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杜甫漫兴,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杜甫漫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杜甫漫兴
杜甫漫兴九首
其一
一声爆竹唤春醒,风信应时到海亭。
未觉城头晴日暖,偏教麻雀作丁宁。
其二
结庐何须神仙地,隔道丛薇绕我家。
不羡陶门生五柳,枝头看取两三花。
其三
桥边野草知何事?檐头燕语向时频。
尘心难比多情物,南北年年觅故人。
其四
独去孤云邀客来,风潮渐起看春回。
无如相顾两相忘,一笑江湖好放杯。
其五
长忆梅花天尽头,风前相许下西洲。
一枝折取倩谁寄,山外清江竟日流。
其六
梦中长夏到江村,细蒻青藤半掩门。
惟有流云偏顾我,随心舒卷到黄昏。
其七
柳絮风翻一地毡,阴阴古木下榆钱。
禅心自是无须觅,醒便看花困便眠。
其八
笔底云烟信手拈,春秋如梦意纤纤。
行间多少悲欣事,不识耦耕翻作甜。
其九
灯火楼台归袅袅,昔时歌罢小蛮腰。
偶怀旧曲无聊赖,记得谁人曾折条?
篇2:杜甫《绝句漫兴·其三》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赏析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篇3: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年代】:唐
【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内容】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左成文)
篇4:漫兴其三,漫兴其三杜甫,漫兴其三的意思,漫兴其三赏析
漫兴九首(其三),漫兴九首(其三)杜甫,漫兴九首(其三)的意思,漫兴九首(其三)赏析 -诗词大全
漫兴九首(其三)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赏析】漫兴九首,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太宗上元二年(761)。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门外的e花溪畔,景色秀美,诗人本应在这安定的环境里修身养性。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国的愁思依然在心头萦绕。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篇5:杜甫《绝句漫兴其三》诗歌鉴赏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诗歌鉴赏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篇6:漫兴其四,漫兴其四杜甫,漫兴其四的意思,漫兴其四赏析
漫兴九首(其四),漫兴九首(其四)杜甫,漫兴九首(其四)的意思,漫兴九首(其四)赏析 -诗词大全
漫兴九首(其四)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赏析】漫兴九首,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太宗上元二年(761)。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门外的`e花溪畔,景色秀美,诗人本应在这安定的环境里修身养性。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国的愁思依然在心头萦绕。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篇7:漫兴其二,漫兴其二杜甫,漫兴其二的意思,漫兴其二赏析
漫兴九首(其二),漫兴九首(其二)杜甫,漫兴九首(其二)的意思,漫兴九首(其二)赏析 -诗词大全
漫兴九首(其二)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赏析】漫兴九首,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太宗上元二年(761)。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门外的e花溪畔,景色秀美,诗人本应在这安定的环境里修身养性。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国的愁思依然在心头萦绕。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 漫评范文
★ 杜甫
★ 《日漫》作文
★ 漫展策划书
★ 《漫水》读书笔记
★ 《秋兴》说课稿
★ 杜甫是什么诗人
杜甫漫兴(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