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ajack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哲理故事:青年和禅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哲理故事:青年和禅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青年与禅师人生哲理故事
青年与禅师人生哲理故事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
青年说道:“大师,每个正常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条腿,您也是一样的呀!”
禅师问道:“脑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们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青年说道:“脑袋主要是用来思考,眼睛主要是用来看,耳朵主要是用来听,鼻子主要是用来呼吸,嘴巴主要是用来吃饭与说话,手主要是用来拿东西,腿主要是用来走路。”
禅师说道:“脑袋长在人的头上,人是用脑来思考天地万事万物的,人首要的是用脑来生活,脑袋主宰人的一生,人只有一个脑袋,人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人有两只眼睛,它们都是平行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平等看人,平心看物,人必须睁开眼睛,眼看四面八方,才能看清天地世界。人有两只耳朵,一只长在左边,一只长在右边,它提醒我们要倾听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不能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方能正确理会人间世界。人有一个鼻子、两个鼻孔,人依靠它来呼吸天地间新鲜空气,释放自己心灵的废气。人有一张嘴巴,它不仅用来吃饭,而且用来说话;人必须吃尽人间酸甜苦辣,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同时病从口入,祸从嘴出,它警示人说话要慎重,做人要稳重,方能四平八稳。人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劳动创造,一只手用来抓住拥有,人要把握机遇,抓住时光,创造财富,才能拥有美好人生。人有两条腿,人不仅要走前人走过的路,更重要的要开创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前景才会宽广辽阔呀!”
青年心情舒畅道:“大师,听了您这番教诲,我真是茅塞顿开啊!”
禅师却平静地问道:“你刚才能够看见我的外表,现在能否看到我的内脏?”
青年如实回答道:“不能。”
禅师神情庄重道:“我有一个心脏,它有两个心房,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凡事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而且也要为他人着想,才能心想事成;我有两叶肺,它告诉我在世上要广泛地与人交心通气,才能心平气和、遂心如意;我有一个胃,它既要吸收美好的东西,也要消化不良的东西,才能健康成长;我有不少弯弯曲曲的肠子,它启示我人生的路曲曲折折,凡事不畏曲折,才能走向远方;我内脏还有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们昭示我——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可贵之人。”
青年欣喜若狂道:“大师,你这深入浅出的解说,真让我受益匪浅。”
禅师依然沉稳平和地问道:“你能够看到我的模样,现在能否看清自己的模样?”
青年诚实回答道:“不能。”
禅师说道:“是呀。人可以看到别人的表面,却很难看清别人的内心;你能够看到别人的模样,却很难看清自己的模样,做人不容易呀!”
青年问道:“大师,你刚才给我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能否告诉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呢?”
禅师说道:“我开始不是就告诉你了吗?”
青年问道:“您告诉我什么呢?”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恍然大悟道:“是呀。看清别人,认清自己,认真做人,方能智慧一生。”
篇2:禅师哲理故事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到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篇3:禅师哲理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位日本禅师和一位日本武士之间。
这天,名叫信重的武士向名叫白隐的禅师请教说:“真有地狱和天堂吗?你能带我去参观参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答曰:“我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士?”禅师大声说,“哪个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禅师照样火上浇油:“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武士勃然大怒,“哐”的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此刻,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武士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一瞬间武士恢复了理智,觉察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了一躬,谦卑地道歉。
白隐禅师面带微笑,温和地告诉武士:“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篇4:禅师哲理故事
有个年轻人脾气暴躁,听到一点点风吹草动、闲言碎语就要生气,禅师好意规劝,他却冲着禅师大骂,禅师不以为忤,反而笑眯眯地为他沏茶,一股股茶香扑鼻而来。
望着禅师专注而陶醉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问道:“您是如何修炼到这个境界的呢?”禅师指指自己的耳朵说:“我给它安了一个筛子,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话就像面粉一样往里漏,而那些不中听的话就像石子一样被挡在外面。”他听了,朝禅师拱拱手,起身告辞。回到家,他向朋友借钱开了家火锅店,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是身价过亿的大老板。面对,他说:“给耳朵安个智慧的筛子,命运就不会在别人流言蜚语的海洋里倾覆,而是稳稳地在自己的手心里化蛹为蝶。”
交际哲理:禅师给自己的耳朵安了个筛子,因此对于听到的话有了甄别,如果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放在心里,精神上迟早会受不了的。只有懂得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与人交往的时候才能平心静气,让自己专注于该做的事情,获得人生的成功。
篇5:禅师哲理故事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着眼前年轻的强盗,平静地说:“请不要打扰我诵经。钱在对面桌子的抽屉里,你自己去拿。”说完继续诵经。
待他把经诵完后,又叮嘱说:“年轻人,不要把钱拿光了,明天我还要交一些税款。”
这个强盗依言在抽屉里留下了一点钱,拿起大部分钱正准备离开,七里和尚交待说:“年轻人,收人家的礼物应该说声谢谢。”
那个强盗向他致谢后走了。
数天后强盗被捕,招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待自己所抢劫过的人家,其中包括七里在内。
当七里被叫来时,他说:“这个年轻人不是强盗,至少据我所知,确是如此。钱是我给他的,他已谢过我了。”
这个强盗最终被判刑,在狱中他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过。刑满释放后,他立即前来叩见七里禅师,请求收他为徒。
篇6:禅师哲理故事
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
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您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叹道:“说得有道理呀!其实不仅是倒水如此,学业进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弟子听了心头一震,自言自语说道:“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就装不进其它的了!”
禅师看他有所醒悟,便笑着说:“是啊!很多人只想着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得到,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怎么能装进去东西呢?倘若心中的那只杯子装满了杂念,我们就会陷入精神上的老化,变得无法接受新事物,无法更新我们的所思所悟。学业的进境更是如此,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能时常清理固有思维,接受新观点,那么必然会难以突破本来的自我。”
禅思禅悟:心就像一个容器,也有自己的容量。要想把新的东西装进去,只有把原来的旧东西倒掉。你的心装了多少杂念?又装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呢?既然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如让我们的心中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少一些忧伤与烦恼。
篇7:禅师哲理故事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
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三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回小孩。
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采向这位父亲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一位空手道教练。只见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是小孩刚倒地便立刻又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十六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小孩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三个月,我所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父亲回答。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篇8:禅师哲理故事
一位商人经过多年辛苦打拼积攒起来的家业在一单至关重要的生意之后几乎倾尽,商人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似乎一下子被打垮了,整日消沉在酒精的麻醉之中。
朋友看到之后,决定带他到禅师那里寻求帮助。
禅师听了商人的情况后,拿起一条黑布领着商人来到一条水渠边。禅师指着眼前一米多宽的深渠对商人说:“跳过这条水渠,然后再跳回来。”商人二话没说就跨步跃过了水渠,又转身以同样矫健的身法跃回到禅师身边。禅师看了说:“刚才你跨过去这条渠易如反掌,现在换种方式,你再跳一次。”说罢,禅师就将手中的黑布蒙在了商人的眼睛上。
眼前一片漆黑的商人,顿时失去了刚才矫健的步伐,双脚试探着向前挪动,挪动到渠边却迟迟不敢迈步……
禅师拿掉商人眼前的黑布,意味深长的说道:“明亮是助人腾飞的翅膀,漆黑是阻人前行的障碍。只要眼前明亮,一切深沟都不会成为障碍!”
一番努力之后,商人又开始了蒸蒸日上的生意。
★ 哲理短篇故事精选
★ 哲理故事
★ 高二哲理故事
★ 经典哲理小故事
★ 睡前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放弃
★ 财富哲理故事
★ 安利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青年和禅师(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