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痛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

时间:2022-11-25 20:30:30 作者:曲奇八斤二两 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曲奇八斤二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经历痛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经历痛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经历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蜃值淖髌贰S腥宋仕嗖豢啵ψ潘担?“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篇2:经历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经历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篇6: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篇3:经历坎坷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等.

篇4:经历坎坷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桑兰,着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着名”,甚至更为“着名”。让桑兰“着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着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

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十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桑兰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篇5:经历坎坷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老牌歌星罗德·斯蒂伍德曾是个掘墓人。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出生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他的父母在那里拥有一个卖报刊的小店。就在斯蒂伍德出生前几分钟,纳粹德国的一枚V-2导弹划破天空,击中了街对面的海格特警察局。斯蒂伍德少年时曾在凯尔特人和布伦特福德足球俱乐部接受过训练,随后干过一段时间掘墓人的工作。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他加入民谣歌手魏兹·琼斯在欧洲的巡回街头演唱,结果在西班牙因街头流浪被驱逐出境。

篇6:经历坎坷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曾是个遭遇挫败的棒球手。一直有传闻说,卡斯特罗曾经是个有天赋的棒球队员,还试图进入美国的职业队。这完全是一种误传。卡斯特罗在学校时的确打过棒球。在1946年哈瓦那商业和法律学院的校内比赛中,他是个没有取得名次的棒球队的投球手。他当时主要的精力用在了研读法律课程上,而不是去赢得比赛。在毕业后的1950年到1952年期间,卡斯特罗在哈瓦那从事革命工作。首次发动的起义失败后,他被关押了一段时间,随后在墨西哥和美国度过了几年的流亡生涯。他最终在1959年成为古巴的最高领导人。

篇7:经历失败最后成功的名人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出现碰壁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创业者该如何去看待这些挫折呢?又该如何去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这些困难呢?

近日,看到一个关于巴黎画家在创业中如何起死为生的故事,深受启发,与大家公共分享下,对在创业路上艰难前行或者失意的创业者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巴黎街头,画家经营的画店失败了,当他在失意、落魄,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角落里的一个小咖啡屋却给了他意外的惊喜。那么画家是如何使自己峰回路转的呢?大家看过这个小故事就会明白了。

巴黎有个年轻的画家,他倾尽家产,在巴黎著名的艺术街上开了一家画廊,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条艺术街很有名,许多大腕画家都在这里展示作品,不少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都是在这里被买走的。

画廊开张后,年轻的画家才发现:这条艺术街上已有太多的画廊,除了几十家装饰特别讲究的知名画廊外,像他开的这种小画廊根本没有什么人光顾。

苦苦支撑了几个月后,画家决定关掉画廊。关门前的这天下午,心情烦闷的他来到街头一家小咖啡馆。望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客人,他一声不吭地喝着咖啡。他发现,这虽然是一家小小的咖啡屋,客流量却相当大。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何不在艺术街上开一家咖啡屋?

一周后,艺术街的一个角落出现了一家小小的咖啡屋,虽然并不显眼,但咖啡的香气足以吸引过往的行人。当人们走进咖啡屋,坐下来喝咖啡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咖啡屋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边品尝可口的咖啡,边欣赏动人的画作,客人们陶醉了。

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在艺术街上一炮打响,门庭若市。来喝咖啡的客人中有不少艺术品投资者,纷纷问起这些作品的来历。不久,“咖啡屋的老板竟是画家”的消息在艺术街上传开了,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名扬巴黎,他的作品被抢购一空。

其实,在创业之初,画家之所以“出师不利”,主要是因为其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在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经营没有什么特色,那就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然而幸运的是,这位画家在后来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经营策略,利用咖啡屋老板兼画家的身份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以至于取得了后来的名利双收。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遇到碰壁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创业者万万不可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件事情上硬钻牛角尖,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说不定就能创出一条生路,像故事中的画家一样。

篇8: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精选

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 1770 , 年 12 月 16 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 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 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 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 5 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 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贝多芬从 1796 年 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 1801 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 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磨难变成了 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 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 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 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 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 1818 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 十年当中(1818 一 1827) ,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 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 ,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 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 29 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 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 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 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 的时候, 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 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

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篇9: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精选

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放了一个短片,讲述的是台湾一位画家的奋斗实例,他叫谢坤山。这位山一样挺拔的汉子让自己卑微的生命绽放华彩的历程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动我的不是他所经历的磨难,而是磨难背后的坚强与不屈。

画面上,主持人与谢坤山之间的小方桌上有一盘象棋。主持人说,现在我们俩对弈,前提是,我要拿走你的两个车,再拿走一马一炮,然后主持人话锋一转:“你觉得自己的胜算有多大?”谢坤山爽朗地笑了:“胜负不重要,我会战斗到底。”

视频短片上有这样一段画外音:“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会不会痛不欲生?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即使活了下来,你还能感觉快乐吗?”

相信没有谁能够对这段文字之中某一个诘问,作出很轻松的回答,而谢坤山却以一个生命应有的姿态给生活以漂亮的答卷。

1958年谢坤山出生于台湾省台东县一个贫苦家庭。16岁那年,在一家工厂做工时不小心触到高压电线,一阵火花四溅的爆响后,谢坤山成了一个火人,被人救下来后,四肢只剩下左腿稍微完好。医生告诉他的家人:谢坤山必须立即进行截肢手术,截肢部位是左臂自肩膀处、右臂自肘处、右腿自膝盖处。在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哭与钢刀切割骨头的刺耳声中,谢坤山成了一个“废人”。

但谢坤山没有让自己废掉,需要健全人用双手完成的事情,谢坤山做到了。“只是比别人付出更多而已”。没有双手,他就发明一套能够自己进食的用具。不能洗澡、如厕,他就自制工具,并运用自如。最终解决了自己的私密事情。

“愿”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在和主持人交流中,谢坤山说:“勇敢面对一切难题,那样它们就会在你的面前落荒而逃。”

解决了生活自理问题,谢坤山还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总不能一辈子靠家人供养吧。恰巧,电视上介绍了一家专门为残障者设立的绘画学习班,残障者可以免费在这里学习、食宿。谢坤山兴奋极了,“没有了手,我还有口啊”。此后,谢坤山以嘴握笔,以心当手走上了艰难的绘画之路。他一边画,一边将作品拿到路边去卖,既聊补生计,又激励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谢坤山感觉无比骄傲和自豪。

然而,厄运并没有因为谢坤山的坚强而走开。24岁那年,正当他踌躇满志憧憬未来的时候,命运的魔手再次伸向了他。一次妹妹在帮他撕扯装订不妥的书页时,用力过猛,手肘重重地击中了谢坤山的右眼,一种刀割般的刺痛狠狠地戳进了他的眼睛。这次意外,使得谢坤山的右眼视网膜剥离,这也意味着他的右眼永远失明。

谢坤山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后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右眼的失明,说明我特别受上帝的眷顾。

经历命运一次次的打击之后,谢坤山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如既往地钟爱着自己的绘画艺术。一天,谢坤山在大街上作画出售时候,遇到了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深受感动之余,这位老师决定帮助谢坤山,她不但送来大量世界著名画家的画册,还指导谢坤山学习绘画技巧。一段时间过后,谢坤山的画技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在向艺术殿堂痴痴求索的时候,生活对谢坤山终于露出了嫣然一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拜师于台湾著名画家吴炫三门下,从此,更加精粹的艺术之门轰然洞开。那一天,谢坤山永远不会忘记:1980年10月28日。

然而,吴炫三对门徒的要求近乎严酷。在这里的每一天,对谢坤山来说都是一场生命的淬炼。因为是用嘴咬笔作画,他的口腔里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平时每天有两三个伤口,严重时,伤口多达六七个。穿心的刺痛自不必说,让他无法容忍的是,嘴里流出的血常常污染了他的纸张。

经过五年的砥砺,谢坤山终出师门,并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十八幅初试啼声的作品全部被人买走收藏。此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各路媒体纷至沓来,美国《读者文摘》亚洲版专程赴台,对谢坤山进行历时两个多月的跟踪采访。并用19种语言向世界报道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

,他的自传《我是谢坤山》一书繁体与简体版在台湾和内地相继出版后,再次引起轰动并成为畅销书。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董事长戴胜益说: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这一项目,我会恭敬地把这面奖牌颁给他——谢坤山。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磨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周国平语)。是的,磨难阻拦不了强者的灵魂欢畅起舞,谢坤山的奋斗过程就是对磨难的征服史。征服伤痛与磨难;征服欲望与懦弱;征服命运的阻碍和他人的目光;征服人造的悬崖和自设的壁垒。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征服都难以仰仗别人,只有自己才是这场征程的主帅。无论个体的外在生命如何脆弱,但只要拥有内在的生命力,就能超越一切磨难,让生命之花灿烂怒放。

篇10: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孔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蛋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涝恫煌V狗芏返恼苎Ъ遥枷爰摇⑹恕⑻觳抛骷摇T谖颐侵屑洌欧绶缬暧甑纳睿夥炅巳魏问贝磺形叭硕荚夥旯亩穸泛筒恍摇H缃瘢吡恕K叱隽朔兹藕屯纯唷?”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孔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篇11:坚守梦想最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事迹

有记者问林依晨这辈子最恨的东西是什么。她回答是信用卡;记者又问最爱的呢,林依晨回答还是信用卡。

这又爱又恨源自她的出身。

父母离异,薪资微薄的单亲妈妈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不得不办了十几张信用卡用以应急。这种以卡养卡并不断透支的生活居然维持了很多年。可靠信用卡救急的结果是长期利滚利,最终,这个家庭背上了近500万元台币(迷恋巧克力和甜品、画漫画里大眼睛的美少女、在裙子上缀满蝴蝶结和蕾丝的童年,共约120万元人民币)的债务。但妈妈从来不在儿女面前诉苦,体弱多病的她坚强地隐瞒着一切——可更悲惨的是,林依晨高二那年的一天晚上,妈妈突然小脑中风了。

林依晨和弟弟手足无措。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倔强地不肯向离家的爸爸伸手要钱。林依晨一个人带着弟弟把妈妈送进医院,一边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和医生沟通,一边还要安抚受到惊吓的弟弟和自己无助的情绪。本能的慌乱、经济上的压力和面临最亲的人有可能离去的恐慌,16岁的林依晨面对轰然到来的逆转,不得不选择孤独承担和坚强忍耐。

就在这一天,她曾幻想的灰姑娘与王子童话一去不复返了。

几年后,她将这段经历的感受借鉴给电视剧《恶作剧之吻》——剧本里交代很少,但林依晨演了很多——镜头里的她蜷缩在医院的灰暗角落里颤颤巍巍地拿着电话听筒,恐惧到拨不出一个号码说不出一个字,最终歇斯底里地放声哭泣。这段表演震惊了导演,他完全被感染,甚至最后是副导演喊了卡。

林依晨凭借这部戏的续集成为台湾金钟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颁奖词里这样写道:演员的使命是带领观众看到更深层的人性,正是这样,林依晨在用生命表演,她的戏具有层次细腻的情感,切肤之痛,表演深刻。

但林依晨更为现实,她直言,获奖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利益,“拿到奖后还没有新剧开拍”。

这是她真实的想法,生活得继续,她也必须努力,因为家里还欠着巨款。

大概很少人知道,林依晨出道的理由仅仅是渴望能赚到些钱为弟弟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林依晨决定去参加台北捷运美少女竞赛并把报名信丢进邮箱的那一刻,她也在想,这,会不会改变自己的一生呢?

竞赛第一名——参演周杰伦、林忆莲、周渝民等人的MV——《十八岁的约定》女主角——《射雕英雄传》黄蓉……就如百度词条里记录的那样,林依晨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由于出道早,她不得不奔波于事业与课业之间,但她做事一板一眼,坚持不缺课,并且甘之如饴。毕业时,政大高材生的她还受到了马英九的接见。与之相反的是,在校外,雨戏、跳海、吊钢丝,种种危险她也毫不犹豫,她甚至害怕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生意外,竟立了一封书信式的遗嘱。那年,她才23岁。

认真、敬业、自我要求高,是多数圈内人对林依晨的评价。但很多人也知道,林依晨是世间少见的“抠三儿”。

即便是今时今日,片酬每集15万元的台湾偶像剧一姐林依晨,只要在台湾拍完戏,都会把便当打包带回家,妈妈和弟弟也从不为吃剩饭而感觉丢脸。她每月生活费不到1万元,出道至今也没买过什么昂贵的行头,平时穿的都是妈妈在街上买的平民商品,因为出席活动时会有品牌服装提供。

有一次,林依晨参加台湾知名节目《麻辣天后宫》的录影,林依晨和杨丞琳在后台遇到,一见面就抱头倾诉。但马上聊的竟然都是还债的事:“哎!你还多少了?还差多少?”曾贵为台湾购物频道一姐的主持人利菁,提前四处张罗名牌手袋带到现场,然后发挥其劝服功力进行兜售。利菁本来决定只要林依晨一喊底价立刻就卖给她,但不料说破嘴,不动声色的林依晨拿着9万元台币的LV手袋艳羡地把玩了半天,却连一口价都没有喊,还提前封主持人的口说:“噢,刚我忽然想到房贷还没缴……”

她的经纪助理也无法想象她的节俭程度。拍摄《射雕英雄传》时,胡歌车祸毁容,剧组停拍,林依晨回台前拉着助理去逛街,她蒙面戴口罩进了一家店,挑了一双凉鞋,又挑了十几条项链,最后还跟店家杀价一番,竟只花了300元。“天啊,你无法想象一个明星会在街边小店跟老板花半个小时砍价。她自己还觉得没什么,可就算是个普通人也不会这么掉价吧!”但这对于看电影从来只选择第二轮放映时才去的林依晨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林依晨不辜负妈妈的期待,努力拍戏、拍电影、接广告代言、跑活动;从没去过西门町、没去过KTV、没骑过摩托车,做事总是理智战胜感性。这个习惯让她终于在入行第六年还清债务。

可这时,林依晨的身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有一次体检,医生发现林依晨的脑下垂体蝶鞍部分长了肿瘤,后来发现肿瘤已近下视丘。其实这之前的林依晨长年瘦不下来,深受水肿困扰,并且睡觉浅常做噩梦。梦里常被人追杀或是跳下高楼,都是这个原因。

医生劝她手术,虽不是大型手术,但第一次面对,林依晨还是很害怕。担心手术疏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还跟医生商量可否读秒替代麻醉。后来手术成功了,但林依晨却突然行为反常——医生淡淡地说这是手术的副作用,会让患者“情绪化”。那段时间,林依晨就像一个话痨,不停地说说说,一股脑地不顾后果地说。妈妈被烦到求她不要说了,但她还是要说,连说了六天六夜之后,喉咙急性发炎挂急诊。

其实生活里的林依晨也有一些偏执性格,专业术语叫“官能强迫症”,逼迫自己事事做完美。比如她的手袋,干净整洁,大包里有小包,每样东西都各有所归;再比如她的房间,摆设井然有序,化妆品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顺序且正面向前;饰品和衣物也一定要整齐地码好,只要别人稍微一动,她马上就能知道。而她的生活规律更是让人赞叹,只要没拍戏,她都会晚上10点睡觉,凌晨4点50分起床听英语新闻广播,因为她曾经的志愿是新闻系,所以有空永远都在读报纸。

林依晨就这样一路走来,在娱乐圈10年,唯一与感情有关的新闻是自己主动爆料曾在小学时谈过恋爱。但谈了5年,却连手都没有牵过。如今,这位不知名的男友早已成了林依晨的挚友。他会在某个情人节冒雨骑单车送一朵郁金香,或是在发片会上伪装成歌迷索要签名来给林依晨惊喜。

可如今,她还是一个人。虽然她极有“旺夫运”——和她搭档过的男主角都能大红,贺军翔、郑元畅、吴尊、胡歌无一例外。但林依晨却好像云淡风轻事不关己一样,完全与绯闻绝缘。

此时的她,只想去完成另一段爱情——她的妈妈和爸爸。

其实在林依晨大学毕业时,爸爸也偷偷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但两人并没有说话,直到有一次林依晨看了德国电影《当樱花盛开》后被深深打动,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之后的她主动联系爸爸,两人开始经常一起去骑单车、吃饭,后来爸爸希望能够接林依晨上下通告,林依晨答应了。这之后,爸爸是林依晨的司机兼保镖,他也会把自己的风流史搬出来,交代林依晨什么样的男人要少碰。“人真的是会变的,以前埋怨爸爸未曾对我们付出,但我们又为爸爸付出过多少?我居然都不知道他最喜欢吃菠萝包。”林依晨直言,与往事和解,才是真正松绑了自己。

据说,林依晨88岁的爷爷不久前过世,妈妈除了出席丧礼,还与林爸爸恢复了讲话。

如今,经历过种种磨难的林依晨终于可以望见自己的幸福,她也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幸福遇见》。她用歌声告诉我们:每件事自有它发生与存在的意义,是一体多面、环环相扣的,无论如何,珍惜当下,是别让自己日后后悔,最好不要再等待,不要再错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但她并不知道,每个认真的女生,绝对都有资格成为一位高贵的公主。

名人事迹

努力获得成功的经历初中英语作文

关于名人的学习方法以及事迹

名人克服困难的事迹

关于勤奋的名人事迹

名人事迹作文素材

因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一次痛苦的经历600字作文

名人经历孤独成功事例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事迹

经历痛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合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经历痛苦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