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薯条不吃请横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8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 第1篇:有关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第2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第3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第4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第5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第6篇:战争中的孩子第7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8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9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10篇:战争中的孩子第11篇:战争中的孩子第12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13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14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15篇:战争中的孩子_第16篇:战争中的孩子第17篇:战争中的孩子第18篇:战争中的孩子第19篇: 战争中的孩子第20篇: 战争中的孩子第21篇: 战争中的孩子第22篇: 战争中的孩子第23篇: 战争中的孩子第24篇:战争中的孩子第25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第26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第27篇: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第28篇:战争中的孩子作文
篇1:有关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1937年8月28日,日本的飞机像蝗虫一样飞进中国上海,扔下一颗颗子弹。“轰隆隆……”上海,这个原本繁华的城市,瞬间硝烟四起,到处是废墟,到处是哭喊声。
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幼儿正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他也许是因为伤痛,也许是因为惶恐,也许是因为失去母亲,他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仿佛要刺穿苍穹。
原本热闹非凡的火车站,顿时像死一般的寂静。几秒钟前,这个小孩被母亲抱在怀里,望着父亲笑。一眨眼,罪恶的子弹从敌军的飞机里无情的降落。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人群惊慌失措,一枚子丹快击中这个小孩,他的父母把她推开了“死亡线”,自己却被炸弹给袭击了。他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的生命。
我们希望,我们期盼,让这个世界永远都没有战争,每个人都和睦相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孤儿了。
篇2: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作文在我们的语文书上载有一张照片,它默默地向我们介绍了3岁的小男孩壮壮的悲惨经历。
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人来人往,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有的提着包慢慢地走,有的收票,有的快速奔跑着上列车,……..突然几架日本轰炸机在上空盘旋着,轰一炸弹落了下来,把火车和铁轨炸得体无完肤。房屋坍塌,血肉横飞,人们口里喊着:“鬼子来了,快跑!”人们惊慌失措,跑的跑,喊的喊。火车站的.人一片混乱,一名妇女抱着孩子,寻找逃生的机会,可不幸的是,一枚炸弹正好从她的头上落了下来,妇女使劲一推,孩子被推了出去,滚到了安全地带。可妇女却为了孩子丧命了。壮壮被周围的死人吓坏了,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残砖碎瓦从他身边落下来,壮壮的衣服上沾满了血,他该是多么伤心,因为他失去了父母双亲!
我相信壮壮一定会发愤读书的,不让战争发生!
这惨不忍睹的事实,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向世人呼吁:为了母亲不再失去丈夫,为了丈夫不再失去孩子,全世界应该统一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篇3: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这是一篇语文书中的看图说话,作文课上小王子这样写道:
在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本来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来来往往的火车响着悠长的汽笛声,没有一个人察觉这热闹中暗藏着杀气。
突然,天空中发出隆隆的声响,日本的轰炸机过来了,过一会儿掉下来几颗炸弹。大家都惊呆了,一起往出口挤。
轰炸结束后,除了弯曲的铁路就是掉下的瓦片,突然在站台上传来一阵阵哭声,原来是一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小孩。他的衣服被打的几乎都不能穿了,身上还粘了一些鲜红的血,脸上被炮灰弄得黑黑的。他抱着肚子好像在说:“妈妈,妈妈,你在哪?我要回家!”原来他的爸爸妈妈都因为逃跑得太突然把他给落下了。那个孩子真是幸运,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长大后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终于和亲人团圆了。
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由于食物短缺,孩子们大多营养不良。
我呼吁: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篇4: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这天,我看到了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后的真实情景。我给这张照片起了个名字,叫做“孤独的身影”。
这张照片拍下了一个孩子。这位孩子孤独地坐在被日本侵略者轰炸后烧毁的废墟边,号啕大哭。他(他是个小男孩)身上几乎没有衣服了,光着胳膊,胸脯上挂着细碎的布片。身上有被熊熊大火烧黑了的痕迹,头上还有一丝丝鲜红的血迹。在他的身旁,全是木屑、石灰粉、木板......都是东西,没有人。孩子一个人坐在中间。看完这幅图我想到了一些关于事情的想象:当时小男孩可能看不见父母,所以哭;他的父母可能被埋在了废墟里,所以不在他身边;当时可能小孩儿被他父母推开,没有被埋进废墟,而他的父母却被埋在了废墟里。这个小孩以后可能会被送进孤儿院,或者是被人领养。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应该感到幸福,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里,地球上许多国家还没有太平。
在二十一世纪里,许多国家还是因为一些小纠纷闹矛盾,从而需要用“打仗”来解决问题。在这些国家战争中,我知道的有:阿富汗战争,海湾石油战争。在海湾石油这场战争中,妇女和儿童都是无辜的,有些人正在学习功课、干家务的时候,被从天而降的炸弹炸伤,甚至炸得五官与四肢都不健全、落下终身残疾......
为什么?为什么!儿童和妇女总是被战争丢了学业、毁了家庭?救救孩子和妇女们,和平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请大家一起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篇5: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
1937年8月28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有一个小男孩跟着他的爸爸妈妈去上海火车南站乘火车回老家,可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火车来了,他们站在站台前,忽然听见“嗡嗡”的叫声,抬头一看,若干架日本轰炸机在头顶盘旋,突然轰炸机扔下几颗炸弹。
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本来还热热闹闹的上海火车南站,顿时一片血肉横飞,变成了废墟。人们哭着、喊着、叫着、四处逃散。突然又有颗炸弹朝孩子飞下来,他的父母把孩子压在自己的身子下,炸弹却炸死了他的`双亲、、、、、、过了一会儿,男孩醒来时,再也无法从周围面目全非的尸体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他没了亲人,便号啕大哭。是谁让他失去亲人?是战争!是罪恶的子弹!
我的心头像潮水般涌出了对战争的憎恨,对战争发起者的厌恶。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花开满全世界!
篇6:战争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站。一个孩子坐在地上,脸上全是灰尘,手上溅满了血,他哇哇大哭起来。
在他的周围是一片废墟,废墟中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有些人以被炸弹炸的面目全飞了,有些人在痛苦的与死神挣扎,真是死的死伤的伤怎么不叫他哇哇大哭?
虽然是三岁的孩子,可他也会说几句话,他边哭边喊:“妈妈,我要妈妈!”嘴里重复着。可是,他的妈妈又在哪儿啊?孩子哭的越来越厉害,也是,这么小的孩子那个不是在小床睡得甜甜的?在要么就是在妈妈怀里撒娇?可他现在面对的是无情的侵略者、无情的战争、无情的炸弹,而不是妈妈的保护。
忽然,孩子擦擦眼泪,向着一个地方爬去。腿上,一道道血淋淋的口子在他的小腿上出现了,他不顾一切的爬着,现在的他就像是“小大人”。他爬到了爸爸妈妈的面前,爸爸妈妈笑了,妈妈对他说:“宝宝乖……你……不要哭……”他帮妈妈擦着血。
一个炸弹,他和他的一家死了^
浙江台州台州市椒江区五年级:应颖
篇7:战争中的孩子_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个看起大约两,三岁的小子――小涛,在对着废墟大哭。原因是这样的:
一天早上,小涛一家人正在吃着早餐。突然,天空上想起了巨大的警报声,小涛的爸爸一听是日本鬼子要来轰炸了,赶紧放下手上的筷子,迅速的带领一家人离开家里。随后,一连串的爆炸声在小涛家上空响起,小涛的家被毁了。
之后,小涛一家四处奔波,他们逃到了上海火车南站。随后,日本的轰炸机也来到了火车站。轰炸机飞到铁路上空发出轰鸣声,大家听到声音迅速躲藏,可是炸弹已经扔下,一切都来不及了……,小涛的妈妈发现,日军在朝她和小涛发射子弹,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弹片,挡住了小涛,但自己倒下在废墟的瓦片中,自己却死了。
整个火车站被炸墟,四周都是倒塌的房屋,被炸毁的天桥。小涛对着废墟大哭,肯定他的家人在废墟下,就算是在下面,他只有两、三岁,而且还有重伤,他无法救他的家人。过了几天,没人照料的小涛又渴又饿,最后他活活的饿死了!
战争是残忍的,我希望能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充满光明。
篇8:战争中的孩子_
平时的上海火车南站人山人海,1937年8月28日也照常一样。火车站里,有的人拿着包袱,有的人背着老人,还有的人抱着孩子,人们都焦急地等待着火车快点到站,把他们带到远离战争的地方。
随着一声巨响,地洞山摇,时不时地还有许多屋倒塌,曾经高高耸立的月台楼也只剩下了小半截。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其中一对妇夫妇和其它几个人挤来挤去,终于逃了出去,摆脱了的袭击。没等他们出去多远,一颗又飞了下来,一下子就炸死了不计其数的人,上海火车南站的人几乎无一幸存。有一颗,孩子的妈妈倒下了,她用最后的声音喊道:“带好孩子。”孩子的爸爸扔下所有的东西,抱起孩子,在烟雾中奋力奔跑,要找一个让孩子安全藏生的地方。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铁架上,他把孩子藏进了铁架的空隙处。一声巨响,孩子的爸爸也倒下了。
孩子似乎知道了些什么,一边哭一边用较小的声音呼喊着:“爸爸――妈妈――。”他是多么可怜、孤单,因为他再也没有父母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给?为什么有人要去他们?为什么?为什么?日本侵略者给我们中华、孩子带来的痛苦,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篇9:战争中的孩子_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这天,肯定有许多人难以忘记。因为在这一天,死伤了许多的生命。从美国记者拍下的照片来看,一个满身是血又不满周岁的幼儿,坐在一堆废墟上在恐惧之中嚎陶大哭。她的身边到处是残垣断壁和堆积如山的尸体,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也许她的父母被可恶的日本人炸死,而被埋到废墟里最深的地方了?也许她的父母和她被的人流冲散了?也许他的父母正在照顾的伤员而无暇照顾她?也许……
如果她的父母真的死了,这个可怜孩子的命运将会如何?也许那些可恶的'“野兽”会来到火车站“”,发现了孩子,把他带到实验室,对他做一些惨不睹的实验,直至把他至死?也许……也许可怜的孩子会被一位过的好心大叔发现,把她带回家抚养长大。告诉她曾经经历过的悲惨往事,激励她成长为坚强的战士,加入到战争的队伍中,自己曾人的祖国。
这个照片让我懂得了落后就要的道理,如果有一次机会让我对世界呼吁,我会说:“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母,为了世界和平,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我们要和平,战争!”
篇10:战争中的孩子
画面上的小男孩叫贝贝,他是一个中国的小朋友,今年三岁了,上幼儿园。他的家乡在上海的火车南站附近,那里的春天绿树红花,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白天万里无云,深夜彩灯高照。贝贝的爸爸妈妈经营着一家餐馆,他的哥哥是一名初中学生。贝贝一家过着平安幸福的日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敌机轰炸了他的家乡,把爸爸妈妈的餐馆给炸毁了,爸爸妈妈被压在了废墟底下,只剩下贝贝和他的哥哥。
贝贝整天痛哭流涕,思念爸爸妈妈。
1937年8月28日早晨,三架敌机从空中掠投下了十二枚炸弹,炸毁了火车站,把贝贝的家也炸毁了,还把哥哥炸死了。远处的轰炸声还在继续,贝贝望着倒塌的大桥、候车室与大楼,看不到哥哥与救助人员,心里很害怕,于是号啕大哭。
战后,贝贝被孤儿院收养。贝贝在孤儿院里交到了许多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的好朋友,过上了愉快的生活。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他带来的伤害创伤,让他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爱,没有了亲人的陪伴。
看到这悲惨的画面与可怜的贝贝,我不禁想到了两个字:和平!对啊,我们只有和平相处,才可以使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要是失去了和平,一旦发生战争,就会让母亲失去儿子,让妻子失去丈夫,让孩子失去父母。全世界的人们应该为了和平一致行动起来,不让巡戈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不让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我们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让我们一起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我们共同为战争敲响丧钟,让世界处处充满阳光、鲜花和爱!这是贝贝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愿望。
篇11:战争中的孩子
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炸毁了上海火车南站。桥梁上的铁片不住地往下掉,还留在上面的烧了一半的铁片,摇摇欲坠的,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铁轨上还在行驶的火车,遭遇日本侵略者丢下炸弹地袭击,有几节火车被烧了个精光,还有的几节火车被桥梁上掉下来的铁片压在了废墟下面,车上的所有人都遇难了。此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仍在上空,仍在丢下一颗颗炸弹,把这里夷为平地。战争还没结束。
火车站的旁边,坐着一个幼儿,他才不到两岁。他头上的头发被烧了,只留下一丁点儿。他伤痕累累,眼里却充满着呆滞、害怕的眼神,仿佛前面有着令他目瞪口呆的情形。他还在那儿哭,嘴里不住地呐喊“哇哇”。可惜他不会说话,不能述说自己的悲哀与痛苦。当你走近一点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他身边缺少了什么?原来是他的爸爸妈妈,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他是我们,早就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可他呢?他爸爸妈妈可能压在火车下,奄奄一息。他们努力地伸出手拨开前面的铁片,然而无济于事。他们只能叫着“孩子”。啊!那个幼儿听到了!他伸出小手向前爬动,终于爬到爸爸妈妈身边了。他用小手抹着爸爸妈妈脸上的血。没过一会儿,爸爸妈妈离开了人世间。人世间迷漫的不仅仅是战争的硝烟,还有不和平的象征!幼儿看着遍地的尸体,看着站台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他更害怕了。
从此,他更努力地学习,发奋学习。他想未来后当一名学者,用自己的学问报效祖国,制止战争。
战争,意味着死亡。它,夺走了无数条无辜的生命。如果在战争中的孩子,有一张温暖而又舒适的床,如果世界只有和平,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
篇12:战争中的孩子_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
只听一声巨响,火车站被导弹炸毁了。车站里,成千上万的等火车的人们都不知所措。只见一位年轻的妇女背着三岁的孩子匆忙地穿过人群。孩子在妈妈怀里活像一只小白兔,乖乖地卷成一团。就在这时,一枚枚导弹从天上掉下来。正要投向孩子时,妈妈赶紧把他丢到草坪上,身体站直,眼睛望向孩子,似乎这是她最后的叮嘱。啊!孩子听见了!在场的年轻人听见了!所有人都听见了!她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孩子已经知道了下一步的结局,他拼命地哭着,想要看妈妈几眼。可是老天爷在和他作对。妈妈看着向自己投来的导弹,轻轻的声音在孩子耳边回荡:“孩子,好好照顾自己,让世界充满爱,维护和平。”话音刚落,妈妈就倒在他面前。“妈妈……妈妈……哇……哇……!”日本侵略者已经走远了,幸存者都呆呆地望着他。鲜血染红了妈妈的衣裳,嘴里的牙齿是血红的,但她却嫣然一笑。因为救了孩子而自豪,当场的叔叔阿姨都很羞愧,为什么不救一下孩子的妈妈呢?孩子转过身来,朝周围走去,他在找爸爸。一旁的人们偷偷地说:“他爸爸早在前线被战死了”。孩子不知道事实,一位年轻人收养了他。
几年之后,他学会了认字,知道了“照顾”的含义。每次睡觉前,他都要看一下照片里的妈妈。当他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等到时间了他们的妈妈来接他们。可是,孩子只好孤独地回去。
15岁时,他决定当一位小八路。为妈妈报仇,他希望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枪声。只有和平,只有欢乐!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点点滴滴,让幸福、快乐永驻人间!
篇13:战争中的孩子_
1937年8月28日,刚满三岁的阳阳被他的父母带去上海的姥姥家。可是,他们一家人都不知道他们既将面临一场灾难。
今日,阳阳与他的爸爸妈妈上了火车和火车上的人正在谈天说笑,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这列火车上一半的人都是上海的。一个晚上过去了,早上吃完饭下了火车只见几架飞机从头顶飞了过去呼啸而行。在地上的人们还不知道灾难即将从头顶降临。几颗炸弹落了下来,只听见“轰”地一声,一个“巨型蘑菇”拔地而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可怜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阳阳与他的爸爸妈妈才下火车就被炸到了,而这时阳阳妈妈的母性就现出来了她立即抱着阳阳为阳阳减轻了负担,炸弹的弹壳碎片和伤害大部分让阳阳妈妈担负了,阳阳才能安然无恙。
这时阳阳孤独地坐在广场中央哭泣着,他的四周一片死寂没有半点生命逃象,看到一切,阳阳在火广场中央放声大哭,大概上帝听见了明明那悲伤而憎很的哭声了吧!而这时火车站上出现了一阵微弱的声音,啊!他听到也听懂了那是母爱的声音在呼唤着他,阳阳爬呀爬!在爬到妈妈身旁的路上他任凭地上的玻璃片划伤着他那稚嫩的手,他不管也不哭,阳阳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向妈妈的身边爬去!啊!到了,妈妈的脸上满是血迹与之前白哲的脸已截然不同了,还有妈妈的手上也是血迹满满上面还有被深入的玻璃。妈妈突然开口说了一声:“我可怜的孩子……”话还未说完,就去了……
从此以后,阳阳成了一个无依无靠,可怜的孤儿,阳阳可能被收养;可能也随他父母去了也有可能……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战争的残忍,让我们呼吁起来:要和平不要战争,让战争中的孩子在和平的世界里享受春天与祥和!
篇14:战争中的孩子_
记得那张旧照片吗?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一个坐在铁轨旁的小男孩在大哭,我就是把这张照片拍下来的记者。
1937年8月28日那天,人们听说日本要来轰炸上海。大家都来到火车南站逃难。人们虽然都是来逃难的,但还是有说有笑,热闹非凡。我作为一名记者站在人群当中,我时时刻刻带着相机。突然天空中出现一架架飞机,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这时有人大声尖叫,有人带着自己的亲人逃跑,有些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人群乱成一团。
100架飞机反复投下一颗颗**。一阵惊叫过后,好端端的火车站变成一堆没用的废墟。铁路断了,房屋倒了,桥梁断成两节,火车站在一个瞬间没有了。幸好我在飞机放**前跑进了一间空房子,所以我没被炸到。我一出来就听见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云霄。我在哭声里仿佛听见了充满对敌人的愤怒,好像在呼吁着什么。我随着哭声的方向走去,看见月台上有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去哪里了?你们不要丢下我不管!”我就在旁边把这个情景拍下来。我看见他这么可怜就把他抱在怀里。我知道他的父母亲已经被导弹炸死,我抱着她还一直安慰她,孩子渐渐不哭了。
我讨厌战争,战争让孩子失去了父亲,让妻子失去了丈夫,让母亲失去了孩子。我希望在21世纪,直到永远都没有战争让战争,永永远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吧!
篇15:战争中的孩子_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的火车南站,人们像往常一样,在拥挤的人群中上了火车。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女孩从火车上下来,父亲走在最前面,手里拿行李箱,为母女挤出一条小路来,不想让他们受伤。母亲慢慢地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一个大约1-2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在母亲怀里渐渐睡着,抱着布娃娃吸着手指头,母亲望着女孩笑了,从她脸上可以看见母亲对孩子的爱的深度,父亲看看她们也笑了,一家人幸幸福福的。许多人也和他们差不多一样,沉浸在与朋友或亲人,回到老家的快乐与幸福当中。一切就像往常一样,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但因为太过正常,往往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果然,天空就在那一眨眼的时候,由晴转阴了,随后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不一会儿就有几架飞机从远处飞了过来。经过上海火车南站时,放下了几颗小黑点一样大的东西,由于太高看不清,只见小黑点越变越大,渐渐变成了炸弹。人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其中有一个人好像反应过来了,大喊一声:“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啦,大家快逃命吧!”其他人先是一愣,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想要逃命,却已经来不及了,炸弹已经落地了。那对夫妇抱着小女孩拼命地跑,小女孩已经醒了,在妈妈怀里呆呆地望着周围,这时一片大屋顶掉了下来,妈妈把小女孩向前一抛,就和爸爸一起被压在屋顶下死了。不一会儿上海火车南站的人死伤不计其数,十分惨烈,转眼间由一个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变成一片废墟,只有那个小女孩还活着。她望着周围,望着死去了的爸爸妈妈,顿时什么也明白了。她坐在已经不成样的铁轨上,嚎啕大哭起来,手里抱着玩具狗,浑身脏兮兮的,额头破了一个小洞,血从里面缓缓流出,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她的父母都死了,无依无靠,从父母宠爱的公主变成无依无靠的孤儿,换谁也受不了。是什么让她失去双亲?是战争!是利益!她恨战争,但她更恨那些为了利益而发动战争,去伤害其他国家的侵略者,她在心里深深地诅咒那些侵略者。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保护自己的国家,反抗战争。
篇16:战争中的孩子
随着炸弹无情地咆哮,一个繁华的火车站瞬间化为乌有……发生了什么?原来,那天在上海火车南站,日本侵略者投下了罪恶的炸弹……
那天,爸爸妈妈带着三岁的儿子小明,为了逃离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匆忙地赶向上海火车南站。在火车站,人群十分拥挤。有许多难民都来到了这里,都是想逃离日本侵略者的爪牙。小明的爸爸妈妈虽然与儿子在说说笑笑,但他们的心却紧张地怦怦跳。一直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日本侵略者的飞机不要追上这班火车。
但就在小明一家要进入火车时,日本侵略者飞机的“嗡嗡”声传入了大家的耳朵。小明的爸妈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但小明还拉着妈妈的裙子,指着日本飞机叫着:“妈妈,看,看,大飞机,大飞机!”妈妈看着眼神清澈的儿子,泪水像决了堤的河一样流了下来。她紧紧拉着儿子的手,什么也说不出来。
“轰!”日本飞机投下了几枚炸弹,随着接二连三的巨响,硝烟滚滚,浓烟弥漫,空气中满是呛人的炸药味。小明晕了过去!当他睁开眼睛时,火车站安静极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爸爸妈妈也不见了。小明的衣服也被弹片划破了,身上满是血。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满地的碎砖片把小明吓哭了。他一边哭还一遍喊叫着:“妈妈!爸爸!不好玩!我要回家,我要走!”可是爸爸妈妈已经无法听见小明的喊声了。撕心裂肺的哭声使在空中盘旋的敌军注意到他,又扔下一枚炸弹。敌人失误了,没有炸中小明,但是弹片使他受了更重的伤。幼小的他不懂得节省体力,也不懂得包扎伤口,因此他体力不支,哭声越来越微弱。小明最后倒了下去,嘴却还张着,似乎在呼唤爸妈。他脸上还挂着泪水,眼睛睁得大大的,却没有了呼吸……
在可怕的战争年代,无数个小明失去了生命,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被迫结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了!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用知识和科技保卫我们的祖国,也去帮助仍然生活在战火中的人们,消灭战争,将和平之神带向世界各地!
篇17:战争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一个记者拍下了炸后的真实景象。
照片上的情景惨不忍睹。火车站一片狼藉。铁轨弯曲了,天桥坍塌了,站台上堆满了石板。在四周都是碎片的天桥下,坐着一个小孩。他满身是伤,满身是灰和泥,满身是泪和烧焦的痕迹。他望着那一堆碎片痛哭不止。
那天早晨,孩子的妈妈带着他和其他居民一起,奔向上海火车南站逃难。上海的另一个火车站被炸毁,爸爸又是个军人不在家,母子俩只好去逃难。
中午,火车终于停在了站台上。一大群难民蜂拥而至,你挤我推,都想快点上车。母子俩被挤到了后面,只好等着最后挤进车厢。突然,空中传来隆隆的响声,一架架日本战斗机飞了过来,不等人们反应过来,一枚枚炸弹已经炸毁了火车和候车室!母亲拉起了孩子稚嫩的小手,躲避着炸弹和坠落的碎片。所有人都站在了死亡的边缘。这时,空中黑压压的一片,更多的飞机投下炸弹,已经有五百多人牺牲了。母亲身上已经伤痕累累,身边的难民已所剩无几。
突然,又一枚炸弹投了下来。母子立刻躲在天桥下。不料,天桥塌了,重重地压在了母亲身上。母亲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一块石板眼看要压在孩子身上,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孩子抛了出去,便从此长眠了。
孩子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又有几块石板掉落,盖住了已故的母亲。孩子望着那堆碎片,哭声凄凉而悲惨,嘴里不停呼唤着:“妈妈,妈妈……”孩子悲痛,悲母亲为了他而死;他怨恨,恨日本人炸毁了上海,夺走了母亲的生命;他祈祷,祈求战争快快结束。他恨死了战争,战争使原本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家毁人亡,战争更使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此时的上海火车南站已经变为一片废墟。孩子在心中默默呐喊着:“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此时,记者来了,父亲的军队也来了,但他们来晚了。父亲抱起了孩子,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记录下这个悲惨的故事。
后来,孩子随父亲在军队里渐渐长大。他想成为一名维和人员,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愿世界上充满阳光、鲜花和爱,愿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
篇18:战争中的孩子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中国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有无数的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火车站旁的一条大街上有许多的人,其中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二、三岁的小男孩正赶往火车站,一家人有说有笑。小男孩手里还捧着一个又漂亮又可爱的一个小熊,大概是他妈妈给他买的新玩具吧。周围的人们都说:真是幸福的一家啊!但是这些人们浑然不知,一场灾难正在悄悄地降临。忽然间,几十枚子弹从天而降,一瞬间大桥炸毁了,天空中的战机像老鹰似的盘旋着。人们逃的逃、亡的亡火车站陷入一片混乱。
在废墟里,遍地尸体,有的虽然还活着,也已经缺臂少腿了。小男孩的父母,现在也抱着小男孩随着逃难的人群向前奔跑着。忽然,有人喊:前面有日本鬼子!人群哇的一声四处奔逃。那对父母和几个人发现路边有一座小房子,这下安全了。人们松了口气。他们藏了进去,然后把门紧紧地关上。街上响起了一阵阵零乱的脚步声,妈妈赶紧把小男孩放进一个小柜子里,对他说:乖孩子,别出声,出声就会被敌人发现的。小男孩点点头,柜门被关上了。又饿又累的小男孩在黑暗中进入了香甜的梦乡。小男孩不知道,在他熟睡的时候,日本侵略者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为了保护他,父母将睡梦中的他压在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地方,小男孩幸运的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他醒来时,惊恐地张望着这一片狼藉,号啕大哭,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去了哪里,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天空。一位同样幸运的女记者听见这哭声,救起了小男孩并收养了他。
女记者给他取名叫和平,教他读书、写字,渐渐的和平长到了十八岁。他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篇19: 战争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的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空很炎热。在上海火车南站正在等车的乘客突然听到了一阵划破天边的轰炸声。远处的一座大厦被炸得“粉身碎骨”。人们往上一看。几架有着日本鬼子标记轰炸机在昏暗的天空飞来飞去。
刹那间,火车站人们惊恐不已。保安把人们赶进“安全出口”。突然,一个垃圾袋大的炸掉到了火车站,整个火车站被震动起来。人们带着恐惧离开了。只有一个差不多三四岁的小孩子在哭:“妈妈啊!爸爸啊!你们在那儿啊!”原来,刚才一颗小炸快要炸时,妈妈爸爸为了保护他,替他挡住了这颗致使的炸死了。现在他的父母的尸体就在马桶边。突然,又有几颗炸掉了下来。火车站变成了一个废墟。
小男孩跌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又号啕大哭起来。后来来了一位好心人把他接到了广州的孤儿院。因为上海孤儿院已经被狠毒的日本军人炸没了。就这样,这个男孩渐渐成长了下来,不过他无法放下心中的仇恨。
战争像摄魂怪,吸走我们每个人的欢乐和快乐。
我们希望没有战争,没有哭泣的儿童……
篇20: 战争中的孩子
这是一张发黄的照片,是美国的一位就职记者拍下的真实照片,1937不知这个孩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是被人收留,是因吃不饱奶而失去生命,还是被日本鬼子杀了呢?在这种环境下,我不敢再想象下去,此时眼里早已浸满了泪水。我想:他应该被解放军收留,长大以后当了一名解放军,为中国同胞,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报仇,450字作文《战争中的孩子作文450字》。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年8月28日的中午,在上海火车南站,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孩子急匆匆地正准备到其它地方去。因为他们知道,不久,日本鬼子就要来侵略上海了。他们好不容易挤上了火车,突然,警报伴随着日本鬼子的轰炸声响起了,那对夫妇急忙抱起孩子走向火车。他们刚下火车,日本鬼子就投下了一枚,夫妇俩猛地往孩子身上扑,搭起一座“生命桥”,这个无情的落在了那位母亲的身旁。顿时,呼喊声、呻吟声、痛哭声充满了整个火车站,人们四处逃窜,顿时感觉世界处于末端了。那对夫妇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但那个孩子被夫妇抱得紧紧地,只受了一点小伤,他的身旁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尸体。火车已经变成废墟,轨道也已经断裂了,候车台也已经倒塌了。那个孩子惊慌失措地到处看着,边哭边叫:“妈妈,你在哪里,我要吃奶。”但没有一个人回答他,他只能撕心裂肺地哭。那喊声似乎在控诉着战争的罪行。
篇21: 战争中的孩子
那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乌云密布。但上海火车站还是热热闹闹的,准备乘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发现日本鬼子的轰炸机从上空驶来。
“轰隆――轰隆”十三枚炸弹“从天而降”,顿时,上海火车站被夷为平地。这时,大人们呼儿唤女,小孩们哭爹喊娘。刚才火车站还热热闹闹的,有的准备回家探望亲人,有的准备去远方工作,有的去旅游可是,日本鬼子的炸弹把现场炸得面目全非。
突然人群中有一个小男孩在号啕大哭,他大约三、四岁,脸被薰得乌黑乌黑的,腿被炸断了,头发也被烧焦了,他在喊:“我要爸爸,呜,我要妈妈,呜呜呜!”他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好心人带走。
看完了这张照片,我想到了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难道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你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我希望: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今天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和平!
篇22: 战争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期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两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到了上海火车南站。
他们买了火车票,刚要上火车。突然,日机从头顶呼啸而过,投下了无数为炸弹。这对夫妇被炸弹的气浪掀翻,当场死亡。
婴儿看见自己四周全是尸体。附近还有残破的房屋,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还有满地的碎砖碎瓦。小孩开始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嘴角在不停的抽动,仿佛在说:“为什么要把我的父母害死,我要杀了你们,为我的爸爸妈妈报仇。”
后来这个婴儿被一个好心的老妇人收留了。他长大后,成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八路军,他怎么也忘不了当时那件事。和许多爱国人士一起去参加抗日战争。自从他参加八路军那一天,他就发誓:无论出现多少个鬼子,都要把这些鬼子赶出国门。为了让父母不在失去孩子,妻子不在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母……要和平,不要战争。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这个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并不太平。我希望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让我们一直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之中。
篇23: 战争中的孩子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妈妈抱着未满三岁的明明走向上海南站的月台,准备乘坐火车,逃离上海。这一天,是1937年8月28日。
车站里挤满了人,妈妈让明明坐在长椅上,自己去买票。突然,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原来是日军飞机投下来的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没等明明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长椅已经被气浪掀起,在空中翻了好几圈,明明也早已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想去找妈妈,可是眼前的火车站与刚才已是天壤之别。刚刚繁华的火车站变成了一堆废墟,废墟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看不见一个人的踪影。刚才拥挤的人有的死、有的伤,有的匆匆离开火车站,地上血流成河。明明顿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拼命地喊着:“妈妈,妈妈,你去哪里了?”然而身边匆匆忙忙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理他。他的妈妈也找不到踪影,可能在四处找他,可能受伤了,也可能被炸死了。明明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被人捡走?被日军俘虏?还是最终饿死?早已无从知晓。
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发动的这场战争,害得人们家破人亡,无家可归,让多少中国人叫苦连天,让多少孩子变成孤儿。愿世界永远和平,愿希望之神永驻人间!
篇24:战争中的孩子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地方每天都在战争中度过,那里的人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大家请看,这是一张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的一张旧照片,这张照片是日本人先后调集几十万日军进攻上海,然后又出动十余架飞机对上海火车南站进行毁灭性轰炸的有力证据。当时人们听到日本人要攻打中国的消息的时候,他们都慌忙地冲向火车站进行逃命,可是当他们到达火车站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日本人已经开了几架轰炸机炸向火车站了。火车站瞬间被炸成了一片废墟,远处的天空中,日本人的轰炸机还在四处巡逻,他们一个人都不放过,弄得火车站里的人们家破人亡,远处的天桥、轨道、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被炸得惨不忍睹,地面上满是残缺的尸体,散发出一股股恶心的味道。
这时火车站已经血流成河了。在铁轨上,坐着一个脸色苍白、两三岁的小婴儿在哭泣,他左手紧紧抓着爸爸送她的小布娃娃,嘴里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我好害怕。”可是,任她怎么呼喊,她的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回来了,因为她的父母已经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死亡了。
看到这里,我想请问一下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否也和我一样沉痛悲伤呢?同学们,战争带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我真心期盼世界上没有战争,让我们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吧!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这张旧照片带给我对战争的一些感想。
篇25: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
1. 本文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 这篇文章作者构思新颖独特,从“窗外”“山外”“海外”到“心外”,层层深入,从小到大,从个人的团圆到国家领土的统一。文末引用“但是它们掠去,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一句歌词,更突出了我们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3. 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的由来,以及作者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文章语言通顺流畅,如果能把听了爸爸介绍之后的心理活动,好好描写一番,会更好。
4. 和许多歌颂赞扬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者认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独特,构思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论述语言有理有据,富有文采。
5. 小作者走出课堂关注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感想。其语言清新活泼流畅,包粽子动作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更是富有童趣。读罢全文,一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6. 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包粽子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包粽子”,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对包粽子的过程叙述得很详细。作者还引用了杜甫的诗,给文章增添了文采。
7. 这是一篇描写的文章,读着你的文章让老师特别感动,感动于爸爸对于奶奶的怀念,感动于你的懂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奶奶的怀念。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8. 这是叙事文章,作者采用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文章语言亲切自然,句句饱含着作者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9. 这篇文章描写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丽场景,文章内容充实,语言简洁凝练,对景物的描写尤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优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结尾对竹声的描写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个高深的境界,“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索。
10. 这篇文章小作者运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名字的来历。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叙述具体全面。让人读后感觉小作者一定是个酷爱读书,知识储存量大的孩子。
11.习作不注意语言的精炼,如“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今天妈妈很早就起床了”一句话中出现了两次“今天”,第二个“今天”可以承前省略。文章也不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如说的话都没用引号。
12.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引用大量描写中秋明月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本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3.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喜欢七夕姐姐的文章,从而感受她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文章多次点题,直接表达“我喜欢”这一主题。文章语言富有诗意,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其中“问章”应为“文章”。
14. 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的由来,以及作者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
15. 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16.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17. 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18. 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19. 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20. 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篇26: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
1. 能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热闹的场面。
2. 详略得当,写出了喜庆的气氛
3.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反映出传统的热闹与人们
4. 体现出作者无限快乐
5. 在叙述传统习俗的同时,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6. 详略不当,面面俱到,记流水账,没有侧重点
7. 有一些习俗没有介绍具体。
8. 没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9. 语言平淡,不够生动。
10. 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篇27: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评语
1. 本文内容生动,读了感觉像刚吃过一块鲜奶蛋糕一样,令人回味。
2. 动作写得很少,像秋天的枝头,一片叶子也没有,
3. 题目很不错,文章语句构篇很好。
4. 词句悠美婉转,流利,不足的就是头绪太乱。
5. 段落清晰,条理分明,文笔优美。
6. 整体的结构,描写都还不错。
7. 这篇文章总体来说写的还可以,语句通顺,用词恰当,字体工整,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望以后继续努力。
8.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9. 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0. 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11. 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2. 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3.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4.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5.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16.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17.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18. 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19. 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20. 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篇28:战争中的孩子作文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一个记者拍下了炸后的真实景象。
照片上的情景惨不忍睹。火车站一片狼藉。铁轨弯曲了,天桥坍塌了,站台上堆满了石板。在四周都是碎片的天桥下,坐着一个小孩。他满身是伤,满身是灰和泥,满身是泪和烧焦的痕迹。他望着那一堆碎片痛哭不止。
那天早晨,孩子的妈妈带着他和其他居民一起,奔向上海火车南站逃难。上海的另一个火车站被炸毁,爸爸又是个军人不在家,母子俩只好去逃难。
中午,火车终于停在了站台上。一大群难民蜂拥而至,你挤我推,都想快点上车。母子俩被挤到了后面,只好等着最后挤进车厢。突然,空中传来隆隆的响声,一架架日本战斗机飞了过来,不等人们反应过来,一枚枚弹已经炸毁了火车和候车室!母亲拉起了孩子稚嫩的小手,躲避着弹和坠落的碎片。所有人都站在了死亡的边缘。这时,空中黑压压的一片,更多的飞机投下弹,已经有五百多人牺牲了。母亲身上已经伤痕累累,身边的难民已所剩无几。
突然,又一枚弹投了下来。母子立刻躲在天桥下。不料,天桥塌了,重重地压在了母亲身上。母亲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一块石板眼看要压在孩子身上,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孩子抛了出去,便从此长眠了。
孩子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又有几块石板掉落,盖住了已故的母亲。孩子望着那堆碎片,哭声凄凉而悲惨,嘴里不停呼唤着:“妈妈,妈妈……”孩子悲痛,悲母亲为了他而死;他怨恨,恨日本人炸毁了上海,夺走了母亲的生命;他祈祷,祈求战争快快结束。他恨死了战争,战争使原本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家毁人亡,战争更使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此时的上海火车南站已经变为一片废墟。孩子在心中默默呐喊着:“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此时,记者来了,父亲的军队也来了,但他们来晚了。父亲抱起了孩子,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记录下这个悲惨的故事。
后来,孩子随父亲在军队里渐渐长大。他想成为一名维和人员,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愿世界上充满阳光、鲜花和爱,愿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
★ 战争优秀精选
战争中的孩子优秀作文(精选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