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时间:2022-11-29 08:56:20 作者:迪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迪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在大学三年得美好时光里,我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阶段,我经历了身心成熟和知识的积累,为我以后的人生做了好铺垫。

在思想上我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并被评为学校入党积极份子。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学校07-三等奖学金。但对于我们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药理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畜牧兽医专业的技能考证,获得了疫病防治员中级,兽医化验员中级证书。

在工作方面,在大学三年里我始终担任班里的组织宣传委员。在职期间我认真地传达上级的决议和指示,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认真地开展工作。并积极协助其他班干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班多次海报获奖。

在生活中我觉得大学校园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

尽管还没有走出学校大门,但是我已经有了对社会的初步理解与尝试,这些都是我在三年大学生活中知识以外沉甸甸的收获。相信我将是一个合格的畜牧兽医毕业生,理想的畜牧兽医人才。

篇2: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

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

乔淑霞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要:提倡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等新理论和新思想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来源。发展性学生评价具有的多元性、过程性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等本质特征。在应用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中应注意避免将发展性学生评价与传统量化评价相对应和过分夸大发展性学生评价功能等问题。

关键词: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33-02

学生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判断教育学生效果的过程,是对学生能否满足某种需要做出的价值判断。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学生评价改革的推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将“发展性”定为学生评价的基调。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现了现代评价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反映了建构主义评价观以及多元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思想,是在对传统的学生评价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力图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和在应用它的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廓清发展性学生评价内涵,希望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发展性学生评价并积极推广和应用它。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来源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对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是人在教育视野中的本质的重新解读和对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换言之,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促使学生评价形成“关注过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理念。

1.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一语言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自知一自省智力、交往一交流智力。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而且每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看,多元智力理论必然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评价内容多样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教师是评价主体,而且学生也要以主体身份参与评价过程,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建构主义思想

建构主义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和“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其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哲学家维科,他强调知识和行动的密切关系,认为“真实的东西就是被建构出来的东西”。其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建构主义思想和人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构主义思想强调,教学决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基于这种思想的学生评价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其重点在于评价知识获得的过程并兼顾知识获得的结果;其评价内容从重视知识学习转向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评价标准从强调共性转向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其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多主体。

3.人本主义思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哲学界就开始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深入的探讨。随后在教育理论界掀起了一股重视人、研究人的热潮,并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问题。通过对主体性的讨论,人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在这种人本主义哲学和社会思湖的影响下,学生评价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评价模式,如斯塔克的应答评价模式,艾斯纳的教育鉴赏、教育批评模式,林肯的自然主义评价模式,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评价中不追求客观性,并试图摒弃评价中的数量特征,而且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在这些学生评价模式的指导下,人们开发了许多质性评价方法,如学生的表现评定法、档案袋方法、苏格拉底评定法等。这些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偏重客观测量的学生评价来说,弱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强化了发展性功能,使评价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本质特征

以上通过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理论的探寻,从不同角度概括出评价理念应遵循发展性、过程性、多元化、全面性、人本性等原则,很好地支持与诠释了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发展性学生评价不是对传统评价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传统评价的继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本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篇3: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测量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目标。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多元评价。第一,从评价主体来说,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者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本人、同伴、学校管理者及其家长等。这种多元评价主体可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而且多元评价主体要与被评价者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建立对话机制、对评价目标和标准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在对话中消除分歧,最终形成一个有效而可靠的评价。第二,从评价内容来说,发展性评价在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同时,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即在考查学生知识获得与智能增进情况的同时,还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发展性评价根据评价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对思维和创造力的评价可采用论文式测验、问题情境测验、等级评定法等;对行为、态度、兴趣、道德等方面的评价则采用观察法、面谈法和问卷法等。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多元性,一方面保障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又保障了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

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关注个体,以人为本。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成熟的过程,也是逐渐社会化和个体化的过程。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极为重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即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评价的方式,它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学习的动机、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坚持目标(结果)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采用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法,主张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和方法;促使学生将评价与学习过程相整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被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为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规划和自主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由发展性学生评价推动的学生自主发展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评价方案的制订阶段,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评价主体与客体的整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师生间共同的民主协商和交往,使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的共性,更能反映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第二,在评价实施阶段,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将评价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在评价结果呈现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成长和收获,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

三、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针对过去的评价过分注重静态的、可量化的、浅层次的学习结果和忽视动态的、难以量化的、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而提出的,对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评价的改革能否成功。因此,在推广和应用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中应该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方法上不能将发展性学生评价与传统量化评价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应该说,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相互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量化评价在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客观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对于评价中难以量化的方面意义更大。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它们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

第二,有人认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意味着每一次评价活动都要使用所有的方法、调动所有的主体。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评价活动对于评价者是有一定要求的,评价者对评价目的的理解、对评价标准的把握、对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如果使用多主体,而各主体对评价目的与标准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就会使评价的效度失去保障。而且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在不考虑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的前提下,盲目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第三,过分夸大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功能。现在有一些教师认为,不管什么情况都可用发展性学生评价,似乎只要采用了发展性评价方法,在评价方面存在的一切问题,包括应试教育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把教学和评价引入歧途。评价是一种建设性工具,而不仅是反映学生发展程度的标尺。评价必须与日常的教学活动融合,在活动中进行,并与活动紧密联系,活动过程伴随并产生各种评价。

篇4:发展性学生评价

记得上课时,老师课件上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看到这,不禁让人心寒,中国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到底是怎样的学生?, 所谓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传统的学生评价受到了更普遍的质疑和批判。

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等级的标签,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第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考虑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立足于学生发展过程的需要,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判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第三,尊重个体差异。评价目标、标准是动态的,具有层次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起点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潜力,帮助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第四,评价内容丰富、全面。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第五,评价主体多元,鼓励学生主体参与。尊重和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既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又关注他人评价的导向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第六,评价方法多样。不仅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另外还综合运用笔试、口试、作业、课堂提问、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由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尊重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差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应突出发展性功能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因此,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我国的新课改,也对学生评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也提出提出,以发展性评价观为指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改进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要回归教育评价的本体功能,就必须把“评价”看作是教学本身的一部分。过去的教育评价之所以功能窄化、异化,根本原因在于:评价与教学相分离,评价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换言之,我们不是为了促进教学而评价,而是为了给学生分等、分级而评价。要使教育评价回归其本色功能,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是:评价的主要意图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评价不仅关注被评对象现在状况如何,更关注未来如何使其更好发展;通过评价使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及促进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发挥,重点关注对学生未来发展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因素的评价;教育评价要最大限度地帮助被评对象做得更好。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制度,首先必须树立发展性学生评价观: “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是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学生评价起到对这生发展的引导、激励作用。传统学生评价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使我们的学生一入学就陷入层层选拔之中,在人生的初期就饱尝失败与落后的滋味,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事实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发展性学生评价从根本上舍弃传统学生评价的理念,强调评价是“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方法、技术、内容、过程等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表现出来的值得发展的优秀品质和素养上,加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充分体验被尊重和赞赏的乐趣,释放生命的激情。

即使是被传统学生评价认定为是群体中的落后学生,问题学生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去关注他,发现他的闪光点,承认个体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多向、多维、多方面去评价学生。大家普遍认同“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这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个体的发展也是多元性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有阻碍,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也没有发展前途。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领域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以评价促发展,以个体的发展带动全体的发展,最后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都知道,一个很完美的计划,也只有在实施好了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同样的,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学生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多因素的系统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因此,在实施发展性评价中要注意:一是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发展性学生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评价者要始终明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非对学生进行甄别。评价要注重沟通,尊重差异,为评价对象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促进个性发展。二是

信息收集要全面。要对学生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部信息。三是信息反馈要及时。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另外,还要,博采众长,多种评价方式并用。人是复杂多面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向、多维的,发展性学生评价顺应时代发展,代表了学生评价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具体实施学生评价时,应博采众长,多种评价方式并用。

篇5:发展性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是我们历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其它方面的评价当前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传统的标准化测验是建立在发现学生弱点基础上,通过标准化测验发现学生弱点,根据学生弱点施教。评价制度改革的基点之一是变发现学生弱点为发现学生潜力,承认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异,承认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建立纵向过程评价的新机制。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潜能发掘的价值。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陷入了一种矛盾与困惑中,即明知传统的评价办法必然导致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而又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与所教学生实际相符的新方法,这就迫使我们思考与探索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使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立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指导思想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在智力中,各人的优势与特点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

我们的评价目的就在于发掘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并引导、鼓励其得以充分发展。新的评价不再是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筛选学生,用单一的试卷、单一的考分去区分学生的优劣、高下。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搞一刀切,不排队不排名次,不分优劣等级。以学生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跳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注意差异性评价,不同学生标准可以不同,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建立自信,勤于进取。

二、采用激励个性大发展的评价方式

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个人的活动水平层次也就不同。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现实”和认知水平教学和评价,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激励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尽量揣摩学生的认识过程,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评价时要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切忌轻率地给学习落后的学生下结论,简单地评价他的智力有问题。另外,教师在评价时最好不要赞赏学生的智能,如“成绩很好,你在这方面一定很有天才”,使学生以为成绩来自于自己的智能,因而不愿意继续努力去克服困难,教师尤其应该赞赏学生学习时所付出的努力,学生在遇挫时便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未尽全力,下次一定要更努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

三、开展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

1、从学习的认真程度:比如是否努力思考,大胆提问,认真听讲,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举手发言的次数,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完成作业是否认真)。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的程度,能否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于新情境中,能否综合应用知识,灵活、合理选择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3、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面:如能否独立思考,对问题的理解是否深刻,能否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去寻求问题的解答,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深度等。能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询问,能否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如何等。

总之,.11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

四、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二是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以作品的评价。三是学生应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四是记录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以入选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三种

最佳成果型: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达到的水平做出评定。这种记录袋材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即可。

精选型:与最佳成果型相比,要求了解最广泛的学生成果。它要求学生提交的不只是标志他们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例证,还包括他们感到最困难的典型成果例证。这种记录袋可以深刻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概要,高度揭示学生取得的一般成绩。收集这种记录袋材料的时间往往要持续一年以上。

过程型:其突出特点是致力于寻求发展性成果证据,而不是最终达到结果的证据。它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地收集能够反映他们在一定领域中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所取得的进步的成果证据。

混合性记录袋是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的混合体。它既包括过程性作业,也包括结果性作业;既包括最佳成果,也包括虽然不是最佳但具有典型性的成果。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作业提供一个有形的窗口,以便教师、学生、家长等可用它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及一学期的发展。大多数的记录袋都属于这种类型。

五、形成科学利用考试结果的评价措施

在实施新课程后,考试评价仍然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为判断课程目标是否恰当、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提供了信息依据,是教学的“导航器”。对考试结果如果能进行合理地解释,合理分析利用考试的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的每次考试后,总是按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名。以名次的升降来衡量学习成绩的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篇6:发展性学生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作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在当前的评价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3个操作性环节上,即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以求其改进。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发现,即使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恰当的评价(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作出了合理的判断,给学生提出了恰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学生的学习也仍有可能没有丝毫改进,甚至可能在评价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评价操作发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只有对上述评价操作的环境进行优化,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正如“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所说,“教育从根本上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不幸的是,有些人确实学了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教师。”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发展性评价必须重视其发生的环境和基础。(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2)发展性评价以师生互动为载体,必然受到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状况的制约。学生与教师不是机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机械操作,发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只要调整其中的程序或者变动一下其结构就可以了。因此,不能将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固化为测验、考试和提问等具体形式,也不能将其窄化为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和给予反馈等操作流程,必须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置于富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之中,强调评价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条件及情感基础。

我们认为,有效的发展性评价需要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之上。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其评价行为必然受到其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怎样实现此目的的信念的制约。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成绩的估计和预期,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罗森塔尔效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进儿童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

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分别会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效应。(1)教师会根据其对学生的期望选择特定的评价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有较高的期望,那么他就会更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即使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师也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评价中更多地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而如果教师对学生形成了消极期望,那么他就很容易忽视这些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很少给他们回答问题或表现的机会,也不愿耐心启发、引导他们回答问题;教师也较少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来鼓励这些学生。(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旦教师的期望被其知觉到,这种期望就会成为其确定自身价值、评价目身发展水平和可能性的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预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进而他们对自己也会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且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

因此,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环节中,都要始终对学生抱有期望,相信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相信评价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3点:(1)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形成合理、积极的期望。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该目标既要富有挑战性,也不能难度过大,以免使学生丧失信心。(2)教师应在日常评价中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如当学生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鼓励的眼神;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送上温暖的话语;当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表示真诚的祝贺;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给予有力的支持等。(3)教师在评价中要给予处于弱势的学生更多的激励。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期望和信心。师生间: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这里的“沟通”、“理解”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随着教育观与课程观的转变,“舞蹈型”的课程正在生成,“舞步”有赖于两个“舞伴”——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将成为一个“应答性”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确定评价目标、收集评价信息,还是给予反馈和指导,都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品质如何,直接决定了评价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

具体到日常教学的评价,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不但更有利于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更有利于教师明确“为什么”。此外,师生双方在评价中达成理解,有利于师生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评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遵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要达成理解和共识,首先要求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卸下自己的面具,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向学生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彼此诚实坦白、畅所欲言。其次,教师要具有同情心,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此外,教师要有积极的聆听与反馈技巧,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敏感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提出司题,了解并且探求学生深层次的想法,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应。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在学生作业本上写批语、课下与学生聊天、和学生单独谈话、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流等。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内容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如学生对时事的看法、学习过程中的苦恼和压力、对人生的理解、对未来的期望、对人际交往的理解、情感的波动等,不必只局限于学习方面。

总之,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两个重要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以及双方的沟通理解会为评价创设积极的氛围。学生由于“亲其道”而“信其师”,这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篇7:发展性学生评价案例

发展性学生评价案例四则

柯美东

有人认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固然很好,但却很难在教育实践中付诸实施。其实,关于如何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教育作用这一问题,早在20 世纪60年代在国外就受到教育评价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这一问题也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做了很多改革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实际上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使用并不断创造着发展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绝不是一个新名词,也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评价改革实践。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对发展性学生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下面是我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几则案例。

案例1

优点单

我在地理教学中发现自己所教的高一(6)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我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我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年后,我参加了这个班的学生组织的毕业宴会,其中一名开始成绩很差,但高考却考出了骄人成绩的同学,在致毕业赠言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这时,其他同学也都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案例2

教师评语四例

①你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学生,尤其在空间思维方面,每个老师和同学都为你这方面的才能赞叹不已。这种能力对于你学习数学、地理很有帮助。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都很强。你还是一个待人宽厚的学生,两次同学不小心碰坏了你的眼镜,你都原谅了别人,从不计较。你又是一个爱锻炼、会锻炼、又带动全班同学参加锻炼的学生。希望你在学习上像带动全班同学锻炼那样,做一个班集体中的学习带头人。

②你是一个有积极向上的积极性,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注力比较好,学习态度较认真的学生,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需要改进学习方法。同时比较胆小,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希望你多锻炼,增强自信,变得大方开朗一些。

③你是一个非常文静、非常踏实的.女孩,学习态度很认真,每次作业、考试都很让老师放心,做事很稳,老师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出色地完成,但你不擅长表达,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在班级工作中缺少一种魄力。希望你在思想上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希望你在班级工作中再大胆些,在活动的磨炼中不断成长。

④你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学习踏实认真,上课听讲很专注,有较强的上进心,但你的性格里又有太多的自卑,看待事物深刻但悲观,处理问题很自我。从你的家庭作业可以看到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你的心理素质还有待锻炼,回答问题时比较胆怯,集体活动时比较怯场。希望你能多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及时调节心理状态。

案例3

课堂观察检核表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建议从下列的课堂观察表所提供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在相应的观察项目后打个“√”,若无,则不作任何记号。

案例4

学生成长记录袋――

地理学习档案袋的主要内容

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活动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地理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地理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地理学习信息与资料、学习方法与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

例如,学习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一内容时,可在学习档案中收集以下资料:

(1)自己或同伴收集到国内外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

(2)自己或同伴收集到的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如新闻和科技动态的剪报、图片、照片和实物等。

(3)学习这一内容后,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的认识;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的认识。

(4)对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和防治污染的建议。

(5)自己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评价(包括基础知识、考察方案的制定和探究活动的设计等情况),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

(6)同伴和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68中学)

篇8: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作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在当前的评价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3个操作性环节上,即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以求其改进。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发现,即使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恰当的评价(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 的了解、作出了合理的判断,给学生提出了恰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学生的学习也仍有可能没有丝毫改进,甚至可能在评价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评价操作发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只有对上述评价操作的环境进行优化,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发展性评价必须重视其发生的环境和基础。(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2)发展性评价以师生互动为载体,必然受到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状况的制约,必须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置于富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之中,强调评价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条件及情感基础。我们认为,有效的发展性评价需要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之上。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其评价行为必然受到其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怎样实现此目的的信念的制约。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成绩的估计和预期,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分别会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效应。(1)教师会根据其对学生的期望选择特定的评价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有较高的期望,那么他就会更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即使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师也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评价中更多地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而如果教师对学生形成了消极期望,那么他就很容易忽视这些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很少给他们回答问题或表现的机会,也不愿耐心启发、引导他们回答问题;教师也较少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来鼓励这些学生。(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旦教师的期望被其知觉到,这种期望就会成为其确定自身价值、评价目身发展水平和可能性的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预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进而他们对自己也会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且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

因此,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环节中,都要始终对学生抱有期望,相信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相信评价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3点:(1)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形成合理、积极的期望。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该目标既要富有挑战性,也不能难度过大,以免使学生丧失信心。(2)教师应在日常评价中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如当学生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鼓励的眼神;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送上温暖的话语;当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表示真诚的祝贺;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给予有力的支持等。(3)教师在评价中要给予处于弱势的学生更多的激励。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期望和信心。

师生间: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

这里的“沟通”、“理解”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具体到日常教学的评价,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不但更有利于教师知道

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更有利于教师明确“为什么”。此外,师生双方在评价中达成理解,有利于师生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评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遵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要达成理解和共识,首先要求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卸下自己的面具,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向学生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彼此诚实坦白、畅所欲言。其次,教师要具有同情心,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此外,教师要有积极的聆听与反馈技巧,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敏感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提出司题,了解并且探求学生深层次的想法,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应。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在学生作业本上写批语、课下与学生聊天、和学生单独谈话、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流等。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内容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如学生对时事的看法、学习过程中的苦恼和压力、对人生的理解、对未来的期望、对人际交往的理解、情感的波动等,不必只局限于学习方面。

总之,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两个重要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以及双方的沟通理解会为评价创设积极的氛围。学生由于“亲其道”而“信其师”,这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篇9: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要求: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还强调收集并保存学生发展过程中能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所有关键资料,因为正是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比如,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时,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检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以及学生对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的深刻体会。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走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轨迹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发展性评价正是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评价,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往往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

总之,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这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蒂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篇10: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新时期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诸如建立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强调教育的民主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引进新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效率;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变革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保证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实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和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能否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至关重要。可以这样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2、对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的迫切性

人类社会悄然迈入21世纪,变化多元的时代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竞争、合作、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也一直是首位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中学德育教育方法与手段滞后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庸讳言,目前很多中学德育工作采用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使学校教育在社会、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下显得苍白无力。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在德育工作方面,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如家长联系手册、值周生制度以及众多的德育活动,但是未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渗透性不足;缺乏对德育评价手段有效性的研究等等都阻碍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要从“天上降到地上,从天边拉到身边”,要实施真正的德育,为此,我们提出了“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尝试探索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拓创新中学德育方法、途径,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德育的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导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思想品质的活动。换句话说,德育是教育者教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遵循其行动并予人惠泽的活动。

(2)学校德育的界定:

学校德育是德育的特征表现得最典型最显著的一种德育形式,并且这种德育的对象主要是新生一代,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世施加一定的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育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室;受教育者是学生,都是经过组织的;德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选定的,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德育方法是经过选择的,有利于施教传道、受教修养活动的。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租金学生品德的社会性发展,

(3)学校德育的组成: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

(4)发展性评价:

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全面应用教育评价理论和最新评价理念,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制定个体发展目标和计划,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的方式,并应用多元评价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效果进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价值判断,对其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修正,使评价在了解学生需求、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特长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让学生在受到充分尊重和取得自信的前提下,认识其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西乡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评价手段:

2、德育评价的可能性

(1)人的品德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客观存在物,有其客观的实在性、客观的社会标准、客观的结构要素,这就给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与前提。

(2)人的品德是其德育内部观念动机与外显品德行为的稳定统一、稳定特征和倾向,二这

不仅各自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彼此之间还具有相关性,这也为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人的品德及其行为具有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这也为德育测评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测量和评定技术的发展,为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现实的方法,手段。

3、德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1)从时间阶段上划分,平时性和总结性评价平时性的德育评价即日常的德育效果的评价,它是在某一具体德育计划、方案适时过程中或某一具体德育活动实施时进行的德育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德育的效果和问题,及时纠偏和调空德育活动过程,以使德育活动向预定的德育目标方向发展;总结性评价使指德育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结束后,对德育对象的综合全面性的总的评价。

(2)从评价内容来划分,全面性、单项性和专题性评价全面性的德育评价使对德育对象品德全面的及德育过程总体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单项性的德育评价是对学生品德的某一方面或德育过程的某一方面与环节的效果等进行的评价。专题性德育评价是就德育对象某一专门性的品德问题或某一专题性品德教育所进行的评价。

3、德育评价手段的类型和方式

(1)绝对评价:是与目标参考性检测相联系,它指跟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的预定标准进行评定,达到优的标准确定为优,达到良的标准确定为良,达到差的标准确定为差,它不管优良中差的人数和比例,一切依据达到预定目标的成度来确定等级。

(2)相对评价: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品德状况进行横向比较,按其在学生群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确定为等级程度。

(3)个体或群体内差评价:将德育前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

(4)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一般以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及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评定,凡符合要求的优良思想与行为给予肯定性评价,不良的则给予否定性评价。

(5)全面评价:也就是操行评定,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行为表现的实际状况进行的综合性的总体评定,方式有教师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4、关于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的研究状况

综合大量文献,对于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想法探讨多,实际操作少;

(2)手段方法介绍多,提出完善的理论建构少;

(3)手段实施过程的研究不足,如手段实施有效性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

(1)综合众多理论成果,提出适合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的可能性;

(2)将假设变为实际教育活动,并在实践中验证完善理论,将理论方法等变为实际教育方法;

(3)对科学的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进行综合提炼;

(4)对评价手段实施过程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内容

(一)学生德育工作改革的发展性评价,突出强化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着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科学地分析处在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特有的价值取向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不断探究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各种要素以及其与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索并开展系列化学生德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并逐步形成健康、健全的价值取向、基本道德素质和人格特征,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研究的目标具体如下:

1、通过课题研究,力求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促进我校学生德育评价的机制,并以之来推动和促进学校校风的进一步改善,为学生可持续性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和带领我校全体班主任及广大教师逐步转变传统的学生德育评价观,并逐步由“经验性”教师向“科研性”教师转变。

3、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以学生为第一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目标”的全新评价理念,对自己的文明素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终身发展等方面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内因上感召学生,共同参与学校良好校风的建设。

(二)研究内容

借鉴德育发展评价的有关理论,根据我校学生发展特点,在我校学生中进行德育评价实验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德育发展的评价手段体系。

1、研究假设:

对实验学生采用相应的德育评价手段(自变量),因变量是学生德育发展状况,本课题要考察的是什么样的评价手段以及怎样实施评价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2、拟采用以下手段:

(1)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 个体或群体内差评价

(4) 全面评价

四、研究对象:我校各年级学生。

五、完成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课题有一支势力雄厚的研究队伍

2、本课题的实验条件的优势

我校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不断创新是我校教师的特色,目前我校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创办国家级千所示范校,并得到市教委的积极支持,所以,学校有相应的条件和需要来搞科研。

3、本课题有较强大的背景支持

校领导重视此次科研活动,亲自参与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支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各种调查方式,如问卷法调查现有评价手段以及实施对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以探索评价手段采用的方式和实施过程的控制。

2、教育实验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假设的评价手段,对对照班不采用,比较学生德育发展的差异,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从而揭示实验现象后的规律。

3、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生现状确定追踪个案,对其实施相应评价策略,以确定特殊学生德育评价手段的采用以及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人员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教育现象,得出规律性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及周期

1. 研究的对象:课题所涉及高初中各年级学生。

本实验在高初中各年级分别定2—4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德育评价手段,因变量为学生的德育品德发展。通过实验班级参加实验前后以及与实验对照班级的比较,探索出中学生德育发展评价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2.研究的周期:

5月前为立项准备阶段

205月——5月为前期启动阶段

206月——9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209月——2007年12月为研究总结阶段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筹建课题组和各年级子课题组,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解决课题的论证,计划等问题;落实研究人员及分工研究计划;设计方案,开展课题有关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研究,可行性论证。

2.启动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自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分工,有关子课题开始起动实施。修改完善课题方案,调整课题分工情况,健全课题分工责任制。

3.实施阶段按调整后的课题分工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1)初步探索阶段。

主要任务为对实验参加教师进行课题培训,展开初步的研究工作。

(2)深入研究阶段。

采取分层方式,在各年级中进行研究;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4.总结阶段

完成课题实验总结报告;整理,归纳和总结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各种文字材料;课题结题。

八.预期的成果形式

篇11: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高校教师健康发展

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高校教师健康发展

文章在对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教师评价现状,阐述发展性评价的特征和意义,提出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高校教师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高校教育教学根本目标的几点做法.

作 者:方晓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G45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   校教师发展  

篇12:教师发展性评价之我见

教师发展性评价之我见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进而又扩展到教师、课程、学校甚至区域性的教育评价,对于调节、改善、提高教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很少有人怀疑教师有人格及心理适应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由于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教师如果以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很难驾驭课堂。难怪不少教师都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感觉。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才更有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一、端正评价思想是做好教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

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只有评价者确立正确的评价思想,才可能科学地设计和操作实施评价,才可能合理地处理和应用评价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评价必须有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比如,对于教学的理解,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出,教学有两个层次,“教学生”是第一个层次;“教学生学”是第二个层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思想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观。如果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来看,“教学生学”就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教学生会学”才是高层次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的责任已不仅在于给学生多少信息或教会学生掌握、理解多少人类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处理好教师评价与学生质量评价的关系

对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质量又是教师工作效果的直接反映。但是,学生的.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果从检查某一阶段教育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还有一个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是不能忽视的。无论学生发展的好还是差,都不是由教师的作用单方面所能完全左右的,它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教师评价工作中.不能用学生质量评价的结果来代替教师评价,更不能完全用它来评判教师。反之,就可能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入歧途,可能伤害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教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

三、注重教师评价中的心理变化

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它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我们知道,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如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差等。教师的角色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知识的增长与更新而不断改变。在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更是扮演着微妙的角色。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如,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是知识的传授者,就要求教师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将教师看成纪律的维护者,就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将教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而社会中人人对教师应做什么和怎样做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受到各种相互冲突的角色期望的冲击,同时这些角色期望也与教师自我价值观产生对立、冲突。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求“完美”之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在心理咨询中发现,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普通教师,如担心公开课上得不成功;害怕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不出成绩;拿不准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看法等。因此,教师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调整、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挥工作的潜能。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能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反之,教师若对评价结果不满,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不信任,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但在评价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以教学优劣作为评价的标准,那么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呢?若以考试成绩作为权衡的条件,显然忽视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学生在学习技能及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教师往往忽略或不愿意接受这种差异。凡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各科老师最大的精力似乎都放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不管这个学生是否有能力学好,不管他对教学有什么样的感受,也不管他还有什么优点和特长,反正考试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挂钩。令人欣慰的是近期来许多学校,特别是小学,根据教育部减轻课业学生负担的指示,强调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鼓舞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减轻了教师工作中的压力;教师评价的另一个问题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教师评价目的是为了完善教学、教育过程,现在学校进行终结性评价,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教师的奖惩上,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而形成性评价更能关注教学、教育过程,如教师怎样工作,学生原有的素质水平是否有提高的机会,教师工作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等。教师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面对更大的生存转型时期,也会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必须接受职业评价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不断调整心理状态,才能适应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13:发展性英文自我评价

I am in this semester, has been to comply with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chool, has a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ll aspect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 strong sense of collective honor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 learning, I study the correct attitude, good use of reference and use of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while focusing on independent thinking, the courage to explore.

On the moral character, I have a good moral cultivation, and a firm political direction. I love the motherland, love the people, firmly support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abide by the law, love public property, unite students, helpful and pragmatic spirit, enthusiastic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public service and patriotic activities. In my spare time,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edic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services, and conscientiously perform the duties of the student union cadres, for the school life rich and colorful, focus on personal all-round development.Bao Jianfeng from sharpening, plum blossom from the bitter cold,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rough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efforts to make themselves an ideal, moral, cultural, disciplined student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my life force.

For the first time to leave their parents, leaving the familiar environment of birth, began a new life, “” into the self-regulation, restraint stage, everything has a fresh and adaptive process, from the received study, thought repor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and the counsel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Teach them to get down to life, conscientiously do things, and teach them excellent skills to survive. After a semester of study, I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basically adapted to the high school life. And in school which participated in the school chorus, art teacher to help open class, was named the school three good students; blink of an eye, high school's first semester has passed.

At the same tim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nguage, I can also finish the task of the teacher layout; this semester I also organized a class meeting, conducted a speech, ”I was ab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is class, “Unconsciously I hav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in all aspects. I also recogniz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eview, I do not know where to start from scratch; physical activity is not active and so on. I have made progress this semester, especially in maths. However, I have not fully meet the goals set, mainly because they did not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lazy thinking i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chances, and the degree of effort is not enough. Xx secondary school has its strict school discipline discipline, the purpose is to let us become a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good students. I have been very loos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eriod, but in 101 after I realized as a student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 from school to now, I have been strict self-discipline, abide by school rules and discipline, and actively take the initiative for schools, classes do good To do a law-abiding xx human.

篇14:发展性英文自我评价

I am in this semester, has been to comply with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chool, has a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ll aspects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 strong sense of collective honor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 learning, I study the correct attitude, good use of reference and use of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while focusing on independent thinking, the courage to explore.

On the moral character, I have a good moral cultivation, and a firm political direction. I love the motherland, love the people, firmly support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abide by the law, love public property, unite students, helpful and pragmatic spirit, enthusiastic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public service and patriotic activities. In my spare time,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edic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services, and conscientiously perform the duties of the student union cadres, for the school life rich and colorful, focus on personal all-round development.Bao Jianfeng from sharpening, plum blossom from the bitter cold,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rough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efforts to make themselves an ideal, moral, cultural, disciplined student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my life force.

For the first time to leave their parents, leaving the familiar environment of birth, began a new life, ”“ into the self-regulation, restraint stage, everything has a fresh and adaptive process, from the received study, thought repor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and the counsel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Teach them to get down to life, conscientiously do things, and teach them excellent skills to survive. After a semester of study, I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basically adapted to the high school life. And in school which participated in the school chorus, art teacher to help open class, was named the school three good students; blink of an eye, high school's first semester has passed.

At the same tim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nguage, I can also finish the task of the teacher layout; this semester I also organized a class meeting, conducted a speech, “I was ab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is class, ”Unconsciously I hav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in all aspects. I also recogniz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eview, I do not know where to start from scratch; physical activity is not active and so on. I have made progress this semester, especially in maths. However, I have not fully meet the goals set, mainly because they did not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lazy thinking i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chances, and the degree of effort is not enough. xx secondary school has its strict school discipline discipline, the purpose is to let us become a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good students. I have been very loos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eriod, but in 101 after I realized as a student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 from school to now, I have been strict self-discipline, abide by school rules and discipline, and actively take the initiative for schools, classes do good To do a law-abiding xx human.

篇15:发展性英文自我评价

I am good at thinking, diligent hands, curiosity strong, with a strong team spirit, even if sometimes irritability can also be timely self-adjustment.From small to large, for learning, I hold a persistent attitude. High school, I study har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as repeatedly ranked the top three classes. I not only actively assist teachers to work, is the teacher's right-hand man, friends in the students encounter problems, I will be a sincere heart to help them. Of cours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I have thought about giving up. High school, I have several times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but parents, teachers and friends encouragement, I once again beat myself. At the same time,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welfare activities, social practice again and again so I know that team spirit and to take effective and effective plan is very important. In addition, I like a wide range, especially in music and sports. I not only can solo the piano, has a good vocal basis, but also very sports-loving, such as basketball, swimming and so on. And mad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in the basketball league.

I like to sing, and I often get intoxicated singing in the class, singing makes my life more colorful. From small to large, for learning, I have a persistent attitude is full of confidence. Friends of the students I will always use a warm and kind heart to treat them. I am the teacher's right-hand man, well-behaved parents in the eyes of the daughter. Difficulties, I have thought about giving up, but every time I have insisted down. On life, I will always maintain an optimistic attitude,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their confidence, adhere to the belief will achieve their ideals.

I took part in many disciplinary competitions this semester, and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as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to visit the delegation, I am honored to represent the 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visit Japan, personal contact with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the Japanese people. I have also exchanged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with the Japanese people. I have the honor to participate in the Fengtai District amateur party school,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party's knowledge, so I joined the trapped Communist Party even more desire. I am all-round development, publicity personality,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篇16:发展性英文自我评价

In college, I always to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as the goal, to self-all-round development as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world view.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 earnestly study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ive full play to my specialty. We will tap their own potentials and combine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summer social practice every year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and ability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problems. Coord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competencies.

Thought, I am most proud of is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efforts to learn and improve themselves, I am a glorious to become a party member, feels like in his own life added a sacred, transformed into an invisible force in the Encourage me, urging me, at all times to check me, so I think in terms of behavior can be good style, sincere people, can better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lm and prudent, can reasonably arrange the affairs of life.

In college life, I insist on self-reflection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n personality. Now I understand the reason, willing to help others not only to cast a noble character, but also get a lot of their own interests to help others but also to help themselves. Looking back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 have been very happy to have helped the students when I was in trouble. Similarly, my classmates also gave me a helping hand when I was in trouble. For the teacher, I have always been very respected, because they are in a loss when I guide to help me. Without the help of a teacher, I might not know where to go.

I now realize that character is not so much a personal character conduct, as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community as a whole. A person living in this world, we must bear some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mmunity obligations, with a noble character, you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contribution to achieve their own value.

In learning, I did not let myself down, the results have been among the best. Every year, scholarships are awarded, and the Special English Test is the first in the class, so it is the first one to receive the National English Four Certificate. As a result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so very practical ability, in addi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my practical ability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I am very happy to help people who need help, and great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elf-learning. Then there is learned to use the learn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independent thinking. To learn hard only hard to learn is not enough, to learn “methods” to do things. I have come here to learn the purpose of “fishing”, but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I changed a good many ways to do what is diligent in thinking, the case of the old man, There do not know where to diligent to ask. In learning, to “independent thinking” as their motto, always remember not to alert. With the progress of learning, I not only learn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public and a lo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y mind has also been a qualitative leap, to a more rapid grasp of a new technical knowledge, I think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篇17:初中发展性自我评价

初中发展性自我评价

初中的你是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评价是对自己的一个阶段性自我认识,我们看看下面的初中发展性自我评价哦!

初中发展性自我评价

第一学期自我评价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男生,这段时间以来,经过了多次的考试,我的成绩不算很好,而且我也没有班级取得什么荣誉,不过以后我会刻苦认真的学习。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我所说的一切,从现在开始,我要刻苦学习,用认真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

第二学期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男生,像风一样的性格,有一些的缺点,但我坚信青春永远不会失败,所以我自信,我会以90后的活力去证明自己。有时我也会感到莫名的寂寞感,但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调节好,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挑战。

第三学期教师评价

你自入学以来,在文娱活动方面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幽默表现深受领导老师的赞赏。在学习这一方面,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活跃,勇于发言。课堂吸收快,作业质量高。学习得法,成绩优秀。但有时也在交友方面不积极,希望下次见到你会有更多的朋友。

第四学期自我评价

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我都要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要有进步的决心,不能骄傲,应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

第五学期自我评价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一下子好像长大了。自初三的这一段时间我不再像初二那么不知道学习了。初三的课程紧张了许多,科目也比以前多了许多,让我感到有点不适应。学习的紧张性让我有点跟不上,但是我已经努力了我希望努力就有收获。

第六学期自我评价

在这个学期里,我和同学之间相处的还可以,我会努力和同学相处的更好。,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能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同学共同学习。我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初中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希望在高中里,这一切会伴我成长。

篇18: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其专业成长,是在学校或园所的日常管理下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学校及园所的教师评价工作也是伴随其职业生涯始终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教师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对教师专业发展予以反馈调整,并提供制度保障。评价是推动或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1.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含义

教师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和效果、业务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适应时代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园所管理方式要作出相应的转变,特别要变革教师评价制度,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发展的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不是为了区分或鉴定其优劣,而是为了促进其专业发展,因而就需注重实施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评价方式,而是指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总和。它代表了一种评价的理念,即教师评价不仅仅是管理的手段,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条件。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对以往所有有关评价方式的继承和扬弃的过程,整合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新的教师观而提出的:人的能力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教师有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当教师获得足够的信息和有用的建议后,他们就可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作为专业工作者,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热情,具有发展的内在需求;要相信教师的能力,保护教师的热情,把教师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发展动力相结合,并通过评价引导教师确立起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奋斗目标。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从总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或基本要求:

(1)强调对教师不同发展阶段评价发展的适宜性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每一步成长与发展,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确立评价目标,设计适宜的.评价方案,通过评价为教师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可行性计划,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使各层次教师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师梯队在各层次互动,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2)强调教师参与评价,评价主客体双方的理解和真诚合作。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之间、教师与评价者之间在评价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原则和平等原则,强调教师对评价的参与和双方对评价目的、项目的一致性理解,建立起平等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的相互交流,真诚合作,建设协调统一的教师团队。

(3)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评价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促进力量。教师评价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对教师工作的简单鉴定、认可、证明和区分,而是注重为教师工作提供信息、咨询和改进建议,将评价与指导结合,促进其专业发展和教育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4)重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功能

教师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评价要注意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多形式、多主体进行评价,如通过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等“他评’’方式,形成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以外部的要求规范和激励教师的行为;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评’’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达到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这是一种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激发其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通过自我评价,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体性,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中,激发创新精神,自我教育更新和完善,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能师”的转化,进而接近“人师”的更高境界,在教师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5)强调多种方式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

由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以任何单一的形式要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是极其困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决定了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现代教师评价注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结合;确立适宜的评价标准和方案,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和事实材料,掌握全面客观真实的情况,并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切实发挥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性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的未来,能为其日后的专业发展起到正确激励和导向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儿童的发展和教学方法,不断在实践中端正教育思想和改善教育行为,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动机和需求。

教育实践中实施的教师评价可以有各种目的、各种类型、各种视角,每一项具体的教师评价其目的和任务各有不同和侧重,衡量其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是否达到了这次评价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看这项评价是否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再有就是看这次评价与相关评价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致化程度。

总起来看,成功的教师评价应能支持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间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研讨积极上进的氛围,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支持性环境,教师个人得到发展,优秀的教师集体得以形成 。

篇19:教师发展性评价总结

教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为加强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创造性,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试行)》和《淄博市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考评指导意见(试行)》(淄教发〔20_〕17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博山区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师考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综合、多元考评教师的德、能、勤、绩。通过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考评制度,充分发挥考评的规范、导向和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的现象,以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为重点,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考评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评内容

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等4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

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职业道德考评(20分)

主要考评教师遵守教育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教师的荣辱观、职业操守和以身作则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教师的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能力考评(20分)

主要考评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各项专业技能,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内容。

1.教育能力。主要考评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和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与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2.教学能力。主要考评教师把握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运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和组织其他有关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课程开发的能力等。

3.教研能力。主要考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和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的能力等。

4.专业发展能力。主要考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掌握和拓展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了解和运用教育新理念的能力等。

(三)工作表现考评(20分)

主要考评教师的履职行为,包括出勤情况、工作量、德育工作、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工作等方面内容。

1.工作量。主要考评教师出勤率,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主任工作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情况等。

2.德育工作。主要考评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情况,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关注学生差异的情况等。

3.教学常规。主要考评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情况,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辅导学生以及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参与教学管理等。

4.班级管理工作。主要考评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和团队活动及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等。

(四)工作成效考评(40分)

主要考评教师完成岗位职责的效果,包括育人效果、教学效果和教研效果等方面内容。

1.育人效果。主要考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班风学风和学生进步情况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应作为考评依据之一。

2.教学效果。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和优秀率为依据。

3.教研效果。主要考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教育科研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科研成果的时间运行情况,以及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五)表彰奖励加分

本年度受到国家、省、市、区(县)各级党委、政府表彰以及受到各级综合表彰和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根据受表彰的层次适当加分。同一项工作受到表彰奖励只计最高加分,不累计加分。

五、考评方法

1.考评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可采取有多个评价主体参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不断完善考评载体和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教师的业绩和贡献。

2.学校要根据隶属关系,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由学校领导、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考评委员会,其中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60%。

3.教师考评工作一般由学校按规定的程序与学年度考核结合进行,也可采取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六、考评等次的确定

教师考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优秀等次的比例一般为参加考评人数的15%。

1.定为优秀等次的应符合下列标准: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高的师德,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教育教学能力强或提高快,工作有创新,在班级管理、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成绩突出,民主测评和服务对象满意率高。考评得分应在85分以上。

2.定为合格等次的应符合下列标准: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背师德表现,工作负责,业务熟练,教育教学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民主测评和服务对象满意率较高。考评得分在70分以上。

3.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符合下列标准:政治表现与业务素质一般,勉强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全面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或有轻微违背师德的表现,民主测评和服务对象满意率一般。考评得分在60分以上、70分以下。

4.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不合格等次:职业道德考评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从事有偿家教以及其他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考评得分在60分以下。

凡等次审定为“优秀”或“不合格”的,各学校必须报送教育主管部门评定与备案。对不合格等次的,各学校要给每个人写出书面报告。

七、考评结果的使用

1.教师考评结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对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工作岗位,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单位有权按照规定的程序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八、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

教师考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和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及专业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1.学校考评委员会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教师、其他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考评具体方案,教师考评实施方案要征求教师的意见并经学校教代会通过。

2.学校要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教师思想工作,引导教师正确对待考评,以考评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考评工作,调动和激发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好人主义。

3.严肃考评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考评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

篇20:教师发展性评价总结

教师发展性评价报告及改进措施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一)核心概念: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配对,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由主评与被评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运用评价面谈和发展性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被评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被评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主要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实践中科学地建立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评价目标、任务、指标、方法、措施、原则等一系列内容的构建和实施。

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一)基于教育改革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的评价方式严重地被扭曲为考试、打分、排名。这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模式,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教师业务能力强弱和学生学习好坏的惟一标准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是相当有害的。在教师层面,突出利益驱动,设立各种奖惩方案等,难以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内部动机;注重显性工作,忽略隐性工作,强调工作数量,不讲工作难度与特点,难免造成评价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评价的不公平;更多地审定教师工作结果,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性,则往往会打击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一系列消极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亟需建立起一套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说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和教师成长的需要

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他们谈谈对自己专业发展有什么规划,以及需要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帮助。许多老师将目标设定为要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符合办学理念的、成熟的教学特色,希望学校能对教师的工作作出合理

的评价并给予教师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的确,我们在教师评价上,还存在着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群体评价”轻“自我评价”、重“管理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的现象,致使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分析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专业成长的速度与水平直接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他们又是学校赖以发展的根本,离开了素质精良的教师群体,学校是难有大作为的,更不可能跃上发展的新台阶。而对于教师的评价则是整个学校评价的关键,如果做得成功,必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学校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学生评价改革的推进。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开展发展性教师进行研究和探索。

三、评价的目标

(一)建立一个符合课程改革并且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特色创新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学校教师五年发展规划目标,促使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为普通中学提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证案例。

四、评价的对象

主要是我校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五、评价的实施者

(一)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全体行政人员。

(二)各教研组组长及部分教师代表。

(三)研究对象本人。

(四)研究对象所任教班级的学生。

六、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一)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组织机构,有效领导课题组日常评价活动 学校成立评价领导小组,评价领导小组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实施细则等,定期召集会议,及时组织研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进展,落实课题的各项工作。

(二)协助研究对象制定发展目标,有步骤地实行层级培养

教师的发展,体现在他的目标落实与达成上。每学年度初,课题组均要求研究对象与指导教师一起根据岗位职责,规划书面的个人年度发展目标,制定实施策略。我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三个小组,有步骤地实行层级培养。一是学习型小组,由工作三年以内的教师组成。二是学研型小组,由工作三年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组成。三是学者型小组,由我校学术、学科带头人组成。各个小组都有

具体的发展要求。而且,我们强调层级培养,注重滚动推进,鼓励教师冒尖,尤其提倡教师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评价的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所以,三年来,课题组千方百计搭建多种平台,为教师的发展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机会。

1、组织并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教师发展功底

2、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科研能力

3、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拓宽教师发展途径

4、加强外出交流,扩大教师发展影响

(四)失灵活而全面的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教师每学年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价总结一次。

2、同事评价(互评)。同一备课组或教研组、年级组的教师,以被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参加校本教研情况、培训活动情况的表现为基础,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事评价注重倾听对话、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每年度互评一次。由教研组组长主持召集并进行填表。

3、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但不采取学生给教师直接打分的简单评价方法,学生评价作为评价教师的一种参照,一种信息反馈。每学年进行一次。

4、学校与课题组评价。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参评和综合分析处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根据课题组特点,我们将学校评价与课题组评价结合起来。在这过程中,我们与教师及时沟通对话,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与成绩,关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并和被评对象一起分析问题与不足,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提出新的发展愿景。根据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学校评价情况,课题组建立评价档案。该项评价,每年度进行一次。

五、评价结果的处理

(一)意见反馈

1、当场反馈。

在教师互评过程中,教研组公开组织教师互相评价,确定评价结果,当场反馈意见。

2、课题组个别面谈

课题组成员受课题组长委派与教师个别及时沟通对话,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与成绩,关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并和被评教师一起分析问题与不足,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提出新的发展愿景。

3、校长寄语

校长给予教师一学年的工作作出书面评价。以简洁的语言肯定并鼓励教师勤于工作、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

(二)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结果仅供学校决策参考,不与绩效考核挂钩。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一: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

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老师发展动力不足,尤其评好了职称或上了年纪,进取心减退,出现发展的“高原现象”。

改进措施:要进一步想方设法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人本性原则。在“关注起点、立足过程、体验成功、重在激励、面向未来、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下,继续探索如何坚持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意愿,继续关注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不断加大学校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力度,尤其要着重教师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为教师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问题二:发展性评价与绩效评价的关系如何处理?

改进措施: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坚持评价的全面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 探索如何体现教师评价的时代性,依据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教师基本素质评价为主体,将素质评价(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与职责评价和绩效评价相结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同时,要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凸显优势,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的鲜明的教学特色和风格。继续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质的评价,促进更多的教师实现跨跃式发展,提高教师评价的针对性。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因材施评。

问题三:有部分教师对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

改进措施:要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小学师生发展性评价报告

党性分析评价制度

党支部述职评价制度

党务公开评价制度

大学生发展性评语

发展性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惩戒制度体会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学生个人评价

“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课题阶段计划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锦集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