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

时间:2022-11-25 07:42:55 作者:爬行钢炮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爬行钢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

当秋风吹落绿树的叶子

风,是否会感受到离别

当阳光渐渐冰冷的褪去

月,是否会感觉到清冷

当我们在时光里渐渐的长大

是否想起曾经不断努力模样

年少时,总幻想着自己长大后奋力拼搏的模样

直到走进那个可以展开翅膀飞翔的地方社会

渐渐的学会等待,等待一场遇见,等待一场依恋

等待那双紧握的`双手,带你走进繁华世界的嘈杂

带你领略纷扰尘世里的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等待的心,紧张的像一头没有目标的迷鹿

在不停的旋转,不停的在默默期待中呢喃

慢时光将迷离的眼睛变的愈来愈清晰明了

我不断挣扎徘徊在回忆的角落里,不醒

渐渐的,岁月的风沙慢慢的欲将我埋葬

我不怕万人阻挡的未来,只怕那个未来无你

那将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等待,等到心渐渐枯

我,无法接受那么样黑暗却无法抗拒的未来

你给的一切温暖,怎能变成无法触摸的泡沫

等一场与你温暖相遇的遇见,等到春去秋来

你,为什么还不愿出现,还不愿将我的手牵

是不是,饮下了蓝柠若檬,就此忘却了一切

我,嘴角的笑花还在绽放,你,却再也不见

陌路,陌颜,陌笑,一切,缥缈的像场笑话

曾经向往的一切一切,在风的吹动下慢慢散

如此,也好,忘了就忘了的洒脱,谁能做到

唯君,唯你,唯我,真好

莫痴,莫念,莫怨,安好

所有放下放不下的,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消散

我们都将忘却所有的记忆,重回世间,体验

时光的无情,你我的无情,在浩瀚的岁月里,寂灭

有人说,爱是一颗脆弱的种子,需要用心饲养

那么,当心被无情的伤透,死掉的时候

是不是,爱,从此就会在这世界里消融

我在问自己,自己在问天,天在问虚无

于是,这个小问题,终究还是没有答案

那就这样吧

篇2:脑筋急转弯没有答案

1. 弃文就武(打一成语)?【 答案:投笔从戎 】

2. 阎王爷写日记(打一成语)?【 答案:鬼话连篇 】

3. 什么桥下没水?【 答案:立交桥 】

4. 小明在一场激烈木仓战后,身中数弹,血流如注,然而他仍能精神百倍地回家吃饭,为什么?【 答案:他在拍戏 】

5. 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 答案:cd 】

6. 什么酒不能喝?【 答案:碘酒 】

7. 什么东西咬牙切齿?【 答案:拉链 】

8. 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答案:做梦)

9. 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呢? (答案:CD)

10. 一个离过五十次婚的女人,应该怎么形容她?(答案:前“公”尽弃)

11. 三个孩子吃三个饼要用3分钟,九十个孩子九十个海中绿洲(打一城市)?【 答案:青岛 】

12. 华先生有个本领,那就是能让见到他的人,都会自动手心朝上。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因为他是个中医 】

13. 一间牢房中关押着两名犯人,其中一个因偷窃要关一年,另一个是抢动杀人犯,却只关两周,为什么?【 答案:关两周后木仓决 】

14. 任何人必须去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厕所 】

15. 什么东西你有,别人也有,虽然是身外之物,却不能交换?【 答案:姓名 】

16. 战场上,子弹最密集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在丹药运输车上 】

17. 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是哪一天?【 答案:明天 】

18. 曹孟德赤壁惨败。(打二歌星)【 答案:孙悦、刘欢 】

19. 弃文就武(打一成语)?【 答案:投笔从戎 】

20. 阎王爷写日记(打一成语)?【 答案:鬼话连篇 】

脑筋急转弯带答案

篇3:散文诗《暴风雨》阅读答案

散文诗《暴风雨》阅读答案

①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地轰鸣,使人惊恐。

②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③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④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⑤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⑥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⑦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 得更加明亮。

⑧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⑨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⑩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1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0.本文所写的时间是从____________ _到____________ _。

11.第⑥段中,“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⑦段横线处处应填的动词是( )

A.点缀 B.擦洗 C.洗涤 D.擦拭

13.本文题为“暴风雨”,却又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写“更加绚丽的早晨”,意在表现什么?

14.请按你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用竖线在下面序号处标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15.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了早晨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写嗅觉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昨夜 今晨

11.暴风雨变成小雨

12.D

13.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14.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5.鸟儿唱着欢乐的歌 艳丽的玫瑰散发出阵阵的芳香。

篇4:《没有天堂》阅读及答案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他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C)。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如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哪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并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的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星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篇5:《没有天堂》阅读及答案

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3.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

4.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篇6:《没有天堂》阅读及答案

1.(1)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2)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2.(1)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

(2)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3.(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

(2)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4.(1)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3)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篇7:《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答案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2.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13.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2分)

① →② 氧化碳=>二氧化碳→③ →④硝酸+雨水=>氮肥

参考答案

12.①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②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

2分。每个要点1分。

13.不能。“往往”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分。

14.列数字、做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 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说明方法1分有些年份台风带来的水分不足25% 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分。只判断无分析不给分,只分析不判断或分析不具体给1用2分。只写一种说明方法、作用分析不貝休酌情扣分。

15. ①氮+氧^一氧化氮③二氧化氮+雨水=>硝酸 2分,每空1分。

篇8:《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假如没有台风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它发生在南纬和北纬5~20℃左右海水温度比较高的洋面上。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海洋温度比较高的7-10月,南半球的台风发生在高温的1-3月,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当台风吹越海面时,风速可达17.2米/秒,掀起的巨浪有10多米高,最高的可达30多米。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中下的雨量可达200亿吨,由水汽凝结成雨所放出的热能相当巨大。台风的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台风登陆之际,往往造成恶劣天气,风雨交加,酿成风灾水患。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灾害。近几年来,台风登陆频率增高,并有北移的趋势,偶尔还深入内陆,台风的影响面在扩大。1975年,台风袭击了河南中部驻马店地区,24小时内降雨量达1000毫米以上,导致板桥、石滩等大水库堤毁库崩,酿成重灾。1988年8月,台风在杭州市掠过,西子湖畔80%的树木被刮倒,一片狼藉。市内断电停水,生产陷于瘫痪,人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直接的经济损失达10亿元。每当因台风致灾时,人们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台风该有多好。

那么,假如没有台风又会怎样呢?

首先,如果没有台风的话,我国东南沿海盛夏季节气温将会骤增。持续的高温会造成作物热死,人畜中暑,造成高温引起“热害”。工厂将被迫停工,各项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身居东南沿海的人们在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盛夏,常会盼望多来几级台风,因为台风给人们带来大量的雨水与狂风,使气温骤然降低,给酷暑之中的人们以透气的机会,可见台风在盛夏消除“热害”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台风带来倾盆大雨,为缺乏淡水的沿海岛屿和城乡普降甘霖。一次台风带来的一场透雨,能缓解旱情,大量雨水储入水库,渗入地下,改善了夏季干旱的气候。近年来,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沿海城市和海岛更是年年都要闹水荒。1988年,我国最大的渔场之——浙江嵊泗列岛大旱,岛上水库干涸,来自沿海诸省市的10万渔民和岛上居民深受缺水的煎熬,十万火急地向上海求救。当时上海市曾紧急调用多艘油轮向嵊泗送水,旱情才得以缓解。可是用船送水,要付出很大的费用,真是滴水贵如油啊!如果没有台风,那么在盛夏干热时节,我国沿海城乡和岛屿的水荒将更会加剧,将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如果没有台风,我们沿海地区的湿润度就要大大下降。弄不好,江南沃野也将丧失,会出现沙丘成垄的干旱地区,江南的“鱼米之乡”也就不会存在了。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似乎一切都作了精密的安排,什么也缺少不了。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拜倒在台风的脚下?那也不是,人类不能“消灭”台风却要认识台风,掌握台风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进而利用台风。比如说,每次台风来时,都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一旦人们能驾驭台风,借其能量为人所用,人类也增加了一种巨大的能源。(《正视灾害》)

1、根据文章,说说台风有哪些弊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在上下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没有台风也就没有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弊:酿成风灾水患,影响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利:夏季能降温,避免作物热死,人畜中暑,能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情,能保持沿海地区的湿润度。

2、一方面通过说明台风的巨大雨量和热能来说明台风的威力;另一方面为台风能带来甘霖缓解旱情和保持湿润度打下伏笔。

3、“略”。

篇9:《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答案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16分)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 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小题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题不得超过2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中“更”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清洁工”的两个方面的含义。(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题5:请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主要说明没有台风和闪电的严重危害。

小题1:不能,“更”准确说明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不均衡程度加重,如果去掉就不符合事实,所以不能去。

小题1:列数字、做比较,准确突出说明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小题1:(1)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

(2)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小题1:闪电时大气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小题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的考查。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说明本文说明对象没有台风和闪电的严重危害这一特征即可。

小题1:这是对说明文语言考点的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准确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这样就表明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小题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此处使用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有准确突出说明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的作用。

小题1:学生感知说明文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理解概括出“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即可

小题1:这是对说明文筛选文中信息的考查。阅读科技说明文文本,因其文体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学生应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这里能概括出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合理表述即可。

篇10:《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答案

假如没有台风

①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的中心于8日3时20分前后在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登陆,8日白天穿过浙江省,8日夜间进入安徽省,将给长江三角地区带来持续强风雨。诸如此类的台风是怎样的一种自然现象呢?

②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它发生在南纬和北纬5~20℃左右海水温度比较高的洋面上。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海洋温度比较高的7—10月,南半球的台风发生在高温的1—3月,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当台风吹越海面时,风速可达17.2米/秒,掀起的巨浪有10多米高,最高的可达30多米。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中下的雨量可达200亿吨,由水汽凝结成雨所放出的热能相当巨大。台风的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③台风登陆之际,往往造成恶劣天气,风雨交加,酿成风灾水患。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灾害。近几年来,台风登陆频率增高,并有北移的趋势,偶尔还深入内陆,台风的影响面在扩大。20xx年8月台风“麦莎”使全省受灾人口高达840.3万,9月受13号台风“泰利”影响,安徽大别山地区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山洪暴发,造成几十人死亡,20xx年第1号台风“珍珠”已造成福建、广东、浙江3省1061万多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5万多人,因灾直接损失75.5亿元。每当因台风致灾时,人们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台风该有多好。

④那么,假如没有台风又会怎样呢?

⑤首先,如果没有台风的话,我国东南沿海盛夏季节气温将会骤增。持续的高温会造成作物热死,人畜中暑,造成高温引起“热害”。工厂将被迫停工,各项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身居东南沿海的人们在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盛夏,常会盼望多来几级台风,因为台风给人们带来大量的雨水与狂风,使气温骤然降低,给酷暑之中的人们以透气的机会,可见台风在盛夏消除“热害”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⑥台风带来倾盆大雨,为缺乏淡水的沿海岛屿和城乡普降甘霖。一次台风带来的一场透雨,能缓解旱情,大量雨水储入水库,渗入地下,改善了夏季干旱的气候。近年来,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沿海城市和海岛更是年年都要闹水荒。1988年,我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浙江嵊泗列岛大旱,岛上水库干涸,来自沿海诸省市的10万渔民和岛上居民深受缺水的煎熬,十万火急地向上海求救。当时上海市曾紧急调用多艘油轮向嵊泗送水,旱情才得以缓解。可是用船送水,要付出很大的费用,真是滴水贵如油啊!如果没有台风,那么在盛夏干热时节,我国沿海城乡和岛屿的水荒将更会加剧,将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⑦如果没有台风,我们沿海地区的湿润度就要大大下降。弄不好,江南沃野也将丧失,会出现沙丘成垄的干旱地区,江南的“鱼米之乡”也就不会存在了。

⑧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似乎一切都作了精密的安排,什么也缺少不了。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拜倒在台风的脚下?那也不是,人类不能“消灭”台风,却要认识台风,掌握台风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进而利用台风。比如说,每次台风来时,都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一旦人们能驾驭台风,借其能量为人们所用,人类也增加了一种巨大的能源。

小题1:请根据本文的内容,概括台风的弊与利。(5分)

小题2:第②自然段多次引用数据,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3:文章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4分)

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中下的雨量可达200亿吨,由水汽凝结成雨所放出的热能相当巨大。

小题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灾害的高发区,请你根据本文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以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弊:酿成风灾水患,影响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分。答出一点1分,答全给满分)利:①夏季能降温,消除热害(避免作物热死,人畜中暑);②能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情;③能保持沿海地区的湿润度。(3分。每点1分)

小题1: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台风的巨大威力和台风新动向。(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小题1:一方面通过说明台风的巨大雨量和热能进而说明台风的威力;另一方面为台风能带来甘霖缓解旱情和保持湿润度埋下伏笔。(4分,每点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小题1:此题开放,如(1)加固沿海堤岸;(2)加强预警能力,及时播报台风新动向;(3)及时将人民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4)成立抗台风指挥部;(5)加固树木、广告牌等。(3分,任意写三条,每条1分。合理可行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1:学生感知说明文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酿成风灾水患,影响人民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消除热害、缓解旱情、保持沿海地区的湿润度”等信息即可。

小题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此处使用引用数据的说明方法,有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台风的巨大威力和台风新动向的作用。

小题1: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应学会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为台风能带来甘霖缓解旱情和保持湿润度埋下伏笔,在内容上是说明台风的巨大雨量和热能进而说明台风的威力。

小题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没有答案的答案记叙文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阅读答案

《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理解及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的阅读答案

幸福没有榜样原文与阅读答案

答案

答案大全

最全灯谜及最佳答案

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散文诗《没有答案的答案就是最佳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