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的啼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诗歌对联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诗歌对联参考,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新年诗歌对联
新年诗歌对联
1.万事长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2. 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长安福满堂。
3. 春节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4. 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5. 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6. 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
7. 迎春节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8. 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长安。
9. 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
10. 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长安。
11. 和顺满门添百福,长安二字值千金。
12. 风水宝地千财旺,天顺人和万事兴。
13. 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14. 长安富贵财源进,发达荣华事业兴。
15. 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
16. 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长安门。
17. 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18. 张灯结彩迎春节,欢天喜地庆佳节。
19.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20. 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
21. 迎春节万事如意,贺佳节财源广进。
22. 春风得意财源广,长安富贵家业兴。
23. 展鸿图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
24. 天赐宝地财源广,地助富门吉祥家。
25. 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长安。
26. 天赐良机前程锦,事业腾飞永顺心。
27. 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28. 春节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29. 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
30. 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
31. 展鸿图年年得意,创伟业事事顺心。
32. 迎春节长安如意,贺佳节富贵长安。
33. 宝地财源逐日增,吉门生意连年好。
34. 四海财源通宝地,九州鸿运进福门。
35. 顺风顺水顺人意,得利得财得天时。
36.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37. 天时地利兴伟业,富贵长安大发财。
38. 庆佳节万事如意,贺新年八方来财。
39. 宏图大展奔前程,财运亨通创大业。
40. 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
41. 事业辉煌年年好,财源广进步步高。
42. 迎春节前程似锦,贺佳节事业辉煌。
43. 福门家业腾云起,宝地财源乘风来。
44. 四海来财兴骏业,九州进宝铸辉煌。
45. 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展鸿图。
46. 春节福旺迎好运,佳节吉祥开门红。
47. 贺佳节百业兴隆,迎春节万事如意。
48. 繁荣昌盛铸辉煌,和谐发展兴骏业。
49. 财达三江通四海,业兴千年连九州。
50. 占地利生意兴隆,得天时财源广进。
篇2:中秋节的对联及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对联及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对联及诗歌】
上联:巫山丝竹
下联:翰苑金莲
上联:明月映天
下联:甘露被宇
上联:一天秋似水
下联:满地月如霜
上联:二仪含皎洁
下联:四海尽澄清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天上一轮月
下联:人间万里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半夜二更半
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联:尘中人自老
下联:天际月常明
上联:冰壶含雪魄
下联:银汉漾金辉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上联:露从今夜白
下联:月是故乡明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一曲霓裳传玉笛
下联:四围云锦拥金徽
上联:一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光辉增
上联: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玉镜明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 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 对对颇用心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篇3:二十四节气的歌谣、诗歌和对联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歌谣、诗歌和对联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诗歌和对联。
1.1、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寒又寒”或“寒更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或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1.2、二十四节气歌
(一)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
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犁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
1.3、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篇4:2019端午节的来历、习俗、诗歌、对联
1、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準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蹤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巖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3、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堿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4、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準,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篇5:11册语文名人名言诗歌对联
1. 轻诺必寡信。——《老子》
2. 民无信不立 ——《论语》
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4.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5.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清) 《已亥杂诗》
7.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清) 《新雷》
8.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唐) 《月夜》
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唐) 《春夜洛城闻笛》
10.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宋) 《襄邑道中》
篇6:11册语文名人名言诗歌对联
1.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7.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8.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唐) 《菊花》
9.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0.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1.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2.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13. 《诗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4.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6. 辛弃疾(宋)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7. 《天净沙 ·秋》白朴(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8. 《马诗》 李贺(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9.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1.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22.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至颜黎民》
篇7:街道对联
上联: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下联:百业繁荣马横碧水。
上联: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下联:举国繁华月横碧水。
上联: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下联:举国繁华雁横秋水。
上联: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下联:百业繁荣鸟鸣幽谷。
上联:祖国山河飞花点翠;
下联:英雄儿女继往开来。
上联:万民同乐凯歌里;
下联:四化共喜锦绣中。
上联:新春美景壮国色;
下联:盛世英豪皆风流。
上联:一颗雄心,敢创四化千秋业;
下联:两只巧手,能描九州万代春。
上联:中华崛起民幸福;
下联:神州腾飞国光明。
上联:争当劳动模范;
下联:勇做改革尖兵。
篇8:街道对联
上联:劳动红旗高高举起;
下联:革命家谱代代相传。
上联:勤俭自古称美德;
下联:劳动如今更光荣。
上联:庆祝劳动节,开展生产竞赛;
下联:迎接红五月,提高质量指标。
上联:锐意图新,四化大业惊天地;
下联:立志改革,九州生气恃风雷。
上联:十亿风流劳动者;
下联:九州艳丽英雄花。
★ 对联精选
★ 对联
★ 街道对联
★ 经典对联
★ 经典对联大全
★ 冬至对联精选
★ 元宵对联
★ 国庆对联
★ 中国对联大全
★ 羊年对联
诗歌对联参考(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