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情韵诗歌

时间:2022-11-29 15:56:17 作者:草莓果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草莓果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元宵情韵诗歌,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元宵情韵诗歌,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元宵情韵诗歌

元宵情韵诗歌

灯火阑珊中

你是我心中一处

最美的风景

写不尽缠绵情侣的柔情

舞不尽传统节日等待

元宵的.灯火

燃起久违的乡音情韵

花市灯如书

人约黄昏后

千年故事演绎事故年千

传承爱的至纯

延续情的缠绵

丹噶古城华灯璀璨

人流如潮

茶马古道啰鼓齐鸣

响彻九天

我苍白的才思

写不出对这激情场面的赞美

让春的气息为笔

蘸着今晚的一轮月色

为这有情人相聚的灯火夜

述写不老情怀

今生的解逅

唯美了我的情缘

最美的爱恋

依然,始终,永远!

篇2:忘忧情韵诗歌

忘忧情韵诗歌

寻幽不若忘忧谷

销魂自是落魂台

---题记

静。

静,在喧嚣骚动里

寻到你优雅的静好

便在晴天里

承接你细雨霏霏而下的清凉

便可,聆听水与石的温柔碰撞

听水在呻吟,石在呐喊,岁月在回响

在林莽葱茸中,溯源

你延伸到神秘中的丹溪

我尽情感受你幽雅恬静的美

还有你濡湿灵魂的'润

或者,是你让我开始了灵动

你容我在你怀里撒野

容我抚摸,容我嘬饮,

容我赤脚淌过你的彼岸

彼岸,风光正好,水木清扬

透过林梢裂缝的阳光

变得月光一样轻柔

我,也要穿越你的裂缝

给你阳光一样温暖

然而

当我轻触你的裙裾

你的诗意,便淋漓地湿了我一身

照影潭

照影潭,住在天空对门

住大地眼里,森林心中

住在红尘之外

做我的邻居

时光流连不去

我也流连不去

阳光照不进深深寂寞

潭是一面镜,洞悉天机

在画里赋诗,俗里悟禅

在蝉歌水唱中

沐浴盛夏的清凉

离宁谧很近

离喧嚣不远

小潭装满林泉心事,溢出涓溪

篇3:丹水情韵诗歌

真诚的'为他人喝彩,

能使他人精神愉悦。

由衷的赞美,

能改变一个人的一切,

创造出生命中的和谐。

当孩子们刚参加完运动会

捧着奖杯兴高采烈

羡慕的令人眼馋

左瞧瞧,右摸摸

“你们真棒!我们为你们‘加油’呐喊!”

当有的孩子班干部当选,

全班同学及老师为他点赞!

看得出他脸上如花一般灿烂,

顿时掌声四起,欢呼雀跃,

祝贺你!相信你今后工作卓著非凡。

……

喝彩是真诚的流露,

赞美不是虚假的谎言。

以爱和友谊作为出发点,

需包容,还要海纳百川,

赠人玫瑰,余香澹澹。

篇4:诗歌:天地的情韵

诗歌:天地的情韵

我,在土地所交织的

一道道痕影里

烙下了

一句句诺言

在栩栩的`流水中

漂泊着

生命的重生

饥寒的时光里

才知道汗水的奇迹和珍贵

冷暖的记忆

终于,明白了

憨厚父亲告诫的

深刻含义

把自己的双手深深地

扎进土地之中

紧紧地撰住了

每一根草根的延伸和顽强

力量与精神的指使

让我点燃了

那些壮美的景象

奔走相告着那些捷报

因为中,我

在每一句美丽和善良的

叮嘱里,全都交给了

沧海所浩荡的

春华与秋实

还有桑田所勾勒

与营造出来的

古调扑美的

春花秋月

篇5:丹水情韵诗歌:鄂西鄂西

丹水情韵诗歌:鄂西鄂西

站在故土鄂西

遥想当年那场战役

那是五月的最后一天

日军集结优势兵力

妄图一举突破太史桥天险

占我贺家坪

西进恩施城

进犯三斗坪

包抄石牌要塞

最后直取重庆之要地

我军在丹水沿线

埋下神兵

全线阻击

偏岩失守

墨坪布防

木桥溪阻击

太史桥缠斗

施宜大道咽喉

两岸高山夹峙

中间一溪流急

霎时——

天空翻滚日机

我十八军死守

浴血奋战两昼夜

数十余次冲锋

反复冲杀肉博

打退了日军来犯之敌

敌尸积山谷

顿挫来敌傲气

我军乘胜追击

日军鬼哭狼嚎

溃败不成军

败退江北

苟延残喘

打破了——

日寇疯狂叫嚣的神话

“三个月内亡我华夏”

显示出中华之锐气

连外国媒体

都惊叹不已

此乃——

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

站在故土鄂西

遥想当年那场战役

那是五月的'最后一天

刷新了世界的奇迹

久立山岗

放开歌喉

鄂西,鄂西

我爱你!

篇6:丹水情韵诗歌《秋游》

丹水情韵诗歌《秋游》300字

花逢盛世开

人随美景走

舞动的长龙

吸引游人眼球

喇叭吹响了奏鸣曲

赶趟儿似的人流

蜿蜒飘逸的彩带

妆点龙池山沟沟

咦——

大红彩门两边

像是舞动的什么

二龙戏珠争抢绣球

凉亭旁的.木柱上

青龙盘绕

张嘴长啸

仿佛在往上游走

一对长颈鹅

颈绕颈

嘴亲嘴

足见是对好朋友

一只老虎翘尾昂头

注视着前方的山丘

虎虎生威

伫立山头

一只梅花鹿

仰头奋蹄展露鹿角

拉着一车礼物

圣诞老人乐悠悠

那是什么

天外飞来的神鸟

不是凤凰亮起了翅膀

向前来旅行的游客问候

一百二十多种菊花吐艳

花儿朵朵艳

一朵一神仙

芳香处处有

挂壁公路如凌空

行至绝顶再回眸

云缠雾绕花点缀

山川河流似锦绣

篇7:丹水情韵诗歌欣赏

故园东望一高山

原先名叫“白狗观”

汉将打马从此过

即称此山“白云观”

相传书生此路过

身边白狗常做伴

野外出恭生意外

所带盘缠眨眼散

左寻右找无结果

千呼万唤狗儿伴

东去赴京不怠慢

身无分文好心寒

准时赶考无异端

红榜贴出名扬传

无娘伢儿天照应

书生夺魁中状元

返身回乡佳音传

再过先前“白云观”

白狗尸骨今犹在

布袋白银明灿灿

“白云观”颠入云端

山巅建有一道观

朝觐人多香火旺

远近闻名史书传

后因战火烽烟起

道人乘风驾西川

残亘断壁今犹存

白云悠悠不复还

注:汉将指东汉大将韩愈,一次进西川执行军务,打马路过高家堰赤兔垭,眼前被一座高山阻隔,差遣随从打听山名,一听说叫“白狗观”,脸一沉,说:“好狗不挡路!即重新取名‘白云观’”。

篇8:情韵秋天美文

情韵秋天美文

不知道是不是不适应的原因,感觉襄阳的秋天似乎有些冷。最近一次给母亲打电话说襄阳的天气比家里冷,气温只有10℃。母亲顿了一顿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家里的气温其实只有9℃。我说:“好吧,看来是我想家了。”母亲又笑了,在那头说:“家里的橙子熟了,又大又黄,颜色鲜丽,你爸在家把它们剪了下来,用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给你放着回家过年吃。”心里突然就溢满了感动。

读大学之后才发现寝室成了生活的主要阵地,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它的作用体现得最明显的时候就是在周六周日。阴阴绵绵的雨下过几天之后,气温持续下降,寒凉的气候使得出门更考验人的勇气。玩得要好的朋友打电话约我在公寓下面的奶茶店坐坐,我答应着当做是出去走走散散心。

推门而入便迎面扑来一阵热气,店里面坐得满满的,有喝茶的,有玩纸牌的,有三五成群坐着谈心的……或许这也是一种属于大学生的生活吧,说话声和笑声夹杂,有些喧嚣,略坐了一会儿便又回寝室了。

突然,心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少了一份期待,这个秋天似乎不那么完美。记得在家里每到秋天的时候便尤其地记挂着家门口橙子树上的橙子。十月份的时候满树的大青橙总是惹得人心里痒痒的`,每天起床我都会特特地跑去问母亲一句:“橙子可以吃了吗?”母亲当然会耐心地说:“还要等一等呢!估计十一月份就可以吃了。”后来真的到了十一月份,橙子完全熟透,全身通黄,色彩盈润发亮的时候,手里捧着硕大的果实却又有了舍不得吃的念头。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的时候父亲是忙碌的,而且这种忙碌还不只是普通收获的忙碌。父亲除了要收割农作物,还要收集柴火。母亲体质比较虚弱,对于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来说,没有空调的冬天几乎是一场磨难,所以烤火取暖便成了母亲的生活必需。当秋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太阳依然还是那么炽烈。父亲会抓紧时间收割农作物,然后再去砍树枝,收棉梗,扎稻草……变着法收集柴火的他总是能让柴火屋被充实得满满的。然后在冬天,母亲会在严实的火炉房里过上一段安逸的日子。母亲说烤火的温暖比空调取暖要来得厚实,的确,柴火比冰冷的机器,更能温暖人心。

父亲虽是一位农民,却不大喜欢喂养家禽。我问过他为什么,母亲抢着回答说:“你父亲农忙时要务农,农闲时要打零工挣钱,哪有时间来料理。”然后我就看着父亲,不敢再说一句话。可是每年初秋的时候,他一定会购买鸡、鸭之类的家禽来喂养,这个时候我再问他,他便回答说:“当然是给你养着为过年做准备啊!”父亲隐忍,却没忍住爱的流露。

“在干什么?我可以给你打电话吗?”很平常的问法,却让人感动。父母总是尽力为孩子考虑周到,而我们却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并感恩他们的每一次付出。所以,每当我看见父母的问候,我都知道,他们一直在远方静静地等我。

篇9:秋雨情韵抒情散文

秋雨情韵抒情散文

雨,淅淅簌簌地下着,伴着凉意的秋风,没有了缠绵的意境,倒是一种冷瑟的萧凉! 这便是深秋的雨韵吧?

南飞的雁呢?被雨阻住了飞行的脚步了吗?停在哪儿歇息?飘忽的云依然缓慢地移动着,没有停下来驻足的意愿。

这正是适合思念的季雨时节,萧瑟的秋意里写满的全是思念的苦涩韵味。

飘落的黄叶在雨水中被洗涮着过往,仿佛渐渐失去了记忆。那冲刷落叶的雨水也如同人间所说的孟婆的失意汤吧?让落叶们忘却过去里曾拥有过的骄傲与辉煌?重塑它们来生的无知与渴望?哦,落叶,你们安心地睡吧,腐烂吧,粉碎在某一处温暖怀抱的角落里等待着重生吧,耐心等待着重返人间历经风雨的洗礼吧!

满塘萧残的'荷叶写满了惆怅与不舍,它们预感到冷冬渐近的脚步,但却表现出异常的顽强。它们从不低头谄媚于任何的风霜,永远高昂着坚强的头颅,迎接着一场场凄风冷雨的捶打与鞭斥,哪怕叶被风雨劈裂成条条残破的形状,也绝不轻易地低下自觉高贵的头颅,苍老的脸上呈现出无比的坚强!

你们的生命太过短暂,眼里全是对你们的钦佩与敬仰!你们能在如此短暂的季节过往里早早领悟生命的真谛,离开人间的霎那竟是那般的静美与禅意!向人们诠释着生命本就该放得下一切曾拥有过的所有过往,坦然而顽强地面对周遭一切的境遇,不妄自菲薄而看轻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看生命的过往,从容淡定度一生。

叶与花都是那么的淡定与从容,从不畏惧于每一场风雨,每一季的历练与摧残,来年你们依然会璀璨炫耀在高高或低低的枝头,没有任何的怨言与憎恨,依旧用最美的心情美化装扮着自己,美化着这个世界与人的心灵。

这样的雨,这样的时节,最适合思念与感悟。立于窗前,享受一场领悟的盛宴是一种何等的惬意?!

原来人的生命其实竟很漫长,长到可以无数次地领略与体悟那些叶与花的生命无数次轮回的过往。

春天的梦想与希望早已深埋于心,虽没有结出硕大的果实,但于季节的风里慢慢生长的同时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收获的多与少不代表过程的丰富,于起伏颠荡的风雨里体验并感悟过程的艰辛与不易,才是一场真正精彩人生的完美历练,用最美的心情迎接一次次最美的花开!

春天是用来畅想的,秋天是用来感悟的,夏天是用来体验的,冬天则是用来期待的。

我于这样一个秋雨纷纷的深秋时节,感悟着生命的不寻常。也期盼着在不远的白雪皑皑的日子里期待着来年春天的精彩!

篇10:漓江情韵阅读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蓖罩在它荚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头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杯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吏,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条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泉。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荚声,惊飞了江边的水乌,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

2.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

3.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意思对即可)

4.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扛比作朦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示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5.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心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十元钱。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已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

篇11:故乡情韵散文

故乡情韵散文

故乡,是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无论是长期旅居海外的游子,或是暂别离家的旅人,故乡于他们心目中总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记忆。我离开故乡多年,每每午夜梦回,故乡的景物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惹隐若现于眼前。

老屋

老屋很老,像个老态龙钟的老人。老屋是全村人共同的祖居,供奉着族中始祖的灵位。每逢过年节时,村里的女人都会到老屋拜祭,有些虔诚的还会在初一十五到老屋上香和斟茶。老屋的屋梁上有许多木雕,祖先虽不是大户人家,但对于兴建当时唯一的住所,还是费了一翻苦心的。老屋建在一个大池塘旁边,老屋的正门对着池塘的最中间位置,池塘两边分别建了座炮楼。池塘基围外面种了许多果树和剑花,在一百多年前,那屋简直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我童年时的欢乐光大多是在老屋里渡过的,那时的老屋只有一位我们叫她晚太的老人居住。我们小孩子们总喜欢到老屋里捉迷藏,捣燕子窝或黄蜂窝。我们经常把黄蜂弄得发火,被它们追来叮蜇得变成猪头。涂气的我们等到燕子飞出窝里觅食时总会拿着长长的竹杆对着燕巢就是一顿猛捅,晚太知道后会劝我们不要伤害燕子,还告诉我们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总是不听,等到我们读书后知道了燕子是益鸟,就再也不敢破坏燕巢了。

晚太去世后,老屋再无人居住,承载了我们太多回忆的老屋终于在一场大雨中坍塌了,乡亲们把老屋那块写着“三多堂”的牌匾收藏起来。后来,族人商议在原址上重建一间祠堂,为纪念先祖,就特地把“三多堂”牌匾重新挂上了祠堂的正上方。

“三多堂”的意思福禄寿都多的房屋,那块“三多堂”牌匾弥足珍贵,族人们对先祖留下的有形东西加以保管,对先祖们那种勤奋拼搏的精神更是加以传承和发扬,他们有着远大的目光,通过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现在的“三多堂”成了凝聚乡情,沟通民心的地方,乡里有什么重大活动,如村中搞生态文明村建设,铺设水泥公路等等,许多外出乡贤都聚集一起,共商大事。

小河

故乡有条依村而过的小河,河水很清澈,淙淙的流水声日夜响个不停,像一首永不休止的歌。

平日里,小河很温顺。小河里的水不是很深,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到河里的水氹里游泳,有时竟然能从河里摸到鸭蛋。听妈妈说,故乡那条河的水原来非常深,她年轻时常常和村里的人到山上砍柴,砍到一定数量就在小河下游筑水坝,待到水蓄满成一个水塘一样就把木柴放到水里,然后把水坝打开,木柴随水一直流向下游,流到邻县的一个叫连滩的小镇里去卖,以换些油盐钱。妈妈说水运木柴非常辛苦,人们要兵分几路,一些人负责在前方放坝,一些人负责到更前方蓄坝,一些人要在后方放木柴,有时有些木柴被乱石拦住了,只好用力把木柴拖动放进水里,木柴才可能顺利漂流而下。

我没有见过水运木柴,但是能感受到妈妈那份艰辛,那时的生活是如此不容易,故乡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外面。故乡在大山深处,乡亲们只能靠山吃山,幸而那条小河有足够的水量把那些丰富的木柴运到外面,故乡人才可以勉强度日。

晚年的妈妈跟着儿子到了城里生活,远离故乡的那条小河,妈妈每每忆起旧事,总会有无限唏嘘。

而我每次回故乡,都会发现故乡又有了变化。故乡的百姓告别了低矮的泥砖房屋,建起了水泥钢筋结构的楼房。小河两旁的田园山地,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果子满枝,庄稼茁壮。小河上面的公路,由泥沙小路变成了水泥路,村子里通电通邮,村民看上了电视,安装了电话,外面的`致富信息,也及时传递到了大山深处的故乡。过去无法运到外面的土特产农产品,也带着特有的乡土气息进入了城市,故乡的人民,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在奔康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而故乡的小河,正唱着激越奔放的歌曲,向着远方的大海奋勇前进。

蜜蜂

故乡的人大多会养蜜蜂,也许因为地处山区的缘故,山上的树木丛生,各种花特别多,成了优质的密源。父亲也会养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几兄妹是吃蜜糖长大的。父亲有一手养蜂秘笈,养的蜂多,却很少会飞走,而且经常在大树上捉到一窝新蜜蜂,以至他的蜜蜂发展越来越多,最高峰时竟然有三十多群蜜蜂,屋前屋后,阁楼木棚的房间里都放满了装蜜蜂的箱子。冬天打蜂蜜时父亲可精神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要戴上用纱布做的面罩和手套,而是两手空空,什么防护措施也不做,直接徒手从蜂窝里拿出蜂巢,用刀切去最上面的一层巢盖,把蜂巢放到一只浑圆的木桶里去摇,蜂蜜便从蜂巢里流到木桶里去了。也许蜜蜂也适应了父亲的气味,他极少会让蜜蜂叮蜇,而我却经常让蜜蜂叮得哇哇大叫,父亲总是怜惜蜜蜂,他叫我们尽量不要招惹蜜蜂,被蜜蜂缠上了要尽量避开,不要拍打蜜蜂,因为蜜蜂急了会叮人,叮人后的蜜蜂便会死亡。

我喜欢吃蜜花粉,那种香甜渗入心脾。其实蜜糖是蜜蜂的尿,花粉是蜜蜂的屎。一听那说法,就觉得有点恶心,但是,吃过之后才发觉原来听起来那么恶心的东西竟然那么好吃。

父亲因为年老进城而不再养蜜蜂了,他把蜜蜂交给了堂哥,后来,那些蜜蜂竟然全部飞走了,也许蜜蜂也择人而居。

故乡的人很勤劳,他们像蜜蜂一样整日劳碌不停。蜜蜂为了找到蜜源,不辞万里,早出晚归,忙碌着。而故乡人为了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辛勤耕耘。

现在故乡依然还有人在养蜜蜂,那是一种甜蜜的事业,让多少人羡慕。那些蜜蜂产的蜜糖,销往海内外,旅居海外的游子,品尝到来自故乡的蜂蜜,心内涌起无限的桑梓情怀。

故乡的人明白到幸福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他们也像蜜蜂一样,辛勤采蜜,他们相信,他们的勤劳能让自己和后辈也能过上甜蜜幸福的生活。

江南情韵散文随笔

元宵问候语

元宵散文

元宵古诗

简单元宵贺词

元宵 古诗

元宵祝福语

元宵 诗词

元宵灯谜精选

元宵 对联

元宵情韵诗歌(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元宵情韵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