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蚕姑娘》

时间:2022-11-24 17:19:08 作者:阿卡啵糖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卡啵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2、蚕姑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2、蚕姑娘》,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二下教案 2、蚕姑娘

二下教案 2、蚕姑娘

2、蚕姑娘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体会蚕生长过程中的有趣、可爱。 教学重难点:1、正确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2、反馈: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 重点:蚕、桑:平舌音 娘:边音 3、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 重点:“换”与“唤”比较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读,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4、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指导书写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字归类: 左右结构的字:姑、娘、旧、换、胖、响 上下结构的字:蚕、桑、盖 半包围结构的字:床 3、找出各字在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4、描笔顺、描红 八、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想  胖 床  旧 响  伴 庆  就 2、完成《习字册》 3、熟读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联系上下文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体会蚕生长过程中的有趣、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 (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 2、反馈纠正。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 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 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的写法和结构差不多,你找到了吗? 2、自读第2―5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变化。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3、 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指导朗读。 4、 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 交流。 5、 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齐读4、5自然段。 6、 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学习第6段。 1、 看图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1)看课件理解“蚕山”。  (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五、学习第7段。 1、 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 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六、朗读全文。 [总结全文]  1、 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 朗读、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又黑又小: 2、课后实践。收集资料:蚕只吃桑叶吗?蚕是如何结茧的?   [板书] 卵   蚕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茧   蛾

篇2:蚕姑娘

蚕姑娘

蚕姑娘正文:

蚕姑娘 江苏省  海安县南莫小学 二(1)班  黄晓磊    今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玩。听妈妈说,外婆家的.蚕又长大了许多,蚕姑娘已经进入了三眠期。    饭后,我说要帮外婆喂蚕,外婆同意了,我乐得直跳。走进蚕房,里面热乎乎的,蚕床上睡满了蚕姑娘,上面一点儿桑叶都没有了。蚕姑娘看到我们来了,头摇得很凶,像是饿疯了,但它一点儿也不哭,一点儿也不闹,只是耐心地等着。我赶紧抓了一把桑叶放在上面,嘿,蚕姑娘马上拥了过来,抢着吃,脚死死地抓住桑叶,生怕被别人抢走,瞧,它们吃得多香啊!一会儿,一个完整的桑叶出现了许多小洞。所有的蚕都在开心地吃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下雨。    蚕姑娘真有意思!指导教师:王生祥投稿:-5-19蚕姑娘一文由湘教在线www.xj-zx.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蚕姑娘》 之三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篇4:《蚕姑娘》 之三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 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 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点(贴词语游戏

词语: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4. 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四.认读生字,齐读全文,巩固复习

五.游戏表演――“蚕的一生”

六.指导朗读――了解蚕的每次蜕变都不容易,最后却把自己奉献给了人类

七.引导背诵

八.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 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 老师重点指导:桑、盖的书写

4. 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蚕姑娘》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蚕姑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春光篇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春暖是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蜕皮的情况,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六至七自然段写了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的情况。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把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作为本课的难点。

4、教时安排 三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指导观察,启发思维;看说结合,培养能力;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法。

2、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过程

1、课件导入,激趣示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我引出了小朋友喜欢的春姑娘带小朋友去蚕房里看望蚕姑娘,由此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并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3、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1)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用动画导入第一节,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将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感情朗读。

(2)蚕眠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但课文运用的写法是差不多的,因此学生只要知道其中的不同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又要求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以后,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完成表格。

在填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同时,这个过程也在帮助学生背诵。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渗透了朗读的指导。使学生不仅仅是读,还要会读,有感情读,从读中体会,以多种形式练读。

在课后的练习中有将两句句子合成一句句子的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渗透了这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方法。

(3)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二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最后两小节是,我主要让学生联系自己养蚕的经历,说说蚕眠后蚕要做什么了?“蚕山”是怎样的?“盖新房”是指什么?,并通过实物“茧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最后一小节。通过朗读,懂得茧子开窗,蚕姑娘变成蛾姑娘,而蛾姑娘产子后又能孵出蚕姑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总结课文,引导背诵

请学生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话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2、蚕姑娘 又白又嫩 吐丝结茧 蛾姑娘

又白又胖

一天天发亮

5、练习设计

(1) 根据板书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4

(3) 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又黑又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饲养春蚕,观察生长过程。

蚕姑娘作文400字

《蚕姑娘》语文教案

蚕姑娘语文教案设计

蚕姑娘语文教学反思

《蚕姑娘》名师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设计蚕姑娘

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教案

质疑课题,触摸--《蚕姑娘》教学反思

蚕作文初中

蚕作文900字

《2、蚕姑娘》(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2、蚕姑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