明白怎么进?进在什么地方?得数怎么写?在这方面侯老师做得不是很清楚。

篇12:《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的数学教学中,三位数的进位加是计算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可是学生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本课教学由复习简单的进位加法口算开始,接着复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巩固了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即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其次,在新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同样是让学生尝试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了进位加法的计算,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这里教师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再次,让书本与生活相联系,使练习更丰富。在习题的设计上,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还有解决问题。竖式计算中学生能注意进位并自觉的验算,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认识。

篇13:《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这节课先由复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开始,巩固了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即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由情境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创设了田园小卫士检查白菜地的情境,根据已经检查的数目和没有检查的数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竖式时,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同样是让学生尝试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在这里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

第一,虽然重视了小组合作,但小组合作还要注意在学生已经独立思考后再展开,否则学困生会受到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限制或中懒于思考,要留出大块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第二,课堂上有的孩子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重视,草草的看题,审题就更谈不上了。在写竖式时就会把数字写错,如136+478,结果写成了186+478 。再有一些孩子写作业时不能集中思想,总是会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这样出来的计算题谁能保证它的正确性?还有数位不对齐,加看成减,……看到这些情况,孩子们都会说是粗心。粗心是什么?为什么孩子要这么粗心呢?粗心也与孩子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或者是边讲话边做作业,……这些都值得我们老师格外关注,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用一生的,从起点开始就要好好抓,不能放松。

数学 - 连续进位加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法》教学反思

《进位加》教学方案设计

三位数退位减法练习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打包幸福随笔三位数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