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

时间:2016-09-03 12:21:07 作者:无响应社恐汽水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无响应社恐汽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

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

1.选购儿童安全配置齐全的车型

虽然少了些儿童安全配置,购车价会低一些,但是少出钱和孩子的安全哪个更重要?所以,买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儿童安全配置齐全的车型,比如儿童安全锁、车窗防夹功能、ISO FIX接口与LATCH接口、车窗升降锁止功能等。

2.儿童乘车时必须开启儿童安全锁

不少孩子们的好奇心比较重,爱动手脚,在车内坐不住,看到外面有趣的事物,就想打开车门出去看个究竟,可他们哪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啊!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孩子很有可能就发生危险。所以,当小孩坐在车辆后排时,家长一定要开启车辆的儿童安全锁,确保后车门不能从车内开启,避免小孩误操作而导致意外发生。

3.别让儿童乘坐副驾驶位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坐在旁边,离自己近些,容易在视线范围内,可以方便自己随时照顾,但他们却忽视了孩子身边的潜在危险:万一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副驾驶位上的孩子很容易便会撞上内饰部件致伤致死;即使是系上安全带,小孩也会被安全带勒伤或无法固定;而弹出的安全气囊对于稚嫩的儿童来说堪称“致命一击”。

所以,年龄在12岁以下或身材瘦小的儿童乘车时,家长一定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将儿童固定在车辆后排座椅上,以保证乘车儿童的安全。

4.家长乘车时不能怀抱儿童

常有家长亲昵孩子,同时防止孩子动来动去不安全,觉得把孩子紧抱在怀里更安全。但是,当遇上撞车事故时,瞬间的冲击力就能轻易将小孩从家长怀中“夺走”,甚至夺去小孩的性命。所以,和上一条一样,未满12岁或身材瘦小的儿童乘车时,一定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将儿童固定在车辆后排座椅上。

5.开车前应仔细观察车辆周围是否有儿童

身材矮小的儿童处于车身附近位置时,很容易进入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假如车辆并没有配备倒车辅助系统(如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等),进入车辆盲区的儿童很难被驾驶员所发现。车辆碾压儿童的惨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所以,我们每次开动汽车前,都必须仔细检查车身周围的情况,确保车辆附近没有儿童逗留,避免发生车辆碰撞碾压儿童的惨剧。

6.避免将儿童遗忘在车内

下了车,关了门,离开很久才发现自己好像落下了什么,仔细一想是把孩子落车里了,急忙往回赶。相信这是不少父母都干过的事,新闻上也时有报道,这也是责任心不够的糊涂行为。如果是短时间还好,倘若是长时间,不怕把孩子吓哭吗?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车内缺氧而导致孩子晕厥或发生意外。

因此,要杜绝这类意外,忘性大的家长们必须长点记性了,担起责任心。每次离开车辆前,家长一定要将孩子带出来,才能锁车离开。

7.千万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有些粗心家长们短时间内为了办点事,将车停在路边不熄火,嘱咐孩子乖乖留在车内,不要下车,接着自己便离开。虽然家长觉得只是离开几分钟,很快便会回来,不会出什么问题,殊不知这几分钟的`时间已经足够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实施盗车甚至拐带车内儿童的犯罪行为。

所以,不管离开的时间有多短,家长们都应该将孩子带在身边,保证安全,离开车辆时一定要记得将车锁好。作为家长,对待孩子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8.密切留意儿童在车内的好奇表现

好奇心重、调皮好动都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乘车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常常会随意触动车内的按键或设备,由此造成的车祸事故时有发生。对此,家长就要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向他们灌输安全意识——既要告诉孩子汽车上各种开关按键的功能,也要教育他们乱动这些按键是错误而且危险的事情。

篇2:“六一”关注儿童乘车安全

“六一”关注儿童乘车安全

在一个有车的家庭中,孩子是车上的“常客”,也是最需要受到特别保护的弱小乘客。可笔者在采访时却发现,那些平时习惯于以车代步的家长中,很少有人留意过儿童乘车保护问题,甚至一些家长的做法已经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自己还浑然不知。下午4:50,笔者在泺文路省实验小学门口看到,来此接孩子的私家车早已停满了道路两侧。五点钟,随着放学铃声响起,小学生们纷纷涌出校门,跑向自家的汽车。与此同时,省实验小学对面的幼儿园也放学了,一群从3岁到5岁不等的小孩在父母或领或抱下,陆续坐进了车里。在孩子们上车和离开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许多家长们习以为常,却暗藏安全隐患的乘车现象,下面一一列出,希望能给“父母车族”们提个醒。盲区一:让孩子直接坐副座 笔者注意到,多数开车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而且根本没有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 提醒: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最危险的。因为小孩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上的小孩就会前冲,撞向中控台或者前风挡。即便是给孩子系上安全带,由于儿童的颈椎等身体器官比较脆弱,其保护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如果发生严重碰撞,安全气囊会自动打开,对成人来说会起到保护作用,但对身材较矮小的孩子来说,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12岁以下儿童乘车必须坐在后排。盲区二:家长抱着幼童坐车 据笔者观察,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孩,大多都是由家长抱在怀里乘车的。一些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很自然地坐在副驾驶座上,丝毫没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提醒:在采访时,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怀抱着孩子最安全,但事实恰恰相反。研究数据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这种情况下,家长根本无力抱住怀中的.孩子。同时,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发生猛烈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当速度达到40公里时,大人给孩子的压力会超过1吨,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年龄尚小的孩子家长最好装配儿童安全座椅。盲区三:给孩子系成人安全带 一些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特意为他们扎上了安全带。但笔者看到由于身材矮小,大多数孩子只用了扎在腰部的那段,胸部的安全带根本用不着。 提醒:目前绝大多数车型的安全带都是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绑得太紧,在发生交通意外时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绑得太松,儿童又会从安全带的保护中飞出来。所以,建议小于6岁孩子,最好不要用成人安全带。盲区四:让孩子把头探出车窗 有的父母为了让已经上车的孩子跟同学打招呼,打开车窗玻璃,让孩子能把头或胳膊探出车窗。 提醒:如果车窗没有防夹手功能,小孩子的肢体探出车窗,就极易发生挤夹。尽管这类的事故发生较少,但也须保持警惕。盲区五:在车里堆满玩具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车里玩的开心,特意在车内堆满了各种儿童玩具。 提醒:这样做是方便小孩子玩耍,但留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紧急制动或碰撞等情况,这些玩具就可能变成伤害孩子的凶器。所以,为了孩子的乘车安全,家长最好不要在车内放置玩具,即便要放也不能放有尖锐角或者坚硬的东西。  

篇3:儿童如何正确乘车

儿童如何正确乘车

安全带是乘车时安全的保障,但这也只是针对成人来说的。由于儿童的身材比较矮小,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系安全带时,只有腰部的那一段安全带起作用,如果遇到交通事故紧急刹车时,很有可能会挤伤儿童的腰部,或者划伤儿童脖子和脸颊。还有的儿童感觉安全带好玩,将安全带完全拉出并绕在脖子、头上和腰部等身体部位,这样做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一般安全带都有锁定装置,专门用来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如果当儿童将安全带完全拉出时,锁定装置就会自动激活,这个时候儿童很有可能被安全带缠住,自己无法解开。

电动车窗也有可能伤害到儿童,因为有时候很多儿童会在车窗即将关上的时候,将身体伸出窗外,伤到手指、手腕等,严重情况甚至会被电动车窗扼死。锡盟联众提示家长在开车时最好将“拔至关”开关拔起关闭车窗,以防儿童在不经意间触碰到车窗按钮发生意外。

在平常开车中,很多父母因为短时间内可以回来,就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可是即使外面再凉爽,车内的`温度也会上升的很快,长期呆在车内孩子肯定受不了。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还有可能使儿童中暑,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车主父母们一定要注意了,在下车时,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孩子,最好和孩子一块下车。

还有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或者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上。由于儿童的颈椎等身体器官还比较脆弱,坐在副驾驶的儿童就算系上安全带保护作用也不大。锡盟联众说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副驾驶座的安全气囊弹出还会对孩子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而如果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上,在汽车行驶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副驾驶上的孩子就会向前冲,父母也很有可能会抱不住孩子,导致发生危险。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车内听话,就会将一些玩具放在车内,逗孩子开心。但是如果车辆一旦发生紧急制动或者碰撞,这些玩具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所以最好不要在车内放一些硬质或尖锐的玩具。

篇4:被动安全装置与儿童乘车安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拥有量迅猛增加,儿童乘车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儿童乘车,您是否知道如何妥善地照料您的孩子,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乘车安全呢?以下这些被动安全装置将告诉您今后应如何去做。

安全带

安全带是现代汽车最基本的被动安全配置。统计表明,在严重的交通事故中,60%的乘员由于正确使用安全带而幸免于死亡或重伤。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对于前排乘员来说,能减少45%的严重损伤、50%的中度伤害。对于SUV汽车,安全带更加重要,在野外恶劣的道路条件下,其翻车的概率会更大。

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在乘车时的安全问题,例如,家长让孩子毫无保护地躺在汽车的后座上,在汽车内玩耍、坐或站在前排副驾驶位置等。毫不夸张地说,您的汽车是您孩子生命的最大威胁。

扣紧安全带,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仍然有不少驾车者认为,佩戴安全带是为了应付交通警察,往往是只有驾驶员一人系好安全带,其他人则图个无拘无束。医学研究表明,为孩子扣紧安全带是很好的习惯,能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否则,孩子容易闹腾、坐卧不安、抱怨甚至扯拉方向盘。

研究者发现当把孩子扣紧在儿童安全座椅中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能使孩子减少95%的坏习惯;降低孩子在晕车程度并且容易让孩子入睡。必须注意的是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在使用安全带时,由于孩子的身高原因,应该配备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或座垫。

儿童安全座椅

本刊连续几期刊载了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并向您介绍了儿童安全座椅的种类以及如何选购,如何安装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也许您只是短途接送孩子上下学,也许您认为自己开车心里有底,或者您认为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仅仅磕磕碰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实,最根本的是您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潜在性。

您也许毫不犹豫地购买每年几千元的汽车保险,却在为孩子购买一个几百元的儿童安全座椅时犹豫不决。不是资金的原因,而是意识问题。

安全气囊

目前,汽车制造销售商把配备安全气囊作为提升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卖点大加渲染,对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特别是对儿童的保护方面,您真的了解吗?

诚然,安全气囊拯救了成千上万乘员的生命,但是,膨开的安全气囊对一个没有任何约束(未系安全带,未配备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垫)的儿童存在致命的危险。许多汽车在乘员侧面配备了安全气囊,正确使用安全带对于保护儿童而言显得尤其重要。对一些事故的研究表明,大一点的儿童如果正确系好了安全带,安全气囊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儿童放在后座的儿童安全座椅中。

许多孩子死于膨开的安全气囊。当孩子毫无约束地站在仪表板前或斜向仪表板坐立时尤其危险,发生事故时,膨开的气囊衬垫会致孩子死亡。

切记——许多孩子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而死于膨开的安全气囊。在安全气囊膨开导致儿童死亡的事故中,有60%的儿童处于完全没有约束或不正确的约束的状态中。

注意——如果您的汽车配备有乘员侧安全气囊,请不要让孩子紧靠气囊,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胸部,否则,您会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如果孩子必须紧邻气囊而坐,建议您关闭或停用乘员侧气囊,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坐在合适的座椅上并正确系好安全带。

建议——让孩子坐在后排的中间位置,这是您车中最安全的位置。12岁以下的孩子,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

警告——永远不要将靠背式儿童安全座椅放在乘员侧安全气囊的前面。统计表明,在安全气囊膨开导致仍在上幼儿园的儿童死亡的事故中,有18%是因为使用靠背式儿童安全座椅却把儿童安全座椅放在乘员侧气囊的前面造成的。

如果孩子坐在前排座椅上,请您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并系好安全带,尽量将座椅向后移动,保证孩子坐直,造成不要斜向仪表板方向。

安全气囊的ON/OFF开关——许多汽车的乘员侧安全气囊都设置了ON/OFF开关,如目前市场上热卖的POLO等轿车。如果没有ON/OFF开关,请您不要随意改动,以免由于改造不良,造成气囊意外膨开。在国外有通过政府认可的经销商为客户进行改造,但一些经销商也不愿意轻易改装,他们担心会由于交通事故而发生法律纠纷。

如果孩子在前排乘坐,您可以关闭安全气囊。但请您一定要清楚,安全气囊是汽车碰撞事故中很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可以挽救人的生命。因此,最好不要关闭安全气囊,同时让孩子坐在后排。

儿童锁

大多数轿车都配备有儿童安全锁,详细信息请您认真阅读您爱车的使用说明书。儿童天性好动,求知欲强烈,儿童乘车时,习惯于到处乱摸乱动,行车途中孩子一旦拉动车门把手将车门打开,极易造成严重危险。

如果孩子同您一起乘车,请您打开双侧后门的儿童安全锁,然后关上车门,防止意外发生。同时,最好按下车门锁,锁上车门。

如果孩子在前排乘坐,一定要按下车门锁。

电动车窗

电动车窗易引起儿童勒杀。儿童将头伸出窗外时,手、膝盖或脚可能意外地碰到电动车窗的开关,引起车窗关闭而夹住儿童。为此,造成的受伤事故数以万计,死亡事故也有发生。通常情况下是孩子单独在车内,而在收听收音机时将车钥匙置于“ON”位置。

为避免意外的发生,请您将后车窗控制开关置于“OFF”位置,防止儿童随意开关车窗。

现在一些汽车的电动车窗增加了一些防夹功能,如果由任何外力阻止,车窗将停止关闭,改为开启状态。

篇5:儿童乘车误区有哪些

儿童乘车误区有哪些

1.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2.孩子自己上下车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3.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4.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5.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6.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7.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8.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9.车内堆砌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篇6:乘车安全协议书

甲方(车主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搭车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搭车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搭车路程、时间

出发地:

出发时间:

目的地:

到达时间:

二、搭车费用约定

1、搭车费用:双(各)方同意按车上乘坐人员平摊出行的过路过桥费、油料费、车上人员责任险等,计元/人。

2、支付方式:

三、双方权利及义务:

1、甲方具备驾驶与本车相应的驾驶资格。负责承保车辆自身保险险种与费用。

2、甲方在驾驶途中发生的本车维修费用、事故责任和费用、违章罚款由甲方承担。

3、甲方在驾驶前、中,不得喝酒、不得食用、饮用含有乙醇、神经类食品、药品等。

4、甲方须按约定将乙方送达协议目的地。

5、乙方应按协议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搭车费用。

6、乙方途中不得规劝甲方参与饮酒。

7、乙方在行驶途中不得发生与甲方攀谈、指引观看、观赏等与驾驶无关、分散注意力的言行。

8、乙方在车上不得发生吸烟、吐痰等非文明行为。因乙方过失或过错使人员伤害、车辆发生事故及车辆、设施受到损坏,乙方应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9、甲、乙双方自行承担意外事故的人身伤害费用,车辆维修费用由甲方承担。

10、甲、乙双方如一方由于个人原因或车辆问题,需中断约定的,必须提前2天通知对方。

四、违约处理

1、凡在执行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事项时双方发生争议,应首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因不可抗力或上级政策变化等原因造成甲乙双方无法履约及导致损失的,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五、其它条款

1、参与者是在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上组成的。发生的费用仅为平摊的出行成本,相互之间提供的是免费和无偿的服务,除上述约定外,出行过程中发生的第三方导致的责任事故以及损失,本车驾乘人员之间互不承担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

2、本搭乘车为非赢利行为,双方不得为此引发商业行为,如:过分强调按时乘坐与到达、向他方提出投诉、索要发票等。

3、车上人员责任险为 万元/人(座),保费: 元/

人,由车主按乘坐人数承保,按人头分摊。超出该投保限额的损失由乘坐人个人承担。

4、双方约定,各方须申明无传染病、心脏病、严重晕车及不适宜乘坐车辆出行的疾病与缺陷。

5、双方约定,不得携带危险品等法律法规禁止携带/运输的物品。

6、双方约定,与车辆保险有关的按规定自始至终有效。换驾期间变动的相关责任转移,换驾自时点起由驾驶方引出的超出保险范围的责任与费用转移至驾驶方。

7、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时,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清楚明白,并愿按合同规定履行,如一方违反本协议,另一方有权按本合同规定主张权利。

8、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解决。

9、本协议壹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均有同等效力,签字即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篇7:乘车安全协议书

甲 方:

乙 方:

为了让孩子能安全顺利地上学,方便家长,为确保学生乘车的安全,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学生家长(甲方)与司机、车主(乙方)签订此协议书。

一、乙方要保证不准带病车、无牌无照车辆运送学生,车辆必须上线检查,检查后,方可上路行驶。

二、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

三、不准超员、超速,司机不许疲劳驾驶、做到安全行驶,文明礼让、不超速、不抢道、不开斗气车,确保学生安全,负责做好学生上、下车安全。

四、遇有冰雪路面,车辆要听从交警指挥。

五、乙方保证学生乘车的人身安全,不准违章行驶,如学生在乘车时出现涉及人身安全问题,由乙方负责。

六、如因病、因事不能出车必须找司机或找另外的车代替,保证学校学生正常上下学。

七、运行途中,学生不许在车厢内相互打闹,擅自离开座位,特别是在校车停靠站时,待车停稳后,方允许学生离座下车,以免造成磕碰事故。

八、学生乘车时要严谨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为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及维护车内卫生,不允许学生在车上吃东西。

九、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各执一份,本协议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学生签字:

学生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乘车安全协议书

儿童乘车礼仪的原则

安全保障工作计划

安全保障承诺书

幼儿乘车安全承诺书

学生乘车安全协议书

安全乘车出行口号

各年龄段儿童乘车安保措施

劳动保障安全工作计划

办公室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怎样保障儿童乘车的安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