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就是这个调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爱家乡的阿庐古洞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爱家乡的阿庐古洞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我爱家乡的阿庐古洞作文
我爱家乡的阿庐古洞作文
我爱家乡的城子古村,我爱家乡的吾者温泉,可我更爱家乡的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位于泸西县城西北部,是一个古老神奇而又美丽的天然溶洞,它不但被称为云南第一洞,而且在全世界36个溶洞之中排列第七。
云南一直以“地上看石林,地下游阿庐”的黄金组合闻名于世。而阿庐古洞又以“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里有河,洞外有泉”四大特点而著名。它的主洞体分别是:泸源洞、玉柱洞和碧玉洞。
进入溶洞,我们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狮子,还有的像兔子........ 一个个神气活现。特别是溶洞中的天造神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还有些形状以前从没见过,说也说不出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多么神奇啊!
而最为罕见的是在玉柱洞垂深十几米处,有一条长达八百多米,可供游人乘舟荡漾、领略其美轮美焕的玉笋河。它水流缓慢、清澈见底,常年不枯。在这幽深的地下宫殿里面,溶洞上面的钟乳石倒映水中,极为美丽、壮观。它们有的像莲花状、锥状、片状、笔状......一簇簇,一片片,展现了大自然这位艺术大师的用心杰作。特别是被称为洞中一绝的'“水中石笋”和珍稀鱼种——透明鱼!这种鱼从外表可以清晰的看到它们的骨骼及五脏六腑,真是举世罕见的稀有鱼种。看见的人都无不称奇。而这也更为玉笋河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河水犹如一面台镜,倒影重重,水上水下,处处是景,划船荡游,仿佛是人在画中游,进入了仙境一般。
阿庐古洞,真是美得无法形容,“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群于悬崖。”这是明朝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对阿庐古洞的赞美。
欢迎您到我的家乡,云南第一洞——泸西阿庐古洞,细细游赏一番吧!
篇2:阿庐古洞导游词
在云南有个不怎么出名,但却有着美丽的景色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泸西,在泸西 有个神奇的地方叫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是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群, 海拔有 1700 米,它的主洞体由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 3000 多米,洞外有 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还有各种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等;被人们称为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洞穴之一。 阿庐古洞约成型于二亿年前,当时此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隆起,海水退位,古海 上升为陆地。海中含有钙质的大量物质沉淀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 的雨水,溶解了碳酸钙,石灰岩表面被溶化出无数的小孔、凹坑和裂隙。长期岩溶的结果, 使石灰岩的孔洞和裂隙不断扩大。 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化, 地下的石灰岩则成为无数千奇百怪 的溶洞和通道。溶洞在发展变化中有时彼此相连,构成了一连串的溶洞群。 阿庐古洞包括四个主要的洞景,庐源洞就是其中之一。
庐源洞全长 760 米,洞内聚集着岩石 洞穴地貌的多种景观:有石瀑、石笋、钟乳石、石帐幔、石柱、石花、石珠等。这些景观是 怎样形成的呢?每年雨季,雨水中含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入石灰岩的缝隙中。二氧化碳 和岩石表层的碳酸钙溶解后生成重碳酸钙随着水滴流到洞顶, 二氧化碳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散 失,重碳酸钙又重新还原为碳酸钙,堆积在洞顶。天长地久,一个小小的钟乳石便生成了。 有的水珠没有在洞顶蒸发,滴到地上,便沉淀为石笋,钟乳石和石笋渐渐长大,最后连接起 来,就成石柱;石笋相连就成石帐幔;水顺岩壁流下,就形成石瀑,像冰冻起来的瀑布。当 然,钟乳石和石笋生成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它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时间。庐源洞 的第一个景点彩霞迎宾,沿着彩霞迎宾一路走下去,将会游览到双蛇出洞、古莲仙鹤、幽谷 神钟、飞龙戏瀑、潭影映画、阿庐仙山、泸源汇景、石龟望月、女娲补天、仙人讲经、仙壶 幻景等等的大自然的瑰丽奇观。
阿庐古洞的第二个洞是玉柱洞。玉柱洞以钟乳石和石笋为主,故称玉柱洞。洞内最具有 代表性的景观“擎天玉柱” ,它柱高 8 米,直径约为 0.3 米,从地上直撑大厅顶端,粗细均 匀,很像一根人工雕成的龙柱。洞内还有唐仙大殿、碧海迎客、天狗望月、八仙过海、定海 神针、龙门瀑布、猫鹰争鱼、神壁画海、犀牛赏月、阿细跳月、龙王点兵、天然大壁画,等 等。
在玉柱洞下面玉笋河, 玉笋河是玉柱洞下层溶洞里的一条地下河流。 玉笋河有许多大大小小 的落水洞、漏斗、岩沟、裂隙等,雨水从地面渗透下去,直到下层较牢固的地层,称为地下
暗河, 再向更低的地方缓缓流去。 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 水流缓慢, 清澈见底, 常年不枯。 玉笋河的水流速度每分钟只有 0.1—0.2 米, 在玉笋河有一种特别的鱼, 就是玉笋河特有的透 明鱼, 鱼全身透明得像玻璃, 看得见骨刺和内脏。 它的出现, 更为玉笋河增添了新奇的色彩。
从玉笋河上岸是碧玉洞。碧玉洞全长 780 米,是典型的峡谷式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 质既薄又脆,用手都能敲出钟声,被称为石鼓、石钟。石盾是岩溶洞穴的又一天然奇观。一 般情况下,石盾原是与洞壁岩石生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岩石中出现裂隙,日久便因断裂而塌 下来,盾上堆积了许多石笋,盾边又挂满了新生的钟乳石、石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岩溶景 观,碧玉洞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石盾。最绝的是洞里的钟乳石与其他溶洞不一样,它们洁白如 玉、晶莹透亮,这就是碳酸镁结晶石。洞中最珍贵奇绝的是一根纯碳酸镁的结晶石,颜色白 里透蓝,经鉴定为水晶石。这根水晶纯洁无瑕,晶莹透亮,被称为碧玉洞之宝——碧玉簪。 碧玉洞中的代表性景观有独角倒挂、巨象足迹、古船远航等。
阿庐古洞不仅景观浑然天成, 而且历代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 三国时称雄一方的孟获 曾在此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入洞考察, 写下了留传千古的文章。 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名人与美景在阿庐交相辉映,使得阿庐古洞折射出一片神奇的光 辉和色彩。
篇3:阿庐古洞导游词
打开我的记忆大门,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攀登过风景优美的西华公园,找到过神秘的燕子洞,我岛国漂亮的西双版纳,它们让我恋恋不舍,特别是美丽的阿庐古洞让我难以忘记。
阿庐古洞是我今年国庆节去的。阿庐古洞的入口有许多水从上面流下来,好像瀑布。往里面走是一个大洞,洞顶有许多蝙蝠飞来飞去,有的是一个小洞,往洞里走是许多石头,有些石头像大象,狮子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又往前走是许多浅浅的小沟,洞顶的石头倒映在水里好像山峡。走到前面是坐飞行员车去另外一个洞。洞晨有一个湖,有坐船到出口。
我来到阿泸古洞里,我和姐姐玩了起来,我说:“出口的石头是宝石,谁先摸到谁就赢。”我的话音刚落,姐姐已经开始跑了,我立刻冲了上去,只差一小步,我就赢了,幸好爸爸抱住了我,坐船时我和姐姐便唱起了歌。然后我们又走出了山洞。阿泸古的有些石头会变。
啊!美丽的阿泸古洞,在这里我不仅看见了神奇的变化,还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篇4:阿庐古洞导游词
各位游客,您知道“云南第一洞”吗?这就是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阿庐古洞。
乍一听这个名字,就感到十分新奇。不仅名字奇特,而且洞内景观也扑朔迷离,随着游览的深入,所有谜团将会逐渐揭晓。
从昆明出发,行进约200公里,抵达滇东南泸西县以西5公里的阿庐山麓,就是阿庐古洞了。阿庐古洞是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群,海拔有1700米,它的主洞体由庐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3000多米,洞外有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还有各种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等;被人们称为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洞穴之一。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前去游览吧。
阿庐古洞的成因→阿庐的名称来历→民间传说
游客们,进阿庐古洞之前,还是要先来介绍它的形成。阿庐古洞约成型于二亿年前,当时此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隆起,海水退位,古海上升为陆地。海中含有钙质的大量物质沉淀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溶解了碳酸钙,石灰岩表面被溶化出无数的小孔、凹坑和裂隙。长期岩溶的结果,使石灰岩的孔洞和裂隙不断扩大。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化,地下的石灰岩则成为无数千奇百怪的溶洞和通道。溶洞在发展变化中有时彼此相连,构成了一连串的溶洞群。阿庐古洞就是这样一组溶洞群。
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阿庐”这两个字的来源,因为从发音上来看,大家可以猜出这不是汉语。其实“阿庐”二字为彝族的语言,意为“有山有水的山洞”。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阿庐是古代彝族的一个部落的名字,阿庐古洞就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
阿庐古洞这么美,民间当然赋予了它动人的传说:泸西境内素有九峰十八洞之称,阿庐古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部落战争期间,阿庐部落酋长阿庐率领9员大将和众多男女,从五曹来到杨梅山,不料竟被山下一片浩瀚的海洋挡住去路,大家只得住下来休息,突然敌兵从后追来,阿庐一面抵抗敌兵,一面派出9员大将和18位姑娘,连夜砍树、扎排,架设过海浮桥36道,造最后一道桥的时候,9员大将和18位姑娘不幸落人海中,等到阿庐杀敌率部来到海边时,海水已经干涸,9员大将和18位姑娘变成了9峰18洞。从此阿庐部落就在9峰18洞定居下来。“阿庐古洞”也由此而得名。
阿庐古洞全长3000多米,分为三个旱洞一个水洞。所谓水洞就是旱洞下面有一条地下河,它们分别是庐源洞、玉柱洞、碧玉洞和玉笋洞。阿庐古洞的景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那就是“古、朴、绝、奇”。同时它具有四大特点:“第一,洞外有泉,泉水从洞里地下河流出洞外。第二,洞内有天,洞内的天窗有三个,在深深的洞中可从窗上看到外面的天空。第三,洞中有洞。第四,洞中有河,指洞中的地下河。
游客们,游览阿庐古洞,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就请大家下车,随我游览第一个洞――庐源洞。
庐源洞全长760米,洞内聚集着岩石洞穴地貌的多种景观:有石瀑、石笋、钟乳石、石帐幔、石柱、石花、石珠等。这些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每年雨季,雨水中含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入石灰岩的缝隙中。二氧化碳和岩石表层的碳酸钙溶解后生成重碳酸钙随着水滴流到洞顶,二氧化碳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散失,重碳酸钙又重新还原为碳酸钙,堆积在洞顶。天长地久,一个小小的钟乳石便生成了。有的水珠没有在洞顶蒸发,滴到地上,便沉淀为石笋,钟乳石和石笋渐渐长大,最后连接起来,就成石柱;石笋相连就成石帐幔;水顺岩壁流下,就形成石瀑,像冰冻起来的瀑布。当然,钟乳石和石笋生成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它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停留在庐源洞的第一个景点一彩霞迎宾』匝着彩霞迎宾一路走下去,将会游览到双蛇出洞、古莲仙鹤、幽谷神钟、飞龙戏瀑、潭影映画、阿庐仙山、泸源汇景、石龟望月、女娲补天、仙人讲经、仙壶幻景等等。有道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请大家发挥想像力,慢慢欣赏这大自然的瑰丽奇观。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进入阿庐古洞的第二个洞――玉柱洞。玉柱洞以钟乳石和石笋为主,故称玉柱洞。请看:这是洞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擎天玉柱”,柱高8米,直径约为0.3米,从地上直撑大厅顶端,粗细均匀,很像一根人工雕成的龙柱。接着请大家随我一一游览此洞的其他景观,有唐仙大殿、碧海迎客、天狗望月、八仙过海、定海神针、龙门瀑布、猫鹰争鱼、神壁画海、犀牛赏月、阿细跳月、龙王点兵、天然大壁画,等等。
游完两个旱洞之后,我们将坐船游览玉笋河,领略另一番景致;玉笋河在玉柱洞下面,是玉柱洞下层溶洞里的一条地下河流。岩溶地貌一般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落水洞、漏斗、岩沟、裂隙等,雨水从地面渗透下去,直到下层较牢固的地层,称为地下暗河,再向更低的地方缓缓流去。玉笋河就是这样形成的,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慢,清澈见底,常年不枯。玉笋河的水流速度每分钟只有0.1―0.2米,大家请看,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鱼,全身透明得像玻璃,看得见骨刺和内脏,这就是玉笋河特有的透明鱼。它的出现,更为玉笋河增添了新奇的色彩。
游客们,从玉笋河上岸,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溶洞是碧玉洞。碧玉洞全长780米,是典型的峡谷式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质既薄又脆,用手都能敲出钟声,被称为石鼓、石钟。石盾是岩溶洞穴的又一天然奇观。一般情况下,石盾原是与洞壁岩石生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岩石中出现裂隙,日久便因断裂而塌下来,盾上堆积了许多石笋,盾边又挂满了新生的钟乳石、石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岩溶景观,碧玉洞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石盾。最绝的是洞里的钟乳石与其他溶洞不一样,它们洁白如玉、晶莹透亮,这就是碳酸镁结晶石。洞中最珍贵奇绝的是一根纯碳酸镁的结晶石,颜色白里透蓝,经鉴定为水晶石。这根水晶纯洁无瑕,晶莹透亮,被称为碧玉洞之宝――碧玉簪。碧玉洞中的代表性景观有独角倒挂、巨象足迹、古船远航等。
好了,游罢碧玉洞,阿庐古洞的主要景点也就参观完了,在即将结束阿庐古洞的游览之前,我还想告诉你,阿庐古洞不仅景观浑然天成,而且历代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三国时称雄一方的孟获曾在此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入洞考察,写下了留传千古的文章。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名人与美景在阿庐交相辉映,使得阿庐古洞折射出一片神奇的光辉和色彩。正是这片神奇的光辉,使阿庐古洞名扬天下,成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A级旅游专线之一。
篇5:红河阿庐古洞
红河阿庐古洞 -资料
云南省著名的“阿庐古洞”风景区地处滇东南,离世界奇观“石林”仅八十公里,离泸西县城二点五公里,景区由阿庐古洞、歹鲁瀑布、板桥河水库3个片区组成,总面积53.5平方公里。景区内洞古林茂,瀑布雄伟,洞外公园建筑独具民族特色,洞内景观之美堪称一绝。
阿庐古洞又叫泸源洞,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溶洞群,它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其名亦是由此化来。它的主洞体由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三千余米,洞景具有古、奇、绝的.特点,洞外有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还有各种石笋、钟乳、石柱、石漫、石镰、石瀑、石花……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以及各种天造的“雄狮怒吼”、“古莲倒悬”、“飞龙戏瀑”、“三象驰原”、“古龟望月”、“鳄鱼凌空”、“犀牛出海”、“天然壁画”、“魏王点兵”、“擎天玉柱”、“九龙出海”、“阿细跳月”等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无穷乐趣,
资料
更为罕见的是,在玉柱洞垂深十五米处,有一条可供广大游客一饱眼福、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漫,清澈见底,常年不枯。在这幽深的地下宫殿,有的吐莲花状、锥状、片状、线状、笔状、华盖状、卷曲状,有的一簇簇,有的一片片,展现了天公这位艺术大师的杰作。被称称洞中一绝的“水中石笋”和珍稀鱼类透明鱼,从外表可清晰的看到里面的骨骼及五脏六腑,实属举世罕见的珍稀鱼种,观者无不称奇,这更为玉笋河增添了神秘色彩。该河水平台镜,倒影重重,水上水下,和处是景,划船荡游,人在画中,如入人间仙景。
洞外公园风光如画,典型的彝族式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空中缆车增添新的情趣。景区内阿庐艺术团的精彩表演更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阿庐古洞自古以来便是旅游的胜地,自元代以来就有文人墨客来洞观光,明代的地理学徐霞客曾两次入洞考察。五十年代末,匈牙利的洞穴专家曾进洞游览,赞为奇观。云南省省长和志强,考察阿庐古洞后,把它誉为“云南第一洞”。
篇6: 阿庐古洞导游词
在云南有个不怎么出名,但却有着美丽的景色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泸西,在泸西有个神奇的地方叫阿庐古洞,阿庐古洞是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群,海拔有700米,它的主洞体由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3000多米,洞外有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还有各种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等;被人们称为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洞穴之一。阿庐古洞约成型于二亿年前,当时此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隆起,海水退位,古海上升为陆地。海中含有钙质的大量物质沉淀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溶解了碳酸钙,石灰岩表面被溶化出无数的小孔、凹坑和裂隙。长期岩溶的结果,使石灰岩的孔洞和裂隙不断扩大。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化,地下的石灰岩则成为无数千奇百怪的溶洞和通道。溶洞在发展变化中有时彼此相连,构成了一连串的溶洞群。阿庐古洞包括四个主要的洞景,庐源洞就是其中之一。
庐源洞全长760米,洞内聚集着岩石洞穴地貌的多种景观:有石瀑、石笋、钟乳石、石帐幔、石柱、石花、石珠等。这些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每年雨季,雨水中含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入石灰岩的缝隙中。二氧化碳和岩石表层的碳酸钙溶解后生成重碳酸钙随着水滴流到洞顶,二氧化碳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散失,重碳酸钙又重新还原为碳酸钙,堆积在洞顶。天长地久,一个小小的钟乳石便生成了。有的水珠没有在洞顶蒸发,滴到地上,便沉淀为石笋,钟乳石和石笋渐渐长大,最后连接起来,就成石柱;石笋相连就成石帐幔;水顺岩壁流下,就形成石瀑,像冰冻起来的瀑布。
当然,钟乳石和石笋生成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它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时间。庐源洞的第一个景点彩霞迎宾,沿着彩霞迎宾一路走下去,将会游览到双蛇出洞、古莲仙鹤、幽谷神钟、飞龙戏瀑、潭影映画、阿庐仙山、泸源汇景、石龟望月、女娲补天、仙人讲经、仙壶幻景等等的大自然的瑰丽奇观。
阿庐古洞的第二个洞是玉柱洞。玉柱洞以钟乳石和石笋为主,故称玉柱洞。洞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擎天玉柱”,它柱高8米,直径约为0.3米,从地上直撑大厅顶端,粗细均匀,很像一根人工雕成的龙柱。洞内还有唐仙大殿、碧海迎客、天狗望月、八仙过海、定海神针、龙门瀑布、猫鹰争鱼、神壁画海、犀牛赏月、阿细跳月、龙王点兵、天然大壁画,等等。
在玉柱洞下面玉笋河,玉笋河是玉柱洞下层溶洞里的一条地下河流。玉笋河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落水洞、漏斗、岩沟、裂隙等,雨水从地面渗透下去,直到下层较牢固的地层,称为地下
暗河,再向更低的地方缓缓流去。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慢,清澈见底,常年不枯。玉笋河的水流速度每分钟只有0.1—0.2米,在玉笋河有一种特别的鱼,就是玉笋河特有的透明鱼,鱼全身透明得像玻璃,看得见骨刺和内脏。它的出现,更为玉笋河增添了新奇的色彩。
从玉笋河上岸是碧玉洞。碧玉洞全长780米,是典型的峡谷式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质既薄又脆,用手都能敲出钟声,被称为石鼓、石钟。石盾是岩溶洞穴的又一天然奇观。一般情况下,石盾原是与洞壁岩石生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岩石中出现裂隙,日久便因断裂而塌下来,盾上堆积了许多石笋,盾边又挂满了新生的钟乳石、石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岩溶景观,碧玉洞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石盾。
最绝的是洞里的钟乳石与其他溶洞不一样,它们洁白如玉、晶莹透亮,这就是碳酸镁结晶石。洞中最珍贵奇绝的是一根纯碳酸镁的结晶石,颜色白里透蓝,经鉴定为水晶石。这根水晶纯洁无瑕,晶莹透亮,被称为碧玉洞之宝——碧玉簪。碧玉洞中的代表性景观有独角倒挂、巨象足迹、古船远航等。
阿庐古洞不仅景观浑然天成,而且历代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三国时称雄一方的孟获曾在此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入洞考察,写下了留传千古的文章。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名人与美景在阿庐交相辉映,使得阿庐古洞折射出一片神奇的光辉和色彩。
篇7:阿庐古洞游记散文
阿庐古洞游记散文
一
抉择去庐西看阿庐古洞,懂父母心,顺父母意。
在石林他们说门票太贵,也不想走远,又恰好看到红河与文山两州同庆文山六十华诞,景区减免门票费的消息。
翌日,曙光揭去夜幕轻纱,吐出泛黄晨晕,太阳渐渐升起,撑起淡蓝色天幕,东半边涂上了一摸亮晶晶的朱红色。车子缓缓上路,载着我们一家子,载着甜腻的温情,载着欢声笑语……
欢乐的时光总在不经意地流逝。和风徐徐划过脸庞,载着春日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车子驶过山峦,越过村寨,穿过庐西,循序渐进驶入景区,门卫大叔指引停下车子。
我说我来背孩子,让母亲更好地游览,而她说假期一结束我们便要离开,就没机会背我家欣妍了。担心她认为我不放心,嫌弃她老,只好哄孩子说外婆背可要乖乖地。
远远的就看见一座巨山上赫然醒目的“云南第一洞”,追寻而去,公园里角角落落皆种满花,知名的、不知名的,黄的,紫的,红的,粉的……正春意盎然,蜂蝶嬉戏,你来我往,游客三五成群,好不热闹。
最抢眼的当属门口的三角梅和月季,开得正盛,大朵大朵的花儿压弯了枝,攀比着谁最肥美。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又怎少得了火红火红的映山红?一株株、一排排穿插园区,染红了天空,恰到好处地装饰了园区。角落里的玫瑰惊艳地带一身婴儿肥,藏躲不住,开得欢,开得灿烂……
欣着花儿,闻着花香,走进科普展示馆,形状、色泽各异的珊瑚围框而坐,一列列、一排排,其内的石头菜上百道,不同色、不同形的石头拼成,横竖成立,娇艳欲滴,真想吃上几口。原本就很美的珊瑚在那一道道天然石头菜在一起,更有种说不出的美,相濡以沫、相得益彰……唯恐都羞涩难当,在我人生的字典里找不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在一起所凑成的和谐美。
走出科普展示馆,顺着小道走上小桥,金鱼在桥边闲散地游来游去,园区管理人员说可以喂鱼,递来一包馒头片,先生撕开撒下一把,宛若雪花纷纷扬扬飘落,鱼三五一群噗呲噗呲赶来,逗乐了父母亲,又撒下一把,鱼儿更欢。
四月花开人满,小桥流水茅屋,东风碧柳满园。一家人,有老有小,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和谐的一幅幅画面定格在阿庐古洞前的花园里。只他们爱着园中的泸源湖、神道祭坛、图腾图、射箭场、奇葩园、火把场、彝家泸源村,以及各色各型花朵,获得食物欢喜的鱼群……
二
“漏江浮流溃其阿”说的就是阿庐古洞。
游完花园该游洞,先生让我们落坐树荫下的木椅,拿着身份证去买票,回来递票给父母说文山人门票优惠只需八十八。父母一脸惊讶,抢着说“还有这等好事”,接着是一阵欢笑。
一家人笑着走进厅堂式洞穴——庐源洞,洞口瀑布哗哗一泻而下,溅起的水花,沾了衣,湿湿的,凉凉的
洞的左边有尊观音倒也不出奇,出奇的是观音左上方洞顶有一小洞,可见天日,被誉为古洞佛光。一颗心总是期待着,盼望着下一个景点,可惜的是那些景致就在脚下不经意间离去。峡谷、厅堂、宫殿相融其间,一步一景、步步是景,各种钟乳石,加上灯光效果和应景的名字,成就溶洞中的主要景观,例如“天然舞台”,舞台、幕布和演员一应俱全;“女娲补天”洞顶如天边五彩云霞,连成一体的石柱受重力作用与洞顶分离,像女娲补天时支撑四级神柱;“古林明月”洞顶一米左右长的石钟乳紧密排列,犹如一片森林,在众多密集的石钟乳中间有一块未被溶蚀的洞顶基岩,很像一轮不方不圆的明月徘徊森林之间,加之位于庐源洞口,石钟乳之间透着淡淡的光亮。
景观维妙维肖,非造化之功不可为。洞内狭道相连,洞穴呈网络状,拐弯伸展处地下迷宫。眼前的一景一物让人眼花撩花、目不暇接,什么古莲仙鹤、潭影映画、泸源汇景、石龟望月、仙人讲经……仅仅是名字就美得难以形容。
眼睛盯着美景,脚不听使唤地往前移,不知不觉走进以钟乳石和石笋为主第二洞——玉柱洞。洞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擎天玉柱”,从地上直撑大厅顶端,粗细均匀,很像一根人工雕成的龙柱。也许洞名就来源于这条顶天立地的钟乳柱,如碧玉般瑰丽透明
玉柱洞中五光十色彩灯照耀下的钟乳石奇观:滴水石穿,这一滴水的力量硬是把坚硬的石头穿出了一个圆形的小孔。水的力量真不可小瞧,早先在语文课本里见到不觉惊奇,目睹了才醒悟,才为之震撼。
三
游完两个旱洞,突然豁然开朗,见蓝天白云,误以为结束,本想顺着光亮走出,突然一声“往下走,往上走就出洞了……”
该换换景致了,在美的地下石林景致,眼眸也会腻歪的。顺着那位管理员所指的方向往下走去,红色赫然的“玉笋河”三字映入眼帘,接着看见清凉的'流水轻轻地、静静地流淌,一声不吭地。停泊的小船淡然等待,等待一群群游客的到来。船头坐着艄公,深邃的眼眸的在观望,观望游客三五成群来,“你坐这,他做那……”坐得差不多小船便出发,通往河流深处。哗哗的划桨声缠绕耳旁,洞顶和两侧的石笋在水面的倒影,在轻舟推起的涟漪中微微颤动着,如同一幅动态的画卷。划船师傅的划船技术真叫绝,总是在小船即将撞上石笋时轻轻一拨,小船就巧妙地躲过了洞里的石头。身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导游姑娘轻声唱起了山歌,委婉的歌声,如同金珠击磬,清脆地回响在溶洞中……
“快看那全身透明得像玻璃的鱼。”、“哪里,在哪里?”、“连鱼骨刺和内脏都看得见呢”、“我看见了,真的是透明的”……我们一家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仿佛时间停滞,就停留在那一刻,带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带着我浅薄的孝——顺心意。
四
从玉笋河上岸,参观最后一个藏着有宝的溶洞——碧玉洞。峡谷式,钟乳石石质既薄又脆,用手都能敲出钟声,被称为石鼓、石钟。洞中宝贝碧玉簪,一根纯碳酸镁的结晶石,颜色白里透蓝,经鉴定为水晶石,纯洁无瑕,晶莹透亮。
阿庐古洞的精华就在碧玉洞。“许愿池”是洞中之洞,下面扔满了游客留下的钱币,七零八散的散落,折叠的、平铺的,币值五角的、一元的、五元的等等不一。只有把镜头拉近才能看得清楚的“天造神物”。有一根阳元神物也就算了,更加奇妙的是两米开外还有一对石乳,旁边的双乳虽不太对称,但也是惟妙惟肖,特别是右边那个,居然还有乳头,不能不说大自然鬼斧神工过于逼真,有点邪恶,看来大自然有时也是个暴露狂。
观赏“天造神物”时耳旁会响起录音解说,其大意是在古代的这里就是阿庐部落生殖崇拜的地方,他们来此求子求生育。如此看来“天造神物”被膜拜的历史还比较长。
看过此景之后,阿庐古洞的精华也就看完了,洞中的其他景观虽然也不错,但基本都大同小异洞中的代表性景观还有独角倒挂、巨象足迹、古船远航等。最后一景被命名为“群仙送客”,代表着阿庐古洞的游览结束。
“云南第一洞”、“地下园林宫殿”、“亚洲最宏伟秀丽的天然奇观”的阿庐古洞,沿河交融、发育丰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然有石洞,造化夺神工”堪为世界一绝。洞中景物逼真得无法形容,只能说大自然是最巧妙的工匠,最调皮的顽童,仿佛地下的钟乳石也有灵动的魂魄……
篇8:神奇的阿庐古洞四年级作文
神奇的阿庐古洞四年级作文
星期六,我和妈妈去阿庐古洞玩,由于我和妈妈对阿庐古洞不太了解,就请了一个导游来帮助我们。
我们来到洞内。看到了许多神奇的钟乳石,也听到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公龟寻妻》的传说。
有一天,公龟去办事,在路上,它看见一个很大的钟,就去敲,“叭”的一声,大钟敲破了,惊吓了动物们。后来,它才知道,那是水神的宝物,自己后悔不已。水神就把它的妻子——母龟藏到水里面。几年过去了,公龟实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决定向水神忏悔求情。水神对它说:“你想见到你的妻子,必须找到天上的.月亮。”公龟历尽千辛万苦,可还是没有找到。它立下誓言:如果有谁帮我找到月亮,我就让她一生平安、幸福。
今天,我到洞里游玩时,也帮助公龟找月亮。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我终于在神奇的钟乳石间找到了在乌云掩盖下的“月亮”。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到神奇的阿庐古洞游玩时,请不要忘记帮公龟找月亮。
篇9:我爱家乡的古宇湖作文
我爱家乡的古宇湖作文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没欣赏过桂林的山水,但我常到家乡的古宇湖去游玩。那里山清水秀,一年四季都非常地美丽,虽不是“甲天下”,但她却别有一番风味!
春天,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古宇湖的湖面平静地像一面大镜子。微风拂过,水面泛起了一圈圈鱼鳞似的波纹。一切都苏醒了,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儿,柔嫩的柳枝随风摇摆,好似一个姑娘在荡秋千;小草偷偷地好奇地左顾右盼;湖岸边的桃树、杏树还没长出叶子,但地上却冒出了野花。有的含苞,有的已经绽放。红的红,黄的'黄,白的白,颜色或深或浅,个头儿或大或小。这些美丽的小野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引来毛团似的小蜜蜂,花瓣般的小蝴蝶。这时,春光似锦,美景如画,让游人们心旷神怡!
夏天,雨水多了,湖面也变得更宽了,碧蓝碧蓝的,像一块巨型绿宝石。岸边的小草也不声不息地长高了,踩在脚下软软的,就像一块绿地毯似的。山坡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树也都变得郁郁葱葱,正好可以挡住强烈的阳光。在夏天,来这儿度假是个不错的选择哦!这时候,最美的景观要算火烧云了,天空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好像天空着了火似的。这时,山也红了,水也红了,花草树木都红了,在山水间欣赏着美景的人也红了,上下左右都红了,真是太美了!
秋天,可以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形容。虽已是深秋,景色不如春夏,但这里却盛开着一种独特的野菊花。这时,湖里的鱼虾长大了,是水产品收获的季节了。一大清早,渔夫就拿着他们那“多收鱼”和“鱼爱吃”饵料来钓鱼。一钓就是一天,黄昏时,每位“鱼人”都收获了十多斤甚至二三十斤的鱼。大的几十厘米长的草鱼,小有十厘米左右的鲫鱼。收竿了,渔夫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冬天,古宇湖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湖面上的野鸭了。清晨大雾漫天,湖上连对岸都看不清楚,一片茫然。古宇湖好似披了一层薄沙,时隐时现。雾渐渐小了,隐隐约约地听见“嘎嘎嘎嘎”的声音。哦,原来是一群野鸭在水里嬉戏。一会儿扇扇翅膀,一会儿把头埋进水里,寻找小鱼小虾。眼前这生动一幕一定会让你感到奇怪怎么冬天还有野鸭在湖里呀?其时,因为冬天古宇湖不结冰,野鸭跑到这儿来过冬哩!野鸭的到来真是给古宇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古宇湖的风景,真不愧是具有山清水秀的南国风光,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就像是一颗闪烁的明珠,矗立在我县的西方。我爱我家乡的古宇湖,爱她四季的美丽,爱她永久的耀眼!
篇10:我爱家乡的古渡口五年级作文
我爱家乡的古渡口五年级作文
风景如画的汉江南岸,在那汉水三曲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庙岗。村头北临汉江有个渡口,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古渡,也是伴我成长给我快乐地方,每到放假,我总会和伙伴们约伴在河边玩耍。
听爷爷说,想当年,渡口码头上十分热闹,好远地方的人都会到这里发运他们的货物。江面上,往来着一艘艘挂满白帆的渡船,有的在白鹭欢悦的鸣叫声中,满载着货物顺江而下;有的在一排排纤夫嘹亮的号子中,带着丰收和喜悦逆流而回……。你看,岸边的悬崖峭壁上,那一道道纤夫拉纤留下的,依然清晰可见沟槽,可以见证当年水运的繁忙。
而今,庙岗古渡已失去了她昔日的繁华和喧闹。夕阳下,余晖簇拥着一树树桃花静立江边,柳絮羞红了脸,携着轻风对着清清的江水翩翩起舞,似乎是想留念当年逝去的风光,码头像是个老爷爷是那样的安静祥和。
近些年,静寂了几十年的.码头又热闹起来,每到春季,码头上会迎来很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有的从渡头朔江而上,沿着南岸的纤夫古道,徒步穿行,体验渡头上游险峻的山势。也有的从这里坐着小渔船,顺流而下,欣赏南岸的旖旎风光汉江水、抗日赤壁――红石岩、鄂西北抗大――茨河手纺所、鳄鱼卧江、并蒂仙桃……;欣赏北岸的平沙落雁、雾锁枊林的水乡风光。
依偎码头的江水是碧蓝碧蓝的,天空也是碧蓝碧蓝的,江天浑然一色,好像是镶嵌码头边上的一块巨大的碧玉。有时淡淡的白云倒映在静静的江面上,成群结队的白鹭、野鸭时而从水面划过,时而在水面上嬉戏、跳舞。时而会排成一条直线,简直就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时而排成一个圆环,像水中盛开的花瓣;有的争先恐后地在水中捕捉鱼虾,那情境决不亚于赛场上体育健儿......
每当看到江水和蓝天,家乡码头上的一景一物都映入我的心头,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码头------庙岗古渡。
★ 我爱家乡作文
★ 我爱家乡河作文
★ 我爱家乡初一作文
★ 我爱家乡-山西
★ 我爱家乡演讲稿
我爱家乡的阿庐古洞作文(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