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LChans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铁人子弟兵征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铁人子弟兵征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高一建军节征文: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如果我是人民子弟兵人民需要很多的帮助,每当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那些人民子弟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人民子弟兵是多么的威风,心肠是多么的善良,如果那些威风的人民子弟兵听到或知道那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到那困难的地方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
那样,我就可以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用爱去打动那些破坏中国建设的人。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那样,就可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会用我的生命去保护国家的每一个设施,每一个建设,那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完美,更漂亮。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不但能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还可以看一看外面的景色,还可以穿一穿那里的衣服,还可以吃一吃那里的土特产,还可以喝一喝那里的浓茶。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不但可以帮助那有困难的人,还可以交一些外地朋友。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那样,我就会为祖国多献出一点爱,俗话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
同学们,为了国家得利益,了国家更美丽,更漂亮,请同学们不要破坏国家的设施和建设,希望大家多做一点贡献和爱心给祖国。如果我是一名人民子弟兵,那该多好啊!那样,就可以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给祖国。
篇2:高一建军节征文: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经常听妈妈说她最喜欢的三种职业,教师、医生、和军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能为人类培育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医生可以救死扶伤,为人们解除病痛;而我最想做一名军人,因为军人不但可以保卫祖国,还能为人民服务,哪里有危险和困难,哪里就会有军人的身影。在我心里军人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可爱的人。
电视剧《小兵张嘎》我很喜欢看,那里的张嘎我特别喜欢,虽然人不大却能当八路打鬼子,和敌人斗智斗勇,我很敬佩也很羡慕他,每当我看到日本人到村子里欺负白洋淀的老百姓的时候,我就会咬紧牙冠,也想像嘎子一样去杀死那些日本人,为我们中国人解气。《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这些电视剧我也特别爱看,并不是喜欢看他们杀杀打打的场面,而是为了军人能保卫国家,保护人民而感到自豪。也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消防兵救火,部队官兵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他们不畏艰险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军人真的是最可爱的人。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我在电视上观看了祖国六十周年国庆节阅兵式,当我看到一个个整齐的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心情无比的激动,我羡慕那些参加阅兵式的军人,他们穿着神气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令人敬佩。我真希望几年之后我也能向他们一样在天安门广场走过,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但我喜欢去想,希望它能变成现实。
假如我的梦想实现了,我真的成了一名军人,我会在部队刻苦训练,练就本领,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子弟兵。如果我能成为一名海军,我一定刻苦学习游泳和海上射击本领,做一名优秀的护航队员,保护过往船只和人员的安全,一旦发现海盗船我一定将海盗全部抓获,阻止他们盗窃、伤人。如果我能成为一名空军,我的飞行和侦察本领一定要过硬,每天飞行在祖国的蓝天,保卫祖国的领空,随时警惕敌人的侵袭。如果我是一名陆军,我要努力进行体能训练,学习陆地作战技巧,保护祖国的领土,当祖国和人民遭受洪水或地震等灾害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成了一名军人,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要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篇3:感恩子弟兵400字作文
感恩子弟兵400字作文
花儿感谢阳光,因为阳光让她绽放;草儿感谢雨露,因为雨露让她成长;树木感谢泥土,因为泥土让他挺拔……
我常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我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政府知道这一消息时,便立即派出了许多子弟兵去救援被困人员和幸存者。这些可爱的、伟大的子弟兵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碌在救援的第一线,在他们的救援中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记得有一位警察,他在救人的过程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他的儿子听到她的声音便朝外面大声喊道:“爸爸,爸爸,快来救我呀!”爸爸循着声音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前面还有32名被困儿童,他不忍心跨过这32位孩子直接去救自己的孩子。于是他决定先救出这32个孩子,有的孩子一救就是一整天呢,当他救到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孩子已经不行了,尽管他十分伤心,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却继续一直坚守在救援的第一线上。
还有一位名叫蒋敏的女警察,她的父母和孩子都埋在废墟下,她也顾不上看一眼,就一直忙碌在救援第一线,直至累的昏倒在地……
多么可亲可爱的子弟兵啊!我想向你们表示深深地感谢:“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篇4:铁人观后感
电影开头,大片大片满天的黄沙,黄渤一人现在沙堆上大声呼喊着刘烨,镜头一转,接着便是刘烨沉默的身影,大红色的工服套在身上,与身后的漫漫黄沙行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虽然是彩色的,却总显得暗淡。没演几分钟,剧情就进入了回忆,回到1960年,一辆破旧的火车载着王进喜和整个大会战的队伍来到大庆,黑白的画面处理带来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厚重感,那是怎样的环境呢?荒芜的土地不见人烟,低矮的茅草房,呼气成白烟的寒冬,匮乏的物资,没有先进的器械,没有熟练的技术,井架甚至要靠人拉,绳子断了,继续靠蛮力推上去,我很佩服这些人,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信念,甘愿去往这样的地方,为中国的石油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那是怎样的年代呢?我对大庆的印象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在我的心中,大庆,应该是一片瑰丽大气的土地,与黑白大荧幕上下着鹅毛大雪的荒地是那么的不同,那些人身上脏的看不出颜色的棉衣,黝黑的脸庞又与如今身着大红色工服被日头晒的脸红通通的石油工人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
电影分回忆和现代两条线,回忆自然是以王进喜等自愿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在大庆发生的事情,现代则是刘烨饰演的石油子弟刘思成在大庆沙漠工作,在思考自己的目标,父亲的目标等事情上得到成长。
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也都需要一个英雄,一个楷模。王进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不顾病痛,永远都奋战在第一线,以身作则,坚守自己的岗位,安抚不安的同事们,为了让徒弟们吃饱不辞辛苦的筹备粮食,他在工作上严肃,私下里却很可亲,他对自己的徒弟严格,却也真心疼爱他们,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终于熬不住站上的辛苦,偷偷坐上了回程的火车,王进喜在得知消息后,急得四处寻他,却在看见他留下的眼泪,说出那一句熬不下去了之后,将那一句留下的话咽了回去,把得之不易的粮食塞给他,告诉他要好好活。这一刻,王的怒其不争,他的心疼表露无遗,王进喜的形象终于丰满起来。
而在现代,身为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一直以自己是铁人一代的后代而自豪,父亲告诉他自己是病退,父亲的老寒腿就像士兵的伤疤一样让他骄傲,可是这一切在他得知父亲逃跑的真相后破坏的支离破碎。他觉得无地自容,觉得愤怒,可这些又随着父亲的离世消失殆尽,只剩下对父亲的尊重。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又也许有英雄,刘思成为了寻找使用的赵一林和小米奋不顾身的进入满天黄沙,赵一林对刘思成的维护安慰,亦或者每个奋斗在石油行业的人都是英雄。
在困难面前,像铁人一样,绝不言败,绝不退缩,这大概就是真正的铁人精神。
篇5:铁人观后感
有一种力量让人无坚不摧。《铁人》最震撼人心的是,让人们读懂了他身上有一股精神力量——饱含爱国之心的力量、追求理想、信仰的力量、钢铁般意志的力量!
“将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天平洋里去!”在誓师会上,王进喜激情洋溢,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得瘫痪。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为国家承担起这个压力!这是怎样一种真挚朴实的爱国情感!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看到白雪皑皑的一马平川,无法想象,滚杠加撬杠的原始力学的运用外加人拉肩扛,三天三夜,让几十米高的钻塔高耸而立,几十吨设备正常运行。为了石油,铁人毅然参加石油大会战,为了石油,他一刻也不能等,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怎样的一种理想信念的追求。
“宁可少活,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井喷时,他扔下拐棍,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凭借着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叫响了“铁人”的名号。
然而,不同的时代赋予人不同的意志和人格魅力。影片再现了王铁人钢筋铁骨的人格力量,同时,也表现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困惑与思考。在那个一穷二白“除了苦难什么都没有,除了血肉之躯一无所有”的王铁人时代,他,这种力量感染了每个石油工人。而今天,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生活幸福的年代,铁人精神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这种力量不会产生排山倒海、平地而起,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面,这种力量是一种坚持,一种将本职工作干好的坚持。在坚持上再加上强烈了创业激情、对理想信念的一份执着追求,良好的道德修为和对崇高精神的敬仰于捍卫就将是铁人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升华。
影片中铁人的后辈刘思成在的经历和他的思想历程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当他以铁人后辈的身份感到无尚荣耀的时候,别人嘲笑他沽名钓誉;当他成为标兵,事事做在最前、最好时,别人冷落他,说那是铁人年代的色彩,与时代脱节;因为与他人价值观形成差异,他不知所措。我们今天的石油后代,在思考铁人精神的时候何尝没有过刘思成同样的困惑呢?而当他将他的朋友从沙漠中救出来时,他明白了这种坚持的力量。最终他不再困惑,他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超越了自己,挣脱了铁人后辈光环的束缚,不在乎外人的流言蜚语,坐最好的自己,最强的自己,他心中铁人的力量化为一种更强大时代赋予的力量,一种人格魅力。
影片的结尾是铁人载着他穿越崇山峻岭,他感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飞翔的鸟,铁人精神为他插上了一双翅膀,他不再困惑,不再无措,他很坚定,向着更高的方向......
篇6:铁人观后感
教育工会组织观看了影片《铁人》,以为是那种歌功颂德式的片子,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的,姑且去接受两小时的催眠吧。去了才知道大错特错,只怪自己对影视消息孤陋寡闻了。
影片用两代钻井工人的时空交替,让我们体会到了时代与精神的变革,以现实与回忆交织,以彩色与黑白的时空交替来叙事。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黑白部分故事的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现代影视效果下的彩色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视觉美感,如果我是画家,定能将观后的那种震撼表达的更为清楚、明白。回忆部分的场面也是气势宏大,轰轰烈烈的情境,我是被影片开头石油队员们冲天的号子引入剧情的,写满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井喷的场面惊心动魄,在因物资匮乏,无水泥搅拌机的情况下,大家纷纷跳入水中用双臂搅拌的感人场面深深打动了我。这是怎样的高风亮节呢?在那群没有多少知识文化的队员心中,高尚这个词也许是陌生的,但,那时那刻,他们能做的,是不让井架倒塌,迫在眉睫的是迅速绞好水泥,没有什么高谈阔论,铁人的以身作则是关键深刻最好的倡议……挥动的双臂,朴素的语言,泪在善感的观众眼中打转……
铁人和刘思成是两个时代的石油工人,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精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观看《铁人》,不仅是了解两个时代价值观的心灵冲撞,也是回顾铁人时代的艰苦奋斗历程。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为有艰难的昨天,而我们的先辈战胜了昨天的困难,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正是铁人精神。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那一段坚持,往往是一道最高的门槛,因为在历尽艰辛、心力交瘁的时候,即使一个小小的变故或者障碍都有可能把坚持击倒。但是,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坚持下来了,不轻言放弃,有足够持久的恒心,坚持到底,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盛宴。哪怕成功背后,满载着辛苦奋斗的历史。
对于新一代青年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我们要学习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的沃土上撒播祖国希望的种子,收获满天桃李。
心理疾病快要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影片中也有很现实的表现。我们要勇于承担生活的压力,珍惜和善待生命,才能让痛苦和烦恼变得渺小。困境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失败,挑战生活,只要留心去观察,其实人间到处都是风景。一时的困境,也许正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让我们教育战线的同仁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用健康的心态挥洒我们辛勤培育的汗水吧!
篇7:铁人观后感
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去参观铁人纪念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就在这时候我的公司步长药业给了我这次机会,公司举行集体参观活动,这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我盼望以久的王进喜铁人纪念馆!我们进入馆内以后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同志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两侧一边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另一面写着:宁可少活,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进入展区有讲解员带领我们为我们详细的讲解王进喜的铁人事迹!在讲解员认真深情的讲述时大家也仿佛都沉入了哪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响资料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艰苦工作环境,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环境下铁人都没有退缩而是坚毅的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那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和窘迫的样子,心理感觉有些酸楚!随后又来到了一个珍贵的影响资料面前就是有名的铁人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身体来搅拌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纷纷跳进了池中,看到这里心理不有自主的出现一种激动的心情,为了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故自身安慰不求一丝回报的人能够这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远远的超越了我们这几代人,真是值得反思,浏览这些事迹感觉时间总是过的好快,这时已经来到了王进喜生病的展区,看着他那张相片已经是满脸的病态非常憔悴的样子还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监守职责,一直到自己不能在站立起来,还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着油田的开发与进展,听到讲解员说道他去世的年纪还不到50岁,心中为他惋惜之时又一次产生酸楚与敬仰! 之后又看到了全国宣扬铁人精神,也看到了大庆油田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希望看到今天的大庆他在天上也会笑的。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代时代相传承的,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要学习铁人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艰难,在工作之中遇到在大的困难也要想尽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要印证铁人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习的他的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不断的完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不断的钻研观察我的目标客户的喜好与需求,来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要时时刻刻维护公司与客户的共同利益,也要学习铁人不断的自我挑战,制定有效的计划努力完成!
公司已经分配给我指定的工作地点,一定不辜负公司对我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时刻想着铁人的工作态度与热情!
篇8:铁人观后感
很小的时候,就对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在我的心目中,铁人王进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标兵与楷模。在观看了影片《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影片《铁人》中,导演用“老电影”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旧时的火车站,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历史通过银幕在我们眼前再现。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关键时刻,他能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这种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惜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铁人》中的王进喜形象丰满、生动。展现给大家的并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大英雄,它还原了一个更加生活化的王进喜,影片中的王进喜是个普普通通的出大力、流大汗的基层“师傅”,他爱骂人,急了还打人,脚砸伤了会疼,肚子饿了也会腿酸胳膊软,影片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工人师傅王进喜。
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位主人翁,他就是刘斯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们铁人精神并未泯灭,他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在那食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 铁人语录
★ 铁人精神演讲稿
★ 七一征文
★ 征文策划书
★ 德育教育征文
铁人子弟兵征文(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