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会笑的椰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四世同堂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世同堂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四世同堂作文
“范昱,快来帮忙!”爸爸在外边喊道。“什么事呀?”我一说一边走出屋去。“哇,是34英寸彩电呀!”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们家里现在可成了“四世同堂”了。
说起我家的第一代电视机,那可是我们村的第一台电视机。虽然说是黑白的,而且屏幕很小,但在那个时候是非常稀奇的。当我家买来的时候,屋里屋外围了好多人。到了晚上呢,大家都准时到我家来看电视,直到电视说再见为止。每天都非常得热闹。
到了八几年,也就是在我刚出生的这几年,村上的人家大部分都有了黑白电视机,我家的人也就渐渐少了起来。这时,爸爸又带来了一台彩电,这就是我家的第二代电视机。它图象清晰,色彩鲜艳。想要看其它的电视节目,没有遥控板,得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夏天还好说,但到了冬天,谁愿意呀!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爸爸又带回来了一个新朋友――25英寸的彩电,这下我可高兴了,因为它有遥控板,冬天再也不用从暖暖的被窝里起来去换频道了。只要遥控板轻轻一按,想看哪个台就看哪个台。但美中不足的是,收到的频道不多,有时还要去摇天线,这多麻烦呀!
前年,我家造起了小洋房。但这几台电视机总有点落伍,全家人决定再去买一台更大的彩电,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这可是名牌彩电呀!我家同时也装上了有线电视,频道更多了,图象更清晰,色彩更鲜,节目更加精彩。我想看的动画片也越来越多。我们全家坐在沙发上便可知天下事。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代电视机。
看着这电视机,我想:将来等我长大后,那彩电一定是“立体式”和“袖珍型”的。有了“立体式”电视机,我可以看得更清晰,身临其境;有了袖珍电视,那我可在火车、汽车里,任何地方都可随时随地欣赏那精彩的电视节目了。
到那时,我家可不是“四世同堂”了,而是“五世、六世同堂”了!
篇2: 四世同堂作文
今天,我家乔迁新居,爸爸、妈妈宴请家人。九十高龄的太爷爷也来了,一大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爷爷喜上眉梢,说:“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过去的家乡有句民谣‘小小光泽县,三家豆腐店。公鸡叫三遍,全县听得见。’如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种风景如画,设施齐全的小区、公园、休闲场所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你们看,咱们家的泥瓦房不是变成摩天大楼了吗?”大家纷纷点头。爸爸眯缝着眼睛,一本正经地说:“是呀!过去的羊肠小道都成了康庄大道,我们县也开通了高速公路,我也鸟枪换大炮开上“宝马”了,想去哪就去哪!爷爷,我啥时带您老上北京逛逛故宫可好?”太爷爷捋着胡子,哈哈大笑,用他那地方话抑扬顿挫地说:“好哇!现在的生活真是比蜜甜,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我要活上一百岁呢!我一定要去看看皇帝的金銮宝殿!”“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家异口同声地祝贺道,太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依我看哪,家乡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人们的生活品味。你们看,我们的生活环境美了,穿衣讲究时尚了,吃饭要求营养均衡了……”妈妈一边忙着给大家布菜,一边说,“现在咱们奕琳的学习条件多好呀!”太爷爷看了看我,摸着我的脑袋,亲切地说:“奕琳,你说说什么变化最大?”我搔搔后脑勺,想起了圆明园的毁灭,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想起习爷爷提出的“中国梦”,我情不自禁地说:“祖国变富强了!”大家一怔,紧接着掌声哗然而起,爸爸紧紧地搂着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只有祖国强大了,家乡才变得更美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幸福了。弈琳,努力吧!振兴中华的强国梦任重而道远!”
夜深了,席散了,长辈们的话却深深的印在我我的脑海里。你们放心吧,追梦的道路上,我们一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篇3:四世同堂读后感经典作文参考
《四世同堂》读后感
我慢慢吁了一口气,轻轻合上书的最后一页,背负着历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这个颠倒是非,硝烟弥漫的北平……
随着整本书临近尾声,心中不禁感叹人的本性在经历那样一个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练后,展现得如此真实,区区一个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已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己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子,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使每一个描写他们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齿、紧缩双眉,但使我钦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没有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种冷幽默表面上轻描淡写、若有若无,蜻蜓点水般描写,但就是这么几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们令人恶心的心态,通过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老舍先生轻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日本人民,这从书中小羊胡同1号门的一位日本老妇的言行举止便可看出。可见,对于日本人,作者还是很理智的。
书的另一个重点,便是汉奸了。老舍先生笔下的他们让人读后对于他们的行为不禁咬牙切齿,而对于他们的死却又无法觉得痛快。书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法用只言片语来判断他们。他们因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来而死。
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大赤包在狱中仍一直让别人称她冠所长,仍一直相信日本人一定会就她出去,一直做着风光无限的梦,但梦终究还是梦,最后她还是惨死在狱中。冠晓荷,我一直觉得他对日本人照了魔,无论何时何地,他对他们永远是必恭必敬,鞠大于九十度的腰,对他们笑脸相应,他对日本人就像当初臣民对皇帝,就连提起都会心惊肉跳。
直到临死,日本人要将他活埋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异议,就连日本官宾查他档案的时候,对于他的这些态度都称之为“良民”。祁瑞丰,蓝东洋,胖菊子,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而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己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
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当中国没有被侵略的时候,他们无权无势,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国,俘虏中国,他们知道只有凭借汉奸的贪婪以及中国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达到目的。这样便给了汉奸们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汉奸们又意识到了是日本人给他们带来了钱与权,理所当然他们更加拥护日本人,而还没得到这些的,便更会使劲各种手段去讨好日本人,这样便奠定了中国汉奸前赴后继的情况。“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奸们对利益的贪婪和渴望,自然使他们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实不仅是汉奸,当今社会那些腐败官员都是对自身的放纵,仅一“贪”字,便可至人于死地!
如果说汉奸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当时的牺牲品吧!作为大赤包的女儿,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个极其虚伪、极其自私,不知荣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纯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没有思想,不懂正义、使命、爱国的女人!在妈妈的引导和妓女们鬼魂的日子中,她堕落了,她不在懂得爱惜自己甚至引以为荣!
在妈妈的惨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在是那个纯洁的善良的少女了,“珍珠港事变之前,招弟的任务是监视西洋人,她干这种事很在行。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的肉体已经国际化了。 ”正所谓“时代造英雄”,时代也可以灭英雄,多少所谓的爱国者,心地善良的人都因为金钱权利的诱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点一点地堕落!野求,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位有知识的爱国志士,可为了维持生计,给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两难境地,家离子散,自我堕落,钱先生说得好,他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坟墓。就连金三爷这种打过汉奸的人,就因自己的生意渐渐好转而喜欢起日本人……
钱与权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老舍在揭示当时一些人性的堕落的同时,也反思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会被日本欺辱?作者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中国古老的家族文化。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而这个堡垒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祁老人、韵梅他们都是受这种观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虽然是个博士,但在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会受之波及,这应该就是他后来一直生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本。他尽一切可能去保持这个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有的天伦之乐,因此,他对祁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
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
读罢此书,荡气回肠,心潮澎湃,实为一本好书!
亡国下蜕变的人性——《四世同堂》读后感
小学段期间,我读完了整本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从看到厚厚书本的不愿读;到渐渐被情节吸引后的认真读;又渐渐了解、感悟、体会、思考;最终,放下书本,心中剩下的,只有惆怅。
小说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陷落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的人在亡国下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在亡国下的种.种。
让我感觉惆怅的,正是这些人物在这样的现状下选择,在战火下的彷徨,在亡国下的改变……
日本人来后,动不动就关城静街,拉洋车的小崔挣不出份子钱,站在当街发牢骚……马老太太走到小崔的身旁,轻轻拉了他一把。
祁老人,他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他在国破的情况下却只担心他的八十大寿。祁老人最大的骄傲就是他的四世同堂,而在亡国下,四世同堂渐渐破裂了。生离开始,死别也慢慢到来。祁老人所满足的现状一个个被打破,希望也一个个落空。
祁瑞宣,亡国对于他,则是矛盾的导火索。小说在他的性格矛盾上下笔颇多,他一方面受过现代的教育,有爱国心,可是他又是封建大家族中的长孙,他走不出来,他在尽孝与尽忠之间因不能两全而徘徊,深陷在偷生的耻辱之中,所以他支持他的三弟走出家门投身革命,而他则在现实的逼迫下,一次次折磨自己,怀疑自己,时时刻刻地担负家族的重担,丢不掉,不能丢掉。
钱先生,不谙世事的他,在被出卖、被敌人严刑拷打、失去了所有家人后,从此不再吟诗作画,不再清闲度日,他拿起了武器成为最坚强的斗士,战争让他蜕变成身体羸弱但内心坚韧的勇士。
还有小羊圈胡同里的小崔、小文、李四大爷和孙七,都是在临死前才惊觉“国破,家必亡”的铁理。
日军来抓捕钱先生,除了懒散,别无任何罪名的诗人。冠晓荷领路,他本不愿出头露面,但是日本人一定要他领路,似乎含有既是他报告的,若拿不住人,就拿他是问的意思。他惟恐被邻居认出来。而白巡长面无血色,像失了魂似的。
被放回来的钱先生遍体鳞伤,挣扎着去冠晓荷家:“……我来,是为看看你,也叫你看看我!我还没死!……”
对于瑞丰、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之流,亡国对于他们便是一场机遇。作为中国人,却在都城刚沦陷就满心欢喜的开始为日本人做事,去攻击自己的同胞。他们丝毫不感到惭愧,反而互相吹捧,攀附富贵,还以此为荣。他们当着日本人的走狗,却自以为是英雄,这是何等的讽刺。
战争改变着人们,也反映着人们,他们或是抗争,或是隐忍,或是认贼作父,或是苟且偷安,他们都在战争面前显露出了真实的人性。
瑞宣刚走进自己的屋子,冠先生,大赤包,蓝东阳一起来到。
小说在对比钱先生与冠晓荷一流时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的,筛了之后,就可以看见下面的是土与渣滓,而剩下的是几块真金。”战争也是一把筛子,各种人,各种对待,各种人性,示众般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真伪,辨对错。
战争这把火,烧尽了美好的愿景,烧出了人性的弱点,也炼出了真正的“黄金”。战争这把火,让“人”这个字眼彻底显现。
老舍笔下形形色色的人——《四世同堂》读后感
老舍先生是一位有着复杂思想的人,文如其人,这使老舍先生笔下的人各有各的心理,各有各的思想。
《四世同堂》嘛,就得先从祁家的最年长的辈说起。祁太爷应该算是封建百姓的性格,思想保守,却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见解,自可成一派,这要就是像他说的那样:“只要准备三个月的干粮咸菜,便是天塌下来也没事儿。”
接着是祁家孙辈,祁家长孙瑞宣是一位可敬的教师,也算是血性男儿。他在洋学堂时,一位神父说:“中国已无力回天。”他因此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掉中文教师之职。但是他的一腔爱国之情与报国计划因祁太爷的阻拦而付诸东流。我读后感到惋惜,但为此也对他感到钦佩。
祁家三孙瑞全也十分爱国,他因为情感原因而十分矛盾是否出城抗日,但是最后还是毅然出城,策划抗日。
还有冠家的冠晓荷也是一个人物,只不过他卖国求荣投奔日本人,做了汉奸。他阴险狡诈的性格更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尤为突出。
当然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还有许多特性鲜明的人值得我们品味。让我们欣赏、品味这本旷世名著,感受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吧!
完成时间:38分钟
老师评语:
好孩子,看来你对《四世同堂》的人物非常了解,文章里选择的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对比鲜明,描写得详略也很得当!
如果结尾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物进行总结和升华,则更佳!
篇4:四世同堂作文400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尊敬的长辈,可能会有一个,也可能会有好多个。我就是那个有很多个长辈的无名小卒,上有爸妈,再上有爷奶,更上有老太爷,甚至有祖辈太姥爷。不过去年我的太姥爷和老太太相继去世,现在剩下最年长的就数我老太爷了。
记得在鸡年春节的时候,四代人无一缺席,大家都从五湖四海赶往老家,大大小小76口之家团聚在我的老家小山村其乐融融。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三月大的小孩。俗话说每逢佳节巨开心,果然是热闹欢腾、喜气飞扬;家人们都聚在一起每一辈人有每一辈人的话题。
一个热闹的春节,家人团聚。在我们四世同堂的家族里老太爷最年长,他的一声令下,我的爷爷奶奶们就忙得不可开交。大爷、二爷、三爷、四爷……开始置办宴席、祭祖上庙;几个奶奶带上围裙厨房里烟雾缭绕,她们大显身手,只听厨房里咚咚擦擦的声音不一会的功夫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当然我老太爷是第一把关手,味道不好的话会重新做。老太爷品美味佳肴时奶奶们都全神贯注的注视着,估计是怕味道不和口味会挨批吧,等到老太爷点头了,奶奶们眉开眼笑。我的叔叔婶婶们就是给我的爷爷奶奶打下手的,就好像徒弟跟师傅学艺一样。剩下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负责吃喝玩乐,闹得太厉害了老太爷拿把扫帚满院的追着收拾我们。
每逢春节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压岁钱了,每年都有几千块,当然大人们也不会白给。他们会让我去给磕头、拜年、敬酒、说祝福词才有的。除夕夜我们一家人汇聚在一个大客厅,先看长辈们给老太爷拜年,从我爷爷辈到我这辈然后从奶奶辈到妹妹辈,我发现有男尊女卑之意。拜年时我最愁祝福词,因为挨到我说的祝福词最多,而且谁的祝福词好压岁钱就多,所以就提前抄到小本子上准备好,给谁敬酒就给谁说祝福词。敬完酒收完压岁钱之后我和弟弟妹妹们就躲在另一屋开始比比谁的钱多(哈哈),说说压岁钱的支出。最终还是交给父母保管了,因为在我成长的生涯中花钱的路子还很多很多。
欢乐的年味儿过完了最热闹的时间段,就开始跟上父母走亲访友。当然礼尚往来,送上新年的祝福是我们的乡俗,希望亲朋好友们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好事连连。我们乡俗的磕头拜年代表着: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散、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
就这样,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我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里我有一个新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老太爷福寿安康;我的长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奋发图强、学业有成,同时也希望所有人幸福快乐。
公众号:甘宁界
篇5: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作文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住在“小羊圈”里祁瑞宣一家人在北京沦陷时期内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一段生活。
祁瑞宣是一家之主,为人宽厚温和,但还有中国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刚刚沦陷的时候,将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战,并且告诉学生和街坊们,中国没亡国,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颗星星,虽然不是很亮,却能带给人希望。
钱默吟是一位诗人,因为他的二儿子仲石摔死了一车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来后,变成了一位爱国诗人,他整日不断地奔走,游说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抗日的队伍。
冠晓荷,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发财和一些占便宜的琐事,靠着出卖身边的人和事赚取些许蝇头小利。
这三个人,性格迥然不同,其实这就是老舍先生总结的中国人的三大性格种类。如果中国都是像祁瑞宣这样的人,那么日本人入侵北平就是偶然事件;如果中国人都是像钱默吟一样的人,那么中国决不可能被日本侵略;如果全都是像冠晓荷这样的人呢,中国是必然要灭亡的。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应有的血性,变得像绵羊一样软弱,任人宰割,那它注定是不会长远的。但在整本书中,这段描写给我的感触最深:“他看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双白软的手,他苦笑了一下,这样的手是打不了人的。”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中国人软弱的性格,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接下来的他们祁瑞宣和钱默吟做做的事情却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隐忍的同时,却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默默的做着潜移默化的反抗,在周围中国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反抗的种子,点燃一盏希望的灯火。这才是中国人的血性所在,中华民族长存的血性所在。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作文相关文章:
四世同堂作文(通用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