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rFat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上海理工大学前沪江大学校园风貌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
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
保护与开发
城市生态学理论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
苏州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群体的.保护与再生研究
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
开封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汾城古镇聚落形态分析及保护研究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以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研究
商丘古城保护与利用价值研究
济南外来建筑文化街区之一商埠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Aleppo古城保护的理念、策略与实践研究
襄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
湖北竹山县三盛院庄园的保护和复原研究
长春人民艺术剧场修复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历史保护运动研究
苏州市古建老宅保护及更新设计探讨
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塑造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登记历史建筑的干预策略研究 长春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探讨
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研究
平遥古城商业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越南顺化建筑遗产及其保护问题探讨
思南路
保护的文化研究苏州临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研究
留存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分析
良户古村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 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厂区保护与更新
当前遗址公园保护开发的矛盾及对策研究
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初探
湘潭城市历史场所保护与更新研究
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具有历史主题的酒店设计研究
潍坊市坊子区工业遗产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新密老城传统空间形态保护研究
天长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遗存综合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 邯郸市村庄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研究
浙江新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研究
四川省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
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
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研究
篇2: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如今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阔,毕业生一般从事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相关的工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毕业生主要成为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系统中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工程设计、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等方向的设计、科研、开发、管理的专门人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报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学(专业学位)、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篇3: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18757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1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0元,0-2年工资4251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9元,6-7年工资6822元,8-10年工资7688元。
就业地区排名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暂时无法统计。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盐城[12499元]、北京[6543元]、惠州[6527元]、上海[6267元]、南通[5953元]、厦门[5366元]、广州[5231元]、深圳[5153元]、佛山[5147元]、温州[5049元]、杭州[5026元]等。
在同类专业排名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土建类,其中土建类共15个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土建类专业中排名第1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48位。
在土建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水务工程等。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4: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伴随着整个社会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日益重视,相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中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
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很多建筑、土建类专业的考生在选择在职研的过程中都会选择这一专业,而从就业率来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也不负众望,成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土建类,其中土建类共15个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土建类专业中排名第1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48位。截止到 月24日,318757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0元,0-2年工资4251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9元,6-7年工资6822元,8-10年工资7688元。
【扩展阅读】
专业背景
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的社会影响也在迅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建筑院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属建筑学新兴的学科方向,并且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化需求相适应。实际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已形成广泛的国际性共识。
中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因而同济大学建筑系于创立了中国国建筑院系中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1]
培养目标
该专业着重培养以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及技能为基础,系统掌握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较高建筑学素养和特殊保护技能的专家和未来的专业领导者。培养计划汲取欧美的经验,使学生一方面接受整体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另一方面接受一定的保护工程特殊训练,以便在毕业后能够适应教学、科研、设计和城市管理等部门的特殊专业需求。
篇5: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中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的社会影响也在迅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建筑院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属建筑学新兴的学科方向,并且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化需求相适应。实际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已形成广泛的国际性共识。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土建类,其中土建类共15个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土建类专业中排名第1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48位。截止到 12月24日,318757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1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0元,0-2年工资4251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9元,6-7年工资6822元,8-10年工资7688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珠海、北京、抚州、金华。
篇6: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毕业生主要成为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系统中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工程设计、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等方向的设计、科研、开发、管理的专门人才。
篇7: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1、同济大学
2、湖南理工学院
3、北京建筑大学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到:
篇8: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全文
最新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全文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建筑的保护适用本办法。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三条(术语解释)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经市政府认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监管职责)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总体规划。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文化、财政、国土、公安、工商、城管、林业园林、旅游、民宗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第五条(保护资金)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加大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的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政府表彰)
对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和区(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社会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建筑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和举报。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服务或者投资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
第八条(评审制度)
历史建筑保护实行专家评审制度。
市政府统一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规划、房产、建筑、国土等方面专业人士和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历史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以及规划、保护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第九条(认定标准)
建成五十年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或者重要组织机构有关的;
(二)反映优秀历史文化,体现城乡传统风貌、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
(三)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四)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作;
(五)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等;
(六)其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或教育意义的。
符合前款规定但已灭失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原貌恢复重建或者异地迁建的,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建成三十年以上不足五十年,但具有特殊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或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本市已公布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批准公布)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以下统称为五城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并征求所在地政府(管委会)、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后,组织制定保护方案。
其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本辖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并征求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意见,报所在地区(市)县政府同意后,组织制定保护方案。
保护方案应当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其保护、修缮和使用要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和保护方案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规划管理)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和区(市)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
第十二条(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以市政府名义统一设立保护标志。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设立五城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其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设立本辖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三条(调整撤销)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因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责任主体)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
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权属不清的,由承租人、借用人等实际使用人或代管人承担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
所有权人可以与历史建筑实际使用人或代管人约定保护责任,但不得以此为由拒不承担保护责任。
本条所称所有权人、实际使用人、代管人以下统称为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
第十五条(保护要求)
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方案,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转让或者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受让人或者承租人。
第十六条(原址保护)
历史建筑应当实施原址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拆除。
因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由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异地保护或者拆除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予以公示,并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报批。
历史建筑实施异地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异地保护方案的要求。
历史建筑实施迁移或者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报送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十七条(修缮责任)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费用。
市和区(市)县政府可以对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修缮审查)
历史建筑实施修缮或者装饰装修,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
历史建筑修缮或者装饰装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还应当报送规划、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按规定报送。
历史建筑修缮和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九条(附属建设)
在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建设活动。
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历史建筑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提交专家委员会评审。
新建附属设施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条(建筑外观)
严禁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
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招牌、霓虹灯、空调外机、遮雨(阳)篷等外部设施,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与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协调。
第二十一条(合理利用)
在符合保护方案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商业设施等向社会开放。
第二十二条(使用性质)
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基于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需要,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向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要求的,报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使用要求)
禁止下列影响历史建筑安全和景观的行为:
(一)擅自在历史建筑外墙增设、拆改门窗或者改变外墙材料、色彩、外部造型和风格的;
(二)擅自变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拆卸建筑构件,危害建筑安全的;
(三)违法搭建建(构)筑物的;
(四)在建筑物内生产、存储、经营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和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
(五)违反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规定,堆放、晾晒、吊挂有碍建筑风貌的物品的;
(六)其他影响历史建筑安全和景观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消防安全)
历史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历史建筑文化风貌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消防机构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二十五条(日常巡查)
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情况进行巡查,督促、指导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履行保护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对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抢险保护)
历史建筑发生损毁危险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并向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第二十七条(档案管理)
市和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建筑的坐落地址、建筑面积、艺术特征、建设年代、稀有程度等基本信息资料;
(二)历史建筑认定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包括相关普查、复查踏勘资料、专家评审文件、保护方案等资料;
(三)历史建筑的技术资料、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历史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以及维护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历史建筑的文史资料,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第二十八条(房管执法监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设置、移动、涂改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
(二)不符合保护方案的要求,擅自进行修缮或者装饰装修的;
(三)擅自变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拆卸建筑构件,危害建筑使用安全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其他执法监管)
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市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不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权利、徇私作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12月1日起施行。
篇9:信息物理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信息物理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信息物理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基于web的高师普通物理(电磁学)双语教学支持系统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思考能力的研究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地学多元信息深边部综合找矿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研究
jtids系统物理层波形研究
利用漂移室信息计算北京谱仪事例起始时间的方法研究
网络技术在gmdss中的应用研究
三苯胺和咔唑齐聚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三维直流电场物理模拟的数据表示方法研究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构建日本血吸虫基因组物理图谱草图
篇10: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本学科包括专业:
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民用建筑、建设监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景观学、工程管理等。
职业方向一建筑设计
1、对应专业:
建筑学、工业民用建筑
2、职业说明:
在各类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等从事建筑设计研究的专业人员
3、市场趋势:
建筑是人类居住、使用等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社会经济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将长期保持稳定的增长。
4、办公地点:
室内
5、初始职位:
设计员
6、职业利弊:
工作比较稳定,收入高
7、职业人格:
研究型、工具型、艺术型
8、学业规划
大学四年规划:在求学期间,应该懂得主动求变,借助具有同行职场经验的小编的职业指导,借助他们的职场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赢在求职起跑线!
9、职业发展:
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
篇11:《东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 毕业论文题目
★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 审计毕业论文题目
★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
★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 工业工程毕业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共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