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时间:2022-11-28 11:57:44 作者:缈孤鸿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缈孤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欢迎阅读借鉴。

篇1: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励志感悟: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坚定地给予纠正。“为什么?”随从人员不解地问。波普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经典励志故事9:忘我的追求] [只有尝试才会成功]

篇2: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励志感悟: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坚定地给予纠正。“为什么?”随从人员不解地问。波普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经典励志故事9:忘我的追求] [只有尝试才会成功]

篇3: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

励志感悟: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坚定地给予纠正。“为什么?”随从人员不解地问。波普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篇4:追求希望经典名言

追求希望经典名言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金斯莱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

――罗 素

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

――林 肯

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

――泰戈尔

每朵乌去背后都有阳光。

――吉伯特

旧希望欺骗了我们的地方,就存在着希望。

――莫里兹

寄托有时便是断送。

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所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列・托尔斯泰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培 根

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但 丁

希望与忧虑是分不开的,从来没有无希望的忧虑,也没有无忧虑的希望。

――拉罗什夫科

――雨 果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篇5:追求希望作文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樱桃树与梨》,一个代表美国精神的神话。

它在美国家喻户晓,说的是美国国父华盛顿,幼时得到一件生日礼物——一把小斧子,小家伙拿起闪闪发光的新家伙,跑到院子就把父亲珍爱的樱桃树砍了,他父亲问是不是他干的,华盛顿说:“我不会撒谎,是我用小斧子砍的。”他的父亲高兴起来说:“来,让我拥抱你,我最爱的孩子。”如果我们认为这个故事是在歌颂诚实,并以此教育下一代要像华盛顿一样诚实,其实这误会了美国人,它的含义并不是这样。

这个故事颂扬的乃是一种对传统和权威的挑战。儿子砍掉老子珍爱的樱花树,正象征着美国藐视和反抗任陈旧方式和传统权威;老父亲对儿子的赞许则表现出社会对叛逆精神的首肯。美国社会有容许创造精神成长的自由土壤。没有人怀疑这是神话,砍樱桃树精神成了美国精神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美国得以蓬勃发展的内驱力。

在中国,千百年来,人们往往认为“孔融让梨”是一个真实的关于伦理道德的故事,在它背后,突出地宣传了谦让精神,一直流传至今。这优良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然而,中国社会始终没有抢梨吃的神话出现,认为着那是反道德、反传统的大逆不道的事。可也许,“抢梨吃”将创造一个更加强盛伟岸的中国。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美国,美国那种夸张、刺激、爱冒险的`行为,让我望而生畏。但美国那种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的精神却是值得学习的。现在不是正在提倡创新吗?是的,是该改了,中国的封建传统扼杀了一代又一代有为人,老化的应试教育,已完全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或许,我现在还没有资格批评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所谓的“老祖宗”传流下来的“老条例”、“老思想”。但这些弊端却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改变,各式各样的“新概念”“新改革”“新改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只是有些变革太趋于形式化了,因为已经深深扎根的思想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清除掉的,先不谈这些东西实不实在,有没有效果,至少,它敢于向传统挑战,它暗示着中国也要开始追求新的希望了……

希望——这永远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词!

篇6:追求希望作文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坚定地给予纠正。“为什么?”随从人员不解地问。波普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篇7: 忘我追求励志故事

忘我追求励志故事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不要把自己当作老鼠,否则肯定被锚吃掉。

1858年,瑞典一个富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夫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一家人一起乘船去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女孩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减美丽的鸟。奇迹发生了,女孩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了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全愈了。

女孩长大以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造中,最后成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篇8:励志故事:希望在前

励志故事:希望在前

励志感悟:精神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心中没有绝望,死神也会望而却步,

有一个人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水流湍急,他被水冲得不知所措,只好顺流而下。他拼命地在水中乱抓,希望能抓住什么东西来救自己一命,但是手里抓到的出除了水之外,连根水草都捞不着!

他心里想:“这下完了,没救了!”就这样想着,他身上也就没有力气了,他停止了挣扎,向下沉去。

忽然,他想起在不远处的河岸边有一棵树,有些树枝一直伸到河水里面,他可以抱住那棵树……希望之火又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于是他使出浑身力气挣扎到那棵树的旁边。可是伸到河里的那一截树枝早已枯死了,他刚一拽住树枝,就听到“喀嚓”一声,树枝断了……

就在这时,有位樵夫及时赶到,将他从河中救了上来,

事后他说:“要不是心中想着那截树枝,我根本等不到有人来救我!”

还有一则类似的故事。说的是一位独行者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最后他身上只剩下一个犁。他惊喜地喊道:“太好了,我还有一个犁,它能救我的.命!”

他把那个梨紧紧地握在手中,继续在大漠里行走。他望着茫茫无际的的大沙漠,很多次对自己说吃一口吧!口渴得实在难受。”可是转念一想:“还是留到最干渴的时候吧!”

于是他顶着炎炎烈日,继续艰难地跋涉。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天,终于走出了大漠。他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那个梨子,它早已经干了,可是他还是把它像个宝贝似的攥在手里,就是这一个梨给了他无穷的希望和勇气,他才能走出大漠,挽救自己。

篇9:经典励志故事:忘我地追求

经典励志故事:忘我地追求

励志感悟: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经典励志故事:忘我地追求

。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 关于友谊的名句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不要把自己当作老鼠,否则肯定被锚吃掉。

1858年,瑞典一个富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夫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一家人一起乘船去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服务生立即带她去DJ嗨嗨网 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女孩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减美丽的鸟。奇迹发生了,女孩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了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全愈了。女孩长大以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造中,最后成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 励志人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更多职场励志推荐:

四则职场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僧多粥少

励志故事:人间的悲剧

励志故事:爱是所有回忆

励志故事:给您生活的忠告

篇10:蛆虫的追求_励志故事

蛆虫的追求

文/马若虚

公共汽车一路颠簸,透过窗只能看到满天飞扬的尘土。上车的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了,窗口坐着一位看似文文静静的小姑娘,而我们的身后则是几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估计都是离校返家的学生。

也许是太热太闷,我的邻座猛得拉开了窗口,瞬间我就被风尘眯了眼睛,使劲儿地揉了半天才好受一点。一天一宿的火车让我又困又乏,加上晕车,差点吐个天翻地覆。于是,我倚着靠背假寐。

也许是为了排遣寂寞,也许是年少气盛,后座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开始了一路飙风。他们脏话不断,互相叫骂着,甚至差点动起手来,其实不过为了满足自己取胜的心理。我左边的小姑娘也开始跟男朋友甜言蜜语,柔情似水,“咯咯”的笑声不绝于耳……其实,一趟无聊的公车上,他们的行为都很正常。可我却慢慢烦躁起来,甚至还有点厌恶,很有一种转过头狠狠地瞪他们一眼的冲动。于是,只好安慰自己说:“谁还能没年少轻狂过?年轻人,哪一方面都不服输,都想超越别人,勉强理解为'进取';看吧,人家是在追求卓越,得了,甭跟人计较。”慢慢地,我竟然迷迷糊糊地打了个盹。

后来,他们的骂骂咧咧的喊声把我拖回现实。不知何时他们已经把矛头转向了他们的老板。咦,老板?哦,这会儿我总算听出来了,他们已经辍学了。因为不愿在家种地,就跑到县城跟着小工头打工,甚至有一个他们称为“老大”的男孩已经结婚当了爸爸。从他们骂骂咧咧地表达里,我听到了老板的苛刻和工作的极度劳累。这些抱怨如同一窝黄蜂,不停地从他们的口中喷射出来。最后,一个人问,“那咱下周还接着干不?”

“干啊!”马上有人回答。

“对呀,不干活吃什么饭?”有人接到。

就在这个瞬间,一股极复杂的情绪涌上我的心头。

从小到大,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农村的孩子不读大学就一辈子在泥巴里打滚儿吧!一辈子累死累活!”

看这些孩子的穿着,我知道不是上不起学的孩子,至少不是连高中就交不起学费。所以他们应该和绝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失足方式一样:不好好学习,只知道吃喝玩乐。拿着爹娘的钱狠命地往外拽,说两句逞能的话,打几次逞凶的架……最后的最后,把自己赔了进去。十七八岁在父母的催促下相亲,娶个凑合过日子的媳妇。若说刚结婚的半年,无疑是很逍遥快活的:每天小夫妻俩手拉着手或者勾肩搭背街头巷尾乐和着,自由着。但不久孩子的出生就宣告了真正为人父母、学会承当责任的生活正式拉开帷幕。跟父母分家,自己领着媳妇、孩子,只有两条路:在家里侍候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贫穷过着自己的安静日子,反正农村人一般饿不死;(励志故事  )或者俩人出外打工,一个月挣个一千两千的慢慢存着奶粉钱,过个五年八年的俩人继续接着父母名下的几亩地,干着一辈子的种地营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本来我应该已经见怪不怪,可是那天不知怎的,我竟然很想哭。不知是哭自己的幸运,还是哭他们的不幸――虽然他们并不这么想――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身居城市的父亲,带领儿子暑假到乡下小住。儿子如厕时,见了茅坑里的蛆虫,簇拥着挣扎,很是惊讶,就问爸爸:

“这是什么啊?”

做爸爸的也是很有趣,别出心裁地答:“这是社会!”

“它们在做什么?”

爸爸一脸郑重:“它们在追求!”

记得后来我问一个本家弟弟后不后悔当时不好好学习。他顿了一下,笑了笑,“没有后不后悔之说,自己选择的路,不要忘了朝前走就好。”补充一下,他新近做了爸爸,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对比一下,我发现自己和他们没有区别。只不过他们在农村的茅坑里挣扎着,我在城市里的茅坑挣扎着。看似不同的命运,其实都一样,如蛆虫一样挣扎着活,如蛆虫奔波着追求,如蛆虫一样簇拥着死,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生活。同样的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正如小弟说的那样,知道沿着选择的路朝前走就好。如果这个人为自己的选择尽心尽力,努力活成一道风景,谁又能因为他们的一两句污言秽语而抹杀青年的一片干云豪情呢?蓦地,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篇11: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

1986年,她出生在江苏省太湖之滨的无锡市。在父亲眼中,她体质瘦弱,但极其坚强勇敢,天生的泼辣性格,胆子特别大,从没看见她掉过眼泪,小学五年级时曾做过一次至今都让家人感觉后怕的壮举。

那是个星期天,小小年纪的她和两名女同学约好一起去练跆拳道,回来时走在路上,突然被路边窜出的两名三十多岁的女子拦住了去路。她们见四下无人,一名女子望风,另一名女子佯装问路,威逼利诱地叫她们把身上的零花钱都交出来。两名女同学见此情景,一时被吓蒙了,只好把钱交了出去。这时,只见她面不改色心不跳,慢慢将书包从肩膀上褪下,趁要钱的女子心神恍惚之时,猛地用书包砸向女子头部,大喊一声:“快跑!”书包上的钢片把那名女子砸得鲜血直流。两名女同学也在她的指挥下得以逃脱。

高三上学期,父亲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带她前去南京市参加北京语言大学的提前考试,原本是理科生的她,英语成绩十分突出,考试科目正中下怀,最终阴差阳错提前圆了大学梦。

后来的一次冒险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那时她上大学三年级,“五一”长假,怀揣600元钱,单独一人去内蒙古大草原进行了一次生存体验。一天中午,父亲突然接到电话,她告诉父亲成功抵达内蒙古,大草原风光是多么美好。其实,父亲后来才知道,那时的她在大草原已迷路多时,又累又饿,随身携带的水壶里的水只剩下一点点。就快要支撑不住时,突然有一家小旅馆映入眼帘,她直奔过去,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当地人交上了朋友。更为意外的结局是,她是乘坐当地镇长的小车,风风光光游览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景。

7月,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阿拉伯语专业,即被当时半岛电视台驻北京办事处看中,以月薪一万元邀请她加盟,而她最终说着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闯进中央电视台,选择更富挑战性的阿拉伯频道工作,成为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期间采访过苏丹外交部长及驻中国大使馆大使等人,在央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现场,担当起阿拉伯语女主播。月薪虽只能勉强在北京生活,但她觉得倍有成就感。

7月初的一天,本应准备去新疆采访的她,听说栏目组急需一名女记者前往利比亚。得到消息,爱冒险的她兴奋异常,立刻主动请缨向领导提出申请。申请很快被批准,一向孝顺的她害怕父母担心,瞒着所有人仅给父亲发去一条短信,声称要去新疆出差,暂时不能联系。几天后,远在无锡的亲戚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她去了利比亚,当了一名战地记者。

父亲听说后怎么也不敢相信,待在家里如坐针毡,为她的生命安危揪心,寝食难安。第二天,她给父亲打电话,在父亲一再“威胁”下,她才吐露实情,并要求父亲不要告诉身在北京的妈妈。

利比亚局势战事连连,日趋白热化。208月24日,一个意外消息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宁静,在利比亚政府军阵营内报道的三十多名外国记者,包括有五名中国记者,她是其中之一,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被困在酒店内断水断电已长达六天之久,情况十分危急。这天晚上,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才被营救释放,在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车辆前来迎接时,看到茫茫夜色中,仍有很多荷枪实弹坚守阵地的武装阻击手的身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回到大使馆大家才松一口气,开一瓶茅台庆祝,终于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随后,央视国际新闻中心负责人致电她的父亲,对她的战地报道给予高度好评,称她的表现非常坚强勇敢。她就是现年25岁的无锡女孩冯韵娴,也是此次派往利比亚的五名战地记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中国记者,被媒体喻为优雅从容的美女记者和执著勇敢的“战地玫瑰”。

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跋山涉水,征服巅峰的挑战呢?生命之所以强大,正是我们拥有不畏山高水深,追求梦想的勇气。

篇12: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

近年从农村走出来的草根明星频出。男扮女装的李玉刚、唱响春天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任月丽……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虽出生乡野、家境贫寒,但心中有梦,且身上有一股矢志不渝追求梦想的精神。最近。又一位喜欢写作的农村姑娘在网上迅速走红。她叫杨阳。2010年10月起开始在天涯论坛发表小说《漂泊的青春》。仅6个月时间就写出近20万字。并创下点击量超过百万的奇迹。被很多人称为文坛上的草根明星。

喜欢文字的农家女

杨阳是个“80后”女孩,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父母都是农民,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比她大4岁的姐姐,下有一个比她小4岁的弟弟。杨阳自幼聪慧,特别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记事以后,凡感兴趣的人和事见过后就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深受父母的喜爱,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也都夸她:“这孩子真有灵气!”

转眼杨阳到了上学的年龄,尽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很开明,他们深知学习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借了些钱,将杨阳送进了学校。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年龄不大的杨阳,看着很多比自己大的孩子因为生活困难上不起学,还呆在家中,非常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也知道父母送自己上学不易,因此一入学便发奋苦读,即便放学或周末也很少外出玩耍,除了力所能及帮父母干一些活外,精神头全用在学习上,成绩在班级里始终排在前几名。

上初中后,杨阳在文科方面逐渐展露出才华,语文学得特别好,作文更是经常获得老师称赞。初二的一天,杨阳阅读一本文学杂志时,看着优美的文字突发奇想:“我也要投稿!”有了这个想法后,她开始仔细研究杂志风格,酝酿写作思路,很快,一首带着泥土芬芳和农家少女淳朴情感的诗歌跃然纸上,经过一番认真推敲和修改,杨阳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作品连同给编辑写的一封信寄了出去。当时她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不论作品能不能发表,能得到编辑老师的指导就好!”等待是焦急的,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杨阳终于等来了杂志社寄来的一个大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立刻激动的心突突突直跳:“是不是我的诗歌发表了?”她赶紧翻到目录页查找,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杨阳”两个字映入眼帘时,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更让杨阳兴奋的是,编辑老师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她继续努力。一个偏远乡村学校的初中生,能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并不多见,杨阳一时间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此后杨阳不时有作品见诸报端,渐渐地她萌生了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争取成为一名作家的想法。

矢志不渝的打工妹

然而就在杨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迈着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时,老天爷无情地阻断了她前行的路。1998年,杨阳的家乡遭遇自然灾害,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这对于靠天吃饭的杨阳一家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而偏偏这时又雪上加霜,身体不好的奶奶突然病重,杨阳一家一下陷入困境。奶奶要治病,孩子要上学,父亲每天眉头紧锁,被生活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几天工夫苍老了许多。看着非常无助的父亲整天唉声叹气,已经完成初中学业的杨阳觉得:“书不能再读了,要和姐姐一样,外出打工赚钱,帮助家里减轻生活负担!”辍学打工,这种抉择,对于一个怀揣文学梦想,并已有作品发表的青春少女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杨阳曾暗自流过无数次眼泪,但为了父母、为了家,她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一天,杨阳得知大连一家服装厂在县城招工,立即赶了去,一看条件:厂里管吃住,学徒期满工作熟练之后每月工资800元。每月800元,这在家庭生活困难的杨阳眼里,是很可观的收入了,她立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很快,杨阳带着一份对家的眷恋登上南下的列车,离开黑土地直奔滨城大连。

进厂后,聪明的杨阳虚心学习,没多久便掌握了所在岗位的技术,能够独立操作了。打工是艰苦的,当时厂里活很多,她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常常是吃完午饭就干活,晚上加班到半夜零点,节假日也很少休息。杨阳心中时刻想着好好干活赚钱,为父母排忧解难,因此非常能吃苦,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老职工和领导都夸她能干。一个半月后,杨阳领到了自己辛勤劳动赚来的工资,她留下一点零花钱,其余的马上寄给了父母。而此时她发现,不少同时进厂的小姑娘,领了工资,不是买化妆品、就是买衣服,开始精心打扮自己,看着一个个漂亮的小姐妹,豆蔻年华的杨阳很羡慕,于是也利用周末短暂的休息时间来到商场,想用留下的零花钱买点化妆品。可当她路过商场门前的一个报刊摊,看到一本本装帧精美的杂志时,不觉一震,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你不是喜欢写作,希望以后成为作家吗?既然不能上学读书了,那现在自己能挣钱了,为什么不继续学习,通过自我充电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想到此,杨阳立即打消了买化妆品的念头,在报刊摊上精心挑选了两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又走进商场买了笔记本等文具,决定从阅读和写日记开始,增加知识,锻炼文笔,为日后写作积累素材。

从此,买书刊成了杨阳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花费,阅读、写日记则成了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由于经常加班到深夜,学习只能找空闲时间。杨阳每天都随身携带着书或杂志,别人吃完午饭、晚饭后都小憩一会儿,她就抓紧时间阅读,如果周末休息,她更是远离小姐妹们逛街的队伍,利用难得的时间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一些年龄大的工友见到了,都说:“这丫头有心气,如此爱学习,日后一定有出息!”而她写日记只能在晚上加班回来后进行。每天忙完一天的活回到宿舍,洗漱完后,室友们很快都躺下睡了,杨阳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就钻到被窝里打着手电写日记,记下当天经历和遇到的事,什么开心、不开心的,有意思的、感兴趣的,以及自己一天的心情、感悟和发生在身边姐妹与农民工身上的甜酸苦辣,一点一滴统统记下并有感而发,常常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把本应在梦乡中遨游的时间,变成了一行行灵动的文字。她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的青春虽然没有紧张的高考,没有象牙塔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背井离乡,在封闭的工厂里,每天总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活,但这并不能磨灭我心中的梦想,磨灭我追求梦想的意志……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女孩都被叫做打工妹:这是一个青春靓丽的称呼,她是理想与毅力的结合体,是坚强与奋斗的代名词,只要心中有梦,打工妹也能在漫长而艰辛的打工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作小说的草根明星

正如在日记中吐露的心声,杨阳在打工路上一直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自己的写作梦,几年下来,伴随着攒下一堆的书刊、摞成摞的日记,杨阳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思维越来越活跃,创作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总想动笔写点什么,但因服装厂的工作太忙,时间所限,

一直没动笔。两年多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杨阳所在的服装厂倒闭,她不得不另找工作。这时她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找一份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不需要天天加班的活,这样虽然收入可能少一点,但能有时间写点东西!”几经挑选,最后杨阳在市内商场中找了一份做美甲的工作,每天晚上9点下班,此后的时间全归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完全胜任工作后,杨阳立即拿出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零用钱买来电脑,开始写东西,并主动参加一些媒体举办的征文活动。由于多年打工中有体验、有观察、有感悟,积累了大量素材,杨阳写出的文章,灵动而质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常常在征文活动中脱颖而出,赢得奖项。2008年,新浪网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举办了一个全国性征文活动,杨阳积极撰文参加,最终在高手云集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0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拿到了两张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门票的大奖。

2010年新春后,杨阳开始酝酿写小说,一番构思和准备后,从10月份开始她根据自己的经历,用赵妍妹这个笔名在天涯论坛上推出了小说《漂泊的青春》,以细腻的笔触,感情充沛地讲述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打工妹的人生命运、悲欢离合、爱情生活……小说一经发表,迅速引起关注,短短5个月点击量就达123万多,而且好评如潮,很多网友了解了杨阳的身世后评论:“一个来自农村,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妹,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字,真是难以想象,堪称文坛上的草根明星!”“你是一个有梦想又勇于追求梦想的打工妹,敬佩你!”“作为打工族中的一员,你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希望你继续写下去……”看着网友们这些肯定、赞扬和支持的话语,杨阳感到莫大的鼓励。

现在杨阳笔耕不辍,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宿舍简单吃点东西后,就开始投入创作,在寂静的夜色中伴随着清脆的键盘敲击声,畅游在文字的海洋中,一直到凌晨时分。随后躺到床上还要琢磨一下接下来要写的内容,为第二天晚上的写作做好初步准备才能安然入眠。目前杨阳的小说已写了18万字,她预计要写到30万字。

如今杨阳的小说已经引起很多人关注,并且已经有出版社主动与她取得联系并洽谈出版事宜,可以想象得到,当杨阳的小说最终完成,并能正式出版那一天,她这个已有上百万网络读者的农村女孩,一定会成为不同凡响的新星。

杨阳在已发表的小说中借赵妍妹之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生,相同的梦想,只为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歌唱!”这应该是她这个追梦女孩最真实的心底表白!

励志故事:心中有希望

关于希望的励志小故事

励志作文700字:追求

希望的励志语录

希望励志作文700字

希望的励志名言

努力奋斗追求成功的故事

各有追求的哲理故事

早安励志语录追求梦想

追求梦想的经典励志语录精选

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经典励志故事19:追求希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