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侠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25 13:34:39 作者:八顆牙齒曬太陽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顆牙齒曬太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郑侠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郑侠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郑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9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径入都 秩:任期

B.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生意:经商

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 息:停止

D.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谤讪 诬陷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安石知其名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①语以试法②农人告人以春及

D.①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4分)

译文:▲

(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4分)

译文:▲

11.你认为郑侠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黄武初魏使曹休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篇2:郑侠阅读答案

8.答案:B.【解析】生意:生活、生存。

9.答案:C.【解析】A.①代词,他/②语气词,难道;B.①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表判断;C.介词,将、把;D.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

10.(8分)(1)(4分)译文: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大意正确1分,“疑狱”“谳议”“如”各1分,共4分。)

(2)(4分)译文: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从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而让他搬去居住。(大意正确1分,“无”“从”“迁”各1分,共4分。)

译文:

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士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构成阵势。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将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告诉他。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用对待士人的态度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篇3:《郑侠》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9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径入都 秩:任期

B.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 生意:经商

C.青苗、免役权息追呼 息:停止

D.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 谤讪 诽谤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安石知其名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①语以试法②农人告人以春及

D.①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4分)

译文:

(2)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4分)

译文:

11.你认为郑侠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黄武初魏使曹休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参考答案:

8.答案:B.【解析】生意:生活、生存。

9.答案:C.【解析】A.①代词,他/②语气词,难道;B.①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表判断;C.介词,将、把;D.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

10.(8分)(1)(4分)译文: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大意正确1分,“疑狱”“谳议”“如”各1分,共4分。)

(2)(4分)译文: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从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而让他搬去居住。(大意正确1分,“无”“从”“迁”各1分,共4分。)

译文: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构成阵势。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议论处理案件的意见传奏上去,王安石都同意他的请求。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将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告诉他。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用对待士人的态度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篇4:《郑侠》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郑侠》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秩满,径入都__

(2)羸瘠愁苦,身无完衣__

(3)青苗、免役权息追呼__

(4)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__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安石欲使以是进 ②不足以辱检讨

B.①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②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C.①王安石知其名②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

D.①选人中式者超京官②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3分)

(2)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3分)

(3)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3分)

9.郑侠对王安石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6.(4分)(1)秩:任期 (2)羸:瘦弱 (3)息:停止 (4)罪:加罪

7.(3分)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A.凭借/来;B.……的原因/用来……;C.他/自己;)

8.(9分)(1)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

(2)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3)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9.(3分)(1)起初感念王安石的知遇之恩,欲为其尽忠;(2)就新法之弊多次劝谏王安石,拒绝其笼络;(3)反对王安石新法,将奏疏呈给神宗。

【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以此来对待士人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来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王安石离去,吕惠卿执政,郑侠又上疏指责他。郑侠将在位的朝臣分类,和奏疏一起呈给皇上,吕惠卿上奏说他是,故郑侠被贬编管汀州。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郑侠在赴汀州途中行至太康时,被追回京城审问,案件定立后,惠卿建议把他处以死刑。皇上说:“郑侠所说的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朝廷着想,这份忠诚之心也算可嘉,怎么能治他以重罪呢?”最后只将他贬至英州。到英州后,他找了一间快要倒塌的寺庙居住下来,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篇5:郑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郑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秩满,径入都__ (2)羸瘠愁苦,身无完衣__

(3)青苗、免役权息追呼__ (4)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安石欲使以是进 ②不足以辱检讨

B.①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②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C.①王安石知其名 ②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

D.①选人中式者超京官 ②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3分)

(2)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3分)

(3)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3分)

【小题4】郑侠对王安石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答案】

【小题1】(1)秩:任期 (2)羸:瘦弱 (3)息:停止(4)罪:加罪

【小题2】D

【小题3】

(1)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

(2)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3)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小题4】

(1)起初感念王安石的知遇之恩,欲为其尽忠;(2)就新法之弊多次劝谏王安石,拒绝其笼络;(3)反对王安石新法,将奏疏呈给神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A.凭借/来;B.……的原因/用来……;C.他/自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

【小题4】

试题分析: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首先,应明确归纳的思维步骤。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一是通读原文,知其大意;二是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三是找出对应,分析要点;四是组织语言,加以概括。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以此来对待士人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来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王安石离去,吕惠卿执政,郑侠又上疏指责他。郑侠将在位的朝臣分类,和奏疏一起呈给皇上,吕惠卿上奏说他是诽谤,故郑侠被贬编管汀州。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郑侠在赴汀州途中行至太康时,被追回京城审问,案件定立后,惠卿建议把他处以死刑。皇上说:“郑侠所说的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朝廷着想,这份忠诚之心也算可嘉,怎么能治他以重罪呢?”最后只将他贬至英州。到英州后,他找了一间快要倒塌的寺庙居住下来,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篇6:《宋史郑侠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史郑侠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秩满,径入都__ (2)羸瘠愁苦,身无完衣__

(3)青苗、免役权息追呼__ (4)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__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安石欲使以是进 ②不足以辱检讨

B.①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②所以待士者亦浅矣

C.①王安石知其名 ②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

D.①选人中式者超京官 ②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3分)

(2)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3分)

(3)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3分)

9.郑侠对王安石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6.(4分)(1)秩:任期 (2)羸:瘦弱 (3)息:停止 (4)罪:加罪

7.(3分)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A.凭借/来;B.……的原因/用来……;C.他/自己;)

8.(9分)(1)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

(2)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

(3)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9.(3分)(1)起初感念王安石的知遇之恩,欲为其尽忠;(2)就新法之弊多次劝谏王安石,拒绝其笼络;(3)反对王安石新法,将奏疏呈给神宗。

【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不认为它是便利的。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以此来对待士人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来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共取消了十八条措施,民间欢呼相贺。

王安石离去,吕惠卿执政,郑侠又上疏指责他。郑侠将在位的朝臣分类,和奏疏一起呈给皇上,吕惠卿上奏说他是造谣,故郑侠被贬编管汀州。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郑侠在赴汀州途中行至太康时,被追回京城审问,案件定立后,惠卿建议把他处以死刑。皇上说:“郑侠所说的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朝廷着想,这份忠诚之心也算可嘉,怎么能治他以重罪呢?”最后只将他贬至英州。到英州后,他找了一间快要倒塌的寺庙居住下来,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篇7:《侠妇人》阅读答案

洪迈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人,宣和六年进士第,调莱州胶水簿。会北兵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相得。怜其贫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慧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罄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人市鬻之。至晚,负钱以归,如是三年,获利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别滋久,消息皆不通,居常思戚,意绪无聊。妾叩其故。董嬖爱已深戚,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期。每一想念,心乱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旬日,果有客,长身虬须,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至矣。”出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属客。是时虏令:“凡宋官亡命,许自陈,匿不言而被首者,死。”董业已漏泄,又疑两人欲图己,大悔惧,乃绐曰:“毋之。”客忿然怒,且笑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倘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不然,天明执告官矣。”董亦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终夕涕泣,一听于客。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

董请妾与俱。妾曰:“适有故,须少留。明年当相寻。吾手制一衲袍赠君,君谨服之,唯吾兄马首所向。若返国,兄或取数十万钱相赠,当勿取。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彼尝受我恩,今送君归,未足以报德,当复护我去,万一受其献,则彼责已塞,无复护我矣。善守此袍,毋失也。”董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知觉,辄挥泪上马,疾驰到海上,有大舟临解维,客麾使登。

遽南行,略无资粮道路之费,茫不知所为。舟中奉侍甚谨,具食,不相同询。

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请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

董忆妾语,力辞之。客不可,曰:“赤手还国,欲与妻子饿死耶?”强留金而出。董追挽之,示以袍。客曰:“吾智果出彼下!吾事殊未了,明年挈君丽人来。”径去,不返顾。

董至家,母、妻、二子俱无恙。取袍示家人,缝绽处金色隐然。拆视之,满中皆箔金也。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选自洪迈《夷坚志》)

篇8:《侠妇人》阅读答案

6.B(自首)

7.D(D.均为动词,带领;A.连词,表并列/副词,将。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目的。C.副词,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互相)

8.C

9.D

10.

(1)董国度更加害怕,料想此番必死无疑,只好将委任状等从袋中全部取出交付给他。

(2)我眼前有事,必须留待一些时日,明年当来寻你。

(3)船刚靠岸,虬髯人早已在水滨等候,邀入酒店,为他洗尘接风,取出二十两黄金。

篇9:《侠妇人》阅读答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怜其贫穷,为买一妾 穷:困厄,处于困境

B.不言而被首者,死 首:头颅

C.乃绐曰:“无之。” 绐:欺骗

D.怪其语不伦 怪:感到奇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客忿然怒,且笑曰 B. 而见疑如此

若属皆且为所虏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兄或举数十万钱相赠 D. 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侠妇对董国度情深义重的一组是( )

①妾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 ②妾叩其故,董不复隐

③故冒禁欲致君南归 ④董忆妾语,力辞之。

⑤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⑥拆视之,满中皆箔金也。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②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侠妇买了驴子和小麦,做起磨面的生意,亲自去城里出售,经营了三年之后赚了不少钱,买了田地住宅。

B.董国度沦落外地,思念母亲和妻子,郁郁寡欢,侠妇得知实情后,冒着危险让虬髯客帮助他回国和家人团圆。

C.文中的虬髯客也是一个很仗义的人,他设法送董国度回家,见董国度不肯接受他的赠金,就强行留下二十两黄金。

D.侠妇用黄金给董国度缝了一件价值昂贵的衲袍,董国度当时并不知情,回家后拆开来一看,才得知秘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董亦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2分)

(2)适有故,须少留。明年当相寻。(2分)

(3)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2分)

篇10:《郑絪》阅读答案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18.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⑴ 十八九,絪为御史, ⑵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21.《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 )(2分)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22.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郑辰阅读理解答案

郑振锋海燕阅读答案

《郑人逃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送郑侍御归东台》阅读答案

《郑人逃暑》阅读理解附答案

《富郑公神道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郑人为盖习题及答案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

经典阅读及答案

郑当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郑侠阅读答案(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郑侠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