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项链基础练习参考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项链基础练习参考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项链》基础练习测试题
《项链》基础练习测试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寒chen( ) ②油nì( )
③租lìn( ) ④těng( )写
2 下列词语中含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佳肴 惆怅 鲈鱼 晚餐
b 赔偿 颈项 润湿 请柬
c 矫媚 捡省 衣褶 陶醉
d 玫瑰 难勘 烦闷 犹豫
( )
3 填空后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①怨天( )人
②自惭形( )
③梦( )以求
④孤( )寡闻
⑤惊惶失( )
4 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个是:
a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b 资质:人的素质
c 丰韵:优美的态度
d 穷酸气:贫穷寒伧的样子
( )
5近义词的区别有下列几种:a 语义轻重不同,b 感情色彩不同,c 使用范围、场合不同,d 语体不同。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把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内即可)
6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②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 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③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 ,不出来。
④她狂热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 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a 破旧 仰慕 自惭形秽 陶醉
b 陈旧 敬仰 惭愧羞涩 沉醉
c 陈旧 羡慕 不好意思 沉迷
d 破旧 尊敬 羞于露面 沉溺
( )
7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句中“也”字的含意是:
a 美丽动人的姑娘都是生在富贵之家的
b 大千世界有无数美丽动人的姑娘
c 富贵之家的姑娘生来就是美丽动人的.
d 小职员家庭里也有美丽动人的姑娘
( )
8 “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这句话的含意是:
a 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她决心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性格。
b 这是虚荣心在支撑着她,不能垮下去。
c 她下决心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去过穷人的生活,这是她性格中刚强一面的体现。
d 事已至此,别无它途,只有面对现实,她认命了。
( )
9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哎!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句话的作用是:
a 发人深思,深化主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
b 说明佛来思节夫人被玛蒂尔德的诚实所感动,两人的友情将进一步加深。
c 强化了路瓦栽夫人的悲剧的命运。
d 流露出作者对历尽艰辛偿还债务的玛蒂尔德的同情和怜悯。
( )
10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玛蒂尔德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 )在桌上。
②所有的男宾都( )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
③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 )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a 丢 注视 高雅
b 扔 盯着 雅致
c 抛 瞧着 典雅
d 放 打量 优雅
( )
11 下列词语中,词性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a 喜欢 痛恨 欣赏 憎恶
b 高雅 奢华 聪明 优美
c 幽静 珍奇 华美 亲密
d 奇异 迷人 精美 漂亮
篇2:《桃花源记》基础练习题
《桃花源记》基础练习题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晋太元中
2、缘溪行()
3、便舍船()
4、豁然开朗()
5、屋舍俨然()
6、阡陌()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遂与外人间隔()
10、不足为外人道()
11、及郡下()
12、诣太守()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便舍船
2、屋舍俨然
3、处处志之
4、寻向所志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
人: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2、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落英缤纷”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指的是与世人的衣着有很大的差异,仿佛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服饰。
3、“皆叹惋”说明村人是因为听渔人叙述自汉至晋的历史变化而叹惋。
4、文章结尾没讲清“遂迷”是怎样发生的,是作者的失误。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jìn
2、yuán xī
3、shě
4、huò
5、shè yǎn
6、qiān mò
7、tiáo
8、yāo huán
9、suì jiàn
10、wèi
11、jùn
12、yì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豁:开阔。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
5、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舍弃、离开。动词
2、房屋。名词
3、做记号。动词
4、标记。名词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交错相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和孩子。专指妻子。
3、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衣:悉如外人貌:黄发垂髻行:往来种作神:(见人)大惊情:怡然自乐。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⑴“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错。“落英”指落花,写的是暮春季节。
2、错。“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3、正确。
4、错。作者的意图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所以用模糊语言来叙述渔人复寻而不可见的原因。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篇3:《沁园春》基础练习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10分)
沁园春( ) 峥嵘( ) 百舸争流( )
携( ) 百侣曾游( ) 橘子洲( )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 怅寥廓(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诀窍 和蔼 粗制滥造 靡靡之音
B.庄严 姆指 潸然泪下 不落窠臼
C.濒临 炫耀 汗流浃背 大名鼎鼎
D.安装 风采 戛然而止 源远流长
3.选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
A.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B.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4.《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 ]
A.“翔”写出了鱼游之快速,而“游”则没有什么诗意
B.“翔”是以鸟拟鱼,写出了鱼的轻快自由的神态,暗写水之清,鱼如在空中游
C.“翔”与“浅底”相配合,因为鱼在“浅底”游,所以就像鸟儿在空中飞一样
D.“翔”照应前句“鹰击长空”的“击”,都是要表现鹰、鱼主动搏击的情态 5.对“独立寒秋”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昂首挺立于寒冷的秋天,突现出革命领袖的高大形象 B.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点明处境和时间
C.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中昂首挺立,表现出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寒冷的秋天中孤立无援,略感寂寞、惆怅
6.下列各项的括号内均有省略,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独立( )寒秋 B.鹰击( )长空 C.鱼翔( )浅底 D.激扬( )文字
7.阅读下列文字,完成①-⑥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①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②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③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再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 ④“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上段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 ]
A.立 看 染 争 B.染 争 击 翔 C.立 透 竞 问 D.看 流 击 竞
答案
1.沁qìn,峥嵘zhēng róng,舸ɡě,携xié,侣lǚ ,橘jǘ,遒qíu , 遏è ,怅寥廓chànɡ liáo kuò。
2.B(姆→拇) 3.C 4.B 5.B 6.D
7.①秋天;湘江中橘子洲头 ②1句—6句;总领 ③远;近;下;上;上;下;下;上 ④林;江;舸;鹰;鱼 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⑥B
篇4: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
初中语文基础练习题
1.下面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绽开(zhàn) 搓捻(niē)疲倦(pí)小心冀冀(yì)
B.惭槐(kuì)觅食(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
C.预兆(zhào) 迁徙(xǐ)企盼(qǐ) 落英缤纷(bīn)
D.穿梭(sōu) 煎熬(áo)冥思(míng) 不可明状(m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①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率,把它率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错字: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②一阵陈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拨起。
错字: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③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振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吊到了地上,这振动由下而上地传道了我坐着的枝干上。
错字: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3.下列四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微不足到任劳任怨一事同仁慷慨大方
B.逍遥法外心安理德深不可测胸有成竹
C.不容置疑镇定自若众目睽睽齐心协力
D.振耳欲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黑咕隆咚
4.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
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才领悟到的。
领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博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选择正确的词语。(2分)
①直到有一天,抵挡不住那繁花满枝、香味扑鼻的含羞树的诱惑后,才_______(A.克服B.克制C.说服D.压制)了这种恐惧心理。
②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_______(A.美好B.曼妙C.奇妙D.美妙)的梦境中。
③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_______(A.奇特B.神秘 C.神奇D.特别)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6.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2分)
①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②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③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④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花,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冰冷”“坚硬”写出了雪的特质,而“灿烂”是指雪能反射各色光芒。
B.“冰冷”“坚硬”是北方雪的特征,“灿烂”是作者对雪有赞赏之情。
C.“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D.“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近人情,“灿烂”是用来形容雪孤芳自赏的精神的。
8、下面对各句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B.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分析:作者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玩“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
C.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热情歌颂。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分析: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9、给下面一段话标上标点符号。(2分)
难 道 就 这 么 草 草 收 场 了 周 围 那 些 看 热 闹 的 人 都 觉 得有 些可 惜但 也 没有 办 法 看 来 只 好 扫兴而 归 了 正 在 这 时 候有 一 个 人 满 头 大 汗 地 从 人 堆 里 挤 了 出 来 大 声 地 提 议 道 请 把这 个 洞 让 给 我 吧 我 来 给 你 们 填
10、根据所给的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____________
2.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____________
3.无法揣测,难以捉摸。____________
4.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____________
11、驰骋想象,试把下面词语连缀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2分)
敬畏神秘莫测目空一切
12、联句。(2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人有悲欢离合, 。
(4)但愿人长久,
13、默写。(2分)
写出《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的一段文字。
篇5:《会计基础》练习题
《会计基础》练习题
1.某企业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应开支业务招待费80000元,全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1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0元,所得税率为33%,假定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本年度应交所得税元。
A.660000
B.673200
C.646800
D.2040000
[答案]:B
[解析]:企业本年度应交所得税673200元{[2000000+(120000—80000)]×33%}。
2.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为()。
A.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B.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D.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答案]:B
[解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企业的营业利润为()。
A.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B.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C.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
D.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答案]:B
[解析]:企业的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企业的利润总额为()。
A.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B.主营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C.主营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D.主营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
[答案]:A
[解析]: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5.经批准转销的材料非常损失应计入()。
A.其他业务支出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产品销售费用
[答案]:B
[解析]:经批准转销的材料非常损失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6.企业的罚款净收入应记入()。
A.“营业外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冲减“营业外支出”
[答案]:A
[解析]:企业的罚款净收入应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7.期末,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账户。
A.“营业外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资本公积”
D.“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答案]:D
[解析]:期末,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8.“所得税”是()类账户。
A.资产
B.负债
C.损益
D.所有者权益
[答案]:C
[解析]:“所得税”是损益类账户。
9.下列各账户中,年末结转后可能有余额的是()。
A.“营业外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答案]:D
[解析]:“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支出”这三个账户在年末均应将本期发生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应无余额。
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余额反映()。
A.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
B.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
C.企业本年的亏损
D.企业本年的利润
[答案]:B
[解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
11.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记入()账户。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支出”
D.“制造费用”
[答案]:A
[解析]: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12.转让商标权应交纳的营业税应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支出”
D.“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答案]:C
[解析]:无形资产转让,其结转的成本应记入“其他业务支出”,发生的税金也通过“其他业务支出”账户核算。
13.根据税法规定,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是()。
A.税收滞纳金
B.罚款
C.罚金
D.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答案]:D
[解析]:税法规定,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14.在会计实务中,捐赠支出应作为()处理。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支出
C.实收资本
D.其他业务支出
[答案]:B
[解析]:会计实务中,捐赠支出应作为“营业外支出”核算。
15.会计期末,企业应将()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
A.“所得税”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支出”
[答案]:B
[解析]:会计期末,企业应将收益类账户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将成本费用类账户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16.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有()。
A.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B.补贴收入
C.经批准转销的固定资产盘盈
D.处理固定资产收益
[答案]:B
[解析]:补贴收入应通过“补贴收入”账户核算。
17.下列各项不属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A.固定资产出售收入
B.技术转让收入
C.包装物出租收入
D.材料销售收入
[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出售收入应通过“营业外收入”账户核算。
18.某企业8月份共增加银行存款80000元。其中:出售商品收入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出售固定资产收入20000元;接受捐赠以收入10000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入14900元。则该月收入为()元。
A.35100
B.64900
C.50000
D.44900
[答案]:B
[解析]:增值税不作为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应通过“资本公积”账户核算。
19.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借方余额9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700万元。若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则本年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为()万元。
A.70
B.90
C.20
D.0
[答案]:D
[解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年净利润为—200万元(—900+700),则本年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规定以净利润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A.10%
B.5%
C.15%
D.20%
[答案]:A
[解析]: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规定以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篇6:会计基础练习题
会计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应在账户的借方核算的是( )。
A.负债的增加额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C.收入的增加额
D.资产的增加额
答案:D
解析:注意本题答案与“对于资产类账户,有些账户特殊,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这个说法并不矛盾,原因是这些资产类账户都是资产的抵减账户,也就说,这些账户的余额的增加导致资产减少,这些账户余额的减少导致资产增加。例如:计提折旧时,累计折旧的余额增加,计入贷方,但是,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因此,累计折旧的贷方发生额核算的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少额。反之,累计折旧的借方发生额核算的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额。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答案:AC
解析:成本类科目主要包括三种,即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选项B主营业务成本和选项D营业费用都属于损益类科目。
2.关于总分类会计科目与明细分类会计科目表述正确的是( )。
A.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B.总分类会计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C.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控制作用
D.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答案:CD
解析:总分类科目是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是详细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3.下列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主营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
答案:CD
解析:AB属于成本类科目,CD属于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和费用两类,其中,收入类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费用类有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本章主要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讲述了下列内容:(1)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基本结构和记账规则;(3)试算平衡的应用;(4)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以及平行登记。这五部分内容都是要求必须掌握的。
具体内容讲解: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例如:对于用现金支付工资的业务,只在现金账户中登记现金减少,而不在“应付工资”账户中登记应付工资的减少。
特点: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简单,但是由于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例如:上述用现金支付工资的业务 ,在复式记账法下,一方面在“现金”账户中登记现金减少,另一方面在“应付工资”账户中登记应付工资减少。
特点: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因此,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例1〕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
答案:×
解析: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2〕复式记账法可以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
答案:√
解析:由于运用复式记账法,当每笔经济业务发生时,要用相等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加以记录,所以,复式记账法可以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基本结构和记账规则
(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二)账户基本结构
1.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其中:
(1)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
注意:个别负债、
账户的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例如:应付利息、本年利润。“应付利息”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贷方登记预先提取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费用,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果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实际支付大于预先提取的数额,应视为待摊费用(已取消该科目)。“本年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由收入类账户转来的,企业本期内的全部收入数额,借方登记由费用类账户转来的,企业本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数额,如果余额在贷方,反映的是利润数额;如果余额在借方,反映的是亏损数额。
(2)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取得的经营业绩,不应留存到下一会计期间,应当在当期予以结转,以便下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账户金额能够反映下一会计期间的实际收入情况,期末要将收入类账户的全部余额计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以便结算本期利润,收入类账户结转之后没有余额
2.对于资产类和费用(包括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资产、费用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费用减少数。
(1)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注意:
①个别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例如:累计折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等。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②有些资产类账户的余额既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例如:对于“应收账款”账户,如果本期收回的款项大于应收款项(即存在预收款项),则期末“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表示预收的款项,此时“应收账款”账户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
(2)费用(包括成本)类账户在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应为借方余额。具体而言:
①生产成本、劳务成本账户在期末一般有余额,其余额在借方,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②制造费用账户在期末结转(计入生产成本)之后一般没有余额。
③属于损益类的费用账户期末(结转计入本年利润)没有余额。
总结:
(1)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减少额、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收入的减少额、费用的增加额; 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负债的增加额、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收入的增加额、费用的减少额。
(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有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
(3)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反, 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例如上述提到的“应收账款”账户。除此以外,还有“应付账款”账户、“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等。
(4)对于收入类账户以及属于损益类的费用账户,本期发生额在期末结账时都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期初、期末没有余额。
〔例3〕下列计入借方的是( )
A.资产的增加额
B.负债的增加额
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D.费用的增加额
〔答案〕AD
〔解析〕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减少额、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收入的减少额、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负债的增加额、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收入的增加额、费用的减少额。
(三)记账规则
1.内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含义:对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同时在相互联系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并且借方登记的数额等于贷方登记的数额。(稍后结合会计分录举例说明)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一)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的方法就是编制会计分录。所谓的会计分录是指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又称为记账公式或简称分录。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记账符号、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根据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账户的多少,可以把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指的是一项经济业务仅涉及两个账户的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
例如:把现金存入银行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2)复合会计分录指的是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分录。例如:
(1)采取赊销方式销售商品的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赊购原材料的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3)采取赊销方式(另外一部分货款通过银行收到)销售商品的分录: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不能把几项业务合并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1)确认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性质;
(2)分析涉及的资金是增还是减,数额是多少;
(3)根据账户的基本结构确定每个账户的借贷方向;
(4)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分录,具体规定如下:
①先写借方科目,后写贷方科目;
②贷方的文字和数字都要比借方后退两格书写;
③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金额也要对齐。
(5)检查借方和贷方合计是否相等。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否则可能会导致余额平衡的等式不成立。
(2)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平衡为止。
(3)试算平衡了,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漏记某项经济业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或少记并且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等等。
〔例16〕下列哪些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C.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
D.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
〔答案〕ABD
〔解析〕注意“记错方向,把借方计入贷方”的结果导致贷方两次计入数据,而借方没有计入数据,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例17〕关于试算平衡法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
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
D.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答案:ABD
五、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1.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解释: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总括核算资料是对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是对其总分类账户核算资料的具体化。
2.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解释:总分类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化的总括反映,提供总括的资料;而明细分类账户反映的是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化的详细情况,提供了某一具体方面的详细资料,有些明细分类账户还可以提供实物数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等。
3.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解释:由于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相同的依据来进行平行登记,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其总金额必然相等。
篇7: 基础会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B.负债C.财产D.利润C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
A.费用B.利润C.收入D.资产D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
A.收入B.负债C.资产D.所有者权益A
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 )。
A.预付账款B.专利权C.应收账款D.预收账款D
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
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C
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 )。
A.应付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应付股利B
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B.长期应付款C.固定资产D.股本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 )。
A.预收账款B.现金C.存货D.股本A
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B
1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
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A
1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C.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
12.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
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B.购买机器设备0元,货款未付
C.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 B
13.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是( )。
A.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B.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C.收回应收账款D.接受其他单位捐赠新设备 A
14.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负债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向银行借入款项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D.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B
15.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所有者权益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收到股东A的现金投资
C.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D.发放股票股利 D
16.费用是指企业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
A.经济利益的流出B.生产费用 C.财务耗费D.经济损失 A
17.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用银行存款支付购料款B.从银行提取现金 C.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D.收到预收账款存入银行 B
18.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万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万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万元。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9万元B.13万元C.10万元D.12万元D
19.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情况是( )。
A.资产与负债同增B.资产与负债同减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C
20.按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划分,营业外支出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A.收入B.利润C.所有者权益D.费用B
21.某企业发生一笔广告费,但尚未支付,这项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是( ) 。
A.费用增加,负债增加B.费用增加,负债减少
C.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D.负债增加,资产减少 A
22.某公司资产总额为200 万元,当发生下列三笔经济业务后:
(l)向银行借款20 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 万元;(3)收回应收账款10 万元存入银行。其权益总计为( )。
A.205万元B.235万元C.230万元D.245万元A
23.以下名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短期借款B.存货C.实收资本D.应付股利B
24.引起资金进入企业的业务有( )。
A.从银行提取现金B.预收商品货款
C.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D.分派股票股利B
2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 )。
A.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B.企业的新增利润
C.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D.全部资产加上全部负债C
26.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0万元,即( )。
A.该公司的投入资本为10万元B.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万元
C.该公司的权益总额为10万元D.该公司的净资产总额为10万元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B.利润C.成本D.负债AD
2.下列各项目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A.资产B.所有者权益C.负债D.收入ABC
3.下列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
A.收入B.所有者权益C.费用D.利润ACD
4.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应收账款B.预收账款C.应付账款D.预付账款AD
5.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未分配利润D.应付股利ABC
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
A.制造费用B.营业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BCD
7.财务费用一般包括( )。
A.会计人员工资B.广告费用
C.银行借款利息D.发行债券手续费C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应付债券B.预付账款C.应付账款D.预收账款ACD
9.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短期投资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待摊费用ABD
10.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
A.投资收益B.营业利润C.利得D.损失ABCD
案保管清册。
11.资产具有的特征有( )。
A.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B.资产能以货币计量
C.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D.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ABCD
12.收入将导致企业( )。
A.现金流出B.资产增加C.资产减少D.负债减少BD
13.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C.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D.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ABC
14.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
A.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负债B.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C.预收销货款D.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存入银行BCD
15.下列经济活动中引起资产之间彼此增减的是( )。
A.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B.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C.完工产品入库D.生产领用材料BCD
16.在下列各项业务中,不影响资产总额的有( )。
A.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B.从银行提取现金C.用银行存款购入A公司股票D.用银行存款预付材料定金ABCD
17.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会计要素划分为( )。
A.资产和费用B.负债和收入C.会计科目和账户D.利润和所有者权益ABD
18.企业的递延资产包括( )。
A.专利权B.开办费C.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D.待摊费用BCD
19.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 )。
A.长期投资B.短期投资C.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ACD
20.企业的投入资本是( )。
A.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主体B.企业注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
C.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D.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ABD
2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是( )。
A.设置账户的理论依据B.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C.反映企业资产归属关系的等式D.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ABCD
22.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是相等的,这是因为( )。
A.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B.任何权益都能形成相应的资产C.某一具体资产项目的增加,总是同另一具体权益项目的增加同时发生D.权益方内部项目的此增彼减变化,不影响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变动ABD
23.下列资产项目与权益项目之间的变动符合资金运动规律的有( )。A.资产某项目增加与权益某项目减少B.资产某项目减少与权益某项目增加C.资产方内部项目之间此增彼减D.权益方内部项目之间此增彼减CD
24.下列业务中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有( )。
A.以银行存款投资办子公司B.公司投资者给公司投入设备
C.投资者代公司偿还欠款D.以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金BC
25.广义的收入包括( )。
A.主营业务收入B.投资收益C.营业外收入D.预收收入ABC
三、判断题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平衡公式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2.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潜在义务。×
3.应收及预收款是资产,应付及预付款是负债。×
4.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
5.凡不引起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事项都不属于企业的会计事项。√
6.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因此,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
7.某一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其所有权必须属于企业。×
8.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全部资产的所有权。×
9.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10.若某项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11.期间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
12.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偿还的债务。×
13.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1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15.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篇8:揠苗助长基础练习题
揠苗助长基础练习题
一、读《揠苗助长》完成后面练习。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 ),( )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 )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问题:根据课文填空。
补上缺的标点符号。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用“//”标出来。
二、写一件可笑的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都要写。
★ 会计基础练习题
★ 项链说课稿
★ 项链读后感
★ “珍珠”项链作文
★ 项链阅读及答案
★ 项链的教案
项链基础练习参考题(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