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达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解读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趋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解读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趋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解读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趋势
笔者从事医药营销多年,同时也是在医药零售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但从未尝试以更高更广的视野对医药零售市场的总体格局一探究竟。很荣幸,在不久前听了一堂SDFA南方医药研究所陶剑虹副所长(现任《医药经济报》总编辑)的培训课,在她的指引下算是领略了一番别样风景。笔者尝试借助陶剑虹女士提供的数据,为医药零售市场做一番局中人式的解读。错漏之处,读者见谅。
一,当前医药经济运行分析
1,中国医药工业的产能概况:
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3.6%。我国现在可以生产1500多种原料药、4000多种化学制剂,截止底,原料药和制剂厂家达到4747家。跨国制药企业前20强全部在我国建厂或设立分公司。全国规模超千家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生产。其次是生物制品、特殊药品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每年片剂实际产量达到3456亿片、胶囊达到821亿粒、水针33亿支、粉针(冻干)92亿支、大输液72亿瓶(袋)。从今年4月中旬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上可以窥见中国医药工业强盛之一斑。
2,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平稳增长
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56万亿,同比增长26.5%;20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累积实现1.88万亿,同比增长20.1%。其中医疗器械和中药饮片行业增长最明显。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20达到了1688亿元,2012年同比增长20.4%,达到1821亿元。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和中药饮片增幅均高于2011年水平。其中利润总额占比最高的行业为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
3,医药流通企业竞争格局
全国医药批发企业达到16295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853家。商业销售总规模达到9426亿。医药流通企业平均毛利率7.2%,平均利润率2.2%,平均费用率5.3%。5000万以上的批发企业数达到577家。医药流通企业较低的利润率促使其需要规模的支撑!商业百强集中度达到73%,可见医药批发企业已经两级分化很严重,百强医药批发企业举足轻重。其中上海医药年营业收入达到了549亿元,九州通248.39亿元。另外3家百亿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分别为南京医药、国药一致和华东医药。
全国药品零售药店总量达到42.4万家。药品零售市场总规模达到了2300亿元,零售毛利率20%-35%,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1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连锁企业仅为131家,连锁百强集中度仅为38.2%,零售连锁企业前10家销售额达到了363.78亿元,年销售额均超过了20亿元。其中直营门店数量超过千家的企业达到7家,直营门店最多的高达2132家。全国零售连锁销售额超5亿元的企业数量为47家。2012年药品连锁企业百强合计销售878.77亿元,同比增长17.5%。零售连锁企业虽然每年一个变化,但仍然由中小连锁及社会单店主宰市场。连锁大鳄的成长之路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201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27%。基药配送总额在2011年达到了583亿,同比增长24%。可见,随着农民医药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医药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用药需求稳步增加。
二,终端市场重点品类点评
1,零售市场感冒用药份额变化
感冒用药零售市场总规模187亿元,其中化学药105亿,中成药82亿。化学药集中度较高,前十品牌有7个属于外资、合资企业产品;如泰诺感冒片、白加黑感冒片、新康泰克胶囊在西药类感冒用药份额达到了34%。而中成药市场分散,产品间竞争激烈;份额占比3%以上的药品为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等,在中药类感冒用药份额占比仅为11%。
2,零售市场止咳化痰用药品种份额变化
止咳化痰用药零售市场规模约114亿,其中化学药54亿(此类药品销售表现良好的如惠菲宁、沐舒坦等),中成药约60亿元。(其中独树一帜的为念慈庵密炼川贝枇杷膏,份额占比高达18.97%。)
3,零售市场咽喉用药品种份额变化
咽喉用药零售市场总规模约58亿元,其中化学药25亿(表现突出的为华素片和意可贴,份额占了一半以上);中成药约33亿元。(份额占比超过10%的仅金嗓子喉片一家,其它品牌表现有待提升)。
OTC用药:感冒咳嗽及过敏药占比29.41%(代表产品999感冒灵冲剂)、维生素矿物质及滋补剂占比13.43%(伊可新胶囊);生活方式调理药15.33%;胃肠消化药12.6%(江中健胃消食片)、解热镇痛药12.85%(仙灵骨葆胶囊);妇科用药7.47%(妇炎洁);皮肤用药5.33%(999皮炎平);其它类用药3.58%。
篇2:2011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报告解读
①.谁还敢说超越淘宝?淘宝B+C-6329亿,占电商82%市场份额已具垄断地位;
②.B2C市场规模:淘宝-955亿,京东-308亿,苏宁-59亿,亚马逊-46亿,凡客-38亿,当当-34亿,易迅-23亿,库巴-22亿元,新蛋-15亿,麦网-12.5亿,红孩子-6亿,其他-272.6亿,
2011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报告解读
,
见详细图示!
篇3:新时代,中国药品市场急转弯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通过长达6年的思考、研究,柏青医药营销机构的同仁们,根据国外规范药品营销市场领军企业的现状,结合本土药品市场实际,提出了应对当前变化的战略营销理论――核心力营销理论,
我们把视角定格在的中国药品市场。
此时,它更像是一个宏大的竞技场,规则、选手、方法,都在极速变化,又不可逆转。旧有的规则和观念在打破,新的思维和模式在形成,新旧交替,风景壮然。
在这块竞技场上,中国制药企业左临海水,右近火焰,冷热交替,活的颇为艰辛。环境嬗变,将制药业推向了战略转折点,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一方面,2006医药行业总体显示利好,医药经济继续以超国家GDP增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数千家制药企业,销售收入总和只比得上强生公司一年收入;我们一年400亿的利润尚不及辉瑞公司年利润的1/2;我们有上万个新药的批号,但是建国至今仅研制了三个真正意义上的NCEs新药!我们有数千家药企,却几乎没有一家能够迈入利润丰厚的国际制剂市场,
和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不同,医药行业的制药企业家们,甚至连这个念头都没有过。
根据地正在沦陷,因为政策引导、行业整体推动、高利润空间和中国区域市场不均衡性,一大批曾经顺风顺水的落后企业,无法继续分摊行业利润,销量下滑,企业亏损,经营困难,前途暗淡。
倘若相关政策执行到位,未来的几年中间,还将有众多的制药企业陷入困境。未来5到,70%的制药企业遭淘汰,恐将变为现实。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的背后,医药行业正发生深刻变化,并直接推动医药行业重新洗牌。
变化一:监管趋严。
从20年初开始,医药市场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销售等环节新政频出,药企营销环境骤变。
反商业贿赂、挂网采购、药品降价风暴继续,《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药品流通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发布标准》等法规紧密出台,一记记重拳,让企业应接不暇。
篇4:中国纺织助剂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纺织助剂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该文阐述了中国纺织助剂市场的'现状,分析了纺织助剂工业在开发新纺织助剂、适应新纺织纤维和新染整技术需要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作 者:鹏博 Peng Bo 作者单位:上海染料农药工业行业协会 刊 名:上海染料 英文刊名:SHANGHAI DYESTUFFS 年,卷(期):2002 30(4) 分类号:F4 关键词:纺织助剂 助剂市场 生态助剂篇5:沃尔玛VS家乐福 中国零售市场攻略比拼
当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个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这个世界级的零售业市场 “狭路相逢”时,正在建立各自的竞争优势,上演一场世界级的竞争,家乐福象位“时尚女士”,而沃尔玛则是位略显保守的“沉稳先生”,谁更能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全球布局上都尽量避免着直接冲突。即便在南美它们的商店有着零星“交火”,但那也分“主角”和“配角”。在阿根廷家乐福是市场领先者,有439家门店,而沃尔玛只开了11个门店;而在墨西哥沃尔玛是绝对“老大”,拥有641家门店,家乐福有27家店面。即便是在沃尔玛挺近欧洲市场的时候,它也选择了“非家乐福”势力范围的德国和英国。但当两家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时候,这一“默契”被彻底打破。
面对中国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家乐福的第44间店在北京开业,而沃尔玛中国则拥有了39间门店。目前它们已经在10个城市中展开了“近身肉博”,而且这种状况会随着这两个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加速拓展而“愈演愈烈”。
有趣的是这两个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操作风格截然不同。例如家乐福在拓展方面就更具有“冒进”性,敢打“擦边球”;而沃尔玛则中规中矩。在对待供应商上,家乐福不得不面对“千夫指”,而沃尔玛则明确表示不征收任何额外费用。在价格上沃尔玛的口号是“天天低价”,而家乐福则是阶段性地宣传“超低价”产品。其实所有这些只是它们不同全球策略的中国缩影,
规范化还是本地化?
沃尔玛认为越来越多购物者的喜好和习惯是趋同,所以它店内大部分商品都是标准化的,很多门店都根据总部采购统一规划好的图纸去摆货架和放置堆头。而家乐福则认为每一个商店周围的顾客群都是独特的,它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适应这些消费群不同的需求。家乐福的CEO纳德甚至表示:“一个零售分店就是它所处地区的缩影,该分店必须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对购物者需求不同的定位,它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家乐福更强调灵活性,它更多的决定是店长做出的。而这种灵活性的劣势就是增加成本,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所以家乐福更看中毛利率,而沃尔玛则希望靠规模取胜。
家乐福提高毛利的最常用手段就是名目繁多的额外费用。把毛利低的名牌产品挤到角落,大张旗鼓地销售自有品牌或其它高利润产品。沃尔玛则希望从世界各地采购到最低价的产品。正是对规模和利润率不同的追求,导致它们在对待供应商态度上有天壤之别。家乐福为了增加额外费用总是“把人逼到墙角,再稍给甜头”,强迫供应商就范。家乐福这样培训它的采购:“要把销售人员作为我们的一号敌人;永远不要接受第一次报价。”沃尔码同样也有一套完善的采购系统。但它更多的是从购物者研究出发,怎么推广更受欢迎的产品;如何利用高效的信息和物流系统降低成本,从而做到“天天低价”。它请供应商“省下”品牌推广费用再次“降价”。另外它对采购的内部控制方面非常严格。在中国它已经把好几名接受贿赂的采购人员送进大牢。对待购物者最敏感的价格方面,家乐福的做法是定期利用邮报来宣传“超低价产品”,而沃尔玛则拒绝邮报,它所倡导的“天天低价”让你不会因为今天的促销后悔昨天买的商品。
篇6:开放零售市场后中国零售企业的应对策略
开放零售市场后中国零售企业的应对策略
中国零售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因此零售业仍将继续向前发展.但是到今年的12月11日,根据中国入世协议,中国承诺开放零售市场的期限已到,外资零售业将不限地域、不限经营业务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巨头的'涌入既带来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外零售业实力悬殊,给中国零售业经营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谁掌握了零售业,谁就将控制一国的生产市场,继而控制一国的经济.如何拯救中国零售业,如何为中国零售企业寻找出路,如何实现中国商业流通体制的结构性调整,这将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社会课题.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努力追赶,另一方面,企业也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内资零售业做大做强.
作 者:王磊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经济与管理 英文刊名:ECONOM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8(11) 分类号:F724.2 关键词:入世 零售业 买断经营 关系营销★ 药品相关制度范文
★ 关于药品论文范文
解读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趋势(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