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总结

时间:2025-03-25 03:35:13 作者:jachde 教学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jachd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奥尔夫教学总结,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奥尔夫教学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奥尔夫音乐既熟悉又遥远,虽然在校时有所接触,但真正的内涵却一无所知。这两天参与了易安老师的课程,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在培训中,易安老师把我们当成小孩,采用故事、演唱、身体动作(用嘴、拍手、跺脚)与我们互动,气氛活跃,拉近我们与易老师的距离,一种自然、和谐、亲切的氛围,也让我体会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魅力所在。

易安老师通过上小中大班奥尔夫音乐的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主动权,交给孩子。而且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然。每个活动设计中都有节奏练习、创编、演奏,而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易老师那充满自信的教态,那幽默的语言,那甜美的微笑一直烙印在心中,我要多多向他学习!

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培训带来最多的是“快乐”,音乐用“快乐”感染我们,而我们用快乐去感染我们的孩子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适用于儿童,追求动作、语言、舞蹈、表演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孩子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活动。2天来感触最深的是:如果要用一些关键词来描绘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的话,那就是“创造”、“自由”、“享受”、“个性”、“合作”。老师展示了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型,启示着我们:每一样平凡的东西都能具有无穷的想象、都能制造出美妙的音乐,生活无处不是音乐,我们可以在音乐中享受自由和快乐,在音乐中大胆地尝试、成长,在音乐中学会与同伴交流、相互信任与合作。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享受这些的话,那将会有一个多么快乐的童年和美妙的未来。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与基本的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启迪幼儿思维,培养、健全幼儿人格是极佳的教育方法,我将把奥而夫音乐艺术引入日常的幼儿园常规音乐教育中,让音乐陪伴孩子们成长,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篇2: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真正了解奥尔夫,还是在上了两次家长课后。虽然只短短两次课,却让我由衷地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奥尔夫课的基本理论很少,在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始人卡尔.奥尔夫,以及他的“原始性”及综合性音乐教育的思想后,我们开始“感受”了。

七八个家长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老师带着我们先做了一个有节奏地朗诵活动,然后她告诉大家,用手掌击出节奏,同时说‘我喜欢苹果我喜欢梨,我喜欢水蜜桃跟我做’再用身体做出一个造型。依照这个例子,每个人要用相同的节奏边拍手边说:我喜欢__(两个字如葡萄)我喜欢X(一个字如杏),我喜欢__X(三个字如哈密瓜)跟我做。每个人所“喜欢”的东西和“跟我做”的动作造型不能一样,绝对禁止重复别人表演过的。妈妈们的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每个人都极认真地想着怎样才能与众不同。我们依次示范表演后的结果就是,在座每一位母亲都充分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有创造力的发挥,想象力的体现,还要集中注意力,跟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平时,我们并未注意到,其语言本身就是有着音调和节奏的。这个小小的游戏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与动作、舞蹈及语言密切相联系。

随后,我们又开始“声势”表演,即拍拍手、捻捻指、拍拍腿、跺跺脚,这样几个极其简单的、人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做的动作,让我们连续做时,我们感受到的是高低音的不同。之后,“卡门序曲”响起,我们配合做声势表演,以此欣赏起这首著名的乐曲。这首乐曲我曾经听过多次,但从不知道用声势欣赏音乐会有如此妙境,因为我已感受到自己的肢体动作在尽情地体现节奏的快慢和声音高低的变化。由于这是人人都会做的动作,我们几个妈妈很快就配合得很好。而后,我们分成四组,并发给不同的奥尔夫乐器。这种乐器是奥尔夫独有的。它们不是钢琴、小提琴等,而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沙锤、三角铁等,还有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如:木琴、钟琴等。我们每个小组分别被给予三角铁、响板、铃鼓及串铃,这些乐器将被用以表现一拍、二分之一拍、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拍。老师做指挥,她的手势指挥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就配合音乐演奏手中的乐器。我们未做配合练习,随着音乐看着老师的手示指挥演奏起来。一曲下来每个妈妈都兴奋不已,原来音乐可以这样感受!原来我们这些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组成一个小乐队,并且也能演奏得这样好!大家兴奋地鼓掌,既感谢我们的老师,又骄傲于我们自己的表现!

第二次听堂课更有趣,首先,我们被要求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每间隔几秒或几十秒就会有一节或连续几节长音,有点儿象鸣笛声或长铃声,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间隔的时间也长短不定。老师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听到一个长音时就要找别人握手,长音一停就要赶紧松手自由活动,长音一响就要再握手,但握手的对象不能相同,比如这次你同奇奇妈妈握手,下次长音响起时就得换其他妈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群三岁的宝宝做这个游戏时,一个儿个头和桌子差不多高的小女孩,长音一响时找不到可以握手的人,小家伙灵机一动,一双小手紧握着桌子腿儿不放,长音结束,赶紧松开手。由此可见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轮到我们游戏了,音乐响起——长音响了!妈妈们赶紧就近抓住一个妈妈,有抓胳膊的,有拉手腕的;长音过去!松开手,正想放松一下,长音又响了!再慌乱地扑向另一个!这回可是乱套了,随着音乐的变化,只见大家象是磁铁的两极,忽而紧紧地吸到一块,忽而远离,长音不停地响起,妈妈们像捞救命稻草似的到处握手,看也不看就抓住眼前跑过的人,手忙脚乱。长音又响了,我急着去握手,咦?怎么迈不动腿了?低头一瞧,哎呀!乐乐妈正坐在地上,反正也跑不动了,就势抱住了我的大腿!这可真是经典镜头啊!不知在一旁拍照的当当妈有没有照下来?这个时候,大家忙晕了,也乐晕了。音乐游戏结束了,妈妈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淋,好久不锻炼了,这回是过瘾了。用乐乐妈的话就是:“既欣赏音乐又开发创造力,还可以减肥!一举数得了!”妈妈们好象又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的时候,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每个妈妈的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心底的快乐。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些符号如“),“”“,...”等我们常见的符号表现音乐。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欣赏贝多芬的《军队进行曲》。对于我来说,这些符号与音乐是没有联系的,但是当老师随着音乐的播放,用教棍演绎着这些符号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到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如临其境般地体会到士兵们由远及近再走远的整齐步伐。一曲终了,再回过头去看这些符号,真是回味无穷啊!老师说也可自创符号和图形来理解、记录音乐。因为对孩子来说,可爱有趣的图形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使他们接受。

回味这两节课,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奥尔夫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就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尽享艺术的真善美”,师生互动,老师高兴,孩子有成就感,培养孩子的潜能。

篇3: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周日,带淘桃去了位于香樟的美育奥尔夫班。介绍说是台湾人办的。

一到就看到亲切的老师,一下子就认出是第一次来的。简单的填了表之后,就给淘桃换了鞋子(老师给换的,我手上又是包又是衣服的)进教室了。因为是第一次,我们到得早了一点,只有一个小朋友在。淘桃刚进去的时候还有点陌生,没怎么说话,在观察老师。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小老师,说话什么的态度都不错。

教室的布置也比较简明,一面是落地的窗户,还是朝南的,想到天气好的时候,那个阳光一定很好。另一面是镜子(后来才发现镜子后面是储藏空间,教具都在后面)。东面的墙上,挂着大白板上面还贴着头脑树,好玩。白板边上放着立式的钢琴。另一边就是音响设备。西边的墙是一面玻璃的隔断,外面放着供人休息的沙发和椅子。教室里是强化地板,放了一块绿色的地垫,上面有五线谱的线(这大概也就是奥尔夫教室与淘桃上的亲子园最大的不同)

在开课之前,一直放着音乐,很有节奏感的。

开始上课了,一直来的小朋友有六七个,都是妈妈陪着,除了我和淘桃外,其他的家庭好象都来了好几个大人。奶奶外婆爸爸们都在教室外面休息区里看着我们在里面折腾

经过十分钟左右的熟悉,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淘桃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可以很主动的跟老师沟通。甚至到拍拉丁鼓的时候,她据然抱着鼓坐到老师边上了跟老师一起做动作了。

整个课上了45分钟吧,总之是,淘桃很喜欢。连我这个乐肓上了课以后好象都学会了一首儿歌。好玩得很。

正式的课程结束后。我因为有些内容要跟老师做咨询,就把淘桃放在教室里跟老师玩,淘桃最后是把老师放起来的小教具都拿出来玩,玩到不肯回家。

整体感觉不错,也可能是我是第一次了解这种教育,也没有跟其他的做过比较。再一个,实际上我觉得跟淘桃在亲子园跟甜橙姐姐学得也差不多的,现在亲子园不去上了,上个这个班也算是个补充吧,于是就报了名,交了钱。

好贵啊,一节课也要62。5,算了,这个时间也比较合适。(天目的那个时间,我不能配合。贵也就贵点了吧)

篇4: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奥儿夫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变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代替孩子说,代替孩子做,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是带幼儿步入音乐天地的首要条件。但目前状况是幼儿在听音乐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孩子能做到”留神地听“”主动地听“呢?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外,还在一日生活中安排倾听自然和生活中声音(小河流水声、小动物叫声、雨声、走路声……)的各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听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中班的孩子能分辨出”沉重的“”轻柔的“”跳跃的“音乐,能区分速度、力度、节奏的不同的变化。

幼儿在奥儿夫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再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通过研讨,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如,中班在上音乐游戏”狐狸捉鸡“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知,充分讨论狐狸的音乐形象,并集体创作、设计狐狸的狡猾小鸡的弱小”等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动作,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幼儿从被动的接纳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自信心大增,创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小班在上音乐活动“小鸡出壳”时,教师大胆地把孩子推向前面,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尝试学习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孩子确实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只有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篇5: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凡是去看过、听过奥尔夫音乐课的教师或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奥尔夫音乐课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

1、他(她)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有相当教学经验的老师,同时又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决不是“教书匠”。

2、他(她)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有长期的研究,而不是皮毛,粗浅的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终身的,包括儿童、成人、老人在内的庞大的音乐教育体系,决不是参加短期培训就可以胜任的。

3、他(她)应该是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的老师,这样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

到底怎样才能上好奥尔夫音乐课呢?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个性、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在有限的50分钟内,给每个孩子不同的关注和鼓励,让每一个孩子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她)的特别关注和无限的爱意,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可以传递老师的情感。

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他们创造的自信。但对于“好动”的孩子,要在表扬优点的同时,和家长共同暗示他要注意尊重别人,不影响别人,了解公共“秩序”,没人集体感只讲个性的教育也是值得斟酌的。

游戏和探索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哪怕是技巧的东西也要变成游戏去反复体验和逐步熟练,音乐知识更是如此。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教育。语言是一种艺术、精练、准确、亲切的语调将影响课堂的气氛。所有孩子在接受奥尔夫音乐教育时都会被深深吸引,按时上课、不愿离去。

篇6:2020精选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然后再让幼儿用乐器表演,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是:

(一) 哲理依据

•••••••教育孩子最自然的起点,是属于孩子的节奏,以及古老到适合孩子的歌曲

•缺乏音乐型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希腊古文字对音乐的解释包含所有艺术表现得到儿童音乐的新意义

•音乐必须与律动、舞台以及语言相结合才能产生意义

•节奏的训导必须从小时候开始

(二)教学目标

•帮助孩子累计音乐经验

•帮助孩童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

(三)教学方法

•律动 唱歌 即兴创作 乐器合奏

乐器:天然乐器 自制乐器 身体乐器 传统乐器

(四)教学内容

•由模仿到创作

•有个别到整体

•有简单到复杂

•有部分到具体

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天半的快乐时间。时间真的是过得好快,短短的时间真的让我们知道了奥尔夫音乐的快乐

篇7:2020精选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初识奥尔夫是我在首师大学习的时候,那时的我也许是还没有参加工作的原故吧,对音乐教法不是很感兴趣。如今,我已经工作4年了,对音乐教法却是深有体会,在教学中我一直很想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节奏训练等教学内容变得很轻松、简单、易学。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教法的思想观念与基本训练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是非脱产上学,所以在上完教法课后,能立即把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不是音乐的难易,是教案的难易。”这是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在教学中,我最头痛的就是让学生进入二声部的训练。孩子们单独唱本声部时还可以,要是两个声部合在一起就找不着调了,使我很苦恼。李老师的两节课使我的二声部训练便迎刃而解。一节课是柯达伊的手势谱,我惊奇的发现同学们不仅可以做到二声部的演唱,而且随着手势的变化也抬高了唱歌时的声音位置。那天我表扬的孩子们,他们也十分高兴唱得都舍不得下课。还有一节课,是运用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三个词,汉堡包、薯条、香分别用三个节奏型,学生很快便掌握的这三个词语的节奏,并且可以交换声部练习。

在这基础上把这三个词语分别换成do、mi、sol就变成了三声部和声了。二年级的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居然立刻能做到三声部和声,这是孩子们给我的惊喜。这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李老师说的一句话“什么都可以教,关键在于怎么教。”

“我们还能做什么?”这是李老师经常在课上问我们的一句话。在讲欣赏课的时候,我通常先导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回答乐曲的情绪、速度、分几乐段,问学生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等等。而李老师的欣赏课使我耳目一新。在讲《土耳其进行曲》的时候,我们分为散响乐和木制乐为乐曲伴奏。相同的乐段用同一打击乐器和节奏型,这样很容易分辨乐段,让孩子们更是轻松的参与到了音乐当中去聆听。还有一节课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我记得李老师那天上课笑着神秘的对我们说: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我们来看看简单的一首《两只老虎》,我们都可以做什么?在这节课上,我们做了律动、单声、双声、多声创编歌词、创编动作等等。奥尔夫音乐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其手段、教法更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是孩子,连我们这些大孩子也感到情趣盎然。

虽然我学习奥尔夫音乐教法的时间不长,对于其理念和内容理解得也非常肤浅。但是,却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员的职责的重要性。以往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时,总是按照大纲要求教授知识。虽然课上纪律孩子们的表现不错,但是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死所沉沉,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奥尔夫的教学理念是使孩子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课上,不光知识学会演唱一首歌曲,而是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成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条条大道能罗马”。奥尔夫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鲜的气息,李但娜老师更是抛砖引玉的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应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为了能培养出、塑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良好音乐能力、具有美好心灵,提高下一代的整体素质的人才,来作为教育者的坚定不移的追求!

篇8:2020精选奥尔夫心得体会总结

提起到“奥尔夫音乐”我对它真的是一知半解。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洛阳市进修学校组织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有机会与来自各个县区的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感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期只有六天,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被奥尔夫音乐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及它多样的形式深深地吸引了,特别是王小彩老师那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她幽默诙谐的语言指令引领着我们在乐句、节拍、以及各种音乐游戏的亲身体验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新的感悟。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还注重交流与放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幼儿关注音乐,在不断的娱乐中学习新技巧和内容,整个活动轻松愉快。王老师还安排我们到她的奥尔夫音乐基地认识并学习了马林巴和非洲鼓以及各种打击乐器,并在白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学习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效果相当的壮观、和谐。还有麦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而且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然。每个活动设计中都有节奏练习、创编、演奏,而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方法,但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孩子们身上体现那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这次学习不但给了我科学、先进的理念,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需要更大精力去付出,是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过程。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总之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相信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活动中,最起码我会做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使音乐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快乐成长。

篇9: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

伴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我们幼儿园从去年就越引进的这一新的课程――奥尔夫音乐课已近一个学期了,随着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自己对奥尔夫音乐有了些新了解:

奥尔夫音乐有很多种形式,包括打击乐,韵律,歌唱。歌表演等,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倾听音乐,不但能很好的让幼儿感知乐曲的节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气质,增强艺术素养。主要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复习音符的时值;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的节奏,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每次课上我按照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要求,认真地讲给孩子听,和孩子们互动游戏,以拍手打节奏的方式贯穿其中,以便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孩子们游戏讲述故事理解音乐时,整体效果表现的不是很好,孩子比较乱,这个值得我去反思,没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孩子们在做游戏时表现的不是很守规则,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争取通过努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善尽美。

幼儿园还专程请奥乐夫音乐课题组专家的老师来我园做教学指导。我们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进行了奥尔夫教学开放活动,最后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之后我们全体听课教师与老师做了非常深入的课后评析。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给予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与建议。()我们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非常受鼓舞。我做为小班教学活动的执教老师,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与专家零距离学习互动、接受指导的的平台。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给了自已全面思考时间,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才能获得较快的提高与进步!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很害怕清醒的认识自我,愿我们能平整自己对人对事的心态,客观地审视自己与他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做好每次的课前准备,对待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不盲目,分析每次上课的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对待每次公开课的机会,让自己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领域中得到提高。

篇10: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

《小松鼠进行曲》这个活动是选自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材的一个音乐。第一次在亲子班尝试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整体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中以小松鼠老师带小朋友秋游为线索,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亲子班的孩子年龄较小,词汇量较贫乏,对于“秋游”一词的理解较为生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这个活动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肢体律动,第二个是跟随音乐在教室进行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律动,最后就是让孩子使用乐器进行集体演奏。

首先孩子们在进行肢体律动时,都能跟随老师进行刷牙、洗脸、照镜子、穿衣服的动作模仿,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些简单的动作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每一个肢体动作孩子们都使用固定拍进行。

第二个活动时,引导孩子们出去玩要经过一些什么地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较浅,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集体学习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动作。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且很愿意参与这类模仿的活动。有些孩子特别在过独木桥时,模仿老师“身体摇摇晃晃”的动作时,活灵活现。

最后一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尝试,对于亲子班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让孩子们使用乐器集体演奏。很多老师都说小班的孩子在使用乐器时很麻烦,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较弱。总结去年一年带小班的经验,其实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参与乐器演奏这个活动的,只要老师提前将活动规则强调好,并在活动中给予提醒的话,活动还是很好操作的。于是我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孩子们认识好乐器,然后再强调使用乐器的规则,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瞪得圆溜溜的眼睛时,我已经明白孩子们对这个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第一次接触乐器,孩子们免不了有些兴奋,所以我尽量的满足好孩子们的需求,首先让他们随意的拍、敲、摇,让乐器发出声音。然后再进行集体演奏。这个方法很奏效,孩子们有了尝试乐器发声的经验,接下来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跟随老师进行集体演奏。在演奏前,我特别强调让孩子们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老师手握拳头就代表要让小朋友和乐器“休息”。让我很欣慰的是这些小家伙操作乐器起来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出现教室里一团糟的现象。

从这个活动中我总结出:0—3岁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什么会什么。孩子们虽然年纪小,只要在每个活动中强调好规则,进行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很简单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强调的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以后的活动中,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方向,多让孩子们动手,动手的同时又动了脑,而且又构建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篇11: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 音乐课教学 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通过学习后深深感觉到老师 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愉快了许多。

篇12: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

伴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我们幼儿园从去年就越引进的这一新的课程——奥尔夫音乐课已近一个学期了,随着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自己对奥尔夫音乐有了些新了解:

奥尔夫音乐有很多种形式,包括打击乐,韵律,歌唱。歌表演等,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倾听音乐,不但能很好的让幼儿感知乐曲的节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气质,增强艺术素养。主要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复习音符的时值;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的节奏,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每次课上我按照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要求,认真地讲给孩子听,和孩子们互动游戏,以拍手打节奏的方式贯穿其中,以便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孩子们游戏讲述故事理解音乐时,整体效果表现的`不是很好,孩子比较乱,这个值得我去反思,没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孩子们在做游戏时表现的不是很守规则,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争取通过努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善尽美。

幼儿园还专程请奥乐夫音乐课题组专家的老师来我园做教学指导。我们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进行了奥尔夫教学开放活动,最后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之后我们全体听课教师与老师做了非常深入的课后评析。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给予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与建议。()我们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非常受鼓舞。我做为小班教学活动的执教老师,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与专家零距离学习互动、接受指导的的平台。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给了自已全面思考时间,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才能获得较快的提高与进步!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很害怕清醒的认识自我,愿我们能平整自己对人对事的心态,客观地审视自己与他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做好每次的课前准备,对待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不盲目,分析每次上课的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对待每次公开课的机会,让自己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领域中得到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我的快乐音乐教学反思音乐教学反思

奥尔夫音乐教案

上半年奥尔夫音乐教研计划

奥尔夫音乐握手舞教案

奥尔夫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模板

教学年度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年度总结

期末总结教学

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奥尔夫教学总结(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奥尔夫教学总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