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灬怪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企业管理哲理故事:盲目与偏见,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企业管理哲理故事:盲目与偏见,希望大家喜欢。
篇1:企业管理哲理故事:盲目与偏见
有关企业管理哲理故事:盲目与偏见
影响我最深刻的好朋友珍古德博士(JaneGoodall),告诉过我在她的坦桑尼亚冈贝黑猩猩保护区发生的触目惊心事件。有一次有游客进入冈贝保护区,不幸的是有人带进了小儿麻痹的.病毒。
这下黑猩猩死了不少,其中有只黑猩猩的抵抗力较强,病了几天。居然复原。当它再出现在黑猩猩群的面前,它的同伴有没有像平常一样拥抱它?没有,因为它虽从小儿麻痹病毒中逃过来,但有后遗症,它后肢瘫痪,行动时用前面两只脚使力,拖着后面两只瘫痪无力的脚。其他的黑猩猩先是疑惧的躲开,然后有一只黑猩猩率先动手,上去打它。接着所有黑猩猩一拥而上,围殴它,看来要把它活活打死。
珍古德是个观察者,不应该插手干预黑猩猩的行为。但她实在于心不忍,看不下去,便出来赶走黑猩猩们,救下那只满身是伤的“它”。但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它”隔天还是被黑猩猩打死了。
珍古德告诉我,黑猩猩一向以领袖马首是瞻,但那天最先动手的黑猩猩并不是领袖,层级也不高,但当大家蜂拥而上,领袖也只有跟上去。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团体里面,喊打喊杀的笨蛋常常变成左右大局的要角了吧!
这种集体的偏见,阻碍个人的创意事小,世界不差多一个笨蛋。最恐怖的是他会残害消灭别人的创意。所谓不能容忍异己,标新立异,非我族类都要赶尽杀绝。
中世纪在欧洲如被人指控是女巫,就非烧死在柱子上不可,连圣女贞德也逃不过。在美国麦卡锡主义压制时,有“左倾”思想的好莱坞编剧、导演、演员都不能生存。
集体的偏见可怕就在中间就算有人有疑问,但在集体的压力下,也不敢说,也不敢想。而且集体偏见的形成,常常没什么道理,跟他们要反对的,还有和被害者也没什么关联。
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偏见会让人盲目,盲目当然是创意的天敌。问题是很多偏见未必来自个人的喜好或恐惧,而是来自集体的记忆或想像。
篇2: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
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三则
故事一:蚊子叮了一口之后
保罗在楼梯间的时候,忽然觉得左耳一阵微痒。妻子非要让他去看医生。她说,人们往往因不够小心谨慎而酿成大患。
医生查看保罗的耳朵,花了大约半小时才抬起头来,说:“您服用6粒青霉素药片,很快就可以清除您的症状。”
保罗吞下药片。两天后,微痒没有了,左耳像是获得了新生一般。惟一影响他愉快心情的是腹部起了一些红斑,奇痒无比简直无法忍受。
保罗马上找了一位专家。也只瞥了一眼,就跟他说道:“有些人不适合服用青霉素,因此会有过敏反应,您别担心,服用12粒金霉素药丸,几天之后一切就会正常了。”
金霉素取得了预期效果:斑点消失了,但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保罗的膝盖浮肿了,高烧不退。他踉跄地拖着身子去一位资深大夫那里。
他给了保罗一张32粒土霉素药片的药方。奇迹发生了,高烧不见了,膝盖上的浮肿也消退了。不过保罗的肾脏出现了致命的疼痛。专家被传唤至保罗的床榻旁,肾脏毕竟是肾脏啊。
一名女护士给保罗打了64针链霉素,将他体内的细菌统统消灭干净。
在现代化医院的实验室里,众多检查和测试明白无误地表明,虽然在保罗的整个体内连一个活着的微生物都不复存在了,但他的肌肉和神经束也遭到了与微生物同样的命运。只有大剂量氯霉素才能挽救保罗的生命。
保罗服下了大剂量的氯霉素……
敬仰保罗的人们纷纷前来参加他的葬礼,许多游手好闲之徒也混杂其中。犹太教法师在他那惑人的悼词中,叙述了保罗与疾病英勇斗争的经过,可惜医治无效。保罗死于青春年少时,真是令人遗憾。
只是到了阴间保罗才想起,他左耳的微痒是由一只蚊子的叮咬引起的。
故事二:三个和尚挑水喝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但到了现在,变成“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怎么说呢?
方法一:由于路很长,一人一天挑一缸就累了,所以没人愿意挑水。于是,三个和尚商量来个接力赛,每人挑一段,第一个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第二个继续挑,再转给第三个,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大家都不累,水也很快满了。这种协作的办法叫“机制创新”。
方法二:老和尚把三个徒弟叫来,说立下了新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人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水缸就满了。这叫“管理创新”。
方法三:三个和尚商量,把山上的竹子砍下来打通连在一起,再买个辘轳。一个和尚负责把水摇上来,第二个倒水,第三个和尚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水缸也很快灌满了。这就是“技术创新”。
大道理:
由“没水吃”到“水多得吃不完”,关键在于发扬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
故事三:生日蛋糕
糕点房的师傅罗多诺在厨房焦急地寻找着什么,只见他满头大汗的一直找到晚上八点,小小的厨房每一个角落都被他找了不下十遍,他想一定找不到了,一定是揉面包时弄丢了。今天的生意又十分好,所有的糕点都被卖光,看来罗多诺的东西是找寻不到了。
他所遗失的,是一枚关乎他一辈子幸福的订婚戒指,如果告诉新娘戒指没了,一定会引发不小的家庭战争。
罗多诺苦恼的走出糕点房,锁门的时候发现两个小孩蹲在门边,他们看见罗多诺就起身跑开了。这是冬天,而两个小孩却衣着单薄,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罗多诺没多在意他们,他想他们应该是躲在屋檐下面躲风吧。
罗多诺走到车库刚打开车门,又见到两个小孩,他们拽着罗多诺的衣角,仰头盯着他,原来是一男一女。“先生,这是您的戒指吗?我们在店外看您找了很久,就想这个可能是你的。”糕点房四面都是玻璃,所以罗多诺在厨房里面的一举一动外面都看得清楚。
罗多诺立刻拿过一看,果真是他的戒指,再高兴万分的情况下他仍保持着冷静地说:“你们需要什么?我都能满足你们!”在他心里想,这些小孩无非就是想要些钱。
男孩子说话了:“先生,我们本来是想把您的戒指卖了换钱,您不知道我们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拿了最后的钱去你们糕点房买了那块带着戒指的面包。所以,在您从糕点房出来时,我们都在犹豫是否还给您。”
罗多诺心里一紧,想这小孩不是想敲诈吧,立刻对两小孩充满了敌意。
“当然,先生,我们把戒指还给您是有目的的,”男孩很直接的说,罗多诺就见到女孩眼中散发着兴奋的'光芒,这一定是个大数目。“我想您为我们做一个蛋糕,明天是我们母亲的生日。”
罗多诺惊讶地看着两个小孩单纯的面孔,他们不知道这枚戒指卖了可以换数百上千个蛋糕吗?
“我知道我们要求过分了些,”女孩说,“本来就是您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再找您要东西呢!?但是我们真得想给妈妈送个生日蛋糕,请您满足我们的心愿。”
罗多诺只感到一股暖流涌进眼眶,他说:“好,好,我一定为你们母亲做个最漂亮的生日蛋糕!不仅今年送,明年也要送,年年都送。你们的生日蛋糕我也都包了,你们是什么时候生日?哦,你们天天都要过生日的,不是吗?那你们就天天都来我店里吃蛋糕面包吧,你们觉得我做的面包还好吃吧?”
“嗯,先生您的蛋糕是世上最温暖的蛋糕!”
罗多诺一直遵守着自己的诺言,每天两个孩子都可以到店里来要面包或蛋糕。罗多诺说,他们一定是天使的化身,天使在人间!
生活感悟:在爱的世界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有的,是一片温暖。
篇3:企业管理励志哲理小故事
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净!比美国还要干净!
日本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净,连小街小巷都特别干净。日本一家学术出版社的老板晚餐后带我们去他的出版社和书店,在东京大学大门的正对面,要穿过一条小巷。当时还是晚上9点半,里面也是特别精致和干净,更让人吃惊的是小巷里的安静,更准确应该叫寂静。里面的路很窄,只能通行一辆车,但绝对没有乱停放的现象。
我们去箱根的农村地区,住在当地的日式酒店,应该有国内4星的标准,酒店门口就是菜地和一条小溪,道路也特别齐整,溪流很干净,连道路的标识系统都很齐全。在日本感觉不到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城市像欧洲,乡村像非洲”。
日本的干净绝对是全面的干净,全国的干净,不像我们仅仅是中心区、面子区的干净。
在日本,你看不到有人砍树,他们国内的树是绝对不能砍的。我在日本就没有看见裸露的土地,全部要么是柏油路,要么是草地。
你在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气中没有灰尘,连他们的墙面和玻璃都特别干净,汽车也很多,但是没有尾气,更见不到冒黑烟的车。
在东京三天,我们基本没有遇到塞车,我问导游为什么?导游说:在日本周一到周五,一般的人甚至是老板,都不开私家车上班,全部坐地铁上班,因为时间绝对有保证。在街上跑的基本都是营业用车。
日本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日本的第一条新干线建成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到今天还运行得非常好。今天日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新干线系统,效率非常高,他们的铁路像公交一样运行,和地铁、公交连接得非常好,转车很方便。
我见到北京一群高三毕业的学生游学访问团,他们到日本7天了,我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他们回答:就是比较干净!
干净代表一个习惯,一种追求。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结束时,全世界的人发现,几十万日本人退场后,在体育场里,居然没有发现一张丢掉的废纸!是不是可怕的日本人?
再给你们讲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卖印刷机给大陆的印刷厂,他有一次带一个国内一个印刷做得比较大的老板去日本参观,这个老板也做得比较大,发展得很快,有点志得意满。
参观时,日本人让这个老板进印刷厂前把鞋脱了,当他从印刷厂出来,发现白色的袜子居然还是白色的,整个印刷厂全部是自动化生产,就没有几个工人。这和国内印刷厂环境是天壤之别。
当这个老板回国后,到处讲这个故事,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篇4:企业管理励志哲理小故事
朋友和我路过一片颜色光辉灿烂的花园,一位老园丁精心照管着。
我们齐声夸奖他,不过朋友问他道:“既然有这么多色彩艳目的品种,为什么还要保留那么多颜色平淡的西洋樱草呢?”
园丁一脸笑容。他解释道:“要有平淡的,才能把其余的衬托出来。”
篇5: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成功故事
1.“吃亏”生意更长久
上世纪90年代,在北方某一个小镇上开了第一家澡堂。澡堂地方不大,可因为是镇上唯一的一家,生意特别兴隆。只是从澡堂开业那天,该澡堂的老板就作了一个特别规定:镇上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来洗澡全部免费。
镇上65岁以上的人并不少,这样一来,每天都会有几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多一些时,会有十几位老人,甚至二三十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这样澡堂每天最少也会白白地少收入几十块钱。
这家澡堂一开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镇上的人越来越多,澡堂也开得越来越多,到2003年的时候,镇上己经开了十几家了。但其他的澡堂都不叫澡堂,叫洗浴城、洗浴中心……只有这家还叫澡堂,也依旧坚持着65岁以上的老人洗澡不要钱的原则。
一天,这位老板的一位已经居住在城里的朋友回镇里省亲,建议他把澡堂中间的池子拆掉腾出一些地方来,再更换一下设施,也提提价钱。
这位老板却坚决地说,池子不能拆,上了年纪的人,都恋着泡大池呢。
老板的朋友说,这么多年,你为镇上做的贡献也够了,做生意不容易,那些老人会理解的……
这位老板却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对朋友说,现在生意不是好做的,你看镇上那些什么城,什么中心,今天开了明天关,有哪一家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谁家都会有老人,年年都有老人过了65岁,人家的家人就是冲着这点来的。有的钱,是要用良心去赚的……
那一刻,朋友明白了这位老板的良苦用心,同时更体会到了这位老板朋友真诚的做人做事原则,让他深感敬佩,也惭愧不已。
3年后,由该老板的儿子投资,在城里也开了一家澡堂,名字叫“良心澡堂”。
“良心澡堂”设施先进,装修豪华,规模也大,可是依旧沿袭了他父亲多年来的做法,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洗澡,65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一顿免费的自助餐,澡堂每个月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捐助给养老院。
又过了两年,老板儿子的“良心澡堂”已经在城里开了3家连锁店,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赚了多少钱。而“用良心赚钱”不仅成为老板和老板儿子的座右铭,同时更成为了“良心澡堂”老板和澡堂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
2.反其道而行之的创意
生活中有些弊病和短处,如果能利用好,反而会成为更大的优势。下面的两个实例,给予我们很大的启迪:创业,有时候除了抢搭热门列车,试着逆向思考,也会有想象不到的机会。
在德国戈尔德曼出版社下属的一些书店里,每年都有大量的图书丢失,这让书店的工作人员苦恼不已。通常,在每年年终,这些丢失图书的名称和数量都要被登记在一个表格上,这个表格将被悬挂在书店里,以对员工起到一个提醒作用。
一天,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在巡视书店时偶然看到这张表格后,竟然激发了灵感,他回到出版社后,开始有计划地出版那些被偷次数最多的图书。
法兰克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书展,在书展上,每个参展的出版社都要使出各种宣传手段,来推销自己的图书。但是,戈尔德曼出版社的宣传却别具一格,他们展示了一份“被偷窃次数最多的十大德文书籍”名单。结果,这份名单一下子吸引了大量书商前来订货,这使戈尔德曼出版社成为书展上最大的赢家。
书商们可能不相信出版社的广告,但他们只相信一个事实:被偷次数最多的图书通常是读者最喜欢的图书,它们也必然会成为最畅销的书。
丢书,对书店来说,是坏事,而这位负责人只换了一个角度,便把坏事变成了商机。
法国巴黎市郊区,有一家名叫“黑暗滋味”的餐馆。
这家餐馆与其他普通的餐馆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令人奇怪的是这家餐馆在营业时,里面没有用来照明的灯,而且该店雇用的侍者,也大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盲人。
当顾客走进餐馆时,里面黑咕隆咚地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候,那些热情的盲人侍者就会轻松地把你带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捧起凸字版的菜单,慢慢地念给客人听,请他们点菜。
在这家“黑暗滋味”餐馆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对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妇,在离婚之前,决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饭。他们为了避免尴尬,便选择了这家“黑暗滋味”餐馆。在用餐的时候,妻子不慎打碎的酒瓶划破了她的手指。丈夫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疼惜地掏出手帕来。摸黑为即将与他分手的妻子包扎伤指。当他俩一起走出餐馆的时候,妻子才发现丈夫的一个手指也在朝外渗着血,原来刚才他急于给她包扎伤指,自己的手指也触在了那些碎玻璃渣上。她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有记者慕名采访这家餐馆的老板,问他:“为什么要开办这么一家独特的餐馆呢?”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品尝黑暗,才能真正感受陽光的珍贵。”
适时地找一个“黑暗”的环境,让现代人把自己浮躁的心灵置于其中,品味一下寂寞和孤独所带来的恐慌。这样,当人们再次走出“黑暗”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头顶的陽光。这位老板正是抓住了现代人的这个心理,巧妙地利用“黑暗”和“光明”的反差对比,吸引了大批顾客,在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滚滚财源。
3.“摇”出财路
利民糖果厂是家老字号,它早年制作的“摇三摇多味糖豆”不仅口感好,包装设计也十分奇特:即在圆形糖果盒一端留有一个圆孔,只须垂直摇上几下,一粒糖豆便会掉出来,既卫生又好玩。此项产品70年代就备受小朋友们的青睐,还曾一度进入国际市场,生意十分红火。
商海风云变幻莫测,近几年国内同行为争夺市场,都在包装上煞费苦心,什么“手槍式”、“电筒式”、“动物式”、“魔术式”,应有尽有,相比之下,一副老面孔的“摇三摇”便黯然失色,销售额一跌再跌,于是,利民厂就“王小二过年一天不如一天”了。
问题症结好找,可要想改变却十分棘手。开发新产品不仅要花掉一笔可观的研制费,还得舍得花钱做广告,这对资金缺乏的利民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当新上任的李厂长一筹莫展时,一位叫杨智的年轻人敲开了他办公室的大门。
杨智是本市红星皮件厂的厂长,他取出一张图纸说:“我为贵厂设计了一种新包装,准能赚大钱。”
李厂长接过图纸,一看便泄了气,上面画的还是“摇三摇”从前的老样式,只是在盒上多出了一行字:“咬开最大一个糖豆会给您带来惊喜!”图纸下角注明:“最大糖豆里面有张纸条,上写‘凭摇三摇糖盒到红星路8号’。”李厂长疑惑地摇摇头:“这能行吗?”
“准行!”杨智胸有成竹地说,“而且每盒价格也能上浮50%。”
“别开玩笑了,能保本我就谢天谢地了,还敢提价?”
杨智微微一笑:“咱们不妨试一试,先做上10万盒,包装盒上的费用我先垫上,啥时赚钱啥时还我。”
如此美事李厂长当然求之不得,当下就同杨智签了合同,指定由负责生产销售的副厂长安排,自己则忙着想别的辙去了。
奇迹发生了,这批“摇三摇”一投入市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两个月不到,这10万盒“摇三摇”竟被抢购一空。
李厂长正在为开发新产品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听到副厂长的报喜电话,急忙兴冲冲地来找杨智问个明白,还没到红星厂门口,便见一群群人手里掂着各式各样的皮带、钱包、手机套之类的小物品走了过来,一边欣赏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说:“多好的东西,还优惠5元钱,值!”
李厂长来到办公室,见杨智正伏在桌上画图纸,便打招呼说:“杨老弟,你这葫芦里究竟装的什么药哇?”
杨智见李厂长来到,一面起身让座,一面抱歉地道明真相:“不瞒老兄,我们是街道刚建的小厂,产品质量式样都不错,可就是打不开销路,又没钱做广告,听说您也遇上了同样的难题,我就想出这么个‘借鸡下蛋’的主意,凭这糖盒可以优惠5元钱购买我厂的产品。一则可以提高我们产品的知名度,薄利多销;二则还能为贵厂回收大批糖盒,来降低包装成本。互惠互利,您老兄不会介意吧?”杨智说着,又指着桌上那一撂图纸说:“最近我又设计了几个新产品,还想同贵厂再次联手促销,不知您老兄同意不?”
杨智话音刚落,李厂长便激动地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连声说:“我同意,我同意,希望咱们能长期合作下去。”
★ 哲理故事:丑与美
★ 哲理短篇故事精选
★ 哲理故事
企业管理哲理故事:盲目与偏见(集锦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