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2-11-28 15:08:57 作者:尝一口漂亮 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尝一口漂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书香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一、实验目的、意义及现实背景

“营造书香校园计划”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有必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力倡导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他建议我们:“请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在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校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品位在逐年提高。我们认识到要使学校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离不开丰富的人文积淀,“营造书香校园新教育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隐性资源库,它将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送上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确立了参与新教育实验,在新教育实验中提高学校内涵这一目标,希望借此课题把石浦小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层。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教育实验为契机,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的“书香校园”,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新教育实验,为学生创建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努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三、实验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师生共写随笔:倡导参加实验的师生积极写随笔,包括教后感,读书笔记等等,建议每周至少写一篇,以后随着实验的进展再逐步增加写作量。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随笔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随笔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3、聆听窗外声音:学校将通过一定的渠道定期请一些各行业的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也鼓励年级、班级聘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

观。

四、活动内容及措施: ㈠、教师读书系列 1、阅读教育经典,开展“同读一本好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我读我爱的书”活动。通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广大教师拓宽知识视野,进一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2、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以下设子栏目: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 3、每位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选择2本以上有关教育书籍进行自学。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随笔习惯,并积极将

所写的随笔上传于校园网上。 4、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读书节)活动。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每学期1—2本。 5、建立“师生读书日”制度,一学期集中半天时间,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全校师生静静地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㈡、学生读书系列 1、继续建立班、校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求各个班级小书库天天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读活动。 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60首;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6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 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60首; 3、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10本; 4、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每天的语文课利用二分钟背诵一首古诗。 5、建立学生“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读书成长册”展示评比活动。 6、校、年段、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评比等系列活动),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7、开展“书香教室”的申报、验收和表彰工作。凡获得“书香教室”荣誉称号的班级予以表彰。 8、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学期末评选“校十佳博览之星”。

五、实验的重点 (一)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勤读书 1、领学生参观图书馆,感受图书馆的氛围,让学生练习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让所有的教室成为阅览室。 3、尽可能地加大学校图书馆的投入,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建立开放式读书广场。 4、在校园里增设“阅读板”,让课余读报成为习惯。 5、每月请“读书老人”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讲读书的故事。 6、通过组建各种儿童读书社、诗社等团体,让学生在团体中互相提高、促进,为他们的特长搭建展示的舞台。 7、每学期建立固定的图书节。 8、给学生提供固定的“图书跳蚤市场”,给学生提供交换、互借图书的场所。 9、鼓励学生把零用钱攒起来去书店买书。 10、采取鼓励性的比赛,每月评选和推荐一批爱读书的“小书虫”进行奖励和赠书活动。 11、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12、倡导学生捐献曾经“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二)让学生读好书、活读书、会读书 1、进行专门阅读课的学习。 2、把阅读纳入所有学科教学的研究内容。不光是语文课,其他学科也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阅读,任课教师负责该学科专业图书的借阅和推荐,为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兴趣,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3、每学期固定请一些作家作与图书、写作有关的报告。 4、组织“小书虫”介绍读书的方法。 5、学生组织读书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6、构建跨班、跨年级合作的阅读和交流的平台。 7、介绍我家的阅读活动。

8、举办学生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汇报读书成长故事、采访体验等活动。 (三)让教师勤读书、善思考、多记录 1、要求课题组的老师,每月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参加一次读书汇报。 2、经常写读书笔记,写教育随笔,在“校园网站”上发表。 3、鼓励教师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教育理论书籍,加深教师的理论功底。 六.实验时间安排

第一步:准备阶段(3月至204月) 1、搞好课题论证研讨。 2、组建、培训、落实实验人员,建立实验队伍。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4、做好先期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步:初步实施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 1、开好开题会,明确实验任务要求。 2、开展子课题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以及实践模式的搜集积累工作。 第三步:深化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10月至12月) 1、检验、落实、完善“营造书香理论体系框架”任务。 2、发现、培养典型,召开有关会议,推广先进经验。 3、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交流实践模式,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4、请有关领导、专家给予咨询、指导。 第

四步:阶段总结阶段(1月至203月) 1、完成阶段课题成果总结及实践报告任务。

2、请有关领导、专家对阶段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篇2:书香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多读书,扩展他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升他们的思想素养和精神品位;我校决定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由此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的文化校园。 二、活动主题:读书、明理、成才

活动口号:阅读、滋润精神。思考、蕴育智慧。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教师读书:1、要鼓励教师自觉、主动地阅读人文经典书籍,拓展人文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提高教师的情调和品位;2、要根据教师的成长需求,引导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3、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引导教师有选择地阅读写中学生和为中学生而写的书,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思想认识能力的发展、思维与行为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生读书:科普读物,优秀童话、寓言、科幻小说等儿童文学;励志类读物,如名人故事等;中华民族文化经典,如四大名著、历史故事等;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3月------1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学校利用各种集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3月—1月为创建“书香校园”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突出校园文化特色,“让书香满校园”。

第三阶段:203月-----1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参加各类相关展示、评比、总结和评估活动。

四、活动方法和步骤

1、制定读书计划。

(1)各班根据本活动方案,联系学校、班级实际,由班主任牵头,制定本班读书活动方案或计划。

(2)召开全体师生读书活动动员大会,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3)教师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选择阅读指定书目的基础上,另选几本教育刊物或教育专著,制定个人读书计划。计划中要明确读哪些书以及时间安排。

2、提供读书条件。

(1)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一本读书心得笔记。

(2)学校购买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报刊,借给教师阅读或教师自己购买,学校报销一定的比例。

(3)每位教师订阅几份教育刊物,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3、搭建读书平台。

(1)学校要把读书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2)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组织师生举行读书方法讲坛、读书心得报告会、专题讨论研究会等活动,关注师生在读书这一学习行为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并能够进行一定的传承与创新。

(3)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竞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生命在阅读中充实,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

4、实施读书计划。

坚持“五个一”制度,即:师生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教师阅读时要在书中适当圈画批注,且要辑录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1500字);40周岁以下教师每周完成一篇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不少于800字)。

5、实施情况评价。

建立 “五有”制度,专题讲座有材料,集中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讨论发言有提纲,学习体会有文章。

6、读书情况反馈及优秀作品展示。

(1)学校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或读书沙龙。

(2)学校每月对教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调研、考评和总结,学生完成一份读书小报。

(3)学校每学期结合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完成一篇教师读书调研报告。

(4)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读书节,努力建设好书香校园。

(5)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交流、展览,读书典型事迹宣传等活动。将读书活动的成果编辑成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级实验研究。

7、优秀教师、学生表彰。

学校不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等竞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奖和读书先生等活动,树立读书典型,把经典书籍作为奖品。

五、活动要求

1、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想办法,群策群力,共同掀起学校阅读的新高潮,并形成阅读的好传统,共建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

2、创设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在班级、校园醒目位置张贴活动口号,警示语、励志语等,班级为园地、板报、图书角装饰等突出宽松、愉悦的读书环境。

3、加强读书方法的训练与培养。选好配好班级读书指导员、辅导员、图书管理员,上读书指导课,注重朗读、诵读、默读、读书笔记等方法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4、建好用好读书阵地。坚持上阅读汇报课、交流课,充分利用好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假期)大阅读时间,开展课前3分钟读演讲活动,每天在家至少半小时阅读活动,积极向校园广播站、网站、校内刊物等阵地投稿。

5、采取多种推进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并推动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师生同读”、“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等阅读方式,积极参加全校及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形成学校富有特色的读书模式。

6、全员参与,确保实效。读书活动的对象面向全校学生,面上要铺开,量上可酌情确定。不能存在不参与读书活动的学生和班级,以保证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7、对学生个人要求:

(1)课间、课余时间,远离粗俗,拒绝浅薄,多“侃”名著,多“侃”阅读心得;单周五下午的2:30-----3:30为班级集体读书时间。

(2)用实际行动,设计好自己的阅读跟踪档案,充实自己人生,“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3)拥有自己“精神财富”的仓库——拥有书刊、自己的藏书。

(4)积极参与各项读书活动,共创“书香校园”。

六、每学期读书活动安排

1、开学初,召开全体师生读书活动动员大会,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2、教师、学生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

3、教师按照计划读书,做好摘录笔记,写好每周的教育随笔一篇,每月的读书心得一篇(不少于800字);

4、读书方法交流:

时间: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师生的读书方法交流活动。

形式:教师每人准备发言稿,在教师会上交流;之后,向学生推荐。

目的:更好的指导师生进行阅读

5、开展课前3—5分钟“说书” 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开一次书香伴我成长的主题班队会或开展推荐“我喜爱的一本书”活动,推介新书,互相交流;

6、举办教师、学生读书征文活动

7、开展“读书明星” 和“小小藏书家”评比活动。

篇3:书香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主要目的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构建理想课堂: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生共写随笔:师生积极写随笔,包括教后感,读书笔记等等,并逐步增加写作量。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随笔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随笔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4、改革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

5、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帮助学生领略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拓展知识,感悟人生,把读书的外显行为转化为内在心理需求。

三、实施办法

(一)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物理环境。

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个平台,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

建立 “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学生在家中建个人的小书柜,可以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也可以与小伙伴共读;每个普通教室建立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图书室,配备专职的图书管理员,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和图书推荐工作。

(二)积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1、明确具体要求,使读书活动有的放矢。

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记忆经典诗词(语文课标推荐的诗词)。 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达到30首(一学年);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达到50首(一学年);

五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达到70首(一学年);

(2)必读书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出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一学年);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一学年); 五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一学年);

每周三的下午第六节每个班级进行主题阅读馆(格言馆、诗词阁、名著园、故事屋等)活动,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流动阅读。

对教师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和1本名著。

(2)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读书。学校按计划进行检查验收。

2、落实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活动:(1)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图书室全天向教师开放。每位教师、每位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

(2)设立教师读书课,要求教师每周不少于1次进阅览室进行借阅。采用登记制度。

(3)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

(4)建立“师生读书日”制度,一学期集中半天时间,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全校师生静静地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5)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学生读书活动: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二是调整课程设置。一、五年级每班每周开增设两节语文阅读课,一至六年级每周一、三、五早读课改为语文阅读训练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

三是学校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篇4: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齐齐哈尔市教育系统“学习工程”实施方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进一步扩展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从开始在我校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以“五五三三”行动为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学生读书习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二、工作目标

以“五五三三”行动为活动载体,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三、活动实施

(一)宣传发动

1、成立“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权太旭王婷

副组长:王建平田毅鹏李殿明刘宇忠

成员:张敏琦张永贵白秀波潘丽敏席桂萍崔晓冬曲东魁

赵威刘永福黄雅兰

下设办公室

主任:张敏琦

成员:赵云峰赵俊赵威李辉刘含英陈春玉李文孝

学生会主席、副主席

2、召开“书香校园”启动仪式

通过升旗仪式,启动“齐市一中‘书香校园’活动”,强化学生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学生读书习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活动实施

1、丰富活动载体

以“五五三三”行动为活动载体,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展示平台。

五会:即:好书推荐会、赏诗会、读书报告会、书香论坛会、经典诵读会。

五最:即:评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我最喜欢的人生格言”、“我最敬佩的一位书中人物”、“我最喜爱的文化场所”。

三展:即:读书笔记展、征文书画展、“一中大舞台”成果展。

三节:即: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

2、量化读书指标

①每位学生每学期读书1—2本,倡导坚持“五点”读书方式:每天摘一点、每天背一点、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每天讲一点。

②提倡每位家长每学期读一本书。

3、创造读书条件

①通过晨读、开设“大阅读课”等形式,保障学生有必要的读书时间。

②在教学楼设立读报栏,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③把新书、好书充实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④班级和走廊内设立图书角。

⑤开辟好书交换园地。

⑥建立读书社团、读书俱乐部、书友会、读书小组等学习型组织。

4、明确活动主题

读书系列活动之一:好书推荐会

读书系列活动之二:“每日一诗”赏诗会

读书系列活动之三:主题征文比赛——“航天英雄在我心中”,“我与丹顶鹤一起成长”

读书系列活动之四:读书报告会、论坛会、演讲会

读书系列活动之五:书香讲坛

读书系列活动之六:“与父母亲共读一本好书”活动

读书系列活动之七:经典诵读会——华夏颂,鹤乡情

读书系列活动之八:读书笔记展评

读书系列活动之九:“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读书系列活动之十:一中“读书节”

读书系列活动之十一:“一中大舞台”成果展示

读书系列活动之十二:“五最”征集、评选活动

5、推动家校联动

①印发(齐市一中创建“书香校园”告家长书),提高家长重视孩子读书的意识。

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

③提倡父母每天在家督促孩子阅读课外书,并给予一定指导。建议有条件

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使他们感受浓厚的`读书氛围,

并适当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开展电子图书阅读活动。

(三)管理与考核

1、建立管理机制。在“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教育处牵头,教务处、共青团、学年组齐抓共管,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建立检查制度。“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建立读书档案。建立“学生读书成长手册”和“读书积分档案”。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及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同时,学生每读一本书,得5个积分,积分上墙公示。

4、建立激励机制。以读书积分活动为基础,学校组织开展“书香学生”、“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学生、老师、家长每读一本书,就获得5个积分。每学期学生读书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有“书香学生”评选资格,每个班级读书积分达到300分以上者,有“书香班级”评选资格,每个家庭读书积分达到20分以上者,有“书香家庭”评选资格。

(四)宣传与总结

1、注重宣传学校要充分发挥校会、班团会、校园网站、广播站、宣传栏、墙报等阵地的作用,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意义,同时及时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宣传读书典型,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2、及时总结各班级、各学年要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将典型经验、典型事迹上传到教育处公共信箱:,教育处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篇5: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标

1、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3、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4、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二)指导小组:

成 员:

四、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页码、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电视台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教师读书系列活动

①开展“读书俱乐部”活动。突出读书活动的研究性,如: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如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何协调读书与教学的关系?如何把握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关系?

篇6: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学校有阅读组织,校长要亲自负主要责任;班级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2.营造氛围。

学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班级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各班要建设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要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对于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一是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4)开展阅读活动。

① 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将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设为“校园读书月”,读书月明确阅读主题。

② 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 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同时,学校发挥读报栏、黑板报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四、时间安排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7月——2015年12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第三阶段:2015年12月底,为总结阶段。

主要任务是:学校组织的相关展示、评比、总结和评估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班级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成立专门的“创建书香班级”活动组织小组,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2.规范管理。学校把此活动纳入班级常规工作进行管理。班级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确保落实。各班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 为原则,全员参与,以班为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

六、具体要求:

(一)学生

1.各班按要求进行背诵三字经、读古诗、诵经典、记格言、名言名诗等活动。(语文老师)

一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 《江南》(江南可采莲)、《敕勒歌》(敕勒川)、《咏鹅》(鹅鹅鹅)、《风》(解落三秋叶)、《悯农》(锄禾日当午)、《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春晓》(春眠不觉晓)、《鹿寨》(空山不见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读《安徒生童话》《中外当代通话》。

第二学期背诵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

夜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去间)、《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读《格林童话》《神话故事》。

二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 《绝句》(迟日江山丽)、《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江雪》(千山鸟飞绝)、《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池上》(小娃撑小艇)、《忆江南》(江南好),读《伊索寓言》《中外历史故事》。

第二学期背诵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悯农》(春种一粒粟)、《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乐游原》(向晚意不适)、《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江上渔者》(江山往来人)、《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读《中国古今寓言》《中外民族民间故事》。

三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去间)、《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读《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

第二学期背诵古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江雪》(千山鸟飞绝)、《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乐游原》(向晚意不适)、《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江上渔者》(江山往来人)、《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读《三字经》《西游记》格言警句。

四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绝句》(迟日江山丽)、《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乐游原》(向晚意不适)、《蜂》(不论平地与山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读《三字经》《水浒传》 歇后语。

第二学期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读《十万个为什么》《格列佛游记》。

五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石灰吟》(千凿万凿出深山)、《竹石》(咬定不放松)、《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所见》(牧童骑黄牛)、《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绝句》(迟日江山丽)、《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读《朝花夕拾》《鲁宾逊漂流记》。

第二学期背诵古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读《繁星 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年级:

第一学期背诵古诗《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读《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

第二学期 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2、各班以“读书、明理、启智、做人”为主题开展主题队会。

3、各班开展有关读书的故事会、征文、黑板报、经典诵读、书签制作、我的读书格言、手抄报等活动。

七、组织机构

组 长:金伯成

副组长:赵吉军

成 员:全体教师

篇7:小学创建书香校园的实施方案

小学创建书香校园的实施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标

1、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3、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4、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二)指导小组:

成 员:

四、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页码、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电视台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教师读书系列活动

①开展“读书俱乐部”活动。突出读书活动的研究性,如: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如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何协调读书与教学的关系?如何把握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关系?

篇8: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教体局坚持以“以文化人,以文广才”为目标,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创设书香环境,扎实推进阅读工作,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一是周密部署实施,让读书点亮特色。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县长工程,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调度,并作出重要批示。县教体局制定下发《xx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书香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活动形式和实施步骤,要求各学校以“主体性、三贴近、分类指导”为原则,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抓手,以“推进一个实验,建好两个图书角,充实并开放学校图书室”为主要建设内容,使书香校园常态化、制度化、特色化,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品牌。

二是精心打造阵地,让书香溢满校园。先后召开全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座谈会、建设成果展示暨推进会和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中心内容的各种研讨会议,开展专项督导和视导,指导学校开展好书香校园建设。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对参与活动开展的学校,县财政每年投入2万元,用于购买活动所用图书,增加可供学生选择的图书数量。全县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先后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教学楼走廊空间图书角、教室图书角、楼层书吧等,绿荫下、走廊边、楼梯间,随处都有可供阅读的书籍,实现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了校园阅读空间。

三是创新多种载体,让阅读浸润心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演讲比赛、读书比赛、速读比赛、师生共读等各种活动,定期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诗文诵读会等,推动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如xx二小开展了“书香飘飘,伴我成长”小小读书卡写作活动、建立“阅读经典,品味书香”记录册等活动,确定每周四活动时间为“班级读书会”,引领师生共阅读。利用寒暑假开展“我的‘丛书’阅读”师生读书征文比赛,全县3万余名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全县中小学形成了人人爱书读书的良好阅读学习风气,3000余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组织的读书活动中获奖。

书香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小学创建书香校园的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方案

书香校园活动心得体会

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总结

校园书香读书节活动总结

创建五型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创建证照管理示范活动实施方案参考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总结

创建无烟校园活动总结

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