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已黑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衣食住行之.火车行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衣食住行之.火车行散文,欢迎参阅。
篇1:衣食住行之.火车行散文
衣食住行之.火车行散文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铁路运输在汽车运输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承担着远程运输的重任。就目前人们出行现状来说,飞机复盖有限,价格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以及乘坐汽车安全和价格双重制约的现实,乘坐火车出行是大多数人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乘坐火车的里程远远没有坐汽车里程多,但大多数远程外出都是乘坐火车(除少数时机乘坐飞机外)。货车、闷罐车、硬坐车、软坐车、硬卧车、软卧车、双层车、机车和尾车我都坐过。
我第一次乘坐火车是1968年春天,起点四川赶水,终点遵义。当时觉得乘坐火车感觉真好,可以在车厢内随意走动,可坐可睡,还能吃喝拉撒。
坐火车最难受的一次是坐闷罐车,那是1970年10月参加修建湘黔铁路时,习水民兵团一营全体人员,从桐梓县松坎上火车,到贵定县下火车。整整一个白天,中午在扎佐兵站就餐。一个闷罐车百拾号人,连人带行李,塞得满满当当,而且是男女混杂,解溲都不方便。想想也是,当时就是那么个条件。
第一次乘坐火车出远门是从贵阳到怀化,那是1975年,我的三姑父在湖南会同铁路建设中因工殉职,我们作为亲戚前去奔丧。同年又一次乘坐火车出远门,是送我嫂子到云南峨山随军。这次从昆明回贵阳时,在窗口没买到票,我从侧面进了站,上了火车,一路没有查票,顺利到达贵阳,沿铁路出了站,省了九元多钱。这是我第一次逃票,也是这一生中唯一一次逃票。
在开磷,我于1977年在矿务局民兵排当了一年多排长,负责整个矿务局机关治安巡逻,有时也负责磷矿至小寨坝专线列车的执勤。虽然只有四节车厢,单程也就二十多公里,但每次值勤我们都感觉光荣与自豪,并且非常认真负责,以防“阶级敌人”破坏。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似乎充当了铁路警察角色,借此过了一把一生中“铁路警察”的瘾。
1978年3月到1980年8月间,此时我经单位选派在湖南长沙有色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学习期间,每年夏冬二个假期都要乘坐火车回贵州(一回单位二探父母)。当时从长沙回贵州没有如今这么方便,只有一趟从北京开往贵阳的'列车,适逢假期乘坐火车更是困难。再加当时贵州物品匮乏,每次回家都要带上一大包湖南特产,因此上火车就更加的困难。好在当时年轻力壮,在一起学习的同学也多,在上车挤车时相互帮助,才没有因此赶掉过车。在此期间,只要在长沙车站候车,我都在想,几时家乡省会贵阳的车站才有长沙这么漂亮,可至今几十年过去了,省会贵阳的火车站还是不如长沙车站漂亮。不过这也难怪,长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而且长沙火车站在当时也是全国最漂亮的火车站。
坐货车也是仅此一次。那是1980年11月30日,我当时在开阳磷矿上班,接到电报闻讯父亲去世,早班火车已经发出,只好坐拉矿火车到小寨坝,然后坐货车到南宫山,走路到南白镇,与在南白工作的媳妇一道回习水。尽管如此,还是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我坐火车出远门这已经是1984年底的事了,这时我已经调到福泉磷矿工作。由于我在工作上的良好表现,组织上准备提拔我,但按干部管理规定,凡是将要提拔的干部,都要经过相关培训。因此,组织上就推荐我到当时化工部矿山局连云港干部培训中心学习。临行前为了与家属告别,亦或是想让爱人与我一同前行,经组织同意,我绕道遵义经成都、西安到连云港。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翻越秦岭,也是第一次见识“宝成铁路”的艰险。火车在爬盘山道时喘着沉重的粗气,车速慢得跟人竞走一般,车轮与铁轨接头发出的碰撞间隔声拖得也很长,有时甚至感觉到火车动力似乎无法拖动列车前行。当列车进入连续山洞时,火车发出的声音更加沉闷,车厢内昏暗的灯光和着浑浊的空气压抑得人喘不过气。与此相伴的还有在秦岭小站长时间地等待与对向车辆的交会。过了秦岭,车速加快,心情逐渐好转。过了西安火车一路向东,兴奋而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
我坐软卧和双层火车是在1995年,我和李工到厦门学习。在贵阳火车站买票时没有硬卧票,只有软卧。时间不等人,我和李工一商量“软卧就软卧”,大不了超过部分自己掏腰包。你还别说,软卧的感觉真好。最大的特点是安静不嘈杂,卫生并舒适。这在当时是“超标”的行为(县处级以上领导才能享受),发生的费用单位是不给报销的。还好,回来报销时,詹厂长只说了一句“跟老子我都没坐软卧呢”就把字给签了。
坐双层火车是从武汉到襄樊。已经四十多岁的我,还像小孩一样对双层火车感到十分好奇,大半车程从上层到下层,从下层到上层,从前面车厢到后面车厢,又从后面车厢到前面车厢不停地走动,也不知在想什么、看什么。不知怎的,这趟车乘员十分稀少,每节车上下二层不超过50个人,当时我心头还在想,假如这种车能在家乡运行该有多好啊!
我的天性是对什么新鲜事都充满好奇,我将我的这种天性同样移植在他人身上。这不,多年前我的三妹从习水到遵义,居住在南白的我为了让三妹坐上火车,便带着三妹从南白到遵义市区,然后由市区坐火车到南白,虽然只坐了三个小站,但却了却了三妹坐火车的心愿。多年后,同样的事,照样发生在我女儿的身上。
现如今,我最大的愿望是寻找机会乘坐一下高速列车,去体会一下乘坐高铁的感觉。
篇2:车行途中散文
车行途中散文
赴皖南一城市参加省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浩浩荡荡一百多人分乘三辆大巴,我和艳随便坐在了车的左侧,那时,是早上八点钟,太阳还不是很强,左侧又正好背光,女人最怕的是太阳光照在脸上,按我们经常打趣讲的话,这张老脸经不住晒了。没有太阳的照射,我们坐在座位上还窃喜了一阵子。
车子鱼贯出发,走着走着,太阳大起来,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先前背阴的我们转成了朝阳,虽然有窗帘的遮挡,但感觉脸还是被晒得热辣辣的。
这时突然想到,很多事真的不必处心积虑想那么多,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类似的事还有。
单位在老城区的时候,旁边有一家早点店,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很和蔼也很客气。经营的早点有蛋炒饭、鸡蛋饼和稀饭,花样虽然不多,因为四周都是一些机关单位,人气很旺,所以生意也很好,吃早饭的人是出一屋进一屋。有时去吃早饭的时候站在旁边看她劲道道地炒饭,招呼客人,心里是很佩服她的,五六十岁的人了,不依靠小的,还能这么勤劳,自食其力,是非常不容易的。
谁知阿姨的生意没维持几年好光景,新城区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建成了,几乎在短短的几天,早点店周围的单位都搬迁走了,阿姨的早点店一下子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有一次从那经过,看到平时那个时间忙得不可开交的.阿姨正坐在门前有一搭无一搭地摘着小菜,心里暗自感叹,真是世事难料。
但这种情况很快又获得转机。之前空置的两幢办公大楼在半年后又陆续迁来两家单位,工作人员比原来的单位人数更多。阿姨的生意又红火起来。有一次专门跑到那去吃早饭,屋里屋外都是人,居然没有地方可坐。阿姨的早点品种比以前更多了,还雇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做帮手。抽空跟阿姨闲聊,得知,小店每个月的收入比以往多了近两千元。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生活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没想到。自然界中,没想到几近枯死的老树会重发新芽;没想到旧燕飞去新燕飞来;没想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没想到春花开罢,秋花盛开。生活中,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想到黑暗过去光明很快到来;没想到生活的戏剧性无处不在,时时在考验人的坚守能力。
很多人处心积虑想去得到,到最后生活还是让他失去,很多人一路追寻处处碰壁,就在就要放弃的时刻,峰回路转,收获了生活的馈赠。这也许就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对也没有所谓的错,没有所谓的得也没有所谓的失。当我们坐在背阴的车窗一侧时,其实也不必窃喜,很快,阳光就会偏斜照过来。当我们坐在向阳的车窗一侧时,也不要埋怨阳光太强烈,很快,车子转向,阴凉就会到来。就像那些老城区的办公楼,前一拨人搬走了,自然还会有新一拨人入住,那些资产绝对不会闲置,阿姨只要辛勤经营,热情待客,就不愁没有生意做。
生活的暗示无处不在。如果说,当年年轻的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悟性来体悟这些无处不在的道理,那现在的自己随时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小现象就能获得感悟与收获,这也许就是成熟与从容的一种表现。
岁月让我们曾经青春的容颜变得渐渐沧桑,但却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饱满与智慧,我们没有失去,反而获得了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东西,这真值得庆幸。
车行途中,我们看到的不止是风景。
篇3:筐篼文学·古诗词火车行
筐篼文学·古诗词火车行
一
一静一动波涛起,千鹰万鹏展青云。
不是和谐谱新篇,焉有耄耋万里行。
二
一瞬飞渡千家户,倏忽已过万重山。
幸有霸王撼山鞭,车到平原观青天。
三
隔窗观远景,万山在狂奔。
奔向新世纪,树立新典范。
四
车静心亦静,天地朗朗明。
山山如诗画,印证心太平。
五
车过青石崖,白雪铺天地。
玉洁冰心里,留得银须在。
欲看过彻底,任由风烟去。
六
从山林中白屋,成万卵石垒筑。
足下流水碧绿,游鱼逍遥自如。
七
来来往往旅客多,吃吃喝喝如穿梭。
餐后忙把包包摸,八百一千不算多。
篇4:火经典散文
火经典散文
春运开始,那是游子心中的火,不管身在异乡被浇过多少冷水,扛过多少苦痛,也能奔着这团火而得以痊愈,熊熊烈火,永不熄灭。而真正给那些冬天里的手带来温度的,是火,真正的炙热的火,熊熊烈火,永不停歇。
四川老家,常兴烤炭火。早晨的第一把火烧水,第二把火石子燃炭,四四方方的木架中间架着圆圆的火盆,火盆里正冒着金色的小火星。大年三十,回家的亲人到了,听坡上的狗吠就知道,到了院口,爷爷就上前双手接过礼物,用家乡话吆喝:“来来,来烤火,那些娃儿,多搬些板凳来坐......”但坐得长久的多半是男人,女人们小坐就会去厨房帮忙,就算不帮忙,也会陪着煮饭的奶奶聊聊家常。(爱是陪伴)火前的男人们各自点上一支烟,掐到了“吹嘘”的时间,就会把烟从嘴里抽出来,说着一些总让小孩儿们听不懂的笑话,一直说到开饭,火就跟着去了桌底。
桌上,大人们爱吃火红的鱼汤,深紫的炒郡肝,绿油油的青椒肉丝,深红的炒糖肉......而孩子们则更偏爱金黄的炸汤圆和奶白的折耳根(小孩居然爱吃)。大人们互相敬酒说着祝福的话,小孩席则讨论今天的折耳根是在哪个坡挖的.......欢声笑语的同时,小孩儿席传来一阵焦味,有人下意识往火盆边一看,原来是有个小孩儿的鞋子烤焦了,(我也看到过)那小孩儿嗤的一声笑出来:“没事,幸好是拖鞋,不是新鞋子”。大人小孩们也都跟着笑,恐怕那盆火啊,也在桌底羞怯的笑着吧!
老家的电视坏了,自然看不成春晚,就这样,火盆兵分三路,两桌麻将底下各一盆,剩下的摆在小屋里,不会搓麻将的老人小孩就围坐在一起,老人们总讲一些小孩们父母小时候的事:爸爸偷猪草啊,妈妈把药当糖吃结果中毒啊......都津津有味的讲着,津津有味的听着,一火盆的火就慢慢化成灰了。有小孩嗑的瓜子壳掉到了火里,稍大一点的小孩也会劝阻:“莫把向儿葵壳壳扔到火里,烟人得烟人不得”。虽然是烟的味道,但也是年的味道,一屋子的年味,一屋子的家乡话味,融到空气里,融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就是年了。
回家的车票总是往返的,到了要走的那天早上,奶奶已经早早的生了一盆火,而那些刚刚归来的游子也会早早的踏上征途,剩奶奶一个人坐在火旁,喃喃自语:“可惜了这么一盆好火哟”。
不管身在何处,走在何时 人们心中的火灿烂如初,生生不息,而家里的那盆火也依旧等待着他们,灿烂如初,生生不息。
如果可以,请别辜负了那一盆好火。
如果可以,请多回家看看。
火不会走,年也不会离开,你若回家便是年。
——括号内为老师评语。
篇5:60年城市之衣食住行初中生作文
60年城市之衣食住行初中生作文
时光飞逝,60年转眼已经过去,中国已从一个落后愚昧的国家,逐渐向发达国家的迈进,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正慢慢强盛起来。
衣
今天还要去买衣服哦。我向妈妈叫,我的衣服都太旧了。没关系,妈妈回答,然后拎起一件,说:“这不挺好的吗,干吗要去买呢 ?”哎,没办法,我斗不过妈妈,如果再要下去的话,妈妈就又要把她小时候,经常兄弟几个穿一件衣服,还把句顺口溜跟我说好多遍:“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缝缝给老三。”意思是一件一衣服可以给三个人穿,哎没办法只好作罢了。
食
哎,这个就叫鱼香肉丝啊,我一边叹气,一边不停手的把肥肉夹出碗,“哎这熟菜店太偷工减料了,这还能叫鱼香肉丝吗?” 婆婆一边把我夹出去的肉夹会自己的碗里,一边数落着:“想当年没东西吃的时候,什么都吃,哪里还有这么多菜?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哑口无言,说不过她。
住
啊,我看着报纸,中国最高的楼有146层。昨天去祭拜公公,到了妈妈老家。妈妈小时候住的房子,只是用砖头造的一栋小房子,上面还盖着稻草,下了雨家里就会漏水,那样的`破败,简直难以想象住在里面是什么情景,哎,变化太大了。
行
爸爸经常带我去钓鱼,到舅爷爷家的鱼塘那儿有一段很难走的烂泥路,爸爸说那在他小的时候就是走那条路去上学的,哦,好艰难。
祖国的成立6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将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篇6:火心散文
火心散文
孩童时,村里不时停电,据说是电线老旧失修的缘故,家中长辈便会燃起煤油灯和蜡烛,驱走伸手不见五指的阴暗。黑烟袅袅上升,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熏黑早已脱落斑驳的天花板。微微火光跳跃舞动,倒映在粗糙冰冷的红砖瓷上,活像形形色色的魑魅魍魉。性本爱嬉戏的孩子,背对烛火阴影随意比划,配上道具和童音,上演一出弼马温大闹天宫,预演有模有样。我出生之时,家里已备有彩电,正正连电视也安静之时,如果没这点点光芒,夜或许会回归混沌初开的冷寂。火柴在风中咝咝直响,擦起乡村的静谧和孩子的童心。
晚上做作业的时候,陪伴我的是一抹浅红微温的烛火。侧耳倾听,火苗哧哧得响,可以想象在远古时代山洞中聚集着守夜的祖先,幽蓝火焰唬走夜间觅食的猛兽,一点点吞噬枯柴发出吱吱声,由橘红渐变成青蓝的景象。远古年代有崇拜火神的部落,他们彻夜狂欢,围着篝火兴奋起舞,祈求火神带来光明和能量。部落首领手擎火炬,嘴巴一张一合,念着一连串神奇咒语,脸上涂抹狰狞的图形,大有火神威风凛凛,威震四方的风范。聆听声响,远古的火神圣且富有灵性,既可畏又可敬。灯火通明的`世界缺少灾难的意识,衣食住行往往如薄影,在强光簇拥下,荡然无存。火只有经过黑暗,才发挥独特的价值。太温暖的火会让人迷恋,无所畏惧,遗忘危机。
火的威力可见一斑。火的由来当然有一番传奇。《太平御览》记载,有鸟若^,以口啄木,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自钻木取火开始,意味人类脱离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年代,逐渐向文明过渡。火见证和平时代亦扮演掠夺工具。时代即使步入文明,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持续至今还未结束,中东地区仍旧有部分人在受苦,只要欲火还在疯狂蔓延。心火最忌焦躁,过旺的火引起心病,伤人伤己,影响巨大。唯有心平气和,温和的火才能致使机体平衡。人与人之和谐,与自然界之和谐,皆因互相调和,才达致真正的统一。过旺,过低的火都会引致身体,自然的不平衡,以致各种各样的灾难产生。
火,飘飘摇摇,仿若飞天一样的神态,与水一样不可思议,令视野不止局限于白昼。火,迸发出强大的能量,将森林几天之间化作灰烬,将石头融成滚滚岩浆。火既是毁灭亦隐藏生机,凤凰自焚继而浴火重生,野火过后,植物生长会更加迅速和茂密。经受火的残酷考验,身心意志会像山一样屹立。
火光,曾给寒冷寂寞的我无限遐想。手指在火上移动的瞬间,仿佛还深刻如前天。商场的灯光照射着我,面前火摆的造型像极以前想象的火炬,想不到幻想居然实现,确实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篇7:吻火经典散文
吻火经典散文
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见他那种惊奇的眼神,好象正在猜人生的谜,又好象正在一叶一叶揭开宇宙的神秘,我就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他的眼睛又有点象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我所说银灰色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意思罢。
他好象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以及日常的.琐事,他都觉得是很古怪的,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他天天都是那么有兴致(Custo),就是说出悲哀的话时候,也不是垂头丧气,厌倦于一切了,却是发现了一朵“恶之华”,在那儿惊奇着。
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thefire”,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
腊人的生活就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
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篇8:送火散文
送火散文
父亲入土那天傍晚,家族中穿着青布衣服的大奶奶把我叫到火房里,一脸严肃而认真地说:“孙儿呀,你爸生错了病,活在人世一天也是受罪一天,你要想开一些。按照我们老家的说法,你爸刚到那边安家落户,要生火煮饭,你赶紧给你爸送火去。”说完,大奶奶麻利地取来一小截干枯的树枝放进火膛里,鼓起腮帮子一连吹了几口,树枝燃得旺旺的,升腾起一柱青灰色的烟雾。大奶奶找来火钳小心翼翼地夹出火种,几口吹灭跳动着的火苗,扯来一把稻草包着,老家那边就叫“火烟包”。心力交瘁的我伸出双手接过大奶奶递过来的“火烟包”,拖着散了架的身子,一步一挪地上路,泪水很不争气地浸湿了我那瘦长的面颊,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那亲切的面庞,那高大挺拔的身影……
我刚走了几步,大奶奶颠着几寸小脚颤颤巍巍地赶了上来,她一脸虔诚地说:“不要只记得赶路,去祖坟上有好几里路,这一路上你要时不时吹几口,万万不能让火种熄灭。火灭了,你爸就不能生火煮饭,他就会挨饿受冻,在那边过不下去日子!”老人的每一个字,我牢牢地铭记在心底,嗓子沙哑得吐不出半个字来,只得重重地点头。听了大奶奶刚才说得那些话,,我心里一下变得暖和起来,父亲没有走远,而是去另一个世界过日子,想家想我们时,他还会回来看看。
出村口,是一片宽阔的田地,父老们刚种下油菜籽,光秃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机。厚实的云层压得很低很低,就在头顶漂浮,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村子对面的小山,孤零零地耷拉着脑袋,就像被大地母亲遗弃的孤儿,找不着回家的路;硬朗的山风,呜呜咽咽地吹过山岗,像谁刚刚遭遇过人世间的生死别离,在伤心地哭泣。我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小心翼翼地走赶在窄窄长长的田埂上,什么也不去想,一心就想着给父亲送火。我生怕冰冷的`寒风吹灭了火种,用瘦弱的身子挡着肆虐的寒风,走几步,拨开稻草看一眼火种,还鼓起腮帮轻柔地吹几口。火种燃着,冒出青灰色的烟雾,我才心安理得地赶路。
父亲安息在一座挺拔高大的石山脚下,白幡在阵阵寒风中摇曳着,纸钱在飞舞,不知名的虫子高一声低一声鸣叫着,增添了墓地的凄凉。我照着大奶奶交代的那样,恭恭敬敬地在父亲坟前磕头,用嘴巴吹了几口“火烟包”,火苗舞动着身子跳跃起来,青灰色的烟雾在祖坟山上空一点点飘散开来,荒山野岭有了烟火的气息,让人心底有着丝丝的暖意。把“火烟包”摆放在父亲的坟头,我轻声地说:“爸爸,我给您送火来了。”我一连叫了三声,生怕父亲听不见,一声比一声叫得响亮,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量。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也许是太累了睡着了,他没有回应,只有阵阵冷风不停地刮着,呜呜地响。我想陪父亲说说话,可又怕吵醒了父亲,再说他刚来这边过日子,家里还要买米买油,还要添置锅碗瓢盆,他一定累了,我默默地流着泪,悄无声息地离去。
按老家的习俗,家里有亲人去世,在入土的三天里,家人要为其送火,第一天送到坟头,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出村口就行了。可一连三天,我都把火送到父亲的坟头。我想父亲,想去看看他,怕他孤单,就想坐在父亲的坟前,陪他说说话。
但愿一切就像大奶奶说得那样,有了我送的火,父亲在那边的新家,就没有寒风就没有冷雨更没有漫长的冬天,暖暖和和地过着日子,想家时,他会回来看看我们!
★ 火之咒作文
★ 车行活动总结范文
★ 冰与火散文
★ 寻找火玲珑散文
★ 火车上的邂逅散文
衣食住行之.火车行散文(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