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p4561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腊八作文600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腊八作文600字,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腊八作文600字
说起腊八节,人们一定会想到腊八粥,我不一样,我会想到腊八面。
腊八面,顾名思义,就是腊八节吃的面。味道清朴而美味,北方人过腊八就吃这个。
去年的腊八节,对于我来说是个美好的回忆。那天,我放学回家,便闻到了阵阵香味,见奶奶正在做面,我问:“为啥做面呀”?“今天是腊八节啊!腊八粥吃多了,换个方式吧”。我走过去又问“为什么不放辣椒”?“这是北方人的习俗,放了辣椒,就不符合了”。我马上变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不一会儿,奶奶端出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奶奶敞开肚皮大吃了起来。而我,欲吃未吃,因为,对于我来说,面条不放辣椒,肯定一点也不好吃。我时而用筷子夹起面条,准备放进嘴里可却又放了进去。突然,一个巴掌朝我脸上打来。“腊八节吃面一定要开心,见面开心,不然,一年都没好运”。我听了奶奶的话后,虽然有点小委屈,但还是埋头吃起面来。奶奶露出了慈祥的表情,我看看窗外狂风大作,又看了看这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吃得更起劲了。
之后,我们便向邻居送面条。这是我们那一带的习俗。面分多了,说明我们的面很多,面多呢则显示我们家有面子。出去送时,偶然能看见一些失魂落魄的流浪狗,便把面给了它们一些。它们吃了两口就走了。我和奶奶走了这家走那家,挨家挨户、一丝不苟地分面。分完后,我们便回了家。
我觉得腊八面很好吃,便向奶奶讨要技术。奶奶会心一笑,拿起菜刀切起葱来,我也拿起刀切起来。我们好像心有灵犀。奶奶烧水我也烧水,奶奶切菜我也切菜。可我老犯错,把莴笋当菠菜切,放面时,怕水蒸气,一下子从空中扔下去,结果把面丢在了锅外。面做成后,香喷喷的,让人垂涎三尺,但是它背后的代价只有我知道。我和奶奶就在这温馨的小屋里享受着劳动成果,虽然很累,但很开心。
半夜,桌子上还放着那碗冒着微弱热气而所剩无几的腊八面,虽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但它是我人生第一次做面的劳动成果。
篇2:腊八作文600字
腊八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在腊月初八吃的。虽然它很普通,但是它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美味。
腊八粥有十八种材料,主料为糯米、粳米和黑米,配料除赤豆、花生、米仁、红枣、莲子、桂圆六样外,还有豇豆、葡萄干,为了能起到更好的健脾胃的作用,又加了枸杞、山药、茯苓等中药材。浓浓的腊八粥不仅带给人们营养的美味,也把浓浓的传统年味传递到每个人的身边,腊八粥本身就十分好吃,但加上妈妈的精心熬制,吃起来更加香甜美味,赏心悦目。
妈妈从腊月初七的黄昏就开始熬制,锅里放足了水,放上材料,然后开大火开始煮,每过一会儿妈妈就要用勺子在锅里搅拌,防止粥粘在锅底上。水开了之后,就可以调到小火慢慢熬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熬好了,然后放上冰糖,吃起来香甜美味,味道好极了!
熬这种粥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粘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去做。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屋飘香。
在腊八节那天,我闻着腊八粥的香味,肚子又开始闹了,跟妈妈撒娇说:“妈妈,我又饿了。”妈妈笑着看着我的小脸说:“小馋猫,不是刚吃完饭吗?那我就让你尝尝吧。”说着,妈妈用小碗给我盛了一碗。过了一会儿,粥不烫了,妈妈才让我吃,我慢慢品味着这美味的腊八粥,抬头告诉妈妈:“妈妈,太好吃了!谢谢妈妈。”妈妈微笑着说:“太晚了,不要吃太多了,不然不容易消化了。”我高兴的“嗯”了一声,然后笑眯眯的把它都吃完了。
这碗粥里面装的慢慢的全是爱,吃着妈妈做的腊八粥,是最幸福的事
篇3:腊八作文600字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热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说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便从寺院扩展到民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会,还要煮七实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是日民间各家亦将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明朝时,皇帝在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煮的腊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讲究。到了清朝,这一风俗更为盛行,不仅家家煮腊八粥,而且有钱人家还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虫来装点粥面,相互赠送。清朝惯例,自乾隆年间开始,皇帝赐给文武百官的腊八粥,都是在雍和宫煮成的。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约两米、深一米半的大铜锅,是专为煮粥用的。当年雍和宫总共要煮六锅腊八粥:前三锅供佛和献给皇家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所以粥料特别精美,还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锅是送给百官及众喇嘛吃的。第六锅是施舍给老百姓的,质量自然就差多了。据说这口熬粥的大铜锅现在还保存在雍和宫前院的西鼓楼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篇4:腊八作文600字
在华池素有“三九三冻的野狐子没处钻”的说法,这就是形容腊七腊八的冷劲儿,我们现在提起腊七腊八印象中也仅存一个“冷”字了。其实,腊八在古代曾经是一个挺隆重的节日,有资料说,腊八节孕育于秦,形成于汉,兴盛于南北朝,之后走向衰微,以至于衰落。
腊八的腊字来自于腊月的腊,腊月的初八日,谓之腊八。腊月的腊本与自然界的季候无关,仅仅因为腊月是农历的十二月,进入年底,年终岁尾要,“大扫除”,“祭奠祖先”,“置办年”,“贴春联”等习俗。十二月便叫成了腊月,也就是说腊月本来有许多的习俗,不过在绝大多数地方,如今腊月的习俗仅存吃“腊八粥”了。
据说腊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与佛教有关,《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节,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以后传于民间相沿成习。
我自小不喜粘食,对于腊八粥,除了喜欢吃粥的时候可以大量的放糖的甜劲儿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感,能记住的是母亲操持腊八粥和喝粥时的那种氛围。长大以后才从书籍里知道,腊八粥是有很多讲究的,据《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点缀。每至腊月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而母亲当年不过是把各类杂粮,放在一起煮稠而已,起稠的主要的大黄米,而出味的则主要是红小豆和饭豆,至于江米、菱角米、栗子是断断没有的,点缀之物就更是连想都想不到了。不过,那黏糊糊的粥端到饭桌上,尤其是母亲把白糖罐子摆上桌子的时候,兄弟们的雀跃和父母的笑容,还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关于腊八的不灭的记忆。
如今腊八粥已经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腊八,只要你想吃,随便走进超市便可以买到,腊八粥连同制造腊八粥的岁月一起被装进了罐子里,变成了一种速食品,只有记忆不能速食,不过也仅仅是记忆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
篇5:腊八作文600字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裹而已。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偶然看见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的心间,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着我向窗边走。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最重要的的当然是大扫除,这可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还是需要动脑筋的。大扫除最难搞得就是厨房,油污附着在灶台上、抽油烟机外、水龙头上。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的腊八粥,看着辛勤的妈妈在厨房里为了家里的干净整洁累得团团转,我按捺不住,含着一口粥,快步走进厨房,帮忙一起搞,即使妈妈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没过多久,我就寒湿了背心,乐此不疲。
贴春联,我们家也没有忘记……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大扫除。简单,快乐。
腊八年味浓!城里年味没有散!
篇6:腊八作文600字
人间烟火气,最抚人心。
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也就是岁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从文笔下的腊八是一幅气韵流动的风俗画;冰心笔下的腊八粥蕴含着对母亲最深的怀念;而老舍笔下的腊八则是北平的时代记忆。对我来说,腊八又是那不尽的相思味。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临近饭点,袅袅的炊烟蜿蜒于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千年来的乡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制作时也有精粗之别。先取豆汤和枣汤,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圆肉,一边煮一边用长柄勺子来回搅动。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在舞蹈,锅中的红枣、薏米和莲子翻腾着,颜色红润,充满枣、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阳,透过窗棱照进来,阳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里,腊月里第一丝清香混着水汽氤氲开来。
我捧着热腾腾的腊八粥,小心翼翼地将嘴巴贴在碗边,吹开浮于粥上的气泡,轻轻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从舌尖一直流淌进胃里,有流进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温暖,这温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腊八粥,更是我爱的人和我所爱的人带来的。此后的每年腊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温暖的节日。一碗浓郁的腊八粥,总是别有一番味道,无论是苦还是甜。“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平生。”这个普通的画面,在腊八这天又显得弥足珍贵。
今年的腊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没去过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群来回穿梭着,苔痕斑驳的老墙无声地诠释着往事,小饭铺的门口正熬着一大锅腊八粥,那热腾腾的水汽和锅中翻腾的豆子,却给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一种温暖和亲情直达心扉。
我们都一样,都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过着自己的日子,在我看来,有一种暖,挂满回忆的老墙。腊八,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温暖。是人们代代相传的人间清欢,有多少的牵挂和不舍,回忆和感动在这时光中地久天长。
篇7:腊八作文600字
昨天,就是19号,的第一场雪终于还是来了,但是和期末考试一块来的。无比煎熬的考试周算是落下了帷幕,结果似乎还可以,这两天算是可以放松一下玩一玩了。
这两天睡觉的时候,我都在回忆着小学的点点滴滴,记得当时刚刚入学的时候,看到路上走的初中生,感叹他们好高,转眼间我也成了初中生,忽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期末考试也是如此,这三天期末考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紧张感,或是什么懊悔感,颇有点“梦似的”就考完了的感觉。似乎时间被加快了,前天刚刚开学,昨天就是期中,每次我在开学的时候想着期末考试时候的自己,现在又想着开学时的自己,翻以前的日记,往往发些感叹。
现在想想,疫情也已经一年了,但终究是在不断反复,我的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
记得春节前夕疫情有了,那时候我在地铁上去黄庄上课,结果忽然通知课取消了,那时候我还在窃喜,不用每天坐地铁去上课做作业了,哪知道疫情的厉害;只记得当时大人们叮嘱了又叮嘱,整个超长的寒假楼都没下过几次楼。
后来上学期末复课了,仍是不敢怠慢防疫措施,结果又是一波,期末都没在学校考,回家又待了两个月,疫情平复下去,开学回来,防疫意识确实是有些淡了,前两天又开始成天戴口罩了。
周围许多人似乎都不能回老家了,但在北京,不也挺好的吗。
腊八过了就是年,不知不觉的,似乎并不觉得春节有什么了,像看的亲戚平常也能去看,而春节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很庄重的事,过年可以到超市去买东买西,当时这对我还是一项莫大的奖赏,但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了。少了的,可能是那一点“年味”,但愈发难找到了。
篇8:腊八作文600字
“咔嚓,咔嚓……”这辆白色的单车,不知不觉承载了我六年的光阴。
朦胧间,那个背影与那辆单车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哗啦啦,哗啦啦……”早晨,爷爷打着伞,骑着单车,送我上学。雨下个不停,雨丝落入嘴里,甜甜的。不一会儿,太阳拨开云朵,探出脑袋。空气中,夹杂着泥土与青草的香味,经过路面上的积水滩时,一圈圈波纹散开,好不可爱。单车向前行驶着,“呼——”一辆电动车突然驶了过来,“嚓——”积水溅到了爷爷的裤子上,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冷静了下来。不一会儿到了学校,爷爷放下我便上班去了。
我站立在原地,阳光下,爷爷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白色的单车上莫名出现了一滩格外刺眼的血迹,原来爷爷的小腿划伤了,我大喊道:“爷爷,你的腿出血啦!”可是爷爷已经走远了。
第二天,想到爷爷的腿受了伤,我决定独自去上学。
才走在路上不久,爷爷就追了上来。
“上车!”
“可是,爷爷你脚……”
“没事,快上来吧!”爷爷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安慰道。我坐上后座,单车缓缓驶向学校。爷爷每踩一步都是那么的吃力,单车“咯吱咯吱”发出心疼的声音,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头。我双手紧紧抱住了爷爷,爷爷的背有点佝偻但又是那么宽厚、温暖。阳光照在路旁的树叶上,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晶莹剔透的露珠钻入泥土,爬上单车,甚至不听使唤地跑到了我的眼角……
还是这辆单车,只是白色渐渐变成了淡黄色,只是爷爷不再踩着单车送我,而是我踩,他在后面默默跟着,远远目送……
篇9:腊八作文600字
早上,远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有两件事比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言腌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制的蒜就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节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摊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捡,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响只往地上掉,惹她们两个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她爸爸小时淘气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圆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粘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里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数不尽的美味佳肴。
现在妈妈每年还会熬腊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会把粥冻到冰箱上等过年我回来给我吃,说实话跟过年的佳肴相比,粥不算什么美味,但妈妈还是年年给我留着,我也会很有兴致地大吃几口,我知道只要这样妈妈就满足了。
篇10:腊八作文600字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生活最基本的就是一个字——“吃”。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香醇美腻,且有浓郁汤汁的红烧排骨。
对于掌握了红烧排骨精髓的爸爸,做起红烧排骨,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而我做起来却是笨手笨脚的,那味道简直堪比爸爸的臭脚了。我想想都不服气,总想找机会偷师学艺。
今天中午奶奶正好从菜场买了一斤排骨回来,我大喊:“哼,今天我倒要看看为什么你每次烧的排骨都那么好吃。”爸爸为了向我们展示他那精湛的刀工和烹饪技术,拿起锅铲,先在锅中倒入凉水,把水烧开,再把排骨放在锅里焯水,放凉,放凉后起锅烧油,油温烧至七成热,下锅炸至两面金黄捞出,再用葱,姜,蒜,冰糖熬制,然后,再在锅中依次放入生抽和老抽,熬出黑红黑红的美妙的色泽,顺势倒入排骨,再把葱姜蒜从锅中取出,再次把排骨翻炒均匀,让每一块排骨都吮吸了汤汁,最后再倒入少许的水,盖上锅盖,勾芡收汁。这样,一盘美味的红烧排骨就做好了,这美味无比的红烧排骨,一端上桌香气就扑面而来,这浓郁的味道,真让人垂涎三尺,恨不得直接上手抓着吃,这也太香了吧!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就像几年没有吃饭的小狗一样,疯狂地啃了起来。
我一块接着又一块,啃得汁水全都溅到了我的嘴边,弄得狼狈不堪,又弄得满桌都是,要是一不小心弄在了衣服上,那就倒大霉了,因此我将它称为“调皮捣蛋的家伙”。
这不能用美妙来形容,这是一种充满回忆,奇特,无法描述的滋味,给人以舒畅,陶醉,幸福的感觉。
篇11:腊八节作文600字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
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
篇12:腊八节作文600字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
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
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篇13:腊八节作文600字
农历腊月八日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在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吃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粥是每年这一天,奶奶必给我熬的。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点紫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这紫粥。
喝完腊八粥,便开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腊八蒜,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如一个个味道甘甜的杏干,吃着翡翠、杏干样的蒜头,恨不得让你再多吃几个味道美味的饺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紫皮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开始准备过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将各种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盘子清洗干净,将干果、瓜子、水果一个个的放入盘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我的静静长大了。”摆放好拼盘,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门的拼盘,我从心里不禁地笑了,毕竟这是我一番辛苦摆出来的。
在这一天,这还从奶奶那知道了北京过腊八节的习俗,得知,来北京的腊八节不仅要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还要喝一大碗热热的羊骨头汤。因为这了这天,天气便越来越冷了。
虽然天气依旧在变冷,但我们一家人的脸上依然有着过节喜庆那快乐的笑脸。
篇14:腊八节作文600字
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在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吃腊八粥、泡腊八蒜。
每年这一天,姥姥都会给我们熬一锅腊八粥的。那天早上,姥姥早就拎着满满一袋子菜回到家里,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叮嘱我和爸妈下午早点回家喝腊八粥。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而我姥姥腊八粥却更丰富多彩:有米、胡萝卜、青菜、花生、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木耳、红枣等多种食材,以前姥姥煮腊八粥时我总爱在旁边看着,姥姥一次性在锅里加足了水,先将黄豆、莲子、白果、绿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开花了,姥姥才加入青菜、胡萝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边熬边搅拌,姥姥说,这样粥才不会糊。望着一锅色泽艳丽芳香馥郁的腊八粥,顿时你会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点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特别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晚上,我们一家人喝着腊八粥,说着腊八事,姥姥说,姨姥姥家在山东,她们每年还要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蒜头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一个个味道甘甜,但我们四川人不怎么吃,听了姥姥的话,我嚷着叫姥姥教我做腊八蒜,姥姥拗不过我,就教我做了腊八蒜。我按照姥姥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今年姨姥姥来了,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篇15:腊八节作文600字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 《腊八》作文
★ 腊八朋友圈
★ 腊八的习俗作文
★ 又逢“腊八”作文
★ 腊八雪五年级作文
★ 二年级腊八的作文
★ 腊八祝福赠言
★ 腊八的诗词
腊八作文600字(通用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