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的魅力

时间:2016-04-26 12:29:15 作者:普多多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普多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感受诗的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感受诗的魅力,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我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作文

我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作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遍布大山大河。名家名诗,灿如繁星,那些伟大的诗人们,发现诗的美,写出诗的美,让古诗流芳百世,让文学渊远流长。如今,我也感受到了诗的魅力。

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句没有朋友离别时的伤春悲秋,反而表达了自己对汪伦的感激不尽。千尺桃花潭水都不及汪伦与自己的友情,可见李白十分在乎汪伦这个朋友。李白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露出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惋惜之情,也夹杂着李白对扬州的向往,字字表达了自己不能与朋友同行的哀伤。这两首诗,一首被送,一首送别,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这样的友谊,我怎么能不羡慕呢?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描绘了初春春意盎然的景象。读到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暖春时桃花朵朵、野鸭成群的景象,仿佛柔和的春光洒在我的脸上,温暖无比。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运用比拟,说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的,还将春风比作剪刀,这句话十分俏皮,像一个孩子说的,可见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赞叹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红杏没有受到墙的约束,探出头来,生怕路人不知道它开花了,多么有趣的画面啊!作者以不同的景物,描写了春天的美丽,这样的美景我怎能不为之流连呢!

王翰的《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以豪放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看清了军人们心中的忧伤与痛苦。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以乐观的假设,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飞将军李广一样,阻止匈奴入侵国家。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这些诗句都表明作者对国家的热爱,这样的爱国情怀,我怎能不由衷敬佩呢?

诗是影子,映出了千万诗人的身影;诗是烛火,点亮人类文化的殿堂;诗是瀑布,激荡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田!品读中华古诗词,我一次次陶醉在诗歌的魅力之中。

篇2:诗的魅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着广播里悠扬的旋律配着《水调歌头》的唱词,我不禁感叹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来。

诗词真美!短短几个字,竟能给人们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春节时红红火火、人们热热闹闹准备过年的景象;“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把春天里杨柳青青、百花齐放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古时儿童轻松快乐的课外生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又牵动了多少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词的魅力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诵读诗词的高潮。选手们来自各个行业,年龄也参差不齐,但都精神饱满,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令人十分佩服!我最喜欢冠军武亦姝,她才19岁,却积累了几千首诗词,她淡定从容、出口成章,任何题目都难不倒她。她虽然并不漂亮,但古诗词让她气质格外出众!

运用诗词也是一种美。冬去春来,想邀请朋友去大自然郊游时,一句“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出口,她一定会欣然答应,一同出游。学习时遇到困难想退缩时,一句“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勉励自己,可以重新激起斗志。同学要转学了,我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她,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作文、演讲时,尝试引用一些诗句,也会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韵味,更有意境。

同学们,相信吧:诗词可以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染上浪漫的颜色,让你单调枯燥的生活变得生动多彩。让诗词伴随你,你的人生一定会充满诗意,精彩纷呈。

篇3:诗的魅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来寻找光明。”——顾城

诗歌的魅力难用言语来表达;诗歌的艺术更是文学上的一绝!她不次于散文、杂文、小说等。古今中外,爱国诗歌如烟海,她不仅燃烧过我的灵魂,让我流下了泣血的心泪,并且给了我艺术的美感,给了我生的启迪,死的昭示,给了我无上的勇气,平和的心境。

从小到大,由骆宾王的《咏鹅》到《唐诗三百首》,再到宋词、元曲等与诗有关的文章我都特别喜欢。上了中学以后,接触了现代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是志摩的佳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顾城给我的启迪;“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甘心化为草灰…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一次次冲击着我稚嫩的心灵,是她一步一步指引着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诗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感情上,而且诗的意境更是迷人。于是朦胧诗诞生了,这是建国初期,由于文化化大革命,大部分文人都遭到迫害,为了使文化不受影响,继续发展,所以就把表达的意愿朦胧化,使那些愚昧无知的凡人不能轻易看出。只有文人们才能彼此欣赏其中优美的意境。现在的诗歌,意境的好坏是诗的关键所在,意境优美,韵味深长才可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诗的魅力还在于欣赏。欣赏也是很美的一个方面。你只有学会了鉴赏,你才能领略出其中的魅力。一首诗,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去看,所得的赏析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诗的魅力也在于如何去欣赏!

生活在诗的世界里我很快乐,成长的道路有诗歌陪伴,漫长人生之路也不再孤单!

我爱诗,她给我了奋发向上的动力;

我爱诗,她给了我文学创作的热情;

我爱诗,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了我。

篇4: 诗的魅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话早就在全世界流行了,的确,中华的文化当之无愧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大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尧舜夏商周时期,再到秦始皇统一河山,接着到了现在的小康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一系列的伟大诗人,接着又有了词曲的出现,进而使中国的文化领域更加丰富。

圣人孔子,在全球都是受人爱戴,尊敬的人物。他主要提倡仁,政的核心思想,讲究以民为本,以民为富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农业工业才有了动力的发展,才会使人民的物质方面得到充实,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会引起内乱,这时候在训练军队,提高国防,纳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孔子的思想很简单明了,却又把真正的核心思想给抓了出来,足以见证中华的文化精神是多么的高深。

相信大家有读过屈原的《离骚》,这首古文全篇大概有六百个字,虽然篇幅小,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实则非也。认真的人仔细品读,便会发现这篇文章全部采用对偶句式来描写,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种种情感表现得微妙不以,且本诗每句话结尾都以兮字结尾,向读者发出了无限的感慨,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对此文章评价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篇文章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古人写诗讲究押韵,要求断句,还分为五言羰,七言羰等等诸多的要求才算是一首合格的诗,并且写诗需要灵感,没有文化底蕴,文化实力的人是写不出好诗的,但是中国仅流传下来,被人们研究,理解的诗就有很多很多,这足以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实力十足。

现代人写诗,又创出了新招,采用接二连三的手法,将本来很简单,或者很复杂的事情,用几个短句,富有哲学理念的词代替,在以西方的诗歌形式相结合,更体现了现代中国诗歌创新后的魅力。

作为时代的传人,我们也要将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篇5: 诗的魅力

近日,我竟喜爱起了古诗词。简练的一排字里竟饱含着风情万种,叫我忍不住去探索着古人内心波涛起伏的情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简简单单的一句诗,蕴含着诗人对梅花深切的喜爱。梅花竟在寒冬盛放,毫不隐藏它刚毅的性格,如此坚强,叫人敬佩,自愧不如。“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芭蕉在古人眼里,无疑是最能煽动人类各种愁情的植物了。尤以雨打芭蕉之景为甚,像极了那情人絮语,离人眼泪,叫人心生惆怅,惆怅万千。“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诗人引用“比目”和“鸳鸯”,传达着他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对能与爱人双宿双栖,好似连体婴的渴望!那种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一起,死也心甘情愿的心境,竟叫人心生悲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中借园中葵春茂秋败的景象,比喻人少时的美好和老时的凄凉;用河水东流不复返表达:时间从不会为一个人停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年少不努力,待到白了少年头,只能空悲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傍晚,一轮血红的太阳坠下,落日残照,牵引诗人惆怅、感伤的心弦,“西下”,“昏鸦”一道点明时间已到傍晚,深秋又是离人归家的季节,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这如何教无家可归的人不引起痛断愁肠之感?

简练的诗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好的诗词,反复吟诵,总能从中领悟到不一样的风情。这大概就是诗词独特的魅力,它能带你领略这大千世界,带你领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竹顽强的生命力,带你欣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带你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春天的勃勃生机……

读诗,悟诗,品诗,真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一种享受。它的魅力,无法言喻,无处可在。

篇6: 诗的魅力

当你身处于一幢幢颜色深灰的高楼大厦里,当你面对一部部奇形怪状的手机时;你可否想过,曾经自己是否有在那犹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里,读着一首自己钟爱诗呢?

子夏问曰:“巧笑情合,美目盼和,素以为绚兮。”这话说的是容貌美丽的佳人加上各种装饰,更显色彩十足。而我认为,中国诗词正像那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一样拥有着绝世倾城的容貌与多彩的姿态。中国诗词,更像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纽带,在一代代炎黄子孙中传承。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诗词是绚丽多彩的呢?首先,是诗词缔造了色彩;是诗词用它变幻莫测的字句使世界添上一笔笔颜色各异的色彩。就像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中我们可以与诗人停下赶路的步伐,共赏火红的枫叶林。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从中悟出春来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动物植物生机勃勃。更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给山峦蒙上一层神秘之感,白色的瀑布更加增强山川的气势磅礴。由此可见,诗词不仅能使我们炼就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同时也能使生活愈加丰富,绚丽多彩。

其实,诗词不仅局限于外在的颜色之美,更体现了诗人们的内心美,例如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正如《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虽然,我们看不到范仲淹与杜甫直接表现出的色彩;但是我们又可以认识到他们内心热切的家国情怀又何尝不是一笔又一笔的浓墨重彩?

反观今日,学生们只能在虚无缥缈的游戏世界里迷失自我;最后得到的,只有一张面无血色的脸颊与一声声对手机的呐喊,这样的情况真是令人发指与震撼。但是,他们曾否想过,自己能否在绚丽多彩的诗词世界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挚爱?能否在诗词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个知音?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诗词歌赋呢?

我们不能让“素以为绚兮”的诗词变得黯然失色,我们应将其变得五光十色!

最后,在这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更应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学好诗词歌赋;坚定文化根基,与祖国共同成长,与世界共同绽放出新精彩!

篇7: 诗的魅力

诗,如空气般的清新;诗,如温泉般的舒适;诗,如小草般的柔软。诗,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请随我一起穿越古代,感受诗的魅力……

先看看苏小妹的吧!相传苏小妹经常与苏轼抬杠:苏小妹薄唇圆脸,乌黑大眼,高耸额头。由此苏轼笑道:“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轼也是满腮胡须,肚突身肥,宽袍大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因此,苏小妹也回敬苏轼:“一从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而杏然。口角儿回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两位诗人幽默诗句。生动地描述了两人的外貌特点。

瞧!诗也可以采用一些修辞手法。诗也有它的妙处,如:苏小妹、苏轼与黄山谷三人加“腰”的故事,苏小妹的“扶”字好在更拟人化,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相互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字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的融为一体的情景。这些都很有意思,这让我不得不喜欢上了诗。

喏!自创诗歌大赛那天,更是令我兴奋不已。根据,我对诗的了解,我挥笔写下:孤秋

如童话般的美丽

如田野般的恬静

如夜晚般的孤寂

枫叶的飘零

荷花的凋谢

淡淡的孤独感

始终挥之不去……

是秋

是秋天的足迹

是秋姑娘在哭泣……

是吧!诗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你感受到诗的魅力了吗?细细体会吧!你就能感受到……

六年级:陈慧麒

篇8: 诗的魅力

诗词,一直是古老中华民族的信仰。这种信仰,使得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一诗一世界,一词一片天。文学的美丽,正是从诗词开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五柳先生豁达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如沐春风,心也跟随之轻快起来。这是他生命的真谛: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静穆淡远。远离尘世,以琴书消遣,别有一番乐趣。在那一刻,他领悟到生命的美好,其实仅仅是采菊时,抬头就见到南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种豪情,即便已经老了,却还想继续回味。左手牵着黄狗,右手牵着苍鹰,亲自射虎,仿效孙郎。他的激奋,就是对未来国家重用他是的慷慨设想,他对于朝廷是多么渴望报答。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于国家的失望、恨,但又愿意为国慷慨而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可谓是诗史上的绝唱,读之是人沧然!

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象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精神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爱情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美,都是古诗词的魅力。这其中,有精神,有品格,有画面,有道理……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春秋到明清,从李白到杜甫,从仓央嘉措到纳兰容若;可以说,诗词,是凝聚日月之精华,凝聚人文历史的。放眼古今,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得上中国?诗词,是人类淋漓情感的描写,吊古怀今,社会风貌,亦或者自然山水,都是诗词描写的对象。

喜欢诗词,它壮烈,或凄美,或热烈。它教会了我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寄予大自然无限深情……

细细地品,诗词就像是甘醇清茶,有股化不掉的细腻清香。

篇9: 诗的魅力

今年的春节,我们一直呆在家里。所以,每天看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就是我们的“大餐了”。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金钱变得越来越重要,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人们却变得越来越物质化。人们似乎忘记了诗和远方,但是也有一群人,他们在生活闲暇之余以读诗、背诗为乐,难道你们不觉得吗?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大多是从学习古诗词开始的,诸如教人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可以说,古诗经历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而这个诗词大会,就像是在荒芜的地上抹染上一层清新。每到晚上,我就特别期待这个节目。看到这些参赛选手一个个淡定自若、信手拈来的样子,好像他们的大脑就是电脑储存器,一首首的古诗歌从他们嘴里飘然而出,很多都是我听都没有听到过的诗词,深感他们的知识丰富,也感觉他们特别的帅。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攻擂环节的单字飞花令、组合飞花令和超级飞花令比赛项目,比如诗词中要带有数字+植物,数字+动物,月份 +季节的内容,他们你来我往,互不服输,势均力敌,好诗连连,高潮不断,让我情不自禁为他们喝彩。节目中,我特别喜欢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的看图猜诗句环节,康老师在现场会作三幅画,他是现场构思、现场绘制。每幅画先画三分会二,再提示一个关键字,叫选手去抢猜,而且三幅画都是有关联的,猜错的对方得分,在为选手点赞的'同时,也赞叹康老师的绘画功底扎实。

因为这个节目,很多人们的目光从真人秀节目转移到了古诗词身上,也许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吧。有时,我也会想起几年前曾经摇头晃脑背古诗的情形。节目中,有一些七八岁的小 “大神”,他们的诗词积累真让我惊叹不已,也许古诗词很早就在他们的心目中萌下了种子吧。

从这几期的诗词大会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倒背如流的诗句变成了似曾相识,好多次想给自己下一些学习任务,可是却没有坚持下来。

我决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决定要多学、多背古诗,每周不少于3首古诗,和他们一样畅游在诗词的海洋里。给自己加油鼓劲吧,我一定行的!

篇10: 诗的魅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遍布大山大河。名家名诗,灿如繁星,那些伟大的诗人们,发现诗的美,写出诗的美,让古诗流芳百世,让文学渊远流长。如今,我也感受到了诗的魅力。

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句没有朋友离别时的伤春悲秋,反而表达了自己对汪伦的感激不尽。千尺桃花潭水都不及汪伦与自己的友情,可见李白十分在乎汪伦这个朋友。李白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露出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惋惜之情,也夹杂着李白对扬州的向往,字字表达了自己不能与朋友同行的哀伤。这两首诗,一首被送,一首送别,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这样的友谊,我怎么能不羡慕呢?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描绘了初春春意盎然的景象。读到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暖春时桃花朵朵、野鸭成群的景象,仿佛柔和的春光洒在我的脸上,温暖无比。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运用比拟,说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的,还将春风比作剪刀,这句话十分俏皮,像一个孩子说的,可见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赞叹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红杏没有受到墙的约束,探出头来,生怕路人不知道它开花了,多么有趣的画面啊!作者以不同的景物,描写了春天的美丽,这样的美景我怎能不为之流连呢!

王翰的《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以豪放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看清了军人们心中的忧伤与痛苦。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以乐观的假设,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飞将军李广一样,阻止匈奴入侵国家。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这些诗句都表明作者对国家的热爱,这样的爱国情怀,我怎能不由衷敬佩呢?

诗是影子,映出了千万诗人的身影;诗是烛火,点亮人类文化的殿堂;诗是瀑布,激荡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田!品读中华古诗词,我一次次陶醉在诗歌的魅力之中。

篇11:感受科技魅力作文

12月14日,我们鲁中晨刊小记者去泰安“花样年华”游玩,小记者们都非常兴奋。

进入“热带风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产于非洲的散尾葵,它过冬的.最低温度要在8摄氏度以上。

我们去的第二个景点是“梦幻花都”。在那里,我见到了花中之王牡丹、花中君子兰花。在“梦幻花都”,我见到了地球上第一朵花的化石——— 辽宁古果,它生活在距今约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它的主枝长达85cm,生长在水中。它是孙革1996年1月在辽西发现的。

午饭过后,我们来到了“未来田园”。“未来田园”共有四个园,里面有高达5米的红果仔。还有水蒲桃,又名水番桃,树冠呈球形。人心果树又叫人参果树,它是热带常绿果树。

通过这次采风我懂得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感受自然魅力作文

感受科技魅力作文

感受科技魅力四年级作文

体验科技展览感受科技魅力征文500字

有关魅力作文六年级

体会语言艺术魅力

教育魅力读后感

评语的魅力

科技的魅力范文

初中魅力作文

感受诗的魅力(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感受诗的魅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