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l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及赏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赏析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桂影,桂花树的影子。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篇2: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赏析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朝 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绘枝香·吹箫人去》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绘枝香·吹箫人去》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绘枝香·吹箫人去》鉴赏
中秋节在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在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绘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在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绘枝香·吹箫人去》创作背景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262年(景定三年)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篇3: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赏析
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桂影,桂花树的影子。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篇4: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朝 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绘枝香·吹箫人去》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绘枝香·吹箫人去》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绘枝香·吹箫人去》鉴赏
中秋节在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在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绘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在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绘枝香·吹箫人去》创作背景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262年(景定三年)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篇5: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及赏析
刘辰翁〔宋代〕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欢何时到期限,能像从前一样团圆。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桂影,桂花树的影子。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鉴赏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篇6:《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及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原文: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译文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创作背景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刘辰翁的词属豪放风格,受苏东坡、辛弃疾的影响很深。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兼熔苏辛,扬其之长,使词风有苏辛之色,又不流于轻浮,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62年(景定三年)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篇7:王安石桂枝香翻译及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7)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13)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14) 商女:歌女。
(15)《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翻译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赏析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篇8: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宋代〕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①登临:登山临水。
②故国:故都,指金陵,南朝的都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③天气初肃:天气刚刚转为清肃的气象,指初秋时节。
④澄江似练:清澄的长江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子。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
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绸
带子。
⑤如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聚集,簇拥。
⑥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引申为船。
⑦斜矗(chù):斜斜地竖着。
⑧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作者把这个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
⑨繁华竟逐: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追逐。
四门外楼头:这里用陈后主宠张丽华而致亡国的典故,指南朝陈亡国的悲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从金陵朱雀门(南门)入城,俘获陈后主与他的宠妃张丽华,陈朝灭亡。当时,陈后主与他的宠妃张丽华正在结绮楼上寻欢作乐。门外,指韩擒虎兵临城下。楼头,指张丽华所住的结绮楼。
① 悲恨相续:指六朝亡国的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 谩嗟:空叹。四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凝绿:苍绿,暗绿。⑩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歌曲,传为陈后主所作。本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篇9: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翻译及赏析
guì zhī xiāng ·jīn líng huái gǔ
wáng ān shí 〔sòng dài 〕
dēng lín sòng mù ,zhèng gù guó wǎn qiū ,tiān qì chū sù 。qiān lǐ chéng jiāng sì liàn ,cuì fēng rú cù 。guī fān qù zhào cán yáng lǐ ,bèi xī fēng ,jiǔ qí xié chù 。cǎi zhōu yún dàn ,xīng hé lù qǐ ,huà tú nán zú 。
niàn wǎng xī ,fán huá jìng zhú ,tàn mén wài lóu tóu ,bēi hèn xiàng xù 。qiān gǔ píng gāo duì cǐ ,màn jiē róng rǔ 。liù cháo jiù shì suí liú shuǐ ,dàn hán yān shuāi cǎo níng lǜ 。zhì jīn shāng nǚ ,shí shí yóu chàng ,hòu tíng yí qǔ 。
相关翻译
登高远眺,正值金陵的晚秋时节,天气刚刚开始转为清肃的气象。千里澄澈的长江好像一条白练,苍翠的山峰犹如耸峙簇拥在一起。夕阳下,归来的风帆、远去的棹影往来不断,迎着西风,酒家的酒旗高高挑起,随风斜飘。黄昏时彩色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的云端,夜晚沙洲上的白鹭纷纷飞起,这样清丽的美景就是用图画也难以把它完美地画出来。
回想往昔,(六朝的达官贵人们)竟相追逐豪华淫逸的生活,可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那样的亡国悲恨接连发生,六朝亡国的悲恨相续不断。千年以来多少后人登高凭吊,面对此情此景,空叹古往今来的得失荣辱。六朝的旧事已随着江水流逝,惟见寒烟笼罩,衰草苍绿。直到如今,(亡国悲恨的)商女还不时地演唱着《后庭》遗曲。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也题作《桂枝香·登临送目》,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的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象,“登临送目”总领全词,“故国”写登临地点,扣题,也为下文的怀古伏笔,“天气初肃”点明登临季节,为下文抒怀奠定基调。“千里”二句写山川形胜,是远景,“澄江似练”化用南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写水,“如簇”写山,立足点高,视野开阔。“征帆”三句写江上景色,是近景,“征帆”“去棹”“残阳”“西风”“酒旗”看似写景,暗寓人事,时光匆匆,人事交错,正堪借酒以助登高望远之兴致,发思古之慨叹。“彩舟云淡”,写日落时江天一体的静景;“星河鹭起”,写夜晚洲渚鹭鸟飞起的动景,与“征帆”等句构成一幅远近结合、静中有动、声色兼美的生动画面。末句以慨叹笔调收束,自然转入下片的抒情和议论。
下片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念往昔”三句,感叹六朝统治者皆以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而导致国家灭亡。“念”字沟通古今,将作者的思绪由对眼前美景的欣赏转入到怀古抒情上来。六朝的旧事虽随流水逝去,但那些悲恨荣辱却令无数后人凭吊嗟叹,空自引发兴亡的感慨;“但寒烟衰草凝绿”融情于景,把思古的幽情寄托于漠漠寒烟和凝绿的衰草之中,暗寓作者对王朝兴替的黍离之悲。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告诚当权者要从前朝覆亡中吸取教训。不要一味地沉酒酒色,醉生梦死,表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应有的清醒冷静的`头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词境界雄浑阔大,沉郁苍凉,又借怀古而讽今,寄寓颇为深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章法点评】
1.写景层次井然,抒情议论寄寓深远
作者写景极有层次,“澄江”“翠峰”“征帆”“去棹”“斜阳”“西风”“酒旗”“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等景象。“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写远景,形象写出金陵的山川形胜,显示出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接着词人以斜阳为背景,先写“征帆去棹”的江面广景,再写“西风”中“酒旗斜矗”的江边近景,“云淡”“鹭起”以联句的形式动静结合地写出金陵由日落到夕夜的美景,景象深远壮丽,生动美好。在上阕写景的基础上,作者抒发自己的怀古幽情,他不像一般的文人只是借吊古而慨叹个人的闲愁哀怨,而是在悲慨六朝因荒淫逸乐而导致相继亡覆悲剧的同时,感叹至今仍有人不从前朝覆亡中吸取教训,表现出自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切之情,立意极为高远。
2.化用典故,不着痕迹
作品用典自然贴切。“千里澄江似练”,借用六朝诗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绘出千里长江的曲折明净,视野开阔,景象壮美;“星河鹭起”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意,色彩明丽,动静结合;“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借用隋灭陈的典故,借用杜牧《台城曲》中的词语,宣出吊古情思,引发下文的感慨;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借古讽今,寄寓深刻,余味无穷。
【诗词鉴赏】
王安石的《桂枝香》是宋词中的名篇。杨湜《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调寄《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为绝唱。”“诸公”之作均已不传,而王安石此篇却流传千古了。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作。上片写景。“登临送目”,写登高眺望。开首四字领起全篇,为下面的写景抒怀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立足点。“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总写了金陵景。“故国”,指金陵。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都曾在此建国立都。“故国”二字不仅点明了“登临送目”的地点,而且为下片的怀古埋下了伏笔。晚秋时分,故国天地,一派肃爽。接下去的词句开始对金陵景致作具体的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眼前的长江像一条素白的绸带,蜿蜒东去;远处的山峦苍翠葱绿,簇拥在一起。这里“澄江似练”句化用南朝诗人谢眺“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棹,船上的橹。这里帆与棹都借指船。“背西风”指迎着西风。这两句是说,夕阳映照之下,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岸上酒家的旗招迎风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写极目远眺之景。星河,即银河,这里指长江。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江中小舟被轻云缭绕,时隐时现,似浮游于天际;长江之上,一群白鹭腾空而起,云天淡淡,小舟游弋,白鹭腾空,宁静之中有飞腾之势,这景致是美丽的。“画图难足”总括上片,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
下片抒怀,写兴亡之感。在这片“画图难足”的大地上曾演出过许多令人感慨的“历史剧”。“念往昔,繁华竞逐。”写建都金陵的六朝,一个比一个更奢侈豪华。“叹门外楼头”,写者名的亡国之君陈后主,杜牧《台城曲》云:“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隋朝名将韩擒虎已兵临城下,陈后主还在拥着嫔妃寻欢作乐。这正是“繁华竞逐”的一个最好注脚。“悲恨相续”让人看到的已不只是一个陈后主了,六朝走马更迭,一个接着一个灭亡。令人悲慨,“千古’几句,言登高远眺,空叹兴亡,六朝往事已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有烟雾笼罩下的一片芳草。结句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其寓义是深刻的,当我们把“谩嗟荣辱”与“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放在一起看时,就会感到作者胸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怀古仍然是为了视今,王安石不愿宋王朝重蹈六朝覆辙。
这首词立意高远,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决非普通文人的哀怨感叹。行文走笔也有高屋建瓴之势触处生春。这一切构成了此篇独特的
磅礴气势,无可替代。 (赵木兰)
篇10:桂枝香·登临送目原文-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桂枝香·登临送目》由王安石创作,也题作《桂枝香·金陵怀古》,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王安石罢相后所作。“登临送目”,总启全章。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蓬”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为一篇之眼。全词情景交融,沉郁悲壮。
【原文】
篇11:桂枝香·登临送目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7)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13)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14) 商女:歌女。
(15)《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赏析】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点评】
1067年(治平四年)王安石的变法因保守派的反对受挫,皇帝老儿将他外放为南京市长(江宁知府)。据《古今词话》记载:王安石与朋友们在深秋游赏金陵山水,面对浩浩汤汤的'长江,用《桂枝香》的词牌名填了30多首词,唯有他的词被称为绝唱。这首词传唱到苏东坡那里,苏大学士赞叹说:“此乃野狐精也!”
【《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本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金陵怀古”,这是视野开阔、识度高远的怀古名作。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大笔挥洒,气象宏阔。“登临送目”,以直叙领起,“画图难足”,以赏赞收煞。其间写金陵胜概,天宇初秋,澄江翠峰,残阳归帆,彩舟夜泊,两句一景,笔力精到,色彩明丽,说尽故都江山之胜。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并寓谴责之意,又暗含伤时之慨。“念往昔”,绾结故国,转入抒感。“门外楼头”,紧缩唐诗,以陈之逸豫亡国,概括历代兴亡教训,一以当十。“凭高”回应“登陆”,“漫嗟”,从历史长河角度,发出无限感喟。“旧事”与“芳草”进一步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末融化小杜诗,宣出吊古情思袅袅无尽。大有举世尚醉我独醒之慨。全篇意蕴高胜,笔力清道,悠远的历史感喟,寓托于婉转、精健的咏唱之中,非大手笔何能臻此境。据《古今词话》,当时“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赞叹其为“野狐精”,不为无因。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 词的下阕,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两年后即入中枢为相。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王安石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一生虽然写词很少,但这首词却是可以千古传唱的。
【讲解】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远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实在是异曲而同工。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桂枝香》下片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而现在,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全词重点在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所谓“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有人说,张升的《离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从语言、句法来看,王词确受张词影响不小。然而,张升对六朝的兴亡只是一种消极的伤感:“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两词的思想境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安排十分妥贴、自然。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词有以景结,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结,如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的是专一诚挚的爱情。而《桂枝香》却以议论作结,其中寄托着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结构方面的这些特色,反映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第四,用典贴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 又称王荆公。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江苏省扬州市]、鄞县知县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舒州通判[安徽省安庆市]、江南东路刑狱。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宋词英译】
In Nanjing: a reminiscence
As I reached this capital of old Cathay,
Autumn air became crisp, as it is today.
I climb high and look far over the Yangzi.
Like a silk-strip, it covers a thousand li.
Its hills overlap, as in the distance seen,
Peaks are like a bundle of emerald green.
The fading sun illumes all manner of mast;
Wine-shop flaps flutter with every blast.
At us, behind a thin mist, colorful boats gaze;
Aigrettes seem to dance amidst nebular haze.
No picture of any kind can reproduce-
The lines and colors of its beautiful views.
I recall past rivalries for power and renown;
How Emperor Chen lost his territory and crown.
Inside the Red-Bird-Gate was the Silk-Knot-Hall.
There, his concubine witnessed his tragic fall.
One’s grief over loss of country follows close—
The hatred for misrule, wherefrom such arose.
Relics remind us that empires wax and wane.
To regret their rise and decline is in vain.
The Six Dynasties, like a dream, passed away.
Drear mist o’er withered grass is what’s left today.
Now, heedless of the loss of sovereign powers,
Chorus girls are still singing “ The Backyard Flowers”.
【词牌简介】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兹以王安石《临川先生歌曲》为准。双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部韵。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桂枝香·吹箫人去原文、翻译及赏析(共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