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爱狗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观察事物的日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观察事物的日记,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写观察事物的日记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我终于看到了蝙蝠的标本。蝙蝠长着一对黑黑的翅膀,毛茸茸的身体,头像老鼠,身子和脚爪之间有一层薄膜,像翅膀一样能帮助蝙蝠飞翔。
其实,蝙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它昼伏夜出,在空中忽上忽下兜圈子,即能陡然改变飞行方向避开障碍物,又能捕食正在飞行中的昆虫。科学家们研究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在飞行中发出超声波,能察觉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发出超声波到回收超声波的时间即可以判断出自己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再依靠耳朵的定位作用,就能准确确定障碍物的方向和位置,蝙蝠的这种回声定位系统正是雷达的雏形。科学家据些设计出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的装置。
别看小小的蝙蝠,那么不起眼,竟对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贡献。
篇2:观察事物作文
暑假,我每天到妈妈的单位写作业。今天,我发现妈妈单位新买了一缸金鱼。
这缸金鱼可漂亮了!它们头上凸起,像戴着一顶大官帽;眼睛圆鼓鼓的,但小得出奇;可爱的小嘴一张一合,吐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水泡来;身上披着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浑身金光闪闪,游动时一摇一摆,如同一位穿着金色铠甲、趾高气扬的将军;可爱的尾巴在清水里就像一朵朵透明的花,又像一只只蝴蝶在水中翩翩起舞。
我看着它们不停地在水中游动穿梭,快乐的样子,我很好奇:这些金鱼好像从来不用睡觉似的,不累吗?怎么不休息呢?为了解开疑惑,我开始了仔细的观察,并查阅有关的资料:原来金鱼是会睡觉的。因为它们没有眼睑,所以只能睁着眼睛睡觉。如果看到金鱼在岩石缝里一动不动,眼珠也不转动,只有鱼鳃盖不停地在一张一合,轻轻地翻动着,其实就是金鱼在睡觉。只不过它是属于浅度睡眠状态,所以一有动静,就会醒过来。
我终于知道了金鱼是会睡觉的,而且是怎样睡觉的,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
篇3:观察事物作文
我隔壁大伯家养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名字叫“阿旺”。
“阿旺”是一条十分美丽的哈巴狗,它的个儿不大,胖乎乎的脸蛋上,长着两颗亮得像黑珍珠似的小眼睛。小眼睛格外漂亮,常常望着我,希望能给它一点美食。那一对小耳朵软软地耷拉着,特别是那一身橙白相间的绒毛,非常引人注目。它跳起来时,浑身绒毛颤动,活像一头小狮子,多么可爱啊!
晚饭过后,我拿着一根骨头来到它面前,我拿着骨头在它头上晃了晃,便引着它东跑跑,西跑跑。它一会儿蹦起来抢,一会儿跑着来夺,累得气喘吁吁的。于是,我不忍心再逗它,便把骨头丢给了它。它见骨头飞了过来,急忙一纵身,腾空而起,用爪子一把抓住骨头,稳稳地落在地上。我简直被它那优美的动作惊得目瞪口呆。“阿旺”落地后,冲我“汪、汪、汪”地叫着,好像在说:“怎么样?我把骨头给接住了!”我一边鼓掌一边说:“阿旺真棒,阿旺真棒。”接着它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看见它那可爱虔诚的模样,我不由开心地笑了。过了一会儿,它就把肚子吃得像一个气球一样圆滚滚的了。
美餐过后,我决定和“阿旺”来一次赛跑。我撒开腿往前跑了起来,“阿旺”紧追不舍跟着我也跑了起来。可是不一会儿,我就被它甩到后面去了。跑不过它?我才不信呢!重新来一次!这次,我耍了个小聪明,跑一半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急转弯,这回它该被我甩了吧,可没想到,它的反应比我更快,我刚一转弯,它就跑到我面前了。哎,我只得甘拜下风。
“阿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真喜欢“阿旺”。
篇4:观察事物作文
有一次,我为了观察番薯,要父亲买了一些黄色的小番薯回来。
我立刻把番薯放进一个大碗里,再放了一些干净水,让番薯在水中慢慢生长。
第二天到第四天,番薯都是一摸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我就跑去问姥姥:“为什么番薯还没有长根呢?已经三天了。”姥姥亲切地说:“乖孙女,番薯要长根,得慢慢来啊。也许明天就长根了吧。”
第五天下午,我放学了赶紧跑回家看番薯。我发现番薯终于长根了。我高兴极了。番薯的根真壮啊!
紫紫的,紫得耀眼。我马上给番薯换水,然后像一只穿着洁白的衣裳的小白兔一样,欢蹦乱跳地把碗放回去。
第六天吃过晚饭后,我走去翻番薯,我低头一看,那番薯的茎越来越长,而且周围的地方也长出根来。我立即把浑浊的水换掉,再加上一些水。真想根明天会更多更壮。
第七天到第九天下午,番薯的根更壮更长,比第五天的根可壮多了。
第十天,在番薯的尾后看见了一个粗壮的紫根。
起初还不知道,一直到紫根长出叶子后,我才知道,原来是茎,不是根,茎上长的叶子很多,我仔细观察发现叶子的纹路是紫色的,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第十一天到第十四天还是老样子。但在不知不觉中茎越来越长,叶子也越来越多,越长越盛,也益发的碧绿。
我特别高兴,这是我第一次种番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成功。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收获。
篇5:观察事物作文
有一天姥姥买鱼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带回来一条小泥鳅,我和妈妈把它放到一个玻璃瓶里,装瓶的过程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因为泥鳅全身滑溜溜的,非常不好抓,闻一闻还有一股腥腥的味道,弄的手上粘糊糊的。
刚把它放进瓶里的时候它上下乱窜,像在水里跳舞一样,泥鳅的背部和身体两侧是灰黑色的,肚皮是土黄色全身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尾巴像一把小扇子,头上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它嘴的周围长着五对触须,它的身体大约有十五厘米那么长,呈圆柱形,游泳的时候身体弯曲摆成“S”形。
我和妈妈特意上网查了查泥鳅吃什么,网上说它吃米糠,我就把煮熟的米饭喂给它吃,每次吃饱的时候它都会开心的游来游去。
我真的非常喜欢我家的小泥鳅!
篇6:观察事物作文
大家一定知道很多植物,但是大家知不知道长得像个刺猬的植物呢?对!
就是仙人球,下面我就说说仙人球吧!
我家的窗台上种有一盆仙人球,它全身长得像小刺猬一样,这是它的“武器”,我被它刺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也被刺过。疼死了!
有一次妈妈想把仙人球扔了,我不肯。春天,仙人球周围长出了小仙人球,可是小仙人球很柔弱,一阵微风吹来。小仙人球就被吹得晃来晃去,好像在跳舞一样。下雨时,小仙人球差点就被雨打折了,仙人球“妈妈”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所以每次下雨刮风,仙人球“妈妈”就保护自己的“孩子”。
厦天走了,秋天来了。我五个星期忘给仙人球浇水了,突然记起来。马上跑过去看,仙人球就跟没事一样,依然挺立着在窗台上“晒太阳”呢。父亲看到一幕,对我说“儿子,仙人球是不用天天浇水的。它是热带植物”“哦!
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冬,我忘了给仙人球把雪扫下来,可是仙人球的身子柔柔的,刺也柔弱了,简单的说,仙人球全身没精打采的,小仙人球也垂头丧气的低着头。我心情也跟着不好了。
春天来了,仙人球又奇迹般地“复活”了。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对父亲“仙人球是不怕冷的”。
这是我自己观查到的仙人球,你们也来说一说你们观察到的事物吧。
篇7:观察事物作文
你知道魔袋是怎样的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袋。
魔袋有魔法吗?魔袋是魔法师用的袋子吗?魔袋里能变出所有东西吗?同学们纷纷提问,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满怀期待地看着老师,只见老师拿出一个普普通通的袋子,外表和别的袋子没什么两样,同学们都在寻找它的神奇之处,大家都惊呆了,这就是魔袋?可老师却说:别小看它,里面的东西可不少呢!
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上去摸摸魔袋里的东西了,大家又激动又害怕。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勇敢的把手举了起来,第一位同学伸出手摸了摸摸袋里的东西。大家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手,他说这个东西圆圆的,很光滑,两头还有点凹进去,很像苹果。公布答案了果然是苹果,我也猜对了。老师又请了一位同学他说这个东西弯弯的,听到这个词我就知道是香蕉。接着又闻闻,很香。他拿出这个东西,答对了!是香蕉!老师最后请了一位同学,他摸到的是冬枣,不过他没猜对,真可惜!
轮到每个人尝试了,大家有的摸到了猕猴桃,有的摸到了梨子,还有的摸到了冬枣。我没猜对,觉得这个东西圆圆的,没那么大也没那么小,应该是苹果,但是不对,也很可惜。
神奇的魔袋真有趣,从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观察事物不能只靠手摸,还要看,听,闻及所有感官的运用,才能更好的知道物体的外表,气味。
篇8:观察事物上下
郊游结束后,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亮出一个圆球问:“这球是什么颜色的?”丁丁站起身马上回答:“这球是白色的。”老师把球拿回讲台后面,不一会儿又亮出来问:“这回球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的。”老师又把球拿回。然后,把丁丁叫起来问:“我刚才拿的是同一个球,你说是白色的,同学们说是黑色的,究竟是什么颜色呢?”丁丁目瞪口呆。
这时,老师笑着把圆球举起来,慢悠悠地转了一圈。没等老师问,同学们就喊起来:“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对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老师把球放下接着说,“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全面了解事物。”
老师挂出一块儿小黑板,上面写着:
1. 郁郁葱葱的茂林,环抱着翡翠般的玉镜。
2. 水光一片,那明镜般的湖面周围镶嵌着绿绒。
3. 船尾浪花跳着舞,岸边树木像卫兵接受着我们的检阅。
老师让丁丁读了一遍,然后说:“这次郊游,我从三个角度观察了同样的湖和树,看到的景物却不同。开始我站在湖边平视,树高湖低,树环绕着湖;后来我登上眺园亭居高临下俯视,只见绿色树冠,湖水汪洋;最后坐在船上远望,岸上树木围湖,列队而立。同样,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写出的景物就不仅全面而且立体化了。丁丁听后,马上拿起笔,跃跃欲试,脸上露出了笑容。
篇9:观察事物上下
你们有见过魔袋吗,可能没见过吧。你们肯定以为是花花绿绿的,五彩缤纷的一个袋子,可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带你解开这个谜吧!
今天,老师说给大家带来一个魔袋,还搞的神秘兮兮的,这下子同学们就在猜想了,有的说这魔袋上有许多小星星,有的说魔袋是紫色的,还发着光,还有的说一定是像巫师的帽子,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说着,像一群小鸟在枝头歌唱。可谁都没有想到。竟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袋子。老师请了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上去摸袋子里的东西,不能用眼睛看。看着他紧张的神态,我不时在心里为他加油。这位同学把手伸进袋子里,我的心怦怦直跳:袋子里会不会装着毛茸茸的,会动的小动物?会不会是咬人的动物?应该不会这么夸张吧。直到老师说这里面放的全是水果,我这才放心了。这时,男孩子说话了:这个东西圆圆的,表面很光滑。我心里猜想苹果和梨子,梨子表面也光滑,但摸上去有一粒一粒的青春痘,那梨子就可以排除了,答案就是苹果了。男孩子把东西拿出来了,果真是苹果,我心里暗喜,为自己猜对感到高兴。我自己也上去摸了,摸到有个东西表面很粗糙,再摸摸头顶,很像橘子,我把答案说出来,拿出来一看,答对啦!
观察东西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有更多发现。
篇10:观察事物作文
同学们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写作有三难:第一,是觉得没有充实的材料可写,第二,是感到没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第三,是苦于不能紧紧地围绕中心写作。如果同学们学会和掌握了抓住重点来观察事物的方法,那么这三道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应仔细观察、注重积累。“观察”不仅仅是“观看”,而应该随时随地、主动有意地全面开放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对眼前景、身边事都能做到看看、听听、摸摸、嗅嗅、尝尝。这样,被观察的人物、事物才能够按照它原来具有的形态特征,具体、形象、生动、完整地储藏进我们的大脑中备用。如果我们逐步养成了仔细观察、注重积累的良好习惯,那么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大脑中就会积蓄众多具体生动、感人肺腑的写作材料,一旦需要写作时就能够思如泉涌、好中选优。
其次,要抓住重点、渗透感情。人们观察人物、事物时,如果不作选择地全面观览,或者不渗透感情地随意观看,便不可能形成注意,也就不可能详观细察,更不可能产生印象深刻的观察。观察总是选择被观察物的有代表性的重点部分和跟观察者的感情兴奋点相结合的部分来观察,从而把被观察物重点部分所代表的景象、声音、气味、质感特征和观察者的主观感情、感受感悟、联想引申相结合,进而表达某种生活哲理或思想感情。经过抓住重点、渗透感情的观察,不仅能够抓住人物、事物自身的具体特点,而且使人物、事物具有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把它写出来就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人们在观察人物、事物时,如果不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那么不仅会不得要领、事倍功半,而且甚至会稀里糊涂、乱成一团,这样也就不可能将所观察到的人物、事物具体可感、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有详有略地呈现和贮藏在大脑的屏幕上,更谈不上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将它们具体可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了。所以观察人物、事物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或者以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远到近等等。做到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观察人物、事物,那么写作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容易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和紧紧地围绕中心来写。
★ 观察日记两篇
★ 观察日记参考
★ 初中观察日记
★ 观察春花日记
★ 观察田螺日记
★ 熊猫观察日记
★ 南瓜观察日记
观察事物的日记(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