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努力七分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阅读练习及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识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诌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篇2:《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崇乐以从嗜欲乐:音乐
B.不阿党,不私色阿:迎合
C.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省:反省
D.为人,而诸侯为役役:奴役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小国不与失其所与,不知
B.其行公正而无邪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故谗诌群徒之卒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灾害加于诸侯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叙述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济南的冬天》选段阅读答案都市日出阅读答案石缝间的生命阅读答案
A.齐景公最初轻视诸侯和百姓,没有将心思放在治国上。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向晏子求教。
B.晏子通过对圣君和昏君的治国之道的对比,让齐景公知道了宽厚爱人的重要性。C.齐景公认为晏子的说法很有道理,便依其法而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D.墨子听说此事后,对晏子给与很高的评价,认为晏子的观点虽然在做法上违背了个人利益,但事实上却使更多的人能够依附于你。
11.把第I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译文:
(2)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
译文:
参考答案:
8.B(乐:享乐。省:省去。役:效力)
9.C(A依附。B连词,并表列关系。C前一个为的,后一个为到。D在)
10.D(在做法上违背了个人利益在文中没有根据。)
11.(1)景公很害怕这种处境,问晏子说:古代的`圣主,他们的行事怎样?(5分)
(2)晏子懂得治国的方法,得道在于为别人,失道在于为自己。(5分)
参考译文:
景公对外傲慢诸侯,对内轻视百姓,喜欢勇力的人,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诸侯不喜欢他,百姓不新附他。景公很害怕这种处境,问晏子说:古代的圣王,他们的行事怎样?
晏子回答说:他们行事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的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不贪女色,所以结党聚众的人不被容忍;自身节俭而宽厚百姓,所以贪婪聚财的人不敢胡作非为。不侵占大国的土地,不耗损小国百姓的民力,所以诸侯都希望他获得尊崇;不用武力抢劫别人的财物,不以人多势大去威胁别人,所以天下的诸侯都希望他强盛;他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教诲诸侯,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现在衰世的国君,行为乖僻而曲从私党,所以谗诌阿谀和拉帮结伙的多起来;丰厚自身供养,鄙薄轻视百姓,所以贪婪聚财之人为非作歹。侵占大国土地,耗损小国百姓的民力,所以诸侯不想尊崇他;用武力抢夺他人财物,凭人多势众威胁别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强大。灾害加给诸侯,劳苦给予百姓,所以仇敌攻打他,天下的人都不去救援,公卿王族纷纷逃散,百姓也不亲附。景公说:如此那将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请以谦逊的言辞和厚重的财物,用来游说诸侯,减轻刑徒免去劳役,用来得百姓谢罪,这可以办到吗?景公说:是。于是用谦逊的语言、厚重财物游说,诸侯归附,减轻刑免除劳役,而百姓亲近,所以小国入齐朝拜,燕国、鲁国一起前来进贡。《济南的冬天》选段阅读答案都市日出阅读答案石缝间的生命阅读答案
墨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懂得治国的方法,得道在于为别人,失道在于为自己,为别人着想的人就受到尊重,为自己着想的人就被轻视。景公为自己,而小国不亲附,为别人,而诸侯都为他效力。这就是在道义上为别人,而在行为上不为自己。所以晏子懂得治国的道理啊。
篇3: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1、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朝:上朝 ( )
②臣得暖衣饱食 食:吃 ( )
③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 )
④公不说,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2分)
A、夫子之禄寡耶? 辍耕之垄上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无从致书以观
C、于臣足矣 皆以美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 朝而往,暮而归
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4、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4分)⑴√⑵√⑶×⑷√
2、(2分)B
3、(4分)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大意1分,关键词“节”“养”“先”翻译正确各得1分)
4、(4分)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每点1分)
篇4:《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阅读两段有关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题(14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市租:税款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2分)
(1)缚者曷为者也?
(2)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2)寡人反取病焉。( ) (4)晏子辞( )
小题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小题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缚者/曷为者也? (2)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1)犯罪,(2)它们的果实,(3)辱 (4)推辞,不接受
小题3: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4:(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2)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的使臣到了。
小题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1)“缚者曷为者也”的含义是“被绑着的人是什么人”,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被绑着的人、是什么人”,即“缚者/曷为者也”。(2)“是寡人之过也”的含义是“是我的不对”,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是我的、不对”,即“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试题分析:①“坐”,古今异义词,古义:犯罪。②“其实”,古今异义词,古义:它的果实。③“病”,古今异义词,古义:辱。 今义:疾病,患病。④“辞”,一词多义,推辞。
小题3:试题分析:“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是结构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中的“之”也是结构助词“的”。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得无”(莫非)、“善”(善于)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方”(正在)、“使”(前一个“使”:派)、“至”(到)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5:试题分析:楚王想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制善变,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从和使者分食食物和不接受景公的赠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清廉简朴的人。
篇5: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在《晏子春秋》中,晏子的节俭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了。当齐景公赏赐他车马时,他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杂下》)这就是说,他要以节俭作表率,以防百姓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败坏。
《晏子春秋》还十分突出地表现了晏子对礼的重视。他说:“礼者,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把礼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姓的工具,可见礼在晏子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晏子与后来的孔子是很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晏子对无礼或不合礼的行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内谏》)载:“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群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没有礼,人就成了禽兽。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带头不讲礼,国家根本就会动摇。《外篇》中载有晏子的.另外一番话,内容与上面一段话类似:“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夫麋鹿维无礼,故父子同?。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史弟无礼,不能久同。’”
《晏子春秋》不仅鲜明地表现了晏子光辉思想,而且也记载了许多表现晏子优良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故事。节俭是《晏子春秋》中重点突出的晏子的品质,这一点,上文已有所交代。此不赘言。另外如退思补过、待人宽以约、责人重以周、谦虚谨慎等美德,书中都作了大力宣扬。《内篇杂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托乎老,姣托乎恶;彼尝托,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再拜而辞。”齐景公看到晏子的妻子老而丑,想把年轻漂亮的女儿嫁给晏子,晏子严辞拒绝了。晏子的这种糟糠之妻不下堂,坚守爱情,不背叛老妻的行为与品德,不仅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殊为难得,就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格。
从《晏子春秋》的内容来看,编者或作者似乎有意突出晏子光辉的一面,极力塑造晏子的正面形象,由此也可以推断,此书的编者或作者肯定是一个景仰晏子的人。
《晏子春秋》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它以人物为中心,一事一记,各事之间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为了表现晏子的思想品德。全书可以说是晏子的言论及佚事汇编,统而观之,又可以看成是一部晏子传。
篇6:《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春秋》
(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群臣莫对( ▲ ) ②祠此无益也( ▲ ) ③齐景公为高台,劳民( ▲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A.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C.祠之何益 辍耕之垄上
D.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1.请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
▲
(2)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
12.甲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
▲打4字格 (填一成语,1分),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 ▲ 打4字格 (用乙文中的原文填空,1分)。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2分)。
参考答案:
9.(3分)(1)回答 (2)好处(3)使劳苦
10.(2分)A
11.(5分)(每个分句1分)(1)老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一天比一天减少,河流将要干涸;(2)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2.( 4分)(1)自身难保(1分) 重敛于民(1分)
(2)爱国忧民(关爱百姓)、机智善辩(2分,两个方面各1分,意思相同的词语即可)
参考译文:(甲)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它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能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它有什么好处呢?
(乙)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篇7:《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王 (2)其实味不同
(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4)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译文:
【3】 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通过 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 ;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 。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案
【1】(1)诣:到(2)其实:它们果实(3)亡:丢失(4)故:原因,缘故
【2】(1)圣人是不可以随便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3】齐人固善盗乎;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机智善辩。
【4】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解析:
【1】试题分析:诣另有学问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意思;其实是古今异义词,古文中绝大多数都是一字一词,解释时要以字为单位,不可与今义混淆;亡与故是一词多义,亡另有亡故和无的意思,故另有所以原来的友人故里等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词汇的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标记的都是常用文言字词,易于理解。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比如本题中的故就有很多意思,学习时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2】试题分析:第一句很难翻译,其中熙本意为取乐,句中意为不严肃地开玩笑,反意为事与愿违,译作反而,取本意为获得,句中意自取,病,本意为疾病,转义为心神不悦,句中当无趣讲。焉字的陈述中略带感叹的语气要译出来。第二句中使意为让,不是出使使节,以是认为,不是把、用,君是国君,不是君子,罪三,是倒装的用法,意为三条罪过。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句,难解字较多。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关键词的提示作用,比如侮辱性表现,有引号,一定要写原文句子,不可写译句。对人物分析来说,表现,一般指其性格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填空,语言要精炼,不可多写或少写,不能有错别字。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表达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所问问题在文中从文字信息上易于理解。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在平时。阅读文章要做到读而思,勤练习,多动脑动手才能提高根据文本筛选文字信息,归纳其意,组织语言正确表达的能力。考试做题时,要静心细心地阅读文段,注意题目的提示和要求,如本题中表现,了解它的指向。
【4】试题分析:题干中提示了从两文来分析,不可偏一,要将两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语言技巧,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分析;题干所问其实是两个问题:语言技巧,效果,不可漏一。
考点:考查学生古文阅读中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难,要比较两文人物的语言,阅读和思考力度大,学生对语言技巧不甚了解,有知识上的障碍。语言技巧,主要是指人物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特点,效果,指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
篇8:《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其/实味/不同
2.(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示例:
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
篇9:《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篇10:《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
C.请鬻于世 鬻:卖
D.免人于厄 厄:困境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因载而与之俱妇 ②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
B. 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 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参考答案:
3.A
4.B
5.B
篇11:《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题。(共9分)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①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②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康:大路。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请 身 而 去 遂 走 而 出 公 从 之 兼 于 涂 而 不能 逮 令 趋 驾 追 晏 子 其 家 不 及
答案: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2)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答案:
(1)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
(2)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拿出多少来赈济,完全听从先生的吩咐!
参考译文:
齐景公时,(有一年)阴雨连绵,连下了17天。景公不以为然,成天在宫中纵酒欢宴。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请求自己离开朝廷。于是,便快步离开了宫殿。
齐景公在后边追赶他,路上泥泞不堪,行路艰难,没有赶上。景公便催促车辆,赶到晏婴家里。晏婴已经把家里的粮食、器具都送给饥民了。齐景公在大路口追上晏婴后,连忙下车,跟在晏婴身后说:我有罪,先生抛弃了我而不援救。我没有俭仆的美德让您屈从,难道先生还不顾及国家百姓吗?希望先生能多帮助我,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拿出多少来赈济,完全听从先生的吩咐!齐景公就在路上向晏婴拜谢(得到了晏婴的谅解)。晏婴这才是回到朝廷(组织起救灾赈济工作),他命令主管粮食的官员去巡视流离失所的人家,对有纺织工具、原料而缺粮户,让他们有一个月粮的粮食储备;对无纺织工具的缺粮户,给一年粮;对没有积聚柴薪的百姓,给柴草、木椽,让他们足以度过汛期。让柏遽巡视,家中房屋不能挡雨的人家,给他们钱。国都以上赈济,限定三日内做完;超过时限的官员,按不执行命令治罪。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