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

时间:2022-11-25 04:46:19 作者:黄色大放送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色大放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方便大家学习。

篇1: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

儿童文学跟我的渊源还真是很难讲得清,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还在读安徒生童话,唯一一本读了四五遍的书,当时从来没想过以后的自己会拿起笔来给孩子们写故事,纯粹只是自己喜欢看而已。

后来高中选择了一条远离文学的道路,最后决定了我大学读了一个跟文学八竿子绝对打不着的工科专业。

也许是在文科大学的原因,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和朋友一起听了一堂大学语文课,就又开始跑去图书馆寻找文学作品,不过这种兴趣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对于名著这种大部头的书实在是没有勇气和毅力读下去,于是就跑去蹭文学院的课,我发现文学院老师授课比自己专业老师授课有趣多了。

于是兴致勃勃的我跑去听文学院的儿童文学课程,讲课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老师,满嘴开火车,一边讲故事一边讲道理,听得让人又好笑又深刻,老师总是拿《哈利波特》和《火影》举例子,于是抽空的时间里我又去找来这些小说漫画来看,当时流行看原著,但是当年我的日语课程并没好好学,所以除了五十音勉强会读汉字咱家的认识以外完全看不懂,就没作死去翻原著。

《火影》是我从初中开始追的漫画,追到一半实在懒得等,到大学终于要完结了才又重新看回来,已经有不一样的感受了,以前看的时候我和鸣人差不多大,现在我还是我,鸣人已经是火影了。

《哈利波特》还是能看英文原著的,老实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自己当初真是棒,四级勉强擦过线愣是花了半年把七部厚厚的英文书全部看完了,还看完了电影,最后又愣是裸考把六级也擦过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这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了,或者我应该去感谢jk罗琳~

大学毕业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干的编辑,九个月后我就开始自己写稿了,到第十个月,我就转到公司的儿童网编辑,开始写儿童故事了。

兜兜转转,高中大学写的那些被判为不务正业的稿子,现在成了我吃饭的资本,人生真是有趣,我没有像鸣人一样成长为火影,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没有像哈利那样拯救魔法世界,我只是长成了一个普通人,一个想用笔给小孩子创造世界的大孩子。

篇2:我与弟弟的爱恨情仇作文

我的弟弟在妈妈看他做作业的时候,他特别认真,我在看他做作业的时候,他却不认真,比如说,他写了一行字,我跟他说最后一个字不好看,叫他擦了重写,他倒好,把一行字都擦了。

你们说,他讨不讨厌。

丽水市 莲都外国语学校 初中部五年级:夏祎祺

篇3:我与手机的爱恨情仇作文

人世间有这样一个东西,长着四四方方的外形,既小巧又精致。它呀,就是现代人必备的通信工具――手机。它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呢。

前几天在郑州的时候,姐姐带我去方特玩,我沉迷于玩一个个游戏项目,与姐姐走散了。等我玩渴时,环顾四周找姐姐要水时,我惊恐的发现周围全都是陌生的面孔,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紧张,恐慌与害怕,握着手机的手已渗出了汗,心里焦急死了,嘴里嘟囔着:“这人生地不熟的,可怎么办?”忽然“叮――”的一声,手机响了,是姐姐打来的电话,我冷静下来,姐姐说了地点,我边听边走,不一会就根据姐姐说的地方,找到了姐姐。

多亏了手机呀,爱了,爱了!

几年前,我得到了一部vivo手机,看着同学刷了一个叫快手的app,我也对里面的视频有些许着迷。手机一到手就立马下载了一个。我深深的被这个软件吸引住了,一点开就会十分着迷,无法自拔。有一次老妈出去办事,我就打开了快手刷刷视频,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好长时间,我猛一个一看时间,发现离老妈回来的时间没多久了,而我作业一笔还没开写。大家可以想像,老妈到家后的狂吼,我挨了一顿骂,恨呐!

手机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呀!

篇4:我与手机的爱恨情仇作文

四四方方的外形,小巧又精致,它是现代人必备的通信工具――手机。当然,它的用途绝不只是用来联络。它呀,真让我又爱又恨。

有一回,我们一家到刘三姐大观园玩。我沉迷于拍摄景物,与大部队走散了。当我翻看完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后,环顾四周,惊恐地发现周遭全是陌生的.面孔!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慌张,握着手机的手已沁出了汗。“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办呀?”忽然,“叮”的一声,手机响了,是妈妈!我连忙打开微信,冷静下来,阅读妈妈发送的内容:“我们在看表演的地方,你快过来吧!”紧接着,妈妈又发了共享位置过来。

我回了信息后,便根据定位找到了妈妈。多亏了手机呀!手机真有用!爱啊!

几年前,我得到了一部苹果手机。看到邻居大姐姐捧着它打一个叫“奇迹暖暖”的游戏,我对这种搭配服装的游戏眼馋得很,手机一到手就立马去下载了一个。我被牢牢吸引住了。一点进去,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洞,无法逃离。一天下午,恰逢只有极简单的两项作业。按我平常的速度,吃饭前就可以完成,所以我一回家就捧起手机开始闯关,就连外婆的呼唤,我都没有听见。6点已过,我的书包拉链依旧没有动过……这一闯便到了500多关,但我的作业却被拖到了7点左右才完成。这样日复一日地沉迷于游戏,导致我在语文检测中只得了87分。就是这部手机,它使我的学习一落千丈,恨啊!

那“87分”的恶果,难吃!我回家大哭了一场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游戏卸载了,将手机丢到了一旁,开始认真学习。

手机,它的益处不少,可以帮助我们联系亲朋好友,可以查找资料;但它的弊端也同样不少,过度沉迷,让我们的健康受损,学习下降。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自己,让手机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一只巨大的“拦路虎”!

篇5:爱恨情仇作文500字

爱恨情仇作文500字

人生之路,爱恨情仇,各种情感,从未停止。有甜有苦,有因有果。

爱的这些话,有何人未曾听过。可是又有多少人去真的做了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去悔改了呢?

恨的这些话,又有何人未曾听过。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忍让了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用理智了呢?

有时我也会想,人为什么要有爱恨情仇?可如今我知道了,爱和情是在让你享受那过程,恨和仇是在让你在痛苦中成长。一想到这些,我就会觉得,我没有白走这一遭。因为,在这个人生中,我遇到了爱我的亲人、朋友。我为他们哭,为他们笑;我也遇到了些讨厌我性格的人,我在他们的咒骂声中成长。

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眼,恨是人们生活中十分厌恶的.字眼。爱有男女的情爱,有亲人的宠爱,有朋友的关爱。他们是那雨后的彩虹;恨有同龄人的妒恨,有敌人的仇恨,有失败时的悔恨,他们是那雨中的暴风。

成长的我,懂事的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我因恨而气时,有爱来维护我。爱像一堵圣墙,即使恨如何攻击,他都不会退缩。可是,再强大的人,也会倒下,也许看到那一幕,你会崩溃,可你不得不认清事实,因为现实很残酷,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独自飞翔。

“得失”这个词告诉人们:有过得到就会有失去,只要过程美好,那就什么都值得。命运,也是如此,经历,只是想让你成长。

恨往往会逼你,可爱却次次将它打倒。

有人说,爱是一轮暖阳,会温暖潮湿的心;爱是一股清泉,会洗去心头的不悦;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会照亮暗淡的人生。

总之,人活着,难免有爱恨情仇,所以,还不如别去躲避刻薄,张开双手迎接自己的未来,无论结果好坏,都得试试才知道。

篇6:爱恨情仇――雷雨读后感

爱恨情仇――雷雨读后感

总有一种感情,会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段经历,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然而一个故事,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爱恨情仇与纠葛,却让所有的人心为之一颤。高大的院墙,厚厚的铁门,紧紧地锁住了一个家庭的悲哀,锁住了难以言说的秘密,门里门外,徘徊着两代人感情的纠葛,游走着两个家庭不断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爱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这样命运又让他们相遇,这一切后果,便尘埃落定。

一段本不该有的感情,却让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长。长子与继母,该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是爱情?是悲情?尽管历尽艰辛与波折,却仍旧在感情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后母摆脱不了的命运,继子摆脱不了的继母的纠缠,就这样,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郁闷,死气沉沉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 ——周冲,仍旧怀着一颗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心。他不会钩心斗角,他不懂尔虞我诈,他没有恩怨,唯一的是他深深喜欢着那个在自己心里清纯、善良的女佣——四凤,他只知道爱情没有界限,他只是单纯的爱,内有一点瑕疵,

阳光照不进的偌大的厅堂,可他的心里却很温暖。

日子在一点一点地流逝,而周公馆,鲁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什么在潜滋暗长着。他们本该是兄妹,却不明情由而种下了最终的苦果,命运折磨毁坏了两个物质的孩子。纵使情意绵绵,却只能泪眼望穿;纵使柔肠百转,却只换得撕心裂肺的呼唤。、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冲不掉这铁证的事实。

不经意的相遇,一切依旧,而过去的甜言蜜语和幸福时光,都在三十年间悄悄发霉变质了。他们不再期待比翼齐飞,不再渴望情意深长,时光已经将记忆打磨的黯淡无关。此时,他们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与提防。岁月的尘土风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丽,不再年轻,她变得连曾经朝夕相处的周朴园也无法辨认,悲哀与心痛渐渐的生长,并蔓延、蔓延……

一段凄惨的感情,两代的悲情,两个封建的家庭,一个腐朽的社会,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戏,剧中人谁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在那些虚伪的面具背后,呈现给我们的是爱?是恨?这无尽的纠葛悠悠,何时是个尽头?

篇7:鲁迅与胡适的爱恨情仇

鲁迅与胡适的爱恨情仇

近段时间,系统地读了些鲁迅与胡适的文集,以及介绍两位先生的传记文章。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深刻地感受到发生在“五四”时代两位大知识分子之间,由合到分,由近而远的两种选择,以及他们之间无比纠结的爱恨情仇。

(一)

从鲁迅的日记中看,两人交往于19,而真正来往于1923和1924年。这期间,两人有着比较一致的思想观点与共同主张。那就是: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特别是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方面,两人亦步亦趋:或是胡适倡导观念,鲁迅相继发表文章,予以呼应;或是两人同时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的阐发。

鲁迅倡导文学革命,注重新文学的创作实践。他在《〈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表述说:“我做小说,是开手于1918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鲁迅认为,文学革命实际上是对死的封建文学的革命,首先要有思想的革命,它需要胆识和勇气。而胡适倡导文学革命,则注重从理论上突破,先后写出了《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在否定旧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革命文学论述。

从《鲁迅日记》中,也可以见证两人在学术研究方面曾经的过从甚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前后,曾多次征求过胡适的意见。胡适在写作《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一书时,也曾多次向鲁迅请教。在胡适的作品中也有明确描述两人友谊的片断:两人在讨论学术问题时,从不拐弯抹角,多是正确的欣然表示认同,错误的直言相告,有疑问的也不苟同,互相商榷。

(二)

鲁迅与胡适的矛盾,始于1925年。那时的鲁迅,正由官场走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走向议政之路。在鲁迅的文章里,也有明确记载:先是清朝末代黄帝溥仪召见胡适,而后,则是胡适与段祺瑞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互递秋波。一个成了现政权的拥护者,一个成了现政权的批评者,两种选择,使两人分道扬镳,站在了对立面上。他们以各自为中心,分别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使寂静的知识界一时热闹起来。

鲁迅与胡适的价值选择中,所延伸的政治观点和文化隐喻也十分鲜明。从两人当时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政见的分歧:鲁迅以为中国的进化,有赖于精神的重塑,改造国民性乃知识界的重任;胡适则以智慧和潜能,贡献给权利阶层,借现政权力量,推进社会的进步,正如胡适在我的自述一文中所说:“我是一个注意政治的.人。当我在大学时,政治经济的功课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他先后主持过《每周评论》《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三个政论性周刊,表明了胡适对政治的关心。

鲁迅走向民间,其实是站在了劳苦大众的立场发言,他对官场的冷视,并不亚于对世俗社会的憎恶。此后,好恶感分明的鲁迅不再给胡适留面子,时不时地间接或公开批评胡适。矛盾公开,两人的关系也日渐冷漠、乃至交恶。

(三)

鲁迅与胡适政见分歧的时代,也是中国正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最激烈、最血腥的时代。当时,西方文化通过军事的征服与经济的扩张在世界表现着独有的优势。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化人自觉把文艺当作挽救中国政治危机的工具,并进而让文艺承担起挽救中国政治危机的重任。

两人在“整理国故”的争论是双方分歧中最具冲突性的一次。“整理国故”的口号,当时是北京大学旧派学生提出来的。他们成立“国故社”,扯起 “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的旗帜,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针对“国故社”的倒行逆施,北大进步学生联合一起,成立了“新潮社”,指出研究国故,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对国故加以“整理”,反对“国故社”以封建思想“保存国粹”。

胡适的观点是:整理国故实在很有必要,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国故研究;研究学术史的人,应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标准去批评各家的学术。诚实地说,胡适最初的基本精神上与“新潮社”是一致的,且某些地方尚有发挥。然而,由于胡适的“从政”,随后的“整理国故”主张则偏离了最初的观点。他鼓励青年“踱进研究室”,“整理国故”,并给广大青年大开“国学书目”,要求中学的国文课以四分之三的时间去读古文,这客观上对诋毁新文学的复古派起到了支持作用。接着,他又以进“研究室”求学为借口,反对学生运动,认为“呐喊救不了中国”,国家的纷争、外间的刺激,只应该增加学生的求学的热心与兴趣,从而走到了进步学生的对立面。

对此,鲁迅不再沉默。他先后写了《所谓国学》、《望勿“纠正”》、《就这么一个意思》等一系列文章,尖锐指出“整理国故”内容和方向转化带来的弊端,他鼓励青年关心实事,参加现实斗争,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读死书,观点和矛头直指胡适,犹如匕首投枪。

(四)

读鲁迅与胡适,感慨在心中,滋味各不同。

先说鲁迅。也许是从小学课本里就读鲁迅的缘故,心底一直很崇拜鲁迅。我以为,先生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大文人,而是一个标志性的巨人。先生对旧中国的国情民情看得入木三分。国力的贫困落后,劳苦大众的水深火热,让先生愤世嫉俗。他以笔作枪,从各个方面兜着底儿揭露社会的黑暗、罪恶,敢于和任何人开战,撕破面皮,紧咬对手不放,不留一点拐弯余地,甚至有些偏激,完全是为了旗帜鲜明和誓不两立。我想:正是因为先生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社会重任,才使他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斗士,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社会的前进、进步和发展,真可谓置于死地而后生啊!

再说胡适。读胡适,心里便安静些许。我以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胡适仍不失为一位知识大家,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事实上,这位知识老人一生都在坚持自由主义,在求索的路上,始终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他的独立意志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利用现政权的缝隙,或者说是利用已有的社会机制,来推动社会的变革。遗憾的是,他最终却没有勇气像鲁迅那样走向黑暗的深谷,与陈腐的权贵彻底决裂。不知这位知识老人想明白没有:真理的实现常常伴以自我的丧失,社会的进步,是不能以美好的“纯粹”来实现的。

篇8:我与食物的爱恨情仇作文400字

又到一年重阳日,江浙一带又飘扬起浓浓的粽香。母亲买来了糯米、粽叶、红豆、板栗……几个大大小小的盆子摆满了整整两张桌子。看着母亲忙里忙外的样子,我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一个个四角尖尖、体态丰满的绿叶粽子,鼻尖上萦绕着淡淡的粽香,清雅的味道勾起我浓浓的回忆。这让人又爱又恨的粽子哟,背后的故事真是说不完。

小时候,我总是被粽子那玲珑的外形和清淡的香气所欺骗,忍不住就会打开一个大粽子,“啊呜”一口,咦,怎么没味道?忍辱负重地咬开外面厚厚的“棉袄”,里面娇滴滴的粽子馅终于显露出几分颜色。可小孩子哪受得了这个,吃到此处肚子已是滴溜圆,饱得再不肯多吃一口了。自觉“上当受骗”的我满腹牢骚,连带着香甜可口的豆沙馅和板栗馅都变得面目可憎起来,此后便对粽子们敬而远之且深恶痛绝,不愿再多看一眼。可每年总会有舅婆阿姨们接连几天不断的“粽子轰炸”,我内心有十万个不情愿也只得屈服于“饿肚子”威胁的淫威之下。那些平淡无味的粽子简直快和牛鬼蛇神这些东西画上了等号,粽子啊粽子,实在是食之无味啊。

偶有一次造访舅婆家,无意间对每年的粽子抱怨了几句,母亲只笑我不知好歹,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内心却是无比郁闷。表面不动声色的舅婆暗地里可费了大心思!那次之后,送到我家的粽子可是大变样,简直是改头换面彻底升级。肉粽都用酱油涂成了健康的小麦色,豆沙粽和板栗粽都裹上了蜂糖。起初我死活不愿吃这些噩梦般的粽子。只是在母亲逼迫下,不得不一脸菜色地,怀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去吃粽子。吞下几口后,乍然发现留在嘴里的滋味真是无比的馥郁香甜。当天就消灭了四五个大粽子……我的“粽子恐惧症”就此治好了,但粽子“升级”的内幕我却是无从知晓的。况且有粽子吃了的我又怎么会去关心粽子为什么好吃呢?直到今天看到母亲也是这样忙着涂酱油、裹蜂糖,我才突然想起这么一茬。仔细一问,母亲才笑着说:“不是你自己小时候哭着闹着说不爱吃粽子,没味道,舅婆她们才想出这么个法子来做给你吃嘛!”我一脸愕然,此后再看这些白白胖胖的大粽子时,眼神又复杂了几分。粽子啊粽子,为了你,我让我家里人白操了多少心啊!憨厚的粽子君只是静静躺着,笑而不语。

其实我自己心里清楚,这跟粽子没什么关系,为我几句无心的话语,几个不懂事的愿望,家人们总会费尽心思、竭尽全力来完成啊!

这让人又爱又恨的粽子哟!

篇9:我与食物的爱恨情仇作文400字

话说我与食物之间,喜欢的不能得到,不喜欢的却时常恭候着我。当真是让我想爱不能爱,想舍又不愿舍,只能是叫苦不迭。

我一直就对烧烤油炸一类零食情有独钟,不畏于它是一介垃圾食品,只知它是能让我牵肠挂肚的。可是天不遂人愿,俗话说越想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碍于青春期,正是痘痘生长的旺季,对于那些辛辣食品,只能拒之千里之外,半点都碰不得,可是,我又怎么甘心弃它而去?

自然是不会的,于是乎,就曾几次偷偷摸摸地与它在街边小摊上相会。趁着爸妈不在,随手从衣袋中抽出几张纸币,悻悻然地跑了出去,来到我朝思暮想的小摊面前。“老板给我一串鱿鱼,一串里脊肉,一串藕,一块南瓜饼一串臭豆腐,嗯,再加一串里脊肉吧!”根据多年经验,还未浏览遍样式,就已经利索的报上名字了,老板也同样利索的一一放进油光里给我炸,看着那在油里翻滚的美味,觉得我的血液也在同样翻滚起来,更让我迫不及待起来。不过多久,就出锅了,我接过盒子,再抽了根签,跑回家去了。

一打开,那诱惑的'香味就已扑到我的鼻头,我如饿狼一般,扑到盒上,三下五除二就“清扫”完毕了,得意的抽张纸抹抹嘴角,余香还在周围空气中缭绕着,觉着十分满足。

可是不过多久,小嘴又开始馋了起来吧唧吧唧的似在恳求我满足它,我也失去的一切抵抗力,任由我的小馋虫牵引着我再次来到小摊。再次回来时,手中即又多出一白色盒子来,紧接着,又是一场恶战。

一时的满足岂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右边脸颊分明多出几颗红点,手一碰更是了不得,痛得我倒吸一口冷气。对着镜子细细观察,乳色的小包似在对我宣战,真是让人抓狂,恨不得一把抓上去,可这是脸啊,不是铜墙铁壁,若是我一时意气用事,后果恐是不堪设想,只能作罢,拼命的龇牙咧嘴。

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不见痘痘褪去,即使受伤过的疤痕还在,但还是忍不住怀念,如今却又是两面为难。理性告诉我拒绝到底,可是我的馋虫却是又哭又闹,弄得我又开始焦躁起来,但我终是跟随我的理性走——先隔绝一段时间吧。

我永远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下一次又是重蹈覆辙罢了。这就是我与食物的爱恨情仇,不见,不放手,如此。

篇10:我与食物的爱恨情仇作文400字

“甜酒酿,又香又醇的甜酒酿。”一阵地道的吆喝声用它充满魔力的双手扯出了我的记忆片段,那是我埋藏在心灵最深处的与甜酒酿之间的点点滴滴……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时隔多年后的现在,我也忘不了当时那味道,真的。就好像一束阳光突然就照进了你的心扉,温暖你的世界,没有亲身经历,绝对感受不到这种境界,我一下就被陶醉了,从此它便驻扎在我的心中。

疼我的外婆时常为了满足我的嘴而露一手,“爱酒之人”——我,自然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看它成型的机会。于是乎不知从何时起我的脑子里便多了这么一个片段:奶奶用心地把糯米洗净,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把糯米弄凉,洒上一些凉开水,掺上酒曲,再把糯米压到一个容器里,压得实实的,最后在中间挖开一个洞。然后外婆慈祥地对我说只要这样发酵两三天就好了,可这两三天对我来说绝对是个煎熬。在这两三天里,我不知道要跑去糯米旁多少次,外婆笑我是小馋猫,外公也总说我心急,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它不会这么快好,可我就是忍不住。有时候实在太热了,便拼命摇着扇子给自己扇风,心里却还在埋怨天气不过热,不能让糯米一下发酵好。

终于到了甜酒酿问世的日子,外婆便把糯米划成一块一块的放在锅里煮。看着块状的糯米在锅里欢腾的游泳,我的心情别提有多明媚了。这时的糯米是白的,稍稍有些浑浊,香气轻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纯实醇正的味觉上的享受。我总是舍不得很快吃掉,咬一小口一点一点地品着,一点一点地咀嚼着

年复一年,直到现在我也一直保留着爱吃甜酒酿的这个习惯,每逢遇到有人在卖甜酒酿,我都必买无疑,虽然味道差了那么一点。妈妈总是笑我是小酒鬼,我也很乐意接受,毕竟大诗人李白也是爱酒之人。

“甜酒酿,又香又醇的甜酒酿。”吆喝声收回了它的恩惠,拉回了我的思绪。我相信我和甜酒酿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虽然它不会特别精彩,却也一样耐人寻味。

爱恨情仇红尘中爱情诗歌

儿童文学的读书笔记

儿童文学教案优秀

儿童文学故事评论范文

小学儿童文学论文

情结《儿童文学》散文

爱恨两难的诗歌

我和书的恩怨情仇优秀作文

我和书的恩怨情仇作文300字

儿童文学期末教学总结

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与儿童文学的爱恨情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