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

时间:2016-04-07 12:27:24 作者:在人间也是颠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在人间也是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

作为“开启幸福”营销活动的一部分,最近可口可乐开着标志性的红色大卡车驶入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个普通小广场,邀请民众共进晚餐,从车中推出餐桌,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的小餐馆,由著名大厨Simone Rugiati掌勺为客人烹制美味的食物,同时还有音乐相伴。通过Facebook App,所有来吃饭的朋友都能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次晚餐的照片,还可以挑选厨师并邀请好友参与下一次聚餐。

(编译自creativity-online网站9月12日报道“Coca-Cola: Happiness Table”,原文链接在这里)

【营销解读】是它,在给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消费者带去欢乐。用户只需要按下卡车上的红色按钮,就会随机出来作为礼物送给用户。

是它,在4月走遍阿根廷的14个省市,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收集100万名民众欢呼声,开往有阿根廷队比赛的场地,为国家队送去这些身在远方用户的支持声。

又是它,最近开进意大利的一座山间小城,为当地民众送去惊喜!它就是可口可乐“幸福卡车”(Happiness Truck)!又是与你的一次美丽邂逅,只不过这回不再是送可乐,亦不是收集欢呼声,而是邀你共享免费大餐。

路过街头的你,看到从远处开来一辆可口可乐红色大汽车,大概多半懒得理会,以为不过是送货车而已,

倘若它竟然一下子变戏法似的变出几套桌椅,下来几位服务员铺上干净的桌布,更有大厨端出香喷喷的美食,邀请你一起来共进晚餐,相信你该错愕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吧?咦,到底什么情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难道晚餐就可以有?

这便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山间小城的老百姓的一次离奇遭遇。有人不以为意,有人耐不住好奇心,不禁要走上前来打听几句。原来,是可口可乐公司搞的快闪营销活动,就是要邀请你我这样的路人甲与路人乙来共进免费大餐,给你一份意外惊喜,传递一份简单幸福。于是,人越聚越多,相识的或是不相识的,聚在一起,开心地享用晚餐。多么美好的一个夜晚!

概括起来,这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营销案例,其好处在于:

1、快闪营销。流动营销宣传车在国外颇为盛行。诞生之初,由于其移动性而为人们所称道,不再是固定营销柜台那样“守株待兔”。可是见得多了,大概也没难有什么新鲜感。可口可乐的这三则“幸福卡车”案例却能如此受大家的欢迎,是何缘故?嫁接了“快闪营销”也。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可谓神出鬼没。预料中的快乐想必从来不如突然从天而降的快乐来得彻底吧。如今,仅是满足需求亦不够,需要超出消费者预期,制造惊喜才行。

2、体验营销。创意构思无论多么精巧,亦不过停留在技术层面,可以让人看一时热闹,却难以久留于人们心中;唯有打动人心,塑造难忘的消费体验,才能留下深深的烙印,形成持久影响力。突然有辆卡车停在街头,给你赠送免费的可乐、足球、滑板,甚至免费的晚餐;况且还不是一个人的快乐,而是在场的每个人皆能分享到的幸福。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一次人生经历。

3、病毒营销。现场效果无论怎样火热,影响范围终究有限。于是,将它拍摄成视频,放在当下风头正劲的社交网站上,便是当下营销活动的“标准动作”之一。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不单新奇有趣,更是引人羡慕不已,即便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人亦能感受那份幸福。自个快乐之余,亦愿意拿出来与朋友分享与谈论,从而实现口耳相传,愈传愈广。

4、互动营销。与前二则相比,意大利的免费晚餐案例则多加入了网络互动元素。借由Facebook App,你不单能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次晚餐的照片,甚至还能挑选厨师并邀请好友参与下一次聚餐。若说活动视频的病毒传播获得的是一种广度上的影响力,那么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互动参与,则是一种深度上的追求。

电视屏幕上的可口可乐广告从来都是一副热闹摸样,一、二位明星带着没心没肺的一众人等,不是高歌,便是热舞。不过,近来几则创意营销活动却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今日与大家分享的三则“幸福卡车”案例,还有在新加坡推出的“拥抱自动贩卖机”、为欢庆伦敦奥运在伦敦街头放置的巨型自动贩卖机,以及巴西可口可乐制作的流量赠送装置。

下一回,可口可乐又会玩什么?

篇2: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菲佣的眼泪》 Coca-Cola 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OFW

在菲律宾,有超过1千1百万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只身到海外打拼,只为了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迫于现实因素,许多人长达数年不曾回家。可口可乐公司在菲律宾发起一项计划,资助这些长年在外的工作者回乡和家人团圆,整个过程被纪录下来,感动了许多人。

可口可乐资助3名海外劳工,在他们的家庭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们付机票钱,为他们的家庭策划了团圆之旅。派出可口可乐的红色专车、专人接送,带给家人一个大惊喜。家人阔别多年后终于重聚的喜悦和激动,好多感人的画面,让镜头前的许多人流下眼泪。

影片中,离乡5年的Joe是X光检验师,这段期间得知父亲因生病逐渐失明,但舍不得把钱花在机票上回乡,宁可寄钱回家让父亲买药。

当看护的Leonie离乡9年,家里所有小孩仰赖她扶养,不论多想回家,都因为每个月的生活压力让她脱不了身。

当保姆的Joey离乡,离开时儿子才1岁,如今儿子已经12岁,异地打拼的孤独,哀戚神情全写在脸上。

但是,有了可口可乐,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细看可口可乐这场活动,预算不会太高,整篇故事只有4分钟27秒的影片。但却成了一则影响巨大的宣传影片!里面不必演员,不必假装,所有笑容,所有眼泪,都是真真实实的;这样的情感营销方式,与可口可乐全球推行的“打开幸福”活动完美应和。以单部影片的感染力就充分的传播了品牌理念,一个月内就吸引了76万人观赏。

可口可乐凭这一影片成功的在菲律宾社会掀起「新话题」,让菲律宾人开始思考「OFW」的处境,关注话题的同时,人们自然的联想到可口可乐的「温暖」。

篇3: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被圣诞老人遗忘的信》Coke Santa's forgotten letters

40年前你给圣诞老人写了封信, 40年后圣诞老人带着信来拜访你, 你会如何反应? 可口可乐在巴西执行的“被圣诞老人遗忘的信”活动, 很感人。

成人已经不那么在乎圣诞节了,圣诞老人几乎失去了它的魔力。可口可乐却要挑战我们,为我们带来关于圣诞的感动。

令成年人再次相信圣诞节的一个活动。她唤起了人们内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并将其紧紧与可口可乐联系在一起。可口可乐“打开幸福”。

可口可乐在印第安纳州圣诞老人小镇发现一个地方,圣诞老人博物馆。那里有自1930年以来世界各地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信。在圣诞节前夕,可口可乐搜寻了60.000封被遗忘的信后,选择了其中75个,然后设置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寻找写信的人,并送给他们很多年前提出希望得到的礼物。

当圣诞老人将40年前希望得到的礼物送到人们的手中时。每个人都感动了。可口可乐给了成年人再次相信圣诞节的一个理由。

篇4: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互动营销总监陈慧菱表示,无论是OnlinetoOffline,还是Offline to Online,缺少双向的互动。基于上述理解,可口可乐在圣诞节前后,在社交媒体平台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情感O2O模式,落实品牌与粉丝谈恋爱的实践。这种模式基于情感营销原理,利用社交媒体特性,追求同粉丝消费者建立情感关系,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多重互动达到社交媒体的最大影响,实现OnlinetoOffline,Offline to Online的互通。

要实现双向的O2O,就必须结合消费者切身的情感需求和可以引发线下线上互动的手段。基于此,在圣诞节来临前夕,可口可乐选择了这个在电子时代几近被忽略的情感传递方式——明信片,并通过线上@收件人,线下为用户本人和家人、朋友寄送的方式,创造并实践了一种社交媒体O2O的新模式。

可口可乐圣诞老人

有一个秘密你一定不知道,圣诞老人的形象是由可口可乐带到这个世界的,这或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牌影响力,虽然老人身上没有任何可口可乐的品牌商标。

正是基于可口可乐在圣诞期间独一无二的优势,陈慧菱决定大胆地启用一个全新的帐号@可口可乐圣诞老人来强化这一轮的营销推广活动。可口可乐通过Seeding方式,向社交媒体用户传播圣诞老人与可口可乐品牌悠久历史渊源的这一信息,使整体官博群互动,推广战役信息矩阵水到渠成,向受众传播在寒冷的岁末一个最欢乐的元素—如今风靡世界的圣诞老人与可口可乐的概念。

在线上发送虚拟祝福时,可口可乐还运用自动图件生成功能。该功能支持在用户发出一条微博时,自动抓取发信人和收件人头像形成GIF动画版圣诞贺卡,并作为一条新帖子发出。

可口可乐基于O2O新模式的营销活动之温暖速递(即寄送明信片)在上线后被粉丝积极广泛使用,无论是线上发送虚拟明信片,还是线下收到朋友的明信片,粉丝都喜欢主动发微博感谢并@可口可乐圣诞老人和发送的朋友。

与全家超市合作

在O2O新模式的圣诞活动中,为了增强线下的营销宣传效果,可口可乐社会化营销小组针对“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及全家超市华东三城市的线下合作”进行社交平台推广,官方账号通过@可口可乐圣诞老人帐号进行O2O微博发布,称圣诞老人空运了大批圣诞北极熊到全家超市,号召消费者快去领取,领取暗号为:3瓶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陈慧菱表示,“在微博发出后,该微博当日的量达到800余条,因为内容新鲜有趣,很多大号还用原发的方式全文采用了我们的内容,后台数据统计表明,该微博和其他同文的原发微博实际覆盖人群超过两百万,而该微博发布后第二天就开始有粉丝逐家超市搜购北极熊,并在微博发起攀比获得北极熊数量的讨论话题。购买到小熊的网友后续又再微博上晒帖,达到了二次传播,并将可口可乐北极熊元素扩散到全国范围,引起外地粉丝讨论,实现了Offline to Online的传播。

篇5: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对手的钱包》 Coca-Cola Rivalry Wallet

可口可乐传递幸福,传递爱!什么是爱?可口可乐在葡萄牙《对手的钱包》活动很好的挖掘了普通人身上的“爱”。在一场球赛的前夕,把一个钱包故意丢在本菲卡队的售票处前,还在钱包中放入本菲卡对手球队的球票。看看球迷们捡到对手球队球迷的钱包后会怎么做。

几乎全部拾到钱包的球迷都毫不犹豫的找寻钱包的失主,并没有因为失主是对手球队的球迷而犹豫。可口可乐用免费门票、掌声和可乐奖励这些诚实有爱的球迷。并在几万人的球场上将他们的诚实行为展示出来。宣扬爱的同时,又一次将可口可乐品牌与爱紧紧联系在一起。

可口可乐销售成功案例

有创意的卡车润滑油广告词

创意营销口号

创意营销广告词

营销策划书范文案例

情人节创意营销方案

数字营销成功案例

书店营销策划书案例

营销案例:客户群分析

可口可乐广告策划书

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则可口可乐“幸福卡车”创意营销案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