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an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屈原故里在哪里
屈原故里在哪里
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_屈原与端午节的'传说
屈原故里在哪里:湖北省秭归县
生平:战国时代,楚国人
个人资料: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因上奏不被楚王接受,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
个人成就: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离骚》、《九章》、《九歌》等
秭归资料:
秭归(zǐ guī)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有人口38万人,汉族为主。西汉置秭归县。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1]
秭归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屈原故里在哪里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2:屈原跳江记中学生作文800字
屈原跳江记中学生作文800字
江水兮梦悠悠,吹梦兮郢州。
楚风兮知我意,君愁兮国忧。
五月初五,江水初暖,正是凉风初改旧面。葱翠绿茵,岸芷汀兰间,一醉鬼颤颤而来,原以为不过是一糟蹋老鬼,却没想到他倒是“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袭青衫,一尘不染,一派名士风流,却又不显过于不羁。
只见他手持着一酒壶,似醉似醒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自顾自的叹了口气,就这样摇头晃脑一翻。时不时的带着疑惑和不解盯着他手中的酒壶,神情莫名,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踱步江边,望尽瑟瑟江水。
他热爱着这片土地,可是,被小人挤兑的他如何能够回去报效祖国,攘除奸凶呢!奸臣当道,他似乎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即将迎来的腥风血雨。
他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让他与汨罗江化为一体,守护着他的国度,他的家。
屈原的身体缓缓沉入江中,一睡千年。
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已是20xx年农历5月5日。
在这天,伟大的屈原同学成功复活!
话说屈原复活后很疑惑地揉了揉双眼,惊异地看着周围的高楼大厦象一个个怪物一样将他包围,面目狰狞。
“楚国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是哪个奸臣又当道,把楚国弄地如此……”屈原一阵愤怒,习惯性地想捶捶桌子,却忽然发现他现在正如同一片叶子漂浮在江中,而一个巨型怪物——轮渡,正向他飞速驶来。
“快看,快看,那里有人!”
自然而然,屈原被成功获救。无数的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围着他问一些他有些听不懂的问题,迷迷糊糊之下他只好问了句
“鄙人屈原,可否告知,此处…楚国?”
他的这一句话引爆众人的话题,无数的现代人开始拉扯着他的衣服,更有胜者开始揪他的胡子,并且乐此不疲。
“他的'胡子是真的耶!”
“他看起来不象我们耶!”
“你们看他一脸迷惑的样子……”
“说不定他就是屈原……”
人群蜂拥着围着他,拉扯着他。而政府得知消息后,派了一辆豪华汽车将他光荣地解救出重围,然后却将他永久封存在了科学研究所。
人们不会允许一个例外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就这样,屈原失去了他的自由,失去了他的一切,在人们的摧残下象一只小白鼠一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篇3:江和河的区别在哪里
1、规模不同
一般说来江要比河规模为大,但是并没有明文规江和河的`书面定义,科学上并没有严格规定江河在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方面的界定数据。
2、流向不向
通常把注入内海或者湖泊的河流叫河。例如:黄河注入渤海叫河;辽河注入渤海叫河;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也叫河等等。通常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河流叫江。例如:长江注入东海,叫江;珠江注入南海叫江,等等。
3、径流不同
地表径流比较稳定。一年四季变化不大的叫江。如长江,基本可以全年通航。地表径流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的叫河。如黄河,夏季水量很大,冬季却经常断流。
4、分布不同
南方和东北的河流多称“江”,如:“赣江”(江西)、“珠江”(广东)、“信江”(江西)、“沅江”(湖南)等。西北和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等。
篇4: 屈原投的什么江
阅读精选(1):
屈原投江而死的地方叫汩罗江。
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处,潭水很深,是屈原投江殉难处,有石碑记其事。
汨罗江
汨罗江(汨为左水右日)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展宽可通航。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篇5: 屈原投的什么江
当地传说,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裤装满泥沙才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称此地为沉沙港。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于洞庭湖一带后,无日不为他的祖国的命运忧心,想到处于战乱中的同胞的悲惨处境,他更痛心。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陈。屈原惊悉后,怀着极其悲痛的情绪,经汉水北岸,永远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然后南行至今长沙。但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于是又折回洞庭。残酷的现实最后使他感到了绝望,自度已无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此怀沙自沉。
今留有屈子祠、骚坛、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汨罗江畔的百姓总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阅读精选(2):
汨罗江位于湖南岳阳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展宽能够通航。为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汨罗江的主要支流有昌江河、纸马河、车对河、钟洞河、木瓜河、黄金洞。罗水发源于岳阳县芭蕉乡坳背里,西南流至汨罗市大丘湾入汨罗江,长88公里,流域面积595平方公里。昌江河又名梅仙水,源出平江县西北部幕阜山西麓傅家洞,于杨梅港入汨罗江,长84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
战国末年,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反对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对外政策,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玉笥山,在那里他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将楚辞这一体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
汨罗江(汨为左水右日)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汨罗江龙舟节(20张)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处,潭水很深,是三闾大夫屈原投江殉难处,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记其事。河泊潭为汨罗江的一部分,因为此处不太深,又为汨罗江的弯曲部位,故名河泊潭,相传三闾大夫屈原就在此处投江,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们都在此处投放粽子给屈原飨食,另外还举行大型的民间龙舟赛。原先在河边立的碑石已被洪水冲倒,至今还没有修葺。
当地传说,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裤装满泥沙才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称此地为沉沙港。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于洞庭湖一带后,无日不为他的祖国的命运忧心,想到处于战乱中的同胞的悲惨处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陈。屈原惊悉后,怀着极其悲痛的情绪,经汉水北岸,永远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然后南行至今长沙。但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于是又折回洞庭。残酷的现实最后使他感到了绝望,自度已无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此怀沙自沉。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构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但是一代爱国诗人还是无法抢救生还,屈原投江几天后才被渔民打捞上来,头部已被鱼虾噬去一部分,其女儿女婿便给他配上半个金头埋葬,女婿担心有人掘墓盗金头,遂以罗裙兜土筑疑冢,遇神助一夜间竟筑成12座疑冢。
阅读精选(3):
屈原投江三大原因
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人屈原的节日。在两千多年前,他为了力谏君主不得而自溺于汨罗江。传说乡民怕屈原的遗体被鱼啄食,就在水上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并且把粽子投进江中,引开鱼虾。自此以后,赛龙舟和吃粽子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说回屈原。换做此刻,道不同不相为谋,君主不理解劝告,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他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知识分子也许昨日是宋国人,这天就为齐国的国君效劳,齐国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国也简单得很。别看这些国家整天打来打去,其实国境开放,基本是免签证。既然这样,屈原为甚么要投水自尽呢?
首先,他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它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它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屈原著名的.诗歌《离骚》,开篇就骄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颛顼帝高阳氏。屈原说,自己的世系能够上溯至上古的颛顼帝,这和楚国的世系是一样的。他诞生在贵族之家,父亲伯庸抱着对他完美的期望,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原”也是他的字。因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开阔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则”互为表里。
虽然是楚国的大臣,但屈原也是楚国王族世系中的一分子,所以其它人能够离开,他却在感情上无法抛弃楚国,当祖国亡于秦人之手,他选取了以身相殉。
第二个原因,是楚国人对于个人生死和荣誉之间的独特观念。之后在楚汉相争中败给刘邦的项羽,也在乌江边自刎了。项羽当时也并非全无退路。史书上说: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有作者在本栏目说过:项羽的兵败自刎,其实也是楚人风气使然。如果他不自刎,反倒得不到楚人的心仪。据《左传》桓公十一年载,楚国莫敖屈瑕曾率兵讨伐罗国,因骄傲轻敌而败北,结果他自缢于荒谷,而随从他的群帅们则将自己囚禁于冶父以听从楚王的刑罚。屈瑕曾多次为楚国立功,结果一次兵败就不能不自缢以谢国人。再如《左传》庄公十九年载,楚文王与巴人作战不利,回国时,掌管都城城门的鬻拳却不让文王入城。文王不得已,整顿人马去讨伐黄国,仗是打胜了,可惜回来的路上病死了。鬻拳安葬文王后,也自杀相殉。可见在楚国,即使君主丧师辱国也是不能够原谅的。又如战国时代的楚怀王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君主。他曾被秦昭王骗到秦国,要他割地称臣。怀王至死不从,最后病亡于秦。据司马迁《楚世家》说,楚怀王死后,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也因此都看不起秦国而同情楚怀王。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楚国人把荣誉看得比生死更为重要,自尊心很强,所以也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屈原的职责,但屈原断不会以楚国贵族的身份做秦国的的降臣。
第三个原因,是屈原自己对于“美”的喜爱。《离骚》中,他用满目鲜花和香草来比喻完美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戴在身”。又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就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情绪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品德的光辉和外表的鲜美一一相扣,不单是拿鲜花香草比喻品格,而且那些充满意象的生命力也确实渗透到了人格中,让后者更形象更直接的被把握到。
香草美人,是屈原在《离骚》中创造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的风格。用香草比喻品格,用美人比喻身为人臣的身份。那里就要说到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了。像上文中提到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和楚王有血缘联系。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很复杂,一应对他有源于内心的忠诚和期望,一面又对他的昏昧有深沉的不满和惋惜。他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埋怨楚怀王偏听小人的谗言,不信任屈原的一番良苦用心。但他又不愿抛弃处境越来越危险的怀王,“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眼看就能够离开混乱的楚国,前往平安的乐土,却在最后一回眸间,感到悲伤和犹豫。
这是屈原在《离骚》中坦露的对于楚国和楚怀王充满杯具性的内心历程。当时楚国只是危险,却还没有亡国,等到他写《哀郢》时,楚怀王已经在秦国的羁留中死去,继位的楚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没多久秦国大将白起就率军攻陷了楚国都城郢。诗人久放的痛苦和对祖国危亡的忧虑,在这首诗中得到异常深刻的反映。“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说的就是: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选取了怀沙投江,以身殉国,他的《怀沙》一辞可说是绝笔: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能够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
屈原死后,人们怀念他敬重他,端午节的习俗也就渐渐流传到此刻。
篇6:在哪里
在哪里正文:
在哪里
在哪里
河北省石家庄市 裕华路小学 三年级四班 朱竞高
・・白天时,黑夜在哪里?
・・夏天时,冬季在哪里?
・・太阳出来时,月亮在那里?
・・河水平静时,波浪在哪里?
・・我们温暖时,凉爽在哪里?
・・我们失败时,成功在哪里?
・・我们哭泣时,微笑在哪里?
・・出生以前,我们又在哪里?
・・心里有千万个为什么,
・・我真想探个究竟!
指导教师:朱玉峰
简评:想想看,还不知道哪些“在那里”。
投稿:20xx-1-30 11:33:00
篇7:屈原《涉江》全诗
屈原《涉江》全诗
涉江
作者:屈原 年代:春秋战国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词句注释
1.九章:《楚辞》篇名,是屈原所作的九篇散诗的。
2.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3.衰:懈怠,衰减。
4.铗(jiá):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
5.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6.被:同“披”,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7.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8.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9.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chī):一种龙。
10.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11.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
12.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13.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14.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
15.欸(āi):叹息声。绪风:余风。
16.步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
17.邸:同“抵”,抵达,到。方林:地名。
18.舲(líng)船: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
19.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榜:船桨。汰:水波。
20.容与:缓慢,舒缓。
21.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22.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23.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24.苟:如果。端:正。
25.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
26.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27.如:到,往。
28.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29.狖(yòu):长尾猿。
30.幽晦:幽深阴暗。
31.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32.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33.终穷:终生困厄。
34.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髡(kūn)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35.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臝:同“裸”。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36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37.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
38.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菹醢(zūhǎi):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
39.皆然:都一样。
40.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
41.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42.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43.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44.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45.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46.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47.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
48.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49.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50.当:合。
51.怀信:怀抱忠信。佗傺:惆怅失意。
52.忽:恍惚,茫然。
白话译文
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身上披挂着珍珠佩戴着美玉。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我要同重华一道去周游仙境。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晚上才歇宿在辰阳。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树林幽深而阴暗啊,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可叹我的生活毫无愉快啊,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走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啊,比干被剁成肉泥。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
尾声:鸾鸟、凤凰,一天天远去啊;燕雀、乌鹊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黑夜白昼变了位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只好飘然远行他方。
整体赏析
《九章·涉江》全篇一般分为五段。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
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正如诗人自己的处境。“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
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所居,而不是人所宜去的地方。“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孔子家语》说桑扈“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所以结论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所有贤士均是如此,自己又何怨于当世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
“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鸾鸟凤凰”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
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一大段记行文字。这段文字描绘了沅水流域的景物,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首卓越的纪行诗歌,对后世同类诗歌的创作发生了影响。诗中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在诗歌的第二段,通过行程、景物、季节、气候的描写和诗人心灵思想的抒发,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孤立无助,登上鄂渚回顾走过的道路的老年诗人的形象,又展示了一叶扁舟在急流漩涡中艰难前进的情景,舟中的逐臣的心绪正与这小船的遭遇一样,有着抒发不完的千丝万缕的感情。而诗歌第三段进入溆浦之后的深山老林的描写,衬托出了诗人寂寞、悲愤的心情,也令人扼腕。此篇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纯熟。诗歌一开始,诗人便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好奇服、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来表现自己的志行,以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来象征自己高远的志向。最后一段,又以鸾鸟、凤凰、香草来象征正直、高洁;以燕雀、乌鹊、腥臊来比喻邪恶势力,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当前社会的深切感受。
篇8:屈原沉江作文500字
屈原沉江作文500字
汨罗江畔,一位散发披肩的老者蹒跚的来回踱步。
他口中吟唱着《离骚》,眼神中充满了悲伤失望。
慢慢地,坐在一块大石上,他两眼呆呆的望着东去的江水,又抬眼望望耸立的高山。自问:高山与流水,那个才是正直的哪?
“大王,”他的耳边响起了子兰和靳尚的谗言,“屈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坏话,说您昏庸至极,楚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就是您。”唉!小人得志,全靠奸诈,油滑与灵动,顺从君主的意愿,如那蜿蜒的流水一般;而君子正直,以理服人,沉稳与坚定,似大山般巍峨。
“这不是屈大官人吗?”一位渔夫飘然而至,“您怎么在这里呀?”
“哎,我编撰楚辞却引来小人嫉妒,”他的.面前出现了他们进谗言时奸笑的脸,“小人的谗言,使我失去了官职;君主的不明,使我我多次被流放呀。”他削瘦、苍苍的脸上涕泗流。
“那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哪?学学他们的灵活、多变。”
“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他无奈,悲伤地但坚定地说。
望着远处巍巍青山,深邃的天空,他想起了自己忠心耿耿而被流放,心像被刀剜了似德在流血。当怀王因不明而成为异国孤魂,当楚国破灭的消息相继传来,他的心已随风而碎了。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几年的光阴忽地弹指而过。
但他执著的忠心,他以死报君思想,用生命对抗像流水一样腐朽的黑暗势力的决心象山一样屹立。
“既然流水已成江河,小人终成祸害,我便做那沉稳,踏实,不畏腐朽的大山!”他毅然抱起一块大石,投身于汨罗江中。
风呼雨啸,草木含悲。
一代爱国者,化作不朽的高山震撼了天地,屹立于混浊腐朽的流水中央,令他们胆寒,屹立了千百年!
★ 春天在哪里作文
★ 作文 幸福在哪里
★ 颜色在哪里?教案
★ 绿色在哪里说明文
★ 安全在哪里-作文
★ 你在哪里-诗歌
★ 春天在哪里教案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