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8 04:09:36 作者:小草菇 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小草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让学生知道数位及数位意义,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不同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在例6的'教学中,通过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拨珠边拨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整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没能及时地投入到教学的情境中,从而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篇2:《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我参加了进修学校的课堂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我听课的内容是《读数、写数》。《读数、写数》是小学数学一年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数字的基本步骤。

本次讲授的是长江东路小学的骨干教师孙楠老师,初次见孙楠老师便觉得她就是孩子心中的“好老师”,只见她温柔可亲,笑容可掬,声音清脆。听她讲完课后看到孩子们满足的眼神就觉得这节课达到效果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读数和写数,课堂结构清晰合理,内容丰富,练习多样。孙楠老师以复习巩固开始让学生练习读数、写数,让学生区分读数和写数的不同之处,在课程的中间串联数的组成这一知识点,让内容更加的饱满,并且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构建的重要性。本节课出现“计数器”数学使用工具,计数器的使用让孩子明白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数位的表示,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同学们!

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都踊跃的展示自己,并且课堂的最后有学习总结:“我学会了什么?”让孩子们反思这一节课我究竟有没有把握好,学到了什么?

听完本节课我更深的感受是因为智力的不同孩子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不一样。我所在的学校是辅读学校,孩子们的智商都低于常人,我们教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比如:培智学校的数学讲授的内容大多是百以内的加减、九九乘法表和钱币的使用。在这九年的教学中钱币的使用是最难的,可能有些老师不理解,认为钱币的使用是最简单的,在普通学校是不用教的。可是我们辅读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不会用的,他们不理解钱币的概念,更不会使用钱币。

我们面对这些孩子虽然说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所做的是让他们拥有爱人爱己之心,让他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 写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 写数》教学反思

1、复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对20以内读数、写数的知识掌握得较好,过程进展得比较顺利,为下一步新授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在本节课中,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通过数具体实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的模式来进行的。在区分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时,我通过课件出示了“24‘和”42“这两个数,让他们自己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但是这里没有强化练习,如果再出一个数,如“33”,在同一个数里同一个数字它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区分,可能对突出难点更好。如在教学100的读写时,让他们通过一边数小绑的捆数,一边在计数器上拨珠,拨到第9颗时,如果再加一颗时,怎么办?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实际中体会到“满十进一”,因为前一节课已经学过10个十就是100的内容,同时顺水推舟地让学生学到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3、练习部分设计得不够好,虽然很多同学都能做对,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能设计成比赛的方式进行,可能会更好。以此让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篇4: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整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篇5: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复习数数、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例4,探究几十几的读法和写法。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这样使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篇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整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复习数数、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例4,探究几十几的读法和写法。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这样使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篇7: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通过教学,力求让学生初步知道数位及数位意义,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学会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趣。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数、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例4,探究几十几的读法和写法。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这样使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在例6的教学中,通过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拨珠边拨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整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上还有点欠缺,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篇8:一年级下册数学《读数、写数》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读数、写数》练习题

一、填空。

1、327085是位数,最高位是()位,“2”在()位上,表示(),

“7”在()位上,表示()。

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八位是()位。

3、和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4、10个()是十万,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里有()个百万。

5、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6、50900300是由5个()、9个()、3个()组成。

7、一个数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二、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四百五十万写作:

2、八十万零八十写作:

3、五千零四十万零九百三十写作:

4、十三亿零四百一十万零六写作:

三、读出下面各数。

34832789读作:

1057905504读作:

50670600230读作:

840000255450读作:

篇9:数学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练习题

数学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练习题

一、计算

7+5= 12-8= 6+8= 17-8=

13-5= 9+4= 19-9= 14-5=

16-8= 11-9= 15-7= 5+8=

二、画线计算

4+3+8= 13+4-9= 17-5-8= 12-7+6=

三、填一填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2,这个数写作(),读作()。

3、80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

4、22十位上的“2”比个位上的“2”多()。

篇10:《读数和写数》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数,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紧接着又复习了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出示24支彩色笔,让学生说出几支,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师生一起读写24。教师再摆出30支彩色笔,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并让学生知道各位上一个也没有的时候用0表示。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数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直接看图写数,然后进行反馈评价,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找朋友的游戏是想让孩子休息一下,缓解一下,不仅复习了数的读和写,同时也体验数学的乐趣。

在例6的教学中,通过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拨珠边拨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不足:

1、过分依赖交互式白板。

2、在教学读法和写法的时候没有重点提醒读法是用中文表示、学法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难点没有突破,学生难以理解满一进十。主要原因在于学具的选择,假如学生的学具跟教师的.教具是一样的话,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十个珠子之后必须向高位进一位。

4、板书设计不合理,重要内容和重要过程无法在板书中体现。

篇11:《读数和写数》的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主要利用小棒和计数器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操作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读数写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探究新知的欲望。总体来看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本课的亮点有:

一、在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两位数拨珠子,读数写数后,我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读写两位数时你有什么发现吗?和我们以前读写20以内数的方法一样吗?学生很快从读数写数中找到了规律,并从中归纳出了方法。可见在体验中学习,没有了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为了加深学生对100的理解,我让学生拨出97,接着往后拨,当拨到99时我故意说:下一个数就是在十位上再拨一个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我和孩子们在计数器上认识了百位。接着我继续追问:你会写100吗?(我请一生上台板书)计数器上只有一个珠子为什么不写成“1”呢?孩子们用数的组成驳倒了我的观点。孩子们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他们数数时只是报数。如把34读成三四,如果课堂上我能再重点纠正一下这种错误的读法,或者出几道判断题,或许就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避免练习中出错。

篇12:100以内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读数、写数》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我最满意的地方是学生原有的有关数位和读数、写数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教学很顺利,和我的课前欲设基本吻合。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知识的拓展和提升上。最后我利用课前学生自制的数位表和数字卡片进行练习巩固。在此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首先让学生在数位表上摆出我说的数字,他们各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高高地举起了手,并且正确读、摆出了数,看到他们脸上甜蜜的微笑,我真的好高兴。

不够好的地方:

一、提问时语言不够规范

如在让学生一根一根数小棒,数够10根,引导他们说出10里面有多少个1时,我应该问:10根小棒里含有多少个1根?这样学生会很明白地说出10里面有10个1.而我问的是:10根是多少?这样就比较含糊.

二、板书不够规范

在板书数位顺序表时,应该板书成:十位 个位,而不应该板书:十 个,这样的话,学生会把数位和计数单位搞浑的.

三、在练习时让学生先写数后再读数可能会更好,学生通过观察计数器更直观的将数写出来 ,然后再进行读数。

篇13:100以内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数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下面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万以内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作如下反思:

1、复习安排的内容较多,使学生的精力、热情消耗太多,导致后面的环节中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做小动作的多。

2、当课堂上学生纪律较乱时,老师只是机械的用语言维持纪律,组织教学方式单一。

3、在重点内容“怎样读数?”“怎样写数?”上,教师提出了问题,没有注意有效、巧妙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一人带面,叫一个学生说出了结果,就着急用课件出示读数、写数的方法,让学生齐读一遍草草的结束这个环节,开始走下一步。重点突破不够,并导致学生听讲精力不集中,掌握知识不够扎实。

4、在教学数位时,老师重视不够,没有多让学生说说个位、十位、百位的位置.

5、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不够灵活,只是机械的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进行,没有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情感等方面考虑,因此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篇14:100以内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要要把主题图和现实素材相结合、,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感。《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全面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的学习通过直观演示作支撑、让学生的学习动起来、活起来。

2、搭建桥梁、沟通内化。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其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教学时瞻前顾后,以防顾此失彼。因此教材在选取学习素材时,对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呈现的主题图要很好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很好的运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很恰当的切入,探寻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制作计数器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理清数位顺序。主题图虽然只呈现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来认识新的数位,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数写数,但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制的计数器,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的一句“你的计数器怎么和他的不一样?”很普通的一句质疑,让学生交流:我的计数器多了一位新朋友(百位),排在右边起的第三位。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很好的迁移到新知识,而且很好的给新旧知识搭建了桥梁,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写数读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写数读数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减法》教学个人反思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花钟》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年级下册《读数写数》的教学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