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yoa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有哪些,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 目录
篇1:衣食住行类的谚语
关于衣食住行类的谚语
只有借基砌屋,呒没拆屋还基。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盐筋醋力。饮食知节。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多吃一勺,半夜睡不着。
上屋搬下屋,出脱一箩谷。
三间茅屋,一世劳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两篓。
莫饮卯时酒,莫食酉时饭。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冬吃萝卜,夏吃姜,赛过医生开药方。
粗粮杂粮营养全,既保身体又省钱。
粗菜淡饭能养人。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吃全杂粮不生病。
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篇2:衣食住行的谚语、俗语
关于衣食住行的谚语、俗语
1、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
2、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3、每天吃上三个枣,人一辈子不显老。
4、暴食暴饮容易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5、家治(自己)的物好吃,家治(自己)的厝好倚(居住)。
6、霜打无根草,风冻无衣人。
7、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
8、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9、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0、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软。
11、凉九暖三,注意穿衫。四九(月)乱穿衣,寒热随人意。
12、泡茶着高冲低滕(tin)。
13、会吃,吃个顿顿香;不会吃,吃个一顿伤。
14、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15、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餐。
16、透早(清早)一杯茶,赢过百医家。
17、要六月早起(清晨),吃要十月“占仔米”
18、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量;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19、细康(破洞)不补,大康叫苦。
20、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
21、三分人才七分妆。
22、吃不俗的蒸摸米汤,穿不俗的粗布衣裳。
23、出门一趁早,二趁饱,三趁秋清(凉快),四趁有阵(同伴)。
24、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25、烟戒头一口,酒戒第一盅。
26、食不语,寝不言。
27、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28、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29、少吃多餐,病好自安。
30、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喝原汤,化原食。
31、为美不穿棉,冻死没人怜。
32、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33、三年不叫匠,日子过的没有样。
34、吃米吃面带皮糠,全家老少都健康。
35、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
36、常在河边站,难免会湿鞋,
37、吃饭海碗,做事闪西风。
38、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
39、肚饥糠也好,饭饱肉嫌肥。
40、三年无火熏(烟),饿勿会死火头军。
41、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42、热不急脱衣,冷不急穿棉。
43、狗肉附旺没附衰。
44、衣帽常洗换,胜过上医院。
45、夏毋困席,冬毋困石。
46、吃饱就睡觉,有如吃毒药。
47、宁省囤尖,不省囤底。
48、□(菩萨)靠扛,人靠妆。
49、随年龄吃饭,看月份穿衣。
50、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51、山高自有行路客,水深自有渡船人。
52、千里路上做官,为的都是吃穿。
53、有食食不多,有穿穿不破。
54、浪子好穿单,冻得眼珠翻。
55、爱美(sui)毋惊流鼻水(鼻涕)
56、嘴凋(口渴)甲(才)要掘井。
57、千富万富,比勿会过家治(自己)起厝。
58、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
59、调气血,远炜慢,务清静,寻欢乐。
60、牛嫌草料要掉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61、宁穿一层棉,不穿十层单。
62、远路没轻担。
63、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64、嘴饱目毋饱。
65、吃面带鼓皮,老少有福气。
66、饥时给一口,强如饱时给一斗。
67、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8、相挤被,甲(盖)勿会烧(暖和)。
69、饱时莫忘饥时苦,有衣莫忘无衣难。
70、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71、有食有行气,有烧香就有保庇。
72、勤穿勤脱,不需药锅。
73、洗面着洗耳后,扫地着扫壁边。
74、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75、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76、食多伤胃,忧多伤神。
77、冷言冷语交不得,冷饭冷菜吃不得。
78、剃头洗脚,强如吃药。
79、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
80、一针不补,千针难缝。
篇3: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谚语
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谚语
1. 管他冒风不冒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2. 有食有行气,有烧香就有保庇。
3. 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4. 大改小,小拼大,破长衫儿改短褂。
5. 盐筋醋力。饮食知节。
6. 饱时莫忘饥时苦,有衣莫忘无衣难。
7.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
8. 慎寒暑,节饮食,除烦恼,惜精神。
9. 眼大肚子小,眼馋肚子饱。
10.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11. 惜饭有饭吃,爱衣有衣穿。
12. 衣少加根带,饭少加把菜。
13. 浪子好穿单,冻得眼珠翻。
14. 人暖腿,狗暖嘴。
15.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
16. 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
17. 眼大肚子小,眼馋肚子饱。
18. 一个补丁遮股风,十个补丁过个冬。
19. 随年龄吃饭,看月份穿衣。
20. 有衣倒比无衣冷,饱汉哪知饿汉饥。
21. 少吃多滋味,多吃没口味。
22. 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23. 民以食为天,没食倥倥颠。
24. 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25. 惜饭有饭吃,爱衣有衣穿。
26. 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27.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8.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29. 宁省囤尖,不省囤底。
30. 晚不梳头,早不说梦。
31.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32. 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33.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34. 吃不俗的蒸摸米汤,穿不俗的粗布衣裳。
35. 盐筋醋力。饮食知节。
36. 一针不补,千针难缝。
37. 宁穿十日破,不挨十日饿。
38. 霜打无根草,风冻无衣人。
39. 慎寒暑,节饮食,除烦恼,惜精神。
40. 少吃多餐,病好自安。
41.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42. 管他冒风不冒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43. 要做衫仔奴才,毋做衫乞食。
44.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5. 衣勿重裘,食勿重肉。
46. 吃饭海碗,做事闪西风。
47. 冬吃萝卜,夏吃姜,赛过医生开药方。
48. 勤穿勤脱,不需药锅。
49. 夏天不睡石,冬天不睡板。
50.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51.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52. 有食食不多,有穿穿不破。
53. 食不语,寝不言。
54.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喝原汤,化原食。
55. 鼻子不通,吃点大葱。
56. 衣帽常洗换,胜过上医院。
57. 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
58. 走路防跌,吃饭防噎。
59. 吃饱就睡觉,有如吃毒药。
60. 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
61. 常在河边站,难免会湿鞋。
62.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63.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64. 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65. 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
66.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67.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喝原汤,化原食。
68.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69. 冬吃萝卜,夏吃姜,赛过医生开药方。
70.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
71. 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
72. 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73. 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74. 人暖腿,狗暖嘴。
75. 食多伤胃,忧多伤神。
76. 牛嫌草料要掉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篇4: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有哪些
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
1、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餐。
2、有食有行气,有烧香就有保庇。
3、食多伤胃,忧多伤神。
4、会吃,吃个顿顿香;不会吃,吃个一顿伤。
5、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
6、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7、每天吃上三个枣,人一辈子不显老。
8、千里路上做官,为的都是吃穿。
9、夏毋困席,冬毋困石。
10、吃米吃面带皮糠,全家老少都健康。
11、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12、饮食起居顺其常,四季安康无病恙。
13、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华。
14、三年不叫匠,日子过的没有样。
15、大改小,小拼大,破长衫儿改短褂。
16、吃面带鼓皮,老少有福气。
17、牛嫌草料要掉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18、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19、莫饮卯时酒,莫食酉时饭。
20、冷言冷语交不得,冷饭冷菜吃不得。
2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2、三间茅屋,一世劳碌。
23、上屋搬下屋,出脱一箩谷。
24、生食都没有,哪有再曝干。
25、饥时给一口,强如饱时给一斗。
26、为美不穿棉,冻死没人怜。
27、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28、粗粮杂粮营养全,既保身体又省钱。
29、只有借基砌屋,呒没拆屋还基。
30、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
31、食不语,寝不言。
32、吃米吃面带皮糠,全家老少都健康。
33、晚不梳头,早不说梦。
34、热不急**,冷不急穿棉。
35、宁穿一层棉,不穿十层单。
36、千辛万苦,为着腹肚。
37、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38、一个补丁遮股风,十个补丁过个冬。
39、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40、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41、宁穿十日破,不挨十日饿。
42、少吃多餐,病好自安。
43、霜打无根草,风冻无衣人。
44、勤穿勤脱,不需药锅。
45、上屋搬下屋,出脱一箩谷。
46、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47、冷言冷语交不得,冷饭冷菜吃不得。
48、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49、民以食为天,没食倥倥颠。
50、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
51、饮食起居顺其常,四季安康无病恙。
52、为美不穿棉,冻死没人怜。
53、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
54、调气血,远炜慢,务清静,寻欢乐。
55、千里路上做官,为的都是吃穿。
56、有衣倒比无衣冷,饱汉哪知饿汉饥。
57、夏毋困席,冬毋困石。
58、吃饭海碗,做事闪西风。
59、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60、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篇5:关于衣食住行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衣食住行的谚语
1、肚饥糠也好,饭饱肉嫌肥。
2、每天吃上三个枣,人一辈子不显老。
3、莫饮卯时酒,莫食酉时饭。
4、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软。
5、衣勿重裘,食勿重肉。
6、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华。
7、吃不俗的蒸摸米汤,穿不俗的粗布衣裳。
8、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9、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10、衣帽常洗换,胜过上医院。
11、少吃多滋味,多吃没口味。
12、吃面带鼓皮,老少有福气。
13、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14、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15、会吃,吃个顿顿香;不会吃,吃个一顿伤。
16、夏天不睡石,冬天不睡板。
17、生食都没有,哪有再曝干。
18、剃头洗脚,强如吃药。
19、一针不补,千针难缝。
20、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两篓。
21、随年龄吃饭,看月份穿衣。
22、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23、衣少加根带,饭少加把菜。
24、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
25、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26、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27、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28、烟戒头一口,酒戒第一盅。
29、洗面着洗耳后,扫地着扫壁边。
30、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餐。
31、衣少加根带,饭少加把菜。
32、浪子好穿单,冻得眼珠翻。
33、人暖腿,狗暖嘴。
34、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
35、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
36、眼大肚子小,眼馋肚子饱。
37、一个补丁遮股风,十个补丁过个冬。
38、随年龄吃饭,看月份穿衣。
39、有衣倒比无衣冷,饱汉哪知饿汉饥。
40、少吃多滋味,多吃没口味。
41、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42、民以食为天,没食倥倥颠。
43、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44、惜饭有饭吃,爱衣有衣穿。
45、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46、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47、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48、宁省囤尖,不省囤底。
49、晚不梳头,早不说梦。
50、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51、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52、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
53、吃不俗的蒸摸米汤,穿不俗的粗布衣裳。
54、盐筋醋力。饮食知节。
55、一针不补,千针难缝。
56、宁穿十日破,不挨十日饿。
57、霜打无根草,风冻无衣人。
58、慎寒暑,节饮食,除烦恼,惜精神。
59、少吃多餐,病好自安。
60、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篇6:衣食住行
到了后,一切都很美好。到那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现在就带你遨游一次!
衣:现在的小孩都穿一种有无线电的衣服。只要人贩子一碰到它,无线电的衣服马上把具体地点发给与无线电联网的警察叔叔,警察就立刻驱车赶到,将人贩子捕获,这样一来,小孩子们就会无拘无束的快乐的生活下去。
食:虽然和现在没什么两样,但却比现在的营养多好几倍,含有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由于克隆技术的应用,肉是吃不完的,蔬菜也都是绿色食品,既营养,又卫生。
住:在卧室按一下按扭,就会从墙里跳出一张床。电视机特别先进,只需要添加一个键盘,就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人对话。它是靠在墙上的,所以可以随便放大和缩小。
行:只要在遥控上按一个键,一个小小的玩具汽车就会奇迹般的变大,它可以你要去哪儿,它就走到哪儿,当不需要时,再在遥控上按一个键,它又会自动的缩小。当然,你也可以租一个飞船,去太空中遨游。
虽然这些不过是设想,但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索,这些就会变成真的。
篇7: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的基本,一样不好,百姓的生活就不太好;两样不好,百姓的生活就很贫苦;三样不好,百姓的生活简直就没法过。
这旧中国,百姓的衣服破破烂烂,即不美观又不保暖,衣服上的补丁多得好像这衣服就用一块一块补丁缝起来的。旧中国时,衣服样式少颜色单一,很不好看。现在,我们的衣服又轻便,又保暖。衣服的样式多,颜色鲜艳,漂亮极了,衣服上的补丁也再也看不见了!
“民以食为天”,在旧中国,“吃”是个大问题。在旧中国人只能吃糠咽菜,有时连野菜都吃不上。稍富贵人家有时一两道菜,只有特别有钱的人家,才吃得起大米。现在,几乎家家吃起大米饭,菜肴摆了一大桌子也是长见的事。没事就吃一顿大餐,但是人们浪费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以前,人们居住的房子都是用土、泥巴、茅草盖起来的,不但不结实,而且还不防寒。夏天,屋子里到处是蚊子、苍蝇之类的小飞虫。现在到处可见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不仅坚固,防寒而且楼内没有小飞虫。
在旧中国时,人们出行基本靠走,条件稍好的人可以骑马、坐轿,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坐得起汽车。现在,有车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几乎达到每家都有车的程度。不过,我还是喜欢骑自行车,因为自行车环保,不污染环境。
从改革开放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篇8:衣食住行
到了二十年后,一切都会实现现代化,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器,到处是花园,到处是草地;到处是飞船,到处是汽车。那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现在就带你去遨游一次。
衣,都具有挺刮不皱,伸缩自如,干爽抗湿的特点。而且,它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比如和异常凶猛的动物合影留念,它就会为你隐形,而使动物察觉不到你。但是,红外线镜头却可以把你分辨出来。
食,虽然和现在的食物没什么两样,但却比现在的营养要多好几倍,含有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人工所需的微量元素。由于克隆技术的应用,肉是吃不完的,蔬菜也都是绿色食品,既营养,又卫生。
住,是现在最值得注意的。一切事物都交给家庭机器人,人们用不着担心停水、停电、停煤气。在厨房按一下按纽,就会变出一桌子丰盛大餐,在卧室按一下按纽,就会从墙里跳出一张床。电视机特别先进,只需添加一个键盘,就能与世界各地正在看电视的人交谈,能设定自动开机、关机;如果某个频道不想让别人看,还可以用密码把它封起来。而且电视机靠着的墙很大,因为电视屏幕可以任意收缩。
行,二十年以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汽车。只要从口袋里掏出遥控器一按,玩具汽车就会变成真车大小了。用后,只要再按一下按纽,汽车就会原来的样子。你也可以租一辆飞船,它会把你带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怎么样,不错吧?但这一切都是幻想,需要你我去探索发现。
篇9:衣食住行
时间不等人,转眼之间,距离改革开放已有40年。这40年来,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在土地上建起来;崎岖的山路变成了平坦的盘山公路,羊肠小道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道路四通八达,路上,一辆辆汽车弃驰而过,路旁,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连成树荫,为城市添一片绿,也为行人送去阴凉;公园里,人们悠然自得地散步,有说有笑。一条条铁路,一架架飞机,让人们可以到达世界各地旅游,电视、电话、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更是被人们喜爱,进入了家家户户。
爷爷总会在吃饭时唠嗑,说这社会变得太快了!在爷爷小时候一角钱也算是比较多了,要是买一个稀罕一点的玩物能高兴上一整天呢!爷爷望着碗里的饭说:“以前连饭都吃不上几口,只能吃番薯,坏了的要切掉继续吃,上学也得从家里带盒饭。大鱼大肉就更不要说了,现在你们还这么挑,有鱼有肉也不吃。”奶奶又说:“以前的时候,要隔好久才能买件新衣服,破了就章块布补上,冬天冷的时候穿不暖,你们还不好好穿衣服。”奶奶说,那时家乡的路真是太难走了!那时的路就是用泥的,很难走,下雨天一身泥。奶奶说,后来家乡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砂石路,到现在的水泥路。听妈妈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去买年货,因为可以买好吃的,爸爸妈妈总会给孩子买一点,一年只有一次,自然他们一年才吃上好的食物。你看我们现在,几乎可以每天吃好吃的。妈妈又说,那时,他们可以玩的游戏也就几样,不像我们,各式各样的游戏、体育活动,让他们看了羡慕不已。过去爷爷奶奶只能听广播,现在能看电视,玩手机别提多幸福了。
这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啊,经过长期努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到现在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们要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我们的青春才能发出最灿烂的光彩!
篇10:衣食住行礼仪
(一) 冠礼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开始算做成人,由父母替他请宾加冠(在未加冠的时候,或把头发剪短,披向两面,叫做“两髦”;或把头发打成结,叫做“总角”),在宗庙里行礼。加冠共分三次:初次加缁布冠(黑色的布制成的帽),次加皮弁{ 音biàn }(白鹿皮制成的帽),又次加爵弁(红黑色的布制成的帽)。加冠以后,又由宾替他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卜商字子夏,字和名在意义上总是有联带关系的,不管是正是反),此后便算成人,可以出来与社会交际了。女子到十五岁也要加笄(安发的簪),加笄以后便算成人。
(二) 相见礼
古人初次相见,必须请第三者介绍。去见人的人必须向所见的人行贽礼,贽就是见面时赠送的礼品:大贽用玉帛,小贽用禽兽果脯等物。见面时,宾主揖让,礼节颇繁。相见后又有主人拜宾还贽之礼。
(三) 乡饮酒礼
这是居乡聚会之礼。行礼时,有主,有宾,有介(副宾)。由年纪最老的人做大宾,饮酒奏乐,揖让周旋。据说这是表明“尊长养老”的意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开宴会叫做“燕礼”,据说燕礼是明君臣之义的。
(四) 乡射礼
乡饮酒之后多行此礼。射鹄设在堂下,比射的人一对对的揖让升堂,揖让下堂;在堂上比射,比输的人在堂下饮罚酒。周旋礼仪也很可观。孔圣人对射礼曾批评过一句“其争也君子”的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比射的礼,叫做大射,典礼格外隆重。射礼之外,还有一种投壶礼,是宾主用箭投射壶中,中者为胜。
(五) 聘礼
诸侯派使臣到友邦去问好,叫做聘礼(天子有时也派使臣聘问诸侯,诸侯也派使臣聘问天子)。聘礼与朝礼一般,必有贡献,大致用玉帛之类。聘使在本国君主前受了隆重的任使的礼命;到了所聘的国,先受那国君主的慰劳,然后在那国的宗庙里献币行礼。聘后又有宾主宴会与主君赠贿之礼。
(六) 朝觐礼
诸侯朝见天子,叫做朝觐礼。据说行朝礼时,天子朝服依屏南面受礼,诸侯北面拜见。朝后也行宾主享礼。春秋时,小国诸侯对大国诸侯也行朝礼,其制度不可详考,大致礼数较为平等。晋文、襄二公做盟主的时候,曾定下“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的制度。
(七) 丧礼
丧礼是古人所最重视的礼,记载最多,虽然不可靠的居大部份,但是大致的情形还可以想象出来。据说凡有病将死的人必须睡在正屋的北墙下,死后移到牖下。刚死时,由一个人拿着死者的衣服上屋向北面招魂三次,下屋时由另一个人把这衣服盖在死人的身上(这衣服是不用以袭殓的)。于是设奠,赴告,受吊,男女聚守按时哭泣,和后世的丧礼差不多。小殓在户外,大殓在阼阶。小殓后移尸堂前,大殓后入棺。过若干天,筮择圹地;营筑之后,卜期葬埋。
殉葬用的器物有“明器”,明器是一种只具式样而不能实用的东西。明器以外也用其他日用的器物殉葬。高等的贵族有时甚至于拿活人活物去殉葬;也用草木之类制成的假人做从葬的仪卫,这叫做刍灵(草人)和俑(木偶)。古时棺之外又有椁,椁是棺的外套(据说贵族的棺椁有好几重的)。又据说,古时只有平葬的“墓”而没有高葬的“坟”;坟是后起的制度。孔子曾因自己是四方奔波的人,恐怕过了多年回来要忘记,所以替他父母筑了高坟作为标记。
丧服的制度,据后世的记载也是非常的细密,但十之八九是不足信的!真实的情形,需待详细的考证,现在不能乱说。大抵古时也和后世一样居丧穿着素服。丧服用粗麻布或葛布等制成,有轻有重。当时各地的制度不同:有的地方丧服较重,丧期较长;有的地方较轻,较短,并无一定。后来的儒墨等家派各据一时一地的制度,自以为是古先圣王的通制,后人上了大当,二千年来,丧服的制度越说越乱,到现在还理不清楚。
奇怪得很:记礼的书虽多,古时的礼俗竟不可详考。除了上述的几件大礼以外(上面所叙的也未必完全可靠),古时人平日居家还有许多的仪节。但这类仪节,既琐碎,又真伪杂糅,恕我们不加赘述了。
篇11:衣食住行礼仪
春秋时庶民阶级的礼俗的详情,我们也已无法知道,只好暂时阙疑。我们现在且先说说那时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
古时人穿衣,上面是衣,下面是裙,裙叫做“裳”。据说只有一种“深衣”是上下衣裳相连的。衣裳之间有带。礼服的前面又有皮制的蔽膝,叫做“韨”,大贵族的韨是红色的。又有包足的邪幅,叫做“偪”。男子头上有冠,女子头上有笄。男子身上佩有玉器和刀剑等,头上有篦发的“揥”{ 音tì }(象骨所制),耳上有塞耳的“瑱”{ 音tián}(玉石所制)。女子除佩玉和“揥”“瑱”之外,又有“副”(祭服的首饰,用发编成的)、“珈”(玉制的首饰,加在笄上的)等首饰。那时人的衣裳和现在人一样,是用布帛做成的。贵族和有钱的人们的衣裳上,绘有彩画,织有文绣(贵族们衣裳上所画所绣的是日、月、星辰、山、龙、藻、火之类,最有名的是黼黻{ 音fǔ fú}:白黑相间叫做黼,青黑相间叫做黻)。他们的礼服最是讲究(最大的礼服叫做“衮”),其制度一时也说不完。平民们所穿的衣只是粗布所制,叫做“褐”。最贫穷的人甚至于“无衣无褐”。人们冬天所穿的有绵(丝绵)衣和皮衣,皮衣是用狐、羊、鹿等皮制成的。冠也用布帛或鹿皮等制造。冠上有的有缨,有的有盖。有盖板的帽叫做冕,是大贵族所戴的礼冠。盖上悬有珠玉小颗,叫做旒{音liú}。据记载:帽大致有冕、弁、冠三等,其制度之详也已不甚可考。平民种田时戴的有笠,大抵是竹做的。鞋料普通用葛布,冬天有穿皮毛的鞋的。大贵族的鞋也用红色,有的以金为饰,叫做“金舄{ 音xì}”。平民们大致穿着草鞋或木屐。那时人也穿袜子,但见君时要把它脱去。男子们打仗时所穿戴的有盔甲等。女子们讲打扮的是“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和“缟(白色)衣綦{ 音qí}(绿黑色)巾”;用膏沐发以求光泽;或把鬓旁的短发向上卷起,以求美观。至于粉、黛和胭脂等等,那时候还没有盛行。
古人的食料,和现在人所吃的也差不多。他们通常所吃的饭,是米、麦和菽豆等。吃的菜:荤的有牛、羊、猪、鸡、鱼等肉,最著名的美食是熊掌;素的也有各种菜蔬。盐、酱、醋等在那时也已发明。另外还有一种糖浆,叫做“饴”。盐醋等之外,又用梅子作调羹的作料。姜、葱、韭等也是那时人日常所用的下饭物。喝茶的风气还不曾有,他们所喝的:冬天是热汤,夏天是凉水。娱乐交际的食品则有酒和果子等。
最古的人穴居在山洞里,到后来渐渐知道建造房屋。较早的屋子是用茅草或木板盖成的。至迟到周代,已经有了瓦屋。周代贵族阶级的屋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路寝”,一种叫做“小寝”(庶人只有一寝),其制度之详我们不知道。据近人所考,似是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和现在的屋子也差不多。房里有牖(穿壁以木为交窗叫做“牖”), 房外有门,屋外有墙,有大门。堂下有两道阶:在东边的叫做“阼阶”,在西边的叫做“宾阶”;宾客进门时,主人迎入,自己从阼阶走上去,宾客从宾阶走上去,互相揖让行礼。屋外又有园囿之类。娱乐的地方更有各种台榭。又当时行大家族制度,所以筑起室来,常常是“百堵”。打仗时人们所住的则有营幕。西周以来,贵族们已有“如翚(雉鸟)斯飞”的飞檐式的房屋。春秋时的诸侯更有了长“数里”的宫殿。又当时席地而坐,睡时则用床。
古时的交通不方便,道路的修筑自然很简陋。大概城中必有大道,城外也有通路。水上有桥。周室为当时天下的共主,在西周的时候,已建筑有像砥一般平,像箭一般直的“周道”, 那是给贵族们走的,平民们只有望望的份儿而已。交通的工具,大致陆地用车,水道用船或筏。据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形如木箕),山行乘木辇(大致是一种木制的轿)”;那末古代的交通工具种类也很多。但庶人出外多是步行,而且要自己带了粮食。又北方水浅,少有桥梁,人们过小河的时候,往往用牵衣涉渡的方法。
★ 谚语
★ 爱情谚语
★ 谚语人生
★ 寒露谚语
★ 冬至谚语
★ 读书谚语
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有哪些(集锦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