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生作文

时间:2022-11-25 18:30:40 作者:离目标体重还有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离目标体重还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7篇数学人生作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数学人生作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数学人生作文

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它必须跳入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从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题记

数学中涵盖了人生。从点线面的三维空间中我看到了人生。

点——如果没有开始的点点滴滴做起,那么以后就没有“一线”希望。

线段——只是比原来多了一点,却决定了你的大小,能量上测下,比较长短,到有了比较的人逐渐突破了一点又一点。

直线——超越了两点的你,豪情万丈,能长能短,却也让你发身了变化。

射线——一个起点,一个方向。认准目标,你就勇往直前,前途无量。

角——一个起点,两个方向,后望:山穷水尽;前看:柳暗花明,天宽地阔。

相交线,垂线——来自四面八方,奔向共同的一个目标,为了各自的目的,又各奔东西。

三角形——稳定的组合,确定的内心,但是也有外心的你却引出了下面的事来。

园——经历了曲折的你,最中分清了“内”“外”。这才是的你的结局最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数学你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艺术,而我愿做一名矿工,探求你的宝藏。

篇2:数学人生作文550字

数学人生作文550字

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它必须跳入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从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题记

数学中涵盖了人生。从点线面的三维空间中我看到了人生。

点——如果没有开始的点点滴滴做起,那么以后就没有“一线”希望。

线段——只是比原来多了一点,却决定了你的大小,能量上测下,比较长短,到有了比较的人逐渐突破了一点又一点。

直线——超越了两点的你,豪情万丈,能长能短,却也让你发身了变化。

射线——一个起点,一个方向。认准目标,你就勇往直前,前途无量。

角——一个起点,两个方向,后望:山穷水尽;前看:柳暗花明,天宽地阔。

相交线,垂线——来自四面八方,奔向共同的一个目标,为了各自的目的',又各奔东西。

三角形——稳定的组合,确定的内心,但是也有外心的你却引出了下面的事来。

圆——经历了曲折的你,最中分清了“内”“外”。这才是的你的结局最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数学你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艺术,而我愿做一名矿工,探求你的宝藏。

篇3:小学作文:数学与人生

小学作文:数学与人生

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数学统治着宇宙。”其实,那道道数学题中正蕴含着种种人生哲理。

同一平面内的平行线,好像两个世界,间隔了一道无限的沟壑,又恍如魔方的两面,魔法般永不相接。那会是光明与阴影还是善良与邪恶?总之构成了两个绝对对立的存在。不知为何,倘若又斜生出一条细长的线,便构成了三线八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等等。两两相对,承接了某种奇妙的关系。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与我的学习伙伴——分明是竞争对手,却拥有超越—切的友谊……

每个人在世界的.范围内都近似于—个小小的点,但几个细微的点就可以扩充为—个几何体,增大数倍的体积与能量。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要手握—条条线,将自己与他人连成—个整体,立足于这个世界之中。“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之外,如果置身于团结民众的思想范围之外,就会—无所用。”高尔基这样告诉我们。我相信,小小的点掌握了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就可以拥有它的力量。世界是—个大的整体,就看你向哪里进发。

茫茫世界,人的一生好比一个坐标系。无论是点、面、线、体,都在其中。每个点总有自己的有序对数,它代表了你的唯一。人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寻找专属于自己的有序对数,去开拓自己的精彩!

数学的人生,人生的数学,我尽情体验其中的奥秘与美丽!

篇4:用数学品味人生中学作文

用数学品味人生中学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像摩天轮,耐心等待,风景就会尽收眼底;有人说,人生就像荡秋千,有起亦有落;有人说,人生就像翘翘板,平衡才是至高点……而我要说,人生就好比数学世界,千变万化,神秘莫测。那么,我们就用数学的观点,来品味人生的哲理吧。

虚数:

似有形,却又无形;似存在,却又虚无缥缈。数轴上找不到它的影子,生活中寻不到它的踪迹。可它,却在数学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曾经困扰了人们千百年。人生不也正是如此,无以言表,虚无缥缈,却又真正存在吗?

三次函数: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三次函数的图像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但中间总有一段的增长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回落的。这就好比每一个人能力的进步,无论怎样顺利,终会遇到“瓶颈”,然而坚持住,就会海阔天空。

二次函数:(a<0)

这样的'一条曲线,有着一个在恰当不过的名字——抛物线。任何一个东西被抛起,总会有落地的那一刻,无论它被抛得再高、再远。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无论有多少功名成就,终会有虎落平川之日。那是生命的尽头,人生的归宿。

平行线与相交线:

近在咫尺,却又永无交点,这就是平行线。好比生活中的人或物,近在眼前,却又无缘相识相知。然而我们也应该珍视我们身边的人与物,因为,倘若有所交集,也只是那一点。

相似与全等:

虽然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位置不同;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在生活中,许多事情就好比相似与全等,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或许第一感觉有所不同,但仔细观察又好似相同。而我们,也正是应该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将问题、困难,化简而解。

数学危机:

数学成为一个庞大而具有完整体系的科学学科,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数学危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增进了人们的探索。它就好比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让我们磨练意志,变得坚强、勇敢,从而有所进步。

圆周率π:

人类对于π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两千多年前直至今日,它依然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从最早的3.14到现在的小数点后60多亿位,π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接力式的探索中经历了沧桑巨变。是坚持让π渐渐摘掉了神秘面纱,而坚持也能让生活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坚持,是人生航船的动力来源。

自然对数的底数e与运算符号:

与π一样,自然对数的底数e也是一个超越数,也是小数点后有着无限长,且毫无规律的数字。而在数学符号中,加减乘除,还有绝对值符号、根号,甚至有逗号、省略号,但唯独没有句号。人生不也像是这样,没有终点,没有完结,是永无止境的……

篇5: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

白曙光

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

1.调查,收集资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统计》后,我把学生分成五个组,每组发一张统计表,统计出某个班学生喜欢吃水果情况,组织学生深入校园进行调查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请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亲身经历了统计的真实过程,了解了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有意识地渗透统计思想和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意识,较好地拓展了学习空间。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将课外活动与数学教学整合起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2.表演,演活数学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玩数学”的机会。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尽兴地表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对数学产生好感、亲近感。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加减混合运算”时,根据书上的插图,让班里的.小朋友扮成白天鹅,根据老师的叙述,小朋友扮成的白天鹅飞来飞走,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演情景列出算式。由于表演生动真实,把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演得生动有趣,学生不仅能很快列出算式,而且真正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3.尝试,品味生活

自己亲身感受过的,才是体会最深的。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模拟成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教学《小小商店》时,要求学生准备用50元钱去购物,最多能买几件物品?为学生布置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模拟购物。

在购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如何取币,如何找币,学会与他人合作。把枯燥的教学题设计成现实的数学游戏,游戏中小朋友乐此不疲。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了自主参与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我们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地唤醒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充分地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我在教学“高矮”一课时,在黑板上贴了一个苹果图,然后分别让班里个子较高的A同学与个子较矮的B同学去拿。这时,大家看到矮个子够不到,而高个子则顺利地拿下了苹果。问:“为什么A能拿下苹果而B不能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A同学个子高。于是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高矮”。像这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引出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兴趣盎然。

三、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在二年级教学乘法的应用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爸爸、妈妈和小红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6元,一共要用多少元?”大多数同学列出算式“6??”。这时有位学生举手问:“老师,小红多大?”我故作疑惑地问:“你问这干什么?”这位学生说:“如果小红很小,看电影时只要买2张票就可以了,算式列成6??。”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考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对于那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素材,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如认识厘米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老师想做一件新衣服,可不知道袖口的宽度,你们帮老师想想办法,该怎样测量呢?”同学们回家后通过实践很快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1)用软尺测量(2)用毛线量,量过后再用尺子量毛线的长度。学习了《位置》后,我让学生课间游戏时围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说说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在交流中逐步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原来参照物不一样,说出来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孩子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总之,课堂上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与生活常相伴。真正体现《课标》中“联系生活学数学”这一理念。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篇6: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一、用数写的格言

1、王菊珍的百分数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2、托尔斯泰的分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3、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

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二、用符号写格言

1、华罗庚的减号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2、爱迪生的加号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谈天才时用一个加号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3、季米特洛夫的正负号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三、用公式写的格言

1、爱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四、用圆写格言

1、芝诺的圆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学习知识是这样说的:“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

数学语言不仅用来表达和研究科学,而且可以精妙地表达人的思想、性格及追求等,而且是那么言简意赅。如前所述的一些格言一方面折射出他们伟大的人生,一方面折射出数学之美。

让我们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让我们也用那些数学写成的格言来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的人生价值和对人类的贡献将是无可限量的。

篇7:数学作文

=14189.04(元)

OK!搞定!我丝毫没察觉到有问题,也没有细细检查,就问妈妈要了15000元钱飞奔向离厂不远的供电局。

“伯伯,这里有15000元,我知道我们厂这次要交14189.04元电费!”伯伯查了下我们的用电单,像我投来了诧异的目光,“你算错了吧,明明是30989.04元。”“啊!”我大惊失色,连忙拿出草稿纸看,“哦,少加了14000千瓦时该交的16800元,确实是30989.04元。”我尴尬极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连忙灰溜溜地跑回厂里又取了16000元,才搞定了交电费的事。

同学们可别像我这样犯类似的囧事呀!

篇8:数学作文

今天,我去我父亲的地方玩。我拿着妈妈给我买的课外练习册去做。完了之后,我问爸爸:“我可以玩电脑游戏吗?”爸爸说:‘可以,但是你得把这三道数学题做对。’说完,再给我一个问题。

我认真做了,不到三分钟就完成了。爸爸仔细看了看,说:“最后一题错了,你可以再算一遍。”我又仔细算了一遍,但不管怎么算,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我对父亲说,‘你错了吗?”爸爸说:“‘不,你可以再数一遍。'

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电脑上不是有计算器吗?我就不能用计算器吗?我打开电脑计算器,输入原题,结果和我的一模一样。我说:‘爸爸,过来看看。“

父亲见我识破了他的方案,就说:‘好吧,电脑让你玩。“所以,我高兴地在电脑上玩。

篇9:数学作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数学的笑话:

从前,有一个财主,请了一个教书先生来教他儿子认字。第一天上课,先生说:“今天,我们先来认数字。”写一横教:“这是一字。”写两横教:“这是二字。”写了三横教:“这是三字。”刚教到这里,财主的儿子叫了起来:“懂了,懂了!先生不用教了!”转身去找财主,说:“父亲,父亲,写字太简单了,我全都会了!”财主听了,非常高兴,就把教书先生辞退了。

一天,财主邀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叫儿子去写一张请贴。儿子没办法,进屋去写了。财主等了老半天,怎么不见儿子出来,进屋一看,只见儿子趴在地下,一横一横又一横,写得满头大汗,写好了几十张纸。财主问:“你在写些什么呀?”儿子满肚子委屈的`说:“姓什么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写到现在,才写了五百多横哩!”

财主听了,气的晕了过去。

篇10:数学作文

今天我和妹妹借书后,爸爸让我们做奥数。我和姐姐各有5个问题。我先做的。这是一个很难的数字。我已经做了半个多小时的五道题了。我把最后一个问题画在纸上,设法把它答对了。题目如下:三棵树上有27只鸟,当三棵树上的鸟相同时,从第一棵树到第二棵树有2只,从第二棵树到第三棵树有3只,从第三棵树到第一棵树有1只。原来每棵树上都有几只鸟。我在纸上画了三棵树。这些画是鸟。我用笔把他们移到这棵树上,再移到另一棵树上,最后做出了回答。

姐姐开始算题,她花了半个多小时算出了五道题。然而,爸爸错了两个。姐姐哭了,不知道怎么办。有一个话题:小学的操场是一个大广场,两边各有10面红旗,每个角落都有一面红旗。学校周围有几面红旗。我妹妹每边画了10面旗,四角画了一面旗。44边,错了。我之前算过这样一个题目,我跟我姐说,每边10个面都包含了角上的旗子。标题“四角插旗”只会让你迷惑。最后我姐把这个问题算对了。

篇11:数学作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6 (3)班“电眼”数学老师何?题目不对。怎么会有“电眼”数学老师?是的,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五(3)班有一个这样的人。

她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废话,大家都知道!)也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她叫文老师,卷发,身材高挑胖胖,对于上课说话的同学来说眼睛很大。上学期我们学校艺术节,男老师几乎都穿西装,女同志染头发。这种染料在五(3)班引起了轰动。温老师走进教室,全班50双眼睛全部变成了3000w电灯泡,齐刷刷地向温老师开火。整个教室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亮,又圆又亮。(错了,不是圆的双灯,是方的双灯)

文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摆那样的姿势。不,我们又来了。“谁完成了?”她问,只见优雅的麻雀沉默不语,只是一只手撑着桌子,两只长长的脚横着,另一只大鹰爪插在腰间。头半低着,两只电眼抬了起来,然后不停地眨着,好像在放电,试图震慑全班,服从她。其实班里只有h6不听她的。h是不好的首字母,6是6个人。这六个人几乎都是“作恶者”。老虎一旦出班,就叫王者。为了安全起见,我不会透露h6的名字。

我最不喜欢的是那些视而不见的人。每当我第一次做完“电眼”的练习,她总是看了不说,仿佛我是个透明的人。尽管她在给别人机会,我还是不高兴。因为不是现在就是永远!

嗯,“电眼”是不是很酷很“烂”?但是因为老师的原因,不可能对他们不满。哈哈!

简评:小作者观察严密,既关心人物在生活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又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描写数学教师的特点,歌颂教师严谨的教学和无私的风格。

篇12:数学作文

朗诵比赛结束后,我像往日一样缠着妈妈给我买橘子,没想到,可能妈妈是心情好吧,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和妈妈来到一家水果店前,便直向卖橘子的地方走去,我发现,橘子一斤是1.6元,妈妈买了3斤,本应该付4.8元。卖橘子的叔叔和阿姨一边招呼着其他客人,一边按电子称,漫不经心的说:“你买的橘子要付480元。”妈妈一听,立刻愣住了,周围的人都纷纷议论:“哎呀!谁买这么多橘子啊!”“他(她)能吃的完吗?”当时我也懵了,卖橘子的叔叔一看,觉得也不对,这么一点橘子,怎么值480元啊?正在这时候,卖水果的阿姨哈哈大笑,说:“老公啊,你可真是个马大哈,你看看你,把4.8打成什么数字啦!”我凑进电子称前一看,啊!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叔叔竟然把1.6打成了160,整整扩大到了原数的.100倍!叔叔自己不好意思,所以,只收了3元。

篇13:数学作文

星期六晚上,妈妈下班回来,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进门就对我说:“乖儿子,妈妈带你去吃大餐。”我很惊讶,平时都是很节省的妈妈这次怎么这么大方呢?我就问:“妈妈,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呀?”妈妈得意地说:“由于近期工作比较努力,赢得老板的认可和赞许,这个月开始给我涨工资了。”

过了会儿妈妈神秘地问:“儿子,我考你个题目,我比爸爸工资高,我们两人月工资加起来是5300元,相差500元。你说我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呀?”听了妈妈的话后,对于平时喜欢数学的我顿时开动脑筋想了想:可以把爸爸的月工资先考虑和妈妈的一样多,那么他们的月工资和就是5300+500=5800(元),再平均分成两份,5800/2=2900(元),求得妈妈的月工资是2900元。我把想法写成算式,计算出结果给妈妈看,妈妈满意地说:“还算不错,不过你还能不能再找到另一种方法算出来了呀?”我立即回答说可以,可这次花了半小时都没能找到另外的计算方法,只能向妈妈求救了。妈妈笑着说:“其实另外一种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反过来算,假设妈妈的月工资和爸爸一样的,两人的月工资和是5300-500=4800(元),平均分两份,得到爸爸的月工资就是4800/2=2400(元),那妈妈的月工资就是2400+500=2900(元)。”

我茅塞顿开,也理解了妈妈是想告诉我,学数学不能太死板,要学会正反思考和举一反三。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应用,我以后更要好好地学习和探索!

篇14: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一)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开始不是太明白,后来听刘老师讲过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闰年了,等到4整的时候又是闰年。因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时候才是闰年。听了刘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去推算平年闰年了。

还记得刘老师讲过的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等就表示8个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个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个人了。我开始怎么都没有弄明白,后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终于明白过来。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肯钻研,肯发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数学作文(二)

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菜场里的菜可多了!我和妈妈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买榨菜的地方。我说:“妈妈,我们买一袋榨菜吧?”妈妈说:“好吧!可是你要回答一个数学问题,四袋榨菜是一元钱,一袋是几元钱呢?”我思考了一会儿说:“2元5角。”妈妈说:“再想想!”“哦!我想了一会说:“应该是2角5分。”我说。妈妈笑着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我是拆开来算的,一元钱买二袋,每袋是五角钱,五角钱再买两袋,每袋是2角5分,就等于一元钱买四袋的价钱。“妈妈说:“你真聪明,答对了,这包榨菜给你当奖品!” 我的反思以前,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课屁股坐不住,总是要离开位置,为这个毛病,妈妈不知道说了我多少次,但我总是耳边风,改不掉。()前不久,我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让老师每天记录我上课的表现,这招果然有用,我渐渐地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但是老师说我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课爱插嘴,但不知为什么,我想努力地改,但是上课一兴奋,就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了。

我下定决心到五月底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请老师和妈妈看我的行动。

数学作文(三)

现在离期末考试只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下面是我对即将到来的一个月做出的数学计划。

首先在前二十天当中,也就是六月一日至六月二十日间,我争取每天在一个半小时内做完所有作业,之后再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数学,其中有二十分钟来复习整式乘法的相关内容。因为在整式中,整式乘法比较重要,而且我也不是很熟所以在这二十天中,我会主要复习它。每天剩下的四十分钟争取每天针对当天的复习内容做一套题。

在后十天当中,我将用来复习因式分解与整式除法。仍然是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按照报纸、笔记及数学书上的内容进行复习,并从报纸上找题做练习。

在这三十天中,还有四个周末,因为是周末,时间比较长,所以除了根据老师给的材料复习以外,我还会上网找一些往年的数学考题做一些模拟之类的“小考”以助复习。

我将努力按照上面的计划去做,争取期末那一个好成绩。

篇15: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

数学我班有51人。“51=1”并不是51真的就等于1,其实“51=1”这个试子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是我们全班51人上课认真、积极发言、不跟别人说小话、还不躲在抽屉里玩一些什么小玩意、还要专心听讲。全班同心协力上好每一堂课。所以我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体,难道我们班51人不等于1吗?数学作文1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6: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

数学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2=92Π+62Π=117Π,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2=152Π=225Π,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数学

上数学课时,我无意中看到老师播放的幻灯片下面有一个东西在动,但看不清楚,模模糊糊的,仔细看一下,那一闪一合的东西好像是一个太阳,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朵花。

是啊!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一下看清楚,那就请你多看几遍吧,也许会让你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看的透彻。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一次参加比萨大学的活动时,被教堂的顶上的吊灯吸引住了,他感觉到吊灯的摆动虽然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一直盯着那盏吊灯,利用脉搏的跳动规律来测量吊灯的摆动时间,结果他最终发现了。伽利略不仅有这项发现,他还为人类做了其他的多项发明和发现,为人类发展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他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请多看几遍。

当你在想一个问题时,请多看几遍;当你想了解一个人时,请多看几遍;当你失败时,请多看几遍失败的原因;当你心情低落,对万物没兴趣时,请多看几遍这个世界;当你成功地塑照自己的梦想时,请多看几遍成功的经验;凡此种种,请你多看几遍。

学会多看几遍,那就是学会一切,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值得你多看几遍。

数学

我爱数学,我爱这种由数字组成的艺术,我更爱这一门有趣学科。

我爱破译问题时的思考,我爱解除问题是的喜悦,我爱那种成功的感觉,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功……

我渴望成为一名出色的数学家,就像…就像祖冲之一样,我也常常用他的故事来勉励我:

一天,年轻的祖冲之,正在自己书房中翻阅历书:《春秋四分历》、《太初历》、《后汉四分历》、《元始历》、《元嘉历》等把他最近一段时间所查阅的这些有关我国古人制定的历法书,加以认真地比较,仔细地探讨。他发现在我国五胡十国时期的北凉的赵榧于公元四一二年作的《元始历》中,第一次不用十九年七闰的旧章法,而改用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他不禁连连称赞:“好!大胆的尝试!”于是他又拿出了算筹,细心地计算了起来,计算结果表明:十九年七闰,闰数过多,在二百年内,就要比实际多出一天来,“看来十九年七闰的旧章法,是非改不可!”他自言自语地叨咕着。

他沉思了片刻。忽地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卷起竹帘,推开窗子,斜射的'夕照把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拖在地上。在房里,他一边来回地走动,一边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历法的精度,光靠桌上的那几本历书行吗?不行!得靠自己去观测,用实际观测得来的数据,才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从哪里入手呢?对!就从测定冬至的日期着手! 从此,在他的观测站上,立起了一个八尺高的圭表,观测日影的长度。在这些日子里,他“亲量圭尺”,脸晒黑了,手冻出了裂口,但观测册上却记下了一个又一个数据;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变化的日影。从此,在他的观测站上,又多了几个他新设计的计时的漏壶。在记下日影长短的同时,记下了准确的时间。为了实现改革历法的计划,祖冲之就这样以旺盛的精力,火一般的热情,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一年、二年过去了。用竹简串起来的观测记录把本来十分宽敞的书房,堆得十分拥挤。但是还没有得出理想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想通向揭开冬至时刻的奥秘的道路可有许多条,但最好、最短、最准确的只有一条。他要寻找一条最近又是最好的登山之路,他苦苦思索着,仔细分析着,考虑了又考虑,计算了又计算,核对了又核对,他也记不得究竞花费了多少心血,终于发现了:由于冬至前后的影长变化不太明显,再加漏壶表示的时间不那么准确,这给冬至时刻的准确测定带来了困难。他总结失败的教训,困难面前不气馁,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不直接观测冬至那天日影的长度,而观测冬至前后二十三、四天的日影长度,再取它的平均值,求出冬至发生的日期和时刻。因为离开冬至日远些,日影的变化就快些,所以这一方法提高了冬至时刻的测定的精度。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岁实取365.24281481日,与现代天文学所测结果,一年中仅有六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这是多么精密的结果啊!

祖冲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努力,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成功。我爱我们的数学,我爱这一门绝无仅有的艺术……我钦佩那些伟大的科学家……

这几批使我们伟大的“数学”艺术!

篇17:数学作文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意义以及一些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首先,我们从一道题目入手“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明每小时走多少千米?”从题日中我们可以了解:这道题要求小明的速度,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直接列出算式为2除以2/3。,列出算式了,下面就是计算。根据:一个数除以(不为0)的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算出结果为3。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心中产牛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乘它的倒数呢?”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明白了它的算理:2/3小时里有2个1/3小时。先求1/3小时走的路程再求3个1/3小时(即1小时)走的路程,列式为2*1/2*3即1/2*3/2。我顿时恍然大悟。

计算分数除法时,要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进行计算。如果我们的分数乘法基础打好了,分数除法的计算也就容易得多。由此可见,搭好学习的基石,是走向学习之旅的开始。“积水成海,积土为山”每个小细节都掌握牢固,是成功的开始。从现在起,我就要打好分数乘除法的基石,像盖房子一样打好地基,才能为以后4年的初中数学之旅奠定好基础!

然后,我研究了分数除法当中被除数和商的关系,发现了3种情况(1)商大于被除数,(2)商小于被除数(3)商等于被除数。针对这3种情况,我进行反复地验证,发现了以下规律:当除数大于1时,则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则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注意除数不为0。

我还发现: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规律正好是相反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不为0)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所以它们的规律截然相反。

只有把学习基石搭好了,后来的学习才自然不愁,从今天起,我要努力搭好自己学习上的基石!

篇18:数学作文

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因为今天要进行数学考试。

试卷发下来了,同学们都拿起钢笔低下头来开始答题。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我看了一下试题,嗯,很容易,就开始答题。每做一题,心里就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不知不觉地做到了第四大题,忽然听见了周围同学“哗啦哗啦”翻卷子的声音,坏了,又比别人慢半拍了,于是我加快了做题的速度。

到最后一题了,我看见“挑战台”三个字,心想:这一定是道难题,要不怎么会叫挑战台呢?我仔细反复地念着题,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这种类型的题好像在哪里见过,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太好了,我想起来了!我很快地做完了这道题。松开钢笔,我发现手心里出了很多汗,好紧张呀。等我刚把卷子检查完一遍,就下课了,我把卷子交了上去。

同学们在班里一起谈论刚刚结束的考试,有的高兴,有的后悔,有的叹气,还有的面带笑容,有的直摇头……

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我离不开的就是:认知、仔细。可是,实际上我非常马虎,又粗心大意。有些时候,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就是因为粗心大意而看错了提,自然也就是写错了。在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晚上,家长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你就是太马虎不信心,这次一定要用心,做完要认真检查,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看看手心写的“认真”两个字。”我听了后点点头,心想:手心这俩字我不会忘,我一定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检查。

开始考试了,从第一题开始,我就仔仔细细的看,认认真真的写,该验算的就在草纸上验算。没到下课时间我就把题做完了。然后,我又重新再检查一遍。自我感觉很好。可是,当聚氨酯发下来以后,我完全看傻眼了,怎么会有错题呢?是哪错了?我仔细一看,原来一到计算题的的数字写反了。

通过这次考试,我更加懂得了“认真”二字的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再也不能做“小马虎”了,要认真,再认真。

篇19:学数学作文

今天我做了小学生作文大全妈妈说对了后我才接着做。

原来数东西也很难啊!不过只要细心就能做对,数学还是很有趣的

篇20:数学作文

我眼中的数学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妈妈告诉我,上幼儿园时,我认识了1、2、3……,红、黄、蓝、绿好几种颜色,还有○、△、□好几种图形,慢慢长大了,我又学会了写很多数字、学会了加减法。

平时,教师也教了我们很多关于数学方面的好多知识,比如圆柱体等好多立体图形、比大小、空间方位、应用题等等,尤其是应用题,教师说还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本事。上课时教师用电脑网络教学,让我更认真的听课,妈妈告诉我说:“此刻都是多媒体教学啦,你们上课不应当再枯燥无味了。”是的,我眼中的数学世界就是一个欢乐、趣味的世界!

篇21: 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可乐“大比拼”(1)

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所以,我和哥哥在准备明天要喝的饮料做准备。哥哥说,我们家有四份之三的人喜欢喝可乐,所以我们选择了可乐。

因为我们家人不多,为此,我们俩在为买大瓶,或小瓶的,还是一罐的便宜而犹豫。哥哥说:“如果是买大瓶的,就只要一份,小瓶的,就要两份,如果是罐装的,就要4份。可是,哥哥没带手机,因此,我们只好绞尽脑汁来计算了。

我说:“大的是每瓶毫升,每份6元;小的是500毫升,每份2。5元(两份)罐装的,每份355毫升(4份)”。哥哥接着说:500×2=1000(毫升)就是两小瓶可乐的毫升数。355×4=1420(毫升)就是四罐可乐的毫升数,2000divide;1000=2是大瓶的毫升数比小瓶的'大2倍,所以,大瓶比小瓶多的价钱也应该是2倍。以此类推。2000divide;1420=1。4084507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的话,就是1。4这是1瓶大瓶可乐的毫升数比四罐可乐大的倍数。2×4=8是四罐可乐的价钱6divide;2.5=2。4是大瓶的价钱比小瓶的大2。4倍,但是2<2。4所以,买小瓶没有买大瓶的划算,所以,我们把小瓶的可乐淘汰。

最后,我们算6<8是大瓶可乐的价钱小于四罐可乐的价钱。可是大瓶可乐的毫升数比这种可乐的毫升数多,而价钱有却比它少。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买大瓶的可乐更划算。

我和哥哥乐呵呵得结完帐,就抱着可乐回家了。

数学作文:奇妙的数学(2)

今天是星期五我一直期待着爸爸早点回来,因为今天爸爸会买一点我爱吃的水果回家。

我等了又等爸爸终于回家了,我接过爸爸手中的袋子,哇塞!里面装着又大又红的水蜜桃馋的我口水直流。嚷着让爸爸快点洗,爸爸洗完后跟我说:“你想要吃桃子就必须回答我的一道数学题!”我心里嘀咕着哎又要伤脑筋了,我为了快点吃上水蜜桃就对爸爸说:“放马过来!”爸爸笑着说:“我把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X个,共有12个桃子,请你用方程求出每份有多少个桃子?”

我顺着爸爸的意思,画下张草图,想了一会后,告诉爸爸:“方程是4X=12解:4Xdivide;4=12divide;4X=3,所以每份有桃子3个。爸爸笑着问:“你是怎么思考的?”我答道:这还不简单,您说分成了4份,每一份有X个,一共12个桃子,那么就是4x=12,但是4xX数字与字母件是可以省去X号的,所以式子就变成了4x=12。然后按顺序依次解下去不就行啦!爸爸听着一愣一愣的,把我佩服地五体投地。

随后爸爸又问我:“那你是吃四分之一还是二分之一呢?”我连忙答到:“当然是二分之一,您这一点小花招休想耍我。”爸爸问我为什么选二分之一,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吧?对了四分之一就是平均分成四份,取中间的一份,而二分之一是平均分成俩份,取中间的一份。我肯定要多的一份呀!

朋友们,数学它在生活中每一处都有它走过后留下的痕迹。用心寻找总会有新的发现!

数学作文: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法(3)

我的数学一直都很好,亲戚朋友们一直夸我是“小神算手”,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今年在老家赶集时,我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当时爸爸在买鸡,我被前面可爱的兔子吸引住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小神算手’,我考考你,如果鸡和兔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有48条,鸡有多少只?答出来的话我就给你买你最爱的玉米烤肠哦。”

“玉米烤肠?”我听了以后很开心,不就是费点脑细胞吗,值!于是我想:鸡有2条腿,而兔子有4条腿。如果全是2条腿则是24只鸡,如果全是4条腿就有12只兔子,所以鸡就在6到12之间。假设有7只鸡和7只兔子,那么就只有42条腿。如果鸡和兔各8只,那就是…。哈哈,正好48条腿。于是我大声地回答:“鸡兔各8只!”爸爸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神算手啊。如果这种问题用方程的话会更简单。假设鸡有x只,那么兔子也有x只,鸡脚就是2x只,兔子腿4x只对不对?”

“对!”“2x+4x=6x,48xdivide;6x等于几?”“8!”我脱口而出。

咦?8只鸡8只兔,48xdivide;6x=8……“哇哦,好方便啊!”爸爸揉了揉我的脑袋,笑着说:“其实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多动脑筋你就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走,去买玉米香肠吧!”“好耶!走!”我说。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同样的问题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只要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就可体会到数学的奇妙。

篇22:数学作文

我的妈妈一点也不胖,却整天喊着要减肥。这不,吃饭吧,只吃一点“猫饭”;上楼吧,好端端的电梯不乘,偏要爬楼梯,要明白我家可住在14层啊。

今日,妈妈又要爬楼梯了。“你妈妈从1层爬到2层用了10秒,那么,她从1层到14层需要多少时间呢?”爸爸考我。我一听,便脱口而出:“14x10=140(秒),太简单了。”

“你上当了!你妈妈每爬一层,即一个间隔是10秒没错,从1层到14层到底有多少个间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扳起了手指头:1层到2层,1个间隔;再从2层爬到3层,又一个间隔;再从3层到4层,又一个间隔……原先从1层到14层仅有13个间隔。应当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为1层不用爬,所以从1层到14层仅有13个间隔。”我尖叫起来。

“对了,层数-1=间隔数,你可要记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原先,上楼梯也有学问。

篇23:数学作文

数学考试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们快马加鞭地冲进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到了自我的座位上,因为这节课要进行一次数学考试,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试卷发下来了,我们顾不上写自我的名字,先迫不及待地看了看题,教室里有了小小的骚动。“糟了,这道题我没复习上。”“我的妈呀,这也太难了吧。”“哈,太简单了,小菜一碟。”……

“开始答题。”教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平时有名的说话大王何龙也闭上了嘴,瞧,他正认真地伏案疾书呢!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写字的沙沙声,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号。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纸上战争开始了。进攻一,第一大题,填空。哈哈,太简单了,我三下五除二把这道题攻下了。二题,三题,很顺利嘛,看来这次我必须会得高分了。第四题,糟糕,卡壳了,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我的脑门渗出了汗珠,握着笔的手不停地抖着,我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仔细地回忆教师的讲解。唉,谁让我上课没好好听呢?真是报应啊!唉,还是做下一题吧。

试卷交上去了,看到有些同学兴奋得脸上都泛起了红晕,可我怎样也高兴不起来。可是,“忘羊补牢,为时不晚。”下次考试,我必须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24:数学作文

这学期我们要换一位数学教师,是夏教师。据我对他的了解我觉得这是一位严厉的好教师。

这位教师给我们上过两次课,一次数学公开展示课和一次心理课,仅仅这两次接触,我对他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严厉,他长得高高的,瘦瘦的,不像别的教师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他上的那节数学课令我印象深刻,(.)在那节课上,班上往日上课时的窃窃私语声不见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这位教师身上,专心致志的听着他的每一句话,他还用了一个简短的小句型概括了当天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感受,之后,他一喊下课,清脆悦耳的下课铃也就打响了,同学们这才回过神来。

从夏教师给家长的信息里,我就觉得这位教师应当很有职责心,还没开学就通知家长,好让我们做好准备,开学就要考试,他还创立了一个QQ群,这也许是为了更快地了解我们吧!我必须要开始好好努力了。这是一位多么认真、有职责心的教师啊!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一点紧张和害怕,我那拖拉、马虎的坏毛病也要彻底改一改。

篇25:数学作文

数学心得

数学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学好数学不必须要有高智商。只要你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主义细节及错误,学会概括归纳错误的类型,

从而举一反三。

做数学不必须非得题海战术,只要把握规律,在脑中能拎起一个框架,在框架中的每一个环节,枢纽都有一道典型例题。我并不倡导死钻难题,做出则已,做不出来,不仅仅浪费时间,并且会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妄自菲薄,会对数学失去信心不热情。做数学题目要少而精,少而频,温故知新。

我认为学好数学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前必须预习教师所要讲解的资料,对于简单的要自我理解掌握,公理,公式和推论要有意识的去记忆,并划出自我不懂的地方;

(2)上课要认真听讲,绝对不能开小差,更要着重听你在预习式感到困惑的地方,并记下典型例题;

(3)课后要认真做练习,对自我把握得不好的地方要加大训练,记熟公式。

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加深理解,在理解上记忆。

数学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许出半点差错。经过学习,发现要学好数学必须有谦虚谨慎的态度,细致慎密的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题目是千变万化的,而方法是唯一的,只要掌握好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学好数学自然就简单了。

篇26:数学作文

数学日记

今日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一天节俭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俭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俭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能够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头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头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明白,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能够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能够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能够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此刻要节俭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俭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篇27:数学作文

我爱数学

我十分喜欢看李毓佩爷爷写的数学书。一本《数学司令》让我看得津津有味,一本《数学西游记》让我回味无穷,一本《数学动物园》让我手不释卷,而这本《数学王国历险记》让我废寝忘食。

主人公丁丁数学学得很好,他被邀请到弯弯绕王国坐客,他的朋友小贝也想去,于是他们就一齐来到了弯弯绕王国。在那里他们去了充满危险的数学宫、可怕的野生动物园,打了趣味的数学擂台,还被“小偷”给骗了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不好的小贝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打倒困难的同时,他也爱上了数学,并提高了自我的数学成绩。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我的数学学得挺好的,可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自我的数学学得其实并不好,因为书中许多的数学题我都不会做,就算看了解答与分析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而在慢慢把这些题弄懂的同时,我也学了很多知识:有比较难的找规律,有让我觉得很方便的二进制和十进制,有人身上的黄金比例,还有让我觉得很难的圆周率这些知识。经过这本书,我深入地了解了数学,并真正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精致又趣味的学科。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买菜时,给钱又找钱是数学;剪纸时,纸的大小和面积是数学;吃饭时,把食物平均分配给每个人是数学。记得我第一次买菜时,一边挑着自我和父母爱吃的菜,一边用心地算着账,最终一笔钱也没有找错;那次我自我拿着钱去超市,很好地利用了钱,买来了又多又好的东西;还有一次我们去打的,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发现司机叔叔多要了一块钱……学好了数学,真是太方便了!

在生活中,数学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爱数学,以后我会努力把数学学得棒棒的!

人生,人生作文

数学作文

比较人生

感悟人生作文参考

人生理想作文

浅谈人生作文400字

藤蔓·人生作文

关于舞动人生作文

人生初一作文

静态人生作文

数学人生作文(推荐2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数学人生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