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

时间:2022-11-25 21:05:38 作者:小可爱狗狗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可爱狗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很自由的写作空间,每年的高考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文,在各种文体的优秀作文中最为出彩的要属议论性散文了。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并非易事,不少考生在写作此类文章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入题较慢。入题较慢当然不算离题,但却往往使整篇文章显得扣题不紧,中心不够突出,这样的作文自然不容易获得高分。例如下面两例开头:

①“如果说岁月是一把刀,那么它最先削去的是你雍容的外表;如果说岁月是一杆秤,那么它最终掂量出你的分量;如果说岁月是一首歌,那么唱在最后,才是真正的韵味,……”

(某省高考作文)

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了一组排比句,语言不可谓不美,但这与话题“诚信”有何关联?底下的内容又将要表现什么主题呢?

②“当我惊叹于巴尔扎克的执著,莫泊桑的精巧,泰戈尔的智慧,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缜密时,我开始用心灵去感悟,用手去描绘人生。人生啊,你是一张巨大的网,在这个网里,有你,有我,有他……”(20某省高考作文)

这位考生在“诚信”的话题中,“惊叹”巴尔扎克、莫泊桑、泰戈尔、鲁迅、朱自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开头又能从这张“网”里“网”住些什么呢?

这两篇高考作文的开头,尽管语言精致、内容丰富,很有文采,但却都没能够注意到紧扣中心,快速入题。这样的作文又怎能够做到“中心突出”,凭借着精心设计的“亮点”来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呢?其实,如果能够在写作时注意讲究快速、有效的入题技巧,自是能够避免类似上面两例的不足。下面笔者结合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中的几篇议论性散文的开头为例,简要介绍几种快速入题的方法。

一、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二、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象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出了作者的睿智。

三、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四、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五、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六、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底蕴说白了就是积累,走上考场的时候,你该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积累的东西该不只是为了那道仅值4分的名句填空题吧。

七、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八、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思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九、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先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是不是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十、由现实人生入题,发人深省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湖北考生《莫把情云遮慧眼》)

由现实人生入题的文章大多能发人深省。像这样的开头,紧扣住人生在世“一哭一笑总关情”的角度来立意,自然引出了对情感与认知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入题不可谓不快,立意不可谓不高。

十一、由追问历史入题,心怀人文

“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 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广东考生《让心作主》)

是因为不理解还是因为内心的这种深沉丰富的人文情感,才会让作者的笔调显得如此凝重?如果不是缘于对历史的反思与认知,“痛心”、“不快”之类的情感,也许就会显得十分的平淡,难以让文章的立意体现出一定的高度。

十二、由材料直接入题,简洁明了

“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

(河北考生《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眼》)

尽管是以材料直接入题,但却具有这样的优点:语言简练,比喻传神,观点明确。这样的开头,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突出中心,可谓“一举三得”,起到了开宗明义的效果。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的,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的技巧,方收到如此良好的效果的。从这些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的高考作文能够获得高分的根本原因。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也许,由一个精彩的开头起笔,你也能写出一篇文辞兼美、中心突出的佳作来。

篇2:高考作文技巧: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2018高考作文技巧: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一、认识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

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表议论,或者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它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议论性散文高度的文体融合性,使其既具有深刻的理性特征,又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浓郁的抒情性。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需要阐明一个论点。就其性质讲,它是散文,是与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并列的一种散文,又称哲理散文,讲究文采和情感。但与一般的散文比起来,它又有较多的议论,注意表达作者的一些看法,揭示某种道理或哲理。

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联系与区别

其实,这两种文体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而且内容层次和形式结构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其区别是,议论文在结构方式上无论采用并列式、对照式,还是递进式,其论证的'过程都是极为严密的,层次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被称为“线状结构”。议论文的语言,尤其在使用论据上,也因其简明、规范和严正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议论性散文,因其具有散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阐述分析的过程比较松散。它只将所撷取的意象或场景附着在阐析的道理之上,借之说理,因此被称为“块状结构”。受文体影响,议论性散文的语言也应具备形象性、抒情性和说明性的特点。

由此看来,形象美和理性美,正是议论性散文最本质的文体特征。

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要求

1.行文方法

(1)将全文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种方式类同于议论文中把总论点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进行逻辑安排的方式。它使议论性散文不仅结构上美观有序,更使得说理条分缕析,深刻透辟,凸显议论性散文“理”的特性。这种行文方法类似于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2)片段组合式。即全文以中心论点贯串始终,分别从纵或横选几个片段组合成文。其片段可描述人物或场景,可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但片段与片段之间,乃至开头、结尾和标题,务必要点明题旨,用富有文采的议论和抒情强化主旨,且全文首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相呼应的整齐形式。这种行文方法很普遍。

2.说理方法

议论性散文本质上是哲理散文,它阐明哲理,表达看法,多是运用文学手法,尤其表现在:

(1)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为意象,阐发哲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具灵性。自然界中的“流水”“落花”“繁星”,通过想象,无不蕴含着理性的思索;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家、诗人和千千万万的英雄、普通劳动者,又无不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只要我们以饱满的激情、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意象,借助类比和联想,不难发现,这些意象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以深邃哲理的启迪。

(2)运用比喻阐发人生哲理。理性的东西使人明理快捷、简易,但却缺乏具体、形象之感,不易让人享受艺术的美感。议论性散文重在明理,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物象,极容易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令人生厌。而比喻,正是选用具体形象的、可知可感的事物作为喻体来说明本体,借以阐发哲理,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象,使文章增色生辉之目的。

3.语言具有说理性,但尤其具有形象性、抒情性

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语言诗化;多引用诗文名句,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可以说,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不在于结构,而在于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语言。

这里,尤其要注意议论性散文语言上的两个突出特点:

(1)句式上的整散相间与错落有致。

议论性散文整散结合。什么是整散?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整句的修辞手段主要是对偶、排比、叠字、回环、层递、反复等方法。

(2)语言情感浓郁,如诗如画。

议论性散文语言要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展现一幅幅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观点蕴涵其中。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阅读

议论性散文语言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

关于亲情的议论性散文范文

自立为话题议论性散文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高考作文备考技巧

高考议论性范文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

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精选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作文协作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技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