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时间:2023-11-30 03:39:36 作者:kingmylove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kingmylov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1篇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我的外婆会许多绝活。烧饭、做菜、杀鱼、捉鸡。做起任何事情来都得心应手。而今天她要给我织一件一只小兔子正在吃胡萝卜的红色毛衣。

我坐在一旁,外婆让我去拿红线团、绿线团、肉线团、白线团与橙线团,还有两根粗粗的长铁针。外婆开始织红色毛衣了。看,她的动作是多么的`娴熟。“来,你看,先把线头绕在一根针上面,然后,交叉,对吧,绕个圈儿,再一提,哈,你看……”外婆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就这样过了两三个小时,一件红色的毛衣织好了。

接着,外婆开始勾小兔子正在吃红萝卜的外形了。她还是把一团团的毛线团的线头找到,绕在粗铁针上,依次用红、绿、肉、白和橙的线勾边,然后再把中间填充好……就这样,一件一只小兔子正在吃胡萝卜的红色毛衣织好了。一共用了四个小时。我套了套,正合身!

“嗯,”外婆用她那布满皱纹手托着下巴,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道,“总觉得还少点什么。你觉得呢?”我没答。你猜,她把这件毛衣改成什么了。哈,一件连衣裙!

谢谢你,我亲爱的外婆!

这件有我回忆的裙子,还留着。

篇2: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家里的老少,没有一个人不称赞外婆的菜园是块宝。

在我的家乡,人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当然,我的外婆也不例外。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我的外婆就应该是“种菜”行业里的一把好手。

外婆的菜园总是那么生机勃勃。菜园里种的都是绿色的、新鲜的、有机的蔬菜。有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西红柿;有清凉解暑的苦瓜;还有含有丰富维生素E的茄子……菠菜像一位有着长长头发的大姐姐;大白菜像一个又胖又嫩的胖娃娃;而卷心菜则如同一个圆滚滚的球,滚得满园都是……

每隔一段时间,外婆就会下地拔草。而我则在一旁捉翠绿的蚂蚱、灰不溜秋的西瓜虫和五彩缤纷的大蝴蝶……每一次我都是“满载而归”,而外婆的手指有多处被野草划伤,伤口中还残留着新鲜的绿色草汁。

我知道,外婆的菜园之所以有那么多丰硕诱人的新鲜蔬菜,是外婆辛勤劳作的成果。我们一定要学习外婆的勤奋,因为只有辛勤的付出,用汗水和心血浇灌,才会得到满园的硕果累累。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拥有优秀的成绩、光辉的事业、美满的家庭,以及璀璨的人生!

篇3: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外婆家养了两只大白鸭,它们除了头顶有几点小黑毛外,全身的羽毛都是白色的,可是由于不愿洗澡,美丽的“白雪公主”却变成了“灰姑娘”!外婆家的这两只大白鸭特别的懒,整天无所事事,所以,我还给它们取了个外号叫“大懒鸭”。

瞧,我每次看它们,它们不是站着就是趴着,一动也不动,而且总喜欢把脑袋扭到身后,把嘴巴藏在翅膀下,闭目养神,你说懒不懒?有一次,我故意用小石子砸它们,它们连忙站起来,一摇一摆地往小石子走去,不久,它们便发现没有什么吃的,于是把脑袋一歪,瞅着我,似乎在问:“小主人,怎么没有吃的?难道你不是来给我送好吃的?”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待在一边不理我了,哎,真是十足的“懒”!

这个星期,我去外婆家,看到外公正用石头敲打螺蛳,而那两只大懒鸭则待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外公,原来大懒鸭还喜欢吃螺蛳!我好奇地看着它们,只见,外公把敲碎的螺蛳扔在大懒鸭跟前,大懒鸭就用它那大扁嘴推呀推,好长时间才吃到一些,然后抬起头,一边摇着尾巴,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嘴里还发出“唧唧”的声音,看着它们笨拙又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地笑起来。哎,这两只大懒鸭,整个的螺蛳吃不下,还要让外公帮它们敲碎,可敲碎了又很难吃进嘴里,这也实在太搞笑了!哈哈,外婆家的大懒鸭虽然懒,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它们的!

篇4: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我熟悉的人很多,其中我的外婆就是我最熟悉的人之一。外婆快六十岁了,个子矮矮的,身体胖胖的。她只会说温州话,不会说普通话。外婆想让我教她说普通话,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教她。

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了所有的作业就去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问外婆:“外婆,我现在有时间教您说普通话好吗?”外婆高兴地说:“好啊!”教什么呢?如果叫外婆读语文书,她肯定学不会,还是选简单的吧!想到这里,我有对外婆说:“外婆,我先教你念《三字经》,这个字数少,简单好记。”外婆一本正经地说:“你定就是,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学生一切听老师的!”我就搬来两张椅子,开始我的老师角色。我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可是外婆总是读不好,我边笑边教,外婆总算会读了。“人之初,性本善……”外婆读来读去,终于把这两句背下来了。我跟外婆说:“如果我有时间过来,就教您读后面第二句话,明天我没来您就每天读这句话。”说后,我把那两句写在一张纸上,外婆郑重其事地把这张纸发在自己的口袋里。

第二天,爸爸有事没能送我去外婆家,我不能教外婆读《三字经》了。没想到竟然外婆打电话给我:“安妮,你什么时候过来教我读《三字经》啊?”我说:“我以后有时间再教你!”外婆有点失落地说:“好吧!”

这就是我熟悉的外婆,你最熟悉的人是谁呢?

篇5: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

普通话是我们语言交流的工具,如果外出不会讲普通话说方言,很难与别人沟通。我的爸爸妈妈来自不同的城市,所以从小我们家都是用普通话交流,但是我的外婆对普通话却不“精通”,经常闹出一些小笑话。

每次外婆做好饭了,都会说:快来“柒”饭啊!我回到家乐,外婆又会说:进门要换“还”,虽然我们都明白外婆的意思,听起来很别扭,现在学校提倡说普通话,于是我决定当小老师——教外婆说普通话。

刚开始我对外婆说要教他学普通话的时候,她还不同意,总觉得难为情。后来经过我的一番软磨硬泡,外婆终于同意了。这样我们正式开始上课了,我先教她说吃饭,她说成了稀饭,我让她重复一遍,她又说成了洗饭。我想了想,说:你就发牙齿的齿的音,就是把声调变一下,吃~。在我耐心的指导下,外婆这次终于读成了“吃饭”,这样我也更有信心教好外婆这位老学生了。

接下来,我教外婆读“鞋子”就很难了,她一会儿读成“儿子”,一会儿读成“写子”,一会儿又读成“孩子”……真叫人哭笑不得呀!有了前面的经验,后面就好教多了,外婆的普通话也说的“得心应手”了,看外婆有进步,我特别开心。

这次教外婆说普通话的经历,不仅让我体验了如何当老师,还让我知道了当老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当然,我会继续努力,把外婆的普通话教得更棒。

篇6:我教外婆学普通话作文

我教外婆学普通话作文

我们国家地大域广,各地的方言五花八门。比如我们宁波话,外地人听不懂,我有时也不能理解有些宁波老话的意思。而普通话是我国的母语,她把全国各地人们的表达联系在一起,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习普通话,要是不会普通话,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我的外婆因为年轻的时候只讲宁波话,也没有学过拼音。外婆写得一手好字,又清晰又整齐,她特别喜欢与我交谈,教会了我许多知识。我从牙牙学语起就接触普通话,宁波话反而不会说了。而外婆现在已有七十多岁,宁波口音怎么也改正不过来了。

有一次,我马上要去上学的时候,外婆叮嘱我说:“蔚蔚,放学后,你要‘顶头摸脚’回来。”我一听一愣,惊讶地问:“‘顶头摸脚’是不是让我最后一个回家?”外婆一听急忙说:“不是让你最后一个回来,是不能在路上‘荡’。”我一听:“‘荡’?‘荡’什么啊?是不是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啊?”妈妈在一边乐不可支地说:“还宁波人呢,自己的方言都听不懂。外婆意思是让你放学后直接回家,不要在外面一路走一路玩,外婆会担心啊。”外婆在我家住了三个月,我也听懂了不少宁波话,这下子又长知识了。宁波话还真形象,“顶头摸脚”两点一线,还真直接明了啊。

但是有一次,外婆也跟我一样闹了笑话。那一天,妈妈不在家,外婆接到一个电话,外地口音、“儿”音很重。外婆听得懂标准的普通话,但听不懂北方味很浓的普通话,而对方更加听不懂外婆的宁波话。两个人在电话里叽哩咕噜地讲了很久,外婆还是没有弄明白对方是谁﹑找谁﹑有什么事。外婆急得直流汗,把我叫过去做翻译。原来是妈妈的大学同学,山东人,要到宁波来旅游,还要来看看老同学。挂断电话后,外婆笑眯眯地夸奖了我。

我决心一定要教外婆学说一些普通话,先从数字开始学:“一﹑二﹑三﹑四﹑五。”我说。外婆认真地学:“衣﹑泥﹑散﹑四﹑我。”外婆发不好“er”和“wo”音,宁波话把“二”也读成“ni”。“wo”也不太好发音。我一遍又一遍地教,因为没有时间教外婆拼音,外婆说得还不太标准,但也已经渐渐正确了。二个月过去了,外婆也要回自己的家了。我对外婆说:“外婆,你以后来我家,一定不能忘了我教你的内容。”外婆说:“知道了,蔚蔚,这次国庆节,你来外婆家,我会把你教我的普通话说一遍给你这个小老师听的'。”

外婆回家了。我想:“不学普通话的人会给别人许许多多误会,只有学过普通话的人,才是标准的中国人。我还是一个宁波的小学生,宁波话有我们宁波人的传统含义,我也要学听﹑学讲宁波话。宁波话也是我们宁波人的母语嘛。”

篇7:我教外婆讲普通话作文

我教外婆讲普通话作文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我和外婆高高兴兴地去买菜。一路上,鸟语花香,我们有说有笑。

来到菜市场,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外婆左看看,右挑挑,走到一个买菜的农夫前。那菜又大又白,真好呀!外婆用方言不紧不慢地问:“这菜几元呀?”真巧,那农夫是外地人,听不懂外婆的话,抓抓后脑勺,满脑子问号,像只猴子。我用我的“火眼金睛”看出了农夫的心思,便说:“我外婆的意思是这菜几元一斤?”农夫这才明白,脑子里的问号飞得烟消云散,点点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三元一斤。”外婆夸我真棒,马上买下了菜。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外婆商量了一件事:“外婆,要不我教你讲普通话吧?”外婆高兴地说:“好啊!”“那我就先教你一句简单的.吧!”我说了一句:“你好。”外婆也跟着读了起来:“提好。”我听了,捧腹大笑,原来外婆也有这么滑稽的一面啊!

回到了家,我就像一阵风似的把菜放到了厨房,一本正经地当起了老师,继续教外婆。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说:“这个多少钱?”外婆认认真真地学着说:“侧个多少其?”全家人顿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外婆不服气,噘着嘴,像个小孩一样。

经过几天的艰苦训练,外婆终于学会了一句标准的普通话,“这是什么东西,多少钱?”外婆高兴极了,连连夸我是个小老师。我心里无比自豪,脸笑得像一朵灿烂的菊花。

教外婆讲普通话真是难,但是在苦恼中也获取了不少的快乐。

篇8:我教奶奶说普通话作文

我教奶奶说普通话作文

我的奶奶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但她身体还很硬朗,挺聪明的,只是小时候没上过学,所以不会讲普通话。

有一天,奶奶削了一个苹果,叫我吃。我吃着吃着,我冒出一个想法:何不教奶奶说普通话。我对奶奶说:“奶奶,我教你说普通话好吗?”“好好好。”奶奶笑着说。我脑筋一转,说:“我教您说‘苹果’吧!”我说,“苹果,跟我念苹——果。”“苹——朵。”奶奶笑着,显得不是很在意又很认真地念着,还不时地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在听,有点羞涩,脸上泛着微微的红晕,像小姑娘似的。有一次,妈妈在奶奶身边,我叫奶奶说普通话,奶奶怎么也不肯说,脸上又“发烧”了,她可能是怕妈妈笑话她吧,所以没敢说,唉!这个奶奶。

自从我教奶奶说普通话后,就越来越感兴趣,总是在没人的地方偷偷叫我教她说普通话,渐渐,奶奶积累的词汇多了,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了,很想用普通话说,经常是普通话中夹着方言,方言中夹着普通话,很搞笑。

最有趣的是去饭馆的那一次。那天,奶奶和我下馆子,到那儿了,我正要点菜,可奶奶拦住我,用别扭的普通话问我吃什么,我说:“红烧排骨。”奶奶听了,忙抢着说:“我来两混(份)红烧屁股(排骨)。”“屁股?”服务员迷惑不解地说。“屁股嘛,快。”奶奶不以为然,一点也不觉得怎么样,我哭笑不得,因为我是奶奶的‘老师’,‘学生’说错了让我又急又害臊,说不出话来,女服务员愣住了,惊讶地看着我们。我忙不迭地说:“对…不…起,是,红、红烧排…骨。”这句话消除了客人们的`疑惑,接着是一阵阵笑声连绵起伏,我和奶奶丢人极了,脸一阵白一阵红,很不自在,匆匆忙忙吃完饭,迫不及待地溜了。

这件事过后,奶奶说普通话可小心了,虚心地向我请教,认真学习每个字的发音,终于学好了标准的普通话,走出门受到了乡亲们连连称赞,奶奶表面谦虚,心里听了喜滋滋的。

现在想起这事,我觉得很欣慰,我教会一位老学生啦!为推广普通话作出一份小小的贡献。人人都说普通话,沟通才方便!

篇9:我教爷爷说普通话作文

我教爷爷说普通话作文

现在,我们在外面与人交流,基本都说普通话,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很多方言,我们都听不懂,所以,只有推广普通话,人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在我们长沙,很多人都说长沙本地话,尤其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他们不会说普通话,他们说了一辈子长沙方言,现在就是教他们说普通话,也非常困难。

记得去年暑假,爷爷奶奶跟我们一起去大西北旅游,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新鲜的当地特产,爷爷就去问是什么,多少钱?但他说的是长沙话,当地人总是听不懂爷爷在说什么。每次都要我当翻译,回来以后,我就跟爷爷说:“爷爷,我当你的普通话老师吧!我教你说普通话。”爷爷爽快地答应了。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都跟爷爷说普通话,也不准爷爷说长沙话,爷爷显得很为难,老是用生硬的普通话对我说:“米米,你ò不ò?”我一听,马上更正:“爷爷,那是è,不是ò,è不è,不是ò不ò。你跟着我说,è。”爷爷说:“è,è为è!”“嗯,爷爷记住了吗?”“记住了,是è,对吧!”我说:“是的”。

就这样,我就在平时的`说话中,帮助爷爷说普通话。

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进门,我就听见爷爷说:“米米快来,这里有一瓶极好qī的猫鱼。”

我走到桌前,看到一瓶平江特产腐乳,的确很香,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但我想到爷爷刚才说的话,认真地对爷爷说:“爷爷,这个东西普通话叫腐乳,猫鱼是长沙话,外地人听不懂的,还有是chī,不是qī,是chī饭,不是qī饭,你跟我说chī饭、chī饭。”爷爷愣了一下,立马笑着对我说:“chī饭、chī饭。”“是chī饭,把舌头卷一下,chī”。爷爷终于说出来了,我继续说:“这叫腐乳。”“腐yǔ、腐yǔ。”爷爷咬着牙说,“不是yǔ,是rǔ。”我更正道,“rǔ、rǔ。”爷爷也发出来了“rǔ”的音了,但他还是不习惯。我还是让爷爷练习把舌头卷起来,慢慢地说,练了几遍,好多了,爷爷开玩笑地说他的舌头都卷抽筋了。

说普通话并不难,但对于爷爷那一辈的说了一辈子的长沙话的老人来说,还是不容易,他们说话舌头从来不卷起来的,像什么“是”和“四”、“山”和“三”、“船”和“权”,他们说出来都是一样的,我想让爷爷多练习一下绕口令,不知会不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教爷爷说普通话,任重而道远,不过我不会放弃的,何况爷爷是一个虚心的好学生,我一定要教会爷爷普通话。

篇10:我教弟弟说普通话作文

中秋节假期,我在家里闲着没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东东。这时,家里的门铃声响起,我立马赶过去开门。我刚刚打开门,看见了我住在农村的`小姨和我朝思暮想的弟弟来到了我们家。弟弟一踏进家门,我就把弟弟抱了起来,弟弟很可爱,很轻,刚刚五岁。

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把月饼的渣子掉到了地上。他就说:“姐姐,有没有笤捈?我把地上给扫扫。”我连忙把扫帚递给弟弟,并纠正:“不是笤捈,是念扫把。”

弟弟来到我家,我就发现弟弟说的几乎都是方言,我对小姨说:“小姨,我想教弟弟说普通话。”小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我带着弟弟来到我的房间,弟弟说:“姐姐,能不能给我一个墩儿。”我把一个凳子递给弟弟。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凳子”这个词,又标上了拼音。弟弟看我写完了,就拼拼音。弟弟问:“姐姐,‘凳子’是什么东西呢?”我回答:“‘凳子’就是你说的‘墩儿’,在我们这里,他就念凳子。”我又把“饥饿”这个词写在了黑板上,也标上了拼音。弟弟非常聪明,一下子就念对了。弟弟又问:“姐姐,‘饥饿’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耐心的给弟弟解答:“‘饥饿’就是你们那里说的‘饥’,都是表示饿的意思。”弟弟又造了一个句子“我刚刚吃完饭,一点都不饥饿”。我连忙夸弟弟:“弟弟你真棒!”

我说:“小贝,你一定要用普通话给你和我的妈妈来一段儿。”小贝说:“姐姐,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不久后,弟弟小贝就用普通话给我说了一段自我介绍。

我和小贝来到客厅,给我的妈妈和小姨说了一遍自我介绍。我叫小贝,今年5岁了。我来自河南省新安县五头镇,我是一名可爱、聪明的小孩,我喜欢唱歌,希望大家喜欢我。妈妈和小姨都很高兴。

我一定要学好语文,说一嘴很流利的普通话,教许多人学说、说好普通话。

篇11:我教弟弟说普通话作文

我有一个住在乡下的弟弟,他有一双浓眉大眼。他讲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别人看来他怎么也不像一个乡下的孩子。可在两年前,他却讲着满嘴的'地方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两年前的一天,我奶奶家过年,碰巧我的弟弟也在,我便与他交谈起来。可是他说了半天,我一句话也没有听懂。不仅如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比如:有一天我起床后,他在被窝里问我,怎么还没有“也被”?我说“哪里有也被”。他又说“有也被我带你去放风筝去”。我想了半天,难道也被就是风?等他起床后,太阳已经红彤彤的了,说“也被这么大,你咋说没有呢”原来也被是太阳。

从那以后,我就和爸爸教弟弟普通话,刚开始是一到不会的时候就出现那久违的句子---方言就又出来了,一周后终于有一点变化了。

渐渐的,弟弟的普通话终于改过来了。

现在,我和弟弟又可以开开心心的玩,痛痛快快的玩了。

普通话真方便,我希望越来越多的的人来学习普通话。

篇12:我教姥姥说普通话作文

今天中午,我刚回到家,发现姥姥正在厨房做饭。“饿死了!”我边换鞋边喊:“什么时候吃饭?”姥姥忙说:“马上都好了。”

我换完鞋走到厨房问:“姥姥,今天吃什么?”姥姥边拌着盆里的馅儿边说:“咱们今儿吃扁食。”

“扁食?什么东西?”

“就是你们说的交子(jiāo zi)。”

“交子?姥姥你是说饺子吧?”我强忍住笑。

“对、对!”姥姥点点头。

“姥姥,那应该念饺子(jiǎo zi)是三声不是一声。这样,我叫你说普通话吧?”

“中啊!”姥姥说。

“普通话应该说‘行’或者说‘可以’”我赶紧纠正道。

“可以。”姥姥马上说,还真像个谦虚的`好学生。我用眼睛在厨房里搜索着······忽然我看见橱柜上放着几个西红柿,就问姥姥:“姥姥,这是什么?”姥姥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了一眼,随口说:“洋柿子。”

“不对,普通话应该说是西红柿。”我立刻纠正了过来。

“西红柿。”姥姥随着我说了一遍。

我的目光继续在厨房里搜索着······突然,我的目光停在洗菜用的盆子里,“姥姥这里面是什么?”

“岩碎。”姥姥小心翼翼的说道。

“哈哈,又错了!它叫香菜。”

“哦!对,叫香菜。”

不知不觉饭菜已经做好了。吃饭的时候,我细嚼慢咽地吃着。“吃快点,一会儿咱们‘司跟着’去楼下走走,谁吃到‘末末堆儿’不带谁。”姥姥说。

“啥叫‘司跟着’呀!应该说‘一起’,还有什么‘末末堆儿’那叫‘最后’好不好!”我像老师一样闭着眼睛对姥姥说。

“好!你都对,赶紧吃你的饭吧!”姥姥笑着说。

就这样,这顿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也好好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

篇13:我教妈妈学说普通话作文

我教妈妈学说普通话作文

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接触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于语言不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有时一句话,要比划半天别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决定教妈妈说基本的普通话。

万事开头难。教一个没有语音基础的'成年人学普通话,这难度不言而喻。我从基础开始,平时在家里我主动用普通话与爸爸妈妈交流,在家里形成说普通话的氛围,让妈妈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意识。还找来学习普通话的教材,像辅导小学生一样,耐心地教妈妈发音,让妈妈掌握发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后鼻音,并帮助她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并让她多加练习。有时为了纠正一个词语里含着的英山语调,我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示范,反复纠正,直到妈妈读标准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妈妈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了。我不满足于妈妈的一点进步,继续强化妈妈学普通话。我教妈妈朗读我课本上的文章,发现读音错误及时帮助纠正,还让妈妈每天坚持半小时跟电视上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学说普通话。这样,日复一日,妈妈现在能说一口基本的普通话了,走南闯北,再不怕闹出笑话。每当妈妈说起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她逢人便说:“多亏了我的好老师——宝贝女儿。”这时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篇14:我教爸爸学说普通话小学作文

我教爸爸学说普通话小学作文

开学第二周是“推普周”,为了让普通话走出校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让普通话走进家庭。

爸爸是安徽定远人,妈妈是本市人,他们在上大学、平时工作中说的都是普通话。也许成长的地方不同,也许女人天生具有语言天赋,爸爸的普通话就是没有妈妈说得好,爸爸说的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定远普通话”。所以,我准备把这次教学的重点放在爸爸身上。

晚饭后,我把爸爸叫到书房,爸爸一头雾水地走进书房,我郑重其事地宣布:“爸爸,今天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我要教你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爸爸眉毛一扬,不服气地说:“我说普通话的时间比你的年龄还长,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你随便问吧。”我先让爸爸读了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爸爸摇头晃脑,得意洋洋地读起来:“望庐山瀑(po)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po)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che),疑是银(ying)河落九天。”

我听出来了几个错字,可我没说是哪儿错了,我只让爸爸去查字典,以便加深印象。这次,我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了!等爸爸查完字典,他居然把所有的错字都改过来了:原来错的po,现在改成了pu,原来错的che,现在改成了chi,原来错的ying,现在改成了yin。当我让爸爸再读另一首古诗——《忆江南》的时候,爸爸忽然变机灵了,他先把不熟的地方查了一下字典,再读起来,这下全部ok!为了让爸爸印象更深刻,我又让爸爸读了好几篇作文,爸爸的普通话果然大有长进。等下一个“推普周”,我一定还要当爸爸的老师。

通过这个“推普周”,爸爸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我也体会到老师的快乐!

篇15:我教外婆学普通话

我教外婆学普通话_小学作文

我的外婆是位退休的小学校长,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什么语文知识、作品分析、写作能力等各方面样样都很精通,可她最大的缺点就是普通话不太标准,对于我这个一实小的学生来说,给外婆纠正读音,让她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就成了我暑假中的一件小任务。

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玩,外公要去超市买东西,外婆叮嘱道:“千万别忘了买支牙膏(gǎo)回来。”听着这话,我总感觉牙膏的发音不正确,可又不能确定,我把心中的疑惑告诉外婆,外婆根本不信,说:“牙膏的发音很正确,应该是第三声啊。”我拿出不打破砂锅绝不罢休的劲头来,跑到外婆房间拿出一本厚厚的汉语词典来,我仔细地查了“膏”的发音,哦,原来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gāo”,而不是外婆口中的“gǎo”,我连忙捧出外婆常用的小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上了大大的“牙膏”这个词,并注上了拼音,准备就绪后,我把外婆叫过来,让她跟着我念,起初外婆还不相信我,可她看了词典后也就无话可说了,跟着我认真的一遍遍地念着,那劲头真像个小学生,我心中的得意劲啊,甭提了。

当然,这可不是唯一的一次啊。还有一天,外婆在给我们上作文课,她读了句“鲜(xuān)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当时我听着就觉得有些别扭,可也没多想。课后,我又仔细地琢磨了外婆的这句话,哦,毛病原来又是在读音上啊,鲜艳的“鲜”字应该是(xiān),而不是外婆读的(xuān),所以听起来不顺耳啊。我又拿出上次的劲头来,帮着外婆一遍遍地纠正过来。

一个暑假,我帮着外婆改掉了不少发音的毛病,帮着外婆学说标准的普通话,外婆称我是她“普通话的小老师”,并且时常夸我们一实小的孩子普通话说得棒呢。当然,外婆的普通话现在也大有长进,已经说得很不错了啊。

篇16:我教姥姥说普通话

我教姥姥说普通话_小学作文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国语,是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有了种语言,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可以在一起聊天了。正好最近学校举行了普通话推广活动,要教自己的亲人说普通话。今天中午,我在家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大家决定用投票的方式,选出第一位学生,最后投票决定:是姥姥。姥姥说着一口地道的蚌埠话,把横说成(hong);把绿说成(lu),让人很难听明白她说什么。有一次姥姥给我报听写,把绿色说成(lu)色,妈妈听到了过来一看,说是绿色不是(lu)色,顿时让我哭笑不得。

于是,我把姥姥带进我的房间,关上门,打开窗户,又打开了电风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先从数字教起。首先从四和十说起,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姥姥学得很认真。不过说了几遍后又错了。经过不断努力后,终于学会了所有的数字和一个绕口令。接着我又要教姥姥颜色,这时,姥姥说:“我还是不学了吧,我又学不好、再说我天天看的电视连续剧马上就演了,饶了我吧!”“姥姥,您老是不学普通话,去外地玩的话,没办法跟别人交流,多麻烦呀!再说,如果我们三兄妹出国留学或者定居,要把您接去,还得学外语呢!至少需要会普通话,跟少数人交流。”我说。姥姥觉得有道理,便又学了起来。虽然对姥姥来说很难,但她还是认真、坚强地学了下去。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都忘记了时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姥姥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话大师了,大家都很高兴。接下来,就该轮到爷爷了,爷爷肯定更

难教,因为爷爷说的是浙江、蚌埠混合语。

我对姥姥的推普训练很成功,希望爷爷也能顺利度过难关!

20xx年9月20日

篇17:我教奶奶说普通话

我教奶奶说普通话_作文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作业,奶奶走过来笑着说:“丫头,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你教我行不?”

我以为耳朵听错了,惊讶地盯着奶奶: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见我老盯她,奶奶收起了笑容,似乎生气地说:“死丫头,看什么呀?不想教就算了!”我忙拉住转身欲走的奶奶:“教,教,教!”

一来,奶奶肯放下架子来求我;二来,我居然要当老师了,还不好好露一手?

我首先跟奶奶说:“我们来读一首古代的诗歌吧!我读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好不好?”奶奶使劲地点头:“好,好,听你的,就这样。”

于是,我喝了口水,润了润喉,有干咳了几下,读:“白日依山尽。”奶奶跟着读:“白日依山尽。――这首诗我熟悉,你小时侯我还教过你呢!”

我点点头,又读:“黄河入海流。”奶奶又跟着读:“黄河‘热’海流。”奶奶刚读完,我就叫开了:“不对不对,是‘入’,不是‘热’。你再读一遍!”

“热,热……入,入!”奶奶结结巴巴地读了出来。

“对,对,奶奶真聪明!”我高兴地拍起手来,继续读:“欲穷千里目。”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成’楼”

我又皱了皱眉头:“错了,错了!是‘层’,不是‘成’!”奶奶还是读不准,我忙又纠正:“是‘c’,不是‘ch’,舌头不能卷起来。”奶奶又反复地读:“成,层,成,层,层。”“对!”奶奶终于读

对了,我又拍起了手!

后来,奶奶又跟我读了两遍。最后,奶奶又独自读了一遍,竟读得十分的好,每个字音都读对了!

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怎么样,我这个老师还称职吧?

篇18:我教普通话作文

大家好,我叫xxx。我们学校这一周布置了一项任务“普通话学习周”。让我们回家教家长学说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的话语。今天我要教妈妈学普通话,我把妈妈拉到椅子上,让她当学生我来当老师,我拿来一本课外书对妈妈说:“妈妈我来教你普通话吧!”妈妈说:“好啊!”于是,我们上课了,我先让妈妈自己读了一遍,我听到妈妈,翘舌音、平舌音不会区分,声调也掌握的不好,我对妈妈说:“这样,我们要从基础学起,我来教你学拼音。”妈妈高兴的说:“好啊!我以前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再重新学一遍吧!小孔老师。”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我拿来一本拼音整合教材书,我大声的朗读,妈妈也非常认真地学,我感到很高兴,妈妈学得不厌其烦‘一点就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给妈妈进行了考查。写了几个音节,妈妈都能对答如流。于是,我让妈妈在读一遍书,这一次,妈妈读的比上一次好多了,但还是有个别的错误,我知道。如果想要一个人一下子改掉多年的坏习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俗话说得好“水滴石穿”,什么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决不可能一步登天。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妈妈会说出一口非常标准的普通话。

原来,当小老师真好玩,我也要以后教更多的人说普通话,我希望我们的文明城市,人人争做文明人,人人会说普通话。

篇19:我教普通话作文

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个活动,“普通话”学习周,老师教给我们一个任务,每位同学教家长说普通话。

于是我想到了平时爱学习的姥姥,正好可以考考她到普通话,说明我的任务后,姥姥欣然接受,我也特别兴奋,因为我可以当小老师了。

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了我们的课程,学着老师的样子,拿起课本我读完一遍,让姥姥读,姥姥的普通话还是可以的,可当读到四和十的时候,我发现姥姥平翘舌不分,我开始纠正她的错误,耐心的给她讲解,和怎么区分,又拿出拼音卡教她念,看口型教她读,姥姥也学的很快,在读的时候已经好多了。

我们又开始到课文中,我又发现了一处错误,就是有的字她用方言来念,我想这和平时用方言来说话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最易范错误的`地方,我不厌其烦的给姥姥讲着、说着,姥姥也全神贯注的听着,虚心结算我的批评,我心想“平时这么急躁的我这会怎么这么有耐心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姥姥在读的时候已经记住了,我想这和平时她爱学习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当老师是如此辛苦。让我知道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名让老师省心的好学生。

篇20:我教普通话作文

上周一放学回家,看到爸爸手拿一本《论语》在客厅里发愁,我忙问爸爸‘怎么了’?爸爸说‘他们单位组织了一个活动,就是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爸爸要和同事们在万仞宫墙前面的神道路上朗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但是他的普通话不过关,所以愁眉苦脸的’。我一听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爸爸的老师,爸爸将信将疑的同意了。

既然是当老师,那就要象模象样。针对爸爸的情况,我煞有介事的为爸爸制订了一套教学计划,认真地备起了课。第一步先温习拼音,因为爸爸对于拼音中的平翘舌区分不开,我便制作了拼音卡,不厌其烦地对爸爸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性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晚上的强化训练,爸爸终于掌握了平翘舌特点,区分起来游刃有余。第二步掌握朗诵的基本要领,为了让爸爸掌握朗诵的熟练程度,我领着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论语》,不时地纠正着爸爸的错误,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可是收效甚微。

为了提高爸爸的积极性,我提议进行一场快速背诵《论语》的比赛,由妈妈做裁判,规则是我和爸爸要在30分钟内背会20条《论语》,妈妈宣布比赛开始计时,我和爸爸便在各自的房间里全神贯注地背了起来。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以较大优势获胜,虽然爸爸输掉了比赛,但是他依旧很高兴,因为通过比赛,爸爸的普通话水平突飞猛进,有了很大提高,不再为普通话而发愁了。

经过三场这样的比赛,爸爸全部掌握了朗诵内容,我们全家都十分高兴,尤其是我这个老师,虽然很辛苦,看到爸爸的进步,我十分欣慰,同时我也相信爸爸在即将到来的活动中,肯定有出色的表现。

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篇21:教父母说普通话的作文

“普通话是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它是我们校园中必备、标准、通用的语言。它代表着文明,对人的尊敬、礼貌;统一的文字交织成感情的纽带,标准的话语协奏出同学之间沟通的节拍。当嘹亮的普通话回荡在校园时,当标准的音符汇聚到欢乐的节拍中。当文明的新风轻抚我们的面庞。那最普通不过的话语,却是最真实、最动人、最好听的……

今天放学回家,为了完成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我便教起了爸爸辨认“四”和“十”,可是他就像小品上的演员。不但怎么也学不会,而且他那滑稽的读音也惹得我和妈妈大笑起来。他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教他试着用拼音那些读难读的字,如果将它的拼音写出来,多读几遍,就可以读的标准一些了。我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了一张纸,大大的写了一个十和四。并且都大大的注上了拼音,我让爸爸读几遍。天天读,日日练。有一次,爸爸工作回来非常的累。我却专门的抓住这个机会来教爸爸普通话。他一进门,正准备换鞋往床上躺。我随即拦住了他,问他这两个字念什么。他满不在乎的说:不就是“似”和“思”嘛……我继续让他念,他出于想赶快休息的心理,就认真的`说:sì、shí。我这才让他上床休息。经过我和爸爸的努力,几个星期内,爸爸终于把“四”和“十”给完全分清了。并且也克服了许多平舌音的难字。然而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华北地区的人都习惯把平舌音说成翘舌音。例如:制造说成制罩(zhào),把森林说成深(shēn)林,词语说成弛(chí)语等等。之所有我要为爸爸教普通话,是因为我要让普通话传遍天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行文雅礼。不这仅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是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必须品,更是营造改革开放环境的前提条件呀!有些人刻意的去死记硬背那些规律。其实不然,这学习普通话最好的方法,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啊!

普通话是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是我们国家统一标准的语言。也是现代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我们只有“学好普通话,才能阔步走天下”!

我教外婆学普通话

我教外婆讲普通话作文

教姥姥说普通话作文500字

说普通话

说普通话的好处

普通话考试说话题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幼儿园说普通话教育随笔

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共2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教外婆说普通话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