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

时间:2022-11-26 21:25:55 作者:tuanjiancu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uanjianc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

有人曾经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反问:“以德报怨?拿什么来报德?”

那么,如果有人问孔子:“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好不好?”

孔子大概也会反问:“那受人涌泉之恩怎么办?难道你有本事,把自己变成太平洋?”

人生,就是不断地施与受。施恩不望报,受恩永不忘,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美德,可是也必须有一个度。

常常见到,有人给过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好处,就天天挂在嘴边上,“你还记得我请你吃过一次饭吗?”“你还记得最早是我把他的电话给了你吗?”他实在记得他滴的那几滴水,比依云矿泉水还贵。

也有忠厚人,受过恩惠则刻骨铭心:“如果不是他当年给过我半个馍……”所以甘心拿出全部来回报。只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佛祖舍身饲了虎,就再没骨肉皮给别的动物吃。他只记得悲悯众生,有时候反而疏忽了家人——若说恩情,没有什么比他们更大。

施与受,不是不像借贷关系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多少,还多少。这是民间借贷关系,国家和人情都允许收取利息,可是该给多少,事先没有白纸黑字,只能各凭良心。总之,这借贷,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收到一盒巧克力,回他一个吻;收到一个红包,下一年,给他的小孩更大的一个;被提携,被帮助,被拯救,默默地记在心里,如果有一日,他需要,尽力地给他回馈——但是,人家有困难帮,没困难,硬要制造困难帮,就不必了。

篇2:《滴水之恩当报涌泉》活动方案

《滴水之恩当报涌泉》活动方案

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少年儿童的心灵,使得少数少年儿童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坂上小学审时度势,根据我校的校情与学情,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作为学校开展的“信心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1、以中队为主体,开展“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活动。

2、各中队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学校将组织进行评比。

3、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4、举行《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5、开展以“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6、组织开展看一部感恩影片,唱一首感恩歌曲活动。

7、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总之,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我们坂上小学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篇3:滴水不干哲理故事

滴水不干哲理故事

古时候,有位将军作战失败,被革职回乡。他不甘心,自己筹钱又重新拉起了一支队伍,加入边境防卫战斗,期望东山再起。因为这支队伍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而且规模也小,将军不敢轻易参战,怕队伍被打没了。可一支队伍没有作战任务就没有地位,眼见着队伍每天只训练不作战,将军十分愁苦。

一天,将军来到寺庙里找方丈,请教方丈如何解决现在的尴尬局面,方丈听后让他去听晚课。晚课上,方丈问众僧:“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众弟子听后若有所思,然后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最后,一致赞同把这滴水装在瓶子里。方丈听后,让人找来一个瓶子,然后在里面滴上一滴水,盖上盖子,放在一边。过了一会儿,方丈让人把刚才装那滴水的瓶子拿来,众僧发现那滴水没有了,瓶壁上只凝结了一层白露。众僧面面相觑,问方丈到底用什么办法好。

方丈沉思片刻,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众人听后拍手称绝。

方丈看向将军,问他可有所悟。将军想了想,对方丈说:“师父,我的思想狭隘了,我这就回去带着队伍加入朝廷大军,这样,我既可以参战,又有各种支援和保障,将来定会建功立业。”

方丈听后,点头笑了……

篇4:受人滴水恩,我当涌泉报作文

受人滴水恩,我当涌泉报作文

受人滴水恩,我当涌泉报——感恩老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默默无闻的蜡烛:老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启明星。

每当看到老师那疲惫操劳的背影;每当看着那低着头正在忙碌的批改作业的老师;每当看着老师繁忙的影子……我的心都碎了,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陪伴了我六年的启蒙老师,她苍老了那么多。由此,我就想到了那一次。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可是老师却迟迟没有来,我不免有些担心。“来了,来了!”同学们高兴地说。我一抬头,看到老师迈着缓慢的步子走进了教室。我惊奇的发现老师的脸色不再那么红润了,好像生病了。不过第一节课,老师还是坚持下去了。老师多么辛苦啊!下课了,我看到老师无力的坐在椅子上,从包里拿出一瓶药,倒上一杯热水,吃下一片药,憔悴的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眉头紧锁,看上去身体很不舒服。我这才知道老师生病了。顿时,我鼻子一酸,心想:老师带着病给我们上课,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身体,老师是多么无私啊!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对得起教育我们的老师。俗话说得好“受人滴水恩,我当涌泉报。”。从现在起,我们要报效祖国,报答老师。没有老师的辛勤工作,我们怎么可能会获得明天的喜悦呢?

篇5:感恩励志故事:滴水之恩何言报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师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那一声“谢谢”让朱师傅动了心。他看看女孩身上洗得发白的校服,一个旧得不能再旧的书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上车吧。”

女孩高兴地上了车。走到转弯处,她突然嗫嚅着说:“师傅,我只有三块钱。所以,半站地也可以。”朱师傅从后视镜里看到女孩通红的脸,没说话。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可是五元啊。

开到最近的公交站台,朱师傅把车停了下来。女孩在关上车门时高兴地说:“真是谢谢您了,师傅!”

朱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突然有些心酸。

也就是从那个周末起,朱师傅每个周末都看到女孩等在学校门口。几辆出租车过去,女孩看都不看,只是跷着脚等。女孩在等自己?朱师傅猜测着,心里突然暖暖地。他把车开了过去,女孩远远地朝他招手。朱师傅诧异,他的红色桑塔纳与别人的并无不同,女孩怎么一眼就能认出来?

还是三块钱,还是一站地。朱师傅没有问她为什么专门等自己的车,也没有问为什么只坐一站地。女孩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朱师傅很清楚这一点。

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朱师傅养成了习惯,周末交车前拉的最后一个人,一定是四十中的跛脚女孩。他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专心等在校门口。不过十四五岁吧,见到他,像只小鹿般跳过来,大声地和同学道“再见”。不过五分钟的路,女孩下车,最后一句总是:“谢谢您,师傅。”

似乎专为等这句话,周末无论跑出多远,朱师傅也要开车过来。有时候哪怕误了交车被罚钱,他也一定要拉女孩一程。

时间过得很快,这情形持续了一年,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看着女孩拎着沉重的书包上车,朱师傅突然感到失落。他知道,女孩要初中毕业了。她会去哪儿读高中?

“师傅,谢谢您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坐您的车,给您添麻烦了。我考上了辛集一中,可能半年才会回一次家。”女孩说。朱师傅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女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女孩果然很优秀,辛集一中是省重点,考进去了就等于是半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

“那我就送你回家吧。”朱师傅说。

女孩摇摇头,说自己只有三块钱。

“这次不收钱。”朱师傅说着看看表,送女孩回家一定会错过交车时间,可罚点儿钱又有什么关系?他想多和女孩待一会儿,再多待一会儿。女孩说出了地址,很远,还有七站地。

半小时后,朱师傅停下了车。女孩拎着书包下来,朱师傅从车里捧出一只盒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女孩诧异,接过礼物,然后朝着朱师傅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师傅。”看着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楼里,朱师傅长长叹了口气。女孩,从此就再也见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寻找十年前的好人!

一晃过了十年。

朱师傅还在开出租车。这天,活儿不多,他正擦着车,却听到交通音乐台播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十年前胜利出租车公司车牌照为冀Azxxxx的司机。朱师傅一听,愣住了,有人在找他?十年前,他开的就是那辆车。

电话打到了电台,主持人惊喜地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朱师傅疑惑了,会是谁呢?每天忙于生计,除了老伴他几乎都不认识别的女人了。

拨通电话,朱师傅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她惊喜地问:“是您吗?师傅!”

朱师傅愣了一下,这声音,这语速,如此熟悉!他却一下子想不起是谁。“谢谢您了,师傅!”女孩又说。

朱师傅一拍脑门,终于记了起来,是他载过的那个跛脚女孩。是她!朱师傅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十年了,那个女孩还记着他!

两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再见到女孩时,朱师傅几乎认不出了,眼前亭亭玉立的这个女孩,是十年前那个只有三元钱坐车的女孩?女孩站起身,朝朱师傅深深鞠了一躬,说:“我从心底感谢您,师傅。”

喝着咖啡,女孩讲起了往事。十二年前,她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父亲很疼她,每逢周末,无论多忙他都会开车接她回家。春节到了,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为了多载些东西,父亲借了朋友的面包车。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面包车被撞得面目全非,父亲当场身亡。就是那次,女孩的脚受了重伤。

安葬了父亲,母亲为了赔朋友的车款,为了她的手术费,没日没夜地工作。而她,伤愈后则拼命读书,一心想快些长大。她很坚强,什么都能忍受,却惟独不能忍受别人的怜悯。

所以,她没告诉任何人路上发生的事故。放学回家,当被同学问起现在为什么坐公共汽车,她谎称父亲出远门了。谎言维持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朱师傅。她见那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一动不动,就像父亲开车过来,等在学校门口。

她只有三块钱坐公共汽车,可她全拿出来坐出租车,只坐一站地,然后花一个半小时徒步走回家去。虽然路很远,但她走得坦然,因为没有人再猜测她失去了父亲。

“您一定不知道,您的出租车就是我父亲生前开的那辆。车牌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女孩说着,眼里淌出泪花,“所以,远远地,只一眼,我就能认出来。”朱师傅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块奖牌,我一直戴在身边。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它,我会不会走到今天。还有,您退还我的车费,我一直都存着。有了这些钱,我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我依旧有一份父爱。”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奖牌,挂到了身上。那是一块边缘已经发黑的金牌,奖牌的背面,有一行小字:预祝你的人生也像这块金牌。

这块金牌,就是十年前朱师傅送给女孩的礼物。

篇6:感恩励志故事:滴水之恩何言报

女孩挽着朱师傅的胳膊走出咖啡馆。看到女孩开车走远,朱师傅将车停在路边,让眼泪流了个够。那个跛脚女孩,那个现在他才知道叫林美霞的女孩,她和自己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女儿,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女儿生前每个周末,朱师傅都去四十中接她。女儿上车前那一句“谢谢爸爸”和下车时那一句“谢谢您,老爸”,让他感受过多少甜蜜和幸福!

那块奖牌,是女儿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得到的金牌,曾是他的全部骄傲和希望。可女儿突然间就走了,几乎让他猝不及防。再到周末,路过四十中,他总忍不住停下车,似乎女儿还能从校门口走出来,上车,喊一声:谢谢爸爸。

就在女孩坐他车的那段时间,他觉得女儿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他的日子还有希望,他又重新找回了幸福!只是,这情形持续的时间太短,太短…… 在回家的路上,朱师傅顺便买了份报纸。一展开报纸,朱师傅就看到了跛脚女孩的照片。

她对着朱师傅微笑,醒目的大标题是:林美霞———最年轻的跨国公司副总裁,S市的骄傲……朱师傅吃惊地张大嘴巴,一目十行地读下去。边读报纸,他边习惯地从口袋里掏烟。

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个信封。拿出来看,里面装着厚厚一沓美金。朱师傅愣住了,他想不出,林美霞何时把钱放进了自己外套口袋?就在她挽起自己胳膊的瞬间?

美金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师傅,这是爱的利息,请您务必收下。本金无价,永远都会存在我心里。谢谢您,师傅!

篇7:生我勋劳我当报之散文

生我勋劳我当报之散文

孝,从爻从子,顺天遵道。这是《礼经》对孝的注解。而我所开始知道孝,是自一句名诗“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出生在僻乡农村,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上有三个姐姐,独独我一个男孩,可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可小时候的生活,即便是再心疼,也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父母一生清贫,却不以为苦,反觉勤恳于地,敬诚于天,方是人生的本意。

小时候是真的苦,一家六口挤在一间屋里,刮风下雨都可以蹂躏的屋。大大的院子里除了一间低小的厨房便只剩下两棵桐树的浓荫了,母亲说这两棵桐树是家里的擎天柱,我却想家里的擎天柱是父母。

一年四季之中,最喜欢的便是春天和夏天。春天里,母亲会带上我和姐姐一起下地,挖上很多野菜,有荠菜,马齿苋,白蒿,在清水里淘一淘,拌上面在笼屉上蒸一蒸,熟了以后滴上两滴花生油,便是最好吃的美味了。这时候母亲总会说一句:大地是善良的,春天是慈悲的。

夏天里,父母每一次去田里农忙,我总是欢喜雀跃,喜不自胜,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带回来很多好吃的。有蝈蝈,蚱蜢,不用什么调料,只是单纯地放在火上烤一烤,便让我垂涎三尺了。不过,每次母亲带回来的都不多,用她的话说:我只抓一次,抓得住就是它们合该如此,抓不住就是它们命不该绝,做什么事情,对什么东西,都应当网开一面。可以抓它们,却不能绝它们。母亲哪里知道,它们的弹跳速度之快,怎么会是一抓一个准呢?所以倒有十之七八做了漏网之鱼,快活逍遥去了。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家里的条件有所改善,可相对于街坊邻居,仍旧是清贫。我家是最后一户用上电的,从此不再点着煤油灯写作业了,从此晚饭也吃得早了。母亲说是吃得早睡得早,就不用开灯了,省电费。我以为生活就是这样,在母亲叫我起床时开始,在她提醒我关灯睡觉时结束。我以为人生也是如此,日升月落,溪水缓流,即便是淌光一生的光阴,也该由母亲牵着我的手,在我们的指缝中淌光。

可是,我却忘了,我是长大了,可母亲却老了。

不记得她什么时候生了一头的白发,不记得她的额头怎么会有那么多,那么深的沟壑,不记得她曾经牵过我的手怎么那样松垂,不记得她已何时听不清我的声音了,不记得她的腰,她的背都已变形了,不记得她什么时候迟缓了,没有跟上我长大的速度,还是我与她背道而驰了?

我辞职了,因为母亲半生都在牵着我的手,时至如今,我也该扶着她了。

母亲的腰因终年辛劳,竟至于半瘫。最疼的时候一发不可收拾,竟要用粗绳子缠着大腿,渐至不通血才聊以止痛,或许是麻木了吧。看着母亲这样的受罪,我心如刀剜,觉得势必要劝服母亲做手术了。可她一直说怕疼,其实她哪里是怕疼,她是攒了半辈子的钱为我盖了房子,后来又攒的钱是为了给我娶亲,她更怕做了手术全瘫了,合村都知道后,自然影响我的相亲大计。可是我不在乎这些,我只在乎不论贫穷富有,你都能牵着我的手,安安稳稳地看着溪水清流。在我和姐姐,舅舅们的劝说下,在我说你不治好你的身体,将来怎么给我看孩子呢?母亲最终妥协了,她动了手术。

母亲动了手术,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做了一个儿子的`本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母亲躺在病床上,我在旁边坐着。她说头痒了,我说给你洗洗吧,母亲说这是医院,多不方便啊,我笑了笑,径直去接热水了。我叫了一个护士和我一起,把母亲扶了起来,坐在轮椅上,放低靠背,母亲就这样半躺半坐,我在后面端着热水,轻轻地给她洗头。我解下她头上的方巾,把她的发一撮一撮地向后捋,看着一头的白发我泪眼朦朦,仿佛看到了荷锄归来的她,一头的青丝齐整整地挽在脑后,上面挂着几片损草残叶,青红相间,那是母亲最好的头饰。她的汗珠从额头,到鬓角,有的滴落在尘土飞扬的布鞋上,有的滑落进潮湿的脖子上,我总是赶紧给她倒上一杯凉白开,她咧嘴一笑,汗珠都被弹落了。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拈着母亲的白发喃喃念道。

“你说啥?”母亲似乎听到了我的呢喃,问了我。

我忍着迷雾的双眼,连忙强笑一声,道“没事,我是说你咋老得这么快?”

母亲呵呵笑了起来“你都长大了,我能不老吗?”

我猛然惊呆了,我长大了,母亲老了,好心痛的八个字啊。我终于忍不住了,眼泪滴在母亲的发间,我抽泣着问“可不可以我不长大,你也不要老。”

母亲一愣,而后自笑道“净说胡话,人咋能不老,你不长大,我咋抱孙子。”

我已说不出话来,慢慢将母亲的白发从水里捞出来,用上洗发液搓揉了几次,而后又用清水洗净,擦干,扶着她躺下。我移步准备将洗头水倒掉,母亲说话了“别倒,第二遍的水让我洗洗脚。”

我愕然“这是医院,我去再给你接。”

母亲坐了起来“哪里的水都不能浪费。”

我连忙把她扶到床边,侧身靠着床头,双腿耷拉下来,双脚刚好在水盆里。我坐在低低的小板凳上,握住她的脚,慢慢将水撩上去。

母亲似乎倦了,靠着床头昏昏入睡。我摸着她的脚,老茧横生,想到就是它们撑着母亲的身体,撑着一家人的温饱。我仔仔细细地清洗着每一寸肌肤,像是新生儿的肌肤一样,它们更需要我去怜爱。

母亲老了,真的老了,似乎比父亲老得厉害。父亲一直守着他的母亲,我的奶奶,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半步,母亲常说,找到父亲这样孝顺的人,是她的福气。而父亲也常说,人的一生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良心。父亲也知道种地不能致富,也知道早些年外出务工强过种地百倍,可奶奶依赖他,离不得半步,那他便陪了奶奶的一辈子。直到今年的冬月,奶奶无疾而终,吃过午饭说是累了,就躺下了,谁知再也没有醒来,享年93岁。母亲看着伤心的父亲,道“咋没有说句话就走了呢?”

父亲说“没有说话,就是最好的遗言。”

没有遗言,就是最好的遗言。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一向是不苟言笑的,有时候他粗枝大叶,可对奶奶却是小心翼翼。看着父亲黑白相间的头发,杂乱雪白的胡须,早已不整齐的牙齿,和黄土地般的脸,我暗暗下决心:这一辈也要成为他这样一天一地的英雄,钱财虽重,却远不抵情,人的一生若是从来都不负情,那他便是一天一地的英豪。

天道酬勤,亦当酬善,酬劳不是钱财,是平安和乐

乙未年戊子月乙酉日,适逢奶奶五七供祭,看着父母哀戚深重,忆起童年虽清贫亦欢乐,而今虽衣食无忧,却青丝逢白头,实乃一大憾事,不胜感叹。人生之迅疾,果是忽然而已,转瞬即逝,不禁怅惘唏嘘,遂有此文。

篇8:苏格拉底之哲理故事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篇9:苏格拉底之哲理故事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高考满分作文:滴水之恩涌泉报

滴水之恩以何报叙事作文

目光之所在哲理故事

天使之吻痕哲理故事

哲理短篇故事精选

哲理故事

滴水之恩作文

高二哲理故事

经典哲理小故事

睡前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