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

时间:2022-11-25 06:03:07 作者:丢丢乖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丢丢乖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

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

只有确保充足有效的'能源供应,各国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主动地位.

作 者:李敏  作者单位:华东电力对外经贸公司,上海,71 刊 名:山西电力 英文刊名:SHANXI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 “”(3) 分类号:F407.2 关键词:能源   现状   未来  

篇2:未来中国能源

未来中国能源20年

一、本世纪前20年中国的能源问题 过去20年中国的能源发展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实现了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了一番.198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主要高耗能部门的产品单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效益.这些成就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 者:陈清泰  作者单位: 刊 名:煤炭企业管理 英文刊名:CO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上的稳定和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1980~20,我国的GDP翻了两番,实现了我国第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步入新的.世纪以后,我国政府提出,到,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再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 者:石定环  作者单位:国务院参事、中国太阳能学会 刊 名:中国科技产业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年,卷(期): “”(10)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4:中国能源发展之路

中国能源发展之路

全国两会召开之即,既是全国政协委员,又是首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日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中国能源发展方向和当前能源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读.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ENERGY & ELECTRIFI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5:浅谈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6个方面着手解决:坚持节能战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相结合;水电、核电要实施长期发展计划;注重环境保护;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安排.

作 者:贾志元 JIA Zhiyuan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林业处 刊 名:同煤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ATONG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F124.5 X37 关键词:经济   能源   可持续发展   节能   环保   再生能源  

篇6:的中国能源战略

的中国能源战略

讨论中国中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问题,要从我国的能源需求、能源发展的态势来谈起.现在我国出现一个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两年中国的煤炭、原油、天然气年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都达到两位数甚至接近20%.能源强度出现了上升态势.

作 者:周大地 Zhou Dadi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 刊 名:煤炭企业管理 英文刊名:CO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5 “”(7)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3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报告提出,目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在转型过程之中,增速放缓、结构清洁、统筹协调、提高效益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特征,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保障供应向提高系统整体质量和效率转变。

报告预测,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将达36.5亿吨标准煤,较有所回升。原煤产量约36.5亿吨,天然气产量约1500亿立方米,原油约2.0亿吨,一次电力约1.9万亿千瓦时。据报告分析,20我国原煤和原油产量的大幅下跌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下降4.2%。2016年是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虽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也出现了一些引发社会关注的现象。对此,报告建议煤炭“去产能”宜精准施策,对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区别对待,有利于价格平稳运行。

报告预测20国内石油产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对此,报告建议加大原油勘探投入。随着炼油能力过剩形势更趋严峻,我国石油“大进大出”的`格局将愈发突出, 年成品油净出口量预计将超过4000万吨。

在天然气方面,预计2017年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国内天然气总产量增速超过2016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需要加大。

在电力方面,预计2017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供应能力总体富裕。煤电投产速度继续放缓,利用小时数进一步降低,需要严格落实国家防范和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相关措施。风电与光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东中部地区投产容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弃风弃光等现象将有所改善。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低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清洁能源比例继续提高。

其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约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1.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是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的主要驱动力,其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的贡献率约为64%。

值得关注的是,交通与建筑用能成为2016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报告预估,2016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约为32.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约2%,其中交通用能约为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9%,建筑用能约为5.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这反应了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

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也得益于我国能源替代的发展。报告指出,我国交通领域“以电代油”发展迅速,成为2016年能源替代发展的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体内能源替代稳步发展;但是,在工业领域“以气代煤”进展缓慢。

报告认为影响我国能源替代进程、阻碍消费结构进一步调整的主要阻力来自于能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的价格。天然气价格中,配气环节价格居高不下阻碍了天然气终端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针对此现象,报告建议2017年在降低终端气价、因地制宜制定能源替代方案、加大污染惩处力度和加快淘汰低效锅炉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达到4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呈现“两升一降一平稳”的发展格局。

其中,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仍保持增长,其消费比重将升至6.7%和14.8%;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继续减少;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保持稳定。

报告预测,2017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将达36.5亿吨标准煤,较2016年有所回升。

原煤产量约36.5亿吨,天然气产量约1500亿立方米,原油约2.0亿吨,一次电力约1.9万亿千瓦时。

据报告分析,2016年我国原煤和原油产量的大幅下跌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下降4.2%。2016年是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虽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也出现了一些引发社会关注的现象。对此,报告建议煤炭“去产能”宜精准施策,对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区别对待,有利于价格平稳运行。

报告预测2017年国内石油产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对此,报告建议加大原油勘探投入。随着炼油能力过剩形势更趋严峻,我国石油“大进大出”的格局将愈发突出,2017年成品油净出口量预计将超过4000万吨。

在天然气方面,报告预计2017年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国内天然气总产量增速超过2016 年。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需要加大。

在电力方面,报告预计2017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供应能力总体富裕。煤电投产速度继续放缓,利用小时数进一步降低,需要严格落实国家防范和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相关措施。

风电与光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东中部地区投产容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弃风弃光等现象将有所改善。

篇8: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及相关技术

未来20年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及相关技术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植)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环境保护上,将部分污染分散化、资源化,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在管理体系上,依托智能信息化技术实现现场无人职守,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一体化保障;各系统在低压电网和冷、热水管道上进行就近支援,互保能源供应的可靠。分布式能源实现多系统优化,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结合,实现多系统能源容错,将每一系统的冗余限制在最低状态,利用效率发坏发挥到最大状态,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基础科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与能源转换设备;

2、一次和二次能源相关技术;

3、智能控制与群控优化技术;

4、综合系统优化技术;

5、资源深度利用技术。

动力与能源转换设备:

主要是指一些基于传统技术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发展。

(1)  小型燃气轮机--在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地面发电和供热的联产技术。目前中国在这一技术上已经可以开发相应产品,主要的问题是需要提高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可靠性,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提高设备的自动智能控制水平;

(2)  微型燃气轮机--这是基于汽车发动机增压涡轮技术的延伸,关键技术在于精密铸造和烧结金属陶瓷转子,空气或磁悬浮轴承,高效回热利用技术,永磁发电技术,可控硅变频控制技术等。由于技术层次并不高,其中许多项目已经有专家在研究,只要国家真正重视,中国完全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3)  燃气内燃机--内燃机技术对于中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燃气内燃机的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设备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是转换效率、排放控制、电子控制和设备大修周期等,此外,国外正在发展的预燃、回热、增压涡轮技术,以及电子变频等技术,都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4)  斯特林发动机--外燃式斯特林技术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上海711所已经可以生产该技术的产品,目前主要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发电效率,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

(5)  燃料电池--该技术有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熔融硅酸盐和氢氧重整等多种技术方式,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污染极小,而且可以同燃气轮机技术整合,发电效率将可能达到80%,是未来最具有发展价值的技术;

(6)  微型蒸汽轮机--蒸汽轮机是非常传统的技术,但是利用一部噪音小、振动小、运行方便可靠的小型蒸汽轮机代替热交换器,将其中一部分能量转换为价值较高的电能,或者利用蒸汽管网中较低品位的蒸汽为制冰机组提供低温冷能,可以更好地利用蒸汽中的能量;

(7)  微型水轮机和微型抽水蓄能电站--小型、微型水轮机组不仅可以在任何有水位落差的地方使用,而且可以广泛利用在分布式能源项目上。利用自来水管网的水能压力,或者建筑物可能产生的落差进行发电,并在用电低谷进行抽水蓄能,新型的微型水轮发电机组将何以采用电子变频控制技术,调整电能品质;

(8)  太阳能发电和太阳热发电--利用太阳能量的发电技术,关键是降低成本,同时需要研究与其他能源利用方式和载体进行整合,将太阳热发电与沼气利用整合,将光伏电池与建筑材料整合,利用光导纤维与照明技术整合等等;

(9)  风能--风力发电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大型风场大量利用大型风机发电将何以代替现有的火力发电系统,但是对于居住分散的用户小型高效的风力发电系统更加具有普及意义,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需要解决的是成本、可靠性和蓄能问题;

(10)  余热制冷系统--利用动力机产生的余热供热制冷是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制冷,可以采用吸收式制冷,也可以采用吸附式,以及余热--动力转换--低温制冷等技术,这些技术均比较成熟,关键是系统的`集成和提高效率,以及降低造价等问题;

(11)  热泵--利用地源、水源和其他温差资源的能源利用技术,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和增强于其他能源利用技术的整合能力;

(12)  能量回收系统--诸如将建筑物内电梯下行、汽车制动、自来水减压等能量回收的技术以及应用设备的研发。

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相关的一次和二次能源相关技术:

(1)  天然气系统的优化利用,以及管道输送技术;

(2)  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分散化的液化天然气生产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石油开采中的伴生气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液化天然气利用中对于冷能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节能等等,在液化天然气利用中,将产生大量的新课题;

(3)  煤层气和矿井瓦斯利用,世界上可能有60%以上的矿工是死在中国的矿井里,而瓦斯爆炸是元凶之一,减少矿工死亡和提高煤层气和矿井瓦斯资源的利用有着密切关联,利用煤层气和矿井瓦斯发电等技术不仅可以挽救无数矿工的生命,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问题;

(4)  可燃冰--存在于海底和高寒地区的天然气水化合物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它是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燃料的重要途径;

(5)  煤地下气化--中国目前有100亿吨以上的煤炭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被遗弃在地下,如何利用可控地下气化技术将其变为气体燃料回收利用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课题;

(6)  地热--利用和开发地热资源,将地下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的电能或冷能是技术的关键;

(7)  深层海水冷能--利用沿海深层海水的低温资源,解决沿海城市的制冷问题,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8)  水能--利用水利资源,特别是小型水电设施解决农村以水代柴,保护植被;

(9)  沼气--利用城市垃圾、农村废弃物资源等进行发电或热电联

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0)甲醇--利用煤等矿物资源生产甲醇,以代替石油。甲醇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对氢的需要;

(11)乙醇--利用植物资源生产乙醇,以代替石油和其他矿物燃料,乙醇可以作为燃料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氢分离的原料;

(12)氢--对于氢的利用将决定人类的未来,如何从水中低成本地重整氢气将是技术的关键;

(13)压缩空气--利用低估电力或其他能源生产高压空气,作为汽车和其他动力设备,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动力源,主要解决高增压比压缩技术、设备小型化、材料和效率等问题。

智能控制与群控优化技术:

(1)  分布式能源机组和系统自身的智能化控制--解决设备“无人职守”问题,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自动跟踪电、热、冷负荷;

(2)  分布式能源与载体的信息互动--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智能化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建筑系统的需求进行优化整合,提高建筑的能源可靠性和节能性;

(3)  分布式能源机组的联合控制--分布式能源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需要对模块组合联合控制,根据需求变化进行智能调节,决定每一模块的运行状态和模块之间的调节优化关系;

(4)  远程遥控--通过电话线、因特网、无线网络和电源线对设备进行远程监视控制,需要解决安全和协议统一等问题;

(5)  群控优化--根据一个区域内各种用户对于电力、热力、制冷等需求的变化,以及燃料、气温变化趋势、蓄能量库存等等因素,优化控制各个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及公共能源系统,进行多系统容错优化,减少冗余,提高各系统的安全性和需求适应性,降低造价,提高效率;

(6)  智能电网技术--必须建立电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电网特别式近用户低压供电电网的信息化控制,流量平衡控制、网内分布式能源智能管制系统、智能保护系统等;

(7)  信息化计量与结算系统--建立网络化能源系统的各种能源产品和各个用户与分布式能源设施拥有者之间、各时段间根据预约定价进行计量和结算的智能系统;

(8)  自动信息发布系统--对于用户与临近用户能源使用状态、用户与临近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伺服状态、以及燃料系统和公共能源供应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发布,以便智能化建筑、用户能源管理系统、分布式能源设施、储能设施、设备运行服务机构、以及燃料供应者和公共电网能够根据每一信息源所发布的实时信息进行状态优化调整,实现资源共享。

综合系统优化技术:

(1)  多种能源系统整合优化--将各种不同的能源系统进行联合优化,例如:将分布式能源与传统能源系统整合后,进行联合优化;或者,将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冰蓄冷系统整合并进行联合再优化,将微型燃气轮机与热泵系统整合优化,以及太阳能与分布式系统的优化整合等等,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综合优势;

(2)  将分布式能源与交通系统整合优化--利用低谷电力为电动汽车蓄电或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等,将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电源形成随着人流移动的电源和供水系统。实现节约投资经费,降低高技术产品使用成本等目的;

(3)  分布式能源系统电网接入研究--解决分布式能源与现有电网设施的兼容、整合和安全运行等问题;

(4)  蓄能技术--通过蓄能技术的开发应用,解决能源的延时性调节问题,提高能源系统的容错能力,其中包括蓄电、蓄热、蓄冷和蓄能四个技术方向。蓄电包括化学蓄电:电池;物理蓄电:飞轮和水能、气能。蓄热包括项变蓄热、热水、热油和蒸汽等多种形式。蓄冷:冰和水。蓄能包括物理蓄能:机械蓄能、水蓄能、以及记忆金属蓄能等多种方式;

(5)  地源蓄能技术--利用地下水和土壤将冬季的冷和夏季的热蓄能储存,进行季节性调节使用,结合热泵技术进行直接利用,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6)  网络式能源系统--互联网式的分布式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是未来能源工业的重要形态,它是由燃气管网、低压电网、冷热水网络和信息共同组成的用户就近互联系统,复合网络的智能化运行、结算、冗余调整和系统容错优化;

资源深度利用技术:

(1)  天然气凝结水技术--利用天然气燃烧后的化学反应结果回收水,解决部分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

(2)  将分布式能源与大棚结合的技术--将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设备排除的余热、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注入大棚,作为气体肥料和热源,解决城市绿化和蔬果供应,同时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问题;

(3)  利用发电制冷的冷却水生产生活热水的技术--利用热泵的技术,将低品位热源转换为较高品位的生活热水,减少能源消耗;

(4)  空调系统废热回收技术--发展全新风空调系统中有效利用回风中的余热和余冷,减少能耗;

(5)    污水水源热泵系统--利用生活污水中的热量;

(6)  小型生物质沼气生产技术--利用民用设施污水、垃圾和大棚废弃生物质就地生产沼气的技术。

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黄石市蔬菜农药污染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平阳县杨梅种植现状及栽培技术

建材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警务公开发展现状及对策

四季度安全管理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谈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