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员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要补偿,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员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要补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员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要补偿
员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要补偿
自5月起,张某到本市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双方签有期限至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张某担任停车管理员,公司安排其执行标准工时制度,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月工资执行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张某可根据自身条件,自愿延长工作时间以取得更多的劳动报酬。
根据张某提交的工资存折,1月至12月期间,除204月以外,该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支付张某的工资数额均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该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称系因张某未完成任务所致,但未提供相关证据。
1月2日,张某向单位申请辞职,但在《辞职申请》上填写的辞职原因为“家庭负担重”。张某称,是因为单位不让写“工资低”才写的“家庭负担重”。此后单位与张某办理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但未向张某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为此,张某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因未获支持而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支付张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与此同时,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做了明确规定。
本案中,张某按照合同约定为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了劳动,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虽向张某支付了工资,但是在一年中就有11个月支付给张某的工资数额均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该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虽然张某在《辞职申请》上所写的辞职原因系“家庭负担重”,但是结合相关事实可以认定,张某所述的提出辞职的真正原因是“工资低”,真实可信且有事实依据,因此双方劳动关系的解除虽系张某提出,但并非张某自愿所为,而是因用人单位长期的违法行为导致的,是被迫所为,张某要求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应向张某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篇2:单位干扰员工跳槽是否侵权
李小姐与S公司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先后诉至区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打官司期间,李小姐到A公司应聘。鉴于李小姐以前突出的业绩和出色的工作能力,A公司决定以4200元的月薪聘任她为资深主任。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各项手续已经办妥,最后等着老总签字的时候,一份《某公司关于对李小姐违规问题的处理》的内部材料传真到了A公司,使李小姐失去了这份工作。
李小姐认为,是S公司将传真发给了A公司,致使自己丢了即将到手的工作。然而S公司却否认曾经给A公司发过传真。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张先生表示:他调查过公司的每一个人,“我们绝没有将处理决定传给A公司。”张还认为,李小姐被开除了就不能再进入其他同类公司,因为李小姐已进了“黑名单”。
据管理A和S公司的同业公会负责人说,据他们了解,李小姐只是违反S公司内部规定,够不上“黑名单”。所谓列入“黑名单”的一般是一些骗取保单等严重违反《保险法》的业务员。也只有列入这名单中,保险行业公会才能将其情况向各会员单位公布。
李小姐在A公司求职时的经理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已决定聘任她为资深主任,要不是收到这份传真,李小姐被录用肯定没问题。但是后来收到了传真,而且上面还盖了营销部的公章,我们就不得不谨慎一点了。
李小姐认为,既然她没有被列入黑名单,保险行业公会也没有将她的处理决定传给信诚保险公司,而这份盖有公章的处理通知又属内部文件,不可能流落到其他人手中,
她问笔者, 如果真是原单位将处理决定传真给员工后来的应聘单位,是否构成侵权?
某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李小姐的就业权。他介绍说,《宪法》第42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公民在劳动就业享有不受任何单位、个人侵犯的权利;《劳动法》第3条也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位律师还认为,李小姐被公司解聘是她自己不想广为传播的事,也不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应该是她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如果原公司擅自将对她不利的内部材料向外面传播,并使她因此丧失了就业机会,也侵犯了李小姐的隐私权。
法律顾问认为,如果原公司只是将员工被处理的情况客观真实地进行了反映,没有歪曲或捏造事实,这可以视为是对其同行负责的一种行为,况且最后聘不聘用李小姐,完全是由信诚保险自己决定的,无所谓侵犯就业权。而且,侵犯隐私权也谈不上,因为李小姐被处理而解聘,这件事在单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李小姐说,如果有关单位不能妥当解决此事,她将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职场中李小姐的遭遇并非是个别的。有些用人单位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人缺乏应有的肚量,往往是用“你不仁,我不义”的心态来对待跳槽者。面对“背叛”自己的跳槽者,有意抬高赔偿标准的有之,卡住档案关系的有之,不负责任地评价有之,甚至在档案里做手脚让人背一辈子黑锅的也有之。其实,这是种损人不利己的愚蠢做法,除了败坏了别人的名声,造成别人求职的困难外,对自己的形象也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比如,在员工的心目中就会感到“人走茶凉”的感觉,还会为自己的将来担忧,从而可能使更多的人才流失。因此笔者想用李小姐的事例来奉劝那些想方设法给跳槽者穿小鞋用人单位,你的度量是否应当大些呢?
篇3:员工离职,未休年休假要补偿吗
小李大学毕业后在某广告公司工作了1年多,至11月1日跳槽进入X公司担任文案一职,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小李每月工资5000元。6月16日,小李因与上司发生争执提出辞职,上司当场同意小李离职并要求其当天办理退工手续。小李在办理离职手续时提出要X公司支付其5天的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而X公司则认为小李无权享受年休假,理由有二:一是小李在X公司未做满一年,不具备享受年休假的资格;二是小李属于主动辞职,不是因X公司方面的原因而致劳动关系解除,所以公司没有必要支付年休假补偿。之后,小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X公司支付5天的年休假补偿。
篇4:员工离职,未休年休假要补偿吗
一、员工在本单位工作不满12个月能否享受年休假
带薪年休假有“需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这一前提条件,实际上并不限定必须是现用人单位或同一用人单位,它既可以是前一用人单位,也可以是现用人单位,还可以是两个以上不同用人单位连续计算的情形。小李在前一用人单位已连续工作1年多,所以小李进入X公司后即享有年休假的权利。
二、员工主动辞职,单位能否不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补偿
带薪年休假是员工在工作期间所享有的一项法定权利,如果员工在职期间单位未安排休年休假,员工也未主动放弃,则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就应依法予以补偿,这也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该义务不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发起方不同而存在免除的情形。即:在员工主动辞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应对其应休未休年休假部分依法予以补偿。
本案中,X公司完全可以在小李提出辞职后安排其将应休未休的年休假休掉,然后再办理退工手续,就不会有年休假补偿问题。而X公司并没有这样做,其在小李提出辞职当日即办理了退工手续,并未安排小李休年休假,依法应该支付相应的工资补偿。
三、小李是否可以像其主张的那样享有休5天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里的5天,是假定20小李都在X公司工作的情况下核定的年休假天数,小李中途与X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则要根据其在X公司工作的实际日历天数进行折算。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X公司应当按照小李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出小李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3天(228÷365×5),然后据此支付小李3天的未休年休假补偿。
法律知识: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篇5: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要怎样补偿?
我7月进入一家中型公司,做行政人事和外联工作。基本工资900+绩效,每个月大约能拿到元多点。公司对员工进行选择性缴纳保险。干部和部分重要岗位给缴纳保险,一直没有给我缴纳任何保险,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现在越想越没底,如果公司要是辞退我,我应该要求公司怎样赔偿我???在简单介绍一下,怎样的辞退时合法的,怎样是不合法的?是不是只要是辞退,就应该给赔偿?谢谢!!
[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要怎样补偿?]
篇6:单位辞退员工要符合什么条件
一、单位辞退员工要符合什么条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2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
(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3)服务态度很差,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不服从正常调动的。
(5)贪 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不够刑事处分的。
(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7)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符合除名、开除条件的职工,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执行。
常见辞退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1、许多企业存在辞退员工时无透明度,被辞退人员走得莫名其妙;管理者因为私人恩怨开除员工,公报私仇;
2、克扣被辞退人员工资时有发生,特别是民营和私营企业;
3、许多管理者对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能因为小小的失误被辞退;被辞退人员离开公司后,管理者对被辞退人员随意指责。
4、严重违章违纪辞退,触犯公司规章制度、触犯国家法律等。
二、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要注意什么
1、任何解雇都不能以性别,宗教,政见,参加罢工,工会活动和种族理由作为依据,否则即被视为对员工的歧视和对员工权利的侵犯。
2、所有因个人原因而进行的解雇都必须说明理由,以可证明的严重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个人印象和主观的判断为准。
3、企业应根据事件的后果和影响作出具体分析,在考虑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员工的实际责任后作出决定。解雇应是不可避免的解决方案。
因个人理由进行的解雇并不需要证明员工的过错。无法胜任工作,经常缺勤也可成为解除工作合同的理由。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无故缺勤,疏忽大意和工作失误应作为简单过错处理,企业不应以此为理由而解雇员工。
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员工犯有重大过失(偷窃,贪 污等),雇主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免除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对于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混乱的员工,雇主可在不预先通知员工的情况下将其解雇,并无需支付解雇赔偿。
为了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单位随意的辞退,我国法律中严格要求了单位辞退员工的条件,必须要在满足了规定条件的时候,才能将员工辞退,否则的话用人单位就需要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1.单位进行裁员要满足什么条件
2.试用期内辞退员工要注意什么呢
3.试用期内辞退员工要注意什么
4.试用期内辞退员工要注意什么问题
5.单位辞退职工的条件有哪些
6.劳动合同没到期被辞退要满足什么条件
7.辞退员工满足的条件
8.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辞退员工
9.单位辞退员工对员工档案有什么影响
10.单位非法辞退该如何补偿
篇7:员工造成单位损失要赔偿吗?
员工造成单位损失要赔偿吗?
经常在外就餐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服务员上错了菜后,出错的服务员会面露难色地向客人请求,能不能将错就错,否则这盘价格不菲的菜就要由他来埋单了,虽然这是餐饮业的普遍行规,但却反映出目前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现象。
背景新闻
小周是哈尔滨市一家移动运营商某营业厅的员工,近日她正为一个工作上的失误苦恼不已。前几天,一位来缴费的顾客要求缴纳20元的费用,可小周因听错只给办理了十元的缴费手续。后这位消费者与小周发生了争吵,并向客户中心投诉了小周的服务。
公司根据相关的规定,给予该营业厅罚款5000元的处理。营业厅老板非常气愤,他严厉地批评了小周,并告诉她5000元罚款全部由小周来支付,支付方法是每个月将小周的工资全部扣下,直到扣满5000元为止。小周是外地来哈务工人员,每个月工资900元,她完全靠这些工资生活,如果没有了工资根本无法生活。她与老板商量,能不能一次扣两百块,这样她能够勉强维持生活。可营业厅老板不同意,坚持要扣掉她全部的工资。小周这下犯了难,5000元的罚款要扣掉她近半年的工资,这期间,她如何生活。
哈尔滨市另一家企业的员工付某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不同的是他要赔偿的数额根本不是几个月工资能完成的。付某是一装饰公司的司机,该装饰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商业装修。入冬的某一天,付某开车装载价值近7万元的某珠宝品牌展柜,从位于城郊的加工厂驶向客户指定的商场。在行至入城口附近时,为躲避一辆对向来车,付某将车驶进了路边的壕沟内,不但车辆受损,车内的展柜也几乎全部损毁。加上车损,这次事故的直接损失要将近10万元。更为严重的`是,公司与客户签订了协议,因公司原因延迟交货,公司将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由于延迟交货,导致该品牌在商场的珠宝专柜无法按期开业,仅营业损失一项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付某在进入该公司工作前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因付某责任而产生事故所导致的损失均由其个人承担。公司老板在接到损失评估后也发起了愁:付某每个月底薪是1200元,加上加班费奖金等,最高也仅1600元。就算不用其赔偿合同损失,单就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仅扣除付某的工资是不可能抵偿的。他找到付某,要求其按照合同中的条款对公司进行赔偿。可付某家在外地,也是来哈务工,所赚的工资也就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没有钱来对公司赔偿。
公司老板明白,即便是起诉付某,他也没有可以执行的财产。但要靠扣掉付某工资来进行赔偿,付某不吃不喝也要十年工资,何况也不可能扣掉他全部的工资不让他生活。更糟的是,这期间付要是离开公司,他的损失就彻底没人赔。
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有关规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员工造成损失
赔偿当有标准
劳动法律专家、律师姜庆闻认为,此类案件比较特殊,虽然属于劳动法律范畴,但又有别于普通的劳动法律纠纷。姜律师是从一个多年前的案件开始注意到此类法律问题的。有一用人单位找他咨询,其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搞错了图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他们咨询这个技术人员有没有法律责任,如果起诉怎么起诉?当时他查阅了我国现行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关于这方面规定很少。虽民法通则有关于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追究劳动者赔偿金的案例少之又少,而劳动法律作为一个特别法,在法律适用上确有特殊性。
经过仔细研究,姜律师得出结论,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7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部发[1994]489号)第16条规定的精神,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工资额的20%。如果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这种情况的赔偿条款,则公司有权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赔偿公司的损失,但不能超出劳动者工资的20%。如果扣除工资的比例超过了这个数字,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部门反映。
《民法通则》规定了只要造成损失就应进行赔偿的大原则,但无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劳动法》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规定。这种状况就给具体案件的实际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法律依据单薄
可操作性较差
姜庆闻认为,在哈尔滨市乃至国内,极少有此类诉讼案件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依据不充分,而且可操作性较差。他介绍,《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但在民事一般法律中规定了过错的赔偿责任,劳动法律中关于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规定不详细。
姜庆闻认为,劳动者只有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而给用人造成损失,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在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律中确有相关规定,不过我国劳动法律中并未有这样的规定。因劳动法律是民事法律的特别法,在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赔偿责任情况下,应当适用一般民事法律规定的侵权归责原则确定劳动者的责任,劳动者存在过错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从《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看,只要是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后,还在职的,用人单位可以选择赔偿方式,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规定了扣除额受“当月工资的20%”、“最低工资标准支付”限制。因为,用人单位没有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权利,因此在争议发生后,即使是用人单位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随时都可能存在辞职的的情况。所以,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的赔偿方式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用人单位请求劳动者一次性赔偿理应得到支持。况且,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的赔偿方式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一种选择权。但在实践中,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赔偿的数额上 ,对赔偿额多作限制性的理解。从目前法律规定看,似乎找不到更多的依据。
姜律师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人单位虽然可以对存有过错的劳动者主张赔偿责任,但真正主张的用人单位确很少。因为,一旦主张,单位人心惶惶,谁都担心自己将是下一个赔偿义务人,因而处处小心工作,工作效率、工作创新度等自然大打折扣,这也是社会中很少有单位向劳动者索赔的案例重要原因。
案例链接: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用人单位因举证不足,法院依法驳回了单位要求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让其赔偿损失的诉请。
卜某与日照某单位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在单位担任会计,负责抽单、核对、确认等重要工作。卜某在工作期间因疏忽大意,给供货商打印付款凭证时,打印出两份单号相同但付款金额不同的付款凭证。12月,单位以卜某工作严重失职,违反公司付款流程,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共计4万余元为由,做出了与卜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卜某对该决定不服,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劳动仲裁部门作出了撤销单位与卜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单位对该裁决不服,遂向法院提出依法确定其做出的与卜某解除劳动的决定合法有效,并要求卜某赔偿因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4万余元,但因用人单位未提交有效证据证明其损失存在,被除数法院驳回诉请。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卜某作为原告单位职工,其在支付供货商货款过程中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致使打印出两份单号相同的付款凭证,工作有失误,但是否因卜某打印出两份单号相同的付款凭证致单位超付供货商货款,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故其作出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应当予以撤销。原、被告应当继续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其4万余元经济损失的主张,亦不应得到支持。据此,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规定,依法驳回了用人单位的诉讼请求。
篇8: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为何要补偿员工?
关于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目前国内主要有四种学说:
1.劳动贡献积累补偿说。
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所作贡献的积累给予的补偿,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内容和成果的肯定。因此,经济补偿的数额应当与在本单位的工龄挂钩。
2.法定违约金说。
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强行干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合同的结果,是企业未能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所承担的责任。
3.社会保障说或社会保障金说。
认为经济补偿是国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责任,国家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以 帮助劳动者在失业阶段维持基本生活, 保障劳动者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生存权。这种社会责任国家承担的多一点,用人单位就承担的少一点。
4.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
认为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动解除合同这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劳动者的资助,是国家分配给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用人单位帮助义务化或法定化”。
合同到期不续约需要补偿,主要是维持社会稳定,帮助劳动者在失业阶段维持基本生活。
篇9:单位补缴员工的养老保险要滞纳金吗?
我和爱人开公司,为应付年审检查什么的给自己办理了养老保险,但一次都没有缴纳过至今已有8年之久,现在要办理养老保险是补缴好还是以个人名义自己买划算呢?据说补缴有滞纳金的
[单位补缴员工的养老保险要滞纳金吗?]
篇10:怎么查询单位是否为离职员工办理失业保险?
我一个多月前就离职了、走时单位要我去银行开户提供银行账号和失业保险申请书给人事部,可是这么久还没有消息。请问我怎么查询是否单位已经帮忙申请了?
[怎么查询单位是否为离职员工办理失业保险?]
篇11:员工不休年假,单位按照什么标准计算工资给予补偿
如题,员工不休年假,单位按照什么标准计算工资给予补偿
[员工不休年假,单位按照什么标准计算工资给予补偿]
篇12:劳动法时间单位是否可以辞退上班网聊的员工
【劳动法时间】单位是否可以辞退上班网聊的员工
HR来信
张小姐2014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本市一家合资企业从事市场产品开发工作;公司因工作需要,给每个员工都配奋了上网设备,但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在上班期间私自使用QQ进行网聊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据此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2014年12月,张小姐接到公司解聘通知,理由是张小姐无视公司劳动纪律,在上班时间多次使用QQ进行私人聊天。同月,张小姐向劳动仲裁申请仲裁,要求裁判公司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
公司辩称:为整顿纪律,公司于2013年1月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奖惩规定》,规定有三种行为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予开除处分,其中包括经证实使用QQ进行私聊等行为。《奖惩规定》给每个员工传阅并签字确认,张小姐也在其中。公司认为:张小姐其此前曾有过多次同样行为(但还没来得及处理),现在张小姐又再次使用QQ私人聊天被部门主管当场发现。公司当即根据公司《奖惩规定》与她解除了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后认为张小姐所在公司明确把员工网聊列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而张小姐所在公司证明了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有关制度,并以书面送达的形式在职工中传阅公示,张小姐也曾签字确认,因此作出裁决:公司根据规章制度对张小姐做出辞退并无不当,驳回张小姐的仲裁请求,
劳达谢严兴回复
首先,劳动者利用单位设备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至于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辞退上班时间网聊私事的员工,关键在于判断员工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纪”。
由于当前法律对何谓“严重违纪”并未做出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偶尔使用QQ进行私人聊天,只是属于轻微违纪,即使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一次网聊私事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这对于员工而言惩处力度过大,也难为普遍的观念所接受。但是员工多次违反公司规定网聊,并经指出后拒不改正,这就加重了违纪情节。
因此,用人单位若要以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证明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其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合法程序制订,其内容不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已经向该劳动者公示;其二,劳动者的行为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其三,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被列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如果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用人单位即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在本咨询个案中,尽管张小姐所在公司赢得了官司,但其在管理上也不是没有须改进之处。对于在上班时间进行网聊员工的处罚,如果能采用批评警告、行政处罚、调离岗位直至解除劳动合同的阶梯式的方案,无疑会更加获得全体员工的支持,并令违纪者口服心服。
★ 单位员工如何入党
★ 补偿协议范本
★ 补偿协议书
★ 补偿教学计划
★ 单位对员工评语
★ 实习员工单位评语
员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要补偿(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