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咄禄简介

时间:2022-11-29 17:53:46 作者:liuhuihah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uhuihah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骨咄禄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骨咄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篇1:骨咄禄简介

骨咄禄

骨咄禄(?~691)

后突厥汗国(682~744)的建立者。即颉跌利施可汗(ilterish)。本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祖父为唐朝所任命之单于右厢云中(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都督舍利元英部下首领,世袭吐屯啜。680年,单于都护府管内突厥人阿史那伏念反叛。次年,伏念为唐所擒。682年,骨咄禄纠合七百人,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招集亡散入总材山,聚众五千,占领漠北的乌德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设牙帐,重建突厥政权,即东突厥后汗国。又以黑沙城为南牙,以其弟默啜驻守其地。次年进攻蔚州,击败唐军。此后连年攻袭唐之北边,势力逐渐强大,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突厥部人归之者约数万,并得谋臣阿史德元珍(一说即突厥文碑之暾欲谷,ton-yu-quq),任为阿波达干,掌管兵马。此后东征契丹,北征九姓铁勒,并入攻中原,扩地甚广。691年骨咄禄卒。

篇2:阿史那骨笃禄简介

阿史那骨笃禄

阿史那骨笃禄(?—691年),阿史那氏,突厥人,又作骨咄禄、不卒禄、颉跌利施可汗(ilterish),唐朝时期后突厥汗国(682—744年)的创立者(682—691年为汗),军事统帅。

骨笃禄是快乐的意思,他本是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其祖父为唐朝所任命的单于右厢云中(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都督舍利元英部下的首领,世袭吐屯啜(突厥宫名)。

东突厥自贞观四年(630年)亡国以后,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各部基本上很稳定。但由于唐廷经常征调他们出征,逐渐引起突厥部众不满,特别是一些民族上层人物滋生了复国思想。调露元年(679年)十月,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东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率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的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永隆元年(680)三月,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青山),擒阿史那奉职。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部下所杀。突厥余部西退狼山(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境)。阿史德温傅部又从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迎颉利可汗族侄阿史那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开耀元年(681年),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连兵进攻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固原)、庆州(治合水,今甘肃庆阳)。是年秋,阿史那伏念在唐军的逼迫下,逮捕阿史德温傅,向裴行俭投降。裴行俭答应保阿史那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阿史那伏念。唐高宗这种做法,使突厥人大为不满,为骨笃禄的叛唐,埋下祸根。

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战败后,骨笃禄率17人出走,沿途招集突厥流散余众,退据总材山。永淳元年(682年),骨笃禄逐渐聚众至700人,并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使部众 又增至5000人。随后,骨笃禄率部抄掠九姓铁勒,得到大批羊马,势力逐渐强盛。骨笃禄见时机成熟,便占领漠北的乌德 鞯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设牙帐,重建东突厥政权,史称东突厥后汗国。骨笃禄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又以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为南牙,以其弟阿史那默啜为设(即杀,官名),驻守其地,咄悉匐为叶护,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

当时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检校降户部落官阿史德元珍(一说就是突厥文碑中的暾欲谷,ton-yu-quq)因犯法被长史王本立囚禁,听说骨笃禄 起兵反唐,便诈称去劝谕突厥诸部撤退,以赎自己的罪过,然后乘机投奔骨笃禄。阿史德元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和谋臣,长期生活在中原,所以熟知唐朝边疆虚实。阿史德元珍的到来,使骨笃禄如虎添翼,“他把在中国获得有关中国习俗、政治、思想的知识,特别是了解到唐高宗已被宫廷阴谋削弱的情况,都用来为新可汗服务。”(《草原帝国》)骨笃禄当即任命他为阿波达干,统帅突厥兵马,兵力最强时,突厥骑兵达数十万之众。

在唐高宗后期,武则天皇后操纵朝政。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病卒,武则天擅政。继续剪除异已,激起亲唐臣僚李敬业、宗室诸王李冲、李贞等举兵讨伐,武则天迅即以大军将其平定。 当时时吐蕃、西突厥也频繁进攻西北,青海(今青海湖)、安西(都护府治所碎叶镇,今俄罗斯托克马克)地区相继告急。唐朝年年出师,多面作战,疲于奔命。骨咄禄抓住唐廷内忧外患交加之机,向唐廷发动了一系列的进行。

骨咄禄、元珍发兵南下后。先攻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及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北境,杀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刺史王德茂,分掠定州。唐廷见骨咄禄声势渐盛,便任命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率军进击。元珍与薛仁贵于云州(治云中,今山西大同)相遇,结果元珍战败,万余人(一说万人)被斩,2万余(一说3万)人被俘虏,损失获驼、马、牛、羊3万余头。

弘道元年二月十二日,骨咄禄率军攻打定州(治定县,今河北定州),但被刺史霍王李元轨击退;十七日,转兵攻打妫州(治今河北怀柔东南);三月二日,又进围单于都护府,俘杀司马张行师。武则天派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率军分道援救。五月十八日,攻掠蔚州(治灵丘,今属山西),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率部邀击骨咄禄于朝那山(今内蒙古五原地境)北,骨咄禄率部反击,俘杀崔智辩。在骨咄禄的凌厉攻势下,武则天一度欲舍弃丰州,只因丰州司马唐休璟坚持不废而止。六月,骨咄禄别部攻掠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被唐偏将杨玄基部击走。十一月,武则天以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讨骨笃禄。

光宅元年(684年)七月,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唐睿宗李旦即位。骨笃禄见唐廷政局不稳,便再次率军南下,攻掠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杀掠人吏,但被被程务挺击败。九月,武则天以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备突厥。由于程务挺善于御众,威信大行,唐军将帅用命,多次打败了的骨笃禄入侵,骨咄禄只好率所部相率远去。但在十二月,程务挺因代被囚待斩的内史裴炎申辩,违反武则天的旨意,被杀。后突厥统治者得此消息后,因大敌已亡,特设宴欢庆,但又为程务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祷。不久,夏州都督王方翼也因与 程务挺素相友善,被流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而死。至此,唐朝在北部边境已无良将可守。

骨笃禄抓住战机,于垂拱元年(685年)二月,多次攻扰唐朝北部边境。唐军因无良将,节节败退,武则天只好又以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今山西阳曲西南)道行军总管,,与副将中郎将蒲英节讨击骨笃禄。四月初八, 骨笃禄攻掠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淳于处平闻讯后率军前去救援,当唐军进至忻州地区,突厥骑兵突然向唐军发起攻击,唐军5000余人战死,援救代州遂告失败。 十一月,武则天又以韦待价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出击突厥。不久,便无功而还。

武则天见唐军数次出兵均未取胜,便将威震西陲、屡破吐蕃的名将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调回,负责主持边务。

面对黑齿常之这样的对手,骨笃禄并没有停止进攻。垂拱二年(686年)九月,骨笃禄等率军攻掠唐河东道(今山西)北部地区。当3000余突厥兵(一说3000人)进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与黑齿常之相遇,结果战败而归

经过这次失败,骨笃禄暂时停止了进攻。 垂拱三年(687年)二月二十二日,骨咄禄试探性地发起一次进攻,发兵攻掠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武则天又命黑齿常之率诸军出击,骨咄禄见状,只好退 兵。七月,骨笃禄在次发兵,此次进犯的目标是河东(今山西)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地区,但是突厥军在黄花堆(今山西山阴县东北)在次败给黑齿常之,骨笃禄为避击锋芒,只好率部撤至大碛(蒙古大沙漠)以北。

当时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壁疾黑齿常之之功,便表请穷追突厥。武则天下诏令其与黑齿常之计议,互为声援。但爨宝壁欲独占军功,不待常之同意,即擅领精兵1.3万人先行,出塞2000余里,进袭突厥。同年十月,追上骨笃禄。此时骨笃禄等并不知唐军会至,均不设防备。爨宝壁得知情况后,不但没有立即进攻,反而自持兵力强盛,派人告知突厥骨笃禄。骨笃禄闻,立即加以戒备。双方交战后,由于唐军远道而至,而突厥则兵马精锐,加上事前作好战斗准备,所以很快便大败唐军,将其全歼,只有爨宝璧“单骑遁归”。此战的失败,使武后恼怒不已,不但诛杀宝璧,并且改骨笃禄为不卒禄。

随后,骨咄禄率众西征西域,使漠北空虚,给了唐军可乘之机。武则天为报此仇,于永昌元年(689年)五月十八日,以僧人薛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进至紫河时,未遇突厥军,在单于台刻石纪功而回。九月三日,薛怀义再次率军20万大军征讨骨笃禄,同样无功而返。

同年九月,黑齿常之被酷吏周兴诬告谋反,武则天下诏将其拘捕入狱。不久,黑齿常之自缢而死。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唐建周,接受尊号圣神皇帝。正当骨咄禄准备在次发兵南下时,骨笃禄于 天授二年(691年)8-11月间病逝。骨咄禄之子 默棘连年幼,其弟默啜自立为可汗。不久,阿史德元珍亦在征讨西域时,临阵战死。

点评:骨咄禄自从自立为后突厥可汗后,率军东征西讨,多次出征。据突厥文《阙特勤碑》记载,他先后进攻过唐朝北部、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共出征47次,其中亲自参加作战的达20次,奠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基业。其弟默啜继位之后, 在骨咄禄的基础上,使后突厥汗国的实力达到鼎盛。总结骨咄禄的作战经验时不难发现,骨笃禄是一个非常善于捕捉战机的军事统帅,他乘武则天擅政,政局动荡,唐军分军作战,无力实行大规模有效反击的时机,多次把握有利战机,充分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频频攻掠北方各地,并则在战争进程中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给武则天政权带来很大的困扰。唐朝虽有黑齿常之、程务挺等名将取得一些胜利,但败多胜少,终不能改变战略上被动挨打的态势。

篇3:禄东赞简介

禄东赞

(blon-stong-btsan?~667)   吐蕃大相。出身于塔布之世家噶尔家族。或作蒆禄东赞、噶尔·东赞域宋,皆mgar  stong  rtsan yul zung大同小异的对音。松赞干布为赞普时,曾以穷波·邦色叔则为大相,穷波阴谋叛赞普,事泄自杀。禄东赞因继为大相,极受信任。640年受赞普命入唐求婚,次年唐授以右卫大将军衔,护文成公主至吐蕃。650年,松赞干布死,其孙继位为赞普,年幼,禄东赞独掌国政,在其当政期间,抚服边地,规定赋税、法律,区分“桂”(武士)、“庸”(奴隶)等级,清查户籍,对于吐蕃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禄东赞沉勇有谋,善机变,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667年死,死前数年,长驻吐谷浑境。死后,其子(或是孙)钦陵、赞婆等继续执政,禄东赞及其子孙把持吐蕃军政大权近五十年。

篇4:何增禄简介

何增禄: 国际闻名的高真空技术专家

何增禄,物理学家、教育家。因发明7喷嘴水银扩散泵、研究高真空理论而闻名。首次提出“抽速系数”的概念,被学界称为何氏系数。长期执教于理工科大学,主持过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办了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高真空技术专业,培养了大批物理、光学和真空技术专门人才。

何增禄,1898年8月13日(农历6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西山乡何村埠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中学曾辍学一年。1919年9月入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学习3年后又辍学谋生。时值南开大学急需理科助教,他以高材生应聘。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聘工作达4年之久。1927年秋又回母校完成学业。此时南京高等师范已更名为东南大学。他于1929年8月毕业后,任清华大学助教一年。1930年9月自费赴美留学,进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在该院诺曼·布里奇(normanbridge)物理实验室研究高真空技术。1932年9月至1933年2月在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任助教并研究光学。1933年3月至8月又回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学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33年10月何增禄回国,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35年秋,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独断专行,擅自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拨给物理系购置仪器设备的外汇专款挪作他用,何增禄和物理系全系教师及多数学生愤然离校,到其他大学执教或转学。何增禄出任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4月,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何增禄邀请山东大学年轻有为的王淦昌教授一同到浙江大学任教,当年升任教授。1940—1943年,1947—1952年何增禄两度出任物理系主任。他不善辞令,但诚恳正直,热心助人,深得全系师生尊敬。

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物理系被撤销。何增禄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技术员筹建了光学仪器系,并任系主任。这是全国第一个光学仪器系。1955年他被调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筹建高真空技术专业。1958年3月,他又被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任研究员。1959年3月回国,因腿疾住院有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身患肺癌等多种疾病,于1979年5月12日逝于北京。

创制多喷嘴扩散泵,首次提出“抽速系数”概念

何增禄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上闻名的高真空技术专家。他在美国研究高真空技术期间,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自从1915年德国w.盖德(gaede)提出高真空扩散泵原理的设想、次年美国i.朗谬尔(langmuir)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银扩散泵之后,高真空技术及其相关的实验技术、工业生产技术便迅速发展起来。但不久发现,水银的蒸气压过高,限制了真空度的提高,因而又产生了人造有机油的玻璃扩散泵,水银扩散泵渐被淘汰。进而人们又作出了种种改进油扩散泵抽气速率的尝试。正值此时,1932年何增禄以高超实验技巧成功地制成了4喷嘴和7喷嘴扩散泵。泵体的多个喷嘴极大地增加了喷嘴缝的有效面积,扩大了箱体尺寸,并增加了狭缝上方的空间,使其阻力减至最小,从而使扩散泵的抽气速度达到恒定。当他的有关设计以“多喷嘴扩散泵”为题发表时,受到美国物理学界和技术界的广泛重视。

同年,何增禄又进一步研究了扩散泵的设计理论问题。他不仅分析了泵体中诸元件各处尺寸、距离与抽速的关系,而且将泵的实际抽速与理想的最大抽速之比定义为“抽速系数”。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扩散泵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高真空泵的设计、制造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成为当时美国实验物理学界杰出的成就。从此之后,油扩散泵的设计制作不再是工艺技巧性的摸索,而是开始走上有理论指导的实际工作道路。何增禄设计制造的多喷嘴扩散泵被人称之为“何氏泵”,他提出的“抽速系数”被称之为“何氏系数”。为了更好地定量研究高真空程度,何增禄及其合作者又设计了高灵敏记录膨胀计。他的这些成就虽是在30年代初期取得的,但至今仍被有关的高真空物理著作所征引。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

国荣人荣,国殇人亡。这是任何一个旅居海外的华人游子的心情。但对何增禄而言,其心境与表现尤为突出。

1931年,在美华人闻讯“九一八”事变后愤慨至极。他们集会控诉日本侵略军在华罪行。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需要,何增禄、丁绪宝、袁翰青等在美学生筹建“中国铁社”,社员们将工资的1/3至1/2捐助并鼓励学习军工的留学生,寄希望于他们学好本领、回国保家乡。后来,“中国铁社”因故未成,何增禄又与丁绪宝等人制订了“中国科学仪器厂计划书”,盼能立足国内,自己制造仪器。他们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美国分会和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的联合年会上宣告了这一计划,并上书国民政府教育部。由于当时政府的无能,他们的计划又成未竟之业。然而,这又一次激励了何增禄,促使他更加发奋。他于1932年9月到罗彻斯特大学任助教,其目的是要研究光学,学习国防技术。结果事不遂意,半年时间过去了,该大学仅让他学习磨镜和光学玻璃加工等技术。此后,他又在美国物色愿来华工作的光学仪器专家,想在国内开办科学仪器厂,既有助于教学,又能应抗战之急需。然而,又事不如愿而作罢。一颗悬念祖国安危的赤子之心真是纯真洁白。

何增禄回国后,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来到浙江大学后,为建设物理实验室,他主张必先购置车床等工具,以便自行制造教具和仪器,也借以训练师生动手能力。为开设各项物理实验课、特别是近代物理实验,他制作了高真空系统、建起吹玻璃和研磨光学透镜的设备,并且亲自动手,辅导青年教师和学生掌握实验技术。

1937年,日本侵略军向华东等地进攻,浙江大学不得不西迁贵州湄潭。何增禄和朱福炘等物理系教授带头装运仪器。经全系师生共同努力,将百余箱书刊、仪器由杭州经泰和、赣州、宜山、遵义运达湄潭和永兴,行程数千里,不仅无一件损坏或丢失,而且每到一地只要能开课,便拆箱起用图书、仪器等物,师生的教学与实验在沿途的庙宇、祠堂内进行,创造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教学奇迹。

在湄潭,尽管当时条件极其困难,物理系在他领导下还是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和水平的教学实验基地。他们因陋就简,自力更生,以脚踩皮囊代替电鼓风;以酒精蒸气代替煤气;将大桶水置高台上,以虹吸胶管引水,从而造成水银扩散泵的冷却水流。用这些土设备土办法,制成了盖革计数管、钾光电管、麦克劳真空计和威尔逊云室等仪器。

何增禄曾教过多门课程,但主要是讲授光学。他还与其他教师合开“物理讨论课”,由教师和四年级同学轮流作报告。湄潭浙江大学的学术思想相当活跃。他本人也一直坚持光学研究,完成不少论文,分别在历次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湄潭分会上作报告。1946年,他和合作者提出以改变光程的方法改变光波频率的理论,文章发表在nature和《科学记录》上。

何增禄非常注意培养青年教师和爱护学生。在“物理讨论课”上,总是以新思路启发大家,指导青年教师作论文。他既没有架子,又重视他人才能,自己能作的事从不麻烦别人。更可贵的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总是竭尽全力保护进步学生,为他们安全转移和寻找工作而不辞辛劳、不顾安危。他生活中清廉自持,处理公与私的经济往来泾渭分明。抗战时期,经济困难,他几乎无力供儿女上中学,但他所经手的各类账目却一清二楚。

创建我国第一个光学仪器专业

1952年,何增禄在浙江大学负责筹建光学仪器专业。当时,这一专业尚鲜为人知,既无可供参考的教学计划,也无相应的教材。何增禄知难而进,首先参考国外有关教学资料拟订出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将它落实到教研室;又指导青年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准备开课。而他自己编写讲义,主讲物理光学课程。为扩大学生知识面,他又多次在上海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或开设讲座。由于他的努力,该专业按教学计划开出了全部课程,而且达到了较高水平。

为了使学生既学好理论,又能掌握实验技术,何增禄除了关心各课程的实验环节外,还亲自拟订和准备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2门课程的实验。此外,建立了光学零件和仪器零件2个工艺实验室,不但满足了学生实验的需要,还自制仪器,充实各实验室,开出新实验,对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何增禄还常常亲自参与仪器设计与加工,尤其是一些高精度的光学零件。当时所制作的精度极高的光胶合平面样品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实验室。

何增禄还十分重视该专业的科学研究。在繁忙的教学之外,他自制了套水银扩散泵和油扩散泵高真空系统,用它来进行光学零件镀膜工艺的研究,同时研制出汞灯、钠灯、氢灯等光源和一些高真空器件。直到他北上到清华大学之前的3年内,光学仪器专业已初具规模,教学井然有序。他的努力,为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对刚刚起步的我国光学工业起了促进作用。

(作者:解俊民 今星)

简历

1898年8月13日 生于浙江省诸暨县。

1919—1922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2—1926年 任南开大学理科助教。

1927—1929年 在东南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

1929—1930年 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

1930—1933年 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高真空技术、在罗彻斯特大学任助教并研究光学,并于1933年8月获加州理工学院理学硕士学位。

1933—1935年 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35—1936年 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1952年 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并于1940—1943年,1947—1952年任该系主任。

1952—1955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光学仪器系主任。

1955—1979年 任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和工程物理系教授,其间于1958年3月—1959年3月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任研究员。

1979年5月12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t.l.ho(何增禄).high-vacuum pressure-control apparatus.nat.acad.sci.proc,1931,17:548—550.

2 t.l.ho.multiple nozzle diffusion pumps.rev.sci.instruments,1932,3:133—135.

3 t.l.ho.speed factor and power input of diffusion pumps.physics,1932,2:386—395.

4 a.goetz,j.w.buchta and t.l.ho.recording dilatometer of highsensitivity.rev.sci.instruments,1934,5:428—431.

5 t.l.ho,w.s.lung.change of frequency of alight wave by thevaviation of its optical path.nature,1946,158:63.

6 w.s.lung,t.l.ho.on the principle of the change of frequencyof light.sci.rec,1950,3:191.

篇5:钮祜禄氏简介

皇后钮祜禄氏简介

清文宗的皇后清咸丰皇帝登上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他是故皇后生的嫡长子、母后死时年方十岁,更得道光帝的怜爱。然而事情的变化往往不以人的预为转移。以后几年,皇六子奕訢长大,十分乖巧伶俐,深得道光帝的种爱,道光便犹豫不决起来。一天,皇子来到上书房,向先生社受田请假,说奉了父皇之命去打猎。杜受由是滨卅人氏,任教授皇子读书的侍读学士,在上书房行走。他与奕詝感情最深,希望奕詝能登上大位。这天,他小声对奕詝耳语了一阵,又对他叮嘱一番,使奕詝心领神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上书房。围场上,众皇子兴高采烈,纵马驰骋,各显自家武艺,只有奕詝一人呆呆坐在那里观看,侍从们皆垂手侍立。皇子们问他:“今日射猎,正应尽兴而归,阿哥为何呆坐不动?”奕詝只说是身子不快,不便驰马逐鹿。

傍晚,众皇子马鞍上悬挂猎物,高高兴兴回宫复命,独有奕空手而回。道光帝很不高兴,斥责他说:“别人统有所得,为何你却两手空空?六阿弟比你小,射得最多,你将如何交代?”奕詝慌不忙,回答说:“儿臣弓马本事虽然及不上诸位兄弟,但岂能一物都射不到?只因眼下正当春时,鸟兽方在孕育之中。猎场上,母兽突奔逃命,幼兽嗷嗷嘶叫,儿臣不忍伤了他们性命,以免上天降罪。何况儿臣也不愿在这种场合同诸位阿弟争一日之高下。”道光帝一听这番话,马上转怒为喜,赞扬道:“好!好!看不出你有这么宽厚的胸怀,将来足可为人主。我能有你这样的儿子做继承人,也就放心了!”于是,决意立奕詝为皇太子。杜受田亲授的这番妙计,果然生效。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二十岁的奕詝在大行皇帝梓宫前登上皇位,改元咸丰,史称清文宗。他将杜受田擢升为协办大学士,视为心腹大臣,凡事都要同他商量。为感激抚养自己长大的静皇贵妃搏尔济吉特氏,尊她为慈康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并封她所生的儿子奕沂为恭亲王、奕纲为须郡王、奕继为慧郡王。

奕詝当皇子时娶的嫡福晋萨克达氏,是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但成婚后两年即病死。文宗即位,追谥她为孝德皇后。又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这位在位的皇后就是后来同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太后。她是广西右江道道台穆阳阿的女儿,文宗当皇子时便侍候左右。咸丰二年先封贞嫔,又进位贞贵妃,册立为皇后。她心地善良、单纯,咸丰帝对她很敬重,但不甚爱幸。登上皇位的咸丰,年轻好色,曾数次广选天下美女。一个姓叶赫那拉氏的小名叫兰儿的宫女,在偶然的机会被咸丰帝召幸,从此决定了近代中国近百年的衰败史。因为偶然的召幸,叶赫那拉氏身怀六甲,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才使她坐上皇太后的宝座;因为正宫慈安太后的善良软弱,才使狡黠阴险的她掌握了清廷四十多年的政权。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帝国酒色过度,在内乱外患的交相逼迫下,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享年三十一岁。唯一的儿子,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生的载淳年仅六岁,被扶上龙廷,改元为同治,史称穆宗。皇后钮祜禄氏与同治帝的生母懿贵妃并尊为皇太后,分别称为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后人也称她们东太后、西太后。

西太后素来有野心,为了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她征得东太后的同意,联结恭亲王奕訢,设法处死或罢免了咸丰临终时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东太后本无心抓权,对朝事不感兴趣,但听了西太后一番危言耸听,以为八大臣有意篡权谋反,便同意了西太后的做法。从此,朝权实际上掌于西太后与恭亲王的手里。西太后有一非常得宠的太监安得海,很会投主子所好。西太后酷爱看戏,他便替太后造了一座戏园,招集梨园子弟,日夜演戏。又因他曾在剪除八大臣时有功,所以权力很大。宫内上下奉他如太后,连小皇帝同治也怕他三分。安得海权势日重,厌烦了宫内的枯燥生活,想去江南繁华之地游逛一下。他请西太后答应他下江南,督制皇帝大婚时穿的龙衣。西太后说:“我朝立有祖制,内监不准出京,你还是不去为好。”安得海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太后懿旨,奴才怎敢不从?但江南织造局进贡的衣服向来不合式,现在皇上将要大婚,依奴才看来。这龙衣总要格外讲究,不能随便了事。何况太后的衣服,也常常不合用,所以奴才想为太后、皇上督办几件好看、合用的衣服,向太后复旨。”

西太后向来爱打扮,听安得海说这话,不免动起心来,但想到祖制难违,又犹疑起来。安得海熟悉西太后脾气,故意用话激她:“太后真是太慈祥圣明了,连采办龙衣这样的小事都要遵循祖制。其实嘛,天下事还不是太后您说了算,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假如事事都受祖制束缚,那太后您不是没有自由了吗?”经此一激,西太后果然发话道:“要去便去,还犹疑什么?只是行事要秘密,若被王公大臣们知道了,只怕奏明皇上要了你的脑袋!”

这一年是同治八年。安得海坐上船离京一路上耀武扬威,大肆搜刮,所到之处,地方官皆敢怒不敢言。总以为一路顺风,万事如意,偏偏行到山东,碰上了对头。山东巡抚丁宝桢,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权贵。一天,听说钦差安得海督办龙衣路过此地?要地方供应钱物,不由奇怪,问道:“这安得海是个太监,怎敢私出京都?难道忘了朝廷祖制么?”他立即拟了一份奏稿,差遣得力人员飞马进京面呈恭亲王。恭王奕訢这时期来正为安得海擅权太过而不满,接到了宝桢奏折,乌上入宫去见太后。不巧,西太后正在看戏,不在宫里,只有东太后在。东太后看完丁宝桢的奏折,对恭王说:“小安子应该正法,但他是西太后的人,应同西太后商议后才能行事。”奕訢一听要同西太后商议,着急了,知道西太后一定不同意正法,安得海就杀不成了。他便说服东太后:“安得海违背祖制,擅出都门,罪不应赦,宜立即下旨命丁宝桢将他拿获,就地正法。”东太后还是犹疑不决,怕西太后最心爱的人被杀,将来会怨恨于她。奕訢则怕杀不成小安子,便进一步怂恿东太后:“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谅西太后也不能违背,祖制存,则安得海亡。假如西太后有异言,由我替您解释。”

东太后这才下了决心。当下由奕訢命人写了一道上谕,东太后拿出御玺将印盖上,也不宣布,立即交于丁宝桢的来使带回山东。天高皇帝远,西太后即使知道也来不及救她的小安子,安得海就这样被杀了头。随行人员有的被绞死,有的被流放,也有的免罪释放,—一了结完案。西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恨得直咬牙;“好啊,东太后竟瞒得我这么牢,我一向以为她办事平和,不料他如此狠心手辣,我决不与她干休!”怨恨,从此在她心中扎下了根。暴死之谜转眼到了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皇帝十八岁了。两宫太后亲自替青春年少的皇帝选了皇后、妃嫔,又替他办完了大婚典礼。在东太后的建议下,她俩又还政于同治帝,让他开始亲政。

同治帝性格与他生母一样倔强,凡事喜独作主张,何况贵为天子,难免年少气盛。但归政之后,他还感到处处受到西太后的干涉,很不自由。西太后要他禀报,他偏不去禀报,由此母子间产生了意见。而东太后住在深宫,不问政事反觉得心头轻松,悠然自得。逢同治帝向她请安,她总是和蔼可亲,问寒问暖。这样,同治帝反常常去东太后处,把生母却冷淡了。

于是,西太后心中加了一层妒恨之意。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不到二十岁的皇帝载淳得病死去,西太后为了重新掌权,强行作主,立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年仅四岁的载湉为嗣皇,号光绪。逐渐长大的光绪帝也怕西太后,喜欢同东太后亲近,犹如当年的同治帝,这使西太后分外不快。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很使西太后气恼、羞辱的事,致使这个凶狠残忍的妇人下定了杀东太后的决心。光绪六年的一天,东、西两宫太后率六宫妃嫔及宫女太监们,浩浩荡荡开赴东陵去祭奠前代列祖列宗。东陵位于遵化县西北的昌瑞山,共有五座皇帝的陵寝;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和同治帝的惠陵。当祭祖活动开始后,东太后命西太后退后一点,不得与自己并排,因为咸丰帝在世时,她是正宫皇后,而西太后只是一个妃嫔。但西太后岂肯示弱,尤其当着众人,她的自尊受到极大羞辱,所以不肯答应,两人便争执起来。最后,西太后想到自己理亏,怕招徕臣下的讥讽和非议,只得忍气吞声退了一步。回到宫中,她越想越气,又联想到几年前杀安得海的事,想到同治、光绪两个小皇帝同东太后的亲热劲……觉得不杀东太后,就无法忍耐下去似的。但是,转念又想到一件可怕的事,那就是尚捏在东太后手里的咸丰密诏。想到这事,她不禁打了个寒噤。

原来,咸丰帝生前已洞悉西后为人,怕善良软弱的皇后吃她的亏,就在病榻上密写了一道上谕:“那拉氏如依仗自己儿子当皇帝,胆大妄为,骄纵不法,可即按祖制处治!”交给皇后,命她密藏在身。东太后曾经把这道手渝给西太后看过,要她警戒一二。“一定要毁掉这道上谕!”西太后暗想。一个绝妙的法子在她脑中酝酿成熟了。从东陵奠祭回来,东太后受了些风寒,生起病来。太医看过病,吃了几剂药,总不见好转。后来不知怎么的,睡了几天倒好了起来。一天,西太后手臂上缠着白布来探望她,见她好了些,说了一声“阿弥陀佛,幸亏菩萨保佑!”东太后觉得奇怪,问她:“胳膊怎么了?为什么用布缠着?”西太后微微一笑,做出一种虔诚的样子说道:“前几天见太后不适,我心里着急异常,又见太后总不好,便照祖传秘方,在熬参汤时,从胳膊上割下一片肉放在汤里熬。亏得菩萨保佑,太后病体恢复安康。”

东太后一听,信以为真,也不考虑这话有什么漏洞,感动得无以复加。她想,西太后待自己这样好,我拿什么报答她呢?一想,有了,于是就打开密藏锦匣,从里面找出一纸咸丰留给她的手谕,当着西太后的面烧掉了。从此,西太后放肆起来,对着东太后不仅言语冲撞,而且独断专行,遇事不与东太后商议,等到东太后察觉西太后的变化,已是后悔莫及了。过了几天,宫中忽然传出话来,说是西太后生病,遍请名医治疗,终是无效。西太后—病就是几个月,朝中诸事,全是东太后一人操劳。这天早上,东太后召见恭亲王奕訢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共议朝事。退朝后,约在傍晚时刻,宫中突然传出慈安太后暴崩的消息,宫廷内外全都惊呆了,以为传错了恶耗,可能是慈禧太后驾崩。然而,当他们进宫时看见,西太后坐在矮几上,毫无久病的样子,东太后却已经小殓,这才相信东太后暴崩是事实。大臣们颇觉怀疑,大学士左宗棠暗想,东太后白天还议事如常,况且一向无病,怎会突然间崩逝?再则,凡后妃过世,按规定应传家属亲戚入内瞻视遗容,方可入殓,这回却不按此例,更觉可疑。他想开口启奏,但见西太后脸色阴沉,其他人又唯唯诺诺,也就不开口了。就这样,东太后不明不白地死了,年四十五岁。这是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四月的事。第二年,东太后与咸丰帝合葬于定陵。后来,据溥仪回忆,宫中人传说东太后是吃了西太后送去的毒饼后暴崩的。

篇6:完颜阿骨打简介

护步达冈之战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在金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省五常西)的战略决战。

天庆四年,女真完颜部都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率族众奋起抗辽,转战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北伯都纳古城)、出河店(今黑龙江省肇源西南),连战连捷。次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是为太祖),建大金国,争得独立。达鲁古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辽军后,又攻占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势气愈战愈盛。九月,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闻知黄龙府陷落,甚为惊恐,决意亲征,企图一举歼灭金军。遂率蕃汉兵号70万出长春路,命枢密使萧奉先为御营都统,耶律章奴副之,领精兵2万为先锋.余分五部为正军,诸大臣贵族子弟千余人为硬军,扈从百司为护卫军;另以都点检萧胡靓姑为都统,枢密直学士柴士谊为副,率3万汉军步骑南出宁江州,携数月粮,分道而进。十一月,天祚帝进至驼门,又遣附马萧特末,林牙萧察剌等率5万骑兵、40万步卒趋斡邻泺(今吉林省大安南查干泡),欲以分进合击获胜。金太祖闻讯,明知辽锋难挡,仍锐意迎战。十二月初,亲率2万骑兵进至爻刺,遣完颜迪古乃、完颜银术可镇达鲁古城(今吉林省扶余西北土城子),自留爻刺筑垒待击。初十,辽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预谋会耶律淳自立,天祚帝以内乱无心再战,中途回撤。十二日,金太祖得知,遂乘怠督军轻装奔袭,及至护步答冈,集中兵力猛攻辽中军,驰冲横杀。辽军大溃,死者甚众,天祚帝弃军而逃,一昼夜疾行500里,退回长春州(今吉林大安东南他虎城)。

点评: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金太祖抓住有力战机决战,再创辽军主力,是从抗辽转向全面进攻、灭辽的关键一仗。

篇7:完颜阿骨打简介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1068—1123),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完颜部人,后改汉名旻,完颜氏,金朝的建立者,史称金太祖,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完颜阿骨打开始活动在历史舞台上,正是女真族由氏族制向奴隶制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统一的女真族形成的时期。女真人完颜部自始祖函普以来,历代祖先世为首领。11世纪初,昭祖石鲁时,完颜部已形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并逐渐联合周围女真诸部组成部落联盟。阿骨打的祖父景祖乌古逎任联盟长时,接受辽朝加给的“节度使”称号。阿骨打之父劾里钵、叔父颇剌淑及盈歌继任联盟长后,东征西讨,女真部落联盟日渐巩固和强大。

阿骨打是劾里钵的次子。史称他从小就力气惊人,“甫成童,即善射”。辽使曾见他张弓射群鸟,连三发皆中,惊称为“奇男子”。既长,状貌雄伟,沉毅寡言笑,而有大志。23岁初随父出征,围攻窝谋罕城(今吉林敦化额穆镇东南),他身披短甲,免胄,马不挂甲,在阵前行围号令诸军,初露锋芒。颇剌淑任联盟长时,纥石烈部麻产据直屋铠水,招纳亡命,拒不听命。阿骨打与兄乌雅束受命讨平之,阿骨打并亲获麻产,献馘于辽,辽因其战功授阿骨打为“详稳”。盈歌任联盟长时,阿骨打率军追杀温都部跋忒、破留可城、取坞塔城、伐萧海里,战功赫赫。从此成为联盟领导集团中掌有军事实力的重要一员。

乌雅束继任联盟长后,女真社会分化日渐严重。乌雅束七年时,即辽乾统九年(1109),女真地区发生灾荒,饥民四处流徙,贫者难以为生,卖妻鬻子以偿债,强梁者纷纷上山为“盗”。面对这一局面,欢都等人为安定当时的局面,提出施以重法,“为盗者皆杀之”。阿骨打则表示反对,“以财杀人,不可,财者,人所致也。”民之为“盗”,是由于无法生存。因而提出“减盗贼征偿法为征三倍”;三年内不准催债,三年后再议。乌雅束采纳了他的提议,施行后使贫者得以生存,缓和了社会内部矛盾,既避免了女真贫苦部民的破产,又保证了兵力来源,联盟更加巩固壮大。

阿骨打杰出的军事才能,是在女真族的反辽战争中显示的。

辽天庆三年(1113),乌雅束病故,阿骨打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次年六月,辽授以“生女真部族节度使”称号。阿骨打未嗣位前,在同辽的来往中,已显示了他的才能。如他的父亲劾里钵临终前说过:“乌雅束柔善,惟此子(指阿骨打)足了契丹事。”阿骨打继任联盟长后,反辽重任自然落在他的身上。阿骨打是在女真人完颜部对内对外的实际作战中成长起来的军事统帅。

此时,辽正处于天祚帝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对女真部落的索取日渐增多,引起女真人的强烈不满。早在辽天庆二年(1112)春时,天祚帝至春捺钵(今吉林大安月亮泡一带)钩鱼,接见附近各族头领,在头鱼宴上命各部首领依次歌舞,唯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阿骨打归来后即著手准备反辽。辽天庆四年(1114),阿骨打遣蒲家奴前往辽朝,索要逃入辽的纥石烈部勃堇阿疏。后又遣习古逎等入辽以索要阿疏为名探查虚实。得知辽朝边备废弛,但此时契丹贵族对女真的崛起已存戒心,正调兵以备女真。阿骨打对部属说:“辽人知我将举兵,集诸路军备我,我必先发制人,无为人制。”遂大会僚属,祭皇天后土、告辽朝罪状,宣用兵之意,号令诸部。同时派宗室子婆卢火征移懒路迪古乃兵,派斡鲁和阿鲁招抚系辽籍女真,派实不迭捉拿辽障鹰官。

九月,阿骨打集诸路兵大会于来流水(今拉林河口西,吉林扶余石碑崴子屯附近),得2500人,在此誓师伐辽,数辽之罪有二:一曰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二曰罪人阿疏,屡请不遣。然后命诸将传梃而誓曰:同心协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先有官者叙进,轻重视功。违誓者,身死梃下,家属无赦。随后进军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

刚进辽界,与耶律谢十率领的渤海军遭遇,阿骨打亲自射杀谢十,辽军大溃,女真首战告捷,士气倍增。十月,一举攻克混同江东的宁江州。反辽战争初告成功。

阿骨打为在战略上达到彻底孤立辽统治者的目的,采取分化瓦解的攻势。如:阿骨打暗中放回辽防御使大药师奴,使其招谕辽人。又召渤海人梁福、斡答剌使之伪逃亡,招谕其乡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还遣完颜娄室招谕系辽籍女真,揭露契丹贵族的残暴统治。同时派人抚定东北边远地区部落,达鲁古部、铁骊部、鳖古部等相继归附,终于稳定了后方。

十一月,辽天祚帝遣东北路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率步骑7000余人屯兵鸭子河(今吉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肇源以西的一段嫩江)。阿骨打亲率甲士3700人乘夜鸣鼓举燧而行,黎明至河,踏冰抢渡,女真甲士仅渡过三分之一,就与辽军遇于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适大风骤起,尘埃蔽天,阿骨打指挥将士乘风势击之,辽军大溃。追辽兵于斡论泺,杀俘辽兵及车马、兵器、珍玩不计其数。女真军接连攻下宾州(今吉林农安红石垒)、祥州(今农安万金塔东北苏家店)、咸州(今辽宁开原老城)。

阿骨打所领导的反辽斗争的性质,前后是有变化的。战争开始诚如其致辽之罪,申告天地时所说:“世事辽国,恪修职贡,定乌春、窝谋罕之乱,破萧海里之众,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罪人阿疏,屡请不遣。今将问罪于辽,天地其鉴佑之。”这是所谓“辽主失道,上下同怨”,“重以吊伐之义”的反剥削、反压迫的正义战争。所以取得了成功。

在反辽战争中,女真族由一个弱小的民族发展成为当时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民族。阿骨打在反辽战争中,实际上成为战争的军事领导者。因而氏族制度转化为国家机关的条件也日益成熟。正月初一,阿骨打被拥戴为皇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建立起女真族上层领导的金朝。

几天后,阿骨打亲率大军伐辽,在达鲁古城(今吉林前郭尔罗斯塔虎城)与辽戍边军交锋,大败辽军。八月,亲征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渡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九月克黄龙府,遂班师整顿。天祚帝得知东北重镇黄龙府失陷,感到事态严重,亲率70万蕃汉军队征女真,以期一举消灭。当时金军队仅2万人,两军对阵于达鲁古城一带,尚未交锋,天祚帝因国内耶律章奴叛乱撤军返朝。阿骨打抓住战机挥军追至护步答冈(吉林榆树一带),辽师溃败。

金收国二年(1116)初,渤海人高永昌据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自称大渤海国皇帝,据辽东五十余州。乘辽东局势混乱,阿骨打以斡鲁统内外诸军取辽东京道。五月,擒高永昌杀之,夺得辽东半岛。同年十二月,阿骨打受群臣上尊号曰“大圣皇帝”,次年改元天辅。

在攻克宁江州后,阿骨打对其氏族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立适应奴隶制国家的统治体系与社会组织。如,他改革了猛安谋克制度。猛安谋克源于女真族部落的围猎组织,后来在对外战争中发展为军事组织。阿骨打嗣位的次年,下令“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将女真族的村寨组织与猛安谋克组织相结合,使之成为新的行政、军事和生产三位一体的地方行政组织。阿骨打建金国后,这种军政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更为完善,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对金朝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上改革原部落联盟的机构,确立帝位,去“都勃极烈”号,改称皇帝,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中央建立了“勃极烈制”。这是具有女真宗族大奴隶主贵族联合执政色彩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的中枢。他先后以母弟吴乞买任谙班勃极烈,总理国政,又为储嗣。以原部落联盟的国相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后改称阿舍、左勃极烈),斜也为昃勃极烈,阿离合懑为乙室勃极(后改称移赉、右勃极烈)等。这种“勃极烈制”,保留了氏族部落议事会制度的一些旧痕。在金太祖、太宗时期一直沿用这一制度。

在新占领地区,也推行猛安谋克制度,进行改编,以适应奴隶制国家的迅速发展及对外战争。

建国之初,阿骨打就提出一套依据女真族制度发展奴隶制经济的施政方针,除上述政治制度外,经济上实行猛安谋克屯田制。在新取得的辽地除辽法,省税赋,务农积谷。诏女真人同姓不得为婚。天辅三年,颁行女真字。随著统治范围的扩大,为适应对各族人的统治,阿骨打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了辽的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成为日后金朝封建化的重要契机。

天辅二年和三年,阿骨打一面休整军队,一面与辽议和,辽金使者往来十余次,和谈终于破裂。天辅四年五月,阿骨打亲自率军占领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治林东镇南波罗城)。随后与宋朝缔结“海上之盟”,议定金宋夹击辽朝。

天辅五年(1121)十二月,由于形势的变化,阿骨打的反辽战争,便由反剥削、反压迫的战争转变为谋求统一的灭辽战争。阿骨打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伐辽。他任命忽鲁勃极烈斜也杲为内外军都统,并指出:“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

天辅六年(1122),阿骨打开始攻取燕京。正月,占辽中京(今赤峰宁城大名城);四月占领辽西京(今山西大同),辽天祚帝逃入阴山。六月初一,阿骨打亲率军征辽,以弟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监国。八月,阿骨打追辽天祚帝于大鱼泺。完颜昱、完颜宗望追及石辇驿,天祚帝战败逃遁。十二月,金军分路出得胜口与居庸关,至燕京(辽南京,今北京)城下,辽枢密院官员奉表投降。阿骨打率军入城。至此辽朝五京俱陷。辽虽有百万军队,但仍然无法挽回局势,辽政权迅速随之瓦解。

在大举灭辽的战争中,阿骨打为稳定原辽地的统治秩序,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天辅六年十月、十一月一再下诏:凡避兵逃散的人民,“罪无轻重皆免之”。“有能率众归附者,授之世官”。“或奴婢先其主降,并释为良。”文武官员“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因之燕京及其周围许多州县,不战而降。

天辅七年正月,再次下令金军诸部将领:“今农事将兴,可遣分谕典兵之官,无纵军士动扰人民,以废农业”。“秋毫有犯,必刑无赦。”宗室完颜昂违命失众,致多怨叛。阿骨打欲诛昂示众,因大臣力谏,杖之七十,拘于泰州。同时,阿骨打重视安抚流民和实行赎身制度。他下诏谙班勃极烈,对原辽地百姓及返乡的流民,“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凡在战争中“被掳及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阿骨打很注意在降服的辽朝官吏及各族士大夫中选拔人才,吸收他们参预政事。如,阿骨打诏忽鲁勃极烈完颜杲(斜也):“新附之民有材能者,可录用之。”他特别重视注意录用知书达礼的儒生,并改革本民族中落后的习俗,禁止同姓为婚等。这些积极措施,对于稳定当时局势和民心,繁衍和发展本民族,为建立巩固金朝的统治秩序发挥了作用。阿骨打吸收先进的汉文化不仅有利于金朝的统治,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女真族文化的进步。

四月,根据宋金盟约,灭辽后,应将燕云之地六州归还宋。可是,此前阿骨打下令金军早把燕地的金帛、豪族、工匠、民户席卷掳掠一空,宋朝所得的燕京仅空城而已。但在班师返回的途中,阿骨打病重。八月戊申,于部堵泺西行宫去世,终年56岁。三年之后,即天会三年(1125),阿骨打之弟吴乞买(完颜晟)继承遗志,擒获天祚帝,辽朝终于灭亡。

阿骨打死后,葬在上京宫城西南。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熙宗即位改葬和陵,皇统年间改称睿陵。海陵贞元三年(1155)改葬于中都(今北京)西南大房山,仍号睿陵。

篇8:骨勒茂才简介

《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刊于西夏仁宗乾二十一年(1190)。19在中国黑水城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木刻本,蝴蝶装,共三十七页。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谓“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表明编纂目的是为了便于番(党项)、汉相互学习对方语言。书中每一词语都并列四项,中间两项分别是西夏文和汉译文,右边靠西夏文的汉字为西夏文注音,左边靠汉译文的西夏文为汉字注音。词语编排以事门分为九类:①天体上(天空),②天相中(日月星辰),③天变下(天体自然变化),④地体上(大地),⑤地相中(山川河海),⑥地用下(矿产、植物和动物),⑦人体上(君子、小人),⑧人相中(人体各部),⑨人事下(人事活动及有关事物)。最后一类约占全书一半,包括亲属称谓、佛事活动、房屋建筑、日用器皿、衣物首饰、农事耕具、政府机构、诉讼程序、弹奏乐器、食馔、马具、婚姻等。该书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对解读西夏语起了重要作用。原书刊本现在苏联,目前流行的是罗福成1924年的手抄石印本。

篇9:禄来wide 4.0 FW双反相机简介

禄来wide 4.0 FW双反相机简介

禄来福莱克斯是Rolleiflex的音译.Rollei是带状的意思,而Flex则代表反光.禄来福莱克斯(以下简称“禄来”)是德国驰名世界的'相机名牌.自1929年禄来首次发表原型机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由于禄来双反相机设计完美、产品精良、成像超群、价格合理,使得其一经推出.便成为最受欢迎的120相机,并深受业内人士信赖.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禄来双反相机的黄金时代,到1956年销量已达到惊人的100万部.

作 者:杨允方  作者单位: 刊 名:照相机 英文刊名:CAMERA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 关键词: 

花千骨经典台词

肾骨胶囊说明书

肾骨片说明书

《花千骨》观后感

简介模板免费

补肾壮骨口服液说明书

千金买骨的读后感

白子画和花千骨语录

电视剧《花千骨》感人台词

化骨龙也美丽作文

骨咄禄简介(推荐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骨咄禄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